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電影宣發代理費用一般是多少

電影宣發代理費用一般是多少

發布時間:2023-09-02 02:24:50

Ⅰ 中國電影製作成本詳細

電影的成本不僅包括導演,編劇,攝像,演員,場景,拍攝,後期,食宿行等的費用,而且包括市場營銷及宣傳的費用,通常市場營銷及宣傳費用等於拍攝費用或1/2的拍攝費用。

每部電影根據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為小成本電影,中型製作電影,和大製作電影。小成本電影基本在1000萬人民幣以下,中型製作電影成本基本在1000-8000萬人民幣左右,大製作電影成本在8000萬元以上。

國產小成本電影代表作《失戀33天》(約9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國產中型製作電影代表作《人在囧途之泰囧》(約3000-40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好萊塢大製作電影代表作《阿凡達》(約6億美元,不含宣傳費用)。



(1)電影宣發代理費用一般是多少擴展閱讀:

剪輯技巧

1、切入切出

這是電影中最常用的一種鏡頭轉換方法。即是不加技巧地從上一鏡頭結束直接轉化到下一個鏡頭開始,中間毫無間隙。稱為切。

2、淡出淡入

也稱電影畫面的漸隱、漸顯。畫面逐漸變暗,最後完全隱沒,這種方法叫做淡出或叫漸隱。相反,畫面逐漸由暗變亮,最後完全清晰,這個鏡頭叫做淡入,也叫做漸顯。

3、劃入劃出

也是電影中鏡頭轉換的一種技巧。有時用一條明晰的直線,有時用一條波浪型的線等從畫面邊緣開始直、橫、斜地將畫面抹去,叫劃出。代之以下一個畫面,叫劃入。


Ⅱ 1000萬影視宣發費到底可以實現多少億票房

1個億。宣發費起步1000萬,高的時候可以到達1個億,票房做得再高沒有用,算回賬來不掙錢,投資回報風險極大。電影宣傳不變革,混亂將持續下去,片方損失嚴重。

Ⅲ 電影院的一部電影票房是怎麼分成怎麼算

中國電影業對於票房分賬的基本規則如下: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計入電子售票系統,數據統一匯總到中國電影事業專項資金辦公室(簡稱專資辦)。

以專資辦的統計數據作為各方分賬的依據。

(PS:這里小票更正一下,最終片方結算所使用的數據,為中數所提供)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

剩餘的91.7%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3.可分賬票房中,電影院及院線提留57%,中影數字提留1-3%的發行代理費。

剩餘的40-42%歸於電影製片方和發行方(大部分情況為40%)。

4.影片的發行方會收取歸屬製片發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為發行代理費用。

即為可分賬票房的2-6%作為發行代理費。

5.很多情況下,發行方預付影片的宣傳發行費用,這時發行方會收取12-20%的代理發行費。

如果發行方承諾發行保底、買斷發行、預付製作費用等方式,將收取更高的發行代理費用。

6.部分影片同檔期處於競爭劣勢,出於增加影片排映場次的目的,給影院及院線承諾票房返點。

返點一般佔到可分賬票房的3-5%。

7.製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為:1*(1-0.033-0.05)*40%*(1-0.1)=0.33為一般情況下的製片方分賬。

以上情況為例,一部最終票房1億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為3300萬左右。

附:中國電影的資金其它回收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1.版權收入:主要指電視放映權和互聯網播放版權銷售。

這部分收入裡面,CCTV6的收購費用為140萬-400萬每部影片,主要根據影片的題材、頻道打分制度、觀眾期待度、演員陣容、最終票房決定。

網路版權價格波動較大,從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主要跟觀眾期待度、演員陣容、最終票房有關。

2.海外銷售:主要是海外其他國家包括港澳台地區的發行收入、版權收入。

這部分收入目前較低,增長潛力大。

3.商務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廣告、營銷合作、活動冠名等方式獲得的收入。

4.授權及衍生品:主要是影片形象、片名、重要視覺元素等授權使用,以及版權衍生品的銷售收入。

5. *** 補貼:主要是 *** 主導的文化產業補貼、地方 *** 專項補貼等。

6.行業補貼:主要是攝制3D或巨幕格式的影片,票房達到一定數量後,享受專項的行業補貼。

票房在5000萬到1億元之間,獎勵100萬元;票房在1億到3億元,獎勵200萬元;3億到5億元,獎勵500萬元;5億以上重獎1000萬元。

其中,大部分中國影片的資金回收依賴票房分賬,可佔到影片總收入的80%以上

Ⅳ 院線電影資源構成與製作流程

首先我們來說電影相關的企業單位:

1,出品人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類似的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比如說票房情況、受歡迎程度、續集的可能性等),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們就找到所屬的電影集團投資製片人及相關人員,開始選導演、劇本、演員、贊助商等。

出品人一般是主要出資方的法定代表人或對影片銷售有幫助的影視界大腕人物。出品人是整個影片的靈魂人物,決定影片的風格、種類及市場走向。

2,電影的製片方:影片的投資人或能夠拉來贊助的人。

影片的商業屬性,決定了製片人是一部片子的主宰,有權決定拍攝影片的一切事務,包括投拍什麼樣的劇本,聘請導演、攝影師、演員和派出影片監制代表它管理攝制資金,審核拍攝經費並控制拍片的全過程。影片完成後,製片人還要進行影片的洗印,向市場進行宣傳和推銷。 製片人一般指電影公司的老闆或資方代理人。直接對出品方負責。

3,發行人,電影拍攝的最終目的還是要到影院去放映,發行方負責影片的宣傳、排檔期、購買廣告、跟院線簽約等,最後影片賣出票房,會分4%-6%的票房收益給發行方作為代理費用。

4,院線,是一個管理公司,旗下有很多加盟的電影城,院線將影片和宣傳品發放到各個影院,負責電影的排片指導和影院的廣告位銷售等。他們的收入是按全年票房的2%-5%。影片放映完了,除了交稅費,60%的票房作為影院的收入,剩餘部分作為出品方和投資人的回報。

出品方的前期市場調查後決定投資拍攝,則影片進行入劇本籌備,選導演、演員等過程過程。

第一個階段:將劇本拿到國家電影局備案申請拍攝許可證

在製片團隊拿到一個好劇本,在拍攝前,影視團隊的負責人都要去拿著劇本項目,去當地的廣電局進行備案申請拍攝許可證。

第二個階段:進入籌備階段

有完整的劇本需要一個優秀的導演,導演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導演能夠決定最終影片呈現給眾人的觀感。

一部電影中有導演和副導演,導演負責攝影、服裝、化妝等等,副導演主要進行演員的招募。

籌備完畢後,取景拍攝,將所有鏡頭拍攝完畢後進入殺青。下一步就進行影視後期製作了。

在影片製作成片後用備案許可申請上映許可證,上映許可證申請需要時間長,一般是一個月左右。在上映許可證之後即可進行發行宣傳。

在影片製作完成後製片方會尋找發行方對影片進行發行。發行方會跟製片方進行分賬談判,談判達成協議後對影片進行宣傳。

獲得上映許可證後,做拷貝、申請密鑰、排檔期、把拷貝寄發影院、做宣傳、購買廣告、談判分帳比例、跟院線簽合同(雖然這一部分很多是中數代簽),發行方開始尋找渠道(廣告平台)對該影片進行宣傳,發行方會根據發行的預算,在各大平台上進行宣傳。還有體力活,放幾十號人去全國各地的影城做活動、做宣傳、定影城的廣告位、盯排場、做監票等等,發行方就做這些工作,賺票房分賬的錢,最後片子賣完了,投資方應得部分裡面,分一部分給發行方作為代理費。

到達公映日期後,影院排期售票

中國電影票房2019年總票房已經達到6百多億了,大家一定很好奇這么大一筆錢到底怎麼分呢?下面我們就來講講,一部影片的票房是如何分賬的。

文章開頭我們已經說過參與票房分成的有出品方,製片方,發行方,院線。但是他們還不能直接從總票房裡直接分,因為總票房要交3.3%的特別營業稅還要扣除5%的電影事業專項基金。所以剩餘的91.7%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1、可分賬票房中,電影院及院線提留57%,中影數字提留1-3%的發行代理費。剩餘的40-42%歸於電影製片方和發行方(大部分情況為40%)。

2、影片的發行方會收取歸屬製片發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為發行代理費用。即為可分賬票房的2-6%作為發行代理費。

3、很多情況下,發行方預付影片的宣傳發行費用,這時發行方會收取12-20%的代理發行費。如果發行方承諾發行保底、買斷發行、預付製作費用等方式,將收取更高的發行代理費用。

4、部分影片同檔期處於競爭劣勢,出於增加影片排映場次的目的,給影院及院線承諾票房返點。返點一般佔到可分賬票房的3-5%。製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為:1*(1-0.033-0.05)*40%*(1-0.1)=0.33為一般情況下的製片方分賬。

5、以上情況為例,一部最終票房1億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為3300萬左右。成本6000萬人民幣,目標票房2億以上,在中國做電影宣發合理的宣發成本是目標票房的10%上下。也就是再拿出2000萬左右作為宣發費用。總成本是8000萬人民幣,不考慮其它回收渠道的話,按上面的演算法,確實要2.4億才能回本。

Ⅳ 電影票房怎麼算的

電影票房怎麼算?
首先,普遍意義上的電影票房指的就是電影的門票收入,比如你說的賣了10億人民幣。同時也統計觀影人次。

只要電影還沒有下映,收入都算入票房。一般都是以周為單位計算。

分利潤:

這里只說國內的情況,國外的不了解。首先票房要上繳5%到國家電影發展專項資金,其次要拿出3.3%交營業稅,剩下91.7%的錢由電影發行(製片)方和院線方對分,具體如何分要看雙方在上映前的具體協議。

目前國內的分賬比例是發行方拿43%,院線方拿57%。當然隨著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逐步要與好萊塢接軌,個別大片已經開始階梯分賬了,具體分賬方式不盡相同。

比如《金陵十三釵》,發行方拿45%,票房如果過了5億,則超出的部分發行方拿41%;

《一九四二》,發行方拿43%,票房如果過了3億,浮出的部分發行方拿45%,如果過了8億,超出的部分發行方拿47%;

《王的盛宴》,首周發行方拿43%,第二周拿41%,第三周拿39%,以此類推一直到下映。

一般好萊塢階梯分賬模式是發行方開始拿大頭,類似《王的盛宴》這種方法,這樣越往後院線方越賺,自然會延長放映時間,越是大片也越受院線方的歡迎。而像《一九四二》這么反著玩的必然是對電影有足夠的信心,但院線方會失去放映的動力,減少上映時間。
電影的票房是怎麼統計,怎麼計算票房的?
一個電影不是全世界的電影院都能播放的,他們會授權給各大電影院。賣出的電影票就是用來統計的
電影院的一部電影票房是怎麼分成怎麼算?
中國電影業對於票房分賬的基本規則如下: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計入電子售票系統,數據統一匯總到中國電影事業專項資金辦公室(簡稱專資辦)。以專資辦的統計數據作為各方分賬的依據。(PS:這里小票更正一下,最終片方結算所使用的數據,為中數所提供)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剩餘的91.7%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3.可分賬票房中,電影院及院線提留57%,中影數字提留1-3%的發行代理費。剩餘的40-42%歸於電影製片方和發行方(大部分情況為40%)。

4.影片的發行方會收取歸屬製片發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為發行代理費用。即為可分賬票房的2-6%作為發行代理費。

5.很多情況下,發行方預付影片的宣傳發行費用,這時發行方會收取12-20%的代理發行費。如果發行方承諾發行保底、買斷發行、預付製作費用等方式,將收取更高的發行代理費用。

6.部分影片同檔期處於競爭劣勢,出於增加影片排映場次的目的,給影院及院線承諾票房返點。返點一般佔到可分賬票房的3-5%。

7.製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為:1*(1-0.033-0.05)*40%*(1-0.1)=0.33為一般情況下的製片方分賬。

以上情況為例,一部最終票房1億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為3300萬左右。

附:中國電影的資金其它回收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1.版權收入:主要指電視放映權和互聯網播放版權銷售。這部分收入裡面,CCTV6的收購費用為140萬-400萬每部影片,主要根據影片的題材、頻道打分制度、觀眾期待度、演員陣容、最終票房決定。網路版權價格波動較大,從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主要跟觀眾期待度、演員陣容、最終票房有關。

2.海外銷售:主要是海外其他國家包括港澳台地區的發行收入、版權收入。這部分收入目前較低,增長潛力大。

3.商務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廣告、營銷合作、活動冠名等方式獲得的收入。

4.授權及衍生品:主要是影片形象、片名、重要視覺元素等授權使用,以及版權衍生品的銷售收入。

5. *** 補貼:主要是 *** 主導的文化產業補貼、地方 *** 專項補貼等。

6.行業補貼:主要是攝制3D或巨幕格式的影片,票房達到一定數量後,享受專項的行業補貼。票房在5000萬到1億元之間,獎勵100萬元;票房在1億到3億元,獎勵200萬元;3億到5億元,獎勵500萬元;5億以上重獎1000萬元。

其中,大部分中國影片的資金回收依賴票房分賬,可佔到影片總收入的80%以上
電影票房是怎樣計算的
首先,普遍意義上的電影票房指的就是電影的門票收入,比如你說的賣了10億人民幣。同時也統計觀影人次。

只要電影還沒有下映,收入都算入票房。一般都是以周為單位計算。

分利潤:

這里只說國內的情況,國外的不了解。首先票房要上繳5%到國家電影發展專項資金,其次要拿出3.3%交營業稅,剩下91.7%的錢由電影發行(製片)方和院線方對分,具體如何分要看雙方在上映前的具體協議。

目前國內的分賬比例是發行方拿43%,院線方拿57%。當然隨著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逐步要與好萊塢接軌,個別大片已經開始階梯分賬了,具體分賬方式不盡相同。

比如《金陵十三釵》,發行方拿45%,票房如果過了5億,則超出的部分發行方拿41%;

《一九四二》,發行方拿43%,票房如果過了3億,超出的部分發行方拿45%,如果過了8億,超出的部分發行方拿47%;

《王的盛宴》,首周發行方拿43%,第二周拿41%,第三周拿39%,以此類推一直到下映。

一般好萊塢階梯分賬模式是發行方開始拿大頭,類似《王的盛宴》這種方法,這樣越往後院線方越賺,自然會延長放映時間,越是大片也越受院線方的歡迎。而像《一九四二》這么反著玩的必然是對電影有足夠的信心,但院線方會失去放映的動力,減少上映時間。
電影票房計算 電影票房是怎麼計算的
每個影片上映期間,購票渠道有很多啊,可以通過各個渠道計算購買電影票的數量和票價。
電影票房怎麼算啊
以全國各地電影院票價計算
電影票房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一般票房數量是這樣計算的:

首先定好幾十家人氣比較旺的影院,若全球公映就選擇公映國家的大影院,全國公映就選擇各省市的大影院。

每隔一定的時間(每周、每月),這些影院會把放映某部影片時售出的票數及價格總額計算出來,報給影片發行方,由發行單位統計匯總這個時期的票房。
現在的電影票房是怎麼算的
應該是分地區,比如北美,亞洲……然後是分小地區 比如香港,內地……一般是先按周票房計算,然後是月票房,其次是按暑期季度,年度總票房。當然了這些都是指的正規的電影院。
一部電影的票房怎麼算
影院收的就是票房了,至於影院給片方多少我就不知道了。愛奇藝應該是把版權買下來的時候就把錢結清了,VIP收的錢就算愛奇藝自己的。

Ⅵ 很多電影為什麼沒有票房院線上映到底需要多少發行費用

很多電影沒有票房是因為劇情不夠精彩。院線上映最低需要10萬到100萬左右發行費用。高票房的電影也可能是低成本製作,高票房也不一定和高成本掛鉤,電影劇情是否精彩很重要。院線上映其實這個沒有具體數字。我們都知道每部電影的拍攝內容和進度都是不一樣的,包括演員的工資和場地費。所有的投資成本都不一樣。

Ⅶ 有沒有人知道黃渤主演的電影《一出好戲》宣發費用是多少萬分感謝!!

暑期檔即將進入尾聲,這個月電影市場遠沒有七月的表現強勁,七月份先後爆出了一部三十億票房和一部二十億票房的影片,然而這個月截止到28日,也只有《一出好戲》才達到10億票房的體量,遠不及上個月影片的表現。

《一出好戲》作為黃渤導演的首部電影,雖然關於投資金額沒有具體透露,但是從該片的製作上來看,投資應該不少,估計在兩億,差不多六億黃渤就可以賺錢,從目前的票房來看保守估計15億元,黃渤導演的處女作賺大發了。

Ⅷ 電影的製作成本和製作周期一般是什麼樣的

中國電影業對於票房分賬的基本規則如下:

①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計入電子售票系統,數據統一匯總到中國電影事業專項資金辦公室(簡稱專資辦)。以專資辦的統計數據作為各方分賬的依據。

②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剩餘的91.7%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③可分賬票房中,電影院及院線提留57%,中影數字提留1-3%的發行代理費。剩餘的40-42%歸於電影製片方和發行方(大部分情況為40%)。

④影片的發行方會收取歸屬製片發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為發行代理費用。即為可分賬票房的2-6%作為發行代理費。

⑤很多情況下,發行方預付影片的宣傳發行費用,這時發行方會收取12-20%的代理發行費。如果發行方承諾發行保底、買斷發行、預付製作費用等方式,將收取更高的發行代理費用。

⑥部分影片同檔期處於競爭劣勢,出於增加影片排映場次的目的,給影院及院線承諾票房返點。返點一般佔到可分賬票房的3-5%。

⑦製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為:1x(1-0.033-0.05)x40%x(1-0.1)=0.33為一般情況下的製片方分賬。

以上情況為例,一部最終票房1億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為3300萬左右。

1000萬美金,也就是這做成本6000萬人民幣,目標票房2億以上,在中國做電影宣發合理的宣發成本是目標票房的10%上下。也就是再拿出2000萬左右作為宣發費用。總成本是8000萬人民幣,不考慮其它回收渠道的話,按上面的演算法,確實要2.4億才能回本。

閱讀全文

與電影宣發代理費用一般是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好看的恐怖寄生蟲電影 瀏覽:157
熙地港電影院廳是多少大的 瀏覽:443
免費王牌逗王牌電影完整版 瀏覽:381
怎麼在網上買半價電影票 瀏覽:360
縫紉機樂隊電影中的狗是什麼狗 瀏覽:157
PS3如何用光碟播放電影 瀏覽:25
電影戀愛迴旋好看嗎 瀏覽:962
立冬電影是什麼年代 瀏覽:858
電影院用的5d投影儀多少錢 瀏覽:42
國產美女比較多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1
電影院每年上映多少電影 瀏覽:5
電影捉妖記完整版免費 瀏覽:143
joker電影不好看 瀏覽:17
免費看電影大片2020 瀏覽:755
免費看3次的電影軟體 瀏覽:62
周韻和彭於晏演過什麼電影 瀏覽:647
我這樣跟你在一起我看不到未來什麼電影 瀏覽:242
電影潛伏2免費觀看 瀏覽:365
curse是什麼電影 瀏覽:219
u盤可以裝多少個電影 瀏覽: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