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阿凡達 這部電影怎麼樣
㈡ 《阿凡達》國內重映票房破17億,為什麼這部電影會受人喜歡
《阿凡達》在當時上映的時候,就引起了全球轟動,因為這部電影聚集了很多新科技,新技術,而且《阿凡達》的劇情又是非常連貫,所以《阿凡達》上映後取得了非常好的票房佳績。《阿凡達》之所以能讓人喜歡,深受群眾熱捧,就是因為它無論是從視覺體驗還是思維意識,都會給人們帶來強烈的沖擊。
㈢ 電影《阿凡達》系列如何評價有何影響和地位
評價:
《阿凡達》證明了詹姆斯·卡梅隆他的確是世界之王,作為視覺特效技術大軍、生物設計大軍、動作捕捉大軍、替身演員大軍、舞蹈演員大軍、演員大軍、音樂和音響大軍的總統帥,他用讓人目瞪口呆的方式把科幻片帶進了21世紀。
(3)如何評價阿凡達這部電影的主角擴展閱讀:
幕後花絮
1、雖然影片裡面根本沒有說明過故事發生的年份是哪一年,但根據主角傑克·薩利所錄制的視頻日誌里,左下角的時間所顯示,故事發生於2154年的5月-8月。
2、在英國,為了防止《阿凡達》在上映之前泄密,電影膠片的運送途中被分為兩個部分,代號是Redbird。1-5卷先運到英國,等1-5卷膠片到了英國之後,才開始運送剩下的6-10卷。
3、納威人的語言比較靠近澳大利亞口音,所以來自澳大利亞的薩姆·沃辛頓能夠更容易地學會這門沒啥人用的原創語言。
4、納威人的身體主色調是藍色,這是因為一個傳說的印度宗教里,神的顏色都是以藍色為主,而且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詹姆斯·卡梅隆本人很喜歡藍色。
㈣ 《阿凡達》講的是什麼,主角是一個怎樣的人
潘多拉星球上有一種別的地方都沒有的礦物元素「unobtanium」,它將徹底改變人類的能源產業,正是受此吸引人類才不遠萬里來到這里拓荒。不過資源豐富的潘多拉星球完全不適合人類生活,這里的空氣對人類有毒,本土的動植物是兇猛的掠食者,非常危險。這里的環境也造就了與人類不同的一群生物:10英尺高的藍色類人生物「Na'vi族」。Na'vi族對於人類拓荒者的到來非常不滿,他們也不喜歡人類的機器在這個星球的土地上到處挖礦、留下斑斑傷痕。
由於潘多拉星球環境嚴酷,人類傳統的宇航服、機甲都不足以保護礦工,於是科學家們轉向了克隆技術:他們將人類DNA和Na'vi人的DNA結合在一起,製造了一個克隆Na'vi人,這個克隆Na'vi人可以讓人類的意識進駐其中,成為人類在這個星球上自由活動的「化身」。然而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操縱這個克隆Na'vi人,只有DNA與他身上人類DNA配型相符的人才有這樣的能力。
傑克·薩利的哥哥是這個克隆Na'vi的人類DNA捐獻者,他就可以操縱這個克隆Na'vi人,然而他被殺死了,采礦的公司為了不讓砸下去的錢白砸(克隆Na'vi人價格不菲),必須找到一個可以代替他操縱克隆Na'vi的人,這個人的DNA還必須和其配型相符,於是他們自然就找到了傑克·薩利,傑克·薩利對此很高興,應為那意味著他又能走路了。
幾年後,傑克·薩利到了潘多拉星球,他發現這里的美景簡直無法用語言來形容,高達900英尺的參天巨樹、星羅棋布飄浮在空中的群山、色彩斑斕充滿奇特植物的茂密雨林、晚上各種動植物還會發出光……就如同夢中的奇幻花園。不過很快他就體驗到了這里的危險,一頭毒狼(潘多拉星球一種本土生物)與他狹路相逢,眼看就要被吃掉,一支箭射死了毒狼,傑克得救了。救他的是Na'vi族的一個女孩(佐伊·薩爾達娜飾),傑克從她口中了解到了更多潘多拉星球的知識。
Na'vi族人一直以來都與潘多拉星球的其他物種和諧相處,過著一種簡朴天然的生活,傑克在和這個Na'vi女孩的相處過程中逐漸轉變了對人類來這里采礦的看法,他意識到他已經找到值得為之戰斗的東西了。
不過傑克·薩利如果要加入Na'vi族人對抗人類入侵者的戰爭,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他並不能永遠呆在「化身」中,當「化身」——克隆Na'vi人睡覺時,他就會回到自己半身不遂的人類身體中,只有通過專門的連接設備才能重新回到「化身」中。一旦與自己的同胞為敵,他就失去了與「化身」結合的可能,只能困在殘疾的身體里,並失去那個他越來越喜歡的Na'vi女孩……
㈤ 漫威恭喜《阿凡達》重奪全球票房冠軍,你如何評價《阿凡達》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雖然是很多年前的電影,但是特效依然非常的精美,而且教育意義也非常的深刻,所以是一部特別經典的電影。
㈥ 如何評價阿凡達
我一度認為,這表明好萊塢大片放棄了對精神表達的追求,因此難免走入審美的困境。看了《阿凡達》後,我發現自己錯得離譜。實際上,這並非好萊塢大導演們喪失崇高意識,而是人家不想玩深沉了。說得更明白一點,咱們自以為崇高的東西,在人家那裡不過常識而已。所謂正義戰勝邪惡,所謂自由高於一切,也就不再值得好萊塢導演像以往那樣隆重地進行表述。指責好萊塢大片追求視覺至上、漠視思想內涵,更多是一種誤讀。這樣的話,國內導演實際上陷入了雙重困境之中。
㈦ 阿凡達的影評
整部電影最讓我驚訝的並非CG技術和立體效果,而是(對人類來說)色彩構成不自然的潘多拉星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可以感同身受的現實世界。拿下這一關,恰恰是詹姆斯·卡梅隆無愧為奧斯卡金像導演的證明,因為沒有縝密的計算和高明的執導,絕對攻不破。巨鼻、貓耳、長首、窄腰的藍盈盈的納威姑娘,看過一小時後竟給人「可愛」的感覺——豈止是可愛,再過半小時,甚至能從她身上捕捉到女性的嫵媚和妖冶,恰在此時男主角跟女原住民終於……這絕對是經過對觀影者生理接受程度的反復考察與計算之後的安排,此時,傻乎乎的觀眾從官能感受到思想感情,完全被老卡操控。
為滲透到意識領域帶領大家行進,老卡准備了無數跌宕起伏的豪華戲碼。男看場面、女看浪漫的「泰坦尼克法則」依然故我,無視性別地通吃,堪稱他作為商業巨匠的標簽。結尾處,當老卡全心全意全神貫注、任難以抑制的熱情泄洪時,甚至看得我很不好意思,如此過剩的羅曼蒂克,正是老卡的招牌!你可以說這是弱點,但也是他誘人動人之所在。
也就是說,老卡先故意在審美上製造歧視與偏見,一小時過去,被代入的觀眾在他的執導下摒棄了原先的「門戶觀念」,待到片尾大戰,情感已然轉移至納威人的陣營。再結合掠奪能源、推行文化同化政策的情節,《阿凡達》的反省意識都顯而易見。
作為美帝的文化代言人,曾經炮製了《真實的謊言》的老卡,在伊拉克問題漸漸把美國拖入一個深不見底的泥潭的當下,拍出如此自省的電影,是一件不僅令人慶幸、而且要起立鼓掌的事,12年的小樓成一統,讓浮出海面的老卡在許多問題上換位思考。在此基礎上,更有禁錮在灰暗的機器世界的殘疾主人公,以化身狀態重獲自由並與萬物以心傳心溝通的自然主義思索,一部盛傳耗資5億美元的商業巨制,具備這種程度的人文關懷,應該說已經達標了。
我的想法大抵如此,但《阿凡達》的快感只可體驗、不可言傳,各位朋友一看便
㈧ 《阿凡達》重映,再度成為全球票房冠軍,吊打賈玲,為何卻拯救了吳京
詹姆斯卡梅隆2009年的科幻巨制《阿凡達》將會在內地影院重映,為表現平淡的3月國內電影市場帶來了新的觀影選擇。
阿凡達簡單故事融合在一個大的故事背景下,一句話總結就是開發商和原居民之間的斗爭,故事稍顯易懂,認同感拉進不同種族觀眾都有了認同感,加上流行的外星文化和特種兵,音樂,美術等流行元素的加入讓電影劇情跌宕起伏。
《阿凡達》這種特效大片有一個劣勢,就是如果觀眾是在電腦或者手機上看的,那麼在效果方面的細節會被壓縮得很嚴重,而這樣一來,劇情簡單的點卻又會被無限放大,以至於一些人看完以後可能會覺得特別。
㈨ 分享下,《阿凡達》這部電影怎樣評價
我覺得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它帶著我們的思維來到一個未來與遠古交織的世界。其中很多高科技的儀器讓我們大開眼界,潘多拉的風景讓人流連忘返。
㈩ 如何評價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電影《阿凡達》
《阿凡達》在很多方面和《泰坦尼克號》有著類似的地方,最明顯的是都採用了上半場文戲下半場動作戲的結構,都有一條貫穿全片的感情線,而且男主角都叫傑克。但是這種愛情是有著先天不足的,在潘多拉星球上放電的叢林王子只是一個走肉化身,所謂的跨人種愛情只是一個被架空的圈套而已。本來這里應該更有意思的是男主角與化身之間的互動,片中實際上也提到了一次這種莊周夢蝶式的身份質疑,但劇情沒有沿著這個思路發展,傑克的真身在片中顯得過於單薄,基本上在這個感情線中沒有任何作為,於是與《泰坦尼克號》中傑克和露絲的生死相依比起來,潘多拉星球上的虛擬愛情毫無感染力。該片中最有價值部分的娛樂效果充分地最大化了,但除此以外,《阿凡達》帶給人的心靈激盪遠不能和《泰坦尼克號》相提並論。(成都晚報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