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抗美援朝有哪些著名戰役
血戰長津湖
第二次戰役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狽狂北犯,11月底進到長津湖一帶,志願軍第九兵團冒著零下30多度的嚴寒設置伏擊圈,11月27日九兵團發起全線攻擊,當時被包圍的美國陸戰一師約有四個團一萬多人,超出預定一倍以下。到28日拂曉志願軍包圍新興里之敵,美國則兇猛地反撲,其中80師傷亡及凍餓減員十分嚴重,每團僅余數百人!故81師加入新興里戰斗,隨著包圍圈越來越小,美軍突圍一次比一次瘋狂。
當晚氣溫繼續下降,美國全力向241團陣地發起沖擊,其中241團3營8連戰斗到僅剩最後一人,美軍僥幸得以突圍,志願軍只好分路截擊,南逃美軍在1221高地受至阻擊分散而逃,至12月2日只有200多美軍逃入柳潭裡,至此美軍31團,32團1營及第57炮兵營被27軍基本被殲滅,美31團曾參加1918-1920年對蘇聯的干涉作而獲得「北極熊團」的綽號。
二戰中參加過阿留申群島,馬紹爾群島和沖繩等戰役,是美軍陸軍的佼佼者,而此戰團長被擊斃,團旗被繳,最終全軍覆滅。27軍80師和81師也付出了巨大代 價,傷亡及非戰斗減員高達10000人,全軍凍傷高達22%!
血戰上甘嶺
美韓為首的聯合國軍為爭奪朝鮮中線門戶於1952年10月14日向守衛的志願軍15軍45師發起上甘嶺戰役,至20日僅一個星期45師傷亡50%以? 上,21個步兵連無一完整。聯合國軍17個營,傷亡達7000人以上,至11月15日聯合國軍無力再戰,上甘嶺戰役宣告結束。志願軍傷亡20000人左右,聯合國軍傷亡10000人以上,3.8平方公里的土地完全被削平,被鮮血浸透。
美軍共發射190多萬發炮彈,5000多枚航彈,志願軍發射40多萬發? 炮彈。志願軍涌現了邱少雲,孫占元,黃繼光,孫占元等戰斗英雄,激烈戰斗中與敵同歸於盡者比比皆是,後12軍加入上甘嶺的防守取得最後勝利。二等部隊的? 45師基本上被打光,但從此昂首跨入志願軍一等主力行列,後被特別挑選改建中國第一空降軍。
血戰三所里
第二次戰役美軍受到志願軍的迎頭痛擊後,迅速南撤,三所里及龍源里是美軍主力的唯一退路,38軍113師強行軍14小時疾進72.5公里穿插到三所里,同時師長江潮命337團搶占龍源里,這樣切斷美第九軍的退路。美軍為打通退路,動用飛機坦 克瘋狂空圍,堅守松骨峰的335團一營三連最後僅五人生還。
美軍在三所里連續沖鋒十數次均為打退,美軍第9軍見從三所里、龍源里突圍無望,被迫遺棄大量輜重裝備轉向安州方向突圍,後經安州、肅川退向平壤。但此戰打出了38軍王牌軍的硬骨頭風采,戰後彭德懷特嘉獎38軍,「萬歲軍」由此名揚天下。
(1)血戰三所里電影免費擴展閱讀:
抗美援朝的歷史意義
中國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美國陸軍官方戰史說:「中國在朝鮮戰爭中提高了地位。從中國人在整個朝鮮戰爭期間所顯示出來的強大攻勢和防禦能力中,美國及其盟國已經清楚地看出,共產黨中國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那個軟弱無能的國家了。由於共產黨中國有取之不盡的人力資源和堅強有力的領導,因此它也在朝鮮戰場上贏得了自己的聲譽。」
美國學者沃爾特·G·赫姆斯在《朝鮮戰爭中的美國陸軍———停戰談判的帳篷和戰斗前線》中說:「中共一個引人注目的收獲是從去年(指1950年)冬天的戰斗勝利中得到的。這些勝利提高了毛澤東政權的威望,並為之贏得了軍事強國的地位。」
2. 解放戰爭:我軍十大王牌分別是哪10支隊伍,他們司令員軍銜多高
在三年多的解放戰爭,以及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作戰中,人民軍隊全體指戰員們不畏犧牲,奮勇殺敵,最終將反動派打到了孤島之上,讓無敵於世界的美帝始終無法越過三八線,創造了一幕幕軍事奇跡。可以說,我們的部隊沒有不能打的,全部是戰績赫赫的勁旅。但如果挑選出十支戰績最出色的部隊的話,分別是哪十個軍呢?
第十位:第十三軍。第十三軍,最早可以追溯到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紅四方面軍紅73師,以及抗日戰爭中的八路軍129師386旅。後來,386旅與太岳軍區第13旅合組為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陳賡擔任縱隊司令。
第一位:第23軍。第二十三軍,前身可以追溯到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閩浙軍區部隊。解放戰爭時期,這支部隊發展成為華野第四縱隊,在司令員陶勇的率領下,從蘇中戰役開始,參加了粟大將指揮的幾乎所有的大戰,殲敵總數近20萬,是我軍各支縱隊中殲敵最多的。1949年2月,華野四縱改編為第23軍,由陶勇擔任軍長。
渡江戰役中,23軍面對英國軍艦的挑釁,奮勇開炮還擊,將英國軍艦打沉一艘,打傷兩艘,可以說是揚我國威了。1955年,陶勇被授予中將軍銜。以他的赫赫戰功來說,稍顯低了點。
從殲敵數量上來說,筆者認為,23軍(華野四縱)應該是戰績最突出的部隊,40軍善打硬仗,可以排在第二位
3. 朝戰美軍哪個軍被志願軍趕下海
朝鮮戰爭中,志願軍組織第二次戰役,穿插三所里 血戰長津湖。把美第10軍趕下海。
在東西兩線遭到沉重打擊後,敵軍於12月3日命令部隊向「三八線」實施總退卻。4日,志願軍乘勝追擊。6日,志願軍第39、第40軍各一部和人民軍第1軍團一道收復平壤。人民軍第1軍團越過「三八線」解放延安半島和瓮津半島。東線,美軍第7師一部和李偽軍第3師、首都師於14日撤至朝鮮東海岸的興南地區,美軍陸戰第1師余部亦撤向咸興、興南一帶。人民軍於9日收復元山,將美軍、南朝鮮軍陸上退路切斷。
美軍被迫調集300餘艘艦船到興南港,准備全部從海上撤退。志願軍第26、第27軍不顧連日作戰疲勞,同人民軍第3軍團一起展開追擊,17日佔領咸興,19日佔領漣浦機場並殲敵一部。敵軍在興南港以陸海空火力構成嚴密火網,掩護其部隊登船從海上撤逃。24日,中朝人民軍隊收復興南地區。至此,除襄陽外,敵軍全部被打退到「三八線」以南,第二次戰役遂告結束。
4. 革命電影都有哪些
永不消逝的電波 (1958)
劇情片
故事梗概:永不消逝的電波 (THE UNFAILING RADIO WAVE)
1939年;正是抗戰最艱苦的時期。共產黨中央為加強上海的地下電台工作,派電台政委李俠從延安來到上海,與黨員女工何蘭芬假扮夫妻,開展工作。在艱苦的工作中,李何之間產生了愛情,後經領導批准結婚。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李俠不幸被日軍逮捕。不久日軍懷疑他是重慶國民黨派員,將他釋放出來。出獄後,國民黨地下人員姚葦也誤認如此,想拉李俠下水,為國民黨工作。李俠深入虎穴,巧取敵人情報,並將敵人的談判內幕在報上揭露出來。臨近解放,敵人瘋狂搜捕地下電台,李俠奉命轉移。恰在此時,兩個緊急的重要情報必須要發出去。李俠承擔了任務。他做好了犧牲自己的准備,讓妻子帶兒子先行轉移。當他發完電報,已被敵人包圍。他鎮靜地向延安發出了最後的告別信號。 影片是根據李白烈士的事跡編成的。主人公樂觀、堅毅、有韌性、有激情,雖曾被捕,受盡酷刑,但決不屈服。李俠的形象,正是千萬個黨的地下工作者的化身。編導將一個驚心動魄的革命斗爭故事,置於家庭生活的敘事框架之中,不求情節的驚險,但求平實樸素的色調;不求表面的緊張,而是追求內在的深刻,體現了一種自然、含蓄、深沉、質朴的藝術表現風格。本片1978年曾在南斯拉夫國際電影節上映出,袁霞獲最佳女演員獎。
南征北戰
故事片(黑白)。上海電影製片廠1952年攝制。
1947年冬,國民黨軍隊進攻華東解放 區,中國人民解放軍為有效殲敵,作 戰略後撤。對此,部隊與百姓中有好 些人思想不通。為保證戰事勝利,高 營長和女村長趙玉敏分別向群眾作解 釋。敵人誤以為解放軍不敵敗走,集 中三十萬人馬,從三面合圍解放軍。 解放軍在大沙河阻擊敵人六晝夜,然 後至鳳凰山圍殲已被包圍的國民黨李 軍長所屬七個師。高營長奉命搶占摩 天嶺高地,以阻擊前來增援的國民黨 張軍長部,並全殲李部,活捉了李軍 長。接著,高營長又率部乘勝追擊張 軍長部。趙村長率民兵配合主力,斷 敵退路。陷於窮途末路的張部企圖以 炸毀水壩阻擋解放軍,趙玉敏帶領游 擊隊切斷水壩上的炸葯導火線,保住 了水壩。一場鏖戰,全殲張軍長所屬 部隊,生俘張軍長等高級將領。 編劇: 沈西蒙、沈默君、顧寶璋 導演: 成蔭、湯曉丹 攝影: 朱今明、顧溫厚 美術: 韓尚義 作曲: 葛炎 扮演者 劇中人 扮演者 劇中人 高營長 張瑞芳 趙玉敏 陳 戈 師 長 湯化達 師政委 敵張軍長 白 穆 敵 軍參謀長 陽 華 敵李軍長
冰山上的來客
簡介:
1951年,有一股匪特企圖從新疆某山口入境。匪首阿曼巴依先派一女特務,利用古蘭丹姆與邊防戰士阿米爾青梅竹馬的戀愛關系,冒充流浪多年的古蘭丹姆潛入境內,伺機竊取情報,配合匪特行動。
邊防軍楊排長識破敵人詭計,並順著這條線索掌握了敵情。匪特失敗,又施新招,匪首騙得真古蘭丹姆信任,親自送她回鄉,為除後患還派人殺掉了假古蘭丹姆。當匪特要借古蘭丹姆和阿米爾的婚禮做文章,在當地里應外合偷襲我邊防哨所時,楊排長將計就計,周密准備,將匪特一網打盡,並使別離八年的一對戀人得以團聚。
精彩視點
這是一部反映我國新疆邊防軍民團結戰斗,保衛邊疆的反特驚險故事片。該片故事曲折復雜,情節撲朔迷離,真假兩個古蘭丹姆的出現,使影片懸念叢生、引人人勝。與此同時,還穿插了愛情故事與邊疆風光,使之渾然一體,產生了迷人的魅力。影片中《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等插曲以其濃郁的民族風格和抒情色彩廣為流傳。影片在將驚險故事與抒情格調相結合上,走出了一條新路,深受觀眾歡迎。該片曾獲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小百花獎」的最佳導演
上甘嶺
1952年秋,朝鮮戰爭進入最後的關鍵階段。美國侵略者竟在板門店談判休會期間,調動六萬多兵力,在三八線附近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企圖奪取上甘嶺陣地,進而攻佔五聖山,用武力獲得他們在談判桌上得不到的東西。堅守上甘嶺陣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與敵人浴血奮戰,打退了敵人二十多次的瘋狂進攻。此後,他們又根據上級指示,退入坑道堅守陣地,拖住敵人,使之無法前進一步。在坑道里,他們遇到了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不僅與外界的聯系被敵人切斷,而且缺水缺糧,生存艱難。但為了祖國、為了朝鮮人民,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堅守了二十四天,從而贏得了時間,使中朝軍隊取得了大進攻的勝利,並使整個朝鮮戰場的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美國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來談判,無可奈何地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朝鮮人民得到了和平。
美國人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嶺為什麼會打不下來。美國的軍事研究者們用電腦模擬得出結論,范弗里特如果不攻五聖山,改為攻打西方山谷地,憑借美軍強大的機械化裝備,共軍兩個主力師(十五軍四十六師和三十八軍的一一二師)是抵擋不住的。他們不準備認為上甘嶺的失敗是輸給了中國軍人,因為這似乎不是人力能夠做得到的,可是二流部隊的四十五師可以做得到的,為什麼德川、三所里、松骨峰的英雄「萬歲軍」就做不到?電腦只能模擬常識性的東西,它永遠也模擬不出一個民族重新覺醒時所能迸發出的力量。
奇襲
在朝鮮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方連長,率領一支偵察隊,接受了上級交給的深入敵後,炸毀敵人一座公路橋--康平橋,切斷敵人退路的任務。偵察隊在執行這項艱巨的任務時,根據早就掌握了的敵人的行動規律,尾隨敵人前進,巧妙地通過敵人的地雷區。當他們往聯絡地點鳳仙嶺進發,在穿越公路時,被李偽軍運輸隊所阻,他們化裝成美軍巡邏隊,嚇跑了運輸隊,救出了聯絡員、朝鮮老大媽阿媽妮,從而與游擊隊取得了聯系。然後,偵察員又化裝成李偽軍傷兵,奪得了一輛敵人的中吉普,騙得橋頭崗哨的信任,搞清了大橋的構造和橋頭的設防情況。敵人發現中吉普失蹤,立即派部隊追尋。在緊急關頭,方勇把中吉普開下懸崖墜毀,機智地擺脫了敵人的追擊。最後,偵察隊在朝鮮女游擊隊戰士朴金玉的幫助下,炸毀了康平橋,完成了切斷敵人退路的任務,配合大部隊,全部消滅了敵人。
《英雄兒女》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4年攝制的著名影片,講述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某團在堅守無名高地的戰斗中勇敢作戰。剛從醫院回部隊的戰士王成要求參戰,並拿出父親鼓勵他殺敵立功的來信給張團長和王文清政委看,王文清始知王成就是自己的老戰友王復標的兒子。在戰斗中王成英勇奮戰,壯烈犧牲。在全軍開展向王成學習的運動中,王文清認出該軍文工團員、王成的妹妹王芳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原來十八年前,王文清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時,妻子被敵人殺害,不久他也被捕,老工人王復標收養了他的女兒王芳,此後雙方失去了聯系。王文清沒有立即與王芳相認,而是幫助她完成歌頌王成的創作任務,並鼓勵她以實際行動向哥哥學習。後來,當王芳在陣地上為炊事員演出時,敵機突然來襲,她為掩護炊事員而負傷,被送回祖國醫治。一個月後,王復標參加慰問團赴朝慰問,王芳也傷愈歸隊,三人在前線團圓。王復標將真情告訴王芳,兩位父親都勉勵王芳向哥哥學習,當好革命接班人。
諸如此類,還有:
《永不消逝的電波》,《高山下的花環》,《苦菜花》,《小兵張嘎》,《閃閃的紅星》,《南征北戰》,《千里躍進大別山》,《白毛女》,《野火春風斗古城》,《紅色娘子軍》,《烈火金剛》,《雞毛信》,《冰山上的來客
5. 抗美援朝中幾個大型的戰爭有哪些
第一至第五次戰役,上甘嶺戰役,金城戰役
6. 有一部電影是穿插朝鮮三所里的戰斗叫什麼
電影版"香江花月夜"
導演: 泰迪羅賓
主演:泰迪·羅賓/鄭嘉穎/曹永廉/陳藝鳴
參與演出:鄭則仕 苑瓊丹 唐寧 李蕙敏 王馨平 黎瑞恩 陳美琪[/font]
上映年度: 1995
語言: 粵語
製片國家/地區:香港
劇情簡介
劇情在60年代的香江夜總會開始,兩名男童投靠風趣搞笑的歌星泰迪羅賓,並拜他為師學藝。當時正逢泰迪的事業低潮,於是他化悲憤為力量,全力培養兩人成為樂壇巨星。到了八十年代,兩人都已成名,但兩人對名利有不同看法,而且跟同一個女孩陳藝鳴產生了三角戀情,令師父大感頭痛。
台前幕後:
泰迪羅賓以本片第二屆珠海電影節中意外蠃得最佳男配角獎。事實上他在片中還兼任監制、導演、配角之職,故事內容略有點夫子自道和他對香港流行樂壇的感慨。
影片用側面描寫的手法描述了香港樂壇的變遷,過程中插進不少代表性的懷念金曲。並由王馨平、黎瑞恩、李蕙敏等青春派新秀客串演唱.十分經典, 值得回味.
7. 血戰三所里的電影名字叫什麼
是 《彭德懷元帥》望採納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謝謝!
8. 抗美援朝五大戰役
1、第一次戰斗。
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共12天。義勇軍進行了大膽的戰役迂迴,配合前線主力果斷英勇進攻,取得了戰場主動權,取得了第一次勝利,殲滅敵軍1.55萬餘人。他們把敵人從鴨綠江驅趕到青川以南,粉碎了吞並朝鮮的計劃,並在感恩節(11月23日)前結束戰爭。
2、第二次戰斗。
1950年11月6日至12月24日,歷時29天。它收復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除向陽以外的38線以北的全部領土,迫使敵人轉向38線以南防禦,基本扭轉了戰局。
3、第三次戰斗。
從1950年12月31日到1951年1月8日,歷時八天。這是志願軍進入朝鮮後第一次大規模進攻准備防禦的敵人。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7天7夜,殲敵1.9萬餘人,前進80至110公里。
4、第四次戰斗。
1951年1月25日至1951年4月21日,歷時87天。這場戰斗消滅了78000多名敵人。敵人每天前進不到1.5公里。志願者贏得了戰略預備隊集合的時間。
5、第五次戰斗。
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歷時50天。這場戰役殲滅敵方人員8.2萬餘人,消耗和俘獲了大量敵方物資裝備,訓練了剛剛進入朝鮮戰爭的部隊。
9. 講述辛亥革命時期題材的相關電影有哪些
永不消逝的電波 (1958)
劇情片
故事梗概:永不消逝的電波 (THE UNFAILING RADIO WAVE)
1939年;正是抗戰最艱苦的時期。共產黨中央為加強上海的地下電台工作,派電台政委李俠從延安來到上海,與黨員女工何蘭芬假扮夫妻,開展工作。在艱苦的工作中,李何之間產生了愛情,後經領導批准結婚。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李俠不幸被日軍逮捕。不久日軍懷疑他是重慶國民黨派員,將他釋放出來。出獄後,國民黨地下人員姚葦也誤認如此,想拉李俠下水,為國民黨工作。李俠深入虎穴,巧取敵人情報,並將敵人的談判內幕在報上揭露出來。臨近解放,敵人瘋狂搜捕地下電台,李俠奉命轉移。恰在此時,兩個緊急的重要情報必須要發出去。李俠承擔了任務。他做好了犧牲自己的准備,讓妻子帶兒子先行轉移。當他發完電報,已被敵人包圍。他鎮靜地向延安發出了最後的告別信號。 影片是根據李白烈士的事跡編成的。主人公樂觀、堅毅、有韌性、有激情,雖曾被捕,受盡酷刑,但決不屈服。李俠的形象,正是千萬個黨的地下工作者的化身。編導將一個驚心動魄的革命斗爭故事,置於家庭生活的敘事框架之中,不求情節的驚險,但求平實樸素的色調;不求表面的緊張,而是追求內在的深刻,體現了一種自然、含蓄、深沉、質朴的藝術表現風格。本片1978年曾在南斯拉夫國際電影節上映出,袁霞獲最佳女演員獎。
南征北戰
故事片(黑白)。上海電影製片廠1952年攝制。
1947年冬,國民黨軍隊進攻華東解放 區,中國人民解放軍為有效殲敵,作 戰略後撤。對此,部隊與百姓中有好 些人思想不通。為保證戰事勝利,高 營長和女村長趙玉敏分別向群眾作解 釋。敵人誤以為解放軍不敵敗走,集 中三十萬人馬,從三面合圍解放軍。 解放軍在大沙河阻擊敵人六晝夜,然 後至鳳凰山圍殲已被包圍的國民黨李 軍長所屬七個師。高營長奉命搶占摩 天嶺高地,以阻擊前來增援的國民黨 張軍長部,並全殲李部,活捉了李軍 長。接著,高營長又率部乘勝追擊張 軍長部。趙村長率民兵配合主力,斷 敵退路。陷於窮途末路的張部企圖以 炸毀水壩阻擋解放軍,趙玉敏帶領游 擊隊切斷水壩上的炸葯導火線,保住 了水壩。一場鏖戰,全殲張軍長所屬 部隊,生俘張軍長等高級將領。 編劇: 沈西蒙、沈默君、顧寶璋 導演: 成蔭、湯曉丹 攝影: 朱今明、顧溫厚 美術: 韓尚義 作曲: 葛炎 扮演者 劇中人 扮演者 劇中人 高營長 張瑞芳 趙玉敏 陳 戈 師 長 湯化達 師政委 敵張軍長 白 穆 敵 軍參謀長 陽 華 敵李軍長
冰山上的來客
簡介:
1951年,有一股匪特企圖從新疆某山口入境。匪首阿曼巴依先派一女特務,利用古蘭丹姆與邊防戰士阿米爾青梅竹馬的戀愛關系,冒充流浪多年的古蘭丹姆潛入境內,伺機竊取情報,配合匪特行動。
邊防軍楊排長識破敵人詭計,並順著這條線索掌握了敵情。匪特失敗,又施新招,匪首騙得真古蘭丹姆信任,親自送她回鄉,為除後患還派人殺掉了假古蘭丹姆。當匪特要借古蘭丹姆和阿米爾的婚禮做文章,在當地里應外合偷襲我邊防哨所時,楊排長將計就計,周密准備,將匪特一網打盡,並使別離八年的一對戀人得以團聚。
精彩視點
這是一部反映我國新疆邊防軍民團結戰斗,保衛邊疆的反特驚險故事片。該片故事曲折復雜,情節撲朔迷離,真假兩個古蘭丹姆的出現,使影片懸念叢生、引人人勝。與此同時,還穿插了愛情故事與邊疆風光,使之渾然一體,產生了迷人的魅力。影片中《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等插曲以其濃郁的民族風格和抒情色彩廣為流傳。影片在將驚險故事與抒情格調相結合上,走出了一條新路,深受觀眾歡迎。該片曾獲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小百花獎」的最佳導演
上甘嶺
1952年秋,朝鮮戰爭進入最後的關鍵階段。美國侵略者竟在板門店談判休會期間,調動六萬多兵力,在三八線附近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企圖奪取上甘嶺陣地,進而攻佔五聖山,用武力獲得他們在談判桌上得不到的東西。堅守上甘嶺陣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與敵人浴血奮戰,打退了敵人二十多次的瘋狂進攻。此後,他們又根據上級指示,退入坑道堅守陣地,拖住敵人,使之無法前進一步。在坑道里,他們遇到了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不僅與外界的聯系被敵人切斷,而且缺水缺糧,生存艱難。但為了祖國、為了朝鮮人民,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堅守了二十四天,從而贏得了時間,使中朝軍隊取得了大進攻的勝利,並使整個朝鮮戰場的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美國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來談判,無可奈何地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朝鮮人民得到了和平。
美國人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嶺為什麼會打不下來。美國的軍事研究者們用電腦模擬得出結論,范弗里特如果不攻五聖山,改為攻打西方山谷地,憑借美軍強大的機械化裝備,共軍兩個主力師(十五軍四十六師和三十八軍的一一二師)是抵擋不住的。他們不準備認為上甘嶺的失敗是輸給了中國軍人,因為這似乎不是人力能夠做得到的,可是二流部隊的四十五師可以做得到的,為什麼德川、三所里、松骨峰的英雄「萬歲軍」就做不到?電腦只能模擬常識性的東西,它永遠也模擬不出一個民族重新覺醒時所能迸發出的力量。
奇襲
在朝鮮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方連長,率領一支偵察隊,接受了上級交給的深入敵後,炸毀敵人一座公路橋--康平橋,切斷敵人退路的任務。偵察隊在執行這項艱巨的任務時,根據早就掌握了的敵人的行動規律,尾隨敵人前進,巧妙地通過敵人的地雷區。當他們往聯絡地點鳳仙嶺進發,在穿越公路時,被李偽軍運輸隊所阻,他們化裝成美軍巡邏隊,嚇跑了運輸隊,救出了聯絡員、朝鮮老大媽阿媽妮,從而與游擊隊取得了聯系。然後,偵察員又化裝成李偽軍傷兵,奪得了一輛敵人的中吉普,騙得橋頭崗哨的信任,搞清了大橋的構造和橋頭的設防情況。敵人發現中吉普失蹤,立即派部隊追尋。在緊急關頭,方勇把中吉普開下懸崖墜毀,機智地擺脫了敵人的追擊。最後,偵察隊在朝鮮女游擊隊戰士朴金玉的幫助下,炸毀了康平橋,完成了切斷敵人退路的任務,配合大部隊,全部消滅了敵人。
《英雄兒女》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4年攝制的著名影片,講述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某團在堅守無名高地的戰斗中勇敢作戰。剛從醫院回部隊的戰士王成要求參戰,並拿出父親鼓勵他殺敵立功的來信給張團長和王文清政委看,王文清始知王成就是自己的老戰友王復標的兒子。在戰斗中王成英勇奮戰,壯烈犧牲。在全軍開展向王成學習的運動中,王文清認出該軍文工團員、王成的妹妹王芳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原來十八年前,王文清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時,妻子被敵人殺害,不久他也被捕,老工人王復標收養了他的女兒王芳,此後雙方失去了聯系。王文清沒有立即與王芳相認,而是幫助她完成歌頌王成的創作任務,並鼓勵她以實際行動向哥哥學習。後來,當王芳在陣地上為炊事員演出時,敵機突然來襲,她為掩護炊事員而負傷,被送回祖國醫治。一個月後,王復標參加慰問團赴朝慰問,王芳也傷愈歸隊,三人在前線團圓。王復標將真情告訴王芳,兩位父親都勉勵王芳向哥哥學習,當好革命接班人。
諸如此類,還有:
《永不消逝的電波》,《高山下的花環》,《苦菜花》,《小兵張嘎》,《閃閃的紅星》,《南征北戰》,《千里躍進大別山》,《白毛女》,《野火春風斗古城》,《紅色娘子軍》,《烈火金剛》,《雞毛信》,《冰山上的來客》
10. 革命題材電影有哪些
建國大業 建黨偉業 辛亥革命 太行山上 《開國大典》、《集結號》、《風聲》、《南京!南京》、《生死抉擇》、《英烈千秋》、《我的長征》、《張思德》、《焦裕祿》、《小兵張嘎八百壯士》、《閃閃的紅星》、《鐵道游擊戰》、《地道戰》 、《紅岩》、《風語》 、《狼牙山五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