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的畫幅
現在一般院線上映的影片畫幅基本上有這幾種:
全屏——也就是4:3的畫面,也就是在放映時整個銀幕都是有效的畫面區域。
遮幅寬銀幕——也就是在畫格的上下方各加上一個黑條,遮擋住部分畫面。
變形寬銀幕——你說的超寬畫幅就是這種。這種畫幅格式的影片是現在國際上最廣泛採用的。這種畫幅格式在前期拍攝時就要採用變形寬銀幕鏡頭拍攝,放映時也要採用變形鏡頭。變形寬銀幕的畫幅標準是16:9。
但是變形寬銀幕的電影鏡頭費用很高,所以現在一般國內的成本較低的電影都是採用的遮幅寬銀幕。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把35毫米攝影機的近光孔改大,這樣也可以拍出變形寬銀幕,但是不一定能做到標準的16:9。
2. 通常他們在手機裝電影是什麼格尺
一般手機都是3GP格式``也就是手機攝像頭的格式
還有MPEG 4,AVI,rmvb等格式
3. 手機播放電影的高寬比是多少
我用的這個機子,經常用手機看電影。解析度320*240,如果看電影要想看著舒服一點點,設置為完全伸展較合適,這樣屏幕顯示的視頻會最大化(格式工廠)。mp4轉換器推薦你用格式工廠。裡面那個轉換到移動設備選項里有OPPO的。格式工廠不會用的話去網路貼吧看下吧!
4. 在手機上播放電影,大概多少解析度就可以了如題 謝謝了
240#320就可以,建議轉換mp4格式,我的是5320很清晰的,如果不懂加我408785898
5. 全畫幅、APS畫幅、4/3畫幅、中畫幅是什麼意思
全畫幅:是針對傳統35mm膠卷的尺寸來說的。以前的數碼單反CCD尺寸都比35mm膠卷的尺寸小,全畫幅數碼單反CCD(或CMOS的感光成像的元件)尺寸和35mm膠卷的尺寸相同。CCD尺寸越大,成像質量越高。
APS畫幅:指的是一種照相機相關的術語,是數碼相機普及前的一種過渡產品。aps畫幅指的是基於「APS系統」(Advanced Photo System0的成像面積。
4/3畫幅:(又叫m43)最小,為17.3×13mm,約是全畫幅的一半大,等效135轉換系數為2。
中畫幅:又稱中片幅、120畫幅,是指相機的感測器大小為120畫幅尺寸。
畫幅越大,照片輸出尺寸就越大,成像表現自然就更高。不過,任何脫離售價只說產品都是在耍流氓。
像飛思、哈蘇的頂級中畫幅產品,價格都高達20萬元左右,普通用戶根本難以企及。
對於新手而言,APS-C畫幅機型在售價與性能上有著不錯的平衡,我覺得是最折中的選擇。比起常見的手機以及小卡片,APS-C畫幅主要有如下三點優勢:
1、細節更豐富
常見感測器放大來看,其實是由一個個微小的像素點組成的,這便是我們常說的「單個像素」。通常情況下,感測器越大,能容納的像素自然就越多,這也是為什麼畫幅越大的相機在像素上往往也更高。
2、噪點數更少
也許你會覺得奇怪,同像素的手機與單反在成像上有何區別?這個問題和單個像素的面積有關,盡管像素數相同,但大尺寸的感測器在單個像素的面積上要更大,因此每個像素都有更多的感光面積。
3、擴展性更強
如果你想拍好照片,光依賴機身肯定是不夠的,更多時候取決於你的鏡頭如何。目前在APS-C畫幅的相機中,可換鏡頭的單反或是無反相機佔了不小比例,豐富的鏡頭群允許我們拍攝更多題材的作品。
6. 手機視頻的分倍率 比特率 幀幅…是什麼
解析度就是指的尺寸,一般智能機的播放能力較強,可以播放比手機屏幕解析度稍高的視頻,如果尺寸太高,比如說640*480以上,普通手機播放起來就很吃力了,比特率就是指視頻編碼率,同樣解析度下,比特率越高視頻越清晰,畫質越好,但是過高會造成解碼能力不足,也會導不流暢。幀幅也叫幀率,視頻的播放原理就是圖片的快速切換,從而連慣起來形成視頻,幀幅為25表示一秒鍾有25張畫面切換,一般25已經很連慣了,再高的話手機播放會很吃力。
7. 手機電影寬高比應該設為多少
要看你手機的解析度了一般的是176*144的,如果是高端手機那就是320*240(清楚多了)。當然我說的是一般的手機。有些手機的解析度都上千了。反正我是用不起…呵呵
8. 手機上相機是全幅還是半幅
相機全幅還是半幅,這個說法是對單反相機的說法,手機沒有這個區分,全幅是指相機感測器的大小,拍出照片像135膠片大小的感測器是全幅相機,小於它就是半幅的,全幅和半幅價錢上差的很多,畫質上也差的很多,買相機還是買全幅相機,雖然貴點,但是更能拍出你想要的大片。
9. 用手機看電影,屏幕最佳比例是多少
4.3寸的屏幕,480*854的解析度,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