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前任3》為什麼會如此火
在《芳華》剛出來時,一片大好,在票房上遙遙領先。
有人說《芳華》是一部非常有價值有意義的作品,這部作品應該是馮小剛導演以來票房最高的作品,這一次《芳華》用的大部分是新人,可票房和口碑依舊很好,說明只要作品足夠優秀,觀眾還是買賬的。
不過,在《前任3》出來後,更是一路走高,到了現在更是超過《芳華》,在票房上遙遙領先,堪稱一匹大黑馬。
其實,從劇情看,前任3這部電影並沒有那麼的出色,可為什麼如此的受歡迎呢?
這次前任3能夠如此賣好,跟營銷有一定的關系,甚至跟朋友圈的八卦有關系,在前任3這部電影出來後,經常有朋友圈爆料或新聞爆料,看了前任3後,有人從戀人變成了單身,又有誰跟前任復合,更有說現任帶前任看電影相愛相殺的場面。
這朋友圈和花邊新聞的爆料,那劇情的豐富程度比電影本身還精彩。很多人去看,只是一種情懷,現在的男男女女,哪一個沒有前任呢,名義上去看電影,有時候也算是對前任的一種另類懷念。
人嘛,在一起的時候,總能看到對方的短處和不足,當分開了,又忍不住念起對方的好處來。
可有時候一旦分開了,再也無法挽回了,只能成終身的遺憾,這也是很多人在電影院中,被一些台詞或情節觸動,忍不住流水長流的原因。
有數據表明,看這部電影的主力軍主要是90後其80後女性為主,而這個時候,正是這兩個階段的年輕人戀愛、結婚的年齡,而大部分人都有過前任,自然的,這部電影廣受歡迎,而女性更是感性和喜歡跟風的。
有句話令人感觸極深:「令人遺憾的是,我用整個青春和最好的愛,卻教會了他如何去愛另一個人」。
每個人都希望擁有一份完美的愛情,可最後卻發現,自己終究沒有擁有那份理想中的愛情,反而是自己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去成全別人的下一份愛情。
《前任3》會如此火,只因為太多的人在愛情方面翻了跟頭,這部電影剛好給大家個釋放情緒的機會而已。
B. 《前任》3:口碑奇差,如何成為一個票房大倉
這部電影成功原因如下:
雖然《前任3》的故事有很多套路,但它最終呈現出的,還是要分手,那種缺憾感,拍的很真實。它拍出了每一段真心投入的愛情關系裡,最終要放手的那種傷痛。每一段真心投入的戀愛,如果是分手,總難免這種傷痛。但在生活繼續以後,曾經的傷痛卻成為一種美好。每個人都會在自己的那段戀愛回憶中找到一些溫馨,多年以後回首,那總是一個人內心最柔軟的心牆。
經典的愛情電影,最後多是分手。就像《大話西遊》最後至尊寶和紫霞的結局,這樣才能刻骨銘心。
一個電影,一定要有核心的受眾群體,戰狼2針對的是那些希望中國強大的國民,《芳華》擊中的是50、60年代生人心中關於青春已逝的那種時光滄桑;那麼《前任3》擊中的是70、80後們關於初戀的那份美好回憶。
如此,它才能成為2018年初一種社會文化現象,成就了這個票房神話。這些已不再年輕的觀影主力軍,用他們的票,造就了這個神話。
關於口碑的問題,動作片跟愛情片評分不一樣。
動作片只要打鬥精彩,特效精彩,就可以打高分,一般電影,8分真的不是最高評分;而愛情片看完之後,哭的稀里嘩啦出來,怎麼可能打高分呢?給個6分都是打了個感情分了。
C. 《前任3》為什麼能火
以情感的精準把握引起共鳴
作為都市輕喜劇,導演對整個影片節奏把控得非常優秀,故事的完成度很高,先是以喜劇的元素將觀眾的情緒牢牢抓住,笑點不斷,而之後情節的反轉又讓人唏噓不已,由笑至哭,使得情緒在觀影過程中起起伏伏,形成良好的觀影效果。
與以往「小妞電影」的書寫風格一致,《前任攻略3》將故事的核心集中在了「情感」這個節點上,從細節上打造出代入感非常強烈的真實性。影片中,沒有來自於社會的任何壓力,從開始的第一場戲就集中於男女主的感情糾結,生活實際上並無對錯,男女主甚至連為什麼吵架的原因都想不起來,卻互相傲嬌地不願低頭。
影片中的兩對戀人,展示了現實中戀愛中兩種不一樣的狀態,一種悶在心裡,另一種則事事都坦白,但內核深處包裹的東西卻是一致的,那就是彼此的愛戀。導演設置了「坦白局」和「了斷局」,拿出來的每一件要了斷的東西都是一份感情的交結;林佳離家的表現,包括反反復復拉箱子和孟雲的上竄下跳和假裝淡定;林佳出遊,孟雲仔細研究每一張照片的行為;林佳將微信的文字編輯好了,然後再整段刪去。
這些細節都與現實息息相關,看到影片就像看到現實生活的自己,一個以為不會走,一個以為會挽留,相互傲驕不低頭,這種情緒將觀眾毫無違和感的代入電影。導演以結尾致敬周星馳的《大話西遊》,至尊寶成為孫悟空是因為紫霞,而孟雲從一個情感巨嬰成長為體貼的好男人,則源於林佳的離開。
故事的非團圓結局擺脫了以往的敘事窠臼,再見,卻再也不見,是遺憾,但珍惜眼前人才是導演想要表達的終極目標。
作為都市輕喜劇的商業片《前任攻略3》,對類型的精準定位,對主流電影觀影群體的心理狀態和情感需求准確把握,是影片市場大賣的根本。該再見還是再也不見?無論追捧還是詬病,折射出的都是觀眾希望能從電影里獲得更多關於現實的表達,從這個意義上,我們期待導演有更好的作品出現。
D. 《前任3》票房超11億,這部電影教會了我們哪些道理
《前任3》票房超11億,《前任3》探討的是關於「愛情與成長」的命題,男主角孟雲在經歷了分手的糾結、釋然後,學會了成長。
《前任3》中,孟雲、余飛這對好哥兒們都因一點小事和女友分手,秒變單身的兩人在久違的黃金單身期里「放飛自我」,隨後引發了一系列笑淚齊飛的故事。
每個人心底有住著一個人
每個人心裡都會住著一個人,想起來心痛,卻還是捨不得丟掉,縱使有千萬種想見你的理由,卻少了一種能見你的身份,年輕時以為那隻是一段感情,一轉身原來是一輩子!也許這就是愛情吧!
也許有些時候,我們不是學著怎麼去選擇,而是選擇該去如何的放棄,就像那首歌一樣「放手也是一種愛」!
E. 《前任3》緣何成為爆款
上映10天的《前任3》票房已經突破13億,而元旦檔的四部電影,該片的首日排片只有18.6%,排名第三,可是,排名前兩位的《妖鈴鈴》和《二代妖精》的排片已經現在只有5%左右,且票房累計最高只有3.5億,而《前任3》的排片已經飆升到44.8%,不但把剛剛上映的好萊塢超級IP大片《星球大戰8》踩得死死的,即便同為華誼兄弟的電影《芳華》,上映25天也只有13.6億,當然這個票房成績依然很好,可是,相較於《前任3》,依然略佔下風。
《前任3》為何能夠成為爆款?為什麼不是《妖貓傳》?不是《奇門遁甲》?也不是好萊塢超級大片《星球大戰8》?
《妖貓傳》《奇門遁甲》緣何沒能成為爆款?
最近一段時間,一些大製作的商業電影,無論是陳凱歌導演的改編自東野圭吾的奇幻IP大片《妖貓傳》,抑或徐克監制編劇、眾明星主演的奇幻大片《奇門遁甲》,以及全球票房狂收11億美元、北美票房累計超過5.4億美元、來自好萊塢的超級IP大片《星球大戰8》等等,都沒有成為市場中的爆款。
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原本被市場並不看好的一部中等製作的愛情喜劇《前任3》,在首日排片只有18.6%的前提下,憑借超高的上座率,不但完美逆襲同檔其他三部新片,更是連《星球大戰》也踩在腳下。
我們先說陳凱歌導演的《妖貓傳》,按理說,這部電影的投資並不小,當初還因為日本方面把海報上打出150億日元製作費而引發了陳紅和國內媒體的一段小插曲。但是,上映18天的《妖貓傳》累計票房約5.17億,同檔期上映的《機器之血》也僅僅邁過3億票房關口,都沒有達到票房預期。
即便是《妖貓傳》在上映次周,也進行了兩天的票補,助推了一下票房高度,但並沒有在市場上起到什麼大的作用。當然,上映的其他電影,大家也都進行了票補,但現在看來,有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後勁並不足。所以,都沒有成為爆款。
如果單就電影本身而言,《妖貓傳》的電影品質是沒得說的,各個方面都是優秀的。然而,對於陳凱歌導演而言,我們能夠從電影中看出來他的糾結,因為他既想把《妖貓傳》打造成一部商業大片,但,並沒有放棄導演的藝術情懷,以至於,帶給觀眾的感覺是,《妖貓傳》既是商業電影中的藝術片,又是藝術電影中的商業片,兩邊都不純粹。
最最重要的是,不同的觀眾在這部電影當中都能看到不同的關注點,唯獨沒有形成與當下主流觀眾的情感交集點,也就是說,看完了電影,你會覺得牛,各方面都牛,但是,這和我又有什麼關系呢?沒有集中地訴求點是與觀眾打成一片的。所以,看完也就完了,沒有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不具備泛社會化傳播的基因。
《奇門遁甲》也是如此。純特效電影,如果口碑一般,只能滿足一部分觀眾的觀影訴求,賺回一個基本票房,很難有大的作為。包括《星球大戰8》也是這樣。就國內觀眾而言,即便是好萊塢特效大片,純粹沖著特效觀影的受眾已經逐步在減少,除非電影好得不得了,或者同檔期沒有其他對手,否則,市場是殘酷的。
《芳華》《前任3》緣何成為了爆款?
今年元旦檔的市場大盤其實已經非常不錯了。相對於去年同檔期,可以說增幅巨大,接近翻倍。當然,這裡面有一定的票補作用,但,這又是公平的,因為大家都在做,可,最終能夠勝出的,還是觀眾的選擇。
《前任3》上映10天票房突破13億,比《芳華》的票房走勢還要凌厲,按照目前的票房走勢,該片總票房將突破20億。但,如果不是該片的票房這么高,我是不會走進影院觀看的,因為,前任系列中的前兩部,第一部我覺得還可以,但第二部就完全看不下去,所以,第三部首周上映時我都沒有選擇去看,而是次周周末才去看的。
即便看完了,我也並不認為該片的電影品質是好的,坦白地說,如果這部電影不是華誼兄弟的項目,如果不是王忠磊是總製片人,而是其他人的其他項目,這個劇本在影視圈和投資圈走一圈,敢說這個劇本好的,我不敢說沒有,但至少是不多的,不被投資人否定死才怪。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劇本,一個項目,人家成為了2018年的第一部爆款。其實,很多影視項目在初始階段,往往會被人為因素而忽略,有的人甚至有的公司的審核團隊會用自己的慣用模式和思維來評價這個劇本爛,那個劇本牛,而放到市場上,很多起初被人為很牛的劇本拍出來的電影往往賠得一塌糊塗,而被人為很爛的劇本拍出來的電影反而票房大賣。
這,就是市場,這就是觀眾的選擇。其實,誰都沒有權利否定觀眾的選擇。雖然我依舊堅持前任3並不是一部及格的電影,但觀眾喜歡就是硬道理。
觀眾為什麼會喜歡這部電影,而不是其他電影呢?這就和《妖貓傳》為何沒有成為爆款的原因是相反的,因為《前任3》的主題表達和觀眾的情感產生了共鳴,並不是所謂有情感共鳴的電影都成為了爆款,但,能夠成為爆款的電影一定都是找到了與觀眾的情感共鳴點。
《芳華》也是,《芳華》引發了中老年電影觀眾的情感共鳴,而《前任3》則直擊年輕人的情感領域,引發了主流觀眾的情感共鳴。包括同樣上映初期不被市場認可的《尋夢環游記》,恰恰是電影里的情感共鳴讓更多觀眾成為了「自來水」,紛紛為電影打CALL,繼而促使該片票房逆襲,以至於該片上映了46天,票房逼近12億,而該片上映首日的排片佔比只有9.8%,比《前任3》還低很多。
所以,任何一部電影要想成為市場的贏家,沒有情感共鳴是難以達成的,這似乎也給中國電影人提了一個醒,票房電影未必一定是大製作大特效大卡司,電影所引發的情感共鳴才是催生一部電影票房成功的必要元素。
F. 《前任三》為什麼這么火了
這些年的青春電影都主打回憶,好像沒有一個帶回憶的電影是不火的。
最讓人難忘和細化的文藝作品,莫過於感同身受。
不管是10W+ 的微信文章,還是電影,能通過作品,看到自己。
勾起自己的回憶,我們就更願意也更喜歡看。
當然還有電影的兩首歌功不可沒,《體面》、《說散就散》,不知道該說是電影成就了歌,還是歌成就了電影。
但是不得不說這兩個插曲真的太有故事,太催淚了。
不看電影,只聽這兩首歌,彷彿就能勾起很多回憶。
這兩首歌配上觀影的網友在大影院大哭的畫面,真的想不看《前三》都難。
我就是被那個小視頻圈粉的,現在每天單曲循環兩首歌。
有共鳴的內容+歌曲的渲染+點到為止的營銷策略+口碑傳播=《前任3》的大火。
也是這個電影讓我發現,原來周圍都是有故事的女(男)同學呢。
G. 《前任3》為什麼能引起那麼大的反響
據我了解,這個電影里的橋段都很散,但是每個橋段都能和觀眾的經歷沾點邊,所以很多人覺得感動啊。我在網上看到,很多人都哭了。
我認為不僅僅是拍給有前任的同志看的,現在正談著的男女朋友更應該看,兩個人在一起走到最後著實不容易,不要在沒有敗給家庭的阻撓,躲過了社會生存的艱辛之後敗給了自己的嘴硬上,兩個人必須要有一個人先服軟,另一個也請見好就收,珍惜二字牢記心中。能使人看哭,必定是觸動了心裡柔軟的那塊。最後,遺憾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錯再錯,請珍惜眼前人。
文章結束了,大家都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大家留言點贊轉發啊!
H. 為什麼《前任3》電影票價這么高
《前任3》是繼前任攻略的續集,是一部講述著注入現實生活和甜美愛情的電影,電影中因為韓庚出演孟雲的角色收獲許多少女星,粉絲都來紛紛捧場,這也票房率也是作出了極大的貢獻。但更多的原因是劇情中分手後兩個人的生活狀況引起了許多觀眾的共鳴,他們把自己的情感帶入戲中,被劇中的情節所感動,感嘆現實的骨幹同時也是對回憶的緬懷,被自己曾經的愛情所打動,所以大多數人都是為了尋找當年的情懷和感覺,這樣就收獲了大量的票房刷新了票房紀錄。
《前任3》的上映時間處於跨年之際,人們都根據法定日期進入了休息的階段,所以都紛紛看電影來安排這個短暫的假期生活,所以票房紀錄在前期就創造了佳績,在後期觀眾都帶著懷念前任的心態再次為票房創造了新紀錄。
《前任3》在情節上帶有喜劇色彩符合人們當代時代的審美水平和欣賞的特點,所以吸引了許多觀眾,得到了良好的反饋,主演們出演的角讓人贊不絕口,所以創造了高票房這一現象。
I. 《前任3》為什麼那麼受歡迎
受歡迎,表達的是看的人多,並不表達電影本身的質量優劣。有數據統計表明,看《前任3》最多的是什麼人群?是二三四線的都市女青年。女子愛言情,喜歡關於愛情的故事,尤其喜歡帶著矯情的劇情的故事,這個很正常。同有數據表明,60%的觀影者學歷在本科以下,這種數據不知道來源,不知道可靠性,但是憑著想像,約莫也是有道理的。知識結構相對高一些的女性,在愛情的儀式里會相對高冷,對告別的儀式感追求會更弱,或者根本會不屑。
總之,這是一個票房定高下的時代,自己喜歡就好。
J. 為什麼小成本《前任3》會取得這么大的成功
《前任3:再見前任》票房又創新高,成為了2018年內地首部破十億的電影!可喜可賀!
從上映那天開始,《前任3》就刷爆了各大社交平台,票房一直高歌猛進,除了首映當天被《妖鈴鈴》的勢頭壓了過去,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它一直位居榜首,而且曾有四次單日票房過億。
它以黑馬的姿勢在年末眾多賀歲電影中逆襲,目前突破十億,相信接下來還會有更多前景。
其實在電影未上映之前並不被看好,因為在《前任攻略》和《前任2》上映之後,一度被打上「爛片」的標簽,在第二部里遭到的惡評尤其多,在這樣的聲音中導演拍出了第三部可想而知觀眾是不抱太大希望的。
這次在點映上看過第三部的觀眾對它的點評也是兩極化,不喜歡它的吐槽拍的太直男癌,價值觀有問題等等。
然而這些聲音並不影響票房的持續走高,並且超過了前兩部的票房之和,這是為什麼呢?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電影代入感很強。
前兩部裡面大部分是臆想和編撰,比如第一部中剛開始的婚宴上前男友和前女友桌男主和女主的相遇,這種事情在現實中我不能保證不會發生,但是發生的一定很少,真的會有這樣奇葩的男女結婚找一些前男女友過來砸場子嗎?這里明顯就是為了搞笑而搞笑。
還有第二部里也很扯,王傳君那個神叨的角色加入得莫名其妙,誰會在失戀時恰巧遇到一個會算命還無條件地幫你變身的人?
變身就變身,換個發型換個服裝就從?潘勘澠?窳耍扛愕彌b?神魂顛倒,這個社會是看臉的啊!就算不變身,郭采潔的顏值也比電影里劇組的女演員強太多好不啦!
第三部里不管是情侶之間因為一點小事就分手,還是情侶雙方一個以為不會走一個以為會挽留的橋段,都是會發生在每對情侶之間的事。
導演在裡面加入了很多現代的生活元素,比如微信撤回功能,韓庚酒後跟前女友發出又馬上撤回的消息,打了半天想念和問候最後又一個字一個字刪除,這是只有鮮活生活在的當下的年輕人才能理解的。
而現任變前任再也不見,林佳和孟雲最後還是分開了讓觀眾久久不能釋懷,尤其是韓庚扮至尊寶拚命喊「我愛你」和對芒果過敏的女主吃芒果吃到暈倒的橋段賺足了淚點。
每個有過前任的人可能都會在他們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很多觀眾是自己一個人去看的,看完從電影院都是哭著出來的,看來有故事的同學真的不少。
除了淚點之外,裡面的笑點也成為了《前任3》的亮點,梗一個接著一個,這是前任系列一直的風格,什麼分手局、坦白局,還有計算器666,導演把這些都加入到電影里十分有趣,這也是這部非IP的電影大火的原因之一。
有一個梗是說有的人和男票去看《前任3》,結果看完之後男票提出分手,原因是要找回前任,雖然這是個段子,但是很多人確實是說要去找前任復合。
橘子君想說這部電影其實表達的更多的是珍惜和放下,在一起時要溝通和珍惜,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分開,如果真的註定不能在一起,那就放手祝對方幸福吧。
電影最後的結局不美好,但是確實是很多情侶之間的真實寫照,希望那些有故事的同學,看過哭過之後就自己重新開始吧!
最後一句:
再次祝賀《前任3》破十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