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的內容簡介
2007年,津巴多教授首度撰書詳述其事,並結合從該實驗到伊拉克監獄虐囚案三十多年來
發現的社會現象,深度剖析復雜的人性,透徹解釋「情境力量」對個人行為的影響。為什麼優秀的美國女兵會對伊拉克戰俘做出虐囚的性游戲?為什麼護士明知醫生處方超劑量,卻仍遵從指示開葯?為什麼上司只是暗示和默許,屬下卻惟命是從甚至變本加厲?在日常生活中種種社會角色劇本的規范與約束下,我們是否會像上帝最愛的天使路西法一樣,不知不覺地對他人做出難以置信之事,從而墮落成魔鬼撒旦。善惡的界限在哪裡,人性的脆弱超乎你的想像!
2. 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
《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美)菲利普·津巴多著,作者是1971年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的主持人,本書是他親自撰寫的回顧研究之作。當年的實驗是讓招募的志願者在一所模擬監獄中扮演囚犯和獄警,原定為期兩周的實驗,不到一半時間就因為發生流血暴力形勢失控而中止了。
津巴多教授認為這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實驗開始時,擁有絕對權力的實驗指導者就指定了好人與壞人的界限——看守警察與囚犯。「壞人」是社會的敗類、是人渣、不配被當作人來看待, 他們的名字不僅被剝奪,由數字取而代之,而且對待他們可以像動物一樣被鐵鏈束縛……相反,「好人」則被授予了武器和權力。「一旦你穿上制服,就好像開始扮演一個角色,你不再是你自己,你的所作所為要與這身制服所代表的職責相匹配。」其中一個看守如此說道。
盡管參與實驗的大學生們都沒有參觀過真實的監獄,也從未因犯罪入獄有過牢獄體驗,但僅在短短的6天之中,他們便學會了某些東西,知道了權勢者和無權勢者之間應該如何互動。
作為權勢者和管教者的看守,通過管理囚犯的職責,取得了限制囚犯的自由,掌握了處置囚犯舉止行為的特殊意志,使囚犯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盡在自己的把握之中。他們發現,通過強制原則,會高度、有效地完成自己所擔任角色的任務,包括公開地懲罰違反規定的行為。例如,在實驗中一位「看守」說,「我覺得自己不可思議……我讓他們互相喊對方的名字,還讓他們用手去擦洗廁所。我真的把『罪犯』看作是牲畜,而且我一直在想,我必須看住他們,以免他們做壞事。」
作為無權勢者的囚犯面對權勢者所建立的監獄與獄規(可以延伸至類似監獄情境的社會結構),囚犯們只能「回應」——這種「回應」只能遭致兩種選擇:反抗或是順從。前者,帶來的是懲罰;後者導致的是自主性和尊嚴的喪失。就在試驗的第三天,「罪犯」們竟然開始相信「看守」經常對他們說的,他們真的低人一等、無法改變現狀。
在「斯坦福監獄實驗」過程中,津巴多博士目睹了令人震驚的情形:在一定的社會情境下,好人也會犯下暴行。這種人的性格的變化被他稱之為「路西法效應」 ——上帝最寵愛的天使路西法後來墮落成了第一位墮天使,被趕出天堂。
3. 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余愷)
你好,路西法效應簡單說來,就是好人處於一個壞的環境和規則之下,會慢慢轉變,變成另外一個人。其實可以這樣理解的。我這里有電子版,需要的話給你。祝好。
4. 《危險的維納斯》txt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危險的維納斯》([日] 東野圭吾)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zp-AhjaaYKNEBwsWhw4v8A
書名:危險的維納斯
作者:[日] 東野圭吾
譯者:星野空
豆瓣評分:6.0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份:2018-12
頁數:334
內容簡介:★東野圭吾新作,揭露人性的弱點。
★在閱讀《危險的維納斯》之後,你會發現此前從未讀懂過東野圭吾。——日本讀者評價。
★不同於《惡意》等作品,《危險的維納斯》窮盡了人性復雜的一面:每個人都有行善的本能,也有作惡的動機;有理性,也有無法壓抑的、令人瘋魔的慾望。
★惡不是一開始就存在,東野圭吾用《危險的維納斯》詮釋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
★復雜的情節,反轉再反轉,但反轉的是故事,還是人心?
★「維納斯」不是某個人,而是存在於我們每個人心中令人瘋狂的東西。
★《危險的維納斯》是連東野圭吾自己都無法輕易......
內容簡介
"一個陌生女人的電話,一起失蹤事件,動物醫生手島伯朗捲入一場正在進行的犯罪事件。沒有任何線索,甚至連同伴也不能接近信任。那個隱藏在家人中的兇手到底是誰?「維納斯」不是某個人,而是存在於我們每個人心中令人瘋狂的東西。惡不是一開始就存在,東野圭吾在這本書里詮釋了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復雜的情節,反轉再反轉,但反轉的是故事,還是人心?"
作者簡介:東野圭吾
日本知名作家,榮獲多重獎項。
2018年,領銜日本文庫本銷量排行榜的是東野圭吾的《拉普拉斯的魔女》和《沉睡的人魚之家》。《拉普拉斯的魔女》已改編為真人電影,由櫻井翔和廣瀨玲主演,《沉睡的人魚之家》改編電影由筱原涼子主演。
1985年,《放學後》獲第31屆江戶川亂步獎;
1999年,《白夜行》領銜周刊文春推理小說榜年度排行,《秘密》獲第52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
2005年出版的《嫌疑人X的獻身》同時獲得*34屆直木獎、第6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並領銜三大推理小說排行榜年度排行;
2008年,《流星之絆》獲第43屆新風獎;
2009年出版的《新參者》領銜兩大推理小說排行榜年度排名;
2012年,《解憂雜貨店》獲第7屆中央公論文藝獎;
2014年,《祈禱落幕時》獲第48屆吉川英治文學獎。
5. 外國電影一部科幻電影,說注射了第24條染色體後好人就變成超人惡的人就變成惡魔.誰能告我電影名了
網路搜的,不知道是不是
毀滅戰士 Doom (2005)
類型: 動作 / 科幻 / 驚悚 / 恐怖 / 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 捷克 / 德國 / 美國
語言: 英語 / 日語
上映日期: 2005-10-20
6. 《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路西法效應》([美國] 菲利普·津巴多)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vAmjtog5_z80_WgUR0IScQ
書名:路西法效應
作者:[美國] 菲利普·津巴多
譯者:孫佩妏
豆瓣評分:8.5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年份:2010-03
頁數:544
內容簡介:
一批彼此並不相識的年輕人——身心健康、情緒穩定的大學生,走進了「斯坦福監獄」。他們並沒有犯罪,只是受募到「監獄」——斯坦福大學的一個精心布置的地下室,接受一項試驗。大學生們被隨機地分為「獄卒」和「犯人」,然後開始了為期兩周的試驗。然而,試驗僅僅進行了一周,原本單純的大學生,已變成了殘暴的獄卒和崩潰的犯人,試驗不得不終止了。受試者強烈感受到角色規范的影響,使作者得以深度剖析復雜的人性,透析「情境力量」對個人行為的影響,並分析造成監獄虐囚和種族屠殺的情境影響。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社會角色劇本的規范與約束,會不會使我們像上帝最鍾愛的天使路西法那樣不知不覺中對他人做出難以置信的事,從而墮落成為魔鬼?我們如何抗拒情境影響力?作為心理學教授的作者也對此進行了研究,並做出了極有說服力的分析。
作者簡介:
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1933-)畢業於耶魯大學,曾先後執教於耶魯大學、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現為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系榮退教授。他的《害羞》(Shyness)、《心理學與生活》(Psychology and Life,與 Richard Gerrig合著)兩書總銷量已逾250萬本。津巴多曾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現任斯坦福大學恐怖主義跨領域政策、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他編創了美國公共電視台的獲獎節目《探索心理學》(Discovering Psychology),並在片中擔任主持人。2004年,他應邀擔任伊拉克阿布格萊布監獄美軍虐囚案的專家證人。由於津巴多教授四十多年來在心理學研究和教學領域的傑出貢獻,美國心理學會特向他頒發了希爾加德(Ernest R.Hilgard)普通心理學終身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