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羅伯特唐尼片酬達到一億美金,這個片酬水平在好萊塢是怎樣的存在
據外媒估計,《復仇者聯盟》第三、第四部,小羅伯特·唐尼共能獲得兩億美金的酬勞。酬勞這種事情當然是個人隱私,越高越不好透露。這個估算未經本人證實,但比較靠譜。哪怕是[蜘蛛俠:英雄歸來]里,他僅出場15分鍾,就獲得了1500萬美元(一說1000萬美元),傳說中的一秒幾十萬上下都不止。
此外,基努·里維斯憑三部[黑客帝國],共得2.5億美元酬勞,其中背靠背拍攝的第二、三部,共1.5億(其中片酬3000萬美元)。而根據廣為流傳的說法,唐尼的收入,[鋼鐵俠]是50萬美元,[鋼鐵俠2]1000萬美元,在[復仇者聯盟]中是5000萬美元,[鋼鐵俠3]據估計是7500萬美元,一路水漲船高。
B. 好萊塢今年花 814 億美元拍電影電視,那他們因此賺了多少錢呢
時代在發展,人類在進步,現在的人們越來越喜歡去在精神層次來進行一個洗禮,其中最為便捷的就是通過電影,不論是放鬆還是為了增加自己的知識面,我想電影都是一個十分好的選擇。
這就是好萊塢,因為這個電影標桿的拍攝力度十分的大,效果是十分的好,然後現在追捧它的人還是十分多的,這就是現在的人們,對於好電影的話還是都十分喜歡去看的,這也給各種電影公司一個賺錢的機會,而且還有一點,好萊塢花了814億美元去拍攝電影,其中很多的錢都是來自各種的投資,所以他們也不害怕賠錢,畢竟也不是自己的錢。
C. 如何計算一部好萊塢電影的凈利
大概成本得算上劇本 道具 場地演員,後期宣傳,等等等等
收入不好算 除票房還得版權(比如愛奇藝買播放權)電影下映後的cd
那麼怎樣計算盈利呢
一般來說,好萊塢的電影公司是很不願意透露影片具體的製作成本的,就算透露了,也只是一個摻水的數字。因為一部電影的實際花銷可能遠遠超過了被披露的數字,除了製作費外,往往還有推廣和營銷費用。
一部電影的推廣費可能十分驚人。拿一部2000萬美元的小成本電影來講,其推廣費甚至可能比影片本身的成本還要高。這是因為小成本電影的題材一般都是浪漫喜劇或兒童電影之類的,其本身不需要龐大的製作經費,但要是涉及到推廣費用,就沒有那麼簡單了。一部製作費為3500萬至7500萬美元的電影,其推廣費就很可能達到製作費的一半。2010年在北美上映的3D動畫電影《超級大壞蛋》(Megamind),全球票房3.2億美元,其製作成本為1.45億美元,而推廣費就達到了6500萬美元。要是電影是大製作的話,那推廣費就更高了,因為電影公司為了收回成本,往往會大量投放廣告。
但是,要是一部電影拍得太爛的話,電影公司也就不太願意下血本推廣宣傳了。惡搞電影《格列佛游記》(Gulliver's Travels),上映後IMBD評分僅4.7,被不少人詬病為「虎頭蛇尾」。該片的製作費在1.3億美元左右,但最後只拿下了2億多一點的全球票房。當年電影的製片方20世紀福克斯可能早就預料到了《格列佛游記》不會太吸金,故而也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宣傳,不然按照最後的票房成績來看,八成得賠。
有時候,製片公司的經費少的可憐,根本不可能燒錢拍大片,這時候發行方就會選擇發行製片公司已經拍好的其他小成本電影,加上少量的推廣費用。在這種情況下, 就算電影票房成績不佳,製片公司也一樣能夠獲利。
電影票房的分賬比例是什麼?
製片方和院線的分賬比例並不像中國一樣是固定的,而是取決於電影公司和院線達成的具體協議。當然這還要看電影公司本身有多強勢,比如前幾天迪士尼公司就獅子大開口,要影院把票房收入的65%都上交。
過去,電影公司相當強勢,一部電影在首映周取得票房的90%都落進了他們的口袋,院線的收入則主要來自爆米花和飲料的售賣利潤。但是隨後幾周,影院收入分成的比重會增加。一般而言,在電影上映第四周的時候,製片方的收入會逐步下降到50%左右,影院收入的分成比例將上升至48%。
但是隨著21世紀初大批院線的破產倒閉,電影公司的霸王條款也繼而被棄用。如今,對於一部好萊塢大片來講,無論是電影放映的第幾周,院線得到分成的比例都有標准可循,這樣一來,越來越多的電影公司都希望自家影片在首映周就能奪得頭籌,以最大程度賺取利潤,於是他們大大增加排片量,使得更多的觀眾能夠走進影院。一個典型的大製作,其首映周的排片一般會達到4000場,而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排片量只有區區幾百場。
與中國製片方分賬相對較少不同,一般而言,如果一部電影票房高的話,電影公司所分得利潤的比例往往高於院線。比如說,一部票房3億美元的電影,電影公司就可以分到高達60%的收入。但是對於一些票房成績不佳的影片來說,院線也要保障自己的收益。比如說,一部票房僅1000萬美元的電影,電影公司只能拿走45%的收入。雖說現在好萊塢的電影公司都很強勢,但也不能過分壓榨院線,否則要是遭到了院線的聯合抵制,就沒有那麼好玩了。
總的來說,對於一部美國電影的本土電影票房來說,電影公司分得的比例大概是40~55%。
好萊塢電影的本土票房和海外票房哪個更重要?
如果一部片子在美國本土票房失利,而在全球大賣,這對於電影公司來講,算是票房成功嗎?實際上還是要視情況而定。但是一般來講,好萊塢電影的本土市場相對還是比較重要,因為電影公司在本土票房取得的收入佔比往往都更大。對於一部好萊塢電影來說,製片公司從海外票房上拿到的分成僅有40%左右,並且由於美元的匯率不斷變化,使得收取海外票房分成變成了一件看似簡單,實則困難的事情。同時,政府徵收關稅也會削減電影公司的分成。所以,比起海外票房收入,電影公司真正獲得收益還是得靠國內票房。
但這並不是說海外票房就不值得關注了。尤其是當電影票房在本土失利的話,就格外需要仰仗海外票房了。另外,海外市場驚人的消費能力,也讓電影公司不得不重視起來。2010年的《阿凡達》創造了驚人的27億美元的票房神話,這一紀錄至今沒有電影能夠超越,但是其本土票房只佔到了總票房的27%,這足以說明海外票房的重要性了。還有就是,一些影星靠著出口大片在全球刷臉攢人氣,比起那些僅在美國本土有名的影星來說,電影公司更需要這樣的人來幫助其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
電影公司從DVD、流媒體和視頻點播中能賺取多少受益?
對於一部大製作來說,從DVD租賃、流媒體轉播權和衍生品銷售業務中獲得的利潤可以達到6000萬至1億美元。而且電影公司從DVD等數字媒體業務中得到的分成要遠遠多於從影院票房收益中得到的。這是因為數字影像和衍生品零售商們的話語權不像影院那麼大,影院一方面運營成本很高,另一方面,到底放映什麼電影,最終的決定權還是院線自己的手中。另外,通過DVD和衍生品渠道銷售毋需支付高額的推廣費用,這也有利於電影公司增加營收。
近幾年,DVD市場在流媒體的沖擊下逐漸萎縮,但是通過DVD發行依然有利可圖。一些特定題材的電影諸如恐怖片、獨立紀錄片、藝術片通過DVD銷售時,表現相當搶眼。當然,要是一部電影恰好擁有強大的IP和可觀的粉絲數量,那麼銷售預期就更加樂觀了。2012年的《飢餓游戲》(The Hunger Games)在其藍光DVD發行的第一周就拿下了380萬張的銷售量。因此,要是影片本身足夠吸引人,電影公司仍然能夠通過DVD發行賺上一筆。
D. 成龍在好萊塢拍一部電影掙多少錢呢
片酬在2000萬美金左右,還有全球票房分紅,應該會在4000萬美金左右,別不相信,這是成龍在幾年前透露出來的…自己可以查!
E. 好萊塢明星片酬到底有多少
在過去十年間好萊塢演員的片酬到底減了多少?除了一些超級巨星如 Robert Downey Jr.(他的7500萬來自於演出鋼鐵俠3以及1200萬來自於HTC)以及Sandra Bullock (Gravity的片酬以及The Heat中超過1000萬的片酬),大部分的演員都感受到了收入的銳減,尤其是處於中層的一部分演員。
(編譯:Sprite;via hollywoodreporter)
F. 好萊塢明星片酬與稅收,一部電影成本幾個億,票房十幾個億,明星的片酬更高,那他們要承擔多少的稅費呢
美國的賦稅制度相當復雜 但是好萊塢明星屬於高收入群體 在美國自然是納稅大戶 好萊塢一線男星片酬至少兩千萬以上(如強尼戴普 迪卡普里奧 威爾史密斯等人) 也就是說 只要你找我拍戲 並且是演主角 先不管這電影票房如何 你就得先給我2000萬美元 除非演員本人自降身價(比如這兩年的尼古拉斯凱奇)電影票房分成 DVD發售分成 以及本電影各種周邊賺的錢明星們還可以提成 如果只按照片酬2000萬美元 至少要向政府繳納百分之35甚至更高
G. 成龍和李連傑在好萊塢的片酬分別是多少誰知道
主要從下面三部來談談成龍的片酬
第一部 《尖峰時刻1》
《尖峰時刻1》 是成龍二度打入好萊塢的第一部作品。這一部電影總共的製作成本是3500萬美金,算是一部B級製作片。這個片酬一直沒有公布,據內部透露成龍的片酬是800萬美元。
第二部 《尖峰時刻2》
《尖峰時刻2》 當時的製作成本是9000萬美金,而龍叔當時的片酬是這樣子的:當時製片方給成龍兩個選擇:
而我們的成龍大哥選擇了後者,順便我提一下當時章子怡的片酬,是45萬美金。
再提一句成龍從《尖峰時刻2》獲得了多少的分紅收益呢?
這部電影當時全球 3.47億 美金票房。毫無疑問,成龍從分紅中取得的收益差不多比片酬還要高。因為具體分成不知道,沒有辦法精確細算。
第三部《尖峰時刻3》
《尖峰時刻3》 製作成本更高了,飆升到了1.2億美金。而成龍大哥拿到的片酬應該在2000萬美金左右。但是我們成龍大哥跟美佬方談的是是1500萬美金片酬+15%的全球票房分紅,另外還有DVD和錄像帶的銷售分成。
從三部電影說說他的片酬
第一部 《致命羅密歐》
當時《致命羅密歐》的全球票房是:9103萬美元。李連傑在好萊塢的片酬比較透明,拍《致命羅密歐》時大概收了250萬美金左右,算是比較低的了。
第二部 《救世主》
成龍是國際一線影星,說在好萊塢的片酬,就從第一部好萊塢電影說。
成龍80年代在美國80年第一部電影《殺手壕》到沒有成功,後來的《炮彈飛車》系列,《威龍猛探》都沒有真正打開美國市場。
直到94年的《紅番區》上映,一舉打開市場。當時票房8230美元,成龍片酬在3000元左右。
98年拍攝電影《尖峰時刻》片酬在400萬美金,《尖峰時刻2》是1500萬+全球票房分紅,大約在3500萬美元左右,
後來的《環球80天》成龍片酬是2000萬美金。
後來的《功夫夢》等都是友情價,到現在的《英倫對決》《功夫瑜伽》等都是自己是老闆。
李連傑
90年代後期,李連傑奔赴好萊塢發展,首部作品是好萊塢大製作電影《轟天炮4》,不過他演的是大反派,片方開始開的酬勞是100萬美元,據李連傑自己稱,片方後來只給了他50萬美元,思量再三,他接受了這個數目。不過現在看來仍然很值,李連傑就是通過這部電影成功殺入好萊塢。
李連傑在好萊塢的片酬比較透明,《致命羅密歐》時大概收了250萬美金左右,《龍之吻》的片酬是500萬,這些電影雖然不是A級大製作,但在美國都有固定的觀影群體,所以票房還算差強人意,Jet Li的片酬也因此節節攀升,他在好萊塢片酬最高的作品是宇宙爛片《宇宙追擊令》,達到750萬美金,雖然比不過成龍,但在好萊塢外籍明星里,已算很高。
目前李連傑在好萊塢的定價是1000-1500萬美金,敢死隊系列據說拿到這個價格。
上個世紀90年代,隨著成龍遠赴好萊塢發展之後,這邊的李連傑也開始籌劃向好萊塢發展,當時他的這個想法得到了很多圈內朋友的一直支持,其中就包括向華強,王晶這些人。
H. 中國的大明星,在好萊塢能拿到多少工資
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既然說到明星能在好萊塢拿到多少工資,那麼就一定要說一說在國內以及好萊塢影響力非常大的明星,他們能拿到的工資其實也都是大家公認的高,中國的大明星在好萊塢拿到的片酬還是非常可觀的,可以說我們印象中能在好萊塢拿到高片酬的明星也就那麼幾個人,畢竟想要在好萊塢拿到一定的片酬是需要一定的實力跟自身影響力,既然提到了中國的大明星,那麼無非就是幾個巨星影帝級別的人物,他們可以說在好萊塢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例如李連傑,成龍等功夫巨星,他們在好萊塢巔峰時期能拿到的片酬是高達幾千萬美金的,摺合人民幣那就是好幾個億,這個工資也是大家都公認的。
I. 一部美國電影,比如復聯,票房50億,最終能拿多少凈利潤回美國
進口片和國內電影利潤演算法有些不一樣
在1994年前 國內市場並沒有過於明確的規則和套路 對美國電影採取了買斷式播放的方式。
所以進口的好萊塢電影,國內以一定數額將影片進行買斷,國內市場負責影片的盈虧,無論電影盈利還是虧損都和好萊塢無關。這種方法卻引進不了真正優質的好萊塢電影。後來當時中影的經理吳夢辰提出了電影「分賬」的方法,使得《亡命天涯》成了第一部「分賬」受益者。當時好萊塢分賬只能分到13%,對此他們並不滿意。好萊塢在2012年與我國進行談判並簽訂了《中美電影諒解備忘錄》,好萊塢的進賬也從原來了13%上漲到了25%。用此方式計算的話復聯50億的票房好萊塢大概能拿到12.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