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想問問,你對微電影的好壞是如何區別的
當然是講故事的能力了。電影好不好,就看故事講的好不好,特別是微電影這樣時間短的,就更看重導演和編劇這方面的能力了。
『貳』 在寫作上微電影劇本與電影劇本有什麼區別從幾方面來評價一個電影劇本的好壞以上兩問
關於第一問,單從戲劇文學的角度來說沒啥區別吧!但是從電影工業可操作性角度出發,微電影在解構同樣的情節時,應該用盡可能少的景別,並用「側面描寫」的手法來處理一些耗時、耗力、燒錢的橋段(如,追車、爆炸等)。但如果投資人願意掏這錢,咱絞盡腦汁替人省就既對不起金主,也對不起觀眾了。
關於第二問,真難!得從好幾個方面說:
1、既定主題或策劃的情況下
這是現實中最普遍的情況。對於大多數編劇,劇本是「定製」產品。也就是說,製作方已經想好了大概要拍個什麼樣的電影,編劇只要把這個策劃變成具體的拍攝方案即可。這時候,考驗的是編劇「擦屁股」和「捧臭腳」的能力。一方面,甭管製片方想要把潘金蓮整成貞潔烈女,還是想讓孫悟空大戰奧特曼,你都得給說圓了;另一方面,要讓創作要點大放異彩。所謂「創作要點」可能是一位多方合力打造的明星,也可能是「建X N年獻禮」,也可能是「最XX的XX」……反正不管是什麼,你就一遍遍往上面貼金就對了——做到這些就是好劇本。
2、自由創作
拋開行業規則,就劇本本身而言,評判標准不外乎創意和細節。好創意不等同於標新立異,而是具有現實意義的藝術思考。舉例來:天是藍的,你寫個劇本也說天是藍的純屬吃飽了撐的,但你要硬說天是紅的就成了胡說八道。除非——
天本是藍的,被鮮血染紅了。這就是戰爭片!
天本是藍的,被情人的雙頰染紅了。這就是愛情片!
天本是藍的,被火燒雲染紅了。這就是風光片!
地球的天是藍的,這顆星球的天卻是紅的。這是科幻片!
天本是藍的,而藍色從此改名為紅。這就是文藝片!
創意,不僅要「創」,關鍵是要「創」的有意義。
至於細節,主要表現在人物刻畫(語言/動作)、解構手法、劇本格式等方面的功底。這些,我才疏學淺,還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只能說——「感覺」!
3、風格化
藝術的魅力就在於難以用完全量化和標准化的規則來評判。一個劇本可能創意一般,細節一般,可匯聚在一起就是有種難以言表的感染力,不斷激發著導演和演員的創造力。這種劇本也許算不上好的文學作品,卻成為偉大電影作品不可或缺的一環。一些風格鮮明的導演擁有相對穩定的創作團隊,於是我們常常聽到「御用編劇」這樣的封號。對於這種風格化的劇本,片面去評判「好壞」,顯然是不妥當的。
『叄』 如何判斷公司微電影拍攝的好壞
如何判斷公司微電影拍攝的好壞?
首先、判斷策劃方案,在公司微電影拍攝之前,微電影製作公司都會給客戶提供一個策劃方案和創意,這個創意腳本決定了未來企業宣傳效果,通常情況下,公司微電影拍攝雖然帶有誇張色彩,故事情節,但是都是為了宣傳企業形象,增加產品亮點,挖掘企業閃光點的,所以只有新奇的創意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給客戶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畫面是否清晰,情節是否生動。企業微電影很多時候都是採用故事情節播放,這種播放方式更容易被受眾接受,同時也更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從而起到宣傳的效果,而清晰的畫面容易讓觀看者產生好感,生動的情節則更容易觸動觀看者的心靈,留下印記。據了解,很多優質的公司微電影拍攝就是因為能夠引起觀看者的共鳴而被廣泛傳播,從而以最少的投入達到最高的收益。
第三、配樂解說是否到位。音樂在微電影中能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解說也能讓觀看者更好的理解故事情節,從而感受其中的氣氛,融入其中。
第四、是否貼近主題,是否銜接順暢。似是而非的宣傳會讓觀看者產生莫名其妙的感覺,而貼近主題的宣傳,則更容易讓觀看者留下好感,從而提升企業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流暢的銜接則是為了讓觀看者喜歡而必須具備的條件,畢竟無論是誰都不喜歡看斷斷續續,毫無章法的片段。
第五、後期剪輯修改以及特效加入等是否到位。有些企業的微電影製作需要加入很多特效,這些特效能讓電影顯得更加生動有趣,吸引觀看者的目光,如果製作不到位,會給人一種亂七八糟,畫面混亂的感覺。不僅不利於企業的宣傳,同時還可能給企業帶來負面影響。
『肆』 如何拍攝出好的微電影視頻
近來收到了很多的問題,小編挑選最多的提問給大家簡單的說一下,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據林雨文化的老師們,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套系內的內容不僅僅是照片,還有微電影,目前,微電影已經越來越多的讓顧客所接受喜愛。可以說一部好的微電影能帶動整個套系內的銷售。這就要求我們的引導老師和攝影老師們,不僅要會照片構圖,還要會錄制唯美的視頻。
也有越來越多的攝影愛好者,在不斷的錄制生活、藝術視頻片段,嘗試著給自己和家人做一期微電影,留下美好,生動的記憶。那麼微電影製作的好壞,不僅僅是靠我們能熟練使用{會聲會影}或{pr}等視頻剪輯軟體,就能做好的,更多的還是初期錄制的視頻效果。那麼什麼樣的視頻才是好的視頻,怎麼樣才能拍攝出效果好的視頻呢?
其實,很簡單,我們看以下步驟:
重點1:視頻的穩定性,我們在錄制視頻時,一定要注意鏡頭的平衡,不要有晃動,抖動,前期練習時,可以藉助鏡頭里的固定參照物,如桌子,牆,電線桿,樹木,錄制後,回放視頻,查看參照物的上下浮動點的距離,不斷改進,增強平穩性。老師們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來增加平穩度,如膝蓋,三角架等。
重點2:外景拍攝時,盡量拍攝全面,不要出現半個身子,多拍攝些全景,如樹林,草地,多給特寫。
重點3:室內拍攝時,要注意畫面出現波紋,給頭部上方多留空間。
重點4:錄制語言時,一定要在安靜的場景,避免後期的吵雜!
重點5:這個是最重要的,錄制時,一定要有情景,整個視頻要有故事情景,有聯動性,有主題,小編每次看到寶貝安靜的坐著看著鏡頭不動的視頻,都會忍不住爆粗口,不想聽時光靜止的美好!只想打人有沒有?
視頻和照片的區別是什麼,難道不說真的不懂?哎,小編每每想到上回審核視頻,一直以為未開始,卻不知道已經悄然過去十分鍾!汗啊!
好了,錄制視頻的基本要求小編就說到這了,真心的希望對各位老師們能有一點點的幫助。
『伍』 一部電影,如何判斷它好不好看是根據什麼因素判斷的
每年都有很多電影的上映,而每一年每一部影片的評價彷彿都有那麼的不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想要去看一部電影的話,首先都會上豆瓣評分上去看一看它的評分。而這個軟體上的評分也是比較權威的,所以去跟隨他呢,也會很少的去踩到雷,但是如果在國外的呢,就是有一個爛番茄,他也是一個有關於評分的軟體,今天小編想和大家講一講一部電影的好壞和是否精彩究竟從哪個方面來判斷呢?
我們都說1000個讀者心中就有1000個哈姆雷特,而對於一個影片也是如此,為什麼說有一些影片非常好看,就是因為它能夠打動大多數人的內心深處 為什麼有些片子稱之為爛片因為他所表達的東西是我們大家不能所理解的又或者是過於膚淺的。
所以一部影片的好壞,也不能完全去按照他的評分而去判斷,有很多影片也是被低估了或許隔十年二十年我們又會用一種不同的心態去看待它。
『陸』 如何辨別微電影器材的好壞
價格,貴就有貴的原因
『柒』 微電影的寫作技巧
首先你要知道基本格式
(1) 首先要寫出時、景、人
(2) 在描寫情態時,先用△(三角式)符號放在前面。
(3) 對白是頂格寫出人物簡稱,然後加上∶(冒號)。劇本跟小說不同,劇本的對白不需用引號。
小說的對象是讀者,但劇本的對象並不是觀眾。劇本是寫給編導、導演及演員看的,所以編劇寫劇本時都會用上些術語。這主要是為了讓導演及演員易於理解編劇所聯想的圖畫,提供拍攝畫面的影象意念讓編導及導演參考。
也可以順便了解下微電影的一般術語∶
遠景(WIDE SHOT)∶多用來交代周圍的環境。
特寫(CLOSE UP)∶使觀眾仔細看清楚某人或某物,並將周圍環境完全排擠出畫面。
跳離鏡頭(CUT SHOT)∶使觀眾的注意力跳離主要動作一段短時間,接到另一個鏡頭。
溶(DISSOLUE)∶將淡入和淡出結合,使前一影像疊在後一影像上。
拉近鏡(ZOON IN)∶將原來中景或遠景的鏡頭,突然快速變焦距,變為大特寫或普通特寫。
接開鏡(ZOON OUT)∶由大特寫或中景特寫,突然變回中景或遠景。
至於內容上,只有看你自己選擇的題材而定了·
『捌』 如何用微電影創作技巧分析憨豆特工這部電影
微電影的好壞更多的取決於劇本的好壞。
首先,你劇本的內容和題材要好,這樣才能足夠吸引人。
其次,劇本的寫作,網路上都有模板,主要就是人物對話寫出來,表情等不需要像小說那樣具體詳細。
最後,劇本也有文學劇本和分鏡頭劇本之分。
『玖』 微電影的理論依據有哪些
那你覺得「微單」(微型單反)是什麼概念呢?!
微電影無非就是對電影的傳統拍攝手法進行改革。利用較少的膠片,較少的演員、較短的時間和空間元素,對某個事件或主題進行同樣的處理。好處在於既不受電影工業的眾多流程化限制,也不受投資方、製片方、發行方等各個製作鏈條環節的限制。少花錢,多辦事,形成一定的輸出成果。你願意聯系有水平的視頻類網站收取費用也好,自己在家看也好,朋友分享也好,免費放到網上供人評判也好,一切隨心!(當然你的主題必須限制在當今中國電影創作環境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