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得罪了半個娛樂圈的百億影帝吳京,影視投資到底賺了多少錢
吳京憑借兩部電影入圍百億影帝,這件事情應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兩部電影分別是56億的《戰狼2》和44億的《流浪地球》。不過這兩部電影的成功,讓吳京處在了風口浪尖上。有人質疑吳京只不過是挑了個愛國的題材,演技卻很尷尬。吳京投資《流浪地球》,也其實是接盤。
這兩部電影讓吳京變身百億影帝,吳京《流浪地球》票房大賣,成百億影帝,圈內卻無人祝福,很可能是吳京打破了電影生態圈的某種平衡,不過投資一部電影讓片方獲得更高的分賬,一定程度上也能激勵優秀影片的產生。
2. 盜版讓中國電影損失多少
呵呵。如果沒有盜版,中國不會損失那麼多就業崗位,你錢包里自然而然多一些收入,能夠消費起一些東西。盜版通常是個人、小作坊之類的,不排除大的,盜版通常價格低,我國人都是抱著一樣的錢買一個東西和一堆的心態去消費,因為我們最初沒錢或者錢少,正版貴,沒辦法。現如今社會就是因為盜版形成惡循環,國人不支持正版國產廠商,而消費國外的現象越來越明顯。但如果你有能力請支持正版和自己國家的東西,這樣正版廠商才有不斷做出新東西的能力,所以請支持正版
3. 電影盜版的管制難在哪裡盜版對如今的中國電影產生了什麼影響
盜版是對中國電影產業傷害最大的問題,九十年代我們曾在這個問題上載過大跟頭,經過十來年時間才緩過一口氣來。如果不是商業地產快速發展的時候,按照成熟市場的模式,順帶將影院建了,那麼至今中國電影產業仍將是在一片漆黑中行走,根本見不著光。
1,製片廠
因為之前電影總賠錢,製片基本是靠國家補貼拍電影,很多人就起了心思,給盜版商賣片源了,而且是痼疾難返,形成了產業鏈。導致最後電影上映要給其叫保護費,如果沒事先打過招呼,這批人能在你電影上映前就讓你電影的高清版滿天飛。而且,還往往掌握海外電影引進權利,在內部獲得利益之後,導致了國外的電影反而能在放映前不會出現盜版,由此可見其影響性。
由於生活水平低下,根本沒錢買電影票,而盜版的發展使人們養成了看電影的習慣,為當今的電影市場培養了大批的電影觀眾。
2.壓制了國內電影的發展
本來就落後的國內的電影產業,需要補更多的課才能跟的上。也導致現在很多人喜歡好萊塢,對國內電影的不滿和歧視。
4. 原來看過一部香港電影,電影反映資本主義剝削勞動人民,但忘了片名,請問誰知道
《一磅肉》香港,長城電影製片有限公司,1976首映
一磅肉 = Pound of flesh
語別: 國語對白 ;
物料詳情: 有聲, 彩色.
年代: 時裝.
公映日期: 22. 12. 1976.
製作地區: 香港.
製作人: 導演, 胡小峰.
編劇, 胡小峰.
演員: 筱華, 方輝, 王燕屏, 葉惠, 白荻, 王季平, 黃芳, 劉蘇, 徐力, 劉戀, 孫芷君, 鮑起靜, 方平, 張錚, 王德錦, 平凡, 草田, 張榮今, 李權, 梁衡, 詹聰, 江龍, 金沙, 郭眉眉, 林源, 洪鋒.
出品公司: 香港 : 長城電影製片有限公司, 1976.
其他機構: 1976 [首映].
片名: 一磅肉 = Pound of flesh
拼音: Yi bang rou
製作機構: 長城電影製片有限公司, 出品.
改編自《威尼斯商人》
5. 一部電影導演能掙多少錢,。
這個問題挺復雜的,我按最簡單的來說、盡量說得通俗易懂點,讓大家都能看明白我們用《戰狼2》來打比方:假如《戰狼2》票房100元一張,那麼賣出一張票國家要拿走8。3元(營業稅3。
3%,電影發展金5%),剩下的再由電影院提起57%也就是(100-8。3)×57%=52元。 最後剩下100-8。3-52=39。7元,然而這39。7也不是最後到吳京手裡的錢,這錢最後由導演吳京和發行方來分配,發行方和導演怎麼分配這個就要看雙方的協議,不過一般來說發行方會拿到10%-12%左右,這樣的話一張100元的電影票導演可以拿到28元左右也就是說到手的錢為總票房的28%,但是這些錢並不是純收入,最後還要去掉拍攝電影的一切費用,包括演員片酬、場地費、道具費、盒飯費用等一切開銷。
感謝你的閱讀,記得關注點贊哦,謝謝!
6. 屈睿宗,提問,為什麼盜版電影比正版院線電影院掙錢。有正必有反。而且盜版電影讓中國電影一夜成長了
盜版電影讓中國電影一夜成長了?這什麼歪理,是觀眾對電影作品要求高了才會拍出好的電影。
7. 我想去別人的黑網吧拷貝2T的盜版電影。給多少錢合適啊
2T大約也就2000G
在沈陽傳輸數據收費標準是20元/G
網吧老闆也就收你3000多
但是你的移動硬碟的速度算你20MB/s
你還需要72天18小時
如果老闆按你上網計時算就是
3元/小時
包宿10元
一共下來就是3778元
8. 投資1.1億美元的電影最終的全球票房為2.3億美元!這種情況電影公司能收回成本嗎還賺的著錢嗎
樓上講的還不夠准確
具體來說,電影和其他商品銷售流程差的不多
電影公司和院線有個博弈的過程
1,比如拍了個不靠譜的片子,不指望能大賣的,院線方一般會要求票房分成,賣多少分多少,大家心裡都沒底
2,一般的片子,舉例,重拍的四大名著之類的,這種片子有一定噱頭,製作上有一定保證,但是票房多少誰也不敢保證,一般有點底,電影公司會推銷或展示試映之類的,讓院線方買拷貝,還有可以讓其他公司買斷某地區的版權,比如新三國就讓某海外公司買斷海外播放權(版權)有保底的,基本上能有人買拷貝或版權之類的都能回本甚至賺錢
3,大熱的片子,比如阿凡達,變形金剛之類的,電影公司就拽了,不會賣拷貝的,就是賣也是相當滴貴,一般是分成的,版權一般也不賣,等著同期或後期的周邊產品開發,比如DVD,玩具,漫畫等,這種情況院線方為搶上映還有加錢滴,這種大片電影公司是不急的,節奏控制的往往非常好
其實買播放權也好版權什麼滴,就像正常商品的總代理一樣,往往幾個地區的代理一簽,根本就不會虧了,
所以很多好萊塢的大牌演員或導演也是看片子的,好的就要分紅不要片酬,不好的就要保底片酬, 哈哈
電影公司也一樣,比如克魯斯的碟中諜3就是他本人沒有片酬(電影公司要求滴),只有分紅,說明心裡沒底,結果克魯斯以前片酬是一線標准千萬級的,那時已經有點過氣了,只有同意,結果拿到手的很少,後面的碟情危戰就更可憐了,幾乎就是血本無歸,成本1億2,票房2千萬,嘎嘎
名導卡梅隆就硬正了,人家阿凡達就不要片酬要分紅,結果票房現在累計有22億+了吧,數錢數到手抽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