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江湖情2結局怎麼那麼慘
因為就是這樣設定的。
《英雄好漢》是黃泰來執導的《江湖情》的續集,延續前作未完的故事,包含幾乎所有的黑幫元素,涉及到江湖恩怨、怨女痴愛、悲歡離合、親信背叛、手下暗算等套數,刻畫了諸位崇尚忠義、膽識過人、知恩圖報的血性男兒。
他們不是小馬哥、吳國豪式的英雄和梟雄,也會為兒女私情低頭、退縮、妥協,縱使如此,終究還是逃不過家破人亡的悲慘結局。編導精心構建暴力景觀,成奎安扮作清潔工行刺時被一排手持鮮花和酒具的保鏢擊斃,其間的血腥火爆凸現了黑幫斗爭的格致殘酷。
片中數位大腕都有上佳發揮,尤其以萬梓良飾演的家勇最為突出,將一個野心勃勃、背信棄義、心狠手辣的角色演繹得活靈活現。
從《江湖情》到《英雄好漢》,萬梓良完成了從小弟到老大的成長歷程,成為一個人人得而誅之的奸雄,以至於在後來的《古惑仔》(系列)中飾演幫會大佬時游刃有餘,舉手投足盡顯大哥風范。
『貳』 問2部老電影,一部是周潤發拍的,周潤發穿的是黑大衣,白圍巾,老婆生日送給老婆一首遊艇叫什麼電影,
你說的第一部。
是江湖情的第二部。
江湖情分兩部,你說的是第二部。
他老婆是劉嘉玲演的。
送的那部遊艇叫 寶兒號
『叄』 這一系列電影,差點便成為香港版的《教父》
能夠把一部電影與《教父》相提並論,
應該算是莫大的殊榮。
在世界影壇,其實每個男導演都想拍出一部《教父》式的電影,
其實在幾十年前,
還真有位香港導演差點就拍出了一部准黑幫史詩片。
那就是1987年,由黃泰來執導的《江湖情》和《英雄好漢》。
不要誤會,兩部電影真是「親兄弟」。
再看看演員陣容。
周潤發,萬梓良,劉德華,柯俊雄,吳海添,成奎安,李修賢……
香港江湖片人馬幾乎全部齊聚。
和《教父》類似,
黃泰來也為本片虛構了一個龐大的江湖體系,
同時塑造了一個標志性的「教父」角色——李阿劑。
第一部《江湖情》中,
周潤發塑造的李阿劑做派瀟灑,威風凜凜,從容不迫。
是一個典型的識英雄、重英雄的大哥形象。
對剛剛出演過《英雄本色》的發哥來說,駕馭起這樣的角色來自然得心應手。
圍繞在他身邊的是阿勇(萬梓良飾)和阿國(劉德華飾)兩兄弟,
阿國赤膽忠心,有勇有謀,深得阿劑賞識。
而阿勇則好行小慧,見利忘義。
隨著劇情的發展,曾經的手足兄弟也漸漸反目成仇。
《江湖情》其實有著頗為宏大的敘事背景。
其中包森沖含了親情、友情和愛情等諸多元素。
而眾人的性格也在這些元素的襯托之下變得清晰可見。
譬如阿劑和阿國的莫逆之交,
沙膽英和阿國的患難情義,
還有阿勇、阿國和阿珠的親情等等關系,
被處理得有條不紊,毫不混亂。
到了續集《江湖好漢》中,
故事矛盾也在這些背景的鋪墊下逐步升級,故事也逐漸逆轉。
阿劑成了落魄過氣的江湖大哥,
昔日的部下阿勇卻羽翼漸豐,
成為了足以能和自己抗衡的「新教父」。
可這樣一個有著鮮明愛恨情仇的故事,卻被攪黃。
《英雄好漢》沒有被冠上《江湖情2》的原因,
是因為導演想將兩部作品處理成各自獨立的故事。
當兩部作品放在一起比較,
邏輯性、關聯性和合理性就會有很大的問題,
甚至沒有把第一部苦心經營的主題上升到更大的高度。
不免讓人覺得有些遺憾。
筆者認為,《教父》比較難以模仿的原因在於,
它通過一個家族的興衰描繪了時代、社會變遷下人性的慾望,權利的角逐。
科波拉應該是先想好主題,再來一個個串聯故事。
很多人認為,杜琪峰的《黑社會祥橘》更接近於香港版的《教父》,
無論是文化符號,敘事方式,表達核心,它都表現得很稱職。
拿《江湖情》與這樣過分商業的電影與之一比對,自然有些捉襟見肘。
其實分開來看,這兩部作品都算是合格、娛樂性上佳的江湖片。
第一部《江湖情》刻意模仿《教父》的痕跡很明顯,但的確做出了本土味道。
第二部《英雄好漢》推出時恰逢《英雄本色》正在大賣,
所以影片難免有跟風之嫌,但勝在節奏明快,絕無謹春團欺場。
帶有香港電影黃金時期動作電影的鮮明烙印。
喜歡老港片的朋友,不妨一看。
『肆』 求江湖情英雄好漢(第2部)裡面的一首插曲
《江湖情英雄好漢(第2部)》的插曲是《什麼時候怕過冷》。
《江湖情英雄好漢(第2部)》該劇講述了阿勇(萬梓良飾)、阿國(劉德華飾)兄弟倆浪跡香港街頭,投靠了黑社會邦主劑哥(周潤發飾)。由於阿國得到劑哥賞識,引起阿勇妒嫉,兄弟間產生隔閡。阿勇倒向朱老大,阿國卻遠去新加坡另謀生計。若干年後,阿勇羽翼豐滿,逐殺朱老大自立邦主,又設計將劑哥幫派斬盡殺絕,劑哥遇難,孤身亡命新加坡尋找阿國,阿勇步步追殺,將劑哥妻子(劉嘉玲飾)、兒女慘殺,此刻悲痛、憤恨促使阿國重新出山。
《江湖情英雄好漢(第2部)》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FlQsBx0Sc2wLcdTEhazZ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