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編寫劇本
這個事情講起來太復雜了,我可以介紹大家一個笨功夫。
找一部好萊塢電影,最好是奧斯卡最佳原創/改編劇本的,或者伊斯特伍德/斯皮爾伯格的電影(他倆的電影比較工整),你跟著整部電影把劇本寫一遍。如果有條件的話,找一個原版劇本來跟你寫的對照。
這個笨功夫其實跟拉片一樣,但是你親手寫一遍,感覺是不一樣的。這種做法的好處是:
1)寫劇本的時候要盡量少用虛無描述,多寫可視化的東西。從畫面倒推的好處是,你得到的是一個高水平導演/編劇把劇本內容可視化以後的結果。比如一個人生氣,究竟是砸東西,傷害自己,還是悶不吭聲賭氣,你可以從畫面上清楚看到,而不是寫下「他氣得快爆炸」這種不清不楚的描寫。
2)了解整部劇的行文思路。雖然這可能是剪輯以後的結果,但是既然是最終上映的版本(不討論導演剪輯版),也就是說這是擁有最終剪輯權的人認可的版本。為什麼說找原本編劇寫的來對照,就是因為想要看到原劇本哪些內容被剪掉了,是不是節奏有問題?
節奏是大部分新編劇容易出現的問題,看過不少劇本就是每一場都極其冗長,也就是水,分不清重場過場,寫的時候沒有場與場之間的連接意識。通過畫面反推,你能清楚看到每場戲究竟有多長,佔了稿紙的多大部分(一般來講公認一分鍾等於一頁紙)。除了了解所謂的「節奏」,你也可以學習高水平編劇是如何搭結構的,比如前10分鍾就是塑造人物,接著的20分鍾危機漸漸浮現,接著的30分鍾可能是主角漸漸跌入谷底,bla bla bla....通過重寫,我們可以看到整部電影的大致脈絡,這個非常重要。
我覺得中國大部分的爛片都是缺乏搭結構的能力,結構都不行,劇本就別想了。
3)台詞同理。好萊塢的對話都非常精煉精準,通常一個對話如何起,下一句怎麼接,最後怎麼結,其實寫的跟圍棋對弈一樣,見招拆招。為什麼我說一定要自己照著寫一遍呢?就跟做數學一樣,你看一遍是無用的,人腦就是這么奇怪的東西,只有自己實際操作一遍他才能為你所用。
4)我前面為什麼要推介東木頭和斯皮爾伯格,是因為我覺得他們都是場面調度的高手,他們幫劇本加了很多分。學習他們的鏡頭等於你能學習「更高級」的劇本寫作方式。
5)還有一個好處是,如果你連照抄一次都覺得費勁的話,你真的不適合當編劇。
2. 拍電影劇本怎麼寫
第一,確定形式!紀錄片 微劇 情景劇 還是!
第二,找題材,生活的,設想的,還是故事改編
第三,寫劇本,故事來龍去脈,提綱
第四,寫分場景劇本草稿,裡面明確,場景,人物 故事情節 動作
第五,復合劇本,看看每個鏡頭表達的鏡頭感受「給用戶的」,自己導演的「希望達到的」
第六,繪制分場景細節「場景 鏡頭 人物 動作 台詞 動作 機位 走線圖」
劇本的東西基本就到這里了!
下面就是選景,采景,復景,調整分場景草圖!再往後就是餘下執行了!這是基本的流程!
3. 劇本故事梗概怎麼寫 劇本故事梗概的寫法
1、故事梗概可以按照下面步驟寫:
分析故事,整理出主要人物;
確定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確定故事中的情節發展;
確定故事的結局。
2、故事梗概亦稱電影故事。電影文學劇本創作前的概要描述。電影劇作者在創作電影文學劇本之前,先選用自己掌握的生活素材中最能確切表現人物性格和展示主題的一系列事件,構造成一個有簡略劇情內容的故事梗概,作為進一步編寫電影文學劇本的依據。它的基本內容包括主要人物、時間地點、情節發展和結局等。電影製片廠在物色劇本的階段,往往先要劇作者交出一個故事梗概,作為評斷和取捨的依據。
4. 劇本怎麼寫 要正確格式
(1)劇本開頭列出了劇本名、時間、地點、人物。
(2)整個劇本以對話的形式
(3)劇本的中間用中括弧的形式提示當時的情景,用括弧的形式提示當時人物的動作、神態等。
撰寫忌諱
一、寫成小說
劇本寫作和小說寫作是兩樣完全不同的事,要知道寫劇本的目的是要用文字去表達一連串的畫面,所以你要讓看劇本的人見到文字而又能夠實時聯想到一幅圖畫,將他們帶到動畫的世界裡。小說就不同,他除了寫出畫面外,更包括抒情句子,修辭手法和角色內心世界的描述。這些在劇本里是不應有的。
二、對白增多
劇本里不宜有太多的對話(除非是劇情的需要),否則整個故事會變得不連貫,缺乏動作,觀眾看起來就似聽讀劇本一樣。要知道你現在要寫的是電影語言,而不是文學語言。所以,一部優秀的電影劇本,對白越少,畫面感就越強,沖擊力就越大。
三、故事太多枝節
很多人寫劇本都寫得太多枝節,在枝節中有很多的角色,穿插了很多的場,使故事變得復雜化,觀眾可能會看得不明白,不清楚作者想表達什麼主題。試想如果在一幕電影中同時有十幾個重要的角色,角色之間又有很多故事,你叫觀眾在短短時間里那能把每一個角色記得這么清楚。
5. 電影劇本的寫作格式及方法
創作技巧
一、多觀察和思考生活;
二、多做構思,勤寫勤練;
三、多增加藝術修養(包括音樂、繪畫、戲劇……眾多方面的);
四、多對影片進行劇作分析。前邊三項也許人們談得很多,最後這一項初學的朋友卻常常認識不足。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一方面的問題。
劇本結構
弗蘭泰格金字塔
19世紀德國新古典主義理論家弗蘭泰格在《戲劇的技巧》中提出了戲劇的結構「弗蘭泰格金字塔」。這個金字塔分5個部分:
1.介紹:介紹背景資料。
2.上升:將事件引向高潮的各種情節。矛盾與阻礙逐漸顯現。
3.高潮:戲劇張力最強處。 從此情節將逐漸轉弱。
4.下降:高潮過後矛盾形式開始明朗,引向大災難或者大成功。
5.結局:謎底揭曉,劇情完成。
三段式結構
希德.菲爾德在《電影劇本寫作基礎》中表示三段式的結構:
1.第一幕:建置 (情節點1)
2.第二幕:對抗 (情節點2)
3.第三幕:結局
黑格爾「沖突律」
和諧
打破和諧。
重行建立和諧。
黑格爾:戲劇動作的本質是引起沖突,而真正的動作整一性只能以完整的運動過程為基礎(即沖突的產生、展開和解決)。「沖突」是對本來和諧的情況的一種破壞,這種破壞不能始終是破壞,而是要被否定掉的。
(5)電影劇本如何寫劇情擴展閱讀
戲劇
1、 定義:戲劇指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
達到敘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藝術的總稱。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作的腳本,即劇本。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木偶戲等。是由演員扮演角色在舞台上當眾表演故事情節的一種綜合藝術。
2、 特點:
(1)劇本必須適合舞台演出。演出要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把發生在不同地點和較長時間里大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台和兩三個小時內的演出中表現出來。 關於「三一律」的知識見162頁第四段
(2)必須有集中尖銳的矛盾沖突。 戲劇是反映現實生活中的矛盾沖突的,沒有矛盾沖突就沒有戲劇。這中沖突是社會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發展過程,這個過程就構成了劇本的情節結構。
劇本的情節結構可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開端:介紹人物關系和揭示矛盾沖突 發展:描寫情節的波瀾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步步把矛盾沖突推向高潮。
高潮:矛盾沖突發展到頂點並表現出急劇轉化的局面 結局:結局是情節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矛盾沖突的解決。
尾聲:與序呼應,對劇本的思想內容作些啟示,引起人們的聯想和展望。
(3)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必須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徵
3、劇本刻畫人物推進劇情和表達思想的手段有:
(1)舞台說明:包括人物表、舞台美術、環境、音響、人物上下場、人物對話的姿態、動作、表情、心理活動等。
(2)人物的對白和唱詞:包括獨白、旁白、對白。是劇本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任務是展開情節、提示人物性格、表現主題思想。
(3)結構形式:分幕分場。幕是大單位,場是小單位
4、戲劇分類:
(1)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不同:話劇、歌劇、舞劇、詩劇、歌舞劇、相聲劇。
(2)劇情的繁簡和結構不同:多幕劇、獨幕劇
(3)題材反映的時代不同:歷史劇、現代劇
(4)矛盾沖突的性質和表現手法不同;悲劇、喜劇、正劇(悲喜劇)。
(5)地域色彩不同:京劇(北京)、滬劇(上海))、豫劇(河南)、呂劇(山東江蘇)、川劇、漢劇(湖北)、楚劇(湖北江西)、晉劇(山西)、黃梅戲(浙江)等
(6)演出不同:舞台劇、廣播劇、電影、電視劇等
6. 如何寫電影劇本,具體步驟,盡量詳細。
劇本創作流程圖
劇本分為不同階段,不同階段有不同的任務。不同的人關注劇本的側重點也不同。
1.主控思想:
主題意義
人物背景
沖突層面
人物關系
類型
一句話梗概
2.故事梗概:
結構、幕、段落
主次情節線
序列、大綱、情節點
激勵事件
危機、高潮、結局
邏輯、懸念
分場
3.劇本初稿:
場景設計
橋段設計
動作設計
台詞設計
劇本圍讀
4.劇本二稿:
場景道具細化
事件反應加強
表演排練調整
動作台詞提煉
人物個性塑造
1.投資人:考察選題定位。
2.監制:考察故事創意點。
3.編劇:考察故事編織能力。
7. 如何寫一個電影劇本
首先你要有一個構思好的電影故事大綱;然後把它一點點寫出來,不要怕寫的不好,這個肯定是需要多次更改的;大綱寫好後,反過來自己在看,覺得哪些不符合心中的預期就去改,一部電影劇本的完成需要多次的更改才是一部好的劇本。
8. 業余編劇小白如何寫好一個電影劇本
小編也算業余編劇一枚吧,決心寫劇本之前,也是一竅不通的,但是為了能寫出一個劇本,小編一開始也算是大量搜索資料,試圖找到一些寫作的經驗和訣竅。時間久了,就能摸清楚個大概了,下面小編將從幾個方面為大家介紹一下寫電影劇本的幾大要素。
01
劇本格式:關於基本格式,一開始大家上網第一件事情就是搜索劇本格式怎樣的,實際上劇本與小說還是兩樣的,小說可以大段大段的描寫人物特徵,但是劇本最大的要求就是直觀化,所寫的都是能用鏡頭語言表達出來的,其次是劇本真的沒有特定的格式,我看了無數劇本案例,沒有一個是非常統一的,有的反而非常簡潔利落,有的發篇幅描述,因而可以說劇本並沒有一定特定的格式,不像散文、詩歌、小說基本上寫作風格都比較固定。
02
內容梗概 :這個你在和一些比較專業的影視公司交流,或者是院線電影提交廣電局審核時,都會要求提供一個電影的一句話梗概,也就是說簡單的一句話概括電影的所有內容,比如說《匆匆那年》就是講述的80後一代年輕男女的情感與生活歷程,這就一句話把所有的恩怨情仇、聚散離合都概述了。
03
故事簡介:所謂故事簡介就是你寫的這個劇本必須要以非常簡練的語言形式去表達出來,一般故事簡介,更多的會是一個吸引人去看引子,所以如果這個故事表露出的各種矛盾、糾葛、疑惑等錯綜復雜的感情主線,那麼就是屬於一個非常不錯的故事簡介啦。當然故事簡介也不可能是單線的,也有一種多線故事,這種寫作手法可能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04
劇情大綱:這是寫劇本之中的一個重中之重。因為一個大綱就可以看到整個劇本的脈絡了,只要寫好了大綱,其他內容只要填充進去就行了,都是可以隨意改動的,而劇情大綱就是一個已經設定好的框架,不可隨意再更改,後面的具體情節都得圍繞著這個大綱去寫。一般來說,你要看你寫的是多長時間的電影,根據時間來分別列出二三十個左右的劇情大綱出來,每個大綱下可能也會有幾個到十幾個左右的鏡頭。那麼一個完整的電影出來會有幾百個鏡頭了。
05
人物設定:關於人物的設定,這個對大多數人來說不是難事,既然要寫劇本,肯定一開始心中早就有個故事大概了,人物形象、描述也都有了,可能就是一個名字需要考慮一下而已。不過我還是要說,人物的設定如果是能夠貼近大眾生活那就更好,因為一個好故事,必定是能引起人共鳴的,觀眾一定能從一個人物形象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這才是一個成功的人物塑造。
06
表現主題:任何一個電影、電視劇都會有自己想表達的主題,因而寫劇本時要想不寫篇,那就要跟著主題走,最好在動筆寫之前就要想想,你想一個怎樣的故事,表達一個怎樣的主題,甚至有時候生活中的感悟、所思所想都會成為你故事主題的思考,最後你的這個主題最終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比如呼籲倡導人們愛護環境、多關愛身邊的人。最好是能夠引起別人深思的那種,體現出現代社會人們缺乏的某種情感的連結與需求!
07
商業價值:如果你寫的劇本要想被影視公司或者哪個名導演看中,那麼肯定是具備了一定的商業價值,電影也並不純粹是藝術創作,不是天馬行空的,一定是跟我們生活貼近的,是我們身邊每個人都能遇到或者容易關注到的話題。你走特立獨行的道路,自然也就不容易被人關注到,冷門的創作永遠都是被忽視的!
08
版權保護:最後一個是小編特別要強調的,因為現在的各種抄襲、侵權現象泛濫,廣大創作者的知識產權很難得到保護,因此我們每一位作者都要樹立好版權保護意識,自己創作出來的作品,不要隨意發給他人看,或者在發給別人之前,一定要先做好作品的版權登記,目前版權登記都是免費的,而且現在也有一些編劇網站可以幫助您免費登記的,如:雲萊塢、土羅羅、夢禾編劇圈等。
特別提示
本文系小編原創,轉載註明來源,謝謝!
9. 如何正確寫電影劇本
可通過親身參與熟悉每一幕所反映的連貫故事情節開始是交代人物並孕育沖突, 中間要加強人物塑造並激化沖突, 最後是高潮和結局。具體如下:
1、第一幕
可看成建置(setup)部分,這是因為要用30頁左右的稿紙去建置(確定)故事 。
2、第二幕
第二幕是故事的主體部分。一般是在劇本的第30頁至90頁。之所以稱為電影劇本的對抗部分,是因為一切戲劇的基礎都是沖突(conflict)。一旦給自己的人物規定出需求(need),亦即在劇本中想要達到什麼目的,目標是什麼,就可以為這一需求設置障礙(obstacles),這樣就產生了沖突。
3、第三幕
第三幕通常發生在第90頁至第120頁之間,是故事的結局。故事是如何結束的,主人公怎麼樣了,是活著還是死了,是成功還是失敗了等等。故事需要有一個有力的結尾,以便使人理解並求得完整。
4、從電影劇本創作的具體實踐看,絕大部分電影劇本的字數在15000-45000之間。一般情況下,劇本的字數與相應的電影時長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但是這種關系不是必然的;在某些情況下,根據一部40000字的電影劇本所攝制的電影,其時長甚至不如一部20000字的劇本。
注意事項:
1、空間和時間要高度集中
劇本中通常用「幕」和「場」來表示段落及情節。「一幕」可分為幾場。劇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長,人物不能太多,場景也不能過多地轉換。
2、反映生活的矛盾要尖銳突出
劇本中的矛盾沖突大體分為發生、發展、高潮和結尾四部分。演出時從矛盾發生時就應吸引觀眾,矛盾沖突發展到最激烈的時候稱為高潮,這時的劇情也最吸引觀眾,最扣人心弦。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電影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