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性的暴行越南二戰電影
波蘭07年拍的「卡廷」,描寫1939年蘇聯同納粹德國共同瓜分了波蘭,並俘獲了大批波蘭戰俘,斯大林害怕這些波蘭社會的精英將來會起來反對蘇聯的佔領,於是下令秘密屠殺了這3萬多戰俘。卡廷森林就是其中一處萬人坑的地址,而且戰後蘇聯還一直否認這個幾乎盡人皆知的事實。 卡廷事件對於波蘭的意義就和南京大屠殺對於中國的意義一樣,被害者的數量都佔到了全國人口的將近千分之一
2. 電影,性的暴行在哪可以看
去迅雷搜下,可能存儲比較大
3.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任何關於性的暴力,都是整個社會一起完成的。
1
這是一本我期待已久,但是始終不敢輕易閱讀的書。去年四月份,它的作者在這本書出版不久、並接受采訪之後,因不堪抑鬱症的折磨而選擇自縊,生命永遠定格在26歲的芳華。她是台灣年輕作家林奕含,這是她第一部也是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這是一個承受殘暴性傷害五年的女生,將自己親歷或見證的一切人與社會的醜陋及不堪都傾注於本書,然後與給自己留下長期心理創傷的被誘奸和性侵經歷徹底作別,為自己提前寫好的悼文。
這本書在很大程度上是她的自傳。房思琪是被性暴力折磨的自己;「雙胞胎」怡婷是另一面沒遭受暴力的她;伊紋則投射了她對家暴環境下忍辱負重的女性的認知;曉奇則是林奕含想像的另一個房思琪,那個有勇氣反抗暴力的自己。
文章盡力地貼近受害者的視角,通過對不同角度女性的刻畫,用蒼涼細致的文字,把她經受的身心上的折磨與痛苦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接受訪談時,她說「 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屠殺,是房思琪式的強暴 」,她質疑文學背叛了她,「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你能感受到痛,那是真實的;你能感受到美,那也是真實的。」
文章的每個修辭和比喻,都是暴力現場。 閱讀的時候,我習慣產生共情體驗,每當看到李國華一步步用美麗的愛情謊言誘騙她,任意在旅館玩弄她的身體時,總覺得心裡一陣不適。
我無法想像林奕含到底要承受著多大的煎熬,才能殘忍地一次一次把傷疤撕裂,血淋淋地給讀者重現她的絕望與無能為力。
沒想到文字竟可以如此觸目驚心,那些敏感與無助彷彿觸手可及,那些對愛、與美好未來的想像,全被這個披著文學面具的老男人摧毀得支離破碎。
正如她所說, 「這個故事折磨、摧毀了我一生。」
2
那年,她十三歲,而他大她三十七。
「我下樓拿作文給李老師改。他掏出來,我被逼到塗在牆上。老師說了九個字:『不行的話,嘴巴可以吧。』我說了五個字:『不行,我不會。』他就塞進來。那感覺像溺水。可以說話之後,我對老師說:『對不起。』有一種功課做不好的感覺。雖然也不是我的功課。那天,我隔著老師的肩頭看天花板起伏,像海哭。」
「為什麼是我不會?為什麼不是我不要?為什麼不是你不可以?直到現在,我才知道這整起事件很可以化約成這第一幕:他硬插進來,而我為此道歉。」
為什麼受害者要背負道德的痛苦枷鎖,而施暴者卻理直氣壯?「最終讓李國華決心走這一步的是房思琪的自尊心。一個如此精緻的小孩是不會說出去的,因為這太臟了。自尊心往往是一根傷人傷己的針,但是在這里,自尊心會縫起她的嘴。」
如果我們從動物性的角度去看,動物一般面對威脅的反應有兩種:「戰」或「逃」。但正如書中多次描述到的, 誘奸是權力、知識與人生閱歷的不對等。
一個是擁有一定社會地位和備受尊敬的國學教師,一個是懵懂無知的花季少女,你覺得社會輿論會站在哪邊?
既然無法對抗,那隻能選擇順從。所以強迫自己愛上老師是她唯一能做的事情,唯有用愛情的美好幻想去麻痹自己,緩解對方給自己帶來的暴力傷痛。
3
有人說房思琪的行為屬於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即被害人愛上施害人的心理學效應。但是,這真的是愛嗎?
如果真的是愛,那她怎麼會形容自己是餿掉的柳丁汁和濃湯,是爬滿蟲卵的玫瑰和百合呢?
「想了這幾天,我想出唯一的解決之道了,我不能只喜歡老師,我要愛上他。你愛的人要對你做什麼都可以,不是嗎?思想是一種多麼偉大的東西!我是從前的我的贗品。 我要愛老師,否則我太痛苦了。 「
老師把她關於愛情的一切期待磨成粉碎,因為為了讓自己能生活下去,所以只能強迫自己去愛老師,愛會讓自己好受點。 其實這並不是愛,更多的是她對自己的垂憐。 這種畸形的「愛戀」無疑無法長久。
所以在房思琪和李國華最後一次去小旅館時,李國華用童軍繩把房思琪捆得像房媽媽前幾天送他的螃蟹一樣,並把她的照片投進了試圖揭穿他的郭曉奇家郵箱里,而正是「這次,房思琪搞錯了,她的靈魂離開以後,再也沒有回來了。」她徹底瘋了。
4
任何關於性的暴力,都是整個社會一起完成的。
「沒有人比蔡良更了解這些上了講台才發現自己權力之大,且戰且走到人生的中年的男老師們,要盪亂起來是多盪亂,彷彿要一次把前半生所有空曠的夜晚都填滿。」
李國華正是一個典型代表,正如林奕含所說,一個想學胡蘭成但沒有成功的縮水的贗品。而這種把文學或者學識當作自己獵艷武器的老男人,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
包括去年的北影阿廖沙事件、最近的前北大教授性侵女學生事件,這些都是聚焦在媒體的閃光燈下之後,我們才得以知道的。但是還有那麼多還沒站出來的人或者不敢站出來的人,對於她們所受的傷害我們卻無從得知......
「性侵」從來都不是單獨存在於某個陰暗的角落, 關於性與性別的暴力從來都不會獨立而成,必然由整個社會作為施暴者來確定,特別是性,性的暴力,本質上就是權力的展現,而誰掌握權力,往往就掌握這個社會。
書中寫道:「剛剛在飯桌上,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思琪一時間明白了, 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 」
「思琪她們在暑假期間南來北往探視親戚、采購生活用品。思琪在家一面整理行李,一面用一種天真的口吻對媽媽說:「聽說學挾有個同學跟 老師在一起。」「誰?」「不認識。」「這么小 年紀就這么騷」思琪不說話了 ,她一瞬間決定從此一輩子不說話了。」
一個自尊敏感的小姑娘經歷了屈辱和疼痛的事,當她試圖向最親近的母親談起,被母親簡單粗暴的回復阻擋了傾訴。性教育的缺席和社會的助長,哪怕出了事,也不會有人先去關懷可憐的孩子到底遭遇了什麼,反而會對孩子口誅筆伐。
想起以前看到的新聞報道,有的父母還會覺得丟臉,要求孩子絕口不提,甚至息事寧人。可笑,社會可能不僅僅是協助者,更往往是施暴者本身。
5
最後引用一段摘自網路的文字結尾:
「於是人們談論性侵,如同她是無數被害者中的一個分母,人們談論抑鬱症,如同她只是患了一場重感冒。連她的父母也態度溫和:『輕輕地誠摯地拜託大家,請記住她的遺願,是預防,而不是追究任何個人。』而陳星(據說是性侵過她的老師),在這本十萬字的小說出版後,他只說了八個字:『人都死了,多說無益。』
無數的毒氣中,她腳步輕盈,走向了精神科醫生所說的集中營。」
韓國電影《素媛》中有一個片段至今讓我印象深刻,被性侵的素媛說,「那個大叔讓我給他撐傘,我也想過直接走。但我覺得該給淋雨的大叔撐傘,所以就給他撐了。但人們都說是我的錯,誰也不誇我。」
這是根據韓國真實事件改編而來,而且據說真實案件中女孩的遭遇比電影更悲慘。
可見,這些並不是虛構的小說情節,而是司空見慣的現實。 所以你不能假裝沒有人以強暴幼童為樂,你不能假裝房思琪不存在,而我希望,我們都不要做這場社會性謀殺的幫凶。
4. 推薦好看的美國R級電影,有性有暴力,女主角很美的謝謝!
R級電影,我知道的有《猜火車》,《愛情與靈葯》。還有韓國最近出的《看見惡魔》也是R級的,看著還蠻過癮的,那種禁片應該都是尺度比較大的,我知道的就這么多,呵呵。。。
望採納!
5. 日本原拍攝原的越戰電影(性的暴行)有誰知道在哪能看到嗎有地址發
兩塊錢紅包要不?
6. 韓國一個劇情片,女生去一個學校被44個人性暴力,忘記電影名了,求告知
《韓公主》
7. 電影《岡希爾路》中的性暴力和性別暴力
岡希爾路(Gun Hill Road)是一部在國內很少被提及的電影,豆瓣評分也只有6.6,而我看這部影片的初衷也很簡單,因為這是作業的一部分。所以,一開始並沒有抱著很大期待的我,卻在電影結束時很慶幸能夠遇見這部作品。
這是一部充滿各種暴力的電影,性暴力,性別暴力還有肢體沖突讓人看得心頭發緊。很久之前,我就很想寫一篇關於性和性別暴力的文章,但是不知道該從何入手,岡希爾路為我提供一個很好的載體,影評中呈現的沖突和復雜的感情正是性暴力和性別暴力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寫照。
影片講述了一個出獄回家的父親恩里克,發現自己和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格格不入。他送給兒子邁克爾球票,期待能共享「父子」之間的時光。但是兒子的回應冷漠而無奈。他發現妻子安吉拉有了新的男友,雖然表面上原諒妻子,但是依然不能修補這段關系的破裂。
邁克爾的性別認同是女性,他在學校備受欺凌,但是仍然憧憬美好的愛情。然而,邁克爾的男友只是把他當作滿足性慾工具,漸漸地,恩里克發現自己的兒子其實已經轉換了性別認同。他不能接受邁克爾的轉變,強行剪去兒子的長發,甚至強迫兒子和一個女性發生關系。邁克爾傷心欲絕,離家出走。安吉拉非常憤怒,讓恩里克去尋找邁克爾。
恩里克在尋找途中看見了監獄里的仇人,於是所有壓抑的感情一起爆發,他用槍把仇人逼到角落,狠狠地踢打其下體。影片的最後,當恩里克在公園的長椅上醒來,跑回家想要和邁克爾團聚時,他被警察在家門口再次逮捕,他大聲叫喊著邁克爾的名字,邁克爾狂奔下樓,看到的是父親被按到在地的場景。(未完持續)
8. 性暴力電影都有什麼名字
最經典是莫妮卡·貝魯奇主演的《不可撤銷》
9. 尋一部含有性犯罪\暴力成分的外國電影`
我想你說的應該是《發條橙》也叫《發條橙子》。
是根據英國作家安東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說改編。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看完這部小說後,極力說服華納電影公司於1969年以20萬美元買下了它的版權。《發條橙》在拍攝完成後,由於其中有大量的暴力和性的內容而被美國電影審查委員會評定為X級的電影,也因此使它成為繼《午夜牛郎》後的第二部得到奧斯卡提名的X級電影。電影上映一年後,庫布里克刪剪掉了電影里的部分鏡頭,才使《發條橙》的評級改為了R級。《發條橙》在英國的上映比在美國更為艱難,它甚至被歸為幾件謀殺暴力事件的元兇,以至於庫布里克不得不請求華納公司停止《發條橙》在英國的發行。英國國內也禁止了影片的放映,直到2000年解禁前,影片只能出現在一些藝術影院和非公開的交易中。
影片曾獲1971年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1972年美國影藝學院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剪輯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導演金球獎提名,1973年英國學院獎最佳電影、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最佳剪輯、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導演提名。由於影片飽受爭議,使得它所獲得的獎項不具備足夠的說服力,但這無損於影片的優秀。
10. 日本有很多大尺度和暴力的電影,能推薦幾部嗎
推薦電影《真假學院》, 真的很好看 , 比熱血高校 不會差, 全是女的 我現在只想著真假學院出第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