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單反轉接環轉接鏡頭後,怎麼對焦
如果這個轉接環支持自動對焦,那麼使用起來一切照舊,沒有任何區別
如果這個轉接環不支持自動對焦,那就只能手動對焦了……擰對焦環,直到出現合焦提示,然後按快門拍片。
B. 鏡頭如何轉接
鏡頭轉接前先要弄清鏡頭卡口直徑和法蘭距,被轉接的機身的卡口直徑和法蘭距。
法蘭距是鏡頭法蘭到焦平面的距離,法蘭距長的鏡頭可以接在法蘭距短的機身上,倒過來就不行。
機身卡口直徑比鏡頭卡口直徑大有利於轉接。以上都是利用轉接環無損轉接,改鏡頭或機身排除。
以下是一張各品牌鏡頭法蘭距的資料。
D(美能達膠片機用鏡頭):43.72mm
M42(德國老傳統相機用鏡頭,賓德老相機也使用,過去非常風行的一種卡口):45.46mm
F、AI、AI-S、AF、AF-S(尼康不同時期的不同介面):46.5mm
QBM(祿萊,福倫達鏡頭):44.6mm
EF(佳能EOS系列相機使用的鏡頭):44.2mm
FD(佳能老相機使用的鏡頭):42.1mm
Leica M(萊卡旁軸機用鏡頭):40mm
SA(適馬):44mm
PB(德國百佳相機使用鏡頭):44.4mm
Leica R(萊卡單反相機用鏡頭):47mm
C/Y(雅西卡,康泰時相機用鏡頭):45.5mm
M39(萊卡部分相機曾使用):45.46mm
PK(賓德,理光,國產鳳凰等相機使用鏡頭):45.5mm
從上面的資料看,尼康的像面距比較大,所以絕大多數的鏡頭都沒辦法使用轉接環的方式在尼康機身上使用。倒是尼康的鏡頭很容易掛接在其他的廠家的機身上使用。
至於轉接環如何獲得就不用多介紹了,各器材店、網店都可以方便買到。注意質量,帶著轉接鏡頭和機身去試。
C. 電影鏡頭用在單反上 單反怎麼上鏡頭
反正咱都不是專業人士,我就簡單回答下。
電影鏡頭全部為手動模式MF,單反一般都是自動+手動。
2.電影鏡頭的「光圈」單位不是F值,而是T值
3.電影機鏡頭的解析度並不高,與單反鏡頭相比,電影鏡頭的反差較大,即銳度較高。
4.電影鏡頭是無級,可任意改變,即,兩檔之間可以任意收放光圈。而單反鏡頭有F1.2、 F1.4、 F1.8、 F2.0……
5.電影鏡頭的製作工藝較精湛,但需求量不大,因此昂貴無比,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元
D. 拍電影用單反怎麼位置轉換還有鏡頭怎麼變換
位置變換用斯坦尼康或者大疆的如影進行減震,手持移動。也可以裝軟滑軌,規劃好路線後按著路線滑動。鏡頭的變化則跟普通照相一樣,要拉近圖像時拉長焦距,或者是後期局部放大。要變化對焦位置時手動擰轉對焦環,將鏡頭對焦的主體改變。
E. 單反近攝接圈的使用方法
最近想買個微距鏡頭拍小金魚,無意中在某寶上看到了能起到同樣效果的近攝接圈,才20塊!於是決定折騰一下。
弱弱地想表達下自己剛使用時的情緒,在沒有說明書的狀態下,真夠折騰的!因為出現了這幾種情況:
1、給鏡頭接上接圈躍躍欲試,發現取景器里一片漆黑,根本無法構圖。
2、無法調節光圈。
3、鏡頭取不下來了。
特別是發現鏡頭擰不下來的時候,已經開始使用暴力了。所以這里想記錄下正確的步驟,讓初次使用的朋友可以快速上手,少走彎路,減少對相機的傷害。
(一)首先要選擇適合自己相機的接圈,在購買前可以向商家核對自己的相機型號是否能使用。我用20塊購買的是最簡單的接圈, 只能使用手動擋 。接圈如下可以分為5部分,其中中間的3部分可以自由組合,其實也就是可以拼接成不同的長度, 長度越長,越能拍到細小的物體 。
(二)在未接上接圈之前,相機先把光圈設置成最大。
(三)相機關機,擰下鏡頭,用合適的工具把鏡頭內側的光圈撥片堵開,強制讓光圈保持打開狀態。此時你透過鏡頭往外看是光亮的。(這一步就可以解決取景器內漆黑的問題)
(四)接上接圈。
(五)把鏡頭上的防抖關閉,並調至手動對焦。相機機身調至M檔。
(六)拍攝時,鏡頭需要離被攝物體非常近。可以適當調整ISO和曝光補償。
(七)取下接圈時,要注意接圈與鏡頭端的部分不是直接擰下來的,而是需要將下圖中的按鈕,往機身方向按著。
我的相機是尼康D5200,鏡頭是18-105mm的套頭。以下是使用接圈後拍的效果。我使用了1圈+3圈。
F. 關於單反相機的鏡頭對接!
對接的確是可以的 一般常用的辦法是使用「雙陽環」把第二支鏡頭倒接在第一支正常安裝鏡頭的濾鏡口上面 希望對攝影一知半解的所謂高級團隊不要誤導
G. 電影鏡頭轉接到旁軸,單反上(攝影器材問題)
著名電影頭廠好多 ACDK四家是很好的
要玩電影頭比如lomo家som家都很好入門
卡口嘛現在已經有很多改口了的,轉單反壓力會比旁軸小感覺
然後c,s口是小幅,適合微單什麼的
實際上要覆蓋殘副和全幅要看實際表現
例如16mm的指甲c頭貌似都有可以覆蓋全服的,但是許多大口的在c副都不行或者邊緣失光嚴重
電影頭在國內實在難玩,少人玩啊。。。不過難玩也好,沒人炒
對比hk和台灣的環境簡直寸步難行
所以多跑跑論壇吧
H. 單反相機與鏡頭拍攝技巧 怎麼使用單反相機與鏡頭拍攝
1、入門知識之快門:於普通的數碼相機相比初學者最直接的變化就是不斷調整快門,通過快門調整照片的進光量,然後根據拍攝環境和經驗值進行合理的選擇,入門的時候可以選擇自動檔或者P擋模式,先拍一張,然後查看照片參數,再通過M擋或者AV\TV等進行快門的變化,一般照片暗了減少數值,照片亮了增大數值。
2、入門知識之ISO:在特殊光線下進行拍攝的時候,單純通過快門控制有些力不從心,而ISO的合理設置將給出更多選擇空間,一般ISO值越低相片質量越好,噪點會少,而高的ISO值一般在光線不好的情況下使用,或者為了拍攝運動物的時候保證主體清晰,因而ISO的不斷改變是入門的時候必須學會的。
3、入門知識之光圈:照片的虛實和層次感可以通過光圈的合理選擇來實現,一般人像或者靜物的拍攝,需要突出人或者物,通過大光圈的方式把背景虛化,一般風景需要容納更多信息,通過小光圈的方式把前、中、後等多層次的風景記錄到照片中;光圈的直觀數字就是f值,f值越小光圈越大,主體外的虛化越高;f值越大光圈越小,風景中的層次感越好。
4、入門的時候可以先把以上3個熟練運用,拍出清晰的、滿意的照片,入門攝影學會拍清晰,拍明亮,拍突出,隨著懂的越多及對光影攝影的不斷理解,一般單反入門中將經歷:多拍記錄,隨意抓拍,照片挑剔,為啥而拍,如何拍出想要的效果等等。
5、攝影技巧之參數法:初學者對照片參數需要有一個熟悉過程,那些環境下需要對應的ISO是必須知曉的,而快門的數值也是需要對照片回看後及時調整,一般單反入門玩家都先試拍然後及時調整快門,而最簡單的參數獲取是自動檔試拍,或者直接有身邊的攝影高手指點該如何設置。
6、攝影技巧之水平:在入門攝影的時候保證橫平豎直是基本功,雖然有些呆板,但是很有助於習慣的養成,並有利於熟悉機身的重量和逐步熟悉單反相機的功能。
7、攝影技巧之構圖和光影:好的照片要麼有事件價值要麼有溝通和思想融入,在光影方面做好視角的切入還有從構圖知識上做准備是必須的,入門攝影需要從一些基本的嘗試上做到不遺漏,有利於更好的理解攝影。
8、入門攝影最終要的是獲得進步的樂趣和提升動力,開心拍及拍的越來越被自己和更多人喜歡就好,堅持拍攝及總結和分類拍照中的優點和不足,更有準備的練就捕獲瞬間的功力,愛好非專業,入門了能玩的開心是關鍵。
I. 拍電影用單反怎麼位置轉換還有鏡頭怎麼變換
買個穩定器隨你怎麼轉,然後拍攝的機子底子要好,不然後期剪輯或者放大會很不方便或者不清晰
J. 電影鏡頭 可以用在數碼相機上嗎
可以,但需要改口。
電影鏡頭分為8mm、16mm、35mm三種膠片規格的電影攝像機使用的鏡頭,8mm膠片機的鏡頭是什麼相機都無法使用,16mm膠片機的鏡頭可以通過轉接環接上4/3系統的相機上使用,而長焦段的鏡頭可以改在單反上使用,有一種說法是16mm鏡頭的焦距的一半就是它的像面距,像面距就是鏡頭後口到感光材料的距離,例如100mm焦距鏡頭的像面距就是50mm,我們用的單反機的像面距是40多mm,例如尼康的是46.5mm。35mm膠片的電影攝像機鏡頭就基本能改在單反上使用。你給出的那支Pentax 25mm/F1.4鏡頭應該是等同於16mm機的鏡頭,只能用在M4/3上。現在玩電影鏡頭轉接的人一般都是玩英法德美的老電影鏡,如英國的cooke、德國的dallymeyer,法國的安琴(愛展能)、美國的柯達、博士倫等。這些鏡頭的性價比會比較高,日本的個人覺得其性價比要低一點,玩的價值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