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小學生如何製作數字電影

小學生如何製作數字電影

發布時間:2023-09-02 21:40:20

A. 數字電影

之所以叫數字電影,只是相對於傳統電影使用拷貝作為載體所說的。電影頻道放的數字電影(電視電影)只是採用電影的拍攝方式進行製作,但不製成拷貝拿到影院播放,與影院播放的數字電影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B. 數字電影技術常識內容

1.數字電影的技術原理
數字電影是以數字方式(即「0」和「1」方式)製作、傳輸和放映的。以數字技術和設備攝制、製作存儲,並通過衛星、光纖、磁碟、光碟等物理媒體傳送,將數字信號還原成符合電影技術標準的影象與聲音,放映在銀幕上的影視作品。

西方國家對數字電影技術的研究主要以美國電影電視技術工程師協會SMPTE()為代表,該協會專設了數字電影DC28組織,下分為8個小組,負責研究和制訂全球性地取代35毫米電影發行和放映的不同方面數字技術標准以及技術模式。

數字電影的整體技術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把數字電影後期製作階段的影像信號製作成數字電影母版。第二階段是委託專門的數字技術服務公司對母版信號進行數字壓縮、加密和打包,然後通過衛星或網路傳送到當地的放映院,也可以直接將母版信號刻錄成DVD只讀光碟或錄制到磁帶等載體上,通過傳統的特快專遞等服務發送到當地影院。第三階段是在當地各影院或地區數字信號控制中心對數據信號進行接收和存儲,獲取和發送放映授權以及解密密碼等。第四階段是通過數字放映實現數字信號的放映。
2.數字電影有哪些優勢
具體來說,數字電影指的是通過數字技術和數字設備進行錄制、拍攝、存儲,並通過衛星、光纖等物理媒體傳送,再將數字信號還原成聲音信號和光信號,最後放映到銀幕上的影視作品。

數字電影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當時的計算機技術突飛猛進,一場革命即將爆發,頗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數字電影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數字電影具有傳統電影所無法比擬的優點,它能通過電腦完成許多畫面特效。

數字電影有三大優勢。 第一,技術優勢。

傳統電影的膠片存在光源老化、褪色等問題,但是數字電影能保證影片永遠是新的,而且不會出現抖動和閃爍。 第二,播放優勢。

傳統電影在傳輸過程中會出現質量受損,但是數字電影卻能保證電影的高質量,數字信號一旦發出,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能欣賞同樣質量的電影。 第三,環保優勢。

我們知道傳統電影的膠片洗印需要化學原料,而這些化工產業會造成巨大的污染,數字電影的出現很好地避免了這一切。
3.數字電影技術的主要課程
《電影技術概論》、《電影藝術概論》、《視聽語言》、《C++程序設計》、《計算機圖形學基礎》、《視頻技術基礎》、《視覺原理》、《數字攝影技術》、《數字圖像處理》、《影視特效技術》、《數字非線性編輯技術》、《數字影院技術》、《數字中間片技術》、《影片技術分析》。
4.怎麼製作數字影片呢
它有三種製作方式:一是計算機生成;二是用高清晰數字攝像機拍攝;三是用膠片攝影機拍攝完成後,再數字化到電腦硬碟里。

從這三種拍攝方式的效果看,因為膠片的解析度和色彩還原度還遠不是數字電影所能夠趕得上的(2009年前)。這與成像原理不同有關,鹵化銀軟片基於自然感光成像,其顆粒的細膩程度遠遠大過CCD的人工設計光電學像素,隨著電腦技術的不斷提高,高清晰數字攝像機的解析度技術指標會逐漸接近甚至達到膠片攝影機的水平,但在色彩還原度上,高清數字攝像機仍舊無法達到膠片攝影機。

所以,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最佳的院線級數字電影製作方式,仍舊是前期膠片拍攝,經過膠片洗印轉數字信號進行後期編輯、處理後,再轉為數字視頻技術放映。因前期的素材拍攝的畫質已經確定,後期轉為數字放映,由數字技術將鹵化銀的色彩和細節進行精1確定1位,其放映效果遠遠超過膠片放映機,避免了膠片的閃爍、模糊等等缺點。
5.數字影片的製作方式有幾種
數字影片製作方式: 它有三種製作方式:一是計算機生成;二是用高清晰數字攝像機拍攝;三是用膠片攝影機拍攝完成後,再數字化到電腦硬碟里。

從這三種拍攝方式的效果看,因為膠片的解析度和色彩還原度還遠不是數字電影所能夠趕得上的(2009年前)。這與成像原理不同有關,鹵化銀軟片基於自然感光成像,其顆粒的細膩程度遠遠大過CCD的人工設計光電學像素,隨著電腦技術的不斷提高,高清晰數字攝像機的解析度技術指標會逐漸接近甚至達到膠片攝影機的水平,但在色彩還原度上,高清數字攝像機仍舊無法達到膠片攝影機。

所以,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最佳的院線級數字電影製作方式,仍舊是前期膠片拍攝,經過膠片洗印轉數字信號進行後期編輯、處理後,再轉為數字視頻技術放映。因前期的素材拍攝的畫質已經確定,後期轉為數字放映,由數字技術將鹵化銀的色彩和細節進行精1確定1位,其放映效果遠遠超過膠片放映機,避免了膠片的閃爍、模糊等等缺點。
6.數字電影與傳統電影有什麼區別
數字\傳統電影區別: 與傳統電影相比,數字電影最大的區別是不再以膠片為載體,以拷貝為發行方式,而換之以數字文件形式發行或通過網路、衛星直接傳送到影院、家庭等終端用戶。

數字化播映是由高亮度、高清晰度、高反差的電子放映機依託寬頻數字存儲、傳統技術實現的。 數字化電影技術進入到了微觀世界,它將圖像分解為最小的單元——像素,然後再重新組合,以改變或者重建某一部分的影像和情景,創造出一般攝影方法根本達不到的扣人心弦的鏡頭,在創作上幾乎達到隨心所欲的境地。

在保證數字電影放映的同時,由於由高亮度、高清晰度的畫面投射設備,電影院也可進行現場轉播數字高清電視節目如演唱會、體育賽事等活動,擴展收入。 數字電影能演繹全新的5:1聲道AC-3音響環繞的聲音效果,極大地擴展了電影聲音的表現空間,使電影聲音的感染力、震撼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C. 如何拍攝微電影

怎麼拍微電影
不想找專業的電影工作室拍攝微電影,自己在家也是可以做到的哦。當然,還要對自己的拍攝相當的有信心,這樣拍出來的電影質量才會不錯。

*** 微電影指南:

1.寫劇本:自己編寫或找朋友代編。故事可以是兩人的戀愛過程,也可以來點穿越,比如拍兩個人的前世「孽緣」(梁祝、白蛇傳、史密斯夫婦,隨你YY)。甚至有網友建議直接在電影里把自己的婚姻演繹了,不用真的舉行婚禮,也不必真的拿證,就在電影里實現這一切吧。

2.准備設備:看你拍哪種微電影而定。普通的至少需要攝像機一台(網上參考價:專業攝影機日租金250元),想製作更精緻點的可以加上燈光、收音器、輕型滑軌等。

還有海種節省成本的照片式微電影,可借鑒在網路上走紅的驚悚微電影《LOST/落跑驚魂》,幾個大學生用單反相機+創意,200元就搞掂一部「神片」。不過這類比較考驗後期加工以及創意,否則很容易淪為電子相冊。

3.找齊劇組人員:基本配置是導演1人,攝像1-2人,錄音、燈光各1人,建議在身邊的朋友中搜尋有此類經驗的。實在湊不齊,你還可以學馮小剛自編自導自演,其餘的場記、道具、服裝、化妝,也自己兼任吧。至於群眾演員,是時候考驗人品了。

4.尋找拍攝場地、布景:也視情況而定。如果只是回顧近兩年的戀愛過程,隨便找個漂亮的街心公園、風景區,或者室內場景。想玩穿越又有足夠資金支持的,可以考慮一些影視基地(比如橫店)。若要節約成本,也可以玩下山寨布景——步驟1.在網上找到合適的美圖;步驟2.列印成牆紙;步驟3.貼在自己家的牆上,完畢。

5.對台詞,磨練演技:在家可對鏡練習表情,若有煽情戲,多回憶往事醞釀情緒。

6.後期製作:此環節直接影響影片的最終效果,建議找專業人士或專業設備解決。

參考資料:愛微電影
怎麼拍攝微電影 5分
用定向話筒,防風罩得厚實。盡量選擇小景別,埂對白壓環境音。對白可以後期配,但是如果後期配音的話環境音不可能完全不要不然特假。環境音實在太大能用配樂就用配樂,我的畢業作品就是因為采音設配不過關所以最後只能用配樂什麼的。要配音效的話最好別從素材庫里選,可以後期專門錄原音。風聲除了防風罩和選天氣以外對於業余愛好者或者在校生真的沒什麼太好的解決辦法,畢竟接觸不到專業的音效調節軟體和錄音設備,而不用同期聲的話基本上聲畫很難對位。最後,剪輯的時候真要是用後期聲,則一定要音頻視頻一幀一幀卡著剪,不然放出來就像是電腦卡了一樣,嚴重破壞視聽效果。都是經驗之談。
拍攝微電影的大概流程 30分
一:主題定位

主題是一個片子的靈魂。首先要確定好製作一個什麼樣的微電影,有一個中心思想,朝著這個主旨不斷的努力,製作出理想中的微電影。

二:劇本 方案

前期策劃,劇本寫作,與贊助商(或潛在推廣客戶)溝通劇本方案,確定最終劇本。

三:分鏡頭腳本

分鏡頭腳本的寫作,此步驟的目的是為了後期拍攝和剪輯更加有條理,盡量細化,將同場景的鏡頭分出來,後期拍攝更加省時。

四:演員確定

角色選定,好的演員比好的後期製作更加重要。

五:前期准備

拍攝前,要做好拍攝日期安排和選擇好拍攝場地,保證拍攝過程中更加順暢。實現對取景的地方進行踩點,一切有計劃的進行。

六:後期製作

片子拍攝好後,進行初剪、精剪、配音、配樂、字幕、特效,片頭片尾包裝等一系列的製作,

讓整個片子達到理想的效果,並能夠帶給觀眾視聽結合的感受。
深度微電影怎麼拍的
1、劇本,這個可以自己寫,如果沒有這個才華可以從小說、網路段子、和顯示生活中一些有意思得故事入手。當然如果你對人有由足夠得理解和對百姓疾苦得認識也可以寫一些 類似紀錄片的。故事類的優點是比較適合快餐文化,比較適合現在的人看。而記錄風格的優點是容易打動人並且有一定深度能凈化自己和觀眾的心靈,缺點是你必須心懷悲憫。劇本是一劇之本,需要一定的文學修養和節奏技巧,但是更重要的是人文關懷和對人生的理解。 2、拍攝設備。現在拍攝設備學生的畫建議5d2,或者其他比較便宜的dv都是可以的。我們常用的一些是 red one , arri(愛麗莎)之類的,也有f3,佳能的其他設備。理論上講能拍攝視頻的都可以。5d2拍攝的優點是價格比較低,鏡頭感(景深比較好),色彩比較好(不調色的情況下,普通百姓會感覺很好。)而且拍攝中可以加逐個拍攝的技巧和大廣角,移軸鏡頭等。 3、燈光:這個方面建議你選擇自然光風格,因為你們可能沒有那個資金租賃燈光。可以帶點反光板,在室內有時候一張白紙也有很好的效果。 4、拍攝之前:需要將劇本改成拍攝腳本。對於你們來說建議開會,將主要演員聚集起來多演練幾次,這樣的好處是拍攝時可以節約時間,把不合理的地方挑出來進行修正。 5、拍攝,這個時候注意把控時間,不能落鏡頭。最好找個好點的攝影,如果攝影不理想,可以在拍攝前將你的劇本找一些跟他類似的電影,然後將這些電影截圖,拍攝時給攝影做參考。要注意錄音,很重要。 5.1拍攝時間,一般的數字電影6套播放的是拍攝15天。一般的微電影2-3天就夠了。mv1天差不多了。 演員海選這個。。。你自己看著辦。 費用這個看你自己的承受力。 6、後期,剪輯 可以用 adobe premiere (pc機器就可以),也可以用蘋果 final cut ,包裝可以用ae,調色可以用ae,也可以用蘋果final cut 有一個插件 效果很好也很簡單。[我們常用的是 達芬奇,剪輯和調整有時候我們會用jaleo,也就是現在的mistake ,這個你了解一下就行 7、加音樂音效,基本就差不多了,如果同期聲不好可以再做一點配音,也可以adobe公司的軟體 你可以安裝一個adobe的軟體包。
如何拍攝一部微電影
這個很簡單,有素材,有編劇,有演員,有攝像機,這樣就可以了,我們上大學的時候經常拍這種微電影呢,還挺好的,最重要的就是素材。
用手機怎樣拍微電影詳細過程
①:故事情節、分鏡頭的設計、取景構圖、演員的演技。

②:最好是不需要錄制同期音的mv類型的,這樣可以不需要考慮收音問題,迴避手機錄音的方面的缺陷。

③:分鏡頭的設計盡量以固定鏡頭和段鏡頭為主,長鏡頭和搖移鏡頭輔助,避免使用推拉鏡頭,以迴避手機攝像無手動控制曝光的缺陷。

④:拍攝時盡量選取較干凈的畫面背景,因為手機成像cmos面積小,景深都較大。

注意:光線的選擇,盡量避免逆光和大光比場景。

暫時想到這些,希望可以幫到你。
只有一個人怎樣拍微電影???
tudou/programs/view/XlwJojWaYgM/

樓主去看這個吧····一學生自己拍的槍戰微電影 從頭到尾都是一個人 導演 演員 後期 音樂
在拍攝微電影的時候怎樣表現最好
拍攝微電影不僅僅是選擇拍攝的公司要好,拍攝的劇本要好,還有一大部分你你的演技要好,拍出來的效果要好,這樣拍攝出來的微電影才是最美。所以當你決定要拍微電影時,你就要時刻准備著,覺得好劇本之後就要根據劇本練習,下面無錫阿們微電影就來告訴你怎樣練習才最好吧! 一、拍攝前姿勢和面部表情練習方法:有句話叫做,不愛照鏡子的模特不是好模特。其實大部分美妹都愛照鏡子,但是拍照前和平時不一樣,要有目的的照鏡子。首先,照面部,多個角度觀察自己,擡頭好看還是揚頭好看,正面好看還是/側面好看,微笑、大笑、嚴肅哪種好看、咪眼還是睜大眼好看,眼球放眼睛中間好看還是放眼角好看。 二、記住幾種你特別不適合的表情。拿我自己打比方,我眼睛比較大,而且有眼袋,所以咪眼很醜;顴骨比擬高,所以笑的太挑拍/側面就感到臉部很變形。記住這些,在拍攝的時候盡量避免。 三、照整身。在鏡子面前擺出多角度的姿態,可以模擬一些雜志模特。要懂得你自己的身材特色。肩寬、沒有腰的美妹就得避免正面的拍攝,胳膊粗的就要避免大側面的全身特寫,等等。每個人的特色不同,要自己多研討。 四、觀看別人的北京愛情電影或MV拍攝的視頻。找出以前看過的北京愛情電影或MV拍攝的視頻對照,好在哪裡、差在哪裡。目標還是總結自己應怎樣拍好看或不好看。 五、多問問身邊的人:媽媽、老公、閨中密友。這是最最懂得你的人,而且也是對你毫無保存的人,他們會反應最真實的感受,不會應付、不會一味的誇或貶,他們的觀點會改正你一些過錯觀點,必定要聽他們的。 上面就是無錫愛情微電影阿們影視的我總結的一些拍攝的方面,要想愛情微和MV拍攝拍成自己想要的效果也是需要花心思策劃的,要更認真仔細。
如何拍攝一部微電影
這個很簡單,有素材,有編劇,有演員,有攝像機,這樣就可以了,我們上大學的時候經常拍這種微電影呢,還挺好的,最重要的就是素材。
學生怎麼拍微電影
你好~想要拍攝微電影,首先需要寫劇本,劇本要有創意,不能太長,要考慮拍攝得難度,根據實際情況寫。然後寫分鏡頭,就是每個鏡頭怎麼拍,是對劇本的分解。然後找相關演員,然後踩點拍攝。後期用AE和PR剪輯加特效!

D. 數字電影的攝影創作的的技巧有哪些

數字電影的攝影創作技巧有哪些呢?為了幫助大家全面了解這個問題,我為大家整理了數字電影的攝影創作技巧及相關內容,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數字時代的攝影師

隨著數字電影的發展,今後甚至會出現後期導演。現在聲音的前後期製作已經開始分開,前期只管收錄同期聲,後期由另一個錄音師做環繞聲混錄。在畫面方面是否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攝影師只負責前期的畫面採集,後期則由後期導演負責?但不管怎麼樣,攝影師的首要任務是進行現場無缺陷採集。為此必須使焦點不出問題,既不能浪費CCD的動態范圍,又不能損失景物的階調層次,要使景物的亮度間距最佳地落在CCD的動態范圍內,同時使每個鏡頭的色彩基調符合影片的創作風格,為後期製作提供最好的原始圖像。這是攝影師的天職。

一條伽瑪曲線的誤區

器材供應商想找出一條標準的曲線,以滿足初學者的使用要求。通過創作實踐,筆者認為這種方法不切實際,起碼不符合故事片的創作需要。因為故事片的畫面影調、氣氛、場景、照明條件變化幅度很大,而且影像更傾向於主觀化、風格化、形式感。既不同於電視劇或電視節目,其拍攝主要是在演播室里進行,照明條件比較好,照度大而均勻;也不同於新聞紀錄片,它的拍攝是以紀實還原為主。為適應數字電影的拍攝要求,在現場伽瑪曲線和相關參數值必須隨時更改。

什麼是磁轉膠

對磁轉膠的工藝特點,筆者有幾點不成熟的意見。現在磁轉膠的技術和工藝已經很完善,而當地洗印廠的沖洗質量和操作經驗與最終拷貝的質量密切相關。對於前期拍攝與轉膠片的關系問題,大家一直很關注。到底前期拍成什麼樣,後期才能轉出好膠片來?以監視器顯示為準是筆者和國外加工廠達成的一個共識。去年筆者與德國阿萊的一位系統工程師有過交流,她說開發ARRI LASER的磁轉膠校正軟體的目的,就是要轉出的膠片跟監視器上看到的一模一樣。因此在這次拍攝中,完全是以監視器看到的效果為准,而不是過多地去考慮拍成以後轉成膠片會是什麼樣子。因為膠片的寬容度遠遠大於CCD,CCD能夠採集到的動態范圍,膠片上一定可以記錄下來。如果前期拍攝時把畫面拍得特別灰,動態范圍調得特別小,就無法使CCD有限的動態資源得以充分運用,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依筆者的經驗,前期拍攝應該把畫面拍得稍微亮一點,影調稍微硬一點,輪廓校正稍微強一點。這樣,磁轉膠之後,經過膠片的柔化、弱化並加上灰度等因素,放映的效果就剛好。

因為磁轉膠記錄在翻拍底片上,相對於記錄在負片上的畫面影調柔和一點,色彩淡點,基礎灰霧也小一點。我們看高清轉膠片的數字電影,覺得暗部很乾凈,層次很豐富,還適當減小了噪波的影響。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數字母板的象素數量和解析度,甚至光學鏡頭的成像質量,就特別重要。建議採用電影定焦鏡頭象素比較高的CCD。

數字影像與膠片影像

這里說的數字電影是指用數字高清攝影機拍攝,在院線大銀幕上放映的數字拷貝或膠片拷貝,而不是在電視台播出的電視電影。關於數字電影的畫面質量,筆者認為,1920×1080的解析度已經完全滿足了大銀幕放映的要求。目前數字攝影機CCD的動態范圍和調整特性完全可以滿足一般故事片的創作要求。所以,對於一般成本的普通電影,用高清拍攝應該不成問題。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數字電影的技術質量和藝術創作水平能夠好於35mm膠片電影。

數字電影今後的發展是不是一定要以膠片為參照?筆者認為並不一定。一開始是以實現膠片感的畫面風格為目標,使數字電影能夠被電影界接受,從而使它能夠生存下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觀念的改變,今後用高清完全可以拍出自己獨特風格的影片。高清就是高清,膠片就是膠片,二者可以並行發展,不存在誰取代誰的問題。

這次我們從轉的膠片拷貝中發現了高清拍攝的很多優點,例如暗部非常好,可能是因為記錄在中間片(反轉片)上,灰霧比負片小,低密度層次比直接拍在負片上顯得更透、更豐富。特別暗的鏡頭,以前用膠片拍,肯定要用500T、800T拍,顆粒會很大,而且反差也會很大。現在用高清拍,層次看上去很柔和,密度也有。所以,如何發揮高清拍攝的優勢,須要好好思考。

電影運動

影片受風格限制,沒有過多、明顯的運動。拍攝中雖然使用了升降車,也只是為了取得高機位,並且在搖移的時候盡量減小速度,目的是使逐行掃描的畫幅連續、清晰,大銀幕的視覺效果流暢。在拍攝中機器沒有出現嚴重的拖尾現象。由於高清攝影機比較輕,可以由攝影師本人攜帶斯坦尼康減震器進行拍攝,比以前方便多了。

通過這部影片的拍攝,筆者認為,在數字電影時代除了要掌握好數字攝影機的特性及其調整,還要加強對傳統電影攝影造型手段的運用。僅僅依靠器材供應商提供一組參數或一條伽瑪曲線就能拍好數字電影的想法是不現實的。

布光與照明的控制

由於整個影片的色調是以消色為主,機器參數調整上則以消色為目的,光線以散射光為主,盡量縮小光比。為了配合大光光孔攝影,基本是用弱光照明。為了減小夜景的色溫反差,我們全部都用的是高色溫燈。在現場還用了曝光表,將感光度調到320,速度是24格,曝光點的讀數為F1.4~2.0,光比約為1:3、1:4。調整光圈和參數調整要看監視器,通過參數調整進行最後修飾。在照明條件不理想的情況下,參數調整也能發揮作用,這是以前用膠片拍攝時不可想像的事情。使用高清拍攝,如果覺得暗部稍差,鋪底子光又來不及或者傍晚散射光不夠,就可以調整黑電平及黑伽瑪的范圍和幅度,這樣能有一定的改善。同時,還要對灰片、濾光器、負增益進行調整,取得最好的光圈值、景深范圍,從而實現最合適的影調。

光學鏡頭的運用

要在聚實焦點的'情況下取得淺景深的畫面效果,是一個難題。高清數字攝影機的CCD對角線是2/3",景深要比同樣光孔下的膠片攝影機大兩檔半,而我們用的實景很小,經常要用廣角鏡,於是景深的控制就成了一個難題。整部戲是用最大光圈拍的,光圈始終開到頭——T1.9、2.0。有時候也動後焦距,把焦距環調到無限遠,再動後焦,找前景,使後景虛化。這里跟焦點是一個難題。以前用膠片攝影時,只要焦點刻度在景深范圍之內,就認為是實的;現在用高清拍攝,在景深范圍之內也有可能虛焦。這個問題據說是由於CCD輪廓校正而引起的。為此,我們在現場經常檢查鏡頭後焦,並用皮尺來量刻度。我們這次沒有用定焦鏡,而是用5.3×11.5倍的變焦鏡頭,但卻是用定焦鏡頭的方法來拍。我們在遮光鬥上貼上膠布,把所有定焦鏡的換算值記在上面,並且規定只用幾個固定焦距,最後在大銀幕放映時畫面看上去透視關系比較好,銜接比較流暢。

色溫與色調的調整

與電視攝像的習慣做法不太一樣,我們沒有用白紙對著鏡頭和AWB按鈕來調白平衡,而只用了D5600開關,對攝像機的預置色溫進行3200K和5600K的切換,這大體上相當於膠片的燈光片和日光片的轉換;用A、B檔分別記憶所用白電平、主伽瑪和黑電平參數進行的場景主色調調整。原因是:

(1)用白紙調白平衡不適合電影故事片拍攝,而更適合電視節目拍攝。因為白紙放置的位置、方向很難確定,也很難重復;而且電影的布光經常是不同色溫的混合光,經常須要加色紙以改變光源顏色;還有,電影故事片的畫面色調傾向於帶有濃厚的主觀化、情緒化意味,並不需要把不同場景都拍成色溫平衡一致的“白平衡”。

(2)HDW-F900沒有手動色溫連續調整的功能,不能定義一個基本色溫。當然,如果能定義一個色溫值,顏色也不盡相同。比如色溫取4300K,可以偏綠一點,也可以偏藍一點。但要注意,白電平、黑電平、主伽瑪三者之間的比例平衡,不能失調。就像膠片的三條曲線一樣,不能交叉,這樣亮部到暗部的顏色基本保持一致,不至於偏差太大。高清攝像機可以任意改變色溫平衡值,還可以改變RGB的白電平、黑電平和伽瑪值,使畫面偏某種色調。這就給攝影創作帶來了很大的靈活性,使場景色調在現場調整成為可能,而且是可以重復、控制的。

利用矩陣來改變影片基調也非常重要。在開拍前導演要求《冬至》這部影片拍成冷灰調子,不要出現太多的色彩。於是要求主場景牆壁的顏色做成中灰色,但是拍出來以後都偏綠。與著名攝影師池小寧先生研究後,使用矩陣解決了這個問題。(當時HDW-F900還沒有升級,色彩矩陣還沒有自動采樣功能。)

電影畫面的造型處理

數字電影可以實現膠片感的影像。為此,攝影師一定要有電影造型意識,並掌握電影感的畫面及其影調、色調等特徵,只有這樣,才能運用好CCD的調整特性。

開拍前導演一再強調,這部影片雖然是用高清拍,但一定要按照大銀幕的放映效果處理畫面,而不能像拍電視劇那樣處理。為此,筆者在開拍前觀摩了一些參考影片,並思考畫面造型等問題。最終確立影片以冷灰色為基調,盡量採用消色並選擇陰天拍攝,曝光可以略欠一點;採用淺景深,利用鏡面反射增強場景的空間透視感;多用中景鏡頭,少用特寫;增加場面調度和長鏡頭,少用對切鏡頭。以下作具體介紹。

輪廓和細節調整

在此之前,我們拍攝試片和樣片的時候,把DETAIL都關了,結果發現上了大銀幕以後所有鏡頭的焦點都偏軟。因而在大銀幕放映條件下,如果影像的信息量不夠充足,則有必要令細節反差增強,關鍵是如何把握尺度。這次拍攝中,我們把DETAIL的值控制在30~75之間。如果是拍全景或日景,則調高一些;如果拍近景或夜景,就要調低一些。特別是在低照度的情況下,我們發現DETAIL提高的同時噪波也提高了,這一點要特別注意。DETAIL還可以控制爬格現象,例如我們拍竹簾子時遇到過爬格現象,用DETAIL的HV和LEVEL DEPEND數值進行調整基本得以控制。

影調與反差的調整

其做法是:通過伽瑪類型、黑電平、黑伽瑪、主伽瑪、拐點及其白切割電平等參數調整,為每個鏡頭的場景亮度關系定製一條最匹配的伽瑪曲線,使場景的亮度間距以恰當的比例壓縮或擴展到CCD全部可用的動態范圍之內。這實質上是一個如何合理分配CCD有限的動態范圍資源的問題。我們基本上每個鏡頭都進行這項調整。因為每個鏡頭畫面的構圖、景別、照明條件、亮度間距、影調關系都不一樣,如果想既不損失景物的亮度階調層次、也不浪費CCD的動態資源,就必須改變CCD的光電轉換特性來重新分配動態資源。更何況CCD的有效動態范圍與膠片的寬容度尚有不小的差距,這項調整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E. 動畫片電影是怎麼製作的

我認為隨著多媒體影視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作品使觀眾享受到了無與倫比的享受。一個部門的視聽盛宴不僅讓觀眾感到高興,而且帶動了中國整個多媒體產業的快速發展。而三維動畫就是其中之一。為了讓人們感到困惑,或者剛剛開始相互接觸來理解,以及那些認為他們真的非常接近三維虛擬世界的人,讓我簡要地介紹一下三維動畫的基本過程。

基於這一原則,我們可以理解,我們在回放中看到的一切都不是真實的,而是以在你面前連續播放圖片的形式出現的。由於人眼具有視覺保留的特點,一幅圖像的印象並沒有消失,屏幕上出現了一個略有差異的下一個屏幕,並將連續的印象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活躍的膠片。

F. 數字電影是什麼

數字電影又叫數字電影視覺特技,主要指使用計算機圖形技術處理用膠片拍攝出來的影像以製作電影的技術。它不僅能對現實中真正存在的影像進行加工,而且還能創造出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影像。數字電影大大豐富了藝術家實現其藝術構思的手段,使攝影機不再是製作電影的惟一手段。它能創造出只在人們想像中存在的事物,甚至創造人們連想都沒有想過的事物,真正達到「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境界。

製作數字電影,首先需要「建模」,就是在計算機上建立所要描述對象幾何特徵的數學模型。在數字電影中,建模的方法往往使用三維掃描儀,把與真實尺寸成嚴格比例的實物模型通過掃描輸入計算機中。計算機記錄下該實物的形體特徵後,便可利用這些特徵數據對其外觀、動作、神態等進行模擬。然後將模擬好的形象與實地拍攝的影像融合在一起。演放出來就會產生栩栩如生的視覺效果。一些特技場面利用數字電影技術拍攝,會產生前所未有的震撼力。

從票房收入也能看出數字電影的魅力。據統計1996年美國電影在本土的票房收入超過1億美元的有:《獨立日》(4.13億美元)、《諜中諜》(2.68億美元)、《龍卷風》(2.49億美元)。而開數字電影先河的《侏羅紀公園》的票房收入更是高達8.68億美元。這些影片取得如此巨大成功,無不同大量使用數字電影技術有關。

G. 請問膠片電影是怎樣轉為數字電影的

大不了直接掃描底片唄

數字電影是以形式(即「O」和「1」方式)製作、傳輸和放映的。它有三種製作方式:
一是計算機生成;
二是用高清晰攝像機拍攝;
三是將膠片拍攝的影片掃描轉為數字格式。
數字電影不僅避免出現膠片老化、退色, 確保影片永遠光亮如新,確保畫面沒有任何抖動和閃爍
使觀眾再也看不到任何畫面的劃痕磨損現象。此外,數字電影節目的發行不再需要洗映大量的膠片,既
節約發行成本又有利於環境保護。以數字方式傳輸節目,整部電影在傳輸過程中不會出現質量損失。也
就是說,一旦數字電影信號發出,無論多少家數字影院,也不管它位於地球的什麼位置,都可以使不同
地區的觀眾同時欣賞到同一個高質量的數位元組目。
同時數字放映設備還可以為影院提供增值服務,如實時播放重大體育比賽、文藝演出、遠程教育等
等。改變了影院膠片放映的單一模式,使之向實時、多功能、多渠 道、多方位的經營模式轉變。數字電
影技術的巨大潛能,使之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H. 一部簡單的微電影製作流程是怎樣的過程

1.前期策劃,劇本寫作,9分鍾大概兩三千字的劇本就ok
2.分鏡頭腳本的寫作,此步驟的目的是為了後期拍攝和剪輯更加有條理,盡量細化,將同場景的鏡頭分出來,後期拍攝更加省時
3.角色選定,好的演員比好的後期製作更重要
4.拍攝,根據分鏡頭腳本分場景製作
5.剪輯,根據前期的腳本和後期導演的靈感剪輯
6.後期特效的製作,片頭和片尾也很重要

這是我搜索來的

一、各部門主要准備工作
在所有的創作人員陸續選定以後,製片人要根據拍攝計劃安排各個創作部門投入准備工作。具體來說,籌備期各部門要完成以下一些准備工作:
(一) 導演部門
導演潤色劇本。事實上,沒有哪個導演完全按照劇本拍攝的,除非劇本是導演本人寫的。導演創作分鏡頭本,在分鏡頭中體現創作意圖。
導演與各主創人員就創作進行溝通討論,保證有統一的藝術設想指導籌備工作。在正式開拍之前,導演還要對全體人員做一次導演闡述,目的是統一創作思想。
導演帶領創作人員看景地、定景、與攝制組主創人員在預計拍攝的場地就未來的工作提前溝通,設計拍攝方案。
導演給演員集中說戲,以幫助演員熟悉劇情,深入理解角色,認識自己的合作表演對象。劇組中的副導演不僅僅是一位,他們要分工負責很多不同的籌備工作,例如:現場副導演、演員副導演等。
(二) 攝影部門
攝影師、燈光師及導演一同看景,並對一些戲的拍攝手法、布光方式提前有所設計。攝影組要向製片組提供所需攝影器材清單,並檢查試用租賃來的攝影器材。燈光組要向製片組提供所需燈光清單,並檢查租賃來的燈光器材。
(三) 美術部門
對美術、置景、道具、化裝、服裝各個部門的創作進行指導、設計、使所有工作人員對電影的美學風格達成共識,統一創作思路。美術師將適用的景地照片帶回劇組,並陪導演、攝影、燈光等部門的去看景、定景。景地不要過多,也不要過於分散,景地之間的距離也不要太長,以便利於集中拍攝。美術、置景、道具部門合作完成拍攝現場的准備,在不具備實景拍攝的條件時,要進行人工搭景。
道具部門向製片組提供所需要道具清單,由製片部門來購買、租賃、製作道具。服裝部門設計演員的服裝、並提出清單由製片部門購買或者租賃。化裝部門設計演員化裝,並提出清單由製片部門購買化裝用品、套、頭飾等。
(四) 錄音部門
錄音師與導演溝通,設計全劇的聲音效果。錄音師同其他主創人員一同看景,對即將進入的景地的錄音條件做到心中有數。錄音部門向製片組提供所需要的器材清單,並檢查、試用租賃來的錄音器材。
(五) 製片部門
製片主任、現場製片跟隨導演一起考察場景,選景時要契合劇本的要求,了解景地的交通狀況、氣候條件、通訊條件、食宿條件等,對如何安排拍攝計劃,如何在現場調動工作人員配合拍攝做到心中有數。同時也要負責與所選的場地的負責人談判使用條件並簽訂合約。
由製片部制定拍攝計劃。
由製片部制定劇組的日常拍攝管理規定。由製片部完成全劇分場景表、分場景排序表、場景統計清單、演員出場統計清單等。印發劇本,保證各個創作部門有一或兩套劇本,主要演員有一套劇本,配角有出演場次的劇本。
准備各類的文書材料,證明信與介紹信等。
聯系租賃器材設備,簽訂租賃合同,安排檢查設備、安排試機(試拍)。為劇組做好後勤保障,安排住宿、交通,聯系好飲食與用水。
會計准備好劇組內部使用的收據、費用報銷單、酬金結算清單等。做好工作人員的胸牌、車輛上的劇組名牌等。監督各部門按原定計劃完成開機前的一切准備工作。
准備開機儀式。
二、簽訂合同
在電影籌備期,需要簽訂各種合同、協議,以保證用法律來約束合作的各方。需要簽訂的合
同、協議有以下幾類:
(1)導演聘用合同在簽訂導演聘用合同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項條款:知識產權的歸屬;電影的完成時間;對電影的成品質量的要求;導演的取酬標准、方式;雙方違約的制裁方式;納稅方式等。
(2)演員聘用合同要注意的條款:電影的知識產權歸屬;合約時限;取酬的標准、方式;雙方違約制裁方式;納稅方式及特殊條款等。
(3)其他工作人員的聘用合同要注意:取酬標准及方式;雙方違約制裁方式;納稅方式等。
(4)器材、服裝、道具、場地、車輛等租賃合同主要應注意規定合同雙方責、權、利分配和違約責任的條款。
(5)臨時用工合同注意規定合同雙方責權、利分配和違約責任的條款。
(6)贊助合同注意規定合同雙方責權、利分配和違約責任的條款。
(7)人身保險合同組建攝制組時,根據具體情況購買幾類保險。
三、器材租賃
(1)反對器材崇拜主義器材是一部影片必不可少的設備,也是對影片質量的一個保證,但它不是決定性的,所以要以實用、有效的選擇器材配備。
(2)即要保證高質量,也要盡可能地控制租用成本。
(3)租賃器材公司一般不願意降低費用標准,但我們可以在租用時間(天數)上找到優惠,
通常可以按實際租用時間的50%或80%結算。
(4)領取器材時一定要派專人當著器材公司人員的面檢查器材設備,以防不測。
(5)重要的、價值高的器材要配備專門的維護人員全程維護(跟機員),以保證設備安全,監督設備的正確使用、清理以及保管。跟機員一般由器材公司派出,有時候他們也要做一些額外的事情,例如:跟焦、推軌。
(6)如果沒有什麼必要,租金較貴的設備不要長時間留在劇組里,原則上應在拍攝計劃里照顧到這一點,集中使用。
(7)確保運輸時安全。
四、拍攝期的主要工作
財務管理及成本控制
拍攝期間由製片主任控制預算的落實。審核劇組的一切經費支出。所有部門的報銷單據要經當事人、部門負責人和製片主任簽字,才能報銷。會計協助製片主任管理攝制資金,負責劇組工作人員酬金的按時發放,並建立劇組賬目。劇組購買的實物都要由製片部門驗收、登記,以備拍攝結束後回收處理。
組織督促拍攝
製片主任與副導演協商編制拍攝計劃,並要在拍攝期間克服各種困難、採取一切措施保證計劃按時完成。如果拍攝期間出現意外的事情,嚴重影響到原定計劃,製片部門要盡快安排可執行的替補拍攝方案,並組織人員盡快解決困難,必要時要向投資方匯報求助。
創造拍攝條件
為了保證每日的拍攝按計劃進行,製片部門要提前為生產做好准備,在拍攝現場創造拍攝條件,以及解決拍攝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困難。包括聯系拍攝場地、接送演職人員、裝卸器材物資、維護現場秩序、檢查安全措施、調動車輛和場工等。
制定每日拍攝計劃
制定每天的拍攝計劃,下發拍攝通知單,而且要細致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包括天氣因素、演員調度因素、場景准備因素、道具准備因素等。而且要合理的搭配內景和外景、日戲和夜戲的工作量,防止攝制工作讓演職人員過於疲憊。
拍攝現場的組織管理
拍攝現場的組織管理並不是導演的職責,導演只對藝術創作負責,製片部門(現場製片)要負責整個現場的管理工作,製片部門對將要拍攝的每個鏡頭的拍攝角度和取景范圍做到心裡有數,便於有效地組織現場。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是人員和財產安全。具體有:人員安全、駐地安全、場景安全、交通安全、器材安全、特級安全、飲食安全、經費安全、疾病及其他安全事宜。
後勤管理
攝制組的後勤保障工作是煩瑣,也是重要的。只要涉及餐飲、住宿、交通幾個方面。飲食供應可採取靈活的方式,如包餐館、訂盒飯、聘請廚師自己做飯,具體方法應根據拍攝情況來制訂,總的原則是確保拍攝工作的順利進行。住宿應盡可能離現場近,交通便利、出入方便的住地;車位很充足的停車場;房間不求豪華,但應該干凈、安靜及安全;房間的安排應注意:按部門安排房間,讓作息時間相同的人住在一起。安排製片人、導演、主演各單獨住一間以便於工作。安排專門的化妝間、服裝間、道具間。安排劇組專用的會議室。在每間房門上張貼部門標志,便於辨認。交通應注意:租賃車輛以實用為原則,應盡可能選擇有為劇組服務經驗的租車公司。車輛大小搭配,便於根據具體需要進行車輛調度。在禁行措施較多的城市拍戲盡可能租軍車。禁止無關人員駕駛劇組車輛。
工作關系協調
製片管理是門現代化的管理藝術,製片管理者面對攝制群體制訂目標、預算結果、謀劃策略、選擇方案、組織實施等一系列藝術管理手段的總和。每個劇組總會碰到性格和工作方法各異的導演和其他工作人員,他們都會對管理者的工作產生影響。因此,管理者要掌握一定的藝術創作知識,熟悉各部門運作的規律,了解電影的各項專業知識,才能夠充分發揮管理的能力。
五、後期製作中的主要工作
一、剪輯畫面和對白
剪輯畫面是進入後期製作的第一項工作,一般意義上,我們將畫面剪輯籠統地分為兩步:初剪和精剪。精剪是一項創造性的工作,要求剪輯師在剪輯過程中具備蒙太奇思維,掌握蒙太奇語言,通過剪輯創造最佳的畫面敘事效果。初剪工作完成後,留給剪輯師的只是一堆原料,一個優秀的剪輯師能在這個基礎上創造出令人賞心悅目的視覺效果。
二、製作聲音
後期錄音的工作分為三個部分:錄制對白、錄制音響效果、錄制音樂。錄音師要在導演的整體藝術指導下,確定影片的聲音造型。從錄音部門的工作方式來看有同期錄音和後期錄音兩種方式。採用同期錄音的製作方式,對白和音響在拍攝現場與畫面同步錄制完成。在現場錄制效果不理想的聲音,有可能在現場補錄,也可能留到後期錄音時再對不理想的部門進行補錄和加工。同期錄音的方式,優點是聲音的真實感強,演員表示時也不必拘泥於限定的台詞,可以有很大的發揮餘地。缺點是對拍攝現場的錄音條件要求比較高,有時因為錄音效果不好,容易導致重拍。
三、製作特級、字幕、片頭片尾
在非線性系統中,字幕和特技可以在畫面全部編輯完成之後再添加,也可以兩者同時進行。字幕的製作主要包括製作片頭片尾出現的演職員表和劇中人物的對白、獨白。必須使用國家公布的規范的語言文字,並按電影播出單位對字形、位置、大小等要求製作,不能出現錯字、別字。
四、混合錄制
混錄合成是將影片中所有的聲音、畫面按照其應有的位置、效果混合錄制完成,之後影片最終的面貌就定型了。

你看看吧~我看過,說的很詳細了。希望能幫到你,參考一下吧~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如何製作數字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星語心願原聲電影完整版免費觀看 瀏覽:175
電影艋舺怎麼看 瀏覽:229
6月17日有什麼好看的電影 瀏覽:241
盲俠電影在線免費播放 瀏覽:263
好看的動畫微電影2013 瀏覽:382
玩客雲如何下載最新電影 瀏覽:535
日照好人免費電影原版 瀏覽:776
19年新出的電影哪個好看 瀏覽:194
地久天長電影什麼上映 瀏覽:1
廣西網紅許華升拍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846
香港免費國語完整版電影 瀏覽:538
怎麼看電影院座點陣圖 瀏覽:572
校園里不服就乾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2
有沒有什麼好看的成人動漫電影 瀏覽:648
電影中貪婪怎麼說 瀏覽:730
女孩懷了蛇妖的孩子什麼電影 瀏覽:678
蔣勝男演過什麼電影 瀏覽:416
快手怎麼發搞笑電影 瀏覽:465
怎麼購買預售電影票 瀏覽:321
八佰免費觀看2020電影 瀏覽: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