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汶礦務局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電話
可以打當地電話區號+12329
② 新汶順風快遞電話號碼
3
③ 新汶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華豐煤礦醫院電話
新汶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華豐煤礦醫院的電話是:0538-7844281。
新汶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華豐煤礦醫院的地址是:。
④ 翟鎮的基本情況
建國初期全鎮糧食平均畝產89公斤, 總產約為800萬公斤;1978年平均畝產287.5公斤,總產約為2400萬公斤。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鎮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鎮黨委、政府根據鄉鎮實際情況,集中精力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不斷改善農業投資環境,平均每年投資1000餘萬元用於農田基礎建設。完成了以下幾項工程: 1、古子山、王家寨、九層嶺萬畝綜合開發工程;2、羊村湖萬畝排澇工程;3、對東周灌區中的各支渠進行維修加固,重點對紅石板支渠進行延伸,緩解了南部旱田的乾旱程度。 共新建渠道2000米,維修渠道6500米,擴大水澆地面積1120公頃;4、圍繞產業結構調整, 興修水池19個、塘壩4處、噴灌工程1處,打大口井16處;5、做好農建與採煤塌陷廢棄地、山地綜合開發利用相結合的文章,做到常抓不懈,實行山、水、 林、田、路綜合治理。治理塌陷廢棄地73公頃,新開發土地179公頃;6、1998年以來全鎮努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財政增稅、農村穩定」的目標,突出產業結構調整這個主題,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大力培植、發展桑園、花卉、蔬菜、畜牧四大主導產業。發展特色農業面積520公頃,其中桑園347公頃,花卉32公頃。 發展蔬菜101公頃,其它經濟作物87公頃。投資1400萬元建成桑蠶、花卉、蔬菜、畜牧養殖等各類冬暖式大棚2192個。特色農業正向區域化、規模化、專業化發展。2000年底,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1.63億元,糧食總產2.1萬噸,果園見果面積173公頃,總產1150噸;畜牧業總產值1.2億元;漁業總產值4萬元。農作物播種面積3869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591公頃,經濟作物278公頃。 工業:建國初期,除煤炭開采外,其它僅有少數編席編簍、紡線織布、鐵木工匠、石匠及黑白窯等零星私營手工業。1953年成立手工業合作社,從業人員不足800人。 1958年開始發展社隊工業,先後建起了農具廠、建材廠、酒廠、磚廠、焦化廠、拖拉機站、建築公司。1978年後鎮辦企業和村辦企業穩步發展,到1985年有省、地、市屬企業3個;鄉鎮企業12個,總產值669萬元;村辦企業91個,總產值713萬元。
1986年以來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建立了以煤炭為主導,建材、機械、氧氣製造、化工、礦山配件製造與維修等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有國有大型企業新汶礦業集團翟鎮煤礦、泰安市崖頭煤礦、新泰市王家寨煤礦、小港煤礦及鎮辦企業黃泥庄煤礦、劉官莊煤礦。北部山區有以石灰峪為中心的石灰加工基地,優質石灰遠銷泰安、萊蕪等地。以榆山為中心的建材生產基地,主要生產石子、石料、水泥砌塊。各礦煤矸石山附近建有煤矸石磚廠。2000年全鎮第二產業從業人員6125人,實現產值6.39億元,利稅4.6億元。
建築業:2000年從業人員3000人,實現總產值1.5億元,實現利稅8000萬元。 民國初年境內有初、高等小學8處,學生410名。至1936年初、高級小學、完全小學增到12處, 學生720人。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學校時辦時輟。建國後教育事業空前發展,幼兒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全面展開。建國初全鎮開展掃盲活動,村村設婦女識字班、成年夜校,到1971年改為政治夜校。全鎮在掃除青壯年文盲的基礎上有80%以上的脫盲人掌握1至2門實用技術。1987年基本完成了「一無兩有」 「六配套」的校舍改造任務。1992年開始實施九年義務教育,1993年6月通過了省政府組織的「兩基」驗收,1994年通過了國家教委復評。
鎮黨委政府全面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合理規劃和調整學校布局,努力改善辦學條件。
1985年底新泰市第四初級公辦中學下放到鎮級管理。鎮一中1988年動工,1989年底完成第一期工程, 第二期工程1994年8月竣工。共佔地5.7公頃,總建築面積12046平方米,總投資520萬元,建2幢教學樓,可容納36個教學班。設有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生物實驗室等。配備教學儀器6180件,價值7.46萬元,建有衛星地面接收站,裝備了語音室、微機室、電教室,電教設備總價值14.6萬元。音樂室、勞技室、圖書室等各室齊全,運動場佔地2.1公頃,備有400米環形跑道。音、體、美器材按國家一類標准配備, 伙房、學生宿舍、教工宿舍齊全。鎮二中1986年3月動工,由泰安市崖頭煤礦、 新泰市小港煤礦、翟鎮政府與崖頭村四方聯合辦學。投資300多萬元,建有可容納24個教學班的教學樓, 1996年5月完工使用,是一所運動場、綠化帶、教師宿舍、學生宿舍等設施齊全的學校。
兩處中學建成後,可容納60個教學班,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創造了良好的教學環境。
1998年鎮政府對小學布局進行了調整,把分散在全鎮45個行政村的45處小學調整為羊村、 唐立溝、大港、劉官莊、崖頭、翟庄、於山、高家店、紅石板9個教學點,建成羊村、唐立溝、大港、劉官莊4處小學教學樓。鎮政府還投資160多萬元,建成設備符合一類標準的翟鎮中心幼兒園。該園1996年籌建,1998年10月竣工使用,1999年通過省級驗收。 2010年8月,經過新泰市教育委員會批准,翟鎮二中、新礦集團翟鎮煤礦中學並入新泰市翟鎮第一中學,成立新泰市翟鎮初級中學。原來的羊村、 唐立溝、大港、劉官莊、崖頭、翟庄、於山、高家店、紅石板9個教學點集中為羊村、唐立構、大 港、劉官莊、紅石板5個教學點,且都實現了教室樓房化、教師齊備化,做到了資源集中、優勢互補,實現了翟鎮教育的新飛躍!!
努力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積極推行素質教育,使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出一批又一批適應社會發展的合格人才。中考成績連年居全市先進行列,多次被評為「泰安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1992年10月鎮一中被國家教委和全國婦聯表彰為「全國家庭教育先進單位」。1998年12月鎮一中被山東省教委評為「山東省勞動技術教育先進單位」。2000年中心幼兒園被評為「山東省規范化幼兒園」。
數千年來,翟鎮勞動人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諸如民歌小調、吹打樂、蕊子、旱船、高蹺、龍燈、獅子舞等,書法、繪畫、雕刻藝術也代代相傳。各村都有文化大院,是群眾學習、娛樂的場所。大院中有群眾自發開展的民間舞獅、耍龍燈、高蹺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活躍了人民的文化生活,促進了精神文明建設。 1983年鎮投資150餘萬元,新建大型影劇院一座,以影劇院為主體建起了翟鎮文化中心,主要有一院、一場、一校、四室,即影劇院、體育場、農民技術學校、圖書閱覽室、展覽室、游藝室、電教室。1997年被評為「山東省農村文化先進單位」。該中心是全鎮電影、戲劇、歌舞演出中心、文體活動比賽場所,每年元宵燈展和焰火晚會都在這里舉行。 每年定期、不定期地舉辦由駐地企業、鎮直單位、各行政村參加的籃球、乒乓球、拔河等邀請賽。學校常年堅持「兩操一課」活動,定期召開由中小學生及教職工參加的春秋兩季田徑運動會。老幹部活動中心成立了各項老年運動隊,堅持常年訓練,每年多次進行象棋、拳、劍、門球等表演賽,多次參加市級以上比賽並獲獎。在2000年新泰市全民運動會上該鎮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
建國初境內醫療條件很差,只有私人葯房或診所。1956年成立李家上汪聯營診所,醫務人員8人。 1958年成立公社醫院。60年代末各村成立衛生室,配赤腳醫生,實行合作醫療。 90年代醫療衛生事業有較大的發展,全鎮設1個中心衛生院,28處社區衛生服務站,向群眾提供醫療、預防、保健、健康教育咨詢、計生技術指導等服務。醫療衛生機構得到了進一步健全。 1994年11月動工建設翟鎮衛生院門診樓,1997年4月28日落成,衛生中心由翟北村遷於此。該中心設有30個科室,醫務人員82人,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1名。 設有病床35張、遙控X光機1台、B超機1台、心電圖機1台、三維腦電圖儀1台、生化設備1套、微波治療儀1台、口腔綜合治療機1台、萬能手術台2張、綜合救護設備1套、救護車1輛。該鎮醫療衛生事業以強化衛生管理、體制改革為重點,健全預防保健網路,實行農村合作醫療,服務水平明顯提高。2000年鎮衛生中心列全市鄉鎮醫院綜合評估第一名。 建國前廣大貧窮人家常年以糠菜為主食,年人均糧食不足80公斤,經濟收入不足40元。 建國後直到60年代食糠菜者漸少,以比較高產的地瓜作為主食。1969年人均糧食148公斤,經濟收入54元。70年代玉米、小麥逐漸成為主食,能吃粗吃飽;80年代吃細,以小麥麵粉為主食;90年代吃好,麵食加雞、魚、肉、蛋。翟鎮人喜食硬食,傳統食品為煎餅。
進入70年代,老粗布衣等被機織布、的確良、滌卡、解放鞋、膠鞋代替。如今,服式變化日新月異,人們穿著隨潮流、隨季節,逐步向高檔化發展。居住條件不斷提高,如今90%以上的農戶建設磚石結構新居。許多農戶建起了高標准二層小康樓,全鎮人均住房面積達22.5平方米。
1986年以來, 郵政、通訊網路發展迅速。1995年投資500萬元對翟鎮郵電局進行遷址重建,設有移動通信站的郵電大樓1996年建成開業。鎮政府以創建「電話鎮」為目標,積極發展農村通訊,到2000年全鎮用於電信事業的投資計1000多萬元,交換機總容量達到1.2萬門, 累計安裝電話4500多部,電話普及率達33%。閉路電視普及率75%。解放戰爭時期用木輪手推車支前運輸糧米物資,解放後把木輪換為膠輪,走親上店靠步行或騎毛驢。80年代普及自行車,90年代摩托、機動三輪、各種汽車穿梭於村鎮大道上。由於機械化、電器化的實現,農民勞動強度大大降低,婦女成為農業生產主力,男子作為剩餘勞力投入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200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111元。 建國前農村住房多為草房, 幾代人同住一院,1949年人均住房面積6平方米。建國後住房樣式發生了很大變化,發展趨勢是:50、60年代住草房,70年代新瓦房,80年代「帶走廊」,90年代住樓房。幾代人同住一院的現象消失,到1978年人均住房面積12.8平方米。1979年以來,由於黨的政策好,農民收入增加,鎮村建設飛速發展,原來村村相連的崎嶇小道統一規劃測直、加寬、硬化。全鎮交通運輸十分便利,磁翟鐵路運煤專線與京滬鐵路相連。濟(南)臨(沂)公路、泰(安)新(泰)公路橫穿腹地,翟(鎮)良(庄)路與京滬高速公路相交,翟(庄)劉(官莊)路、(大)港協(庄)路縱貫全鎮。十幾條鄉村公路相互交織,形成四通八達的公路運輸網。1986年以來全鎮鋪修、硬化道路14條,總里程56.2公里,被新泰市政府授予「道路建設冠軍」稱號。1986年鎮政府辦公樓竣工,在翟家莊東的泰新公路沿線,南與新汶礦業集團翟鎮煤礦相鄰。是年翟鎮政府駐地由翟家莊北遷於此地。
從1994年6月開始, 聘請泰安規劃設計院和市建委村鎮處在反復考察論證基礎上詳細繪制了鎮區總體規劃圖,制定了近遠期實施方案。隨著規劃實施,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對府前街、財源街、工農路、文化路、人民路等進行硬化、美化、綠化,安裝路燈100餘盞,明燈率100%。先後建成了鎮一中教學樓、稅務工商樓、信用社營業樓、公安(派出所)辦公樓、財稅樓、計生樓、農行營業樓、衛生院門診樓、郵電大樓、中心幼兒園等。興建一批宿舍樓、公寓樓、各具特色的兩層以上的商業樓和高標準的商貿市場等。2000年在鎮政府駐地興建一佔地4公頃的街心花園和五層「好來運」大酒店。同時加強配套建設,完善各項服務功能,搞好美化、綠化,成立了鎮區環衛中隊,使鎮區始終保持環境優美、衛生清潔。
小康村建設與鎮區建設同步發展,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優化環境、綜合開發、配套建設的原則,完成了翟良路、翟劉路、望新路、上汪路等重點路段的硬化。全鎮建起了交通網、通訊網、電視網等基礎設施。現有唐立溝、董家莊、於家莊等18個村建起了高標准小康樓, 有568戶喜遷小康新居,各具特色的小康村正在逐步形成。
⑤ 新汶礦業集團人力資源部電話多少誰有求幫助
汶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建企於1956年,是一家以國有資產為主體、多種所有制並存,以煤為主、多種產業共同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
24小時值班電話
0531—66597812 接通請轉人力資源部。。。
⑥ 新.太新汶海爾液晶電視售後服務電話是多少號
不打全國的咨詢電話,通過咨詢電話詢問海爾的售後服務電話,應該是400開頭的
⑦ 新礦集團社保中心的電話是多少啊,急求
新礦的吧。你怎麼不通過114查詢一下,他告訴你的不是哪兒的電話,隨便一個都可以,你再打電話問問不就可以了嗎。我就是這樣問的,不過我是汶南煤礦的就是現在的華恆。你還可以通過新泰市政府熱線找到你想要的結果。12345熱線。
⑧ 新汶住房公積金電話
公積金貸款條件:
1、凡在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正常繳存住房公積金並在本市行政區域范圍內購買、建造自住住房的職工均可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借款人為住房買受人且為正在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職工)。
2、借款人及其配偶具有有效的身份證明;
3、已支付規定比例首付款,首付款+貸款金額=房產總價,且房款未付清;
4、借款人開立繳存賬戶後已連續、按時、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6個月以上,近期未繳不超過4個月;
5、家庭收入穩定,信譽良好,有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
6、同意提供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認可的貸款擔保方式;
7、借款人及配偶沒有尚未還清的住房公積金貸款或數額較大的債務。
⑨ 新泰電影院今日上映表
惡人報喜
地區:
香港
主演:
吳鎮宇 江疏影 鄭中基 余安安 蔡瀚億 官恩娜 曾國祥 Derek Tsang
導演:
谷德昭
類型:
喜劇
⑩ 那位朋友知道新汶聯通營業廳的電話啊
您可以登錄網上營業廳首頁點擊「便民服務」>「營業廳查詢」,輸入省份、地市,或是通過關鍵字查詢,即可查詢全國的營業廳的地址、營業時間和公交路線等。也可以撥打10010人工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