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電影拍攝如何測色溫

電影拍攝如何測色溫

發布時間:2022-08-31 22:08:42

⑴ 關於電影攝影技術的小問題

「電影攝影技術技巧理論」

三、名詞解釋:光比、消色、影調、底子光、空鏡頭、修飾光、停機再拍、紀錄片電影、膠片寬容度、新現實主義

四、問答題:
1、什麼是膠片的感光度,什麼是實用感光度?
2、照度與亮度的區別?如何准確測量照度與亮度?
3、ARRI FLEX435攝影機的特點和用途?
4、廣角鏡頭的特點?在電影攝影中的用途?
5、攝影機運動的推拉和變焦推拉的區別?
6、傳統膠片製作工藝中,從拍攝完成到洗印第一個校正拷貝中間需要那些工藝流程?

五、論述題
1、光線在故事片創作中的作用。
2、商業片電影和藝術片電影的關系及在電影業中的地位。
3、結合近幾年奧斯卡金像獎重要獎項獲得者(或作品)論述當前好萊塢電影的新局勢。
今年攝影系專業考試兩科為「電影攝影技術技巧理論」「電影攝影創作理論」。我列的為前者試題,後者是根據希區柯克的一篇「短篇」小說寫導演闡述、攝影闡述、美術闡述、分鏡頭劇本、膠片材料及照明器材配置,畫人物攝影機平面調度圖、分鏡頭劇本草圖。

2009電影攝影技術與技巧
1 看15個電影片段 寫出片名 (30分)

2 填空 (10分)
具體記不大清了

3名詞解釋
景深
(忘記了3個)
實用感光度
4簡答題
1 照度與亮度的區別 如何正確測量照度和亮度
2 光比與反差的區別
3鎢絲燈與鏑燈 區別 以及使用的注意事項
4在膠片上如何獲得純正的黑
5 忘記了一個

5論述題
1 如果用膠片拍攝一部故事片,開拍前應做的攝影工廠實驗
2 論述「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電影美學的發展」

電影攝影創作
「地球上最後一個人坐在房間里,這時響起了敲門聲」
1 以這句話 寫一個1500字以上的文學劇本
2 寫出攝影闡述
3拍攝10分鍾的短片 20萬的投資,要求用35mm膠片, 同期錄音,印出工作拷貝
寫出預算
4選取你寫的劇本的一場,畫出分鏡頭
5列出這一場要用的燈光照明器材,並寫出使用方法

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2010研究生入學考試部分標准答案
政治統考:第一大題,關於梅蘭芳大師表演出錯並力挽狂瀾化腐朽為神奇的答案:

問:問什麼梅蘭芳也會犯錯

答:因為梅蘭芳大師沒有信春哥。

問:為什麼梅蘭芳能化腐朽為神奇把錯誤變成經典

答:雖然梅大師當時沒有信春哥,但是春哥任然眷顧著他,我相信這個事情之後,大師一定死心塌地地更春哥混了。

問:如何才能在生活中將錯誤改正成對的

答:不用改,信春哥不犯錯。

英語一統考:

小作文題,為國際會議招募志願者

答:we want those who belief in brother CHUN only.

大作文題,看圖作文文化火鍋:圖為一火鍋,內有各種文化現象和文化名人

答:brother CHUN is not in the pot for he is unique and irreplaceable

電影攝影技術技巧理論:

選擇題:

柯達膠卷型號

葉子板和攝影幀數

呂克貝松的電影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電影

道格瑪95宣言

連線題:

arri

佳能

道格瑪95

名詞解釋:

實用感光度

色溫

簡答題:

照度和亮度的區別,如何准確測量照度和亮度

答:都是春哥的光輝,想要測量只有問春哥。

arriflex xxx 攝影機的特點和使用有哪些那啥

論述題:

照明在故事片中的作用

答:為了渲染春哥的光芒

電影攝影創作理論:

看圖寫劇本,圖為一黑白照片,四人走在小鎮街道上,前方霧氣藹藹,右邊的人拿著鐵鍬,右二背著一個類菱形長條白色棺材狀物體,上有一十字架,坐邊還有倆人

答:信春哥吧……原地滿血滿buff復活。

劇本闡述,要體現導演思想和攝影意圖

畫出你寫的劇本中一個場景的分鏡表,5-8個鏡頭之間

列出該劇本拍攝要用到的燈具,為什麼要這些燈具

答:有春哥的光輝,不用打燈了

列出該劇本拍攝使用的膠片型號和攝影機型號,為什麼

北京電影學院2010電影攝影考題小有感
-
電攝技術技巧一門考察得很是基礎
開頭就來了幾個數學題以及最新膠片產品,涉及葉子板開角T光圈曝光點之間的計算柯達2代,都是些很基礎的題。
電影導演作品電影流派考的是呂克貝松和新現實主義。原本以為會考科恩兄弟和好萊塢方面的,新現實主義考過名詞解釋,但是作為學院派的鍾愛考一下也很正常。
金雞獎評委成分……呃…
Dogma 95宣言一個選擇一個匹配題
金馬獎攝影獎
校色溫濾鏡
nd灰鏡換算……
15個選擇中規中矩,估計大家都沒問題。
接著類型匹配,其實就是連線,左面一堆單詞右面中文解釋類型,比如DOLBY對錄音方式 Dreamweaver對電腦軟體 感覺考察的是現代攝影師的基本素質

名詞解釋: 色溫 (居然考色溫!) 實用感光度(寶貝題) 逐格攝影 底子光(電攝布光基礎)
問答:1長焦距鏡頭 2照度與亮度差別及如何正確測量(又考到了…曝光控制…屠老師的青色小本教材ms可以解決大部分這方面考題,8塊一本,圖書館樓下有售) 3ARRIflex435的攝影機特點及用途(就是電影學院正用的那種,可見本校學生考電攝的優勢……)
4沒有照明燈 並且 低照度下再現更多細部層次的手段(讓我想起了 純正的黑 。這題又高了一個水平,在《光影大師》中可以找到數千字的本題答案)
5攝影闡述的作用 不知道大家平時拍片寫不寫攝影闡述,寫了的話很好,很折磨人,沒寫的話回去寫寫吧。

輪答題……抱歉,是論答題,也不是論述題:
數字高清攝像機拍片,膠片拷貝,問要做的拍前工廠試驗。
很嚴肅的講,這個題很棒很與時俱進,真正關注電攝的人看到這題會莞爾一笑……
光線在故事片創作中的作用
不是喜歡做電影而只是喜歡看電影的人,就算給你書讓你抄…

電攝創作理論
這個……讓我看到了新時代電影攝影師應具備的素質。

一張ms新現實主義的黑白全景人物照片,一女孩三男孩背對大家走向空曠街道的遠處*&(……&*……*%& 然後老師說大家在相片上也寫上名字,然後我寫上了,然後發覺這照片極像本人以前拍過的那張~~!
1500字以上文學劇本 ,照片可作為開頭結尾中間插入其中。

導演製作構思,包含總體構思和攝影構思 (大家看清了,是導演構思 ,還是 製作 構思,還包括攝影 構思 ,抱歉有些羅嗦…)
以上兩題各50大分!!!

選一場畫鏡頭草圖6到8幅,不準用符號示意的東西表現。
還好,發的紙很貼心,格子還加了立體陰影,很具有美感。如果平時拍片子不寫攝影闡述,那麼還不畫分鏡草圖的話,如何說你是一名攝影師呢?

本場用的照明器材 攝影器材及使用理由。
這題本校本科學生答起來自然得心應手,外面的只有紙上談兵了,找幾本外國人的照明、電影機看看,多留意相關器材的信息……說起來還是外面的考生吃虧,但既然要考,就不要計較這個,看看北電攝影系本科出了多少銀才就知道他們的水平了…

怎麼測試LED色溫

led色溫檢測只能用專門的儀器測量,用眼睛看的話只能看個大概,色溫5000K以下偏黃,5000-7500K為白,7500K以上偏藍。

一般情況下,正午10點至下午2點,晴朗無雲的天空,在沒有太陽直射光的情況下,標准日光大約在5200~5500°K。新聞攝影燈的色溫在3200°K;一般鎢絲燈、照相館拍攝黑白照片使用的鎢絲燈以及一般的普通燈泡光的色溫大約在2800°K;

由於色溫偏低,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拍攝的照片擴印出來以後會感到色彩偏黃色。而一般日光燈的色溫在7200~8500°K左右,所以在日光燈下拍攝的相片會偏青色。

LED燈泡的色溫一般分為暖白(2200K-3500K左右)、正白(4000K-6000K左右)、冷白(6500K以上)幾種。光源色溫不同,光色也不同。

色溫在3300K以下,光色偏紅給以溫暖的感覺;有穩重的氣氛,溫暖的感覺。,通稱暖色溫。色溫在3000--6000K為中間,人在此色調下無特別明顯的視覺心理效果,有爽快的感覺;故稱為「中性」色溫。色溫超過6000K,光色偏藍,給人以清冷的感覺,通稱冷色溫。

色溫超過6000K,光色偏藍,給人以清冷的感覺,通稱冷色溫。LED燈色溫是指LED燈發光時的顏色,一般分為,曖白(2700K-4500K),正白(4500-6500K),冷白(6500K以上)三種。

(2)電影拍攝如何測色溫擴展閱讀:

色溫這個概念基於一個虛構黑色物體,在被加熱到不同的溫度時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其物體呈現為不同顏色。就像加熱鐵塊時,鐵塊先變成紅色,然後是黃色,最後會變成白色。

使用這種方法標定的色溫與普通大眾所認為的「暖」和「冷」正好相反,例如,通常人們會感覺紅色.橙色和黃色較暖,白色和藍色較冷,而實際上紅色的色溫最低,然後逐步增加的是橙色、黃色、白色和藍色,藍色是最高的色溫。

利用自然光拍攝時,由於不同時間段光線的色溫並不相同,因此拍攝出來的照片色彩也並不相同。例如,在晴朗的藍天下拍攝時,由於光線的色溫較高,因此照片偏冷色調;而如果在黃昏時拍攝時,由於光線的色溫較低,因此照片偏暖色調。

⑶ 色溫在攝像中是什麼概念如何判斷

簡單說,攝像中的色溫就是感光還原色彩的顏色,一般日光色溫在5500k,燈光在3500k,如用膠片不同情況下要分別選擇日光和燈光兩種,數碼沒有這個問題,機內有選項,按說明操作即可,膠片如選錯會偏蘭或偏紅。

⑷ 在攝像過程中如何判斷色溫

色溫一光的顏色標志
用黑白膠片拍照片,只要根據光的強弱 (物體的亮度) 定準光圈進行拍攝就行了。但用彩色膠片和彩色攝像機拍攝,除了正確曝光之外,還要考慮照明被攝對象光線的色溫,否則拍出的彩色照片或彩色電視圖像就會偏色,不能正確還原景物的色彩。什麼叫色溫呢?色溫的概念不能從字面上理解,它並不是「色的溫度」。色溫是表明白光光源光譜成分的標志。
前面我們講了,白光是由色光組成的。生活中的可見光多數是熱輻射體發出的。如太陽光、燈光和蠟燭光等,都可以看做是白光。但白的程度是不同的,這是因為這些光源所含的光譜成分不同 (光譜成分即光的色彩成分) 原故。色溫的量值是怎樣規定的呢?科學家把某一光源發出的光和絕對黑體加熱到某一溫度時發出的光相比較,當二者色成分相同時,就把這時絕對黑體的溫度定做該光源的色溫。絕對黑色也叫完全輻射體。指既不反射也不透射,能把它上面的輻射全部吸收的物體。由實驗得知,當黑體連續加熱,溫度不斷上升時,所發出的光並不是白光,而是帶有顏色的色光。隨溫度升高變化的順序是由紅-黃-白-蘭。 色溫的單位用 K 表示 (開爾文第一個字母 kehvin) ,用攝氏-273 ℃為起點,每升 1 ℃為 1K(國際會議上規定不寫度 K ,也不寫 K 度)0 ℃=273k,3200k=2927 ℃,人眼對不同色溫的光有不同的色感,光源的色溫越高,越偏蘭,越低越偏紅色 。
色溫這個概念雖然是由熱輻射體 (絕對黑體) 加熱後發出的光線彩色成分表示的。但實際上,可以認為光源的色溫和光源的物理溫度無關。道理很簡單,一盞鎢絲燈發出光的色溫大約是 3200K,蒙上一層蘭紙發出的光色溫就升高了,變成 5600K了 (升高多少根據蘭紙的深線而定) 因為加一層蘭色透明紙後,投射出來的光色彩成分變了,蘭光多了,紅綠光被藍紙吸收了,但燈的溫度並沒有變化。冷光源色溫高,但本身的溫度並不高。
彩色攝影和彩色攝像和色溫的關系甚為重要。黑白攝影和攝像不存在色溫問題。無論是拍彩色照片、彩色電影、電視都必須注意照明光源的色溫。才能使電視畫面色彩得到正確還原,或控制畫面色調。
拍彩色照片,用日光型彩卷只能在太陽光照明條件下進行拍攝,用燈光型彩卷只有在燈光 (3200K) 照明條件下進行拍攝。目前我國拍電影用的膠片全是燈光型彩色膠片。要求色溫條件為 3200K左右。因此在太陽下拍攝時,必須在攝影機鏡頭前加上降低色溫的濾色鏡,這種濾色鏡的顏色呈琥珀色,能使太陽光的色溫 (約 5500K) 降低到 3200K。
一日之間太陽光的色溫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時間的變化進行著有規律的變化。早晚偏低、中午偏高。太陽光的平均色溫是5600K,人工光源也各有不同的色溫指數。電影攝影由於一日之間色溫的變化引起的畫面偏色,可以在印製正片時,用配光的方法加以校正。在電視攝像中,主要靠調整黑白平衡的方法加以解決。調整黑白平衡的具體方法(略)。室外自然光和室內自然光都是5600K左右的高色溫光,室內主要是天空光,比太陽光的色溫要高。室內自然光的色溫和採光好壞無關。

晴天太陽直射光在9-15時之間,陽光中含紅、綠、蘭三原色比率基本相等,各佔1/3。因此給人以白色的感覺。鎢絲燈、民用燈泡色溫較低。其中含紅的成分較多,給人以偏紅的感覺。熒光燈含蘭綠成分較多。給人感受偏蘭綠。
燈光的色溫隨電壓高低而變化,電壓高色溫高,電壓低色溫側偏低,標准電壓220V時的概數。電壓低3-2V影響不大,不會被人眼所察覺。
3、光源色溫對物體色彩再現的影響
我們平常看到各種物體的顏色是在白光下呈現的顏色。這是因為人們基本上是處於白光照明環境下生活的緣故。用不同色光照明有色物體,物體的顏色就會發生變化,對這種變化人眼不太敏感,因為人眼有色覺適應現象,但對彩色攝像機卻十分敏感。

4、色溫平衡——不同色溫光源混合使用
在拍攝現場,有時碰到兩種不同色溫的燈光混合照明,比如在室內自然光照明條件下,室內自然光的色溫較高,主要是窗戶射進的天空光和室外景物反射光。如果室內自然光亮度不夠或不理想,需加人工光進行補充和修飾,這時色溫較低的燈光和色溫較高的室自然光不一致。這時把兩種色溫的光線的色溫統一起來就叫色溫平衡。色溫平衡的方法有兩種:一、可以在低色溫的燈前加一張藍色燈光紙,使低色溫(3200K)燈光的色溫接近於室自然光的色溫,也可以用高色溫燈(如鏑燈)這是拍電影電視劇經常用的方法。二、將內自然光的色溫向燈光靠攏,將窗戶用橙黃透明紙糊上,使用這種方法在窗戶面積較小的情況下可使用,其優點是提高了燈光的效率(不必加紙)加透明紙後會降低燈的亮度。第二個優點是減弱了窗戶的亮度有利於亮度平衡。其缺點是費事費時,而且弄不好會出現穿幫現象,把透明燈光紙拍出來。有些燈具,本身自帶調色溫的淺蘭色濾色鏡(耐熱玻璃製作)使用起來很方便。

⑸ 如何測量自然光的色溫

人們在進行彩色攝影時,要求光源提供一個相對穩定及准確的色溫,以求得物質世界真實的還原。

��色溫對光源而言。「當實際光源的光譜成分與完全輻射體(既不反射也不透射,能全部吸收它上面的輻射的黑體)在某一溫度時的光譜成分一致時,就用完全輻射體的」絕對溫度「表示實際淘汰的光譜成分。」

��所謂「完全輻射體」是科學家理想中的物體,這種特殊的熾熱物體的輻射率幾乎達到100%。這種完全輻射體在連續加熱的情況下, 隨著加熱溫度的升高,加熱體的輻射出來的光譜成分會發生一系列的光色變化,隨著溫度的變化輻射光的光譜成分也發生變化。

��色溫用絕對溫標標示,單位為K(開爾文)。 色溫與光譜成分之間既有區別又有一定的聯系,色溫是計算完全輻射體的「溫度」。

●自然光、人工光的色溫
��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發現一些有意思的事,例如到商店去買布料,有時對布料的顏色看不準,要拿到靠近窗戶處去觀察,這是因為光線暗或光源色溫不對而影響了人的視覺對色的判斷。無論在高色溫或低色溫的情況下,都會使布料的「本色」發生變化。還有,在晚上我們發居民樓里有的窗戶透出黃橙色的光,有的窗戶透出淺藍色的光。這是有的家用了普通白熾燈照明,有的家用的是「日光燈」照明,由於這兩種光源的色溫不同,所以它們的光譜成分也不同,於是產生了色光的差異。再有,在早晨日出或傍晚日落時刻,天空和大地都會被染上一層金黃色,美麗無比。這是由於此時太陽光的色溫比較低,光譜中含的長波光比較多的緣故……

��由此可見,光源的色溫影響著人的日常生活,同樣也極明顯地影響著彩色攝影。為了獲得物質世界色彩的真實還原,現代彩色感光材料分成高色溫的日光型和低色溫的燈光型兩大類。它們對色溫的要求分別是5400K和3200K。

��自然光的色溫

��自然光是指大自然中固有的淘汰。日光和天空光是自然光最主要的淘汰。由於宇宙運動的規律發生著地球自轉運動,這樣使自然光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它要受到時間、季節、氣候、地理等條件的影響。這些變化都會影響著自然光的色溫,各種不同變化狀態下自然光色溫見下表:

自然光色溫

日光 5500K
陽光(中午及中午前後) 5400K
日出、日落時刻 2000~3000K
日出後日落前1小時 3000~4500K
薄雲遮日 7000~9000K
陰天 6800~7500K
晴朗的北方天空 10000K以上

以上表中,我們基本上看出一天之中由於地球的自轉運動帶來的太陽光變化形成的色溫變化,同時也看出氣候變化對光源色溫的影響。

��需要說明的日光和陽光之間的區別。日光是指在晴天下陽光和天空反射光之和。陽光是指太陽的直射光。天空光是大氣層散射陽光並透射大氣層的光,所以天空光是一種散射形態的光。

人工光的色溫

��人工光是指各類由人工製造的照明燈具發射的光。按性能可分聚光燈、散光燈,按色溫可分成高色溫和低色溫,按用途可分成日常照明和影視照明專用等等。由於用途、功能的不同,各類人工光的色溫也千變萬化。常見人工光色溫見下表:

人工光色溫

火柴光 1700K
蠟燭光 1850K
家用白熾燈(100-250W) 2600~1900K
家用白熾燈(500W) 2900K
鹵鎢燈 3200K
鏑燈 55500K

目前我國用於電影、電視和照相用的人工光源相當一部分是鹵鎢燈系列。這類型光源在使用過程中色溫比較穩定,當然還有體積些�耐用等等優點。彩色感光膠片由感紅、感綠、感藍三層乳劑組成(當然是根據日光型和燈光型膠片對色溫要求設計)。由於各種光源色溫的不同而使光的光譜成分也不同,即光源的光譜中含有的紅、綠、藍三種光波成分也不一樣。正由於這樣的原因,使彩色感光膠片對光源的紅、綠、藍光的感光比例不一樣而造成正像色彩效果的不同。

��第一,光源不同,光源中紅光和藍光含量比例發生變化。隨著色溫的下降,長波光的成分增加,短波光的成分下降,因此,畫面就會偏暖色。

��第二,光源色溫的變化,但綠光的含量比例基本不變。光的三原色含量相近,就含有白光的性質。

●影響色溫的因素

��無論是自然光還是人工光,它們的色溫並不是絕對不變化的,相反,它們受到自然規律和人工的因素或技術因素影響,使光源的色溫有時發生變化。

��1.大自然天體運動規律影響自然光的色溫。由於地球的自轉運動,使自然光在一天的時間內色溫不斷地在變化中。早、午、晚、日出和日落時它們的色溫是不同的。一般地說來是這樣的一種有節奏的變化:日出時色溫<早晨<中午,中午時色溫>傍晚>日落時分。

��2.大自然的氣候變化。氣候變化包括為晴、陰、曇、晦等。一般來說陰天的色溫比晴天要高些,多雲的藍天時色溫也比日光高,但是到夜裡時,由於自然光已很弱,有時甚至暗到伸手不見五指,此時也就沒有色溫了。

��3.在人工光的照明情況下,由於電壓的變化,使光源的色溫變化,電壓偏高,光源的色溫也偏高,電壓偏低,光源的色溫也偏低。

��4.在人工光源前加上透明的色紙後使光源原有的光譜成分改變了,使透射的光色溫發生變化,如果加上暖色的透明燈光紙,則光源的色溫偏低,光源偏暖色;如果加上冷色的透明燈光紙,則光源色溫就偏高,光源偏淺藍色。

外景自然光的處理

��什麼是光線處理?或者說什麼是光的造型處理?光的處理主要包括些什麼內容?

��所謂光線處理,就是攝影師根據作品主題思想(或內容)的要求,運用光線的表現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或景物形象,使之達到作品內容所要求的藝術效果,即要完成造型的任務和表現戲劇氣氛等表象和表意的任務。
��攝影師對外景自然光的處理飲食著以下的內容,我們逐一進行分析。

●掌握光的照度和色溫變化

��在上一節中我們分析了太陽光運動的基本規律,從中我們看到了由於地球的自轉運動以及大氣層中雲、霧等等的天氣變化,使太陽光通過大氣層投射到地球表面時,發生了許多的景象,在一般的情況下,太陽光的照度約為10萬勒克斯,色溫為5400K。

��太陽光在經過大氣層時,其中一部分光線被吸收,一部分光線被散射,一部分光線投射到地球表面。所以,投射到地球表面的陽光,受到大氣層的成分的影響,即太陽光的照度、色溫受到大氣層的密度、厚度和混濁度的影響。

��所謂大氣層密度,指大氣層中氮、氧等氣體層,密度隨著空間高度增加而減弱。在攝影藝術的觀念中,我們把「雲」、「霧」的現象納入大氣層「密度」范圍。

��所謂大氣層厚度,是指太陽光透過大氣層的厚度。 所謂大氣層的混濁度,是指大氣層中所包含的水分子塵埃及微小介質的狀況。

��大氣層的渾濁度對太陽光的照度及色溫的影響

��人的眼睛對大氣渾濁度的感覺和光的投射方向有關系。太陽光投射方向不一樣,大氣渾濁度的表現也會有差異,這就會影響景物的造型效果,在逆光、側逆光下,大氣的渾濁度的表現要比順光下明顯強些,這是由於在側逆光、逆光的條件下,空氣中的微小介質、塵埃都將有受光面、背光面、陰影等明暗關系,顆粒性反映得較強。視覺效果感到渾濁度強些。

��傍晚時分,大氣層的渾濁度要強些,這是由於人類的社會活動如工廠排出的廢氣、車輛行駛的塵埃飛揚等等使空氣中的微小介質增加,從而增加了大氣層的渾濁度。
��早晨時刻,由於地面上的水分子還沒有來得及被太陽光所蒸發,往往有霧狀的效果,這時空氣中的渾濁度也大,隨著水分子的蒸發,渾濁度也減少。

��結論:
��大氣渾濁度大,太陽光的照度就小,光的色溫有所偏高如渾濁度過大,較大地影響太陽光的投射性質,則光的色溫會偏高些,但在黃昏、晨光下,由於此時光中含有長波光成分很多,色溫又偏低,故此時刻大氣的混濁度對光的色溫影響就大些;大氣渾濁度小,太陽光的照度就大,色溫正常。

��掌握這些特徵後,在光線處理時可根據造型的需要,進行有效的選擇,或利用其長處或避免其不利的因素。

��大氣層的厚度對太陽光的照度及色溫的影響

��我們把太陽光投射到地球表面的情況分有三個方面:平射時期、斜射時期和頂射時間。

(1)太陽光在平射時期:在這一時期太陽光通過的大氣層比較厚, 陽光被散射和遮擋的也比較多,所以照度就小些。另外,這一時期,陽光中的短光波被吸收、散射的也比較多,而長波光被吸收或散射的少,所以此時投射到地球表面的陽光含有長波光的多,而色溫偏低。

��(2) 太陽光在斜射及頂射時期:太陽光透射空氣層的距離要比斜射時期要小得多,所以照度就高。另外,此時太陽光中各種波長的光比較均衡,所以它呈白光性質,色溫正常,為5400K。

��結論:
� 大氣層厚度大,太陽光的照度小,色溫偏低;大氣層厚度小,太陽光的照度就大,色溫趨向正常。

⑹ 請問如何用單反相機測出拍攝現場光源的色溫K值

最簡單的辦法,找張白紙,
相機白平衡里設置「手動白平衡」
然後對焦白紙,按下快門
再拍攝照片,查看照片色溫,就是當前場景的色溫了

⑺ 色溫如何測量有什麼感測器,求助

有沒有專業感測器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用單反採用RAW格式拍攝,用PS(安裝ACR插件)打開後,ACR打開後就會顯示相機捕捉到的色溫,無論拍攝時採用自動白平衡還是手工設置白平衡,無論照片是否偏色,這不重要,因為自動也好手動也好不一定準確,重要的是你用白平衡工具點一下畫面中那些具有中性色的物體,比如白紙,白牆或者白色襯衫或者灰色大理石等等,總之是那些根據你經驗應該是灰白色的物體,無論這些物體在畫面上是什麼顏色,此時ACR會進行糾正,你可以根據你的生活觀察調整後的畫面哪個更「真實「,不斷點選不同灰白物體,而你看到的色溫值(ACR調整後)基本就是當時現場色溫值。

⑻ 測量色溫都以哪些方法

怎樣測量色溫?

色溫表的外形和入射式測光表非常相像,測量方式也和入射式測光表差不多,在測量時,需要將色溫表放在被攝體的位置上,將色溫表的光線接受器對准光源(這一點與使用入射式測光表略有差異)進行測量,就可得出光線照射到該位置上的色溫值。

有些數字式色溫表同時也給出色溫矯正所需要的濾光鏡型號,而指針式色溫表則需根據測光表給出的數值通過換算盤換算,才能得出使用濾光鏡型號的信息。和入射式測光表不同的是,在使用色溫表進行測量之前,需要將使用膠卷的感色類型(是燈光型,還是日光型)輸入測光表。

另外,在測量色溫過程中,還可將不同的色溫矯正濾光鏡分別遮擋在色溫表的探頭前,以選擇符合膠卷特性的濾光鏡。再將擋在色溫表前、能將色溫表的數值改變至同膠卷相配數值的濾光鏡,裝在照相機鏡頭前進行拍攝,就能獲得理想的色溫效果。

色溫表有兩色測量和三色測量之分:

兩色測量的色溫表僅能測量光線中藍色和橙色成分的比例;

而具備三色測量功能的色溫表,可以測量出光線中的所有顏色成分,包括測量使用日光燈等冷光源照明下的偏色情況。

⑼ 怎樣測量色溫

色溫是照明光學中用於定義光源顏色的一個物理量。即把某個黑體加熱到一個溫度,其發射的光的顏色與某個光源所發射的光的顏色相同時,這個黑體加熱的溫度稱之為該光源的顏色溫度,簡稱色溫。其單位用「K」表示。色溫低的光偏黃,比如白熾燈、2800K左右,色溫高的光偏藍,比如紫光燈,9000K以上。一般認為,標准白色光色溫為6500K,CRT所發出的白光約為5500K,所以稍微改變三基色的混合比例,即可模擬出增減色溫的效果,利用色溫的原理實現的攝影、攝像、顯示等設備的變化的過程稱為色溫效應。

⑽ 有什麼辦法測光的色溫。

用色溫測量儀可以測量色溫。
也可以用攝像機來測。
用攝像機對這白牆調白,然後屏上會顯示一個色溫值。
如果有點綠肯定不是3000K了,3000K是低色溫,發黃。
關於色溫白平衡方面的資料,你可以參考我的新浪博客。
有這個方面的資料。
http://blog.sina.com.cn/haiyanyuer

閱讀全文

與電影拍攝如何測色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鵬電影怎麼裝 瀏覽:74
急轉直下電影免費 瀏覽:324
愛情公寓電影大家覺得怎麼樣 瀏覽:548
ps如何做電影票的效果 瀏覽:965
如何看電影撩妹 瀏覽:396
斗魚直播間放電影能掙多少錢 瀏覽:824
什麼視頻可以變成電影膠片 瀏覽:183
風平浪靜電影多少分鍾 瀏覽:900
免費下電影比較好的網站 瀏覽:765
she拍過什麼電影 瀏覽:520
古代提木馬的電影都有什麼區別 瀏覽:402
支援朝鮮的電影有什麼 瀏覽:981
闖堂兔的大電影有哪些 瀏覽:634
豆瓣電影Top250怎麼評出來的 瀏覽:103
港台四級古裝電影有哪些 瀏覽:116
蒼空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56
好看的要vip動畫電影 瀏覽:879
你的故事就是最好看的電影 瀏覽:573
埃博拉電影完整免費觀看 瀏覽:23
大量電影視頻怎麼儲存 瀏覽: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