❶ 電影攝像中的拍攝手法有哪些
1.遠景
遠景是電視景別中視距最遠、表現空間范圍最大的一種景別。遠景視野深廣寬闊,主要表現地理環境、自然風貌和開闊的場景,如莽莽群山、浩瀚的海洋、無垠的草原等。遠景的特點是開闊、壯觀、有氣勢和抒情性。拍攝時要注意調動各種手段表現空間的深度和主題效果。所以在拍攝遠景時盡量不要用順光和逆光,而要用側光或側逆光,以形成畫面層次感和空氣的透視效果。
2.全景
全景主要是用來表現被攝對象的全貌或人體的全身,同時保留一定的環境和活動空間。全景和遠景相比,全景有明顯的中心內容和結構主體,象的真實性、生動性和情節的使觀眾對所表現的事物和場景有完整的了解,向觀眾交待被攝對象及其所處的空間位置。全景還能夠表現人物的形體動作,觀眾可以根據人物的活動了解人物的內心情感和心理狀態。
3.中景
中景是表現場景、物體的局部或人物膝蓋以上部分的畫面,它比全景更重視具體的動作和情節。因此,拍攝中景不僅要注意構圖美,還要對故事的主題、鏡頭的內涵有充分和深刻的認識。
4.近景
近景是指表示物體局部或人物胸部以上部分的畫面。與中景相比,近景畫面表現的空間進一步縮小,畫面更趨單一,環境及背景的作用進一步降低。
5.特寫
特寫是表現人物肩部以上或物體某一細部的畫面。特寫畫框更進一步接近被攝體,常用來表現人物面部表情和物體局部細節。因此,特寫更能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物體的質感。
以上五種拍攝手法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只有將它們結合起來使用,才能保證影視製作的專業性。每一種都具有特殊的藝術感染力,所以運用時一定要根據劇情的需要,恰到好處地運用。
❷ 求一款app可以搜電影里的場景所在地 我記得有一款app,可以搜一部電影
片場 APP
親歷男主女主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身臨其境,重溫電影。
感受更多電影和當地的魅力。你既可以查看這部電影,有多少個片場景點,也可以查看這個景點有多少電影曾經在這里拍過。
精心挑選的專題,彷彿是旅行推薦,又像是電影推薦。承載在片場上的,是電影的精氣神。
旅行和電影都是相通的,都是在接觸一個全新的世界
身處當年的拍攝地點時,應該會對電影有一份不同的認識。
❸ 影視劇中的取景地是怎麼尋找和確定的,你印象深刻的電影橋段的取景地是哪裡
《卧虎藏龍》地:安吉大竹海景區,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五鶴村,是以安吉縣天荒坪鎮五鶴村為中心的一片面積達666.7萬平方米、單純密林毛竹為主的林地。 大竹海的入口處有一處冷泉名「五女泉」,五女泉的泉水是從潭池中間的泉眼裡湧出來的,富含礦物質。泉的北面是影視拍攝基地,在此曾拍攝過《卧虎藏龍》、《像霧像雨又像風》等影片。
❹ 電影有哪些鏡頭手法
電影的鏡頭手法有:特寫鏡頭、遠景鏡頭、中景鏡頭、俯角鏡頭、斜角鏡頭。
1、特寫鏡頭
特寫鏡頭是五個景別鏡頭中最重要的鏡頭,一般著重拍攝演員的表情或者面部特徵,也會放大五官的局部進行拍攝,用意是想通過特寫鏡頭來推動劇情的發展。特寫鏡頭最適合搭配穩定器的變焦功能拍攝使用。
❺ 電影作品的場景分析應從哪幾方面入手
影視場景大體可劃分為:內景、外景、實景、場地外景、特技合成景、電腦模擬景。
(1)內景——在攝影棚內,專門為影片的拍攝搭制的人工場景。這種場景的空間有限,拍攝的環境完全要布置,光線的處理可以比較細膩,拍攝不受自然條件的限制。
(2)外景一大自然中自然景觀的場景。這種場景的空間比較廣闊,往往要選擇局部進行拍攝,或者是對局部進行加工才能拍攝,由於受自然光線的限制,光線的處理要選擇光線
的時機。
(3)實景——人類居住和活動的自然建築的場景,這些場景的存在,往往不是為了影片的拍攝。這種場景空間十分真實,具有生活的氣息,但是,有明顯的建築結構關系,拍攝起來也受一定的限制。
(4)場地外景一為了影片的拍攝,按一定的比例,專門在選定的自然環境中人工搭制的場景。這種場景的空間比較合理,符合影片的拍攝要求。但是對總體美術設計的要求比較高,也會受到自然光線的限制。
(5)特技合成景——人工搭制的,用於配合特技拍攝的小比例人工場景。這種景一般是模型的景,需要與實際的自然場景拍攝在一起,美術設計的透視、比例十分的重要。
(6)計算機模擬景——利用計算機(數字)技術創造的虛擬現實的場景環境。
影視中場景的意義在於:
1、場景決定影片的風格,我們常說,外景利於影片的氣氛;內景利於影片光線的運用;實景利於影片空間表達。簡單的說就是:外景出意境,內景出戲,實景出調度。
2、場景影響影片的空間感覺。
3、場景制約人物的造型,外景使人物的表達更有環境依據,內景優化了攝影的造型元素,更有利於人物出戲。
4、場景關繫到影片的影調構成,不同的場景可構成不同的影調效果。
(5)拍電影如何找場景擴展閱讀:
分析一部電影:
一、主題
主題的兩方面層次:
①影片內容或影片的作者想告訴我們的內容。
②通過對電影的主題、立意及試聽形象表達的理解,我們感悟到的內容。
二、結構
結構——是影片的組織排列的方式和敘事組合的構造,影片的結構、框架,就是電影的風格。
1、電影的劇作結構、電影的敘事結構、故事的結局基於以下四種存在模式:①情理之中,預料之中。②情理之外,預料之中。③情理之中,預料之外。④情理之外,預料之外。
但無論哪樣的一種結局,都會充滿了「因果關系」、「偶然關系」、「必然關系」和「戲劇關系」的味道,都會有一種人為主觀的因素。
現代電影的劇作結構,往往有很大的隨意性和變異性,重點的表現在劇作中的合情合理的處理上,有的合情不合理;有的合理不合情;但是,從大多數的影片的結構上分析,合情比合理更為重要。
2、情節結構分析:電影情節的編排,往往是依據於人物的心理線索和發展,以往的「戲劇式」電影敘事,對於精巧的外部情節的設計和設置是十分依賴的,影片最終結構的選擇與確定,一定是有利於影片的主題,有利於人物的塑造,有利於風格的體現,有利於敘事的多樣化。
三、人物
電影中的人物是敘事的核心,是矛盾沖突的焦點,是影片造型的基礎。
人物的表現主要有:
1、人物外形表現——影視中非常重視其服裝、發型、化妝的處理,人物外形不但要符合影片敘事還要有鮮明特徵。
2、人物景別表現——影視中往往充分利用鏡頭的景別,著重對人物進行心理、情緒、表情的描寫。
3、人物形體表現——人物的形體處理不光是為了敘事,為了場景,更是為了人物形象塑造。
4、人物位置表現——影視畫面中的人物位置在人物塑造上具有特殊意義,有的人物在畫面中是居中處理,有的居邊處理,有的卡頭卡腳處理。
❻ 一般電影拍攝,製作組和導演怎麼選地點的啊在哪裡拍啊
這個嘛很難說!像《指環王》就是在導演彼德.傑克遜的家鄉紐西蘭!這樣導演很了解自己的祖國,拍攝起來也方便!不過大多數導演在拍攝前會想像自己的電影場景,只要有了自己想要的話面,他們便會在地理雜志或者網上搜索,找到後還要實地考察!這個其實很籠統,因為不同的導演有他們不同的方法!有的場景甚至是無意間發現的!
大製作的話,一般有專門的助理去尋找拍攝地點,首先考慮和劇情的搭配,另外也要考慮成本,包括租用場地和僱傭當地群眾演員的成本,例如指環王選擇澳大利亞作為拍攝地點,除了場景合適外,還因為野外曠野很大,基本不需要場地租用費,也沒有閑人干擾,而且當地有不少會騎馬的人,招羅翰騎兵的群眾演員時,就有不少人自己帶著馬來免費參加演出
❼ 5大電影拍攝技巧
5大電影拍攝技巧為大量留白、高空視角、幀中幀、靜態運動、變焦運動。
1、大量留白
使用更寬的角度拍攝——角色一般只佔據鏡頭底部的三分之一,無論是處於左下角、中間位置、或右下角。這種具有創造性的角度讓故事的講述方式變得有趣起來,尤其是想要塑造人物的孤獨感時,封閉的空飢正間和大量的留白給觀眾一種主角「孤立無援」的感覺,用空曠的環境展示人物孤獨、不知所措的內心世界。
電影拍攝的注意事項:
1、利用明暗對比
將明亮的主體疊在暗背景上,暗主體疊在明亮的背景上,這是電影攝影最重要的突出主體的手段,而且較多的處理方法是為畫面設置不同亮度的區域。明亮的人物疊在暗背景上,或暗處的人物疊在明亮的背景上,都能夠起到突出人物的消橘作用。
2、合理的運用景深
淺景深有助於突出主體。有些影片中,導演非常忌諱在鏡頭中改變焦點,因為改變焦點過於明顯時,會讓觀眾分心。這部電視劇中包含了很多心理分析成分,允許影像帶有主觀鏡頭的特點。同時,焦點總是以演員轉頭或對方有互動時作為改變的契機,也掩蓋了人為的痕跡。
❽ 如何找到電影、電視劇的拍攝地
有很多電影跟電視劇的拍攝場地,在拍攝之後他們就會成為了一些旅遊景點,我們可以去直接去當地找一些比較出名的旅遊景點,或者是去當地詢問一下當地的人,他們這里有沒有拍過什麼電視劇,然後這些電視劇都是在哪裡拍的。
❾ 導演電影拍攝技巧
導演電影拍攝技巧
一位好導演如何拍出好電影?以下是為大家分享的導演電影拍攝技巧,供大家參考借鑒,歡迎瀏覽!
1、平攝角度
平攝角度指機器的高度位置與被攝對象同等高度,對人物來講攝像機高度位於肩部稱為平攝角度,簡稱平角度。
平角度具有以下造型特點:
①由於機位處於人眼高度,畫面具有平視平穩效果,是一種紀實角度。
②垂直形態的對象能得到正常再現,水平線條則容易重疊。
③透視關系正常不變形(用中焦鏡頭)
④適合拍攝圖案、照片。
⑤平攝,前後景物容易重疊而看不出前後景及背景的景次關系,故不利於空間層次、空間深度的表現。平 角度適合拍攝人物近景特寫不變形。
如果追求構圖平穩,不要大的透視關系,用平角度拍攝最為合適。
2、俯角度(俯攝)的造型效果及其功用:
(1)有利於表現對象的立體感。表現物體的立體感關鍵是表現其多面關系。平面拍攝可以表現物體的正面側 面二個面,俯角拍攝可以表現正、側、頂三個面,從而增強了物體的立體感。
(2)俯角可以增強平面景物的線條透視。俯角度離鏡頭近的景物降底,遠處景物升高,從而展視了視野,增加了空間深度。比如列隊行前進、車隊的賓士、草原的羊群以及展示縱橫線條的場景,大多採用俯角拍攝 ,其目的在於表現多景次的地面景物。俗話說「站得高,看得遠」就是這個道理。
(3)俯角可以渲染情緒。造成壓抑的.氣氛。根據規定情景和人物的情緒,採用俯角處理,能使地面擴大,人 物變小,還可以使人物壓縮變形,產生萎縮、矮低的視覺效果,造成一種情緒上的壓迫感。
(4)俯角度用於拍攝人物,可以美化人物面部特徵,也可以醜化人物的形象。如果標准鏡頭,稍俯的角度,可 使圓臉,高顴骨,胖臉型,得到適當拉長和校正,在肖像攝像中經常用這 種角度稍許改變人物的臉型。
(5)俯角度(俯攝)經常用於交待地理位置。在拍攝戰斗場面第一個鏡頭常常是用大俯角拍攝遠景畫面, 用來確定敵我雙方地理位置及雙方的運動方向。
❿ 拍電影電視劇哪來那麼多場地人物景設備
簡單來說,劇本里需要什麼場景和人物,工作人員就得在開拍前把這些事情准備好。例如劇本里需要菜市場、荒山野林、豪宅、咖啡廳、服裝店、繁華區等等。工作人員就得事先去勘景、選景,比如咖啡廳等這些場景需要得到人家的同意和協商才能進行拍攝,一些公共場所則要向當地政府申請拍攝准證等,有些地方拍了很多次只是角度取景范圍不一樣也看不出來是同一地區,有一些景尤其是古裝戲一般都在影視城(搭建的城就是用來拍戲,有街道、有房子、有菜市場等)搞定,門頭溝的靈水村也是一個拍民初劇受歡迎的地方,比如《赤壁》就在河北的水庫取景拍攝的,雖然赤壁真正的地方在湖南,但那裡早已找不到合適的景,拍電影就得取巧、周潤發飾演泰國國王的《安娜與國王》皇宮的所有場景是在馬來西亞一個地方搭建起來的,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在泰國取景,在馬搭建金光四射的皇宮看起來雄偉但真正不能住人,都是用大量類似保利龍的質料建成,美工美術家再上色,時間久了會塌。所以拍電影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和運用大量的金錢,你就不難明白為什麼有些電影的製作費會上億了。
劇中人物也是一樣,排除那些主角配角演員、大部分的里臨演(尤其戰爭場面)需要大量士兵、人群等等都是之前應召而來的,當然每人都必須付費,有些人的還是業余的臨演,哪裡需要人他就會報道。
最後你說天天走在大街上沒看過人拍電影、但在香港那小小的市區市民看見演員在拍戲已經是家常便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