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2010年中國年度電影票房突破多少億

2010年中國年度電影票房突破多少億

發布時間:2023-08-10 04:18:50

Ⅰ 中國電影票房歷史排行榜

您好~
中國內地電影票房歷史排行
阿凡達(2010)--------------13.787億元
人再囧途之泰囧(2012)------12.5466億元
西遊降魔篇(2013)----------12.3042億元
變形金剛3(2011)-----------10.8955億元
泰坦尼克號3D(2012)-------9.7590億元
十二生肖(2012)------------8.7485億元
鋼鐵俠3(2013)-------------7.6005億元
畫皮2(2012)---------------7.2639億元
致青春(2013)--------------7.1954億元
讓子彈飛(2010)------------6.766億元
唐山大地震(2010)----------6.733億元
碟中諜4(2012)-------------6.4633億元
功夫熊貓2(2011)-----------6.0835億元
金陵十三釵(2011)----------5.9230億元
復仇者聯盟(2012)----------5.7595億元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12)----5.6700億元
龍門飛甲(2011)------------5.4055億元
中國合夥人(2013)----------5.3710億元
黑衣人3(2012)-------------5.1920億元
北京遇上西雅圖(2013)------5.1500億元

非誠勿擾2(2010)-----------4.735億元
2012(2009)----------------4.66億元
加勒比海盜4(2011)---------4.6335億元
冰河世紀4(2012)-----------4.5780億元
盜夢空間(2010)------------4.5714億元
變形金剛2(2009)-----------4.55億元
建國大業(2009)------------4.20億元
建黨偉業(2011)------------4.0970億元
哈利·波特與死聖下(2011)--4.0795億元
瘋狂原始人(2013)----------3.9370億元
天幕危機(2013)------------3.8080億元
地心歷險記2(2012)---------3.7650億元
一九四二(2012)------------3.6689億元
泰坦尼克號(1998)----------3.595億元
星際迷航12(2013)---------3.5645億元
失戀33天(2011)------------3.5165億元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2012)3.4595億元
特種部隊2(2013)-----------3.4105億元
敢死隊2(2012)-------------3.3600億元
非誠勿擾(2008)------------3.25億元
超凡蜘蛛俠(2012)----------3.2132億元
赤壁上(2008)--------------3.21億元
超級戰艦(2012)------------3.1680億元
霍比特人(2013)------------3.0615億元
超人:鋼鐵之軀(2013)------2.9810億元
通天帝國(2010)------------2.955億元
十月圍城(2009)------------2.93億元
富春山居圖(2013)----------2.9216億元
滿城盡帶黃金甲(2006)------2.91億元
一代宗師(2013)------------2.8716億元
變形金剛(2007)------------2.8232億元
小時代(2013)--------------2.7300億元
廚子戲子痞子(2013)--------2.7138億元
異星戰場(2012)------------2.6253億元
三槍拍案驚奇(2009)--------2.61億元
赤壁下(2009)--------------2.6億元
藍精靈(2011)--------------2.5775億元
寒戰(2012)----------------2.5670億元
速度與激情5(2011)---------2.5595億元
英雄(2002)----------------2.5億元
集結號(2007)--------------2.48億元
聽風者(2012)--------------2.4392億元
葉問2(2010)---------------2.3234億元
畫皮(2008)----------------2.3億元
愛麗絲夢遊仙境(2010)------2.264億元
普羅米修斯(2012)----------2.2429億元
洛杉磯之戰(2011)----------2.2395億元
諜影重重4(2012)-----------2.2200億元
哈利·波特與死聖上(2010)--2.211億元
竊聽風雲2(2011)-----------2.1690億元
風聲(2009)----------------2.16億元
馬達加斯加3(2012)---------2.1480億元
敢死隊(2010)--------------2.1306億元
新少林寺(2011)------------2.103億元
不二神探(2013)------------2.1026億元
白蛇傳說(2011)------------2.034億元
猩球崛起(2011)------------2.032億元
長江七號(2008)------------2.03億元
將愛情進行到底(2011)------2.028億元
投名狀(2007)--------------2.011億元
更多詳情可以戳鏈接:http://group.mtime.com/12781/discussion/253526
感謝您對大麥網的支持!

Ⅱ 2010年十大國產電影作品,您看過幾部

2010年,對於中國電影來說,是大跨步飛躍的一年。電影市場繼續保持著亢奮的超高速發展,票房繼續著50%的爆發性增長,全年共有13部華語電影票房過億,《唐山大地震》在暑期檔刷新華語片的內地票房紀錄,年尾的《讓子彈飛》和《非誠勿擾2》則再度大鳴大放,多部大片聯手共贏的局面令人嘖舌。在好萊塢大片《阿凡達》的強力支援下,國內全年票房數字已經逼近百億,巨大的商機面前,院線基礎設施高速發展,銀幕數量年中已過5000塊,首次進入世界前三,3D銀幕數也榮升全球第二位。
產業的高速發展,讓資本市場對民營影視拋出了橄欖枝,華誼兄弟和博納影業分別在創業板及納斯達克上市。更多的游資也開始在電影市場尋找自己的出口,資本介入的同時,負面作用和正面作用一樣明顯,馮小剛、徐克、姜文等大導演表現華麗的同時,投機分子卻多半折戟沉沙,涌現出大量刷新華語電影質量新低的「神片」,不僅有《絕命島》《異空危情》《追蹤章魚保羅》這樣小成本低能兒,也有《東風雨》《全城戒備》《精武風雲》《西風烈》這樣雷聲大雨點小票房口碑遭雙殺,讓製片公司顏面掃地的作品。和這些電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年底的姜文作品《讓子彈飛》,先後六位編劇,花費數月打磨劇本,籌備15個月,拍攝5個月,後期近一年時間的精心製作贏得了觀眾的歡心,也證明了觀眾的欣賞口味和選擇標准越來越成熟。
港台方面,鈕承澤執導的《艋舺》以近3億新台幣的票房振奮台灣本土電影人的士氣,香港導演則體現出可貴的香港精神,在放棄更大市場的前提下,反而創造出許多具有本土特色的佳作。不清純但格外清新的愛情小品《志明與春嬌》,走懷舊路線的《打擂台》,以及極盡血腥暴力的cult經典《維多利亞一號》,都是今年的驚喜之作。
總體來說,這是成績與危機同樣明顯的一年,數字總是能給人帶來最直接的興奮,但打著雞血跑路很難持久,就如《讓子彈飛》中湯師爺說的:「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步子大了,容易扯著蛋。」本版撰文/達到廠
我們的選擇
1 《讓子彈飛》 節奏明快,短促有力,姜文電影語言酣暢淋漓。
2 《海上傳奇》 忠實記錄了這個深沉的時代。
3 《志明與春嬌》 清新文藝小品,獨具特色的浪漫氣質。
4 《劍雨》 宏大工整,具有時代感與新鮮感的武俠類型片。
5 《唐山大地震》 小處著眼,破解一個時代民族的陣痛。
6 《歲月神偷》 香港人政治洪流中的浪漫悲歌。
7 《艋舺》 青春偶像系的台灣黑幫電影,張弛有度、深入淺出、商業與藝術性俱佳。
8 《趙氏孤兒》 厚重沉穩,保持著導演一以貫之的人文精神和人性思考。
9 《我們天上見》 真實細膩,充滿現實況味的小趣味,深情濃蘊其中。
10 《打擂台》 港人對傳統影像記憶的反芻,節奏明快、特點鮮明。

Ⅲ 2010年哪部電影票房最高

你要說清楚是國產片還是國外片,是國內的票房還是國際上的票房

如果是中國國內的,那麼毫無疑問是《阿凡達》(該片其實是2009年的片子,因為看一部電影是哪一年的電影,主要就是看它上映的時間,哪怕它是2009年12月31日上映的,也算作是2009年的片子,票房成績不計入2010年,而計入2009年。但是,由於中國是2010年元旦以後才引進上映的,所以以中國內地來說,它確實是2010年的片子了),該片在中國內地取得1.83億美元的票房,你可以根據現在美國和人民幣的比例自己算一下是多少人民幣的票房成績

而國產電影中,《唐山大地震》目前5億多人民幣的票房,無疑是國產電影中票房最高的。但是,現在似乎有人在網上說,這個數據有水份,有一些票實際上是贈送的,看電影的觀眾中有一些實際上根本就沒有花錢買票。聯想到中國的電影票房常常有吹牛的嫌疑,因此不排除這個消息的可靠性。不過《唐山大地震》確實在2010年的國產電影中,票房是最高的。

國際上,目前票房達到10億美元的《愛麗絲夢遊仙境》是2010年的全球票房冠軍(但不排除下半年有其它電影的票房成績超過它的可能性,雖然這種可能性很低)。
但在美國本土,冠軍則是《玩具總動員3》,它的北美票房達到了3.9億美元,4億美元突破只是時間問題,但它全球票房只達到了9億美元,不如《愛麗絲》

Ⅳ 最具有公信力、含金量最高的華語電影獎項是什麼獎為什麼

然而含金量最高的獎項是金雞獎,其次是金馬獎,最後是金像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創立於1981年,兩年一屆,是華語電影中審核最嚴格的。由專家組+中國文聯+中國影協+大眾點評組成的審核團隊。金雞獎審核的時候,如果選不出好的作品或者演員,這個獎項是可以空缺的,而不會說隨便找個作品或演員頂上。另外,金雞獎沒有地方保護,只要是華語電影都可以參選。

台灣電影金馬獎創立於1962年,一年一屆,是三大獎項中 歷史 最長的。金馬獎的評選除了評審團以外,還會有外國評審團加入,因此金馬獎的評選比較國際化。但近年來台灣地區文化事業逐步落後,最近幾年的金馬獎都是由中國大陸地區的影片包攬。

香港電影金像獎創立於1982年,一年一屆,是三大獎項中最差的,名聲也不太好。由於金像獎大部分只頒發給香港電影,甚少有大陸影片和台灣影片,地方保護主義很嚴重。因此金像獎又被稱為「香港人的獎」,缺乏一定的開放性。

個人認為是「中國電影金雞獎」最有公信力和含金量!

因為該獎邀請了國內最具權威的導演藝術家、表演藝術家、電影劇作家、攝影家以及電影理論家、教育家、事業家共同組成金雞獎評獎委員會,所以又被稱為「專家獎」!

可是2005年之前這個獎項提名必須都是我們內地籍的電影工作者!所以2005年前很多優秀的港產片都被篩選掉了。但是2005後期評獎放寬很多優秀的港產片也可以參與評選但是評選作品必須有我們內地籍的人員參與製作!這樣也間接的促進了兩地的電影文化交流與合作!由此可見這非一般的含金量!

所以中國電影界最有公信力和含金量的就是金雞獎他並不只是一個簡單的獎項更是代表了中國電影時代進步的里程碑也是促進兩地的電影交流的文化橋梁!

眾所周知,華語電影三大獎項分別是:中國電影金雞獎,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

如果放在十年前,金雞獎當然是公認的含金量最高。但放眼現在,已經淪為流量低地,缺乏公信力。

金雞獎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可以空缺,也就是說如果選評時間內上報的作品中,沒有公認的優秀作品,這個獎項可以空缺,而不是硬選一部頂上。而今已不復存在,有人說,自從把影帝頒給黃曉明以後,金雞獎就已經死了,之後的李易峰和AB更不能服眾。

最關鍵的是,因為此起彼長,台灣電影金馬獎因為吸收不僅僅是本土的精華,更囊括了包括內地、香港、東南亞等不同地區的電影,不分流派皆有機會,盡管近年來台灣電影工業逐漸落寞,金馬獎卻願意更多的支持其他地區的優秀電影。既無粉絲加權,也無門第之見,論真正的藝術性和專業度,金馬獎分量第一當之無愧。

香港電影金像獎一直被詬病太過本土保護主義,這里不多說,大家自己評判。

比較一下華語三大電影節獎項的含金量?

比較一下華語三大電影節獎項的含金量?金雞獎,金馬獎,金像獎

展開

比較一下華語三大電影節獎項的含金量?

查看全部2個回答

我來答

我來答 查看全部2個回答

dsdds樂園

LV.12 2019-01-20

華語電影三大獎項分別是:中國電影金雞獎,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

然而含金量最高的獎項是金雞獎,其次是金馬獎,最後是金像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創立於1981年,兩年一屆,是華語電影中審核最嚴格的。由專家組+中國文聯+中國影協+大眾點評組成的審核團隊。金雞獎審核的時候,如果選不出好的作品或者演員,這個獎項是可以空缺的,而不會說隨便找個作品或演員頂上。另外,金雞獎沒有地方保護,只要是華語電影都可以參選。

台灣電影金馬獎創立於1962年,一年一屆,是三大獎項中 歷史 最長的。金馬獎的評選除了評審團以外,還會有外國評審團加入,因此金馬獎的評選比較國際化。但近年來台灣地區文化事業逐步落後,最近幾年的金馬獎都是由中國大陸地區的影片包攬。

香港電影金像獎創立於1982年,一年一屆,是三大獎項中最差的,名聲也不太好。由於金像獎大部分只頒發給香港電影,甚少有大陸影片和台灣影片,地方保護主義很嚴重。因此金像獎又被稱為「香港人的獎」,缺乏一定的開放性。

金馬獎,一直一來金馬獎都是最重要的獎項,屬於影帝吧

我認為"中國電影金雞獎"最有公信力和含金量。

因為該獎項是請了國內最具權威的導演藝術家、表演藝術家、電影劇作家、攝影家以及電影理論家、教育家、事業家共同組成金雞獎評獎委員會,所以又被稱為"專家獎"。

香港的金像獎,台灣的金馬獎,和大陸的金雞百花獎吧,並稱為華語電影三大獎。

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地位最高的應該是金像獎,因為那個時候是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候吧。那個時候香港電影圈人才輩出,林青霞,王祖賢,周星馳,周潤發,張曼玉等明星的名字深入人心。無數香港電影被封為經典,甚至到如今都為人津津樂道。

轉贊呦!

近十年來應該是金馬獎。

雖然說金馬獎是台灣舉辦的,但是應該說它算是比較公開的獎項,門欄和評審比較開放。但是金馬獎在十多年前也是以台灣電影和香港電影為主的。但是由於後來台灣電影產業衰弱,香港電影工作人員的流失,已經眾多人員的多方面努力,金馬獎成為了今日的金馬獎。

金馬獎的報名范圍也是整個華語世界,只要電影主創是華人,你就可以參賽。

隨著時代的變遷,中國電影業也在不斷的蓬勃發展,從2010年國內電影票房首次突破100億元,2013年邁過200億元門檻,2015年突破400億元,而今年2017年又順利突破500億大關,國內總銀幕數全球第一,年度總票房僅此於北美市場全球第二。

可以說目前中國電影進入到一個全盛時期,那麼國內又有哪些專業的電影獎項呢?

華語圈電影獎項非常多,但是最權威且最專業的電影獎只有三個,他們分別是:台灣金馬獎,香港金像獎,中國電影金雞獎。

台灣金馬獎

金馬獎在華語圈中 歷史 最為悠久,並且評選條件中不設地域限制、評選對象面向所有華語電影和華語影人的獎項,是當下華語圈電影含金量最高的電影獎項。

香港金像獎

金像獎參選資格相對限制,參選電影必須有在香港公映,並且1、電影導演為香港人;2、出品公司至少有一家是香港電影公司;3、影片必須至少有6個工作人員是香港人,滿足以上至少兩項才有參選資格。當然如果電影滿足參選資格,那麼電影的獲獎者就不會有限制了,內地的斯琴高娃和章子怡都獲得多次最佳女主角。

金像獎的諸多限制加上香港演藝圈演員的青黃不接,也許過個三五年,等現在的老一輩退休,金像獎也將會走向落寞。

金雞獎

金雞獎是國內影響力最大的電影獎項,但是很可惜我把它排在最後,兩年一屆的周期、重藝術不重商業導致影響力確實不如前兩個。

但是,它是國內最專業最真實的電影獎,例如演技類獎項時常爆冷門,獲獎演員的名字之前很多人聽都沒聽過,但演技從來不用懷疑。例如小陶虹《黑眼睛》金雞封後,時年26歲,之後再主演《春光燦爛豬八戒》而成名;余男《驚蟄》金雞封後, 時年28歲,之後再主演《圖雅的婚事》問鼎柏林金熊獎,然後連接商業大片女主成為一線女星。

因為金雞極注重專業水準,而非演員本身的星光或者說知名度,因此對實力派演員的發掘性和預見性是非常強大的。

不過金雞獎有個不成文的默認慣例,影帝從不二封,一個演員一輩子只能拿一次金雞最佳男主角,這樣不合理的慣例,無疑極大削弱了獎項本身的公信力。

Ⅳ 求中國內地電影票房統計排名,趙氏孤兒什麼的都有的那種,謝謝了

排名 片名 內地票房 觀影人次 發行年份 拷貝數
1 阿凡達 13.912億 2764.54萬 2009 700+數字+3D+IMAX
2 讓子彈飛 7.3億 1862.49萬 2010 443+數字
3 唐山大地震 6.7332億 1792.97萬 2010 900+數字/IMAX(2500)
4 非誠勿擾2 5.1億 1500萬 2010 600+數字
5 盜夢空間 4.7528億 1353.24萬 2010 500+數字/IMAX
6 2012 4.6597億 1480.41萬 2009 600+950
7 變形金剛2:卷土重來 4.279億 1378.74萬 2009 700+900/IMAX
8 建國大業 4.2億 1300.99萬 2009 750+950/IMAX
9 泰坦尼克號 3.65億 約1800萬 1998 280
10 非誠勿擾 3.46億 970.97萬 2008 700+數字
11 赤壁(上) 3.212031億 957.67萬 2008 690+數字
12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3.01億 876.69萬 2010
13 滿城盡帶黃金甲 2.91億 771萬 2007
14 十月圍城 2.903209億 860.81萬 2009 650+數字
15 變形金剛 2.8232億 931萬 2007 540
16 赤壁(下) 2.599億 770萬 2009 700+數字
17 三槍拍案驚奇 2.61億 800.57萬 2009 645+數字
18 英雄 2.5億 約1100萬 2002 310
19 集結號 2.4978億 750萬 2007 660+300
20 葉問2 2.3404億 686.54萬 2009 450+數字
21 畫皮 2.324億 776萬 2008 611+數字
23 風聲 2.324093億 776.49萬 2009 600+數字
23 愛麗絲夢遊仙境 2.2264億 495.47萬 2010 2550+數字/3D
24 長江七號 2.03億 709萬 2007 660+412

1樓的不準啊

只能到24位,謝謝

Ⅵ 想問下2019年電影行業趨勢,大家覺得前景如何

隨著時代的發展,影視市場越來越火熱,電影票房持續走高,國家對於文化產業的重視程度節節高升,國家經濟快速的發展,使人們現在的經濟水平日益提高,簡單的物質生活已然滿足不了現今社會人們的要求,人們也越來越注重精神生活所帶來的美妙,電影也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

從逐年攀升的票房數據、不斷突破的現象級電影數據中我們就不難看出,文化產業正在騰飛,並且向著國民經濟支柱的方向發展。同時,影視文化產業佔世界文化市場的比重:美國占 43%, 中國不到 5%!影視文化產業在 GDP 中的佔比:美國占 21% ,中國只有 2.5%!在中國電影市場成為全球第二的基礎上,我們依然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02 中式大片表現突出;

中國影視產業在國際影響方面也正呈現出良好態勢。一方面,中式大片在產量和社會效果兩個方面都越來越好,贏得了國內觀眾的信任;另一方面,在海外市場的拓展也出現持續上升的趨勢,對於推廣我國文化價值體系及其軟實力起到積極作用。

03 票房口碑正相關,好電影春天到來;

018年影視行業增量更保質,年度滿意度明顯提升。早在2017年底,電影主管部門就把2018年命名為「中國電影質量促進年」。一年過去了,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不但以破600億元的票房成績順利收官,年度觀眾對重點國產影片的滿意度大有增長。

綜上所述,目前國內電影投資市場非常具有投資潛力,可以說電影版權投資就是近幾年國內的風口之一。雷軍說「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所以如果大家看到電影市場的投資潛力,那順勢而為就可以了。

Ⅶ 為什麼電影票那麼貴

電影票是便宜了還是貴了?根據5月底出爐的《2011中國電影產業報告》(以下簡稱《電影報告》)顯示,2010年平均票價比2009年增長了18%,價格高昂的3D影片和Imax影片成為「罪魁禍首」之一。在前日第1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題為《數字時代的影院角色》的第三場電影論壇上,業內人士對此作出分析,銀幕太少、規模上不去,好影片少、人氣不足,被認為是電影票價一時還降不下來的新解釋。會後,中影南方電影新干線總經理趙軍等業內人士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人氣才是影院的生命線,如果每個月有20部以上的好電影,影院為了拉回頭客,自然會降低票價。

高票價由來

A 人氣不足 去年平均每場7個觀眾

小趙在廣州鬧市區天河城附近的寫字樓工作,下班以後到影城想挑一部影片的他禁不住抱怨,相對數千元的工資來說,一場電影60、80元的票價偏高。盡管影院上午屬於半價時段,他卻抽不出時間。接受記者采訪時他說,如果票價沒那麼高的話,他也許會多些來看電影。

遺憾的是,電影票價一時還降不下來。盡管小趙說的60元、80元只是影城裡的掛牌價,而不是全行業的平均價,但據《電影報告》顯示,2009年中國電影平均票價為36.38元,2010年平均票價比2009年增長了18%,超過了40元。

在前日的上海電影節論壇上,有業內人士提出了票價居高不下的新解釋:北京新影聯負責人高軍認為,目前中國銀幕數量不足,電影票沒有降價理由;另外,好電影太少也成為原因之一,中影南方電影新干線總經理趙軍表示:「好不容易有一部賣座的電影,作為影院經理自然不會降價。」

趙軍在論壇之後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具體闡釋了他「好影片少導致票價貴」的觀點,他認為,雖然3月上映的《觀音山》票房很高,但「一部《觀音山》是不夠的」:「如果每個月有20部以上的好電影,影院為了拉回頭客,自然會降低票價。」趙軍認為,好影片太少,後果是人氣不足。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人氣不足依舊是困擾中國電影業的一大難題,2010年中國電影票房達到101.72億元,同比增長63.9%,而2010年觀影人次約為2.84億,相比2009年增幅為33.3%。有業內人算過賬,全國平均下來,一場電影才7個觀眾左右。

B 3D和Imax拉高價 影響觀眾消費慾望

在廣州一間中學當老師的胡先生帶著妻子和兒子一家三口來看《功夫熊貓2》,對於他們這樣的家庭觀眾來說,在全價時段看3D影片要花費300元。去年暑假他們就花了這個價格看了《冰川時代3》。胡先生還對記者回憶起去年初上映《阿凡達》的情形,巨幕(Imax)版的票價不僅一度上調至160元,聽說上海還被炒到600元。

3D和Imax影片對平均票價的拉動不言而喻。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中國電影平均票價的上漲,與3D影片的熱潮不無關系。《電影報告》指出,觀影的新體驗雖然能夠刺激觀眾走進影院,但這只是短期的效果,長久來看,因此而帶來的票價問題,必將影響觀眾的消費慾望。

「如果除去3D和巨幕影片的因素,去年中國整體的電影票價其實是同比下降的,與當年全國物價上漲的總趨勢逆勢而動。」 趙軍曾如此總結。趙軍對本報表示,這也是去年總體票房增長速度超出人次增長的原因之一。

C 房租漲價 票價跟著漲

近年來,隨著商業地產升值,地租紛紛漲價,地租漲價,電影票價就得跟著漲。房地產租金的急劇上漲,被認為是影院經營承受的最大壓力,最近10年來,影院房租占票房的比例從10%已經漲到17%~20%,以至於不少影院經營者表示,影院是在為房地產商打工。

D 最低限價 票價沒得降

來自製片方的最低限價,也為電影票價的下調設置了障礙。近年來國產影片製片成本不斷提高,導致片方提出的最低限價也日益升高。2010年7月上映的《唐山大地震》,一舉將國內保持了多年的最低限價水平由一線城市30元、二線城市25元,提高到一線城市35元、二線城市30元,該片在各地的票價隨之水漲船高。

不過,也有業內意見認為,最低限價針對的是影院之間競相減價的惡性競爭,是為了防止票價雪崩,因此並不會傷害消費者利益:「把最低票價定為35元起,我覺得觀眾承受得起。」

閱讀全文

與2010年中國年度電影票房突破多少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泰國搞基電影哪些 瀏覽:868
秋霞看電影怎麼打不開 瀏覽:877
最好看的陀螺電影 瀏覽:140
陳小春好看的恐怖電影 瀏覽:19
近期正在有什麼電影上映 瀏覽:116
么哥拍過哪些電影 瀏覽:965
大地電影如何在機器上取票 瀏覽:764
如何將電影從百度雲導出到電腦 瀏覽:571
免費觀看付費電影末日崩塌 瀏覽:915
電影資源如何在淘寶賣不違規 瀏覽:872
正版電影藍光碟多少錢 瀏覽:961
微電影攝影師工資多少錢 瀏覽:86
蘋果6看電影的時候感應怎麼關閉 瀏覽:781
電影什麼迷霧 瀏覽:817
收到信息你是兇手是什麼電影 瀏覽:786
關於陝北農村電影大全有哪些 瀏覽:67
b站好看的國外電影 瀏覽:152
盜墓電影之復活女屍免費觀看 瀏覽:406
快手如何把電影導入 瀏覽:52
為什麼要加入電影社 瀏覽: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