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情書 電影
這是岩井俊二導演的一部電影。岩井俊二和一部分人認為
最美好的是那種朦朦朧朧的,曖昧的初戀。因為它是最單純不摻雜雜質的感情。
兩個藤井樹最後一次相見的時候,男藤井樹想告訴藤井樹點什麼,因為他其實很喜歡她。但一直到最後都沒開口。因為藤井樹父親的死,還有自己的靦腆吧。他在借書卡後面畫上了藤井樹的畫像,把書交給藤井樹。然後很遺憾的從小樽搬到了神戶。他們再沒有相見。藤井樹翻開書,拿出了那張借書卡
卻終究沒有看到那幅畫。到了結尾的時候
她才看到了那幅畫。一個是夭折了的愛情,一個是尚未開始朦朧的初戀。在我看來
那份曖昧的朦朦朧朧的感情
才是最美麗的。
如果你也有過那份朦朦朧朧的戀情
肯定會明白吧,岩井俊二想表達出來的東西
B. 電影<情書>簡介
www.verycd.com上有,地址為:http://lib.verycd.com/2004/04/27/0000010696.html
《情書》(Love Letter)[DVDRip]
□ 影片原名: Love Letter(1995)
□ 影片譯名: 情書
□ 導 演: 岩井俊二 Shunji Iwai
□ 主要演員: 中山美穗 Miho Nakayama
柏原崇 Takashi Kashiwabara
酒井美紀 Miki Sakai
豐川悅司 Etsushi Toyokawa
日本富士電視1995年出品
編導:岩井俊二
主演:中山美穗
豐川悅司
柏原崇
酒井美紀
格式:XviD+AC3
大小:2CD
簡介:
日本神戶,渡邊博子在未婚夫藤井樹的三周年祭日上又一次陷入到悲痛和思念之中。博子在藤井樹的中學同學錄里找到了他在小樽市讀書時的地址。由於抑制不住對愛人的懷念,博子按著這個地址給遠在天國的藤井樹寄去了一封充滿問候和思念的書信。
不可思議的是,不久博子竟然收到了署名為「藤井樹」的回信。經過進一步了解,這個藤井樹是一個年輕的女子,而且她還曾經是男性藤井樹的同班同學,原來是博子從同學錄中誤抄了她的地址。為了多了解一些男友在中學時代的情況,博子繼續與女性藤井樹保持書信來往。而藤井樹在不斷的回憶中,竟逐漸發現中學時代那個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少男曾經對自己產生過一段真摯的感情......
《情書》是岩井俊二指導的第一部在電影院公映的劇情長片,上映後立即在日本和東南亞各國引起轟動。這部清新感人的《情書》已經成為九十年代最為膾炙人口的日本愛情文藝片。
《情書》由一個同名同姓的誤會開始,通過兩個女子書信的交流,以含情脈脈的筆觸舒緩地展現了兩段可貴的愛情。女主角博子對藤井樹的眷戀,兩個藤井樹之間朦朧的情感,都沒有由於藤井樹的意外死亡而枯萎,而通過細膩感人的影象深深地印在每一個觀眾的心裡,永遠不變。
C. 電影情書
D. 岩井俊二 電影 《情書》 簡介
內容簡介: 天國人間,愛在回憶中…… 總相信世上真的同時存在兩個一模一樣的人,各自在地球的一隅,甚至是另一個空間,活得愜意美滿,卻一生一世也沒有機會碰上。離開了塵世的奇斯洛夫斯基在他的代表作《兩生花》里曾深刻地將這一概念化成光影流傳,遺愛人間。如果說這還不算神話的話,那麼岩井俊二的《情書》就絕對是撲朔迷離到幾乎讓你要屏住呼吸的一個接近於天方夜潭的神話:一個男人,同時遇上、愛過、失去這兩個女孩,最後他黯然地、悄悄地去了天國,帶走了關於這兩個女孩子的回憶,只是在失去和發現的過程中,他還是把回憶的蛛絲馬跡秘密地留下。憑著一封寄去天國的情書,兩個女孩在文字上結緣,一切從回憶開始,於是所有的回憶被逐漸還原、重組和分享。唯有回憶,穿梭於時光交錯的夾縫,交織成一幅清俊雋永的黑白水墨畫。 兩個叫同樣名字的男孩和女孩,一個藤井樹(男)總是無緣無故地在借書卡上寫對方的名字;另一個藤井樹(女)則可以為一張測驗卷等對方至夜深……只是彼此都不發覺吧,感情一直在不自覺和不留神中看似漫不經心地紮根深延。兩個相貌相同的女孩,藤井樹(女)和博子,她們各自存在於世界的一角,本來是毫不相關地生活,如果不是因為共同愛過一個人也被這個人愛過,可能這輩子也無從知曉彼此。藤井樹(男)生命的結束,讓這兩個女孩的關系得以開始,更被一封封情書聯系起來,使她們各自的人生軌跡有了交錯。樣貌相同卻各不相識的兩個人因為一封寄給天國「藤井樹」的信終於相識,卻終於發現其實不只相識這么簡單。死亡造成絕對地失去,失去造成了永恆地追憶和懷念。回憶是失去後的唯一擁有,緬懷是無可避免地死心不息。回憶,很多時比現實美麗。 貫穿整個故事的書信都是兩個女孩之間對另一個男孩回憶的點點滴滴,但正是這點點滴滴的回憶,讓一直潛伏和深藏的情感被小心翼翼地抽絲和剝離出來。回憶是歲月的書簽,回憶是成長的足跡,是所有情感的累積,也是送給天國的愛人最美和最好的情之天書。影片中藤井樹(女)對博子說中學時代那所有關於另一個同名男孩藤井樹的回憶都是因為同名而造成很多尷尬和不好的回憶,但真的是如此嗎?若真如此,那為什麼在兩個女孩的字里行間我看到的分明只是流連和沉醉呢?回憶的時候,人們都愛選擇性地回想,在自己的記憶中只挑選喜愛的情書以文字的方式對過去細細地回味和品嘗,不自覺地美化,姑息著心底深處那份不舍,讓它一點點地蔓延和盪漾開來,明知故犯地拿起卻又放不下,讓自欺變得浪漫起來,讓逃避也變得積極起來。所以我說,回憶,很多時比現實本身美麗。 渡邊博子對藤井樹(男)的正是這種回憶,一封又一封情書的寄出,明知對方不可能收閱,就當寄去了天國,就把一封封思念給他,讓自己沉溺在凄美中不可自拔,單向述說一直思念的人。藤井樹(女)對藤井樹(男)的回憶,可不是有意識、提煉過的回憶,而是信手拈來,不加修飾,不著任何痕跡的清之又清純之又純的回憶,也更顯得兩個叫同樣名字的男孩和女孩之間友情的真摯和珍貴。也許冥冥之中一切早已註定,在頃刻遺忘和瞬間記憶的電光石火間,我們終於察覺了愛,也因為有愛,我們才能永恆不滅地生存下去。也終於讓我相信了一句話,剎那即永恆。 影片中有四個場景是一直讓我感懷和唏噓不已的,飄動的布幔、蒼茫的雪地,忽明忽滅的車燈和卡片背後的淡淡肖像。在回憶中,日月星辰也閃爍發亮,虛幻,卻又熟悉,就象那個陽光燦爛的下午於圖書館里,藤井樹靜靜地躲在布幔後,微風輕吹,人彷彿在布幔後消失了,但稍為定定神,他竟然又在那裡,似有還無,亦真亦幻。風動幡動其實不過心動,原來他一直存在於一個永恆的空間里,是你我一顆蠢動的心,不能磨滅,永志難忘。 「我的愛隨風而逝……」,這是片中男主角愛唱的一首松田聖子的歌。《情書》中的愛情雖然失落了,卻又不是完全絕望,愛的感覺剎那會變成過去,但重要的是回憶永遠不會消失,盲打誤撞中仍會慢慢累積,流離於心間。或許不說的情話,會是最窩心的痛,不曾探知的愛,是不可承受之輕的憾,但含蓄婉弱的美麗只有自己才能珍重和品嘗。 不戀可以變得動人,因喜怒哀樂全在掌握之中,無聲勝有聲的自製浪漫。愛情總在呈現兩種可能性,得到和失去。得到的時候教會我們珍惜,失去的時候又逼使我們回憶。追憶似水年華,我們始終有回天乏力的嗟嘆,唯有回憶才能教我們振作下去。對兩個藤井樹和博子如是,對我們也一樣——唯有回憶。剔除了酸甜苦辣,沉澱了青春歲月,留下來的必定都是值得珍藏的好時光。 一生之中,最深最真的情,可能是從未說出口,從未有機會說出口,從未發生過,從未意識到,當還沒有發現自己原來愛上了的時候,原來已經深深地愛著了。從沒有刻意經營,從沒有執著經營,因為根本不用經營,是沒有破綻、沒有瑕疵的情,一直處於潛伏狀態,直到分離的一剎才隱隱浮現。 世界上最教人感動的是當你在漆黑的夜空中看見流星飛渡,或許你來不及看清流星在消失的那一瞬間最耀眼的光輝而它就消失了,或許你來得及看到流星那一霎的弧獨來不及許你心中的願望,但是你卻因此而有著莫名的感動,因為遭遇太美,因為剎那即永恆。 就好象多年以前那張親手放回書里的卡片,在經歷了怎樣世事的變遷,歲月的流轉,再次拿回手上。卻赫然發現卡片背面用鉛筆勾勒的素描是怎樣一張與自己依稀相似的容顏,卡片上與自己相同的名字又是怎樣一種親切的呼喚。這才知道這一生曾經擁有過這樣不可承受之輕的情感,那好多年前錯過了怎樣一次被期待地輕輕翻轉。這是影片最後結束時的一個經典畫面,藤井樹(女)望著手裡,當年藤井樹(男)曾經夾在書里親自交還給她的最後一本書的借書卡,也是第87張寫有他們共同名字的借書卡,感慨萬千,淚盈與睫。雖然遲了很多年,但終於翻到了背面,那遠在天國的愛人也會因此而盈淚含笑吧。也許拋棄了所有瑰麗和浮華,愛,用最簡單的形式來表達,也就是一張小小借書卡背面淡淡的素寫。而那本以愛作簽的書的名字叫——《追憶似水年華》
E. 看過岩井俊二的《情書》的人進!關於這部電影的問題!200分!
樓上的朋友說什麼謝謝?
我看了五遍電影(分五年看),兩邊小說,不敢說完全看懂,只是自己的一點理解。我覺得一樓不是談電影,而是談自己,其他的還可以。
正派的說法嘛,先回答你的3個問號問題。
1.過去的事就讓他過去。雖然是很不情願,但是男樹還是這樣做了。回去,不一定能得到什麼,古巨基有一首成名曲,叫《第二最愛》,「現在還幸福嗎還生起嗎……尚獨身嗎還想我嗎……無緣成最愛卻又最牽掛」其實我自己也感覺,是的,會這樣,喜歡不是得到。
2.我認為是有那麼點違心,從電影的角度看,這只是突出主題,沒什麼特別,男女之間的感情其實不可能像電影那樣純潔,不過,既然岩井俊二還把雪山的「你好嗎?我很好。」這么美的情節描寫出來,應該是想把兩段感情分開。可能是很多人把淡淡的初戀和兒時的回憶過分加重在電影里。
因為電影的著重點在於過去,那麼現在的不代表沒有。
如果說不妥的,那隻是感覺,沒有誰是誰的代替,雖然最開始可能是因為容顏的相似,不過既然能到要結婚的地步,那是一個男人,而不是一個男孩做出的決定。如果我是博子我會自信點,天堂的那邊,如果看到我所做的一切,他一定不是慚愧,而是牽掛。
到底怎樣我認為岩井他自己也不計較到底誰愛誰多一點,所以才叫《情書》,而不是更能凸顯男女藤之間的名字。
3.這樣說吧,博子後來還是喜歡別人,但是依然不會忘記男藤。在成人(應該是懂事的人)的感情世界裡,不是說愛你就要的到你這么膚淺。在劇外我們可以看到女藤在最後的感動,而那些感動只是回憶,如果是生活,那還是要繼續的。
只能說記得有這么一個男孩那麼的愛過我,然後是遇到另一個男子,或其他。
在劇中,女藤對男藤不一定是郎情妾意,男藤不是沒腦子,會考慮很多的。既然是一部含蓄的電影,表白這樣的情節,太庸俗了。你也說了,也許可以,那就是也會破壞一些東西。
其實我們可以自己進入角色,我用第一人稱,分三段講。先說男藤。
男孩:北海道小樽,那裡有一個女孩我很愛她,時常想起她,但是我要走了。
男人:博子很像她,「我不同了(重點)」,我要和她交往。
死人:她知道了,還哭了,女孩別哭,你不是女孩了。博子,謝謝你。我很好。
女孩:那個男孩總是整蠱我,不過雖然有點生氣,不恨你。
女人:生活沒有改變我什麼,我和以前差不多。
知後:他的未婚妻讓我知道了一些事,雖然似水追憶年華,那個時侯可能我也喜歡他。
初見時的博子:我不知道他的過去,我跟了他。
死了未婚夫後:我還是那麼的想你,但是……他(現男友)對我很好,你放心。
不同電影結局:也許你和她沒有緣分。你那麽溫柔,你一定會說是「和你們」都沒有。雖然不相信,不過我相信男人能做到三心二意,饒你了!
這里有我個人的感情,我喜歡博子多一點,我是男人,所以我相信同是男人的他,會是真心喜歡過的。對於情書很多人有很多想說的,我自己也時時在網路找點別人的問題來寫寫感受。有時我會想,都已經劇終人散了幹嘛這么多事,但是……你想明白的可能就是我現在這樣的心情——我現在填寫最喜歡的動畫時候我會寫《名偵探柯南》,但是,我已經很少看柯南了,很多我都忘記了,像別人說的,我已經長大了。
F. 電影《情書》裡面的幾個疑問
電影《情書》中有不可忽略或引人遐想的億些的疑問,主要如下:
1、「追憶似水年華」的書
男藤井樹轉學前拜託女藤井樹代還的書是《追憶似水年華》(卷七 重現的時光),書名好像暗示著二人倉促的別離,這本書中暗藏的秘密,命中註定般留在了過往的歲月中。
而女藤井樹在與渡邊博子的通信中,回憶描述曾經青春時期的點點滴滴,再到重返校園,用相機重構男藤井樹涉足的角落,便是一段追憶似水年華的歷程。
2、「松田聖子」的「青い珊瑚礁」有暗示屆不到的戀曲
這首歌與影片中正側面描摹出來的男藤井樹形象有著顛覆性的差別,男藤井樹一直以來呈現出的都是別扭內斂的人物形象,臨死前卻迴光返照地唱著自己不喜歡的松田聖子這首極具南海風情與夏日氣息的歡快戀曲。
或許他的內心獨白就如同歌詞一般,希望自己曾經未說出口的告白,能夠隨南風遠去,讓對方知曉。
電影《情書》的過去與現在及未來
1、渡邊博子原想寄到天國的信,在男藤井樹去世了三年仍對其無法忘懷於是寫下了「你好嗎?我很好」的問候。
2、男藤井樹幼稚的「藤井旋風」中,每一張寫有「藤井樹」名字的借書卡,同時最左側的所屬號是女藤井樹的座位號「24」。暗戀一個人的時候,那一遍遍謄寫下對方的名字就像是一封封秘而不宣的情書。
3、青春年少時沒能發現,至回首往昔才在她人的相助下,那張《追憶似水年華》扉頁前,帶有女藤井樹自己畫像的借書卡,這一封遲到太久的情書,終於傳達給對方。
G. 日本電影《情書》的問題
《情書》自從1995年上映到現在已經有12年的時間了,還有人在不斷的對這部電影評論和探討,足見此為一好片。
片尾藤井樹的這一個小動作也許根本就沒什麼,只是你的好奇心太重了,其實我剛開始對這部電影的許多情節都不是很明白,後來我才明白是為什麼。比如說,在圖書館背靠在窗簾旁看書的男藤井樹為什麼會突然消失了,後來導演岩井俊二解釋說,這其實是他給觀眾開的一個小玩笑。還有一個場景,就是女藤井樹在雪地里看到了一個死掉的蜻蜓,導演為什麼要安排這一幕,許多岩迷都認為這些就暗示著大自然、生命、永恆等等話題在裡面
我的qq空間裡面有岩井俊二的大部分作品的在線觀看 568045278
H. 在韓劇里看到圖書館里的書有一張紙寫借書的人的紙,為什麼要這樣
你應該是看韓劇匹諾曹看到的吧。畫面是設定在2000年的,那個時候計算機還沒有完全普及開來,那張紙其實是借書卡。電影情書裡面也有
I. 日本電影《情書》講了什麼事好嗎
神戶,冬日一個飄雪的日子。
渡邊博子和親友們正在祭拜她2年前因山難而去世的未婚夫藤井樹。
雖然藤井樹已死去,博子卻始終對他無法忘懷。偶然的機會,博子發現了藤井樹的初中畢業留念冊……博子發出了一封寄往天國的信。敬啟者藤井樹:你好嗎,我很好。渡邊博子 上 這封信輾轉寄到了藤井樹中學時代所在地——北海道小樽的一個女孩手中。博子收到了她從未奢望得到的回信——「敬啟者渡邊博子: 你好嗎,我很好,只是有點小感冒。藤井樹 上」
現任男友秋山為了讓博子忘卻死去的藤井樹,決定和博子一起到小樽去弄清真相。
原來,這是一個和博子未婚夫同名的女孩。藤井樹(女,以後簡稱阿樹)因感冒去醫院而沒能和博子見面。博子給她留了封信說明自己給她寫信的原因。
在車站,博子巧遇到阿樹,看到這個和自己長的一模一樣的女孩,博子立即猜到她就是藤井樹。
博子對男藤井樹選擇自己的理由產生了懷疑:若這是他選擇我的理由的話,我決不原諒他。
博子收到阿樹的信,告訴她確實有個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初中同學,那人就是博子的未婚夫藤井樹。在博子的要求下,阿樹開始寫出自己對男藤井樹(以後簡稱藤井)的回憶,卻不小心寫出一段自己已經忘卻了的記憶。對於阿樹而言,初中的生活似乎是在同學們不愉快玩笑中度過的。因為和藤井同名同姓,因此常常受到作弄。諸如什麼藤井樹方程式之類的笑話,在值日時把二人排在一起。選圖書管理員時也把二人選到一起來作弄他們。
但仔細回想起來,似乎藤井還頗受女生歡迎。因為阿樹也有一次受託替別的女生牽紅線。
另外的回憶來自藤井偶爾對她的欺負,諸如拿錯試卷故意不還她之類的。最奇怪的還數藤井在和她一起當圖書管理員的時候,一點也不幫她,只是自己藏到書架中寫點什麼,常借一些沒人看的書。
體育場上的回憶似乎是阿樹對他的最後回憶。
應博子的請求,阿樹來到學校,為博子拍幾張他們學校的照片。意外的發現,自己已經成為學校里的一個傳奇。
原來藤井在無數無人借閱的圖書的書簽上,寫下藤井樹的字樣。因而阿樹的學妹們認為定是某個深愛著她的男生寫下的,覺得非常浪漫和羨慕。學生中甚至有個游戲名叫:「尋找藤井樹」。阿樹連忙解釋是藤井在寫自己的名字,然而真是這樣的嗎?
阿樹對藤井真正最後的回憶來自於阿樹的父親去世的那次相遇。
在三年級的最後一個學期,父親因肺炎去世,阿樹在家料理後事,沒去學校。藤井來到她家,請她幫還自己借的書《追憶逝水年華》。問他為何自己不去還,藤井說自己不能。
過了一個星期,阿樹到學校去,才知道藤井轉學到神戶去了。於是阿樹把《追憶逝水年華》放還書架上。
秋山陪著阿樹來到藤井遇難的山上,向藤井告別。
博子把阿樹寫的回憶寄還她:寫在信上的記憶是屬於你的。
阿樹的感冒惡化為肺炎,窗外大雪紛飛,救護車沒法及時感到,爺爺背著她趕往醫院……
冬去春來,一群意外的客人來到阿樹的家。她們手中拿的正是那本《追憶逝水年華》。
拿出那張寫著「藤井樹」的借書卡,翻到背面: 竟是藤井以前畫樹的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