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拍一部電影的收入由哪幾部分組成其中票房大約占收入中多大百分比
每一部電影都不同 但都可以分一杯羹滴
⑵ 電影專項資金為票房收入的百分之多少
電影事業專項資金為票房收入的5%!
由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電影投資中來,大家都比較關心電影的票房是如何分紅的?像《戰狼2》的票房是56億,投資者是不是就能分到56億呢?並不是的,具體如何分賬如下:
總票房劃分
中國電影業對於票房分賬的基本規則如下: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計入電子售票系統,數據統一匯總到中國電影事業專項資金辦公室(簡稱專資辦),以專資辦的統計數據作為各方分賬的依據。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剩餘的91.7%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最後祝願您生活幸福,投資順利!!
⑶ 影視製作公司的工資一般是多少
看個人的能力吧。
一、影視行業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影視行業的發展一派繁榮,蒸蒸日上,相關部門也出台了一些相關政策促進影視行業的發展。從現在的一些IP劇,大製作電影關注度來看,全道文化認為我國急需影視行業的人才。
二、影視行業的人才要求
影視製作的部門有很多,不止是後期、拍攝,還有美術、配音、導演等,這些對經驗和專業水準都有一定的要求。
所以它的工資是跟自己的經驗以及技術相關的。
⑷ 一部電影演員的工資占的比例是不是最大
不到三成.
他們只是拿到出場費還有津貼.
但是有些演員為電影唱主題曲或著做廣告的話,就多加上一點啦.
他們在出演電影的時候價格就已經敲定啦.
⑸ 影視行業為什麼工資高
薪酬高還只是演員貴的表現之一,另有一種貴卻是不為普通觀眾所知的。
如今但凡有點名氣的演員都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或工作室,身邊動輒圍繞著十幾個人為其服務,排場大了,超支的花銷還得劇組掏。而且這些演員自己的公司或工作室不僅片酬要價高。
凡是他們認為有市場潛力的項目,還要投資、占股份、參與後期分賬,種種條件設限,讓本來就畸形的影視市場更加扭曲,本來就請不起演員的項目更無計可施。
另外,非理性投資造成的影視行業相對產能過剩也助長了演員價格走高。我國已經連續多年每年生產電視劇1.5萬集左右,是世界電視劇產量第一大國,每年生產電影600部左右,名列世界前茅。
再加上近年來網路電視劇、網路大電影等新業態的出現,好演員成了稀缺資源,奇貨可居,不貴才怪。而每年生產的影視節目中,真正與觀眾見面的不足2/3,大量投資無以收回。可以說,演員高價的泡沫也是整個影視行業泡沫的一個表徵。
⑹ 通常導演的收入在影片的收入中佔多大比例名導與明星的收入是怎樣的比例
所有人員的費用都是在製片階段談好的,電影的收入是收入,成本是成本,就算你問的是成本,導演從不要錢到出錢的都有。
如果你打算只靠票房回成本,那最最安全,就得票房有3000萬,才剛剛打平。
但很多電影,比如甄子丹動作片,海外有一些收入,那國內票房收支平衡點就不用成本乘以3。
大體這么算吧。
⑺ 電影收入的票房是怎麼分配的,演員多少,投資方多少,導演製片人分多少。
隨著2017年3月正式推出《電影產業促進法》政策出台以及電影票房連年高升(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票房分別是218億、296億、441億、455億,559億)2018年票房突破600億。源於政策導向和高收益,電影投資已經悄然植入到每一位投資人的決策當中。投資的動力源於收益,電影投資的收益主要來源於電影票房的高低。
那麼電影票房是如何分配的呢?
首先,院線總票房需要扣除5%的專項事業發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稅費,這個是國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線扣除50%—55%,宣發5%—8%,剩下40%左右,往期統計35%左右為片方可分賬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資人)分賬票房比例。
個人票房分紅=總票房*35%左右*投資比例
最後,電影版權在電視台版權收益,網路版權收益和海外版權收益以及廣告收益。
票房分紅到賬時間:
票房結算時間一般在院線下映後三個月內,由中影集團聯合第三方會計事務所進行結算,然後分賬到出品方對公賬戶,再由出品方結算給個人賬戶。
票房外的版權收益也會有合同內具體列出,結算時間一般是六個月結算一次。
演員、導演、製片人拿固定片酬,算在前期投資里,利潤歸投資方。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導演、演員、製片人也參與投資,那就按投資比例分成。
⑻ 電影票房占收入的多少
目前,各國電影票價定位已形成一個不成文的規律:即一張電影票的價格不能高於本國普通勞動者月收入的1/200~1/150,日本是1/120,印度是1/400。北京是1/10。從人均佔有的影院來講,俄羅斯是百萬人中600家,瑞典是135家,匈牙利100家,美國80家,而我國則僅有10家左右。我國一方面電影生產數量急劇增加,另一方面廣大觀眾又看不起好的、優秀的影片,這實在是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巨大浪費。
看來,要想提高票房收入,降低電影票價是恢復電影大眾化消費的唯一途徑。因為電影的票房收入主要靠規模效益,擺在第一位的便是上座率,第二位才是票價。票房收入的高低是和上座率成正比的,
其他盈利方法,可能還有賣一些與電影有關的物品,如紀念品啊之類的.有些電影還可以促進當地的旅遊業,如<魔戒>拍完後紐西蘭的旅遊業就暴漲.
⑼ 音樂,影視,經紀公司賺錢多嗎發的工資比其他行業工資多嗎
相對其他行業而言,作為新興行業,音樂,影視經紀公司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當然,收入也具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⑽ 請問電影編劇的收入占總投資的多少
也就是版權問題 占的不多 估計最多不超過10/%
編劇都比較默默無聞。導演名利雙收。
當然要是拿一個著名作家或編劇的一大片所得酬勞和一個獨立導演的一部小成本作品相比就不一定了。再比如說什麼小品導演什麼的,導演這個詞可以指代很多地方的,還有晚會導演什麼的。
編劇要是拽,可能可以收入不少錢,但這部戲的導演按說就該收入更多,大賺。但也可能這是導演自己投資的,做老闆,賠了就都賠了,編劇的工資一樣要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