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膠片的分辯率是多少
電影膠片不存在解析度的問題只有清晰度的問題,解析度關鍵看點陣的個數而膠片是要用放映機打到熒幕上觀看的,解析度只能用來察看比較視頻以及顯示器、投影儀用
❷ 電影院放映的電影是4K嗎是數字的還是膠片
現在電影院放映的電影幾乎都是2K的,百分之百是數字放映。
❸ 普通膠卷可以達到多少像素
普通135膠卷拍攝的底片放大到一尺二的照片,就明顯看出照片的顆粒。
而八百萬像素的數碼相機拍攝放大到一尺二的照片,與之相對比,基本相差不多。因此可以看出普通135膠卷相當於八百萬像素。專業135膠卷採用超微粒顯影可以達到1600萬像素的水平。
如今數碼影像的品質,已遠遠超過膠片的品質,因此不要輕信那些還在迷戀膠片者的妄語。
❹ 一般膠卷相片的解析度有幾多
普通135膠片要看它的感光度,通常感光度低的也就是顆粒比較細的折算成像素相對來說要高些
比如一卷富士100的普通135膠片,在沖洗條件比較好的情況下可以達到1300萬像素左右
❺ 製作電影的35mm膠片所具有的解析度是2000X3000,這樣的解析度對於製作與電影畫質相
一般35mm膠片的尺寸是20.9mm*17.5mm,膠片的解析度要看你轉數的參數設置,解析度可以掃描的很大也可以掃描的很小,對於電影,現在的行業標準是2K的。
只有lpi是描述光學解析度的尺度的。雖然dpi和ppi也屬於解析度范疇內的單位,但是他們的含義與lpi不同。而且lpi與dpi無法換算,只能憑經驗估算。
另外,ppi和dpi經常都會出現混用現象。但是他們所用的領域也存在區別。從技術角度說,「像素」只存在於電腦顯示領域,而「點」只出現於列印或印刷領域。
解析度是度量點陣圖圖像內數據量多少的一個參數。通常表示成每英寸像素(Pixel per inch, ppi)和每英寸點(Dot per inch, dpi)。包含的數據越多,圖形文件的長度就越大,也能表現更豐富的細節。但更大的文件需要耗用更多的計算機資源,更多的內存,更大的硬碟空間等。
假如圖像包含的數據不夠充分(圖形解析度較低),就會顯得相當粗糙,特別是把圖像放大為一個較大尺寸觀看的時候。所以在圖片創建期間,我們必須根據圖像最終的用途決定正確的解析度。
❻ 電影院里放映的膠片電影是多少解析度的,比1080p電影還高清嗎
如果你對平板電視稍有了解的話,就應該知道它有兩種類型: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兩種平板電視以40寸為界限,前者(等離子電視)在大屏幕技術上占據優勢,後者(液晶電視)以中小尺寸市場為主,各有優點,不能簡單的說誰好誰壞,關鍵在於你使用的情況如何.
首先,要看平板電視是放置在客廳還是卧室.如果在卧室,由於觀看距離較短,屏幕尺寸一般在37英寸以下,這時以選擇液晶電視為宜,如果是20米以上客廳,選擇40寸以上等離子為佳!
如果你是一位體育愛好者,或喜歡看電影大片,專家通常建議你買等離子電視,因為激烈運動或快速運動對電視動態清晰度要求較高,色彩還原更自然!
家裡有喜歡看電視的老人和小孩應該注意,從保護視力角度出發,應該選擇舒適度較高的等離子電視,因為等離子的響應時間達到微秒級,不存在任何拖尾現象,視覺舒適度好,長時間觀看不感覺頭暈現象!
液晶電視機和等離子電視機各有優缺點,並在不斷改進。
液晶電視的許多弱點是由它本身的先天缺陷所決定的,品牌上當然有優劣,性能也在改進之中,而等離子電視的許多特點是液晶電視替代不了的,等離子電視也在不斷改進中。
為什麼國內總把液晶電視捧得高呢?其一,早期等離子電視機像素比較低,清晰度不高,而且價格貴,一般只在機場,地鐵等公共場所作顯示屏用,靜止圖像多,燒屏現象多,給公眾留下很深的影響,其二,液晶電視機比等離子電視機技術含量低,上馬容易,國內電視機廠商紛紛用液晶電視機來搶占平板電視機市場,廠商用一個高清的近似靜態的廣告來進行促銷,忽悠消費者,回家使用大多大失所望,加上國外廠商看準國內消費者對平板電視機知識的貧乏,也用液晶電視機來分一杯羹。
近年來,等離子電視機有了很大的進步,清晰度、燒屏等問題都大大改善,所以在國外大尺寸平板電視機是等離子電視機佔主導地位。
長虹看到了這一點,在國內率先引進了等離子屏生產線,目前已開始生產,國內消費者盲目追捧液晶電視機的情況將扭轉,一個理性消費平板電視機的時代會來臨。
記住了:內行看等離子,外行才看液晶! 看電影用等離子,看照片才用液晶!電視機主要是看活動圖像,而動態清晰度等離子電視機比液晶電視機好多了,目前生產的等離子電視機和液晶電視機在能耗和壽命方面都差不多.
我看的就是等離子,液晶電視機我也有,一比較等離子好多了,液晶電視實質上是一個燈箱,刺眼,動態清晰度差,有拖尾,暗部層次差。而等離子的原理類同於顯像管,光色柔和,層次豐富,動態清晰度更大大優於液晶電視機。看電視節目更應選等離子電視機。只有兩種電視機一起使用進行比較才會有這些體會。
❼ 電影膠片的解析度有多高
35mm膠片拍攝素材負片 (Negative Film Stock) 的清晰度是4K,到了發行拷貝 (Film Print) 1K 。原因很簡單,復製版本要損失質量的。
具體的內容你可以參考:
http://hi..com/2046windows/blog/item/35d865c20101613fe5dd3b93.html#send
❽ IMAX膠片和IMAX數字有什麼區別嗎
Hi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呢 IMAX膠片放映系統要比數字強很多的
現在稍微挑重點解釋一下 第一 拍攝問題,本身70mm膠片拍攝的電影就比數字攝像機效果好很多。畫幅更大。畫面充實,清晰度高。我們從製片以及IMAX設備成本可以看出 首先膠片設備全套買斷價格定位在2000萬左右 數字IMAX影廳買斷價為1200萬左右 形成了明顯的對比。
但是對於觀眾和院方來說 IMAX數字要比膠片好 。因為IMAX商業膠片電影產量低 而且去年的星際穿越已經是最後一部70MM IMAX影片了 那麼膠片只能定位在科學中心那種放映科普片的影院了。其次 膠片的維護費用高 並且放映多場後膠片多少會有磨損 會對觀影體驗有很大的折扣。放映一段時間後就要寄回修復或重新製作新的膠片。並且普通攝像機拍攝的電影轉製成為IMAX影片的費用也是高昂的。 但是數字IMAX對於片源要求 以及轉制問題對於膠片系統來說是一個互補的狀態,但是目前已經是數字佔先了。您可以想想您附近有膠片IMAX影城 但是他一直無法上映商業電影,是不是很痛苦。 以及膠片電影和數字電影的引進問題 引進數字版不代表連膠片版也引進了 比如星際穿越 國內雖然上映數字版但是膠片版卻與我們無緣 ,這也是一個比較大的趨勢問題。無論對於院方來說還是觀眾來說還是數字IMAX比較適以生存。
這里是重點!
剛才廢話了 重點是 如果只比效果 那麼膠片IMAX是完勝的
如果喜歡我的回答 望採納~
❾ 普通膠卷相機拍出來的照片是多少萬像素
膠卷的解析度有銀鹽/染料密度決定。便宜的135彩色負片膠卷大約相當於2500萬像素,專業人像135負片及超精細135黑白膠卷解析度比這高一倍,是1億像素。
危險的石頭~不胡說八道能死啊你?還TM矢量,懂什麼意思么你?
❿ 現代膠卷相機照出來的照片清晰度相當於多少像素的數碼相機照出來的
膠卷是沒有像素這個概念的,因為膠卷上的銀鹽顆粒,每個顆粒都能容納N種色彩,而一個像素點只能容納一種色彩,所以膠卷的色彩過度是無級的。膠卷的解析度如果換算成像素點,其實主要受制於掃描設備的限制。
135膠卷使用尼康5KED底掃,4000DPI掃描的話,相當於1600萬像素左右,使用電分掃描相當於2000萬左右,這個是135反轉片的數據,要是135負片的話,解析度大約相當於反轉片的一半到2/3左右。
如果是120膠卷,反轉片電分出來差不多又7、8000萬像素,如果是更專業的設備,可以達到1億。
然而實際上,膠卷放大的看往往不如數碼照片清晰,主要問題也在於這個顏色無級的問題,無級的顏色過度很自然,但放大看就缺乏色彩明顯對比的反差,反而看起來是模糊的。這也就制約了膠卷的放大,135膠卷的極限放大是24寸,再大的話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