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來可移動的組合式城市] 掠食城市:致命引擎上映
這是一個令人不可思議的夜晚。當人們還在熟睡的時候,突然問,樓房,不,應當說是整個城市,開始慢慢地移動起來。只見這棟樓向左,那棟樓向有,這棟樓向前,那棟樓向後,總之,所有的樓房、街道等等,就像任人擺布的棋子,在大地這塊棋盤上,井然有序地穿梭移動著。
早晨起來,當人們拉開窗簾時,一個個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怎麼,一夜之間,整個城市竟然變成了這幅模樣?!原先是一棟高聳人雲的白色大樓的地方,怎麼出現了一座漂亮的茶色大廈了呢?那個人們印象最深的藍色牆壁的大樓,怎麼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鬱郁蔥蔥的花園!
有人或許要問:根深蒂固的樓明衫房怎麼能自由移動呢?難道這又是科學幻想家們的無稽之談嗎?不,不是。這是當代建築科學家們通過大量計算後所提出的一項切實可行的設想。提出這一設想的是日本建築公司的設計人員們。
設想的提出
建設移動式樓房的設想是怎樣提出來的呢?原來,最初日本建築公司的一個設計小組接受了一項設計「未來的廣場」的任務。這個廣場要求建得新穎。可以將日本各個時期的重要歷史事件集中在一起,讓人們在這里就可以了解到日本的過去。那麼,建一個什麼樣的廣場好呢?為此,設計人員絞盡了腦汁。有人提出,建一個超高層建築物林立、垂直延伸的巨大廣場;也有人主張,運用電子技術,建一個空間小的小型廣場,集現代科學技術於一身。在議論過程中,有人突然提出一個新奇的想法――建一個樓房可以移動的廣場。
這個想法雖然受到了許多設計人員的懷疑,但設計人員還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動手進行了計算。當他們計算讓樓房移動所需的力時,意外地發現,這種想法竟然完全有可能實現。
於是,他們立即制定了一個計劃,並選定東京叢兆的上野廣小路地區為試驗點,准備在這―地區建―個面積約112000平方米,樓房、街道可以移動的「小城市」。
為了便於樓房移動布局,他們將試驗區劃分成90個30米見方的方塊區。其中激鄭腔,樓房方塊區63個,樓房之間的道路方塊區16個,綠地方塊區和其他方塊區11個。這些方塊區都可根據要求自由移動,如果將道路方塊區以及綠地方塊區集中到一起,就可形成一個寬大的廣場;如果將它們分散開來,就可變成星羅棋布的小公園。
樓房的「地基」――車輪
東京上野地區,商店一條街很多。每逢年末,到這里購買年貨的人絡繹不絕。為了便於顧客購物,設計人員准備在這里建一個購貨廣場,形成新的商業區。而且,根據每個月的活動內容,這個廣場的布局都要發生一定的變化。
廣場由大大小小的方塊區組成,其中,最難建的是樓房方塊區。樓房方塊區的形狀與大小各不相同,考慮到易於移動、布局和風景等問題,設計人員打算在每個方塊區上建一棟底面積27米見方的8層樓。一層樓凹進1.5米用作人行道。樓房方塊區之間的車道寬度為6米,兩側方塊區各帶3米。合攏對接。樓房移動時,車道分別折疊起來,同樓房一起移動。樓房的總底面積約為5800平米,重約4000噸。
那麼,這個重約4000噸的方塊區是怎樣移動的呢?設計人員經過反復研究,打算在混凝土底盤上鋪設鋼軌,在樓房下面安裝車輪,使樓房沿著鋼軌行走。由於樓房的重量大,因此,車輪必須能夠支撐住4000噸。為了使車輪保持足夠的強度,在樓房的底面上,以兩個外徑1米、寬20厘米的鋼制車輪為一組,共安裝了12組,共24個車輪。
不過,這24個車輪並不是直接安裝在樓房底面上的,而是安裝在樓房下面的轉向構架上。轉向構架中設有控制樓房移動轉向的裝置,構架與樓房是各自獨立的。當樓房需要移動時,構架中的千斤頂可以將樓房頂起,移到目的地後,樓房再回到原來的位置,並用地腳螺栓固定住。
樓房中的供水管、排水管、電線以及所有電話電纜等,放在地下空間的公共溝內,每個方塊區集中到一個地方後再連接起來。
每分鍾移動15米
為了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所有方塊區的移動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進行。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每個方塊區的移動過程。
首先,松開固定樓房的地腳螺栓,切斷電纜與配管的接頭,將連接兩個方塊區的車道折疊起來,貼在構架的側面。
接著,用轉向構架中的特殊千斤頂,頂起樓房。每個方塊區有8個千斤頂,分別設在樓房底面的4個角上。
隨後,樓房以頂起的狀態,開始緩緩移動。移動所需動力由構架內的蓄電池組供給,每分鍾移動15米,沿鋼軌直行。另外,根據情況,樓房的移動速度還可調節。
比較棘手的問題是,樓房由直行改為向左或向右轉彎移動。不過,設計人員也恕出了一個好辦法,就是用千斤頂將轉向構架頂起,讓安裝在車輪上的轉盤移動,從而改變車輪的方向。然後,再放下轉向構架,頂起樓房繼續移動。
移動到目的地後,樓房被放回到原來的位置,用地腳螺栓固定。隨後,再把電纜、配管等接上。將車道放下,並對接在一起,為蓄電池充電,以備下次移動使用。每個方塊區的移動過程,均由電腦進行集中控制。
樓層可以橫向移動
不僅每個方塊區可以做各種移動,就連8層樓房本身,根據需要,各樓層之間也可以橫向移動。既可以移動得像普通的台階一樣,也可以像拉抽屜一樣,只將某一層樓拉出來。
有人也許會問。各樓層如果可以任意橫向移動,那電梯怎麼辦呢?不要緊,日本已經研製出一種能斜向運行的電梯,用在這種樓房中是再好不過的了。
那麼,各樓層是怎樣橫向移動的呢?這主要是靠特製的油壓千斤頂來推動。每層樓的最底面設有油壓千斤頂,其兩邊有拉桿和夾鉗,夾鉗可以夾住拉桿,使其向前或向後運動,就像尺蠖橫著爬行一樣。
不過,由於每層樓的重量很大,因此,千斤頂必須付出很大的「氣力」,方能推動樓層橫向移動。據計算,如果讓第8層樓做橫向移動,需要兩台具有50噸拉力的千斤頂。但是,越低的樓層,對千斤頂拉力的要求就越高。例如,要使第二層樓做橫向移動,則需要兩台具有560噸拉力的千斤頂。為了使各樓層移動順暢,各樓層之間都裝有用聚四氟乙烯製成的滑板。
各樓層橫向移動後會帶來一個新問題,即各樓層的配管和電線等,一經移動,就會斷開。為此,設計人員專門研製了一種柔性接頭,並將其安裝在8層樓中的三個地方。樓層移動後,即可用這種接頭接上配管與電線等。
此外,在這座未來的「小城市」中,還劃分了幾個區域,每一個區域內設有多功能設施管理中心。這個中心小僅可為樓房提供冷水、熱水和自來水,還負責對排水和雨水進行集中處理,收集垃圾等。而且,還兼顧防水,防盜、治安管理等。
據估算,建這樣一個以帶車輪的樓房為主、並配有其他輔助設施的「小城市」,大約需要投資29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6億元)。其中,基礎與樓房方塊區的建設費用約1700億日元,轉向構架與樓房移動用。的鋼軌等設備的建設費用約850億日元,配管、配線工程費用約350億日元。
「小城市」建成後,樓房可用作居民住宅樓,其他各種城市設施通過移動與布局,可以變成商業一條街、音樂會場、展覽大廳和帶有屋頂的廣場等等。
由於這種可移動的小城市目前的造價比較高,目前只用於特殊情況下的小型城市,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輕便而更加堅固的建築材料不斷出現,這種可移動城市的規模化、大型化、經濟化程度會更高,實用性會更強。
2. 掠食城市紐約城在電影里出現了嗎
烈士城市紐約城在電影里出現了,我我覺得那肯定是在電影里出現過的了。
3. 求電影[掠食城市]百度雲資源
你好,我是兔兔禿90,用網路網盤分享給你,點開就可以保存,鏈接永久有效^_^鏈接:
如果有另外想要的資源或者鏈接失效,可以使用網路網盤推出的【收集文件】功能進行提問收集資源哦,無需轉存簡單快捷,功能鏈接:https://pan..com/disk/main#/transfer/list微信小程序、網路網盤app、web端都已上線
4. 《掠食城市》在線免費觀看百度雲資源,求下載
《掠食城市》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iHr-9NBdNPuGv9rPeJRHEQ
5. 《掠食城市Ⅰ致命引擎》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掠食城市Ⅰ》([英]菲利普·瑞弗)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書名:掠食城市Ⅰ
作者:[英]菲利普·瑞弗
譯者:姜迪夏
豆瓣評分:7.1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10
頁數:331
內容簡介:
那個小鎮已經離得很近了,歷史學家公會的三等學徒湯姆都能看到螞蟻一樣的人影聚在上層建築上慌亂的跑來跑去,當倫敦逼近時,他們根本無處可躲,恐懼之情溢於言表。但湯姆明白不應該為他們擔憂:城市吃小鎮,小鎮吃村莊,村莊吃掉更小的單個定居點,這再自然不過了。這,就是城市達爾文主義。自從偉大的工程師尼古拉斯·魁科將倫敦改造成第一座牽引城市開始,世界已經按這個方式運作了1000年。歷史學家工會會長瓦倫丁給倫敦帶回了一項特別的古舊技術,這項名為「美杜莎」的技術可以用來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大量的人員死傷將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後果,所以瓦倫丁有很多敵人。湯姆的魯莽行為導致他捲入了女刺客赫絲塔和城市英雄瓦倫丁的仇殺中,結果反遭英雄滅口,被一腳從城市中踹了出去,於是他和刺客兩人在荒原上展開了冒險大旅行,逐漸建立起相互的友誼和感情。而在城市裡養尊處優的瓦倫丁的女兒凱瑟琳也卷了進來。幾乎一夜之間,她好像長大了……
作者簡介:
菲利普·瑞弗(Philip Reeve)
1966年出生於英國的布萊頓,緊鄰倫敦的一個美麗的海濱城市。那裡冬天寒冷得像童話世界,夏天美得像天堂。
他先後在劍橋藝術和技術學院以及布賴頓理工學院學習插圖。他在書店工作多年,因為作恐怖歷史小說的插圖而略有名氣。沒人相信他從五歲就 開始寫作,而立之年才大器晚成,終於憑青少年文學處女作《致命引擎》(Mortal Engines)一書,征服了挑剔的英國編輯和讀者,走紅英倫。
6. 《掠食城市》:一部驚天狗血反轉劇(終極劇透慎入)
昨天去看了18號上映的《掠食城市》,整體看完下來的感覺是真的很糟糕。
先不說影片本身的質量如何,就這個檔期是真的沒選好,同期雖說沒有多部大片打壓,但前一周上映的《大黃蜂》足以讓它說不出話了。
選在星期天去看的居然也沒有IMAX廳的場次,小廳完全沒有觀影體驗,但看完才感嘆:還好沒有賣IMAX廳的票,不然真的腸子都悔青。
影片一開頭是一場激烈的城市「吃」城市的打鬥戲,就個人而言,開場的節奏是算快的了,且全新的戲碼讓人眼前一亮,比起同期情懷片《大黃蜂》不會差到哪裡去。
特效八分,題材新穎程度可以給十分。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全片下來只出現了一個令人耳熟能詳的城市--倫敦
其餘的大型陸地移動城市像是被虛無化了一樣,只剩幾個不成氣候的南部吃人小鎮。
和倫敦一對比簡直是不夠塞牙縫的。
期待看到幾個特大型城市打鬥畫面的我只有滿懷的失望。
繼而是女主成功的混入了倫敦去刺殺殺母仇人瓦倫丁,當她刺殺失敗並還被拖油瓶男主尾隨後我已經大致能猜到故事的發展了。
不外呼是兩人攜手並進最後成功弄死這個慘無人道害人無數的大魔王瓦倫丁的套路。
中規中矩沒有半點出彩之處。
不過令人大吃一驚的還是男主的智商和女主那堪比反派的話多程度。
男主成功的演出了City Boy的愚笨無知,感謝導演感謝主演,撒花❀❀❀~
感覺自己的智商被導演按在地上摩擦。
影片前進到中段,反派去一座海上城市解救了一個機械喪屍???看到這里的我一臉懵逼,果然1700年後的世界可以出現很多新奇的玩意。
不是很懂反派明明可以自己去殺女主為什麼還要借他人之手。
後來我明白了,原來這個喪屍才是真·男主。
當喪屍滿臉悲傷的看著女主不顧性命也要保護男主的行為,飽含熱淚的說出:「你愛他啊」。最後緩緩倒地而死,腦海中閃過的畫面是曾經和女主一起相處的快樂時光。
說實話這對cp我站了。
無奈劇情還是要發展的,女主最後還是將和男主在一起,這才是官方cp。
但當看到反派和女主對峙時那說不出口的「我是你爸爸」我就真的忍不了了。
原作者你是不是腦子瓦特了啊?要不要我來給你盤一下?
這年度狗血倫理劇的套路是什麼鬼啊?
你說你把男主寫的那麼蠢就算了,你寫個喪屍出來我也忍了,但你寫反派是女主她親爹是幾個意思?狗血劇看多了是吧,你敢不敢搖一搖你的腦袋,聽聽有沒有大海的聲音。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非常不成熟的電影,全篇基本靠特效拉分,精彩的片段全在預告片里了,影片想表達的太多但沒有重點,雜七雜八的全部揉搓在一起反而更顯凌亂。
一部好的電影不能僅靠致敬和特效這樣的噱頭來提高票房,更重要的還是劇情和人物的塑造。
影片推薦指數:️❤
劇情指數:❤
特效指數:❤❤❤
新穎程度:❤❤❤❤
7. 想免費看《掠食城市》,哪裡有
網路網盤免費在線播放:昌游
鏈接茄差: https://pan..com/s/1ZIfqdNpy5MR2mBLhjBDejg
8. 求 掠食城市 百度網盤免費資源鏈接,謝謝
用網路網盤分享給你,點開就可以保存,鏈接永久有效^_^鏈接:
9. 電影《掠食城市》——一部很好看的科幻電影
連著兩天看了兩部電影,一部是《死侍2》,還有一部是《掠食城市》,沒想到,專門去看的死侍2反而大失所望,無意中選擇的掠食城市卻讓人驚艷。因為沒報太大希望,只選擇了小廳,現在後悔,這部電影是值得看IMAX的。
影片是科幻題材,場景宏大,有廢土美學和蒸汽朋克的元素,在灰暗的調調中卻不失有浪漫唯美的場景,尤其是紅色的飛機如花瓣般在晚霞中飛過雲層……
影片的第二大特色是演員,無論是正面人物還是反面人物,都非常有特色。女一號臉上的刀疤,增添了特別的韻味,和僵屍義父的情感也非常感人。不過這里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卻是風中之花,總是穿著紅色風衣,長的很中性。她有一段台詞很動人:「我嚮往自由,就像一朵風中之花,隨風自由飛舞,即便我死了,也要把骨灰撒在風中,那樣,我仍然是自由的。」
這部影片網上評分並不高,但我個人卻非常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