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女兒國》是趙麗穎和馮紹峰合作的第幾次倆人是從什麼時候在一起的
《女兒國》是趙麗穎和馮紹峰第五次合作,也算是第一次正式合作。
而且在拍攝《西遊記女兒國》時,趙麗接受媒體采訪時就已經暗示過了馮紹峰在自己心中和以前的幾位男搭檔不一樣。答案顯而易見,當時兩人還沒有公開戀情,這個回答自然更是令人浮想聯翩啦。幸好最後兩人有了圓滿結果,為他們感到開心。
Ⅱ 誰看過一部關於母親和女兒的電影
是電影《Virtual Mom》!
又名: 夢幻媽媽
導演: Laurie Lynd
主演: 戴比·雷諾茲 Debbie Reynolds / 埃倫·布蘭妮 Brittany Allen / Sumela Kay
上映年度: 2000
製片國家/地區: 加拿大
語言: 英語
我也看過
確實挺不錯的,一部相當富有童趣的溫情之作,雖然不是什麼熱門影片,也沒有當紅明星出演,卻讓我印象深刻。特別是Sumela Kay 的表現光芒四射,比很多風頭正勁的偶像新人更搶眼;可惜Sumela美眉星運平平,作品不多,而且基本上都是些無關痛癢的小角色(如《X-Man》里穿牆而過的Kitty,《A History of Violence 》里的青春學生妹),實在讓人遺憾。
說到片源,《夢幻媽媽》是加拿大2000年出品的電視電影,影響力有限,似乎也沒發行過DVD,電視台又不知道什麼時候重播,我都有點絕望了呢(純粹是發發牢騷,幫不上閣下什麼忙,請勿見怪)
她」媽媽」 的確很漂亮
是鼓勵她去參加話劇女主角的競選 結果自己卻當上了
還讓女兒的心上人喜歡上自己了
Ⅲ 一部美國影片 母親回到和女兒一樣的年齡
Virtual Mom
簡體中文名: 夢幻媽媽
導演: Laurie Lynd
主演: 戴比·雷諾茲 Debbie Reynolds / 埃倫·布蘭妮 Brittany Allen / Sumela Kay
上映年度: 2000
製片國家/地區: 加拿大
講的是媽媽在電腦的作用下變成14歲少女(不知道誰演的,很漂亮的少女),和高一的女兒做了朋友,卻陰差陽錯成了女兒的情敵,最後媽媽把使她恢復年輕的光碟毀了
Ⅳ 求電影名 男孩與女孩戀愛後分開了(好像是在小鎮上),過了幾十 年,男孩樣子沒變又與原女孩子的女兒戀愛
是《惡靈騎士》吧?尼古拉斯凱奇的電影,他跟惡魔做交易然後變成了惡魔的惡靈騎士,多年後和成為記者的女友再次復合?
Ⅳ 中華兒女和中華女兒是同一部電影嗎
不是的,
《中華兒女》該影片是1936年,在日本人的屠刀下,東北人民慘遭蹂躪。活動在牡丹江一帶的東北聯軍,英勇抗日,吸引了大批年輕農民。 親人遭日寇殺害的女子胡秀芝,報名參加抗日聯軍。她在革命斗爭的鍛煉中,人了黨,成長為一名堅強的革命戰士。冷雲是抗聯某部指導員,她經歷了丈夫在地下工作崗位上被捕犧牲的重大打擊,仍剛強堅毅地接受戰斗任務,打擊敵人。在歸隊途中,因發現敵軍要偷襲聯軍營地,冷雲一面命人繞道給抗聯送信,一面率部分散打槍,牽制敵人,把敵人兵力引出營地范圍而至牡丹江畔。最後,參加戰斗的同志們僅剩冷雲、胡秀芝等八名女戰士,寡不敵眾,生路已絕,她們扔出最後一顆手榴彈,砸壞自己的八支槍,脫光了衣服,視死如歸地投入江中。該片描寫了東北抗日聯軍「八女投江」的真實故事,贊頌了先烈們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和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愛國主義精神。它以比較鮮明的紀實手法和散文化風格,展現生活和斗爭,塑造了胡秀芝、冷雲等女英雄的形象,尤其著重描寫了胡秀芝由普通農村婦女到革命戰士的成長過程。創作者追求一種純朴的感情抒發,整個影片內蘊深沉,富有激情,還具有鮮明的詩的象徵意境。影片的結尾處理,既渲染了緊張壯烈的戰爭氣氛,又較為細膩地展示了八名女戰士的精神風貌,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該片是新中國最早獲得國際榮譽的電影之一, 1950年曾獲捷克斯洛伐克第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自由斗爭獎,在文化部1949年至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又獲二等獎。
《中華女兒》影片由一個序幕和四個小故事組成。 序幕介紹祖國山河和名勝風景。 ①《 一個農民的覺醒》。南京近郊農民劉二哥,與老母、妻子過著平靜的生活。抗戰爆發,日軍進逼南京,他聽信 漢奸王老爺的欺騙,將母親、妻子留在村裡,自己隻身去山後躲避。當夜 日軍進村,妻子被蹂躪致死,老母也 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劉二哥終於覺醒 ,含淚參加了抗日游擊隊。 ②《老公 務員之死》。安徽某城淪陷後,日軍逼令某老公務員出面組織「維持會」 ,被嚴詞拒絕。不久,老公務員逃出 城外的兒女和一批青年學生被日軍捕 獲押回,老公務員正勸說兒女飲毒酒 自盡時,適敵軍司令來訪,經老僕人巧計布置,老公務員舉杯相迎,將敵司令毒死,自己也同時中毒,臨終,叮囑兒女和學生們逃離虎口,參加抗戰。 ③《抗戰中的戀愛》。青年知識 分子A,從上海撤退到內地後,既無 勇氣學習青年的榜樣,獻身抗戰, 刻苦工作,又看不慣青年B沉湎享樂 生活,決定在投身抗戰之前,先嘗嘗 戀愛的幸福滋味。於是愛上一位美麗 姑娘,沉浸在幸福歡樂之中。不久,敵機來襲,姑娘被炸死。A終於從戀 愛迷夢中醒悟過來,投入抗敵工作。 ④《游擊女戰士》。青年游擊隊長接 到總部命令,要游擊隊破壞敵後一條 重要交通線。新入伍的女隊員向隊長 獻計,由她扮成鄉下姑娘誘開敵軍哨兵,掩護游擊隊通過崗哨進入目的 地,終於勝利完成了破壞交通線的任務。
希望回答可以對你起到作用
Ⅵ 有一部電影主角和妻子,女兒都回到了8年前,他妻子和女兒後來也回到了8年前,然後8年後的主角想要殺
好像是 蝴蝶效應。
Ⅶ 一個小伙與老頭三個女兒的愛情外國電影,在零幾年時CCTV6演過的誰知道叫什麼名字啊
是四個女兒,是西班牙電影 Belle epoque (1992)
Ⅷ 法國電影女兒死去幾年後有回來了!女兒回家以後給沒事一樣!媽媽和爸爸很驚訝!女兒還是那個年齡!就看了
不是電影,是電視劇
魂歸故里
導演: Fabrice Gobert / Frédéric Mermoud
編劇: Fabrice Gobert
主演: 安妮·康斯金尼
類型: 劇情
地區: 法 國
語言: 法 語
上映: 2012-11-26
集數: 8集
單集片長: 52分鍾
Ⅸ 馮小剛有幾個女兒 都是徐帆親生的嗎
馮小剛有兩個女兒,不是徐帆親生,長女馮思語,是馮小剛與前妻張女士生下的,徐帆只是她的繼母,小女兒是徐帆的養女。
四十多歲徐帆已經過了生育最佳年齡,如果貿然懷孕,只能增加危險幾率。況且,徐帆是一個在事業上不會停步的女星,為了支持馮小剛的事業,至於生育,就暫時擱下了。
馮小剛徐帆婚姻生活
1999年9月19日上午9點19分,徐帆和馮小剛領到結婚證,2009年9月19日是馮小剛與徐帆的結婚十周年紀念日,為此,兩人特地在京城舉行了一次宴會,共邀請了圈中50位好友參加。
領養了女兒,2015年4月14日,徐帆親自去接女兒放學,早早就等候在學校門口,對女兒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也許是不想引起圍觀和騷動,當天她一身灰色居家打扮,十分低調,還戴了大沿帽擋臉。只見從小就戴眼鏡的徐朵依然戴著厚厚的眼鏡,打扮也十分低調。
徐朵正是活潑可愛的年紀,跟媽媽走在一起更是顯露撒嬌本性,在路邊花壇的檯子上跳上跳下,還拿出了一把紅綢扇子玩耍,也許小姑娘也耳濡目染了爸媽的藝術細胞。
領養了女兒,2015年4月14日,徐帆親自去接女兒放學,早早就等候在學校門口,對女兒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也許是不想引起圍觀和騷動,當天她一身灰色居家打扮,十分低調,還戴了大沿帽擋臉。只見從小就戴眼鏡的徐朵依然戴著厚厚的眼鏡,打扮也十分低調。
Ⅹ 十七年電影指的是多少年之間的電影
1、革命歷史、英雄主義影片(軍事題材影片):20世紀五十六年代是英雄模範輩出的時代,也是英雄電影創作的大好時機,宣揚革命英雄主義的「十七年電影」不勝枚舉,尤以軍事題材居多。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南征北戰》、《中華女兒》、《鋼鐵戰士》、《翠崗紅旗》、《風暴》、《老兵新傳》(中國第一部寬銀幕影片)、《紅色娘子軍》、《紅日》、《燎原》、《霓虹燈下的哨兵》、《上甘甘嶺》、《戰火中的青春》、《英雄虎膽》、《永不消逝的電波》、《英雄兒女》、《回民支隊》、《海鷹》、《戰上海》、《東進序曲》、《苦菜花》、《南海潮》等,英雄人物傳記則有《雷鋒》、《趙一曼〉、《劉胡蘭》、《董存瑞〉、《狼牙山五壯士》、《白求恩大夫》,表現歷史人物事跡或歷史事件的有《聶耳》、《林則徐》、《甲午風雲》等。在戰爭敘事中融入健康的抒情場景,是「十七年電影」不少軍事題材影片至今魅力不衰的「奧秘」。如由新中國第一位女電影導演王蘋執導的《柳堡的故事》,以女性的視聽語言,述說了一段兵民之間的經歷,從而使人們對戰爭歷史的追憶平添出一份浪溫和溫馨。
2、名著改編的影片:這是「十七年電影」的主流之一,如《祝神速》(魯迅原著)、《林家鋪子》(茅盾原著)、《家》(巴金原著)、《龍須溝》(老舍原著),以及《早春二月》、《青春之歌》、《紅旗譜》、《革命家庭》、《暴風驟雨》、《小二黑結婚》、《烈火中永生》、《林海雪原》、《野火春風斗古城》等。其中《林家鋪子》是「十七年」諸多名著改編的方式成為銀幕經典的創作範例之一。影片傳達原中國古典美學神韻,始終是研究者們饒有興趣的。
3、驚險片:驚險片歷來是中國各時期電影創作最精彩的樣式之一,是當代中國形態較完備的「類型片」,「十七年電影」自然也不例外,出現了《渡江偵察記》、《平原游擊隊》、《秘密圖紙》、《跟蹤追擊》、《鐵道游擊隊》、《羊城暗哨》、《51號兵站》、《國慶十點鍾》、《地下尖兵》、《徐秋影案件》、《冰山上來客》等一批作品,與現在大量的驚險動作片不同,「十七年電影」中的驚險片少有追逐和格鬥場面,但也出現了少數武術功夫片,如《飛刀華》、《林沖》等。
4、愛情片:這無疑是「十七年電影」中最為優美抒情的一個板塊,與當代愛情片相比,更顯得細膩、精緻、盡管有些「保守」,但十分動人,給人以美好向上的追求。代表作大多以民間傳說為題材,以喜劇、悲劇或音樂片的樣式出現。比如:集音樂、舞蹈和詩歌於一身的《阿詩碼》(楊麗坤主演)當屬中國愛情電影的巔峰作品之一;《劉三姐(黃婉秋主演)、《畫中人》(李憶蘭主演)等也是詩情畫意的精品之作。同時,一批現實題材的愛情片大量涌現,如《五朵金花》、《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等。
5、兒童片:「十七年電影」中的兒童形象從不「失真」,既堅強勇敢又天真可愛,其影片甚至吸引了許多的成年人,如:《祖國的花朵》、《小兵張嘎》、《雞毛信》、《小鈴鐺》、《英雄小八路》等。
6、體育片:競技體育的魅力被眾人傾倒,體育電影則藝術地再現了運動員的風采,如《女藍五號》、《水上春秋》、《冰上姐妹》、《女跳水隊員》等。
7、喜劇片:「十七年電影」中的喜劇片以輕喜劇和諷刺喜劇居多,演員表演到位,無矯揉造作,幽默詼諧,如《游園驚夢》(侯寶林主演)、《今天我休息》、《喬老爺上轎》、《李雙雙》、《魔術師的奇遇》(中國第一部立體故事片》、《女理發師》《錦上添花》、《大李、小李和老李》、《球迷》、《滿意不滿意》、《哥倆好》、《抓壯丁》、《七十二家房客》(「十七年電影」中唯一的內地與香港合白的故事片)等。
8、戲曲片:屬中國獨有的影片樣式。較具代表性的作品有:《梅蘭芳的舞台藝術》(上下集)、《紅樓夢》、《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野豬林》、《群英會》、《梁山泊與祝英台》(新中國第一部彩色影片)、《牛郎織女》、《天仙配》、《楊門女將》、《鍘美案》、《花木蘭》、《花為媒》、《劉巧兒》等。其中多部與香港合拍。
9、藝術性紀錄片:這也是中國獨有的一種故事影片樣式,是紀錄片與故事片結合的產物,其大多產生於「大躍進」時期的1958年至1959年,代表作是由真人真事改編,並由本人扮演的《黃寶妹》。
10、少數民族題材影片:中國是一個具有56個民族的國家,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的意義,除了具有影視人類學的意義(即紀錄或表現少數民族的真實生活狀況)以外,還可以以其奇觀性而具有對非少數民族觀念的娛樂性意義。代表作品有《阿詩瑪》、《劉三姐》、《農奴》、《達吉和她的父親》等。其中,反映===========民主進程的《農奴》,以版畫式的粗獷、遒勁的光影處理,成為「攝影參與劇作」的一個極佳例證。
11、其他:舞台藝術片《東方紅》、動畫片《大鬧天空》(上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