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如何辨認盜版電影

如何辨認盜版電影

發布時間:2022-09-15 02:08:29

如何區分正版和盜版DVD

(一)進口音像製成品的真偽鑒別

目前,只有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具有進口音像製成品的權利,不是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進口的音像製成品,一定是非法音像製品。進口音像製成品的真偽鑒別,具體可以通過以下方式:

(1)凡「打孔」、「鋸口」的進口音像製成品一定是非法音像製品;

(2)凡沒有同時加貼「音像製品防偽標識」(目前,進口音像製成品一律加帖A-III號段的防偽標識)和「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防偽標識的進口音像製成品,一定是非法音像製品;

(3)凡彩封上有「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總經銷」、「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分公司進口」、「中國圖書進出口×××分公司總經銷」字樣的進口音像製成品,一定是非法音像製品;

(4)目前,凡是進口的錄像製成品標明是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進口的,一定是非法音像製品。

(二)國內出版音像製品的真偽鑒別

非法音像製品在許多方面與正版音像製品存在區別,鑒別國內出版的音像製品的真偽也有許多方法。

(1)觀察包裝和彩封。沒有彩封的音像製品(俗稱「黑皮帶」)、包裝封面是黑白色復印圖案的錄音帶、錄像帶一定是非法音像製品;用塑料袋簡易包裝的激光視唱盤(CD、VCD)多為非法音像製品。

許多非法音像製品的外包裝很粗糙,塑料膜粘貼不緊,容易脫落;有的彩封色彩單調、呆板、刺目、偏色、過於濃重、層次不清晰;彩封字跡含混或有雙影;非法激光視唱盤的彩封兩面的字跡和畫面的朝向經常不一致,國內生產的CD、VCD盤上的絲網印刷多是單色,少有雙色,三色或更多顏色的基本沒有,且印刷粗糙,常常跑色、偏色;等等。

現在,許多非法音像製品的彩封已可亂真,有的甚者比正版音像製品還精美。所以,不能單純以包裝和彩封來斷定真偽。

(2)價格參考。非法音像製品的成本較低,不法分子又急於在短時間內將非法音像製品脫手。所以,價格明顯比同樣節目的正版音像製品價格低的音像製品,多是非法音像製品。

(3)音像製品防偽標識。文化部規定,所有在市場上流通的合法音像製品,都必須加貼國家統一的音像製品防偽標識。所以,沒有加貼防偽標識的音像製品,一般都是非法音像製品;加帖偽造、假冒的防偽標識的音像製品,是非法音像製品。

(4)中國標准音像製品編碼識別。凡國家批準的音像出版單位出版的音像製品都必須標識中國標准音像製品編碼,沒有標明編碼的國內出版的音像製品多是非法音像製品。完整的編碼按順序包括大寫字母ISRC、國家碼(CN)、出版者碼(如A06)、錄制年碼(如97)、記錄碼(如A型碼:取0000至2999的阿拉伯數字,B型碼:取300至999的阿拉伯數字)、記錄項碼(如A型碼:取0至9的阿拉伯數字,B型碼:取00至99的阿拉伯數字)、類別代碼(&127;由載體代碼和分類代碼兩部分組成,兩者之間用一個圓點分隔。錄音製品的載體代碼為「A」,錄像製品的載體代碼為「V」;分類代碼按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的基本分類號給出,如藝術類中的音樂類別為J6,電影類別為J9等),在出版者碼至記錄項碼的各段之間用連字元「-」分隔,在記錄項碼和類別代碼之間用斜線「/」分隔。如一個完整的中國標准音像製品編碼:「ISRC CN-C18-97-317-00/A.J6」。

編碼混亂、錯誤的音像製品,多是非法音像製品。

(5)出版社的圖形標志(社標)的識別。國家批準的音像出版單位一般都有自己的圖形標志(社標),一些有影響、實力強的音像製品總批發單位也有自己的圖形標志,在其自己出版、發行的音像製品上都標有自己出版社或發行單位的圖形標志。圖標與出版、發行單點陣圖標不符的音像製品是非法音像製品。

(6)SID碼的識別。SID碼是激光數碼儲存片來源識別碼。凡國內復制加工的激光數碼儲存片的內圈表面上都壓制有一組四位數的SID碼,四位數的第一個是大寫的英文字母,後三為是阿拉伯數字,連同手寫體ifpi(四個字母頂上有一道弧線)一起,構成來源識別碼,如「ifpi N100」、「ifpi N101」、「ifpi A105」等。凡在國內復制加工的激光視唱盤,沒有SID碼的,一定是非法音像製品。SID碼世界通用,一般合法復制加工單位復制加工的激光數碼儲存片表面都壓制了SID碼,沒有SID碼的激光視唱盤一般都是非法光碟生產線復制加工的非法音像製品。
參考資料:av.ccnt.com.cn/

㈡ 電影里正版和盜版有啥區別

所謂的盜版就是非法復制正規場家出版的擁有版權的物品,因為是非法復制的所以在製造的技術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盜版的畫面不會很清楚,這是盜版的不足之處。另外提醒一下,盜版是受到相關部門嚴厲打擊的非法行為!

怎麼才能知道是正版還是盜版呢

概念小釋:正版、原版、引進版、盜版和模擬版
正版:就是經過正規渠道獲得音樂作品的版權,由合法音像出版機構進行發行、銷售的唱片。
原版:通常也稱為「進口版」,本質上是由國外、港台唱片公司進行壓片、印刷,然後通過正規的進口渠道,運輸到內地市場,再由合法的代理機構進行銷售。
引進版:內地的音像出版機構與音樂製作者所在的國外或港台唱片公司簽訂合法的引進合同之後,獲得音樂作品的母盤,然後自主進行壓盤、印刷、發行、銷售。
盜版:所謂「盜版」指的是未經許可而「復制」他人享有版權的音樂作品的行為。
模擬版:屬於「盜版」中的極品。就外觀而言,跟正版如出一轍,一般連發行公司都看不出來哪個才是真的。
如何區分正版與盜版
1 盜版片的歌曲數目較多,一般1CD為16-20首,2CD為30多首。而正版一般為1CD,10首左右。
2 正版CD的歌曲僅是最新出品的歌曲,而盜版片的歌曲除了新歌外,還有老歌,甚至還有其他歌手的歌。
3 價格上,盜版片一般在10元左右,而引進版CD一般在15元以上。
4 正版片VCD較少,正版CD發行時,一般只錄制2-3首MTV。少數歌手在新專輯發行後,才逐步錄制專輯其他歌曲的MTV。所以,在新專輯發行時,就有專輯所有歌曲MTV的VCD絕對為盜版。
5 由每個歌手1-2首新歌組成的合輯,一定是盜版。唱片公司是不會發行此類合輯的。
6 正版片製作精美,圖文清晰,手感較好。盜版片印刷模糊,外殼柔軟,重量較輕。
7 從質量上看,盜版CD音質差,盜版VCD有些歌曲的MTV畫面胡編亂套,口型與歌詞不符,聲音效果差。盜版片容易損壞。

-- 正版碟和盜版碟的對比實驗
盜版碟與正版碟的音到底有沒有差別?這是很多發燒友很關心的問題,因為如果沒有什麼差別或差別可以忽略不計的話,我們多花近十倍的價錢去買所謂的正版、特別是買老外的正版就顯得實在愚蠢了。下面以本人的實際對比試聽的經歷來說明這個問題。
在下極少買盜版碟(總共不超過4張),前一段時間,大家都在買蔡琴的《遇見》和《機遇》說是效果如何好。我已經買過蔡琴的《老歌》、《懷念名典》和《民歌蔡琴》,很怕買到風格完全一樣、錄音效果也完全相同的新碟,但又禁不住誘惑,因此決定先買盜版來聽聽。於是十元買回我在帖子「各位高手, 幹嘛不談談D版呢?」的回應中所描述的質量較高的盜版碟,這碟上除了《遇見》的全部典目外,還含有《機遇》上的包括「機遇」在內的4首歌,可以說十分超值。回家一聽,效果果然不同凡響,演唱和配器都非常HI-FI,比以前的碟更上一層樓,於是立即買回了正版《遇見》和《機遇》。看著這過早完成使命的盜版碟,忽然靈機一動:干嗎不利用這現成的寶貝實際測試一下盜版與正版的區別呢?於是有了這次對比試驗。
測試器材為:TEAC VRDS-25 CD機,金嗓子C-265前級, 金嗓子P-450後級,卓麗貴族3號喇叭(線材略)。對比曲目主要是「遇見」,先用歌德80耳機插在前級耳機插孔內對比,再用喇叭放音對比。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兩者差別太大了。盜版的最大缺陷是左右聲道似乎錄反了:1分20秒處的小提琴聲,正版碟是在左邊,而盜版碟在右方;2分10秒處的三角鐵,正版碟是在明顯偏右處,而盜版碟則在稍偏左處。其次是清晰度有差別,盜版碟比原版碟的口型顯得大,有點「蒙」,原版碟的「口水聲」和「換水聲」,明顯比盜版碟真。再者在聲場的定位上,正版碟要明顯強於盜版碟,比如2分10秒處三角鐵,盜版碟在開始還顯示定位在稍偏左處,可後面就有點「飄」,讓人搞不清真正的定位到底在何處。最後是伴奏的高低頻延伸,盜版盜沒有正版碟去得那樣盡,尤其在伴奏量增多,音樂信息量加大的情況下更是如此。總的感覺是:聽正版碟更舒服,效果更好聽。隨後又簡單地用「機遇」進行了對比測試,在播到蔡琴的那段獨白時,聽盜版碟的好像有點鼻塞的感覺,而聽正版碟的則沒有。
事實證明,盜版碟與正版碟的效果的確有差別,這種製作相對精良的盜版碟尚且如此,那些粗製濫造的盜版碟和正版碟相比,差別就更大了。
有些燒友們也許會不服氣:我們玩電腦,裝的Windows 98和其他軟體全都是盜版的,而所用的CDROM檔次也一般,為什麼效果和裝正版軟體的效果是一樣的,也沒有看見電腦經常死機啊!如果正碟和盜版相差很大的話,一個0或1不同就有可能導致執行動作完全不一樣的軟體豈不要亂套?作為計算機工程師的我,可以告訴你其中奧秘:電腦光碟的數據格式與CD上的音樂數據格式是不同的。電腦光碟的數據中夾帶著大量的冗餘糾錯碼和扇區定位信息,因此光碟機在讀盤時,發現定位不對,就會在空轉過程中反復調整光頭使之適應(你經常可聽到光碟機在作這種調整時異常聲音),如果發現數據中有錯誤,可利用其中的冗餘糾錯碼來自動修正錯誤的數據。如果錯誤太多,無法自動修正錯誤的話,電腦就只好罷工,告訴你它無能為力。因此對電腦光碟來說,只存在能不能讀得出的問題,而很少出現會讀錯的問題。這樣,光碟機的好壞只表現在速度的快慢和讀片能力的強弱,而不可能像CD轉盤那樣,價格可以差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而CD格式是在還沒有發明個人電腦時確定的,當時的技術局限就使得CD數據格式先天不足,CD數據中冗餘糾錯碼比CD-ROM中的要少得多, 一部分糾錯碼甚至與音樂數據放在不同的光道上,最要命的是CD沒有扇區標記。CD機光頭讀取0或1的數字音樂訊號是以恆定線速度進行的,沿螺線的信息線路由內圈向外部讀取,一旦它開播就只能這么均速走下去,不能停頓不能等待(否則由於沒有扇區它就再回不到那個停頓點),一旦出現電壓等其它電氣環境的波動、CD機轉盤穩定性稍差點或CD碟的質量差一點的話,CD機就會讀到錯誤的數據(在正確的時刻讀到的錯誤數據,或在錯誤時刻讀到的正確數據對CD重放說都是錯誤數據),這時它絕對不會停下來反復讀某一段,也不會因為無法修正錯誤而罷工(你用電腦光碟機聽CD時更能感受這一點),只能採取插值演算法矇混過關,因此從CD上讀到的數據是什麼,與CD機轉盤的質量和原碟本身的製作質量都有很大的關系;從光碟上讀出的軟體數據是先放入電腦內存後再來執行的,因此所有的0和1遲一點早一點讀出沒有關系,而CD就不同了,0和1的讀出必須嚴格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時間不同步將嚴重影響音質(亦即「在錯誤時刻讀到的正確數據」),這就是所謂的「時基誤差」(JITTER)。所有這一切,導致了一張CD上數據是不可能像電腦光碟上的一樣完全被復制,也導致了CD轉盤的優劣對最後播放的聲音至關重要,而CD轉盤和解碼器的優劣和配合決定了時基誤差的多少,這樣才造成了現在CD機價格可以相差幾百倍的現實。說來可悲,這全是由於CD的發明者一手造成的!如果當初發明的CD格式像現在的CD-ROM一樣加進了大量的糾錯碼和定位信息,同時加入更多的時間同步信息消除時基誤差,現在就不可能有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的CD機出現,我們現在用三四百元的CD機聽到的聲音與用幾千元CD機聽到的聲音也會完全相同,盜版碟就像現在的盜版軟體一樣完全與正版無異。
希望以上解釋能解開許多燒友心中的迷惑。總之,買正版碟的燒友並不是傻瓜,一點差別也沒有也想多掏人家的錢是不可能的。還是那句行話:耳朵收貨。
在以下幾種情況下,買盜版是理智的:
1.只對旋律感興趣,不會注重音響效果;
2.聽覺不敏感,或沒有經過聽力訓練或實踐,聽不出正版碟和盜版碟的差別;
3.雖然本人在好器材上能聽出正版碟和盜版碟的區別,但自己的器材檔次有限,播放正版碟和盜版碟聽不出差別;
4.經濟條件限制。
而對於經濟條件許可、本人器材夠檔次、自己注重音響效果而且能聽出正版碟和盜版碟的差別的朋友,購買正版碟是唯一選擇。如果僅僅是經濟成本的原因,建議用好一點的空白光碟在專用刻錄機(電腦上用的質量不太好,現在好像有帶CD刻錄功能的CD機賣)上復制,效果與正版碟就差別甚微了,而成本比盜版碟稍貴一點。
當然,這里所說的正版碟不包括國內CD廠商的產品,更不包括所謂的引進版。國內的所謂正版碟是敗壞正版碟聲譽的罪魁禍首,他們才是真正的牟取暴利。許多燒友認為正版碟與盜版碟音質沒差別,主要是從這些所謂的正版和它們的盜版相比較來得出的結論。

㈣ 網上的盜版電影從那就能看出來就是盜版的>

從畫質看,不清晰,且有點歪,這是在電影院偷拍結果。
從音質,有很多雜音!

憑經驗看多了,一比較就知道是不是盜版!

㈤ 怎麼看盜版電影

PPTV!你值得擁有23333

㈥ 怎麼樣去分辨正版碟和盜版碟呀

分辨正版和盜版碟有幾點:
1.碟盒上面有防偽編碼,編碼的顏色鮮艷,清楚,可以看到裡面有字母;
2.碟片中心的圓心,上面有IFPI等字樣的編碼,正版碟會有,盜版碟則不會有;
3.正版碟的畫面會很清晰,電影的話,它也會有花絮,而且是只有一集電影,盜版則相反;
4.有出版公司的名稱,以及編碼等等;
5.最後是有沒有納稅,正版則會有,盜版則沒有

㈦ 如何鑒別DVD的正版與盜版

如果是用機械翻刻的,碟片的反光膜邊緣不齊整。用電腦刻錄的,反光膜的顏色比較綠(這個要有個正版的對照才好說明)。
簡單的方法是看看包裝上有沒有「音像」二字的激光防偽。

一. 看商店 如果你想買到真正的正版,那麼應盡量少去街邊小店購買.因為一些小店資金不足,不會大量購進較為昂貴的正版,所以都去進"仿正版",擺在貨架上充門面.而較大的國營商場,音像專賣店則不會如此 .
二. 看日期 一般情況下,國外的正版 音像製品要在國內上市,都要經過一系列審批手續,這必然要比國外發行滯後一些時間----大多三四個月左右.在國外剛剛發行的音像製品,是不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與大家見面的.所以,很多與國際"同步發行"的音像製品多為"仿正版 ".
三. 看價格 走進商店,先看一看音像製品的價格。一般"仿正版"的價格都 相對低廉----這也是其"吸引"人之處----CD 10元左右,VCD 10-15元之間,磁帶8元以下.這種價格比純粹的盜版略高,但也比正版低了不少,為什麼呢?因"仿正版"畢竟也是盜版的一種,其中不含"引進"知識產權的費用,只是比純粹 的盜版多了一個盒子,一本歌詞,一張小卡片等東西的成本而已,價格只會多上一兩元.正版音像製品含有知識產權,所以價格較高:CD 60元以上,磁帶10元以上,但真正的正版的VCD則很少,因為在國際上,電影一般只發行LD,DVD與錄像帶版本.VCD較少見.
四. 看包裝 從包裝上可以看出很多"大問題":1、"仿正版"的盒子上多印有「原裝正版一流品質」「24Bit天碟」「MTV原人原唱"一類的廢話。既然是正版音像製品,質量當然有保證,犯得著這么"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2、一些包裝上的內容明顯有誤,例如:3碟的VCD偏偏印成"2VCD","SPICE GIRLS"印做"SPICEGIRLS",VCD 竟然也有"DolbySurround5.1"......舉不勝舉. 3.一些」仿正版「的音像製品上貼著「**主打星」的標簽,但在國內發行的正版上都 不曾見過此類標簽。4.再就是「仿正版"的包裝印刷質量多數較差:分辯率低下,字跡模糊不清,設計雜亂無章。5、一些"仿正版"的盒子上標明是"金碟",但是,正版廠商很少採用鍍銅的「金碟」,這樣會對生產線造成損傷,而都用鍍鋁的普通盤。6、正版CD,磁帶都是用最"樸素"的封裝方法,即在透明的外殼里放上一本精美的歌詞、一張CD。但是,"仿正版"的CD,磁帶包裝或者華而不實,或者乾脆簡單至極。7、最後提醒一下,千萬不要相信"音像"的激光防偽 ,應為這種不能防偽的防偽標簽已經"泛濫成災"了----正,盜版通用。
五. 看內部 如果以上四法都難以識別,那麼就要深入"內部"了.打開包裝,音像製品內部一目瞭然。先看盤或磁帶的表面印刷質量如何。如果圖像很模糊或只採用簡單的音色印刷,那麼必為"仿正版" 無疑。再檢查歌詞本--這正是"仿正版"最慘不忍睹之處,它與正版 的最大差別也正在於此。翻開一看,其中都沒有"文案"(就是在角落旁邊的一些散文詩般的修飾詞);而歌詞基本上都錯得一塌糊塗、增字、漏字、錯字「 遍地開花」;印刷模糊,字與圖"融為一體";缺少必要的版權說明。一看便知是粗製濫造之物。
六. 看質量 如果商家聲稱音像製品必為"正版",而你又猶豫不絕,那麼你不妨取出身邊的DiscMan或WalkMan,或者用店裡的機器當場試聽,如果放出嘈雜的"噪音",模糊的圖像,那麼,你就可以放心地......退貨了。

㈧ 怎麼分辨正版電影還是盜版電影

正版說白了就是有製片者授權的,就是你給他付費了,同意了。就是正版。在網上隨意下載的,和正版的光碟效果一樣,就是沒有許可,被發現 人家可以告你盜版

㈨ 請問正版電影和盜版電影的區別是

正版有許可權,盜版沒有,而且盜版和正版演的都一樣也有藍光超清,在網站上找的都是頁主從正版那裡下載的然後編輯的裡面就會有很多字幕和廣告之類的!(反正不管怎麼說都是從正版那裡盜過來的放到自己網頁上增加頁流量)

㈩ 怎樣區分我們買的DVD是正盜版的

1)正版的碟,包裝和印刷都很精美。盜版碟,不會在這些地方下本錢的。
2)如果不看包裝和印刷,僅就碟片本身的話,就比較難識別了,因為如果採用正確的復制方法復制出來的盜版碟,其影音質量和正版是相同的,播放起來並無差別。
3)有些所謂盜版碟,例如某個電影大片,盜版者是拿一個攝像機到影院里去拍攝,然後製作出來,這樣的碟,從質量上就無法和正版比較了。但是如果它印刷精美,就可能會迷惑人。這時,有個鑒別的竅門,這樣的盜版碟,字幕是不能消除掉的(因為就是拍攝進去的),而正版碟,用遙控器可以把電影的字幕關閉。

閱讀全文

與如何辨認盜版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肖戰演的電影免費 瀏覽:538
懸疑是什麼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763
有精靈魔獸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95
2017好看動漫電影排行 瀏覽:359
周傑倫和彭於晏演的什麼電影 瀏覽:574
2012電影船坐多少人 瀏覽:71
免費最新看電影網站是什麼 瀏覽:880
東北馬家電影怎麼看全集 瀏覽:241
微信紅包明細怎麼改群里電影看 瀏覽:935
電影的單詞怎麼說 瀏覽:344
免費高清甲方乙方電影 瀏覽:979
九牛釣巨獸是什麼電影 瀏覽:758
名字有世界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75
十部冷門好看的喜劇電影 瀏覽:446
掃毒類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298
保鏢電影好看的 瀏覽:220
電影芳華下載免費下載 瀏覽:724
迪麗熱巴不期而遇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606
周比利演的電影哪部好看 瀏覽:581
如何買到便宜的萬達電影票 瀏覽: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