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電影長鏡頭一般多少焦距

電影長鏡頭一般多少焦距

發布時間:2022-06-03 08:44:57

什麼是標准鏡頭它的焦距應該是多少

標准鏡頭,視角為50度左右的鏡頭之總稱,焦距長度和所攝畫幅的對角線長度大致相等的攝影鏡頭。其視角一般為45°~50°。畫面35毫米為40—60毫米焦距的鏡頭,6*6厘焦距的為75—80毫米焦距的鏡頭,4*5英寸則是120—150毫米。

標准鏡頭位於廣角和長焦鏡頭之間。標准鏡頭的視角與人類肉眼視角相當,因此拍攝到的畫面與肉眼看到的非常類似。廣角鏡頭會誇大前後物體之間的距離,而長焦鏡頭會壓縮距離。標准鏡頭則表現得比較「正常」。

(1)電影長鏡頭一般多少焦距擴展閱讀

標准鏡頭給人以記實性的視覺效果畫面,所以在實際的拍攝中,它的使用頻率是較高的。但是,從另一方面看,由於標准鏡頭的畫面效果與人眼視覺效果十分相似,故用標准鏡頭拍攝的畫面效果又是十分普通的,甚至可以說是十分「平淡」的。

它很難獲得廣角鏡頭或遠攝鏡頭那種渲染畫面的戲劇性效果。因此,要用標准鏡頭拍出生動的畫面來又是相當不容易的,即使是資深的攝影師也認為用好用活標准鏡頭並不容易。

但是,標准鏡頭所表現的視覺效果有一種自然的親近感,用標准鏡頭拍攝時與被攝物的距離也較適中,所以在諸如普通風景、普通人像、抓拍等攝影場合使用較多,最常見的紀念照。

更是多用標准鏡頭來拍攝。另外,攝影者往往容易忽略的是,標准鏡頭還是一種成像質量上佳的鏡頭,它對於被攝體細節的表現非常的有效。

㈡ 什麼叫長鏡頭

長鏡頭是指連續地用一個鏡頭拍攝下一個場景,一場戲或一段戲,以完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鏡頭段落,而不破壞事件發展中時間和空間連貫性的鏡頭。

在拍攝長鏡頭時,通過攝象機的運動,形成多角度、多機位的效果,造成畫面空間的真實感和一氣呵成的整體感。

它原為電影的拍攝技巧,產生於上世紀20年代。在電影發明之初,剪輯技巧還沒成為專門的製作手段時,電影畫面大多是採用長鏡頭拍攝的。

長鏡頭最根本的在於鏡頭內縱深的場面調度產生的紀實性和整個影片節奏的起承轉合所體現的現實主義風格。當然,相對而言,講求景深內的場面調度會使鏡頭的時間變長、節奏變慢。

(2)電影長鏡頭一般多少焦距擴展閱讀:

長鏡頭的美學特徵:

1、長鏡頭所記錄的時空是連續的、實際的時空。

長鏡頭不打斷時間的自然過程,保持了時間進程的不間斷性,與實際時間、過程一致,排除了蒙太奇通過鏡頭分切壓縮或延長實際時間的可能性。

長鏡頭表現的空間是實際存在著的真實空間,在鏡頭的運動中實現空間的自然轉換,實現局部與整體的聯系,排除了蒙太奇鏡頭剪接拼湊新空間的可能性。

2、長鏡頭具有紀實性。

巴贊的「長鏡頭理論」認為,長鏡頭能保持電影時間和電影空間的統一性和完整性,表達人物動作和事件發展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因而能更真實地反映現實,符合紀實美學的特徵。

㈢ 拍電影用的攝影機,中焦鏡頭的焦段,分別是多少

拍電影的廣角鏡頭的焦距一般為38-24mm,視角為60-84度,這僅供參考

㈣ 35毫米電影攝影的標准鏡頭,其焦距相當於50毫米,凡長於50毫米者即為長焦距鏡頭;

那得看底片的大小,50mm的焦距配35mm的底片對應的視角的標准視角

㈤ 電影術語中長鏡頭是什麼意思

長鏡頭是指用比較長的時間(有的長達10分鍾),對一個場景、一場戲進行連續地拍攝,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鏡頭段落。顧名思義,就是在一段持續時間內連續攝取的、佔用膠片較長的鏡頭。

攝影機從一次開機到這次關機拍攝的內容為一個鏡頭,一般一個時間超過10秒的鏡頭稱為長鏡頭。長鏡頭能包容較多所需內容或成為一個蒙太奇句子(而不同於由若干短鏡頭切換組接而成的蒙太奇句子)。其長度並無明確的、統一的規定。是相對於『短鏡頭』的講法。

(5)電影長鏡頭一般多少焦距擴展閱讀:

長鏡頭種類:

1、固定長鏡頭:連續拍攝一個場面所形成的鏡頭,稱為固定長鏡頭。最早的電影拍攝的方法就是用固定長鏡頭來記錄現實或舞台演出過程的。

2、景深長鏡頭:用拍攝大景深的技術手段拍攝,使處在縱深處不同位置上的景物(從前景到後景)都能看清,這樣的鏡頭稱景深長鏡頭。一個景深長鏡頭實際上相當於一組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鏡頭組合起來所表現的內容。

3、運動長鏡頭:用攝影機的推、拉、搖、移、跟等運動拍攝的方法形成多景別、多拍攝角度(方位、高度)變化長鏡頭,稱為運動長鏡頭。一個運動長鏡頭可以起到一組由不同景別、不同角度鏡頭構成的蒙太奇鏡頭的表現任務。

㈥ 哪部電影哪個鏡頭算是一下長焦鏡頭或短焦鏡頭

長焦距鏡頭: 殺破浪中甄子丹與吳晶短棍對短刀的鏡頭

短焦鏡頭:卧虎藏龍中 章子怡與周潤發竹林打鬥

蒙太奇的觀念從現象來看是景與景的切換, 但實質上卻有所不同。對敘事蒙太奇來說,它主要研究的是一個連續的事件如何轉化為一系列的中斷鏡頭的重新連接,而對於表現蒙太奇來說,它主要研究的是兩個不相連續的鏡頭的重新連接如何產生新的含義。不管是哪種情況,蒙太奇都包含著某種「反自然性」,都是與生活的實際流程相抵牾的。這就帶來了它的一系列局限,比如:鏡頭的切換往往讓觀眾意識到攝影機的存在,切換的連續又帶來觀賞的強制性,如《錫鼓》中奧斯卡母親與舅舅的調情, 除此之外, 它還忽視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亦即忽視了研究鏡頭內部的藝術問題。這就是蒙太奇理論只能成為一種局部理論的根本原因。隨著電影的發展,蒙太奇的局限性也逐漸暴露出來,這就出現了電影史上專門研究鏡頭內部的連續性問題,並由此產生與蒙太奇相對立的電影美學觀念——長鏡頭觀念。

一、長鏡頭的產生

長鏡頭,顧名思義就是鏡頭的尺數較長。一般都不短於50尺,最長的可達900尺。這是用一個連續的鏡頭拍下的膠片, 而不是指許多鏡頭連接起來的。電影中的長鏡頭其實很早就有了,而且在當時這是惟一的拍攝方法。早期的長鏡頭,如「園丁」等),都是在一場戲內用一個固定不變的長鏡頭來表現。這種死板的方式終於在格里菲斯等人那裡發展為蒙太奇理論,而蒙太奇理論發展到愛森斯坦又導致了對它的否定,產生了近代的長鏡頭。但近代的長鏡頭與早期的長鏡頭卻存在根本的區別。可以先作一個比較:

早期的長鏡頭(「園丁」)和德呂克的《四百下》。

其區別在於:

其一,從固定鏡頭到移動鏡頭;
其二,從自發的活動照相到自覺的電影技巧或手法;
其三,近代長鏡頭是影片的一小部分,因而也出現了連接的問題;
其四,更復雜的場面調度。

可見近代的長鏡頭與早期的長鏡頭已經有了質的區別。從美學觀念上看,近代長鏡頭是從蒙太奇的局限性中發展而來的,是蒙太奇觀念的一種反動,但近代長鏡頭頭的產生還有賴於一系列的電影技術成果。

二、電影技術的發展

1.聲音的出現

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電影在技術上的重大進步總是緊跟著藝術創新的新的可能。首先聲音的出現避免了用鏡頭來交代的單一表達方式,這樣,鏡頭也就無須像過去那樣頻繁的切換,以使觀眾明白。也就是說,可以通過聲音來傳遞一部分的信息,而不必全部寄託在畫面上,因而畫面就不必老是中斷,而保持鏡頭的連續性。如《英國病人》中漢娜端食物進屋,畫外是男主人公的聲音。

2.景深鏡頭的使用

所謂景深鏡頭就是能拍前景和後景都達到同樣清晰的鏡頭。這就在無形中開辟了一個新的景區, 可以使前景和後景之間形成一種連續,避免了鏡頭的分切,如《神探亨特》的鏡頭。就像瑪爾丹所說:「(景深鏡頭)使導演可以進行一種縱深的場面調度:人物不再從院子或花園這一邊出場,而是在前面或後面出現,並在攝影機的軸心內活動,根據他們對話的重要性或每時每刻的不同儀態,走近或遠離。」也因此,人們才把長鏡頭稱為「場面調度派」。

3.鏡頭運動的發展

大量採用運動鏡頭是在四五十年代以後。在這之前,由於採用鏡頭運動會引起燈光、動作設計和鏡頭長短的計劃的特殊問題,增加拍攝的困難和成本,所以一直未能取得突破,如《鐵面無私》中殺老警察。如今由於攝影技術的發展,長度較長的鏡頭在拍攝上已經解決了問題,這就為長鏡頭的使用准備了技術上的條件。

4.變焦鏡頭的普及

變焦鏡頭就是能把長焦和短焦結合起來使用, 並隨時調焦的鏡頭。由於它具有多焦距的功能,可以將短焦和長焦的優勢結合起來,並能在人物位置不變或者拍攝點固定的情況下,根據劇情的需要把一個鏡頭的內容拍成許多個不同的景別的又彼此相連的長鏡頭。變焦鏡頭的運用或者變焦鏡頭與推拉鏡頭的結合,給長鏡頭開辟了新天地。如資料:《W的悲劇》中的小酒館對談。

可見,長鏡頭是以一系列電影技術的發展為前提,由於這樣,電影創作者才開始把興趣逐漸轉向了鏡頭的內部運動,而不僅是鏡頭之間的組接,並在此基礎上產生了專門研究長鏡頭的理論並把它上升到美學的高度。這一理論的代表人物就是法國的巴贊。

三、巴贊的長鏡頭理論

巴贊(1918-1958),法國人,電影評論家。也是電影理論發展史上的關鍵人物。他的理論被看作是西方現代電影的一座里程碑。他在20世紀50年代初親自參與創立《電影手冊》雜志,成為電影批評界的權威性刊物。這個雜志的一些影評家後來親自拍片,導致了法國的新浪潮運動。巴贊的電影理論不是一個系統的理論。他的理論興趣主要體現在電影實踐問題上:這就是對蒙太奇理論的批評和主張長鏡頭這相關聯的兩個方面,並從中產生了照相本體論的電影美學觀點。

巴贊對蒙太奇理論的批評主要是圍繞著電影與真實的關系來展開的。他認為蒙太奇使電影離開了真實。他的批評從庫里肖夫的實驗入手,巴贊認為電影是一種現實的藝術,但是兩個鏡頭所產生的新含義顯然不來自現實,而是導演通過隨意的拼接變出來的花樣。如果電影可以任由導演主觀需要任意拼湊新含義,那麼電影的客觀性、現實性也就不復存在了。因而,他批評道:「蒙太奇,人們經常說這是電影的實質,實際上是非常突出的反電影的過程;純粹的電影的獨特的性質,取決於尊重空間的統一的簡單的照相。」除此之外,蒙太奇的典型技巧是景與景的切換,這種切換總是把攝影機的注意中心強加給觀眾。 在一段對話中, 按台詞的邏輯交替拍攝對話的人,稱為「正反打」,這種分切的拍法不僅不夠逼真,而且平庸乏味。帶來了含義和視角的單一性。

正因為這樣, 巴贊才主張使用那種不間斷地拍下一場戲的長鏡頭。他認為長鏡頭的典型技巧是場面的內部調度,通過演員的連續動作和攝影機的連續運動,可以保持一場戲的連貫性。所以這就部分取代了蒙太奇的功能。又克服了它的局限。如《錫鼓》中的強迫吃魚, 可以看出其優勢在於:(1) 由於時空的完整保持了故事、動作、情緒各方面的連續性, 給人真實的感覺;(2)產生含義的暖昧和信息的豐富,因為克服了蒙太奇選擇高峰瞬間的單一對列,使鏡頭更有意味。如《錫鼓》中奧斯卡弟弟的生日; (3)有利於從多角度來觀察動作。如《幻滅》中的唱歌、 《W的悲劇》中的被迫承認。

㈦ 攝像機上標准鏡頭的焦距是多少

標准鏡頭焦距一般指50mm,現在一般的50mm鏡頭最近對焦距離是0.45m,最遠為無窮遠。
根據應用場合分類:
A:廣角鏡頭:視角90度以上,觀察范圍較大,近處圖像有變形。
B:標准鏡頭:視角30度左右,使用范圍較廣。
C:長焦鏡頭:視角20度以內,焦距可達幾十毫米或上百毫米。
D:變焦鏡頭:鏡頭焦距連續可變,焦距可以從廣角變到長焦,焦距越長成像越大。
E:針孔鏡頭:用於隱辟觀察,經常被安裝在如天花板或牆壁等地方。

㈧ 長鏡頭和短鏡頭的區別

電影中
的長鏡頭和短鏡頭是兩種發揮著截然不同左右的鏡頭,二者之間的區別主要在與持續時間的長短。攝影機從開機到關機之間的時間長短決定了鏡頭的長短,即長鏡頭經常是持續時間比較長,而短鏡頭反之。
長鏡頭大多應用在紀實的電影作品當中,因為長鏡頭不間斷的記錄一件事情,是觀眾感受到真實的過程,而短鏡頭由於持續時間短,編創人員有可能把沒有關系的鏡頭接在一起從而產生新的意義,因此短鏡頭適合於故事片敘事蒙太奇的創作。
照相機
的短鏡頭應該是焦距小於70毫米的鏡頭,而焦距大於70毫米的鏡頭稱為長鏡頭。

㈨ 淺析長鏡頭與短鏡頭

鏡頭長短與鏡頭焦距的長短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不知提問者想知道的是什麼,我來說說前者:
影視拍攝、製作中:
一般把短於10秒的素材稱為短鏡頭,長於30秒的素材稱為長鏡頭。
電視為了吸引觀眾,大量採用短鏡頭;電影則用長鏡頭較多。

閱讀全文

與電影長鏡頭一般多少焦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672
驚險好看的動作電影 瀏覽:148
中國最好看的古裝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689
如何用電視看囧媽電影 瀏覽:671
用流量看電影多少流量 瀏覽:140
怎麼參加電影的試鏡 瀏覽:408
電影少年的你上映時間多久 瀏覽:4
視頻如何添加電影濾鏡 瀏覽:280
穿冰絲睡衣視頻電影有哪些 瀏覽:406
外國有較多床戲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130
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門票多少 瀏覽:395
好看的同性劇電影英文 瀏覽:205
孔二皮進城記免費電影完整 瀏覽:368
吳京和外國人打拳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7
嫌疑人電影免費完整版觀看 瀏覽:643
幫我找免費的警匪電影 瀏覽:482
韓國咳嗽傳染電影叫什麼 瀏覽:462
2019好看的美劇電影 瀏覽:262
最好看的日本電影肉肉戲夢巴黎 瀏覽:266
終結者2電影完整免費觀看 瀏覽: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