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看視頻最低的幀率是多少HZ
看視頻最低的幀率是25幀,一般不會低於25幀,因為這是人眼識別的極限,否則就會視覺效果差了。同樣除非是高清影片一般也不會超過60幀,否則視頻過大,拍攝的高幀率視頻剪輯成低幀率,但是需要使用光流演算法之類的無中生有出一些幀出來,而且渲染時間會加長。
人類視覺的時間敏感度和解析度根據視覺刺激的類型和特徵而變化,並且在個體之間不同。人類視覺系統每秒可處理10到12個圖像並單獨感知它們,而較高的速率則被視為運動。當速率高於50Hz至90Hz時,大多數研究參與者認為調制光穩定。這種調制光的穩定感被稱為閃爍融合閾值。
無聲電影
早期的無聲電影已經規定了每秒16到24幀的幀速率,但是由於攝像機是手搖的,因此在場景中頻率變化以適應心情。投影儀還可以通過調節變阻器來改變影院中的幀速率,該變阻器控制為投影儀中的薄膜承載機構供電的電壓,電影公司經常打算讓影院以更高的幀速率展示他們的無聲電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幀率
② 60hz的電腦刷新率,用pr剪視頻夠用了嗎
完全夠用 視頻常用幀率一般在24-30(根據制式選擇) 素材幀率一般不過60幀 就算高幀率(60已經算高了)也大多是升格用途 就算全部處理滿60幀時間成本也會大大增加 影院中高幀率也就60 目前國內可以放映120幀的影院更是屈指可數 所以對於剪輯來講60Hz完全夠用 影視方面顯示器選擇重點要看顏色準度與深度 與游戲顯示器關注的高幀率有所不同
③ 視頻比特率和幀率怎麼選擇
比特率和幀率的選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播放設備。
在大屏電視機,家庭影院,電腦,手機,PSP等設備上,都是不同的,不能採用同一種幀率及碼率。
比如說電腦上,一般來說720P碼率(即比特率)可以在1500-2000kbps,1080P碼率可以在2500-3000kbps。幀率的話,電影一般就是23.976,其他類型可以是30幀或者60幀,配置好點的電腦可以是60幀,一般30幀就可以了。
④ 拍攝60幀剪輯用多少幀
我們拍攝4K60幀,在後期剪輯的時候,把它放慢到25幀以後,這個畫面就有了一點點慢動作的效果,帶上這個效果以後,畫面看著就更加的有電影感了。
⑤ 二次剪輯幀率設置多少
對於二次剪輯製作視頻文件來說一般25就可以了,電影膠片的播放速度也不過是每秒達到24幀畫面,這是根據視頻畫面在人的眼睛視網膜上的殘留時間設定的。
⑥ 做視頻編輯的時候視頻幀率填寫多少為宜
沒必要添70,我做的時候一般添30,因為人眼睛看東西的速度大概是25幀/秒,所以理論上只要超過25幀/秒,視頻畫面看起來是很流暢的,我添30是怕在轉格式或者錄制過程中產生丟幀的現象。一般視頻錄制好後,它的幀幅就不可能增加了,只可能會在後期製作中丟失。所以幀數添得再大,他還是原來多少,轉錄後還是多少,。當然還要看你的顯卡的檔次。(如果我沒記錯,是這樣的)
⑦ 為什麼電影25幀每秒 電視30幀每秒 影院動畫又是24幀每秒這個和pal制式和n制式有什麼關系沒
主要是因為所採用的制式不同,所以造成的每秒幀數的不同。
歐美、日本等電視制式是NTSC,每秒鍾29.97幀,也就是常說的30幀每秒。
亞洲等電視制式是PAL,每秒25幀。
影院動畫所用的是膠片,固定的是24幀每秒。
一些高清的游戲,製作水準達到60幀每秒。
這個和pal制式和n制式有關系。PAL和NTSC制式區別在於節目的彩色編、解碼方式和場掃描頻率不同。中國(含香港地區)、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採用PAL制式,美國、日本、韓國以及中國台灣地區等採用NTSC制式。
PAL與NTSC的區別電影放映的時候都是每秒24個膠片幀。而視頻圖像PAL制式每秒50場,NTSC制是每秒60場,由於現在的電視都是隔行場,所以可以大概認為PAL制每秒25個完整視頻幀,NTSC制30個完整視頻幀。
電影和PAL每秒只差1幀,所以以前一般來說就直接一幀對一幀進行製作,這樣PAL每秒會比電影多放一幀,也就是速度提高了1/24,而且聲音的音調會升高。這就是一些DVD愛好者不喜歡PAL制DVD的原因之一。
但是據說現在有些PAL制DVD採取了24+1的製作方法,就是把24幀中的一幀重復一次,從而獲得跟電影一樣的播放速度。
而NTSC因為每秒有30幀,不能直接一幀對一幀製作,所以要通過3-2 PULLDOWN等辦法把24個電影幀轉成30個視頻幀,這30個視頻幀里所包含的內容和24個電影幀是相等的,所以NTSC的播放速度和電影一樣。
PAL與NTSC制式的轉換問題:
1、 PAL制式是每秒記錄25幅畫面;
2、 NTSC制式是每秒記錄30幅畫面;(兩種制式的畫面的掃描線也不同);
3、 DV格式既不屬於PAL制式也不屬於NTSC制式,但它確實分為25幅畫面/秒和30幅畫面/秒兩種版本;
4、 透過鏡頭,PAL制的TRV-900記錄的是25幅畫面/秒,而NTSC制的TRV-900記錄的是30幅畫面/秒 ;
5、 從數字埠(1394埠),TRV-900(其它數字攝像機也相同)既可記錄25幅畫面/秒信號,也可記錄30幅畫面/秒;
6、 從模擬輸入口,TRV-900隻能記錄與攝像機制式相同的模擬信號(PAL制式或NTSC制式)
⑧ 在用PR剪輯時,50幀的視頻,輸出25幀是什麼機制
是一個數量定義,幀數是每秒播放的畫面數量,時間是限制為1秒的,和播放的速度無關,25幀就是每秒25張畫面,50幀就是每秒50張畫面,時間都是相對於1秒。
幀數其實就是決定視頻流暢度的參數,低於15時會使視頻看起來很卡,而如果你要改變播放速度,需要用到剪輯軟體,比如vegas和Premiere,還有比較玩具式的軟體繪聲繪影。
人眼視覺殘留:
肉眼在看超過24幀每秒的靜態圖片就會認為是連續動態視頻,所以你能拍攝到60幀每秒的視頻,然後通過軟體把每秒幀數調節到每秒24幀左右,那麼你在一秒鍾內拍攝到的圖像就能通過慢速播放成兩秒鍾,而且是連續的、不會卡頓的。
如果你能拍攝90幀每秒的視頻,那麼你起碼能把一秒鍾拖慢到三秒的慢動作播放,以此類推。高速錄像能拍攝到很多我們容易忽略的細節和精彩的瞬間,通過慢動作播放視頻,也會讓視頻更好玩有趣,這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廠商開始注重高速錄像這個功能的原因。
⑨ 關於視頻的幀率
我們的顯示器至少是60Hz,即最低支持60幀的視頻。
30fps 的視頻可以選擇導出成60fps 的視頻,提高視頻被觀看時的流暢度。 比如在使用VR 頭顯觀看全景視頻時,高幀數(60-90fps)的視頻可以減少眩暈感,提供流暢的觀看每秒的幀數(fps)或者說幀率表示圖形處理器處理場時每秒鍾能夠更新的次數。 高的幀率可以得到更流暢、更逼真的動畫。
一般來說30fps就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將性能提升至60fps則可以明顯提升交互感和逼真感,但是一般來說超過75fps一般就不容易察覺到有明顯的流暢度提升了。
幀率(英語:frame rate)是用於測量顯示幀數的度量。測量單位為「每秒顯示幀數」(frame per ... 在1920年代中後期,無聲電影的幀率提高到20至26幀/秒之間。
⑩ 視頻編輯時,幀速率設置多少數值才能使視頻更好呢
60就好,主要看視頻大小和你的內容解析度,不是越高約好,一秒60幀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