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當代電影一年有多少期

當代電影一年有多少期

發布時間:2023-08-11 00:34:36

㈠ 楊遠嬰的影視評論:

1《評〈城南舊事〉的導演風格》,《電影文化》。1983年第1期。
2《評影片〈夕照街〉》,《電影文化》,1983年第4期。
3《評青年題材影片創作》,《當代電影》,1984年第2期。
4《一種有意味的形式——評〈黑炮事件〉》,《當代電影》,1986年第3期,同年《評論選刊》轉載。
5《關於女導演創作的隨想》,《中國文化報》,1986年6月22日。
6《王朔電影隨想》,《中國電影周報》,1989年3月2日。
7《評〈瘋狂的代價〉》,《當代電影》,1989年第2期。
8《評〈本命年〉》,《當代電影》,1989年第6期。
9《評〈都市牛仔〉》,《光明日報》,1989年5月18日。
10《成熟及其缺憾——有感於滕文驥的新作〈黃河謠〉》,《中國電影周報》,1990年4月5日。
11《娛樂與教化的雙重變奏》,《當代電影》,1991年第1期。
12《城市與人——評〈四十不惑〉》,《中國電影周報》,1992年8月13日。
13《民族風格的新創作——評音樂作品〈磐〉》,《中國文化報》,1992年7月8日。
14《海峽兩岸電影理論交流札記》,《中國電影周報》,1993年2月18日。
15《〈葛老爺子〉的意義》,《中國電影周報》,1993年4月22日。
16《電視與電影不同的聲畫感知經驗》,《音樂周報》,1993年8月27日。
17 《歷史:記憶與敘述——〈海上舊夢〉感想》,《〈海上舊夢〉文集》,1993年
18《民族寓言的音響幻化——論趙季平的電影音樂創作》,《中國電影周報》,1994年1月27日。
19《文化沖突下的影視藝術》,《文匯電影時報》,1994年10月29日。
20《兩種電影兩道風景——新都市電影的啟示》,《中國電影周報》,1994年10月6日。
21《老調子何時唱完?》,《中國電影周報》,1994年11月3日。
22《少兒世界中的當代英雄》,《中國電影周報》,1994年12月8日。
23《主旋律的通俗化——評電視連續劇〈情結千千〉》,《中國電影周報》,1995年4月20日。
24《評電視劇〈下海的日子〉》,《中國電影周報》,1995年4月27日。
25《電影的明天》,《藝術世界》,1995年第4期。
26《明星的誕生》,《演藝圈》,1995年第2期。
27《畫面中的故事》,《演藝圈》,1995年第2期。
28《銀幕上的性和暴力》,《演藝圈》,1995年第6期。
29《眺望歷史彼岸——談影視互動》,《電影新作》,1996年第1期。
30《沒有陰影的家園——薛芳芳和她的音樂電視》,《人民日報》,1996年6月12日。
31《何處〈安居〉》,《中國電影周報》,1997年9月11日。
32 《波德諾尼——電影童年的迷幻》,《中國電影周報》,1997年11月20日。
33《家庭影像與歷史記憶》,《中國廣播影視》,1998年第2期。
34《一個族群的影像》,《當代電影》,1998年第3期。
35《歷史與隱喻――看電視連續劇「藍色三環」》,《中國電影報》1999年1月28日。
36 《一起走過從前――評電視連續劇「一年又一年」》,《中國電影報》1999年9月23 日。
37 《活著的幸福――評電視連續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中國廣播影視》1999 年第4期。
38《Hollywood UK--好萊塢英國》,《中國電影周報》,2001年1月4日。
39《「刮痧」與好萊塢》,《文藝報》,2001年3月3日。
40《2002:處女作電影印象》,《當代電影》,2002年第 5期。
41《建起大眾文化場》,《電視藝術》,2002年專刊。
藝術對話錄
1《與何平談電影》,《電影通訊》,1994年第4期。
2《與吳子牛談電影》,《電影藝術》,1994年第6期。
3《與周曉文談〈二嫫〉》,《中國電影周報》,1994年8月18日。
4《與李少紅談〈紅粉〉》,《演藝圈》,1994年第8期。
5《與王好為談電影》,《演藝圈》,1995年第5期。
6《與王西麟談音樂》,《國際人才》,1995年第6期。
7《與張和平談文化工業現實化問題》,《當代電影》,1996年第2期。
8《與趙季平談電影音樂創作》,《當代電影》,1996年第5期。
8《與謝飛談電影》,《謝飛研究文集》,中國電影出版社,2003年。
專欄主持:
1《第五代:十年紀?十年祭?》,《演藝圈》,1994年第4期。
2《從〈渴望〉到〈過把癮〉:長篇電視劇創作得失談》,《演藝圈》,1994年第9期。
3《中國電影的現狀》,《演藝圈》,1994年第10期。
4《如何培養影視觀眾的藝術品位》,《演藝圈》,1994年第11期。
5《大陸、香港、台灣三地電影的互動關系》,《演藝圈》,1994年第12期。
6《中國電影國際得獎正反說》,《演藝圈》,1995年第1期。
7《「第六代」電影評說》,《演藝圈》,1995年第6期。
8《當代城市電視劇解析》,《演藝圈》,1995年第8期。
9《「知青」題材電視劇面面觀》,《演藝圈》,1995年第9期。
10《影視現狀弊端說》,《演藝圈》,1995年第11期。
11《1995年國際影壇回顧》,《演藝圈》,1996年第1期。
12《西班牙電影的歷史與現狀》,《演藝圈》,1996年第2期。
13《法蘭西電影的魅力》,《演藝圈》,1996年第6期。
影視實踐
1 1995年與中央電視台海外專題部合作的專題片《跨世紀的和聲-電影與高科技》。
2 1996年與廣東電視台合作專題片《中國音樂人》。
3 1996年為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翻譯俄國經典影片《醜八怪》。
主要獲獎作品:
1 1995年為中央電視台製作的專題片《跨世紀的和聲-電影與高科技》一片獲中國廣播電視學會文化類一等獎。
2 論文《現代性、文化批評與中國電影理論》獲1998年「金雞百花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3 論文《中國電影中的鄉土想像》獲2000年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三等獎。
4 論文《百年六代 影像中國》獲2001年「金雞百花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㈡ 電影檔期有哪些

新年檔,聖誕檔,中秋節檔,情人節檔,復活檔等.電影公司在一般節日都會安排一些比較觸目的電影上畫,最重要的是暑期檔和聖誕節檔(大陸則是賀歲檔).

㈢ 當代中國電影將35年劃分為四個時期

中國當代電影可分為四個時期:

1、開拓發展期(1949—1956),歌頌新生的共和國和廣大工農兵群眾忘我的勞動為其主流,形成當代電影創作的第一個高峰;

2、曲折前進期(1957—1965),在貫徹黨的電影方針,克服"左"的干擾的情況下,電影藝術家們多方面表現歷史和現實生活,建國十周年的獻禮片把當代電影創作推向第二個高峰;又經過1960—1961年的低谷階段,1962年以後,電影創作繼續發展,1963年形成了第三次高峰;

3、停滯倒退期(1966—1976.9),在極"左"的封建文化專制主義束縛下,電影處於毀滅的境地;

4、復興繁榮期(1976.10—迄今),自1978年11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的電影創作進入了第四次高峰。

時至今日,大陸的電影產業已經擺脫青澀,走上了成熟的發展軌道,並建立了一整套根植於本土文化的完備的電影工業體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事這個行業,也迎來了一批批年輕的電影投資人。出於商人逐利的本性也好,出於電影夢的情懷也罷,大家終歸都是為了這個行業能夠平穩良性發展。

而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促進多方文化的交流與發展,更需要表明自己的態度,給新進的年輕人更多的機會和更好的合作環境,為整個行業注入新鮮的血液,如此,中國電影的發展才能具備更高的創造性,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完備嚴謹的、受世界接納和歡迎的特色之路。

㈣ 當代電影的發行情況

《當代電影》為月刊,大16開本,128頁,每月1日出版。每期刊發文章約30萬字,劇照等圖片約50幅。

㈤ 2022年電影檔期情況

2022年電影檔期情況

2022年電影檔期情況, 2021國慶檔已經徹底閉幕,而聖誕檔、元旦檔正開始硝煙彌漫,最後一個檔期就是2022春節檔。春節檔是兵家必爭之地,2022年電影檔期情況。

2022年電影檔期情況1

2021年雖然還沒過完,但剩下的各周檔期的影片陣容已基本上塵埃落定。2022年的主要檔期也已經開始被各路影片提前佔位。回望2021年的電影市場,雖然整體表現與2019年沒辦法相比,但在種種客觀因素存在的情況下,能夠恢復到這樣的情況已經相當不容易,所以2022年電影市場的整體情況也還是比較樂觀的。

元旦檔由於影片大多選擇在12月31日跨年上映,所以上映日期真正落在2022年的只有定檔1月1日的動畫電影《魔發精靈》。不過顯然開年的這段時間里市場依然要仰仗2021年年末上映的主要影片。

除了12月31日上映的續集港片《反貪風暴5:最終章》、現實題材暖心電影《穿過寒冬擁抱你》、探討婚戀關系的《以年為單位的戀愛》和開心麻花演員合作的《李茂換太子》,在此之前上映的《誤殺2》、《雄獅少年》、《平原上的火焰》、《愛情神話》都有望為新年伊始的電影市場貢獻熱度。

春節檔作為國內電影市場每年的重中之重,更是早已爆滿。根據網站信息來看,定檔春節檔的影片多達12部,不過根據往年經驗,最終會有部分影片選擇撤檔。當然了,宣傳比較火熱、關注度比較高的幾部電影不出意外的話都會如期上映,比如《我不是葯神》導演文牧野攜手演員易烊千璽帶來的新作《奇跡》,艾倫、沈騰合作的開心麻花新電影《超能一家人》,韓寒導演的新作品《四海》,張藝謀與女兒張末聯合執導的戰爭片《狙擊手》以及《熊出沒》新電影等等。

其實自2015年開始,除了16年的《美人魚》一路笑到最後,幾乎每年春節檔都會出現逆襲的戲碼,一開始排片最多期待值最強的影片往往都沒有拿到最終的冠軍。15年《澳門風雲2》戰勝了《天將雄師》;17年《功夫瑜伽》逆襲了《西遊伏妖篇》;18年領跑者《捉妖記2》只拿到第3,先是《唐人街探案2》逆襲成功,然後《紅海行動》又後來居上奪冠;19年《瘋狂的外星人》被《流浪地球》逆襲並二倍殺。21年《唐人街探案3》則是被《你好,李煥英》逆襲。

不過2022春節檔影片雖多,但似乎一時間還看不出哪部處於領頭羊地位,所以還會不會再出現黑馬逆襲的情況呢?值得期待。

除了春節檔之外,情人節檔期也已經爆滿。原定21年國慶檔上映的《十年一品溫如言》(丁禹兮、任敏、李澤鋒主演)、雙十一短暫上映後緊急改檔的《我的初戀十八歲》、雲集了風犬女孩周依然和「想見你」男孩施柏宇的《好想去你的世界愛你》以及陳喬恩、賈冰、盧靖姍主演的《隔離不斷的愛》均已定檔情人節檔期應景上映。

2022情人節是正月十四,彼時春節檔影片已上映兩周,又臨近元宵節,所以這個檔期還是有一定的發揮空間的。

而瞄準清明小長假檔期的影片也已經有兩部官宣定檔。一部是由朱一龍主演的親情題材電影《人生大事》,另一部則是雲集了黃曉明、閆妮、塗們、闞清子等演員的懸疑片《最後的真相》。2021年清明檔同為家庭片的《我的姐姐》取得了8億多票房,打破了檔期紀錄,《人生大事》或許也能取得不錯的成績。而《最後的真相》曾預備在21年年底上映,後來改到清明檔也不失為一種穩妥的選擇。

5月20日的「520」檔期也已經有了張雪迎、辛雲來、伍嘉成主演的電影版《暗戀·橘生淮南》和任敏、辛雲來主演的《我是真的討厭異地戀》兩部青春愛情電影定檔。雖然5月20日並沒有對應的假期,但每年520、521還是會對電影市場有加成,愛情電影更是應景。辛雲來作為《五個撲水的少年》主演,在這兩部影片里都是男一號,不知最後是否真的會自己打自己。

而另一個比較適合愛情電影的檔期就是七夕檔了。雖然這些年來也一直被科普七夕最初並非真的是情人節,但對於電影市場來說,這個檔期也具有情人節一樣的效果。雖然離得還比較遠,但也已經有劉浩存、宋威龍主演的愛情電影《念念相忘》定檔佔位。相信後續它也不會孤單,還會有不少影片也到這個檔期去陪它。

其實時常關注電影市場的影迷都知道,不到最後一刻,誰也不敢保證一個檔期到底會有哪些影片上映,提檔、撤檔、改檔的情況常常在發生。但有這么多影片做了提前定檔的決定,至少表明2022年的大銀幕依然會非常熱鬧,給觀眾留下了不少期待。

2022年電影檔期情況2

2021國慶檔已經徹底閉幕,而聖誕檔、元旦檔正開始硝煙彌漫,電影的競爭雖然不是檔期說了算,但是檔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最後一個檔期就是2022春節檔。

春節檔是兵家必爭之地,2021年的春節檔累計票房78億,超過1.6億人去了電影院看電影來用這種消費方式找到歡樂。喜劇電影貢獻了很大一部分票房,所以春節檔最受歡迎的依然是喜劇。那麼張藝謀電影《狙擊手》選擇大年初一上映似乎很不合時宜。

距離虎年大年初一還有兩個多月,春節檔正式開始沖刺和准備。

首先必須為張藝謀點贊因為他是最早官宣沖刺春節檔,且是父女合作《狙擊手》更是充滿了期待。

最大的問題就是戰爭題材電影內容會不會不討喜,萬一和馮小剛《一九四二》遇冷怎麼辦?

很久沒有動靜的文牧野帶著易烊千璽主演新片《奇跡》也加入春節檔,還有兩部開心麻花系打造的喜劇電影《超能一家人》《這個殺手不太冷靜》你說是不是太狠?

開心麻花都開始左右互搏,兩部電影上映這不是上了雙保險是什麼

沈騰兩部電影對打。

沈騰不僅主演韓寒電影《四海》還主演《超能一家人》沈騰太忙了,終於知道平時為什麼見不到沈騰了。

因為沈騰除了錄制《王牌對王牌》很少出現在綜藝節目中,他的工作和任務就是拍電影,要麼是暑期檔,要麼是春節檔。

沈騰作為喜劇演員,拍出好的喜劇電影就是他最大的任務。

那麼說到這里,你最期待的春節檔電影又是哪一部?

2022年是虎年,虎年春節檔虎虎生威,從來沒有遇到過有14部電影會扎堆上映。連央視《今日影評》都用專題報道了春節檔的擁堵。

所以2022年春節檔電影院是否會正常開放,是否解除了疫情影響,目前不好說,但是可以預測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今年的春節檔一定是觀眾最歡樂的春節。

可供選擇的電影太多了,本人最起碼要看六部。

這六部也是最有分量和體量的電影,專業影評人必須要看的電影如下:

第一部《四海》,韓寒導演,還是關於賽車的故事,電影叫《四海》到底是四海為家還是揚名四海,或者是縱橫四海,不知道,電影會告訴我們最終的含義。

這部電影最有黑馬奪冠的潛質,因為聚齊了年輕當紅明星,劉昊然、劉浩存、沈騰、尹正、喬杉、周奇、王彥霖、黃曉明、張宥浩、陳小春、萬梓良、吳彥姝、趙子琪、馮紹峰。

第二部《奇跡》作為春節檔為數不多的現實題材,又是爆款電影《我不是葯神》導演文牧野親自執導,非常有共情和共鳴的吸引力,不是喜劇電影但是非常接地氣。加上易烊千璽主演更是春節檔票房冠軍候選。《少年的你》《送你一朵小紅花》還有《長津湖》都有易烊千璽的演技。所以易烊千璽主演《奇跡》一定可以爆發春節檔奇跡。

第三部《狙擊手》前面已經贅言,不再重復。張藝謀張末父女聯合導演,講述在抗美援朝戰斗中「狙神」狙擊手張桃芳的神奇經歷。他是八連五班的驕傲更是傳奇代言。

本人直覺就是這部電影可能會臨時撤檔,因為檔期對電影不利,如果非要有差異化的電影,那麼選擇看《狙擊手》也是不錯的體驗。張藝謀作品頻頻發力,你會買單嗎?

第四部《超能一家人》這部電影還需要解釋嗎?沈騰艾倫等開心麻花成員全部出動。開心麻花就是金字招牌,從想看人數就能看出來觀眾對開心麻花電影的認可和期待。

第五部《我心飛揚》這是一部體育電影,冬奧會,屢次與金牌失之交臂,為實現零的突破,秦杉組建以楊帆為代表的中國短道速滑國家隊臨危受命立志一雪前恥。

兩人向金牌發起沖擊,夏雨和孟美岐飾演的師徒關系也面臨著重重考驗。類似《奪冠》。

第六部《這個殺手不太冷靜》馬麗魏翔主演,從電影名字就能看出來,這是典型的惡搞電影也是典型的喜劇電影。

魏翔飾演的魏成功為實現畢生夢想意外闖入了一個危機四伏的騙局,然而卻憑借精湛演技和絕佳運氣一次次化險為夷,但這不過是一場夢一場無法回到現實的夢。

這樣的電影是不是很減壓,最起碼可以讓你很有角色代入感。

至於動畫電影,每年春節檔從不缺席,這是孩子們的快樂時光。只是2022年的春節檔動畫電影太多了,數一數竟然有六七部,可謂是史上最多,孩子有福利了,想要看任何一部都可以盡興了。加上虎年春節檔狂歡派對開啟,熊出沒,喜洋洋,霸王龍,櫻桃小王子都聚齊了,孩子喜歡誰就去看誰。

2022年電影檔期情況3

時間還有一個多月,但准備上春節檔搏一搏的電影陣容已經基本落定了。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截止12月8日定檔2022春節檔的電影主要信息如下:

讀娛製表

在2021年的春節檔前瞻預測中,認為那是史上「賣相」最好的一屆春節檔,結果也沒有令人失望,在《唐人街探案3》的高歌猛進和《你好,李煥英》的後來居上雙雙發力下,2021年春節檔成功斬獲78.22億票房,以較大的優勢刷新了2019年59.05億的春節檔記錄。

那麼2022年的「春節檔選手」們又成色幾何呢?除了檔期票房之外,對中國電影市場而言,春節檔是否還有其他值得討論的意義?

春節檔第一梯隊:開心麻花、韓寒、易烊千璽的比拼

綜合淘票票、貓眼、豆瓣上的想看數據,今年春節檔這十餘部電影的映前關注熱度大致可以為分為三個梯隊:

《超能一家人》《奇跡》《四海》三部電影關注熱度最高,在各平台上的「想看」數據不相上下,組成了第一梯隊;《狙擊手》《這個殺手不太冷靜》《櫻桃小丸子奇幻筆記》《熊出沒·重返地球》組成第二梯隊;《我心飛揚》《唐刀記》《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筐出未來》從明星陣容和題材上看有一定市場,但不及前兩個梯隊的電影排到第三,而其餘定檔電影大概率會成為炮灰,不排除在春節前撤檔的可能。

從映前的熱度形勢來說,2022春節檔與2021年大不一樣:2021年《唐人街探案3》有著絕對領先的映前熱度領跑,這導致該片首日有著近60%的票房佔比,一部電影超過了其餘所有電影的票房合計,僅用一天就斬獲了歷史性的「10億+」票房;但今年的春節檔陣容中沒有類似《唐探3》《捉妖記2》這樣的爆款續集,大家在前期宣發中比拼的還是內容題材和主創陣容名氣這些「硬實力」,這一點來說《超能一家人》《奇跡》《四海》可以說各有千秋。

《超能一家人》是開心麻花團隊首次進軍春節檔的作品,也帶回了大部分成名班底:主演的沈騰、艾倫是開心麻花之前幾部爆款的演員標配,導演宋陽則是自《羞羞的鐵拳》之後再度執導開心麻花電影,這部電影的成績和口碑也是很不錯的。

從預告片來看,《超能一家人》有種荒誕氣質,但還很難看出作為喜劇片的質量是「在笑點上」還是「過火瘋魔」。在春節檔中,觀眾對於喜劇片的要求是很微妙的——一方面,笑料效果的會伴隨節日喜慶氣氛而更加突出,但另一方面,近幾年來我們基本沒有看到過類型較為單一的「純喜劇」在春節檔中勝出,2018年的《唐探2》和《捉妖記2》分別是結合了推理懸疑和玄幻,2019年的《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是科幻元素和賽車,2021年的李煥英則是穿越和主打親情。

所以對於「喜劇+」後面這個加號,觀眾的要求是越來越高的,《超能一家人》有超能力的設定,具體表現恐怕就要看這個創意點到底拍出什麼了。

《四海》則是韓寒自《飛馳人生》後再戰春節檔。韓寒從影執導三部電影,效果突出一個「穩」字:處女作《後會無期》在2014年暑期斬獲6.29億票房,是當年票房榜第十、國產片第五;《乘風破浪》是2017年春節檔口碑最佳,最終票房也達到了10.46億;《飛馳人生》在2019年面臨《流浪地球》的黑馬出世和《瘋狂的.外星人》的競爭,17.28億的票房表現和7分的豆瓣評分仍然可圈可點。

《四海》又找回了沈騰、尹正等熟人繼續合作,同時讓劉昊然和劉浩存兩個年輕演員挑大樑,陣容看點不輸於《飛馳人生》,從預告來看劇情和摩托車相關,又是一個韓寒熟悉的領域——他除了是賽車手之外還是一個重度摩托車愛好者,個人收集了大量摩托車,在他的小說《像少年啦飛馳》和《他的國》里,摩托車也都是一個重要的存在。

在看來,韓寒做電影的聰明之處在於他並不急於去觸碰自己陌生的領域——賽車、摩托、旅行、父子,這些在他人生經歷中有重要地位的要素被不停地拍到他的電影中去,而在這些領域中,國內確實還很少有導演同時具備他的專業熟悉度和講故事的能力。揚長避短是韓寒電影的重要特徵,因此認為《四海》的表現還是市場「中堅」的水平,票房下限應該是比較高的。

《奇跡》的關鍵詞是文牧野、易烊千璽、深圳創業、年代感,這讓這部電影有著與春節檔其他電影不太一樣的氣質。在《我不是葯神》後,文牧野厚積薄發終於又帶來了一部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章宇、王傳君等王牌配角也帶到了《奇跡》中,易烊千璽仍然是這部電影在宣發中繞不過去的一點——龐大粉絲規模帶來的電影聲量基礎、部分觀眾對他流量明星身份的偏見、易烊千璽個人在此前多部電影中有亮點又有爭議的表現……這些要素疊加的效果是很難預見的。

但認為,《奇跡》能否超出預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於文牧野對易烊千璽角色的選擇和表演上的調教,如果是《少年的你》里極為契合的角色效果,會讓他發揮出遠超一般流量明星的角色塑造能力。在看來,《奇跡》的題材和陣容是春節檔中上下限波動最大的一部,很可能是黑馬,也很可能在一波流熱度後迅速成為春節檔陪襯,結果一切要看電影內容本身的質量了。

大眾對《狙擊手》的預期很接近於第一梯隊,但國師近幾年的作品中,也就只有《懸崖之上》的商業票房算是超出預期的,那可能還有部分因素要歸於檔期紅利上。相比之下,《狙擊手》的題材市場空間不小,該片以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冷槍冷炮運動」為背景,講述了中國志願軍在敵我軍備力量懸殊的境地下,與美軍精英狙擊小隊展開殊死較量的故事。

這部電影也是張藝謀和女兒張末共同執導的首部電影,後者其實自《三槍拍案驚奇》開始就伴隨張藝謀擔任剪輯師一職,此次聯合執導很有些帶動張末為以後獨立執導做准備的意思。從《懸崖之上》《一秒鍾》兩部張藝謀最近的電影來看,張藝謀似乎在走一條「返璞歸真」的路,他不再試圖重復自己從《英雄》到《長城》和《影》那樣濃墨重彩的畫面風格、大氣鋪張的場面和人物,《懸崖之上》《一秒鍾》都是更小、同時也在人物和故事上更精緻的電影。

張藝謀用《狙擊手》首次進軍春節檔,認為是自《懸崖之上》成功後張藝謀重新進入主流商業電影的一次嘗試,這部電影未必會有那麼高的宣發投入和製作成本,但放在春節檔中,張藝謀的名字也足以吸引不少觀眾選片的眼光了。

過去很多年裡,春節檔的動畫片市場懸念一向不大。《熊出沒》系列像上班打卡一樣每年拿走數億元的親子觀影市場份額,而《哪吒重生》在2021春節檔的落敗,也讓今年沒有類似級別的成人向動畫進軍春節檔,至於《喜羊羊》和《櫻桃小丸子》兩部其他IP動畫的入局,恐怕很難從《熊出沒》和第一、二梯隊電影中搶得多少空間了。

㈥ 電影發展的階段及代表作

一、電影的發展歷史可以大致劃分為三個重要時期,分別是形成期,發展期,成熟期。

1、電影的形成期

十九世紀30年代,電影就開始了它的誕生前的技術准備期,也叫做發明期。隨著技術的不斷變革與進步, 1895年3月22日,法國的奧古斯特盧米埃爾和路易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法國科技大會上首放影片《盧米埃爾工廠的大門》獲得成功。

同年12月28日,他們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里,正式向社會公映了他們自己攝制的一批紀實短片,有《火車到站》、《水澆園丁》、《嬰兒的午餐》、《工廠的大門》等12部影片,盧米埃爾兄弟被稱為「電影之父」。

這個時期的電影在技術上推行標准化,藝術上講求構圖技巧,但是有很大局限性,這些早期電影過於貼近現實,而且影片時間很短。電影持續放映了一年半時間以後,人們的興趣就在明顯的減弱,以至最後再也無人問津了,這不能不說是時代的局限和自然主義的局限造成的。

2、電影的發展期

1902年,梅里愛根據儒勒凡爾納和HG威爾斯的兩部有名科幻小說編導了著名的科學幻片《月球旅行記》,這是他的高峰作,在電影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在這一時期,不能不提到的是拍攝了《火車大劫案》的鮑特。

鮑特在《火車大劫案》中第一次用14個場景來構成一部電影,而在此之前的梅里愛的影片都是從頭到尾一個鏡頭。1913-1926年,無聲電影走向成熟,代表作有《王子尋仙記》、《大獨裁者》、《凡爾杜先生》、《摩登時代》和《淘金記》等。

這些電影具有鮮明的現實
感和尖銳的諷刺性及雅俗共賞的大眾化特色。薩杜爾先生對其作品作了如下評論:「卓別林的影片是唯一能為貧苦階級和最幼稚的群眾所欣賞。同時又能為水準最高的觀眾和學識淵博的知識分子所欣賞的影片」。

3、電影發展的成熟期

1927年是電影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年。《爵士歌王》影片的誕生標志著有聲電影時代的來臨,同時也是電影走向成熟期的標志。聲音使電影由單純的視覺藝術,發展成視聽結合的銀幕藝術,實現了電影史上的一次革命,極大發展了電影的本性,為電影藝術開拓了新的天地。

1935年,馬摩里安攝制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浮華世界》。彩色膠片的發明,使得電影藝術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聲音和色彩促使電影更趨近於自然。有的電影創作家,在一部影片中交替使用彩色片和黑白片,因而收到了特殊的藝術效果。

電影從此進入了在藝術上精益求精的階段,並在同其他藝術的關繫上,從過去單純的摹仿吸收進行到有取有舍的階段。此外,更值得重視的是,電影這時的不再是單純的娛樂品,而是具有極大的社會影響的藝術門類了。

(6)當代電影一年有多少期擴展閱讀:

電影創新:

立體放映早在電影發明之前就已出現。1868年,亨利·達爾梅達就曾用紅綠兩種光線把畫面重復投射到銀幕上,觀眾可以透過一種紅綠雙色的鏡片把兩個畫面混合成黑白立體形象。

這種方法日後被稱為「雙色立體放映法」(Anaglyphe),曾在1935年前後被路易·盧米埃爾及美國的米高梅公司用來放映短片。

「雙色立體放映法」的缺點是使人們不能看到彩色,所以(尤其在德國)有人用兩片無色的偏鏡片(Polarlides)來代替原先的紅綠鏡片,使光線從左邊或右邊偏離分散。

到1950年,這種方法開始走出實驗室,在義大利、匈牙利和英國作公開的表演。

「星涅拉馬」式寬銀幕電影是和立體電影同時在紐約出現的,不過它的流行要持久得多。這種電影的發明者弗萊德·華勒(1954年故世)在放映時採用凹三面銀幕和立體音響。

就如阿貝爾·岡斯和機械師德布里於1927年和1935年在巴黎兩次放映《拿破崙》時所用的方法那樣。1940年華爾特·迪斯尼在美國幾個城市裡放映他的影片《幻想曲》

時也採用三條音帶與三個擴音器,來產生立體聲的效果。

「星涅拉馬」式寬銀幕電影用3架放映機,300平方米的凹三面銀幕,6條聲帶和將近20個擴音器。它在紐約獲得如此大的商業成功,以致觀眾要好幾個月前預訂影院的座位。

經過十年獲利的經營,到1962年年底世界各地共有140家「星涅拉馬」電影院,放映麥克·托德、茂里安·古柏、路易·德·羅希蒙等人拍攝的九十部影片。

這些影片當時還不是故事片,而是一些旅遊紀錄片,引導觀眾漫遊世界五大洲。當表現交通工具(火車、飛機、小汽車、直升飛機、游覽小火車等)迎面飛馳而來時,尤其能產生驚人的效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影史

閱讀全文

與當代電影一年有多少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盜墓電影之復活女屍免費觀看 瀏覽:406
快手如何把電影導入 瀏覽:52
為什麼要加入電影社 瀏覽:328
哥斯拉2免費電影 瀏覽:554
百百發百百發布電影免費視頻 瀏覽:54
英國好看的愛情電影 瀏覽:831
如何將手機電影導到電視上 瀏覽:661
2014有什麼好看的電影上映 瀏覽:182
如何看原版英文電影網站 瀏覽:96
佛說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74
最近好看的動漫日漫電影 瀏覽:316
有哪些性感的電影 瀏覽:545
好看廚師電影 瀏覽:551
丈夫不行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76
有什麼好看的動漫推薦後宮電影 瀏覽:731
海賊王電影onepiece到底是什麼 瀏覽:580
如何安裝win10電影與電視 瀏覽:243
戰狼電影免費觀線 瀏覽:897
捕蛇後人木生什麼電影 瀏覽:763
馬雲買萬達電影虧了多少錢 瀏覽: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