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視劇 潛伏 中 一根金條放到現在值多少錢
解放前中國最流行的金條規格,主要就是「大黃魚」和「小黃魚」。
「大黃魚」指十兩一根的金條。按舊制1斤16兩,1兩=500/16=31.25克,這個份量跟今天所說的1盎司黃金相差無幾。所以,「大黃魚」金條摺合今天的重量就是312.5克。
本來「大黃魚」是通行的規格,富有家庭通常會存幾根金條作為壓箱底錢。但後來金貴銀賤(民國的法幣是銀本位,最早一元法幣就是按一枚銀圓定價的),普通百姓也紛紛想買黃金,而「大黃魚」顯然太貴買不起。所以金店就鑄造了1兩一根的小金條(合今天的31.25克),俗稱「小黃魚」,中產家庭一般玩這個。《潛伏》里多次出現的金條,從尺寸上看顯然是十兩規格的「大黃魚」(312.5克)。現在沒這規格的了,你隨便找家金店看看就知道,它比現在的500克金條略小些。那麼「大黃魚」當時值多少錢?
抗戰爆發前的貨幣穩定時期,一根「大黃魚」價值一千多元法幣,後來法幣動搖,就超過兩千元法幣了。要知道,抗戰前一名普通勞動者一個月工資也就十塊大洋,去飯店拍出一塊大洋足夠爆撮一頓,所以一根「大黃魚」差不多能讓一家普通百姓生活十年。那時北京一座很豪華氣派的四合院,頂多幾根「大黃魚」搞定。
翠平後來共捐了27根「大黃魚」,共合8437.5克,按今天的金價也得值300萬元人民幣。但那時的購買力更高,這270兩黃金大約相當於五萬多塊現大洋,可以讓翠平回老家買幾千畝良田當大地主,或者在天津買約幾十幢他們住的那種小樓房吃房租。這相當於解放前一個中等富翁的全部家底了,你說厲害不厲害!
㈡ 請問最大規格的金條是多少克
黃金投資被很多人視作一種比較安全的投資方式,網路在一次次的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金價依然是屹立不倒,這也讓很多投資者的目光投向黃金交易,但是現在的金條重量標准一般多少克?這讓想要嘗試黃金投資的人群停住腳步,不搞清楚這一點,對未來的投資很不利。
在不同的交易市場中,黃金的度量單位是不一樣的。首先,金條的大小,比較標準的重量是3.746盎司,換算成國內標准就是116.64克。在市場上的金條一般是沒有比較統一的衡量標準的,國內的金條常見規格一般有十克,三十克,五十克或者是一百克,三百克、五百克等等,此重量通常會標注在金條的表面,清晰易懂。
其次,金條的大小換算成為價格又是如何進行的呢?因為市場上的金價每天都在變化,有的時候變化幅度不是很大,但遇上一些特殊情況,就會出現比較大的波動。正常來說,黃金的價格會根據每日變化的金價進行計算,如果當前現貨黃金的價格在254.05元人民幣,那麼五十克金條的價格就會是1270.25元人民幣。
最後,在不同的國家度量衡也是有所差異的,比如在歐美市場上主要是用金衡盎司來進行計算;如果是在香港市場上,早期主要是用司馬兩計算;再來就是在我國市場上,用的計量單位是市制單位。金條重量標准一般多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