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評價馮小剛
在一眾導演中,馮小剛的存在稍顯特殊。在他的身上有很多爭議,而這些爭議最大的源頭就在於他的「暴脾氣」。但凡是他看不過去的事情,馮導總要評頭論足一番,在評論之中就難免會得罪人。在悟空問答網友看來,馮導分明就是一個「老炮兒」:
單單就在電影藝術方面的成就來說,馮小剛無疑是有才的。
除了仗義、耿直、執著、有閱歷、真性情、講規矩之外,馮小剛這些年總是和別人打嘴仗,而這一點也讓他有了「不務正業」的嫌疑。這也是近幾年以來越來越多的網友對馮小剛的為人處世方法頗有微詞的原因。在這個繁華浮躁的時代,很少有人能一心專注於同一個領域。馮小剛也不例外。
當馮小剛為自己的電影《一九四二》鳴不平的時候,媒體和網友都覺得他這個人太矯情,自己拍出來的東西市場不接受還要反過來罵觀眾、罵影評人。電影票房不如意的時候再一次從市場上找原因。這一系列的事情都讓他的口碑大大的下降了。
但是,從馮小剛對電影的態度來說,他可以稱得上是個真正的電影人。
都知道,他的新片即將上映,這部片子是近三十年來無人敢碰的題材,一個鏡頭就耗資600萬。為了能得到更好的市場反響,給觀眾帶來一場饕餮盛宴,在片子已經剪完請業內人士看過的情況下,馮小剛還能認真聽取大家的建議,最終他把「成片」又剪掉了12分30秒。從一個電影的角度來看,馮小剛非常敬業。
對於外界的爭議,馮小剛看似從不在乎,但是難免會影響到心情。就像《私人訂制》那會兒,因為影評人的偏見,馮小剛在凌晨醉酒回來連發極挑微博大罵對方,並稱「勢不兩立」。
對於馮小剛的很多行為,很多網友表示不理解,但是主演兼好友宋丹丹卻說過這樣一段話:馮小剛他是一個特別容易被感動的人,也是特別容易被激怒的人,他是一個不管是與自己有關,或者與自己無關的事,他是一個非常有態度的人,特別不容易,尤其做名人。我們也有很有名的導演,也有很多對他不好的評價評論,或者對他的作品,人家都不說話,打死都閉嘴,啥都不說。馮小剛的可愛之處吧,可能也就是這個吧,我覺得特別重要,就是他的率真,我覺得這個東西其實需要我們太多的人來保護。
就是宋丹丹的這番話,暴脾氣的馮小剛聽得眼含熱淚。真正能懂自己的人何其難得!他看著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被別人批評的一無是處,雖然這個孩子的能力是要接受大家的檢閱,但是沒有事實的抨擊難免會觸怒一個當「父母」的心。
❷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如何評價馮小剛執導的電影《芳華》
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本人又一次觀看了電影《芳華》。雖然說,對於馮小剛這個導演的很多方面都不敢苟同,但對於他在電影中表現出的那種細膩情感還是很佩服的。
或許,只有主題曲「絨花」才能體現這種心境: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
那是青春吐芳華
錚錚硬骨綻花開
滴滴鮮血染紅它
❸ 今天才看了馮小剛執導的電影《芳華》,你是如何評價的
電影《芳華》是近年來少有的表現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影片,電影里有一場6分鍾激烈戰斗的長鏡頭,表現的戰爭殘酷和傷亡慘重,還有電影里出現了我軍的62式輕型坦克,以及用坦克高射機槍壓制敵人的情景。曾在網上引起過熱議。有網友提出異議,說芳華的血腥戰斗場面和傷亡不真實。而且認為1979年我軍還是步兵炮傳統作戰,在越南熱帶叢林不會有大批坦克出現。
❹ 如何評價馮小剛執導的電影《芳華》
《芳華》應該是前幾年比較熱門且評分較高的一部文藝青春片。電影出的時候我也正值我所認為的青春韶華階段。時隔近四年,我回頭看這部電影,並不是想追憶誰的青春,感念誰的芳華,而是以一種現在的人來看有點「左」 的思想審視這部電影。總的來說,《芳華》就像一部傷痕文學作品,雕刻著虛無主義的傷痕;像一首朦朧又彷徨的詩歌,模糊意識形態的定位。
從人物形象的塑造和電影劇情的發展來看,片中兩個主角的出現和遭遇,一個是在貶低集體主義,一個是在唱衰英雄主義。不難發現馮小剛常通過塑造文工團部分成員的負面形象來製造矛盾和對比,不斷藉此方法突出何小萍敢愛敢恨,善良單純的正面、令人心生憐愛的形象。好像在那個強調集體主義的時代,幹部子弟就該咄咄逼人,對待新人就該高高在上,文工團內部就該勾心鬥角、落井下石。
❺ 怎麼評價馮小剛執導的電影《芳華》
有評論認為,《芳華》的前半段有惡意醜化前三十年、嘲弄學習雷鋒精神之嫌;還有,後半段更有對越戰退伍老兵生活待遇也存在著嚴重的曲解、誤導的性質。
我想,這才是本片最深刻的內涵吧,也是引起眾多共鳴的最大原因,因為許多人都從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❻ 如何評價馮小剛電影《芳華》
我覺得馮小剛的電影芳華真的是一部挺不錯的電影。這部電影真的是非常的有年代感是我們現在所接觸不到的但是我們卻可以通過那部電影所感受到。感受到父母那個年代與我們這個年代的區別。
❼ 如何評價馮小剛馮小剛哪部電影最精彩
馮小剛,圈內有名的「小鋼炮」,非常地敢說直言。而在這種「直接說」的底氣下,是資歷最豐厚的中國頂級導演之一,拍過很多膾炙人口的電影像是《甲方乙方》、《大腕》、《老炮兒》、《芳華》等,經常拿下年度票房冠軍,還拿過很多有分量的獎項(金馬獎、百花獎、金雞獎、華表獎等)。而要說他最精彩的電影,我以為是2001年的《大腕》。
最後,大腕錶現出的那種反諷現實的意義,也是令它至今能讓人一直提及的原因之一。而且《大腕》中的很多諷刺故事如今也都成了事實,像「4千美金」起的高房價(當然現在已經不止了),萬事萬物皆可賣的直播賣貨等。
❽ 拿下多次大獎,如何評價馮小剛在電影上的成就
過去三十年來,馮小剛導演一直是中國電影無可爭議的第一人,他奠定了中國藝術電影在國際電影的輝煌,又開啟了中國電影大片時代,堪稱中國電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當張藝謀在商業片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陳凱歌陷入魔幻現實主義不能自拔;姜文雖然才華橫溢,但畢竟產量有限;賈科長依然在無情的批判著這個社會,故而不受廣電總局待見;徐崢雖票房大賣,但畢竟在導演這個職業生涯中,還是「太年輕」;王家衛《擺渡人》的「他喜歡」,使眾多文藝青年大吃一驚;
從這個趨勢看,馮小剛是目前中國名副其實的「大導演」,他接過了張藝謀的接力棒,早期張藝謀的《秋菊打官司》和他的《我不是潘金蓮》;《活著》和他的《唐山大地震》、《芳華》、《1942》;題材對比,兩者是不是很相像呢?
他現在的題材總是在觸碰著廣電總局的審查底線,並巧妙的打著擦邊球,這也是《我不是潘金蓮》得以上映的原因,他有人文關懷,更重要的是他會在中國現行電影審查機制下巧妙的「周旋」,取得過審,即叫好,還賣座,這點真的很難得。而不是像賈科長一樣,太沖,太直白,不懂得妥協,他的許多片子淪為地下,這就是馮小剛的高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