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微信公眾平台抄襲別人平台怎麼能不侵權
在法律上講,通常是侵犯了原作者的著作權。
《著作權法》第十條(重點看下12款)
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
(一)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
(二)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
(三)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
(四)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
(五)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六)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七)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的權利,計算機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
(八)展覽權,即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九)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
(十)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等的權利;
(十一)廣播權,即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
(十二)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十三)攝制權,即以攝制電影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
(十四)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
(十五)翻譯權,即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
(十六)匯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
(十七)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12款規定了作者享有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他們微信平台上的作品,作者是現有信息網路傳播權的,除非作者明示,是不能未經作者的許可在網路上傳播的。但是如果是新聞等情況例外,法律規定如下:
《著作權法》第22條: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重點搜集了幾個有關的情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② 做自媒體電影剪輯,如何避免侵權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自媒體這個行業也越來越受大家的歡迎,哪怕不將自媒體當做職業,很多人也喜歡剪輯一些視頻來留下一些美好瞬間。而且做電影剪輯不僅不需要基礎,新手也比較容易上手,上粉也快,但是總是會出現侵權問題。大家除了在找素材方面,要避免侵權之外,在剪輯視頻時可以增加一些去水印、鏡像翻轉和重新配音等操作來避免侵權。
總的來說,雖然侵權的問題很讓人困擾,但是很多方法和技巧也是可以避免侵權的。大家如果真的想要好好做這個行業,那麼就多了解一下,不僅對自己的事業有幫助,也可以很好的保障其他人的權益。
③ 電影公眾號應該怎麼做
三哥電影,我在首頁看到的這個。目前我也在關zhu他。有影評,也可看。
④ 公眾號轉載文章是如何規避版權風險
版權是對計算機程序、文學著作、音樂作品、照片、電影等的復制權利的合法所有權。除非轉讓給另一方,版權通常被認為是屬於作者的。大多數計算機程序不僅受到版權的保護,還受軟體許可證的保護。版權只保護思想的表達形式,而不保護思想本身。演算法、數學方法、技術或機器的設計均不在版權的保護之列。
公眾號轉載文章其實也是可以規避法律風險的:
標明文章來源處;轉載時備注下文章的出處信息,不要將轉載文章當成自己的原創作品,這樣雖然有侵權事實,但是很多作者並不怎麼在意這類事情。
留下自己的聯系方式。有時候因為聯系不上文章的作者,但又有轉載文章的必要,這時候為了減少後續的侵權糾紛,可以在轉載文章結束的地方留下自己的聯系方式,讓文章原作者可以聯繫到自己,商量授權的事情。
不隨意轉載網路上的文章。公眾號的文章盡量原創,不要隨意轉載網路上的文章,尤其是個人風格明顯的作品。
轉載文章前要認真審核文章。轉載文章前要認真審核文章內容的真實性,不要擅自轉載內容不實的文章,另外涉嫌侵犯他人名譽、肖像的文章不能隨意轉載。
及時處理侵權文章。如果轉載後接到文章侵權通知,要及時地核實侵權信息,並馬上刪除侵權文章,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⑤ 公眾號怎樣做才能受法律保護,知識產權保護;
如何通過申請知識產權保護微信公眾號?
作為互聯網背景下的新興事物,「微信公眾號」短短幾年時間就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信公眾號作為信息載體標識的相關知識產權保護也越來越受到關注。目前突出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
1、將他人商標作為微信公眾號名稱誤導消費者。
2、微信公眾號分享的內容侵犯或者被侵犯著作權。
首先,微信公眾號作為網路信息發布傳播的載體標識,具備標識信息服務來源的作用,因此從商標角度保護微信公眾號理所應當。那麼為了保護公眾號不被他人仿冒,需要如何進行商標布局呢?
一、微信公眾號要申請什麼形式的商標?
商標的形式包括:文字商標、圖形商標和組合商標。微信公眾號展示的形式多種多樣,一般表現為「頭像+文字」的形式,由於頭像部分展現的圖片很小,長寬僅為0.9厘米,所以一般選擇顯著性較高,並且構成要素簡單的圖片展示。文字部分可以採用品牌+業務范圍的形式展現。
」和「暢科知識產權」商標。
目前商標審查中採用文字、圖形分要素審查,因此申請組合商標時,若商標中某一要素存在風險,則商標整體存在風險。通過商標申請將圖形、文字分開進行保護,一則降低因某一元素而為商標整體帶來的風險,二則便於商標拆分使用。綜上,在公眾號的實際使用中,頭像部分可使用單一要素圖形,文字部分可涵蓋企業字型大小或品牌名稱,另外,可根據公眾號實際使用情況,對微信公眾號中特色模塊名稱進行保護。
二、微信公眾號要申請哪個類別的商標?
我們根據其相關特性做了一些分析:
1、根據「微信公眾號」的功能:例如提供閱讀各種信息、文章的服務,與41類4104群組的「提供在線電子出版物(非下載)」較為貼切。
2、根據「微信公眾號」的廣告及推廣功能:例如可建立網上商城、實現宣傳推廣等功能,與第35類3501群組「計算機網路和網站的在線推廣」、3502群組「通過互聯網、有線網路或其他形式的數據傳輸提供商業信息」、3503群組「為商品和服務的買賣雙方提供在線市場」較為相近。
3、根據「微信公眾號」提供的主體:與第38類3801群組「電子傳送的新聞社服務」更為類似。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微信公眾號」主體注冊相關商標,至少要涵蓋第35、38、41類三個相關類別,其他類別可根據行業細分進行選擇。
此外,作為公眾號的所有者、運營者,為了更全面地保護企業知識產權,暢科建議盡量搭建全面的基礎商標框架(大類注冊或全類保護),避免遭遇商標搶注,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
三、如何避免微信公眾號的內容侵權?
1、明確微信公眾號內容來源;
2、轉載/引用他人聲明不得轉載作品應徵得原創者同意;
3、轉載/引用他人作品須註明來源(聲明不得轉載除外);
4、微信公眾號中頭像、字型大小、品牌通過商標進行保護;
5、原創圖片、文章進行著作權登記。
四、微信公眾號如何進行知識產權維權?
微信公眾號侵權行為發生時,除通過司法途徑進行維權外,也可通過微信提供的渠道進行投訴:
1、可通過PC端(電腦)訪問網址:weixin110.qq.com >投訴維權>公眾號侵權行為,根據頁面指引及侵權投訴指引進行投訴。
2、如果被抄襲的文章系已發表在微信公眾平台的原創文章,可以在手機客戶端打開需要投訴的文章頁面>在底部右下角點擊「舉報」按鈕>選擇「抄襲公眾號文章」,根據頁面指引進行操作。
信息來源:暢科知識產權
⑥ 公眾號版權注意會有哪些侵權行為
侵權行為剖析,避免公眾號我們侵犯了別人的權益而不自知,等別人投訴之後才知道自己侵權了。以下是我為您帶來的關於公眾號版權侵權行為,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公眾號版權侵權行為
@熊利
方正公司應該是一個例子了。整個淘寶賣家習慣了免費字體。沒有想到方正字體侵權,有不少企業有同樣的遭遇。據傳,方正公司已經花巨資組建了龐大的專業的違權團隊,估計實體企業已經清理了一部分,現在開始對淘寶賣家下手了,淘寶賣家比較容易截圖取證。幾萬~十幾萬塊的字體版權費。
@匿名
去年葛優躺的表情火了一陣子,今年全被告了。比如我們公司代運營客戶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因為用了葛優躺表情包,結果被葛大爺代理律師事務所盯上了,發了律師函給甲方,要求賠償8w。朋友公司也收到了。我覺得周傑如果去告,估計能成為世界首富。
所以我決定整理一篇新媒體我侵權行為掃雷指南,幫助大家提高版權意識,避免觸犯雷區。
為此我專門采訪了維權騎士及東方IC的小夥伴,為大家獻上下面滿滿的干貨。
1、什麼是版權?
版權(right)是用來表述創作者因其文學和藝術作品而享有的權利的一個法律用語。
版權是對計算機程序、文學著作、音樂作品、照片、電影等的復制權利的合法所有權。除非轉讓給另一方,版權通常被認為是屬於作者的。大多數計算機程序不僅受到版權的保護,還受軟體許可證的保護。
版權只保護思想的表達形式,而不保護思想本身。演算法、數學方法、技術或機器的設計均不在版權的保護之列。
2、什麼行為是侵犯版權?
簡單來講,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都屬於侵犯版權的范疇。
具體一點,如果沒有著作權人的許可,或者沒有在著作權人版權聲明的許可范圍內使用,或沒有進行合理使用的情況,都屬於侵犯版權的行為。
通俗點說,未經許可對內容進行復制、租售、表演、放映、改編等等,都是在侵犯著作權。
3、主要會涉及哪些方面的侵權?新媒體平台中常見的侵權行為都有什麼?
對於品牌以及運營我來講,主要涉及文字、圖片、視頻、字體方面的侵權。
剛剛講到,只要是在未經版權所有方許可的情況下使用內容,均構成侵權,無論內容來源。一旦侵權行為被發現並起訴,那麼侵權方敗訴幾乎是一定的。
這方面的行為有以下常見侵權行為示例:
1)文字內容
未經許可轉載文字內容,常見於知乎、微信、簡書等平台。維權騎士發布的《自媒體行業版權報告2017.06-07》顯示,微信公眾號是自媒體侵權的重災區。但自從有了公眾號的文章和圖片原創保護,這方面的侵權行為正在日益減少。
目前微信、今日頭條、搜狐網、大魚號、簡書等平台都提供原創保護與侵權投訴服務。這方面的處理中,大魚號的侵權處理服務最好。
文字侵權案例,要數知乎的內容被侵權最為嚴重。作為一家問答類社區,知乎上的優質內容被廣為傳播,甚至靠著搬運知乎內容,就養活了一批自媒體大號:「知乎大神」、「知乎菌」等。
當然,這些大號在2016年知乎起訴存在侵權行為的賬號後,這些自媒體便停止了運營。
2)圖片內容
千萬不要以為網路上找的圖片就可以放心使用哦,只有在明確獲得圖片使用許可後,才可以放心用圖。這里最知名的有兩個案例:
藝龍旅行網使用葛大爺表情包被葛優團隊起訴索賠40萬。
煎蛋網未經授權使用視覺中國圖片584張,被起訴索賠25萬。
當然,在明星圖片之外,還要特別留意原創設計圖、漫畫、高清風景圖等圖片的版權。
同時,微信也在為圖片原創公眾號提供圖片原創保護功能,最大限度保護內容生產者的權利。
3)視頻內容
提到視頻版權的重要性,大家可以在各大網路視頻平台高價爭奪電視劇、電影、綜藝節目、體育賽事的版權以及A站B站的內容管控中一窺一二。
當然,不要以為只有大平台才會涉及視頻版權問題,與自媒體更相關的,是更易操作的短視頻的版權。
只要未經許可使用了視頻內容,無論是截圖、製作成為gif圖、視頻節選或者是引用、修改視頻,都會構成侵權。
我們以“X分鍾帶你看完電影”系列的微博自媒體達人,谷阿莫為例。
在谷阿莫的短視頻中,那些投入巨資,長達2小時的電影,被剪輯濃縮在10分鍾左右,更加入了滑稽的解讀,將導演編劇設置的劇情無情擊破。
購買了電影《哆啦A夢大雄的奇幻大冒險》、《腦漿炸裂少女》、《近距離戀愛》,以及韓劇《W兩個世界》的“又水整合”公關表示,有4部以上的影片因谷阿莫的講解視頻出現而無法在影院上映,一部影片幾百萬買進,直接損失成本超過8位數。
因此,谷阿莫多次被視頻版權方提告。
4)字體非常重要
字體侵權是在文字、圖片、視頻之外,一個容易被忽視的方面。
在我們平時自己P圖,給表情包加文字的時候,如果不小心使用了好看但是未經授權的字體,就會形成侵權。
大家可以在知乎、維基網路中查到哪些字體可以免費用作商業通途,放心使用。
切記,微軟雅黑不是免費字體!!!
4、敲黑板,以下幾個侵權誤區,你知道嗎?
誤區一:使用內容,署名並標注來源就不算侵權
其實不然,只有在明確獲得授權許可的情況下才能使用。
誤區二:非商業使用不算侵權
商業用途是指:將內容用於營利的行為。營利包括直接營利(如營銷、產品);也包括間接營利(如商業組織內非直接營利使用),這兩種情況屬商業活動和商業組織活動,故納入商業用途范疇。
個人自媒體對於這一點尤其需要重視,目前網路中的一些內容許可CC (Creative Commons) 知識共享協議,可以在協議許可范圍內使用內容。
但是大部分的內容無論使用用途,都需要在使用前獲得授權。
誤區三:編譯外文內容不算侵權
對於編譯內容,翻譯者只享有翻譯作品的版權,而對於原文的版權是沒有的。需要在翻譯和發布前,得到原文的版權許可。
誤區四:使用搜索引擎下載的圖片
搜索引擎只是會抓取網路上所有的圖片,並不擁有圖片版權,所以即使能夠下載高清大圖,也要謹慎使用。部分商業圖片站甚至會讓搜索引擎收錄版權圖片來“釣魚”。
誤區五:轉載其他媒體包含圖片的文章
自媒體在轉載文章時,如果內容包含版權圖片,那麼轉載時圖片需要刪除,或者向版權所有方徵得許可才能同時保留圖片,否則構成侵權。
誤區六:使用合作夥伴購買的圖片
合作夥伴購買了圖片,並將高清大圖分享給了你,但你在使用時仍然需要向圖片版權方購買版權,否則構成侵權。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口頭授權是無效的。
5、世事險惡,我們要何去何從?
維權騎士發布的自媒體行業版權報告2017.06-07顯示,目前各大自媒體平台紛紛加強了對原創內容的保護。
所以,我們要牢記前文提到的侵權誤區,了解版權法規,尊重原創內容。
所有使用的內容,一定要了解其著作權聲明,聯系版權方獲得許可,並在許可的范圍內使用。
從某種角度來看,這其實對於整個新媒體的內容生態是利好表現。原創內容的競爭力會大幅提高,而內容原創能力,則往往能夠體現一家自媒體的價值,會成為自媒體的核心競爭力。
就像著名音樂人高曉松為音樂版權不懈奔波,最終迎來了音樂版權黃金時代一樣,未來文字版權會像如今音樂版權一樣成為內容企業構築的競爭壁壘。
最後,想對各位我說:
一定一定要有版權意識,尊重著作權,同時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原創能力啊!
畢竟一旦被索賠,這幾年的工資可能都白掙了。自己有了原創能力,升職加薪是分分鍾的事兒。
對於文字、圖片、視頻以及字體,大家在工作中都要十分小心。
文字盡量原創,如果需要引用或者轉載,需要取得作者授權。
圖片盡量使用免版權圖片,尤其需要注意明星、影視劇、漫畫、設計圖等方面的版權。
視頻和字體更需要注意,幾乎所有的視頻都是需要嚴格遵循版權要求的,字體也需要知道常用字體的版權狀態。
猜你喜歡:
1. 微信公眾號如何綁定到微信第三方平台
2. 微信影響力排行榜
3. 微信公眾號素材可以轉移嗎
4. 如何投訴微信上公眾號文章
5. 微信公眾號和企業號有什麼區別
⑦ 怎麼發醫院公眾號不侵權
1、先多創作一些原創,提高原創的質量,這是避免公眾號侵權首要選擇。
2、避免侵犯著作權(知識產權)。在對公眾號投訴中,有一半以上的侵權行為是知識產權或者說著作權,還有一部分美術圖片也屬於著作權,要避免的話就是不經作者同意不要隨意轉載或抄襲。如果一些作品沒有說明不經允許不可轉載的話,若轉載要說明作者和出處或者要得到作者授權。
3、避免侵犯別人的名譽權和肖像權。要創作的時候不要虛構事實製造謠言來中害企業或他人名譽,或者不經他人同意把他的人照片用在你在原創上。這都很容易構成侵權。避免用名人照片進行商業宣傳,到正規網站下載素材,同時發布前要核實事情真相。
4、避免商標侵權:有些公眾號專賣一些服裝或者手機等,但這些都是山寨版的,然後用上其它公司的商標,以此吸引更多的人。或者用的一些商標剛好和別人注冊的商標類似,但這也會招來這些公司的起訴侵權。
5、避免商標侵權:有些公眾號專賣一些服裝或者手機等,但這些都是山寨版的,然後用上其它公司的商標,以此吸引更多的人。或者用的一些商標剛好和別人注冊的商標類似,但這也會招來這些公司的起訴侵權。
6、要說話有依據,不要隨意捏造事實和故意制謠;不要假冒作者、冒用他人商標等,尊重著作權,不經允許不要隨便轉載。
⑧ 公眾號轉載文章如何避免侵權
法律分析:1. 不隨意轉載網路上的文章 。. 公眾號的文章盡量原創,不要隨意轉載網路上的文章,尤其是個人風格明顯的作品。. 2. 轉載前取得作者授權 。3. 轉載時說明出處 。認定侵權有兩個標准,缺一不可:
第一,是否獲得授權許可。是否獲得原發公眾號和作者的授權,是判定轉載是否侵犯權利人權利的構成要件之一。現實是,我們很難看到公眾號推送的文章中標明「得到××授權」的字樣。
第二,是否具有營利性。是否侵權的關鍵在於轉載「是否以盈利為目的」。有些人可能認為,很多微信公眾號「不具有商業性質」,不能產生利益回報,僅僅是為了學習或欣賞。其實錯了,要知道「無利不起早」啊!對公眾號轉載行為是否具有營利性質的判定,應當以轉載行為與營利是否有因果關系作為判斷侵權的重要因素。多數微信公眾號都是通過轉載吸引並積累粉絲數,以達到宣傳營銷之目的,可能當下並未直接營利,卻具有營利性質。當粉絲積累到一定數量時,就會有廣告或其他營銷活動接踵而來,因此這就是隱形的盈利行為。在任何未經授權轉載即是隱形謀利的前提下,微信公眾號就是侵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條 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百八十三條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⑨ 避免公眾號違規可以怎麼做
避免公眾號違規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平時多注意選擇的文章里是不是有違規內容,不要打擦邊球,不要發敏感內容,發文前用西瓜助手的發文檢測檢測文章內容,基本不會有太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