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疫情下該如何做好防護措施呢
疫情防控常態化
個人防護很重要
「疫情防控常態化,個人防護很重要。」馬建明說,首先要調整好心態,真正接受疫情防控常態化,切實改變一些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比如,科學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屈肘遮住口鼻,減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動,室內多通風、勤洗手、使用公勺公筷,在公眾場所盡量不要用手觸摸嘴、眼、鼻等,這既是疫情防控的需要,又是提高每個人健康素養的需要,也是將來生活方式的常態。
其次,要持續關注國家和地方疫情防控舉措的新政策。由於疫情發展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疫情防控舉措也會相應調整。隨著生產生活秩序的恢復,大家的關注點會轉移,對疫情防控相關政策、信息的關注度也可能會降低。因此,抓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需要每個人對疫情防控不斷關注,避免麻痹或鬆懈。
一旦身邊出現散發病例或聚集性疫情,不要過度恐慌。經過前一階段的疫情防控,各級政府、醫療體系和公眾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提升了防控能力,有了應對的心理准備。所以,一旦局部地區再次出現疫情或反彈,我們要按照國家和各地防控要求積極配合,及時調整心態,科學有序應對。
馬建明提醒,疫情期間尤其要注意食品安全,食物要清洗干凈、燒熟煮透,這對確保食品安全至關重要;在處理食物時,包括包裝材料的整個過程,都要勤洗手,避免用不幹凈的手觸摸眼口鼻;生熟食物所用的案板、刀具等要分開處理,避免交叉污染;烹調加工結束後,對檯面、容器、廚具等要進行清洗和消毒。
出入農貿市場、批發市場、超市等地,最好全程佩戴口罩,盡量避開人流高峰,縮短停留時間;減少接觸生魚生肉等食品原料,回家後及時洗手,尤其要注意避免與有感冒或類似流感症狀的人密切接觸;一旦出現發熱、乾咳、乏力等異常症狀,及時就近到發熱門診就診,就醫途中全程佩戴口罩,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佩戴口罩勤洗手
兩項舉措最有效
「要不要戴口罩,首先要了解所處區域的風險等級。」馬建明說,風險等級越高,佩戴口罩要求也越高,我們也要更嚴格按規范佩戴。其次,要看所處的局部區域,包括居住的小區、旅行住的旅館,以及工作單位等環境,這些環境管理是否規范、嚴格,也是我們選用口罩類型和要不要佩戴的參考。
「戴不戴口罩基於對感染風險的判斷,首先看有無感染源,其次是判斷暴露風險的高低。」馬建明表示,我們可從四個方面來決定是否要戴口罩。一要看我們所處或所去的地方是否可能出現人員聚集,如果人多、距離近,就要嚴格按要求戴口罩。二要看我們在這個環境中停留時間的長短,如果只是路過,比如從菜市場門口路過,可以不戴;如果在裡面停留時間比較久,比如乘航班,航程可能有兩個小時,就要全程佩戴口罩;像高鐵這樣的環境,即使半小時或更短一些,也應該佩戴。三要看所處區域是否通風良好,如果是露天的、戶外的,沒有近距離接觸,就不需要戴口罩;如果室內通風良好,這種場合也相對安全,反之就不安全,像地下農貿市場,空氣流通很差,這種環境風險就很高。四看我們是否了解周圍的人,是否能判斷他的安全性。比如公交車售票員,他周圍的人難以查證從哪兒來、是否來自疫區、安全不安全,就要戴口罩。如果接觸的人是否安全很清楚,就像我們在辦公室,同事們的來龍去脈很清楚,他家裡的人也都很清楚,這時候如果能保持一定距離,就可以不戴。
此外,還有三種特殊情況應佩戴口罩:一是在一些比較封閉的公共場所,比如在公共交通工具、電梯、人多的公共場所,因為這些地方可能會接觸一些感染狀況不明的人員;二是生病的時候,尤其出現發熱、咳嗽呼吸道感染症狀要戴口罩,主要是為了避免把病源傳給其他人;三是在特定的環境內,比如去醫院、理發店、游泳館、電影院等。
「防控疫情另一個非常有效的防護措施就是做好手衛生。」馬建明指出,除了飯前便後要洗手,其實還有很多,比如,清潔操作前和污染操作後,接觸食物、吃東西或者加工食物前,都要做好手衛生;還有接觸了污染的東西,比如接觸了垃圾或者錢幣,或者護理了病人等,也要做好手衛生。
手衛生不僅指平常的洗手,它還包括手消毒。洗手是用流動水,用洗手液或者肥皂,採取「六步洗手法」;手消毒可以用速干手消毒劑或者其他類型的手消毒劑進行揉搓,做法一定要到位,選擇正確的手消毒劑,才能真正達到手消毒的效果。值得提醒的是,你的手接觸的物品不一樣,污染程度也不同,當手上有明顯污染物時,一定要洗手,不可直接用手消毒劑,因為手上的有機物會影響手消毒劑的消毒效果;如果手上沒有明確污染物,既可直接用手消毒劑進行揉搓,也可以洗手。
馬建明強調,在傳染病流行期間,要進一步加強手衛生,養成勤洗手或手消毒的好習慣。
以下三種場所
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去醫院看病時,要做好個人防護。」馬建明說,去醫院前先預約掛號,約好就診時間,並根據自身狀況就近就醫,以減少路途中的感染風險。合理安排出行,建議私家車出行或者步行、騎車,不得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個人防護要加強,盡量跟他人保持一定距離。到醫院之後,建議全程佩戴口罩。如果條件允許,建議走樓梯,如果必須乘坐廂式電梯,建議分散乘梯,避免聚集。排隊候診時,盡量保持一米以上距離。在就醫過程中,建議盡量減少取號、按電梯等操作,當碰觸這些公共區域的物體表面之後,要及時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結束就醫要盡快離院,回家及時洗手。
「去影院看電影,也要做好個人防護。」馬建明說,一是優先採取網上購票或現場掃碼購票;在現場購票或購買其他物品時需要保持一米的社交距離;二是盡量避免直接用手觸碰影劇院的公共設備或設施表面,特別要加強手衛生,勤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劑、消毒濕巾,打噴嚏時用紙巾、手臂肘部遮擋口鼻;三是減少與朋友相約觀影,盡量自己或陪同家人觀影。在影院內不要過多交談,減少近距離聚集;四是隨身攜帶口罩,當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尤其是一米距離內時,要戴好口罩。
「去游泳館游泳,要注意游泳池衛生。」馬建明說,游泳池的衛生安全很重要,包括游泳池的水、空氣和用品用具等,顧客要選擇符合規范的游泳館。游泳館一些高頻接觸的部位要定期消毒,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消費者進入游泳池時,首先要接受游泳池經營方的管理,比如測量體溫、出示健康碼。顧客進入游泳池之前要做好淋浴,在進池之前做好腳部消毒,並在游泳池裡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回答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您解決問題。
原創碼字不易,希望您能夠採納、點贊。)
如果仍然不明白的話,歡迎「追問」
⑵ 如何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
一、加強人員流動管理。請廣大群眾非必要不前往境外和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盡量避免到疫情發生地出差旅行,如與中高風險地區人員接觸須立即向所在村(社區)報告,自覺配合落實相應的健康管理措施。
二、加強人員聚集性活動管控。全縣停止非必要聚集性活動,嚴格大型活動監管,會議、培訓、活動盡量採取線上方式,盡量減少線下大型活動。確需舉辦的,按照「誰審批、誰主辦、誰承辦、誰負責」和屬地管理的原則,壓縮規模、縮短時間、控制人數。
三、加強公共場所防控管理。室內公共場所實行預約、錯峰、測量體溫、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KTV、電影院、健身房、室內游泳館、酒吧、網吧、洗浴中心等密閉場所按接待能力的50%實行限流,全縣景區按接待能力的75%實行限流。
四、加強餐飲場所管理。餐飲場所提倡打包,堂食按接待能力的75%實行限流,每個包房不超過10人。嚴格做好用餐人員的體溫檢測、佩戴口罩、核查粵康碼措施。顧客非用餐時佩戴口罩、用餐時保持距離。使用公筷公勺,防止交叉污染。
五、加強重點場所管控。精神衛生、養老、福利、母嬰類服務機構及監所等重點場所要實行嚴格管理。汽車站、高鐵站等交通站場要做好體溫檢測,認真查驗旅客信息,加強人流引導,避免人員集聚。
六、加強個人防護。廣大群眾要增強防護意識,嚴格做好個人防護,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常清潔、用公筷等良好生活習慣;每天進行自我健康監測,如有發燒、咳嗽等症狀,立即就近前往發熱門診就診,如實告知流行病學史、旅居史;就醫途中要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七、加強疫苗接種。接種新冠肺炎病毒疫苗是目前預防和控制新冠肺炎最安全、最有效的手段,能夠有效降低人群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符合接種條件的人員應盡快接種。
八、加強信息甄別。廣大群眾對網傳信息要仔細甄別,自覺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共同營造全民參與、聯防聯控的濃厚社會氛圍。
以上內容參考揭陽市惠來縣人民政府-關於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⑶ 擁擠的賀歲檔與春節檔會給電影院帶來哪些難題
大家現在看一看時間距離新一年的春節很快就要到來了,在這一年的時間裡面,不知道大家有做什麼重大的決定,或者是有什麼很重要的事情嗎?在年前你制定的計劃現在有沒有完成呢?
新一個春節就要來了,那麼就意味著賀歲檔和春節檔就又要來了,但是在現在新冠疫情雖然已經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依然沒有被完全消滅的這一個很關鍵的時候,擁擠的賀歲檔和春節檔會給電影院帶來哪些難題呢?
在這一個電影院人流量特別密集的時候,要格外的注意防控。大家都知道電影院是一個人,流量很大很密集,並且還是一個密封不怎麼透氣的場所,所以說大家在春節檔或者是賀歲檔去看電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防護。
這一個春節檔想必又會熱熱鬧鬧的吧,所以說也會有大量的人涌到電影院裡面看電影,你有沒有什麼特別期待今年上映的電影呢?然而這個時候如何做好防控就是我們應該關心的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全部看法,非常感謝你能夠讀到這里,如果說你有其他的意見和建議,也歡迎在評論區和我留言交流。
⑷ 疫情期間去電影院看電影有哪些注意事項
在170多天的等待之後,影院終於復工了,疫情期間平民大眾一直懷揣著看電影的熱切期待,許多影片如《花木蘭》、《唐人街探案3》、《小婦人》、《姜子牙》都引起了網友的極大關注,許多影院處於歇業的狀態,影院的工作者一直以來也是心情焦灼,終於在7月20日低風險地區的電影院開放營業,雖然影廳對觀影人數有嚴格限制,新上的影片也不多,但足以振奮人心,帶給了人們一個積極的信號。但到電影院看電影也不可以掉以輕心,我們還是要保持小心謹慎的態度,觀影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⑸ 每場平均1.8人,近60%影院關門,疫情下電影院該如何自救
電影院需要不斷縮減自己的規模,同時也需要在合適的情況下暫停營業。
對於那些電影院來說,因為新冠疫情會直接導致很多電影院被迫關閉,這也會導致電影院的運營成本進一步提高。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和電影院已經到了入不敷出的境地,有些電影院的老闆甚至已經因此而破產倒閉,電影行業確實非常艱難。
電影院的每天上座率只有1.8人。
這是一場非常誇張的數據,因為新冠疫情影響到了很多城市的正常娛樂活動,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之下,全國所有的電影院的平均上座率只有1.8人。我們要知道電影院平時的上座率可以達到至少100人以上,這個數據基本上意味著很多電影院的收入已經出現了90%以上的暴跌情況,這也直接導致全國至少60%以上的電影院被迫關門。
⑹ 復工電影院應該怎樣處理疫情防控
首先電影院應該先保證院內的一些消毒衛生工作到位,其次是員工的安全也要有一定的保障,另外觀影的人員也要做好相關的消毒工作以及佩戴好口罩,最好是禁止在室內吃東西。
⑺ 常州全市暫停電影院營業,疫情期間該做好哪些防控
為了能夠更好的阻擊疫情的擴散,這一次常州市暫停全市電影業停業,恢復營業的時間需要靈行通知。這一次,常州的防控舉措很不錯,值得我們點贊!由於本次發生在國內的新冠疫情源頭為德爾塔毒株,帶有很強的傳染性,所以常州市為了減少人群聚集,也是下大力氣做好防控工作。那麼,你認為在疫情期間還有哪些防控措施需要開展實施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談一談。
三、特殊場所:
對於一些特殊場所,比如說幼兒園、培訓機構、養老院或是學校等,日常管理工作一點都不可以鬆懈,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早上報。平日里應該准備好日常防疫物資,比如說消毒液、洗手液、口罩以及體溫計等。還應當嚴格落實來訪管理,必須執行登記制度,等待測溫掃碼確認對方沒有異常,才可以獲准進入這些特殊場所。
⑻ 北京開展公共場所防疫大檢查,公共場所如何做好防疫工作
首都將開展公共場所的疫情防控大檢查,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公共場所要做好以下幾項相關措施:
安排人員在公共場所巡邏提醒居民做好個人防護,很多居民在進入公共場所之前比較遵守疫情防控規則,帶好口罩,做好個人信息登記,但進入公共場所以後,隨意的摘下自己的口罩,完全不顧自己的安全,因此可以安排工作人員不定期的在公共區域進行巡邏,看到沒有戴口罩的人需要進行提醒,如果不服從疫情防控規則或者一直不戴口罩,可以按照相關規定對該人作出清場的處理,以此來保證其他人在公共區域的人身安全。
⑼ 元旦、春節電影院預約限流,我們去看電影該做好哪些防疫措施
戴好口罩,保持安全距離 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