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目前最著名的10大電影編劇和10大電視編劇
電視劇我就知道個趙寶剛 電影導演還知道些 編劇就吧是很了解了~
㈡ 中國的導演有哪些呢
中國的導演有張藝謀、徐克和王家衛等。
張藝謀:
1950年4月2日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中國電影導演,「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美國波士頓大學、耶魯大學榮譽博士。1978年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學習。1982年畢業後分配到廣西電影製片廠。1984年在電影《一個和八個》中首次擔任攝影師,獲中國電影優秀攝影師獎。
㈢ 中國著名的編劇作家有哪些
1、鄒靜之,寫詩出生,寫電視劇一炮走紅,他編寫的電視劇《康熙微服私訪記》共四部,國家一級編劇。
2、王興東,國務委員,國家一級編劇,以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家喻戶曉。
3、張永琛,天津電視台影視製作中心專業編劇,以改編電視劇《紅處方》走紅,有作品;《京華煙雲》 《像霧像雨又像風》 《末代皇妃》《紅處方》 《與愛同生》 《超越情感》 《夜幕下的哈爾濱》。
4、石康,自40集電視劇《奮斗》走紅後組建自己的影視公司定位上海,為中國劇作家協會顧問,合資拍攝奮斗第二部。
5、王宛平,女教授級編劇,以一部《金婚》香遍大江南北。
6、王麗萍,國際一級年輕女編劇,電視劇《婆婆媳婦和小姑》一炮走紅,近期拍攝完成的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受到熱捧。
7、黃暉,湖南籍編劇,寫出毛澤東青年時代的電視劇《恰同學少年》一舉成功。
8、高滿堂,遼寧省電視台編劇,作品《闖關東》大獲成功,《北風那個吹》影響力也很強。
9、朱蘇進,作家編劇,以《江山風雨情》著稱,完成新《三國》。
10、郭寶昌,最早畢業於專業導演學校,拍攝過多部電影,以大手筆完成《大宅門》紅遍大江南北。
11、蘭小龍、解放軍專業編劇,完成《士兵突擊》獲得好評。
12、九年,寫玄幻劇高手,電視劇《寶蓮燈》一炮奏響,《魔幻手機》引起轟動。
13、王海鴒,總政專業編劇,電視劇《中國式離婚》《大校的女兒》獲得好評和大獎。
14、寧財神,最早的網路寫手,後來的編劇,一部電視劇《武林外傳》唱響海內外。
15、瓊瑤,台灣編劇,以《還珠格格》獲得電視劇最高榮譽。
16、姜偉,北京導演編劇,一部《潛伏》贏得眾彩。
17、谷凱,東北編劇,專業給潘長江寫劇,以詼諧幽默的農村喜劇《清凌凌的水藍盈盈的天》走紅。
18、王朔,號稱現代版電視劇龍頭,以京城落筆,合力完成《渴望》在當年創下萬巷無人的最高收視率。
19、盧建中,北京編劇,打造歷史劇《大瓷商》獲得好評。
20、韓天航,新疆兵團編劇,以描寫建設兵團開發建設新疆為背景的電視劇《戈壁母親》獲得大獎。
21、都梁,當兵的出生,一部盪氣回腸的電視劇《亮劍》獲得最高收視率。
22、海岩,以寫警察作品《便衣警察》成名。
23、六六,寫網路小說走向電視劇,以《雙面膠》獲得成功。
24、張繼,專給趙本山寫劇本,以《鄉村愛情》成名,。
25、何慶魁,小品高手,一部《劉老根》紅遍全國。
㈣ 中國電影編劇、導演孫成執導過那些影片
拍攝了《漁叉怪俠》和《風流劍客》《野玫瑰》,與蔡楚生等人合作編導了《共赴國難》、自己又編導了《火山情血》、《天明》、《小玩意》。編導了《長空萬里》和《火的洗禮》建國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導演,拍攝了《乘風破浪》、《魯班的傳說》和戲曲藝術片《秦娘美》。著有《孫瑜電影劇本選集》(1987)和回憶錄《銀海泛舟》(1987)。
㈤ 找幾個中國好的電影編劇,最好是80後的,我有故事要說。
不管做什麼只要是附合時代和人群..在這個時代下人們須要什麼在去進行創新,人們想看到能影射自己生活的東西,我雖然只是一個普通的人但我有夢想.二十一加油
㈥ 中國所有導演名單
中國的導演有:王晶、張藝謀、張紀中、爾冬升、馮小剛。
1、王晶:
馮小剛,1958年3月18日出生於北京市大興區,祖籍湖南省湘潭市。1997年執導中國內地首部賀歲電影《甲方乙方》,該片奠定了馮小剛黑色幽默的電影風格。1998年執導的電影《不見不散》成為中國內地電影年度票房冠軍。
㈦ 畢必成的代表作
代表作《路》,《廬山戀》,《賽虎》,《鎖不住的春光》。
畢必成,男,1941年2月5日出生,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人,中國著名電影編劇。畢必成共創作200萬字文學作品,創作並已拍攝的電影劇本12部,發表的電影劇本21部,電視劇本80部(集)。題材比較多樣,藝術手法也日臻成熟。因病於1993年12月22日逝世。
人物簡介
在電影文學創作方面,畢必成在創作《廬山戀》之前,已寫了一個《他愛誰》,1981年由珠江電影製片廠拍攝。也就是說,對於電影文學的若干創作程序和規律,已有所涉獵,並非完全"白手起家"。
畢必成
畢必成在文學創作道路已奮鬥了十七八年,有較多的生活積累和較高的藝術修養。畢必成的文學創作活動始於20世紀60年代初。
畢必成筆頭來得快,勤於學習、觀察、思考,善於構思情節、捕捉細節、刻畫人物,這些為他今後的創作提供了有利條件。畢必成的藝術構思是大膽、有突破性,求新,求巧,但是具體落筆時又恰當地掌握歷史分寸感,這是他創作電影文學劇本技高一籌的地方。
人生經歷
畢必成中學時代就讀於南昌市第二中學,14歲就在江西省少年比賽中多次獲獎。1959年高中畢業,由於父親的問題未能升入大學進一步學習。
1959年9月至1960年8月,他在南昌縣麻公社一所中學任教,1960年9月至1962年底在江西省總工會宣傳部,生活部工作。在此期間,他深入基層,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經驗與素材。
1962年起,畢必成任南昌市二中語文教員,在此期間開始創作一些散文,小說,發表在報刊上。
1963年11月初,畢必成寫出了一篇散文,題目是《軍港夜話》,副標題是《秋行剪影》,文章勾勒出一位可敬的部隊轉業軍人為發展農業作貢獻的形象。這篇散文很快發表在1963年11月6日的《江西日報》文藝副刊上,並收進了南昌市文聯編輯的《作品選》中。
1965年,為了更深入地體驗生活,畢必成回到家鄉彭澤縣任教。1972年7月被調到九江市話劇團任編劇,從此,畢必成開始專業文藝創作,致力於話劇創作。
1975年,珠影影廠擬將畢必成的一部小說《好媳婦》搬上銀幕,雖因故未拍,但畢必成就此與電影結緣。他如魚得水,樂此不疲,先後寫出了十多個話劇劇本。進入20世紀90年代,畢必成更關注社會政治生活,創作了電影劇本《寸草心》及《被告山杠爺》。
主要作品
畢必成先後創作了電影文學劇本《路》、《廬山戀》、《賽虎》及大型話劇《鎖不住的春光》等作品。參與製作過的電影:《岳家小將》 (1984年,編劇);《鋼銼將軍》((1986年,編劇);《密令截擊》(1986年,編劇);《青年劉伯承》(1996年,編劇);《賽虎》(1982年,編劇);《廬山戀》(1980年年,編劇);《他愛誰?》(1980年,編劇);《冒險的美國女人》(1989年,編劇);《來的都是客》(1990年,編劇);《遠方的星》(1983年,編劇)。還有文章《軍神》已編入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略讀課文第5篇
榮譽獎項
《廬山戀》獲第三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被告山杠爺》獲95年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編劇及第十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電影文學劇本《賽虎》(已拍攝發行)獲1984年江西省創作一等獎、《冒險的美國女人》(已拍攝發行)獲1989年八一廠小百花編劇獎。
《廬山戀》
成名之作
總講
《廬山戀》是畢必成的成名之作,電影文學劇本敘述了一個曲折動人的愛情故事,描寫了一位僑居美國的前國民黨將軍的女兒回到祖國廬山游覽觀光,與中共一位高級幹部的兒子巧遇,兩人一見鍾情,墜入愛河,戀愛過程跌宕起伏,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
創作過程
1979年夏,上海《電影新作》編輯部約畢必成到上海修改一個劇本,借住在"上影"文學部招待所。期間,畢必成抽空寫出了《廬山戀》。這個本子寫得很順手,花了五天時間,即7月5日就寫出了初稿。
畢必成
《廬山戀》人物故事的戲劇性和傳奇性的展開,是以廬山主要景點,如花徑、仙人洞、含鄱口、蘆林湖、白鹿洞書院、望江亭等十二處為背景,由情帶景,由景傳情。 簡而言之,《廬山戀》電影文學劇本是一對青年男女在廬山相識、相知、相愛的戀情與廬山的自然、人文風情交織演繹而成。
拍攝過程
1979年8月,上海電影製片廠徐桑楚廠長、石方禹廠長決定拍攝《廬山戀》,黃祖模任導演,張瑜、郭凱敏任主角。1980年第一期《花城》大型文學期刊登載畢必成電影文學劇本《廬山戀》。1980年7月12日,《廬山戀》在廬山戀電影院(原廬山東谷電影院)舉行首映式,9月1日在中國公映。
1980年11月15至23日,《廬山戀》作為觀摩片,參映第八屆迦太基國際電影節。1981年3月,《廬山戀》參展大馬士革"中國電影周"。1981年5月23日,《廬山戀》電影榮獲中國第四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張瑜榮獲最佳女演員獎。導演黃祖模、編劇畢必成和女演員張瑜赴杭州參加了頒獎儀式。"百花獎"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觀眾特別是青年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反映著觀眾特別是青年觀眾的審美需要和審美趣味,是溝通電影創作和電影觀賞的重要渠道。事實表明,電影《廬山戀》反響熱烈,取得很大成功。此次獲獎是對《廬山戀》電影編導刻意求新精神的肯定和褒獎。
㈧ 中國的導演,編劇很缺嗎
並不缺導演和編劇,只是缺少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