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免費電影 > 德國電影自由意志免費觀看

德國電影自由意志免費觀看

發布時間:2025-07-11 15:31:04

1. 自由意志的幕後花絮

·導演馬提亞·甘斯勒花了6年多的時間來研究和准備這部電影,其中三年收集資料,三年寫劇本,被他自己戲稱為「是個大嬰兒」。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他訪問了很多的心理醫生、強奸犯等,認為「大部分的強奸犯都有罪惡感,而且有百分之七十的人想以自殺來解脫」,劇本最終由三個人完成。
·手淫原是非常隱私的事,但為了角色,約根·沃格爾不得不在鏡頭前毫無保留。他說:「拍攝手淫戲前的5分鍾,我與導演馬提亞·甘斯勒溝通,他要我照平常自己的手淫方式去演。」他說拍攝時有清場,除了他,還有身兼攝影師的導演本人,以及一名女性收音助理,他打趣說:「她有把頭轉開。」
·片中絕大多數過火的鏡頭都是由導演馬提亞·甘斯勒自己拍攝的。以數碼拍攝的《自由意志》大部分畫面都是一次過就拍成功,最後整部影片的成本為100萬歐元。
·影片開場時,西奧的外形十分肥胖,九年之後從精神病醫院出來,變得有六塊腹肌,約根·沃格爾坦言:「我們的拍攝期只有八個星期,沒時間增肥減肥,是靠造型技術完成。」
·《自由意志》這部影片中所有強暴、自瀆、自裁的戲均是男主角約根·沃格爾親自上場,為表彰他在制、編、演三方面的特殊成就,柏林電影節獲得「最佳藝術貢獻獎」銀熊獎,此後在羅伯特·德尼羅所創辦的紐約「翠貝卡國際電影節」(Tribeca Film Festival)上大放光彩,順利奪下了最佳男主角獎;以及在美國「芝加哥國際電影節」上再度榮獲了最佳男主角「銀雨果獎」。

2. 上大學的時候看過一部全球十大禁片,這是其中一部電影的截圖,請問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謝謝!

是《左邊最後一幢房子》嗎?

3. 共修閱讀-從蘇格拉底到薩特,人在理智與情感間漂泊

大家好,我是徐英瑾。歡迎收聽這個節目,我們繼續導論的部分。

我們將如何展開我們的工具箱呢?我的想法是這樣的,我們可以通過一些著名的哲學家自己的人生來展開他們的思想,並以此為綱要展開我們的內容。

這些哲學家分為10組。這10組哲學家是蘇格拉底與柏拉圖,這是第一組。第二是亞里士多德,第三是犬儒學派以及與之相關的一些學派。第四是馬基雅維利,第五是休謨,第六是康德,第七是黑格爾,八是叔本華。第九是尼采,第十是薩特。他們的思想就已經概括了各種面對人生困惑的哲學的解決方案。

先來看蘇格拉底與柏拉圖,蘇格拉底與柏拉圖所面對的古代雅典社會,雖然在技術方面是不能與今日同日而語的,但是他們所面臨的基本問題卻為當今社會所分享,講穿了也就是這么一些問題。

很多人對於公共事務的熱情,就完全被幾個大V牽著鼻子走。所謂的民意就是靠刷流量,不是靠刷智商。當時的所謂的大V,也就是對於古希臘人而言,就是所謂的「智者」。「智者」不是今天所說的有智慧的人,是當時的一個專門的術語,是指一群拿了錢幫人洗地的文人。

蘇格拉底與其學生柏拉圖是覺得當時雅典的老百姓的道德生活是如此之墮落,因此就需要一套系統的理智上的拯救方案,以便幫大家帶出愚昧,來擺脫大V們的影響。他們開出的葯方就是用真誠的辯論來揭露公共議題本身的理性根據。 凡是理性上無法接受的事情,就一概不理。

結果這樣的做法反而惹怒了雅典市民。蘇格拉底就比較倒霉,被憤怒的雅典市民判處了死刑,最後只能喝了毒芹汁了,了卻自己的一生。柏拉圖本人也曾去過敘拉古,敘拉古在今天的西西里島。他希望能夠用理性拯救那裡的人的生活,但也不是很成功。

有人就會覺得蘇格拉底與柏拉圖的理想主義實在是太倔強了,凡事都要叫出一個理來,不碰個頭破血流那才怪。柏拉圖的弟子亞里士多德就決定給他們的理想主義打一個折扣,往後退一步。

他認為人生的幸福並不僅僅在於講理,講理是好事,但更高妙的境界是如何在實踐中實現你的理想。 即使實現一半,也要比一點都不實現要來得好。 (亞里士多德)

所以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你就要解決做好事所面對的各種細節問題,這就逼著你要對現實做一些妥協 。亞里士多德認為妥協沒什麼丟人的,關鍵是要合乎中道。 這個中道多多少少有一點我們中國文化的中庸之道的意思,但也並不完全是一回事。

也就是說在亞里士多德看來,有德性的人就是做事能夠合乎分寸合乎中庸之道的人,如果能夠做成這一點,你的人生也會很幸福。

所以如果我們 用四個字來概括蘇格拉底與柏拉圖的思想的話,這四個字就是理想至上。 而 亞里士多德的人生哲學的核心思想就是求中道或者是求中庸。 我也會花費一點時間來討論儒家的中庸思想與亞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好了,我們已經看到了人生哲學走到亞里士多德這一步已經向現實妥協一大步了。既然有人妥協第一步就有人妥協第二步了,如果再往下妥協下去,就是所謂的犬儒學派了。

犬儒學派所面臨的這個社會是晚期希臘的社會,和今天的社會有點像,也就是說整個社會當中變動不拘,各種各樣的大事,一天到晚刷屏。如果當時也有手機的話。

面對如此處境 犬儒學派的創始人第歐根尼 所給出的答案是什麼呢?他如果用今天的語言來闡述他的思想,那就是退出微信,關掉手機,學習李子柒上山砍柴,不問世事,不為世俗名望與財富所累,一日三餐飽食暖衣就好,與自然其一就好,自己開心就好。

所以如果把犬儒的立場與亞里士多德的立場做一番比較的話,亞里士多德的想法就是要與現實斗爭,這一點不要放棄。但是在和現實斗爭的時候,可以對理想的打一個小折扣,也就是說打折的理想還是理想。

犬儒的人生哲學是什麼呢?你不要和現實斗爭了,你要做的事情是蔑視現實,這個現實我看不起,我要上山過著自己的修道生活。躲進小樓成一統,哪管春夏與秋冬。

所以他們的人生哲學的立場就可以稱之為一種道德冷漠, 請注意這樣的立場很容易就蛻變成另外一種立場。 對於現實世界中的大是大非完全無動於衷。 早期的犬儒,還有一種面對權貴的那種文人的風骨。但是正是因為他們不願意捲入現實的這種復雜的糾葛之中,就很容易變成一種無動於衷的沒心沒肺的人。

舉一些例子來說,大家都知道漢娜·阿倫特,漢娜·阿倫特就是寫了《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那個著名的女哲學家,她也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平庸的惡」。就是說有一些納粹集中營的看守,以自己僅僅在執行命令的借口來為自己屠殺猶太人的行為做開脫。這樣的一種開脫的態度是不是與犬儒主義的態度有一種類似的共同之處呢?這又是一件見仁見智的事情了。

毫無疑問的是, 犬儒主義的思想就代表著理想激情的全面消退, 它不僅是打折扣,是消退了。這種思想如果蔓延開來,就可能會帶來人類社會建設激情的全面退化了,但是也並非所有人都這么有佛性。

如果有一些人他的確有很強的成功慾望,但同時他又受到了犬儒主義思想的影響,對於道德理想的熱情不是那麼高,很強的成功欲和淡泊的道德感情,兩者之間的結合,又會催生出什麼新的思想呢?這就引出了我這里要介紹的第四組人生哲學立場,就是馬基雅維利主義。

什麼是馬基雅維利主義呢? 這當然是和義大利哲學家亞馬基雅維利有關了, 他的核心思想就是你有啥人生目標,想啥就去追求啥,只要做成就可以,不用太去關心道德問題。 做成的事情,自動有人幫助你進行辯護。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所以馬基雅維利主義的這個特點,就是道德冷漠加功利層面上的熱情。

就這一點而言,它和犬儒是略有區別,因為犬儒就是純粹的道德冷漠,但它沒有功利層面上的熱情。但是世界上的人總是林林總總的, 馬基雅維利主義是屬於比較自私、心腸很硬的那種人 ,但世界上還是有一些人是軟心腸的。

看到馬基雅維利主義這么冷酷,就有一些人要通過一種主張溫情的人生哲學與之對抗, 這就是休謨的道德同情主義。 休謨的思想也是我這里要介紹的第五種人生哲學的態度。他的這個思想一言以蔽之,就 是人生道路究竟該怎麼走,根據你自己的道德情感來指引你。

休謨是非常看重情感在自我與他人關系的構建中所起到的作用,他認為最重要的一種情感就是同情, 別人處在痛苦之中你同情他,這就會使得你感受到他的處境,他同情你,他也會感受到你的,這就導致了一種正面的人際關系的建設。

這種建設就是指,你讓他好受,就是讓你自己好受,你的人生要幸福,就是要設法讓那些被你同情的人也幸福。

按照休謨的人生哲學,離開別人的這樣一種幸福感的自我利益追求是沒有意義的。在休謨以前,雖然也有不少哲學家也討論到情感的地位,但從來沒有人像休謨那樣那麼重視情感。

情感這個東西是非常非常的流逝易變的,就在愛情中有時候喜歡一個人和突然不喜歡一個人,是突然產生和突然消去的感覺。

所以有些哲學家就覺得,休謨你一天到晚說情感,太主觀隨意了,比如夫妻之間感情總會消退的,不能夠因為我對你的感覺今天少了一點了就離婚了,這不像玩一樣嗎。

所以很多哲學家就要主張再往理性的再退一步,但是如果完全恢復到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立場上,就顯得比較復古了。就好像犬儒這個階段休謨這個階段沒有經過了,於是就有哲學家又搞了一個高版本的折中的 人生哲學,叫裝作有理想主義,以區別於真正的理想主義。

就是我們要說到的 第六組哲學家康德,德國哲學家康德的人生哲學的思想就是這樣, 理想這東西它是不是虛幻,其實我是不知道的,他很誠實說我不知道,但是裝作理想這件事是必須要做的,否則天下會大亂,個體的人生也不會幸福的。

康德所面臨的這個社會已經是近代社會了,它已經完全走出中世紀了,雖然還沒有工業革命,但是那個時候牛頓物理學已經普及了,科學的思維已經滲入了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且科學的進步完全也可以通過它所帶來的各種各樣的積極的後果來為自己辯護。

但是道德這東西並不隨著科學的發展而變得更加的穩固。相反的,已經看到黑火葯戰爭帶來巨大破壞的康德,非常擔心人類歷史的未來會因為科技的進步而有更大的沖突,把許多個別小老百姓的幸福全部摧毀。他是夢想人類能夠實現永久和平的。

怎麼樣在這種情況下建立一種人生哲學,既能夠對得起自己的夢想,也能夠隨順今天這個復雜的現實世界呢? 康德的構建人生哲學的方法是這樣,他先找到一種大家都同意的人生的最佳理想狀態。請注意是否能夠達到這種狀態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大家都同意這是最佳的。

比如說世界上沒有戰爭,再反推出哪些因素是構成這些狀態的邏輯前提。這種哲學的構造方法,我們就稱之為先驗哲學的方法。

先驗哲學是有一定的邏輯說服力的,但它又有一定的虛偽性。因為理論的提出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所提出的這個理想也好,夢想也罷,是不是真的。所以它會被那些更加實誠的哲學家找到漏洞,別人也會攻擊它。

如果說康德的哲學是某種退化版本的柏拉圖主義的話, 那麼很可能就會有某種其他版本的亞里士多德主義向它發起挑戰,這就牽涉到了我們要說的第七種人生哲學立場,黑格爾主義。

如果說康德的人生哲學的核心就是裝作有理想的話,黑格爾的思想就是對於現實的理想主義解釋。 這到底什麼意思呢?與亞里士多德一樣, 黑格爾也認為理想必須在現實中兌現自己。

不過與康德不同的是,黑格爾認為理想就是實在的,不是虛擬的,你不用裝作理想存在的樣子,它們就在那裡,有一個最偉大的理想叫絕對精神。我們的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里,都有絕對精神,我們每一次呼吸,每一次上班打卡,每一次掃微信買東西都是絕對精神在某個側面的體現,所以世俗生活自有其理想性和神聖性,做小事與做大事之間的界限是模糊的。

有人說這種人生哲學好像也沒什麼了不起,它就是賦予了每一件小事以神聖的意義。但這種人生哲學有它的用處,它能夠對各種人生哲學提供總的解釋。 用黑格爾的話說,實在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是實在的,每一件存在的事情或者實在的事情,它都能夠提供合理化服務,進行合理化解釋。

但希特勒要算計消滅猶太人,這怎麼說呢?黑格爾的意思說,我可沒有說奧斯維辛是值得鼓勵的。

所以黑格爾的人生哲學其實就是個超級大火鍋,啥東西都能煮。但它也有一些壞處,壞處是什麼呢?它對偶然性的現象沒有辦法很好的理解,都把偶然性解釋成必然性的某種體現。這樣偶然性自身的獨立地位也就消失了。

而在德語世界的理論裡面, 對於黑格爾的人生哲學進行嚴厲批評的乃是叔本華 ,這就是我們這里所說到的第七組哲學家。

黑格爾的人生哲學概括一下就是這么一句話,你人生中的任何一個遭遇都是一個偉大的計劃的組成部分,所以不要驚慌失措, 而叔本華的人生哲學就是這么一句話,根本就沒有黑格爾所說的偉大的精神計劃,我來告訴你宇宙的真相是什麼,它是一個大大的生存意志,這個生存意志是不知道它自己有什麼計劃的。

不過叔本華也不主張大家因為這一點而驚慌失措,整個宇宙是沒有目的沒有計劃的,整個歷史是沒有目的沒有計劃的,我們好害怕,不要害怕。他會反問你,你為什麼會驚慌?為什麼會害怕呢?這是因為你覺得自己的人生目標會失敗。但是叔本華告訴你,你認為所有人生目標的滿足就會那讓你心安和幸福嗎?我恰恰告訴你事情不是這樣,因為目標的滿足會帶來更大的空虛,所以實現目標比目標失敗更可怕。

所以叔本華人生哲學的要義,也就是要教導大家,不要在乎那些虛妄的目標,守住你自己的內心。 如果用更簡潔的兩個字來概括叔本華的人生哲學的話,這兩個核心的字就是悲劇。他終於看到了人生搏鬥最終是一場無意義的悲劇。

很明顯叔本華的思想是把犬儒的思想全面的升華和系統化了,這種叔本華式的犬儒的佛系思想,當然也會遭遇到一種奮發有為的思想與之對抗, 這是我們一直看到的一個套路,任何一種思想都會遭遇到一種與之不同的思想,對其進行反駁和對抗。

怎麼樣既能夠對抗叔本華,又能夠繼承叔本華思想當中的精髓呢?這就引出了我們要提到的第八組哲學家,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尼采, 尼採的人生哲學的一個基本態度,如果用四個字來概括的是什麼呢?就是超人立法。

這個超人立法的思想又可以分解為很多很多的小的環節 ,第一個環節就是上帝已死,上帝指就是道德標準的絕對性的規范 ,已經死掉了,沒有上帝,沒有黑格爾所說的龐大的歷史的終極目的,全是扯淡。理想主義失效了。這個觀點其實多多少少叔本華也會贊同。

第二個觀點就是視角主義。 視角是什麼意思?就看這個問題的角度,perspective,什麼意思呢?看一個粉筆盒子,你從什麼角度來看粉筆盒,粉筆盒就是怎樣的。我們要決定過怎樣的人生,也要站在我們的視角去看問題。

第三個因素,就是主人道德,主人道德是和奴隸道德不一樣的。 主人道德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人生的標準的核心詞就是好和壞,什麼東西對我是好的,什麼東西對我是壞的,而不是從善惡的角度來區分,用善和惡的角度來區分,就說明你是個loser,你是個奴隸,你是奴隸道德,真正的主人不討論善惡,有這樣的想法的人就是superman,就是超人。

但是講到這一步,我們對於超人的人生還是有一點小模糊。不過有一點幾乎是肯定的,既然我們很多人都不理解尼采所說的超人是什麼,十有八九我們就不是超人了,我們十有八九就是凡人了。

凡人在上帝已死的前提下,該怎麼確立自己的安生立命之本呢?這就牽涉到了我們要提到的第十組人生哲學立場,這就是薩特的存在主義, 薩特存在主義的核心命意無非就三個字,靠自己。

法國哲學家薩特的哲學是一種激進的自由意志主義,這種理論是和決定論相對的。所謂的決定論是這樣的一種思想,就是我們世界上所做的任何的人生決策,前面都有一個前提性的視線把你給定死了。

比如你是覺得你要去考北京電影學院,要做個演員是你的自由選擇,但實際上你就出生在一個與影視業相關的家庭環境里,從小你受到了耳聞目染,就決定了你很可能就走這條道路,所以根本就沒有什麼自由意志,這就叫決定論。

自由意志論則是相反的,你的確是出於自己的自由意志來選擇了考北京電影學院,即使你的爸媽是演員,但是你做出選擇這件事情和你爸媽還是沒有關系的,因為仍然存在一種可能性。你對電影沒有什麼興趣,你去做別的行當了。

薩特認為人真有這樣的自由,他的確也承認上帝已經死了,這點和尼采一樣, 因此承認沒有絕對的人生標准,人是被判定為自由的, 但是他並不認為在個體之間有一個主人和奴隸之間的一個區分。

毋寧說薩特認為每一個人都必須為自己承擔責任,為自己一切負責,因為一個人並不是自願存在於世的,然而一旦存在他就是自由的,但同時他要對他所做的一切負責, 自由在薩特那裡並非某種純然的褒義詞,而還是帶著某種悲劇色彩的,這就意味著你無依無靠,啥都得靠自己。

他有一句名言就是他人就是地獄。對於薩特的思想的闡述,我想結合薩特的一些戲劇的作品來進行,因為薩特本身是一個在文學方面極有造詣的思想家,同時我也想談一談薩特與他的一個同時代的文學類的哲學家加繆之間的思想糾葛。

我們現在就來總結一下這十個章節之間的一個大致的觀點,我們這個節目一共分十個章節。實際上我們要講這么多的哲學家的不同的人生哲學,這個排列的次序就和一個人的成長過程是有點像的。

我並不是說講到薩特為止,人生哲學的這個故事也就終結了,但我們可以看到整個人類的人生的發展過程,每一個個體的人生的發展過程,就是在不同的價值觀之間沖突。你先有一種很簡單的價值觀,然後發現這種簡單的價值觀沒辦法應對現實,所以你要找股相反的力量,然後你變成個折中的價值觀,但這個折中的價值觀本身又會分裂,蛻變成不同的類型,然後螺旋式的上升,折射出不同的人生態度。

我要給大家提供的這十套人生哲學的方法,本身到底哪一套好、哪一套壞,我並不想給出一個非常明確的答案,當然我會不時的流露出我對某一些人生態度的偏好,這是無法避免。但我是主張,我的真正的目的是讓大家能夠在這樣的一個人生哲學的不同的思想方法的選擇當中,找到一款最適合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並且找到一套系統化的,為你自己的人生選擇進行辯護的方案,這樣你自己就能活得明明白白的。

請注意,最後人生哲學的這個目的,與其說是讓大家活得幸福,還不如說是給大家的人生選擇提供一套哲學辯護,而大家是因為得到了這些哲學辯護的指導以後,才覺得自己的人生選擇會通向幸福。幸福不是一個現成的事物,幸福是需要哲學解釋的,我們提供的就是這樣的一個哲學解釋。

但是正因為現在有很多人他感受不到幸福,如果能夠通過得到一種哲學解釋的方式,自己變得更加的幸福,我自己也認為我是在為整個社會整體的幸福,多多少少做出一個貢獻。比如有不同的人,從我的思維的工具箱裡面,獲得了不同的人生哲學的指導,然後在不同的方向得到了幸福,實際上是有利於我們整個社會的多樣化發展。

最後我要指出的是,錄制這個節目對我本身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因為我已經說過了,在我們的學院哲學的整個課程表裡面,並沒有人生哲學這樣一個固定的哲學分支,它有,但它非常邊緣化。

思考題

從蘇格拉底到薩特,他們的10組哲學家思想概括了各種面對人生困惑的哲學的解決方案。利用今日介紹的10組哲學家思想解釋,有的人則會說不要那麼的犟,因為世上本沒有絕對的是非,何為是,何為非,必須結合到具體的語境才能得到正確的判斷。而做人也要靈活一點,到什麼山頭唱什麼歌。

    利用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思想,人不能沒有原則,要堅持對的東西,即便是為此付出代價也要在所不惜,所以道德至上,到什麼山頭唱什麼歌在不違背道德的情況下可行,這一點亞里士多德也是在這個思想范疇,這個不能超過道德的范疇,解脫道德的約束;

    犬儒主義哲學思想對於何為是,何為非並不在乎,在乎的是脫離現實的一種避世思想,如同一句歌詞,關掉了手機管他誰是誰,不要去例會是是與非非。所以這種討論對犬儒主義來說沒有意義,道德冷漠,有一種這世界與我何乾的感覺!

    馬基雅維利哲學思想可以解釋主張到什麼山頭唱什麼歌,只要是對我有利的,不管是否違背道德,那麼我都去做。休謨的哲學思想與此相反,休謨則講要從他人角度出發,同情別人(我理解為這種同情跟現在我們大眾所知道同情不是一個意思),才能真正獲得快樂獲得幸福,所以休謨的哲學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主張到什麼山頭唱什麼歌;

    黑格爾哲學思想則贊同到什麼山頭唱什麼歌,黑格爾的著名哲學思想:存在即是合理。叔本華思想是犬儒主義的升華,主張則要尊崇自己的內心。

     尼採的超人立法和薩特的存在主義來解釋這句話還有點兒難度,下一步針對每種哲學思想來解釋文稿中既有的答案,以更深入的理解記憶。

    

    

    

閱讀全文

與德國電影自由意志免費觀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讓燈光跟著電影變化 瀏覽:214
電影大話西遊大聖娶免費在線 瀏覽:804
好萊塢電影人物好看 瀏覽:843
acfun怎麼搜電影up主 瀏覽:543
電影步步驚心免費觀看 瀏覽:937
近幾年歐美的系列電影有哪些 瀏覽:508
動漫電影誰的好看 瀏覽:467
新君威怎麼把電影投在屏幕上 瀏覽:547
2019年至2020年好看的電影 瀏覽:479
電影藍精靈動畫片免費下載 瀏覽:511
老包說電影有哪些 瀏覽:944
下載的電影怎麼在電視上切換粵語 瀏覽:987
蘇寧幸福藍海影院今天有什麼電影 瀏覽:40
何以為家這電影講的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384
拍網路電影一部多少錢 瀏覽:772
在美國如何可以看愛奇藝的電影 瀏覽:984
免費觀看葛優電影手機 瀏覽:866
好看的血腥黑幫電影 瀏覽:894
找到你完整版電影免費 瀏覽:276
商場層高有限如何改成電影院 瀏覽: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