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美國電影每年從中國賺走多少錢

美國電影每年從中國賺走多少錢

發布時間:2022-09-25 19:22:54

㈠ 美國電影業年產值是多少

90年代,我們常聽說美國的電影出口賺錢僅次於航空業。這應該是事實。電影業作為美國僅攻於軍工企業的第二大產業,在1996年產值已高達600憶美元。普華永道的報告數據指出,2004年全球電影業的產值是780億美元。2000年後,美國影視和音像產品超過了航天航空業,成為第一大出口產品。上世紀90年代中期,全世界100部暢銷影片中,美國片共佔88部,穩穩占據壟斷地位。1994年,在美國影視娛樂產品高達180億美元的年收入中,有80億美元(44.4%)來自出口,同年,美國電影票房在海外市場的收入第一次超過本土市場。

㈡ 假設中國進口了一部電影,票房一億,那麼老外能從中賺到多少

按協議來分吧,應該是15-20%左右吧

㈢ 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票房10億,那麼中國賺多少

參照國際通行的票房分賬形式,進口大片各方收入分成的比例是製片方35%,發行方17%,放映方48%。為了迅速佔領中國市場,進口大片的製片方還承擔了宣傳的費用。盡管這樣的分賬比例似乎對製片方較為不利,但後來的事實證明,國外尤其是美國製片方依舊從中國的市場獲得了豐厚的利潤。
不知道現在的行情是否依然如此,僅供參考

㈣ 美國好萊塢電影的票房是不是大多都是賺中國人的錢

中國的電影市場雖然很大,但是對好萊塢票房影響有限,好萊塢主要的票房收入還是北美市場,很多獎項的評比標准也是看北美市場的反響的

㈤ 今年外國電影公司在中國賺走了多少錢

很多,光《泰坦尼克》就1.幾億吧

㈥ 美國電影每年出口賺多少錢

90年代,我們常聽說美國的電影出口賺錢僅次於航空業。這應該是事實。電影業作為美國僅攻於軍工企業的第二大產業,在1996年產值已高達600憶美元。普華永道的報告數據指出,2004年全球電影業的產值是780億美元。2000年後,美國影視和音像產品超過了航天航空業,成為第一大出口產品。上世紀90年代中期,全世界100部暢銷影片中,美國片共佔88部,穩穩占據壟斷地位。1994年,在美國影視娛樂產品高達180億美元的年收入中,有80億美元(44.4%)來自出口,同年,美國電影票房在海外市場的收入第一次超過本土市場。

㈦ 一部美國電影,比如復聯,票房50億,最終能拿多少凈利潤回美國

進口片和國內電影利潤演算法有些不一樣
在1994年前 國內市場並沒有過於明確的規則和套路 對美國電影採取了買斷式播放的方式。
所以進口的好萊塢電影,國內以一定數額將影片進行買斷,國內市場負責影片的盈虧,無論電影盈利還是虧損都和好萊塢無關。這種方法卻引進不了真正優質的好萊塢電影。後來當時中影的經理吳夢辰提出了電影「分賬」的方法,使得《亡命天涯》成了第一部「分賬」受益者。當時好萊塢分賬只能分到13%,對此他們並不滿意。好萊塢在2012年與我國進行談判並簽訂了《中美電影諒解備忘錄》,好萊塢的進賬也從原來了13%上漲到了25%。用此方式計算的話復聯50億的票房好萊塢大概能拿到12.5億。

㈧ 好萊塢片商在中國以及其它國家的票房分賬是怎樣的

在好萊塢的眼中,只有兩種,一個是國內市場,一個是國際市場

國內市場:美國+加拿大,美國人毫不客氣的把加拿大當然了自己的後花園。

國際市場:分為三大區域——歐洲/中東/非洲(EMEA),亞太地區(亞洲/澳大利亞)以及拉丁美洲。主要以票房收入作為劃分依據。

好萊塢電影票房分賬方式——階梯式規則

一般而言,如果一部電影票房高的話,電影公司所分得利潤的比例往往高於院線。例如,一部票房3億美元的電影,電影公司可以分到高達60%的收入。但是對於一些票房成績不佳的影片來說,院線也要保障自己的收益。例如,一部票房僅1000萬美元的電影,電影公司只能拿走45%的收入。雖說現在好萊塢的電影公司都很強勢,但院線也有自己的底線,不會一味地妥協。總體來說,一部美國電影的本土電影票房,電影公司分得的比例大概是40-55%。

㈨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於2002年在中國上映至今,這部電影賺了多少錢

這部電影從上映到中國到現在,至少都已經賺了十幾個億的金額了,大家可能會覺得有一點誇張,但是我們用數據告訴你一點都不誇張,只會說少了,不會說多了。因為當時這一部電影上映的時候就斬獲了將近5600萬的票房,在當年這個成績是位列年度第二的。基本上這個系列的電影只要上映票房都是非常的不錯的,它是中國電影市場的見證者。

一根魔法棒售價都高達兩百多塊錢,但是還是會有很多的人購買。反正跟哈利波特相關的,不管是吃喝玩樂,都是有各種各樣不同的東西推出來的,只有大家想不到的,沒有官方做不出來的東西,通過這些東西他們都賺了不少的錢,所以說這幾年真的是大賺特賺。

㈩ 2.美國電影在中國的影視市場發展現況以及趨向

過去20年,美國電影市場發生了什麼
研究中國電影票房市場未來的趨勢和變化,我們不得不說說美國市場,畢竟那才是全球最大的電影生產和消費市場。我們分析了1995年到2018年的電影票房數據,得出了一些簡單的結論。
1、通脹調整後的電影票房基本上沒有太大增長。我們的第一個結論讓人感覺有些震驚,1995到2018年經過通脹調整後的電影票房基本上沒有太大增長。1995年全美電影票房總收入是53.15億美元,經過通脹調整後折算到今天大約是108.74億美元。
2017年全美電影票房總收入為109.72億美元,和22年之前幾乎一樣。我們從電影票銷售數量的角度能夠更加清楚看到這個特徵。1995年全美總共消費了12.2億張電影票。
而2017年全美消費的電影票數量居然也是12.2億張,幾乎完全一致!不同的是,電影票的價格伴隨著通脹水平而上漲。1995年看一場電影的均價是4.35美元,2017年看一場電影的均價是8.97美元。所以,進入成熟期的美國電影市場並沒有出現量價齊升,而是依靠通脹帶動了電影票價格的上漲。
2、市場集中度是分散的。這一點也和我們的常識完全不同。我們僅僅從電影發行的數據來看,全美六大電影公司(華納兄弟,迪士尼,福克斯,派拉蒙,索尼,環球影業)在1995年發行了110部電影,非六大電影公司的產品在1995年的發行量是28部。到了2017年,六大電影公司當年發行了79部電影,非六大的發行數量為46部。雖然電影製作的成本越來越高,但是更多的獨立第三方製作方起來,包括著名導演George Lucas成立的盧卡斯影業。
3、什麼類型的電影最賣座?我們按照不同的風格做了劃分。冒險類(Adventure)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27.26%,排名第一;動作類(Action)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19.20%,排名第二;劇情類(Drama)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16.36%排名第三;喜劇類(Comedy)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15.3%,排名第四。之後是驚悚(Thriller)、恐怖(Horror)和浪漫喜劇(Romantic comedy)。
4、市場份額最高的電影製作公司。迪士尼是1995到2018年(截止春節前)票房份額最高的公司,總計票房330億美元,製作了543部電影,平均票房6087萬,累計市場份額15.65%。關於迪士尼的高票房,和其對超級英雄系列的商業化分不開,我們今天都知道漫威IP的商業化,對迪士尼整體票房的提升非常大。緊隨其後的是老牌製作公司華納兄弟,總計票房321億美元,製作了707部電影,平均票房4543萬,累計市場份額15.21%。其實華納兄弟在多年前一直是行業老大,但最近幾年被迪士尼超越。
之後是索尼和福克斯,分別擁有12.31%和11.59%的累計市場份額。不過索尼單片平均票房3850萬美元,低於福克斯的4997萬美元。
5、賣座的超級大IP。最後我們羅列了過去10年美國票房最高的電影,從中也能看到一些有趣的現象,他們分別是:2007年的蜘蛛俠3(全美票房3.36億),2008年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全美票房5.31億),2009年的變形金剛(全美票房4.02億),2010年的玩具總動員3(全美票房4.14億),2011年的哈里波特大結局(全美票房3.81億),2012年的復仇者聯盟(全美票房6.23億),2013年的鋼鐵俠3(全美票房4.08億),2014年的銀河護衛隊(全美票房3.33億),2015年的星球大戰前傳(全美票房7.42億),2016年的尋找多利(全美票房4.86億),2017年的星球大戰前傳2(全美票房5.17億)。
我們發現每年票房最高的電影無一例外都是超級大IP,而且都是系列電影。
未來中國電影市場:票房靠內容推動
看了美國過去20年的電影票房發展趨勢,我們大致能得出一個結論:從總量的角度看,中國電影市場逐漸進入飽和階段。高增長肯定是過去了,未來電影票房的波動更多依靠當年的優質內容。我們發現1995到2017年,美國電影票消費的數量是沒有增長,票房的增長源於票價提高,所以通過通脹調整後的電影市場基本上飽和不增長了。某些年份的增長主要依靠這一年的一大批超級電影。所以逐漸的電影市場不再是一個趨勢增長的模式,而是看單獨每個年份的產品。
中國電影過去10年的高速增長主要依靠兩個因素:渠道下沉和互聯網帶來的便利性。
春節我們看到三四五線的人都在看電影,因為渠道已經完成了下沉,這些地方也都有設備精良的電影院,能看到最新的電影。渠道下沉也離不開互聯網的發展,因為移動互聯網打破了信息鴻溝。
現在三四五線城市的人口,通過互聯網也知道一二線城市人口的生活方式,在關注些什麼,再看哪些電影。我們再看看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便利。現在互聯網成為了電影票購買最主要的渠道,這一點已經超越了美國人民。我們可以提前購買好電影票,然後算好時間來到電影院。不再需要排隊購票,只需掃描二維碼就能列印電影票。這讓電影觀看的便捷度大大提高。這些,都推動了電影在國內的高速發展。
過去幾年電影屏幕數的增長是超過了觀影人次的增長,未來幾年電影屏幕的更新換代也接近尾聲,更多是存量的增長了。那麼整個國內電影票房也逐漸會進入相對成熟階段,作為一個整體,票房高速增長的階段已經過去,未來還是需要看電影本身的質量。
好消息是,過去幾年的高速發展,讓中國電影製作能力上了一個大台階。包括這次火爆的幾部國產電影,製作能力已經相比過去出現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另一個重要的變化是,三四五線城市的生活方式開始向一二線城市靠攏,這也是受益於過去10年的城鎮化和移動互聯網發展。以前去三四五線城市,他們的生活方式和一二線差異比較大。現在這些三四五線的人也上網買東西,也去看電影,也逛大商場,也買車。
基本上和一二線的人消費差異不大。所以過去一年我們看到微博,阿里,京東,甚至美團和快手的增長都是來自這些三四五線城市,背後也體現了這種消費結構越來越接近的趨勢。
總結:比票房更重要的是背後的趨勢
我們不應該因為此次春節電影票房的爆發,就對2018年整體中國電影票房市場過於樂觀。畢竟沒有太多基本面的因素,行業發展最快的那一段也過去了。此次主要是一些優秀的電影集中在春節檔期上映。對比美國,我們看到其實行業進入飽和階段,電影票數量就不太增長了,票價的提高還是要和通脹掛鉤。
比電影票房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三四五線城市人口的生活發生出現了一二線化的特徵。這也符合城鎮化的規律,越來越多人被同化。消費品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輸出,高緯度打低緯度。這幾年消費最大的變化就是移動互聯網帶來廣義的渠道下層,不僅僅是物理渠道,還有線上的信息渠道下層,加速了生活方式的同質化。

閱讀全文

與美國電影每年從中國賺走多少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好看的動作犯罪類電影排行榜 瀏覽:244
手套美女給男友手術是什麼電影 瀏覽:853
海濱別墅電影好看么 瀏覽:708
什麼動漫電影好看十名 瀏覽:703
好看的黑暗系英語動畫電影 瀏覽:756
十三宗罪電影免費 瀏覽:722
電影生化危機5在線觀看免費完整版在線播放 瀏覽:912
電影長津湖投資成本多少 瀏覽:240
影院式酒店怎麼放自己下的電影 瀏覽:456
英文版電影音樂之聲免費觀看 瀏覽:836
南通做畢業微電影費用多少 瀏覽:660
電視上免費連續劇電影 瀏覽:780
美國電影怎麼觀看 瀏覽:735
快手直播間怎麼放電影不違規 瀏覽:277
耶穌題材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72
如何快速電影剪輯 瀏覽:844
好看的愛情電影音先鋒 瀏覽:276
哪些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動畫電影 瀏覽:748
電影怎麼能同步翻譯 瀏覽:754
和再見前任相似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