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美電影票房多少算高
按照每年的票房前十排行榜,2億美元保底,3億美元以上應該算高,畢竟只算北美票房,不完全統計全球。
⑵ 看電影的人次是什麼意思比如說中國看電影是0.5人次,不到美國的十分之一.
按若干次看電影的人的數量的加和.比如:第一次有500人看電影,第二次有300,第三次有1000.1800就是看電影的總人次(不是總人數,因為不知道這裡面每個人看了幾次)用中國每年看電影的總人次除以中國當年總人口數就是當年看電影平均人次0.5
⑶ 國內電影票房多少算高
1億人民幣元以上~~《人再囧途之泰囧》(2012)——12.5466億元
⑷ 韓國電影票房多少算高
超過300萬的都挺高的了,超過500萬很高 超過1000萬的一年只有幾部。
他們主要看能不能過電影的損益點,有些電影才20萬票房。。。
⑸ 電影里的場均人次啥意思
應該是平均每場播放電影觀影人數
⑹ 電影的觀影人次是什麼意思
就是說電影上映期間觀看影片的「人次」(即以一人一票的情況下,可重復計算的次數),「人次」和「人數」的不同點在於允許對同一人重復計算次數。
例如一個公園有10個人進入叫做10個「人數」在公園內,而其中1個人曾經出去又回來則叫做進門11「人次」。所以人次就是可以一人觀看N次而累積計算起來。。
⑺ 收視率是怎麼弄的,多少算高要詳解
在正式調查前 先安排幾次不同數量的實驗調查在實驗調查中運用統計學原理 然後再在很大的群體里 調用一小部分群體 用比如打電話的方法抽樣
收視數據是為了解節目收視情況以便實現科學管理的有效手段。我國多數電台和電視台都越來越注重收視數據的作用。媒介經營從「拍腦袋」、憑經驗到相信客觀數據是媒介經營管理和節目設置的一大進步。但是,數據的主要作用是為人所用,這些數據最終能用來干什麼,怎樣從繁雜的數據中獲得有用信息,怎樣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數據的作用,還需要進一步探討。本文試圖為收視數據的利用提供一些建議。
收視數據指的是通過調查獲得的關於廣播電視節目收視情況的數據。按照使用主體的不同可以分為電視的收看數據和廣播的收聽數據。按照獲得數據的內容不同又可以分為收視數據和滿意度數據。我國主要採用收視數據。滿意度數據在香港和日本有一定的應用,這種數據主要是借鑒了商品的用戶滿意度指數,用來了解受眾對某媒體或某節目的滿意程度。我國從80年代中期才開始逐步從國外引進收視數據。1996年,當時的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頒發了「關於在廣播電視系統推薦使用全國電視觀眾調查網電視收視率的通知」後,收視數據正式確立了地位。特別是最近幾年,各台都比較注重收視數據的作用,普遍都花錢從統計局、專業的收視率調查公司或市場調查公司購買數據。但是,無庸置言,我國對收視數據的有效分析、利用程度還比較低,收視數據的真正作用並沒有發揮出來。
⑻ 韓國電影票房多少算高
韓國全國人口不到5000萬,1000萬人次意味著全國五分之一以上的人看過這部電影,這有多牛逼呢?
如果放在中國,同樣觀影人次的比例下,那就意味著14億人口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近3億人次看過一部電影。如果中國有一部電影做到了這一點,那這部電影的票房應該是多少呢?按照均價35一張的票價,那這部電影的票房應該過百億……現在中國票房最高的電影也只有56億……
⑼ 在韓國,電影的觀看人數達到多少才算高當然破千萬人數不算,因為我知道那已經很厲害了!!
根據成本來定啊,不是絕對的。一般小成本的電影至少150W人次以上才算盈利。有些大成本比如一些大場面很多明星就是算達到500W人次也是虧的(比如D-WAR,河智苑拍的深海怪物等等即使人數不少但是比起成本也是虧大了)。總體來說300W人次都算不錯的成績(除大片)。
⑽ 票房統計 場均人次 是什麼意思
這個不是錢的問題,你想想再貴的票也就跟中國票價差不多。因為韓國的人口少。觀影人次就可以代表票房的成績了,也不用再去考慮票、計算這個那個了,用人次就行。日本也是如此,簡單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