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紀梵希和赫本的故事(紀梵希和赫本的40年友誼)
1953年,紀梵希第一宏首次遇見奧黛麗·赫本。
當時赫本剛拍完《羅馬假日》,准備拍第二部電影《龍鳳配》。在這部電影中,赫本飾演的少女從巴黎回來,需要穿一些時髦的巴黎服裝,於是劇組就找到了紀梵希。
彼時的紀梵希剛創立自己的品牌不久,但已頗有名氣。他原來以為來的是當時比奧黛麗·赫本名氣要大得多的另一位好萊塢女星凱瑟琳·赫本 (那時候《羅馬假日》還沒上映) ,所以對瘦削的奧黛麗·赫本並不是非常熱情,說自己因為要忙時裝展,讓她自己去倉庫里挑幾件衣服——那是上一季的衣服了。
赫本沒有埋怨,去了倉庫,挑了三件自己中意的服裝。
《龍鳳配》上映後,赫本咐則的打扮轟動一時,「我要穿一件像赫本那樣的衣服」成了流行語。這部電影最終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但鬧了一個小烏龍:這個獎頒給了其實只為赫本設計了一套服裝的伊迪絲·海德,並沒有紀梵希的名字。
為此,赫本感到很愧疚,但紀梵希卻無所謂,誤打誤撞之後,兩人就此結下了友誼。
在《龍鳳配》之後,赫本說了一句話:
「以後我的每一部電影都要由紀梵希設計服裝。」
其實不光是電影,從傘裙到小黑裙,從高圓領到連衣裙,從婚紗到自己孩子的嬰兒服,赫本從此再也沒用過其他設計師設計的衣服。
一個著名的笑話是,赫本在拍攝《偷龍轉鳳》時,有段戲是她打扮成清潔女工去偷雕像,那部電影的男主角奧圖爾說了一句話:
「終於可以讓紀梵希休息一天了。」
1992年12月,赫本蔽簡數病入膏肓,紀梵希用自己的私人飛機把她從洛杉磯送回到瑞士,並陪伴她過了人生中最後一個聖誕節。
那一天,赫本送給紀梵希一件藍色外套,當晚紀梵希飛回巴黎,肩上披的就是這件藍色外套,淚水一滴滴落在上面。
1993年1月20日,奧黛麗·赫本因結腸癌病逝,享年64歲。
在她的葬禮上,紀梵希專程趕來,成為赫本的抬棺人。
紀梵希2018年逝世,享年91歲,終身未娶。
⑵ 奧黛麗赫本和紀梵希(有一種愛情叫紀梵希對赫本)
再沒有一個人能夠像奧黛麗·赫本那樣,給我一種非常強大的情感能量。 【 紀梵希 】
於貝爾·德·紀梵希,1927年2月21日出生於法國諾曼底Beauvais一個很富有的家庭,於1952年創建"紀梵希工作室"後,一步步成了法國著名的時裝設計師。從1953年延續到90年代,"奧黛麗·赫本"式晚禮服一直是紀梵希服飾的象徵與標志。 紀梵希高大帥氣風度翩翩,可是卻一生未婚,讓很多人都感到遺憾。
不知道紀梵希未婚有沒有赫本的因素,但是紀梵希對赫本的深情卻是世人皆知。赫本如小鹿般偶然闖入紀梵希的世界後,就在紀梵希的心裡駐扎生根,開枝散葉,再也沒有離開過。
赫本被譽為史上最美女人的熒屏天使,卻在感情上屢屢受傷,幾次婚姻失敗。紀梵希幾次給赫本設計婚紗,新郎都不是他。42年裡,紀梵希無名無分,卻不離不棄守護赫本到終老。赫本去世後,紀梵希抬著靈柩護送她最後一程,還給她出了一本書。雖然沒有結婚,可是紀梵希卻用一生守護自己的女神赫本。 紀梵希無名無分,卻無怨無悔。這種深情即使無關風月,卻也一定是最深情的。
赫本的美麗,是我旗下任何一個模特都無法比擬的,是她讓我看到了服裝的新生命。【紀梵希】
1953年,紀梵希26歲,赫本24歲,兩人相識。
1927年2月21日,紀梵希出生於法國諾曼底Beauvais一個很富有的家庭,父親是礦主。家人都希望他做律師,但是10歲那年,他在看了巴黎萬國博覽會的服裝館後對服裝設計有了興趣。
紀梵希去巴黎藝術學校讀書,去和雅克·法斯等頂級設計師學習。1952年,紀梵希在巴黎創辦了於自己的時裝工作室,在時裝界初露鋒芒。
1953年,紀梵希接到電話,說有個叫赫本嘩喚的人要來合作。紀梵希非常開心,他以為是大明星凱瑟琳·赫本找自己合作,但是他等來的卻是新人奧黛麗·赫本。紀梵希對初次見面的赫本的評價並不高:
赫本個子太高,又太瘦,平平的胸,大大的腳都與性感不沾邊。
紀梵希很是失望,赫本希望紀梵希為自己的電影《龍鳳配》設計戲服,紀梵希也拒絕了。但是赫本卻說現在沒時間設計用以前的服裝也可以,紀梵希叢亂就不忍心也不好意思拒絕了。
赫本挑了三套服裝穿上,紀梵希驚呆了,自己的服裝就像是為赫本量身設計的,穿上去非常美麗。
紀梵希優雅、簡單的服裝,給予了我電影角色應有的美感和生命,讓我進入角色中。(赫本)
《龍鳳配》贏得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但是因為紀梵希只是時裝界的新人,所以功勞都算在了其他設計師身上。面對失落的紀梵希,赫本站了出來 :「以後我的每一部電影,都要由紀梵希為我設計!」
赫本真的是一諾千金,她從默默無聞到驚艷世界,她的戲服80%都是來自紀梵希。赫本穿著紀梵希出現在銀幕上和各大重要的場合。
1954年,奧黛麗·赫本以《羅馬假日》奪得奧斯卡影後桂冠,穿著紀梵希的小白裙去領獎。1957年,赫本在電影《甜姐兒》中穿著一套紅色的紀梵希禮服從盧浮宮的階梯上一步步走下,驚艷世界。1961年,赫本在電影《蒂凡尼的早餐》中穿著紀梵希設計的小黑裙,成為永遠的經典。
紀梵希後來設計了香水,但是他的第一支香水是為赫本設計的。這支前三年裡,只有赫本一個人能使用,三年之後才公開銷售。而赫本不僅為香水免費拍了宣傳片,自己一生也都只用這一款香水。
有一些人是深深愛過的,紀梵希是我所認識的人里最正直的一個,穿上他設計的服裝,有一種被保護的感覺。【奧黛麗赫本】
紀梵希和赫本兩個人的感情讓很多人動容,但是不知道滲蘆檔為什麼,兩個人卻沒有結婚。紀梵希終身未婚,但是赫本卻有過三次婚姻,前兩次婚姻都是以丈夫出軌結束,赫本的婚姻並不幸福。
即使沒有婚姻,紀梵希卻還是一直陪在赫本身邊,戲里給她設計服裝,戲外為她做「嫁衣」。
晚年的赫本已經沒了往日的光芒,但是赫本還是陪著她,兩個人常常漫步在塞納河畔談心。
晚年,病重的赫本想要回到瑞士但是卻無法乘坐普通飛機,紀梵希用自己的私人飛機送她回瑞典。赫本一踏進機艙,發現機艙內滿滿都是紀梵希為她准備的鮮花。赫本問他: 「為什麼你知道我需要這些?」 紀梵希回答: 「因為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1993年1月20日,一代世紀佳人赫本離開了人世。紀梵希再次來到了她的身邊,他和赫本的丈夫和兒子抬著赫本靈柩,陪著她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程。
赫本去世前,留給紀梵希一件大衣,她說: 「當你覺得孤獨,穿上這件大衣,就好像我緊緊擁抱著你。」
赫本走後,紀梵希一直保留著赫本試穿衣服的人體模特......
2015年,赫本逝世22年,退隱多年的紀梵希再次出現在公眾面前,白發蒼蒼的他再次出來是為了給赫本出一本書,《給奧黛麗的愛》。
2018年3月13日,紀梵希在睡夢中離世。
紀梵希和赫本都走了,但是兩個人的感情卻讓無數人動容。有人說兩個人是知己,有人說兩個人之間是真正的愛情。不管有沒有愛情,即使無關風月,但是紀梵希的默默陪伴一定是最深情的告白。
在紀梵希的心中,赫本的位置一定是最特別的。
⑶ 紀梵希和赫本(有一種愛情叫紀梵希對赫本)
有一些人是深深愛過的,紀梵希是歲缺我所認識的人里最正直的一個,穿上他設計的服裝,有一種被保護的感覺。【奧黛麗赫本】
塵世的愛情有很多種,
默默陪伴一定是最深情的告白。
紀梵希和奧黛麗赫本,一個是儒雅英俊的時尚界傳奇大師,一個是被譽為史上最美女人的熒屏天使。
一個炎炎夏日,奧黛麗赫,這個鄰家女孩如小鹿般偶然闖進了紀梵希的世界,卻從此在他的心裡駐扎生根,開枝散葉,再也沒有離開過。
她有著驚艷的面孔,穿著華麗的服裝乎叢辯,卻在感情鄭塵上屢屢受傷,她幾次婚姻失敗,幾經大風大雨,很多人來過又走了。
只有紀梵希,始終寵赫本為小女孩,
卻也敬赫本為「繆斯女神」,42年無名無分,卻不離不棄,默默陪伴她到終老。
貝爾·德·紀梵希,1927年2月21日出生於法國諾曼底Beauvais一個很富有的家庭。
他高大帥氣,風度翩翩,後來卻一生未婚,讓很多人都感到遺憾。
夢想要堅持,出名要趁早。
紀梵希的家人都希望他做一名律師,這個儒雅的法國人卻對服裝有了興趣。
10歲那年,在看了巴黎萬國博覽會的服裝館後,更有了自己堅持了一生的夢想: 成為一名時裝設計師。
為了這個理想,他去巴黎藝術學校讀書,去和雅克·法斯等頂級設計師學習。
1952年,紀梵希在巴黎創辦了於自己的時裝工作室,推出了時裝發布會,在時裝界初露鋒芒。
1953年,紀梵希遇到了自己的繆斯女神:奧黛麗·赫本。
紀梵希接到電話,說是有個叫赫本的人要來合作,他滿懷期待地等著大明星凱瑟琳·赫本。
卻不料等來了新人奧黛麗·赫本,他最這個撞進來的小鹿很失望:
但當我打開了工作室的門,一個年輕的女孩飄然而至,身形纖細高挑,有一雙小鹿般的眸子。短發,穿著休閑窄腳褲、白襯衫、平底鞋,水手帽上還系著一條紅色的緞帶。
不得不說,紀梵希的小鹿用的是很合適的。
赫本有著如小鹿清澈的眼神,有著如小鹿高挑的長腿,她本人也溫柔恬靜,喜好小動物,她養過的寵物,就有一個鹿。
電影《龍鳳配》中,白色綴花的晚禮服
那一年,他26歲,她24歲。
奧黛麗·赫本來找紀梵希為自己參演的電影《龍鳳配》設計戲服,遭到了婉拒。
但是這個女孩子一點也不挑剔,說用上一季的也是可以的,然後挑了三套穿上了。
這一穿不得了,驚呆了紀梵希。
他忽然有了感覺,自己的服裝就是為赫本量身設計的,她就是自己服裝苦苦尋覓的主人。
《龍鳳配》贏得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
那時候,紀梵希也是才涉足時裝界的新人,這一功勞就被其他知名設計師搶了。
「以後我的每一部電影,都要由紀梵希為我設計!」
還是赫本這個至情至性的女孩,站出來許下了承諾。
這個女孩,後來一步步驚艷世界,獲的奧斯卡等獎項無數,可是她的戲服80%都是來自紀梵希。
赫本說過: 「紀梵希優雅、簡單的服裝,給予了我電影角色應有的美感和生命,讓我進入角色中。」
他設計的小黑裙,讓她在《蒂凡尼的早餐》里的形象,成為永遠的經典
赫本成了紀梵希唯一的靈感繆斯。
紀梵希曾經說過:「 赫本的美麗,是我旗下任何一個模特都無法比擬的,是她讓我看到了服裝的新生命。」
赫本穿著紀梵希出現在銀幕上和各大重要的場合。
1954年,奧黛麗·赫本以《羅馬假日》的精彩演出奪得奧斯卡影,穿著紀梵希的小白裙去領獎。
1957年,赫本在電影《甜姐兒》中穿著一套紅色的紀梵希禮服從盧浮宮的階梯上一步步走下,驚艷世界。
1961年,赫本在電影《蒂凡尼的早餐》中穿著紀梵希設計的小黑裙,迷倒眾人,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形象。
紀梵希的第一支香水也是為赫本設計的。
這支「禁令」香水三年之後才公開發售,因為前三年裡,只有赫本一個人能使用。
赫本無償為這支香水拍攝了宣傳片,她終身也只用這一款香水。
赫本穿著紀梵希的小白裙去奧斯卡領獎
紀梵希說過:「再沒有一個人能夠像奧黛麗·赫本那樣,給我一種非常強大的情感能量。」
可是他們的故事是有遺憾的。
紀梵希終身未婚,赫本卻有過三次婚姻,前兩次婚姻都是以丈夫出軌結束。
幾次頹廢的愛情讓赫本失望,但紀梵希不會。
赫本不驚不擾陪著她,戲里給她設計服裝,戲外一套一套,為她做「嫁衣」。
晚年,走下屏幕的赫本失去了往日的光芒,還是紀梵希依然陪著她,常常陪她漫步於塞納河畔談心。
後來,赫本病重,紀梵希用自己的私人飛機送她回瑞典。
赫本一踏進機艙,發現機艙內滿滿都是紀梵希為她准備的鮮花……
赫本流著淚說: 「只有他,還始終記得我的喜好,把我當成小女孩來寵。」
1993年,赫本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紀梵希默默低著頭,和赫本的丈夫和兒子抬著靈柩,陪她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程。
赫本在彌留之際,給紀梵希留了一件大衣: 「當你覺得孤獨,穿上這件大衣,就好像我緊緊擁抱著你。」
赫本走了,紀梵希的深情卻還在延續。
2015年,赫本逝世22年,從聚光燈中退隱多年的紀梵希出來了,白發蒼蒼的他為她出了一本書,《給奧黛麗的愛》。
2018年,紀梵希在睡夢中離世。很多人說,他是去天堂追隨他的「繆斯女神」赫本了。
紀梵希終身未婚,我不知道有沒有赫本的因素,但是42年裡,他始終不離不棄陪伴著赫本到終老。
從青絲到白發,無名無分,無怨無悔。
這種深情無關風月,卻撼動無數的世人。
⑷ 天堂重逢:紀梵希和奧黛麗赫本
一代時尚大師紀梵希Givenchy去世,享年91 歲。
曾經締造了奧黛麗赫本的他,必定會與赫本在天堂重逢。
每一個女人都不會陌生紀梵希和奧黛麗赫本這兩個名字,他們是一個時代的傳奇,也是每一個女人的夢。
1927年2月21日,紀梵希在法國諾曼底出生,年僅10歲時便展現出高超的藝術天賦。
1952年2月2日,他在巴黎推出個人的首次作品發表會。奠定了紀梵希在時裝界的地位。紀梵希的個人工作室也在這一年成立。
1953年的夏天,紀梵希與奧黛麗赫本第一次相遇。
因為拍攝電影《龍鳳配》需要用到高級時裝,24歲的赫本,在巴黎前去拜訪26歲的紀梵希。
他們都從未想過,這次會面,讓時尚界的紀梵希發現了他的繆斯女神,讓演藝界的奧黛麗發現了她的皮格馬里翁。
最初太過瘦弱較小的赫本,並沒有給紀梵希留下太好的印象。
可當赫本從工作室的衣櫃里換上衣服之後,紀梵希的目光就再沒從她的身上離開過。紀梵希簡直難以置信,件衣服在奧黛麗赫本的身上竟然會有著讓人驚異的巨大變化!她不再是那個瘦弱的普通女孩,而成為了T台上閃耀無比的模特兒!那樣的天衣合縫,那樣的錦上添花,就連穿著白色工作服的女裁縫師們,在看都奧黛麗的時候都忍不住笑著說:「她太神奇了!」 而紀梵希則毫不猶豫地告訴奧黛麗:「我情願為你做任何事。」
其實他的作品,也真的做到了讓赫本發光發亮。
之後在電影《龍鳳配》中,赫本所穿的肩帶上飾有兩只小蝴蝶的黑色雞尾酒裙,深灰色套裝,還有一身華麗的絲綢晚裝都將赫本的高雅氣質展現無遺。
正是紀梵希的三套衣服,讓《龍鳳配》取得了巨大成功。
很快,奧黛麗就成為紀梵希的設計風格最為完美的詮釋者。
紀梵希幾乎為奧黛麗赫本設計了所有的演出服裝幾乎他們每一次合作,都給大眾帶來前所未有的感受,掀起一股又一股的時尚新潮。
奧黛麗赫本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紀梵希的服裝彌補了我演繹角色上的不足,它們讓我更加自信,好像演什麼就像什麼。
從《滑稽面孔》到《午間的愛》,從《蒂梵尼早餐》到《謎中謎》,從《灼燒的巴黎》到《怎樣偷竊一百萬》,奧黛麗的戲服幾乎都是紀梵希設計剪裁的。就連奧黛麗的第二次結婚禮服、兒子受洗時所穿的禮服以及受洗袍都是紀梵希的作品。
當赫本被問到紀梵希有何特別之處時,赫本很認真地回答:「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紀梵希創造了我。」
而紀梵希提起赫本時,也是毫不吝嗇溢美之詞。
「每當腦海中浮現出她的翩翩倩影,我總能挖掘出新鮮的奇思妙想。」
兩人的感情深厚多年不變,以至於赫本結婚,婚紗也是出自紀梵希的設計那是一條款式簡單的白裙子,卻很彰顯氣質,經典絕倫。
也許紀梵希才是最懂赫本的那個人,能用最簡單的線條,展現一個人的完美。
而赫本則對紀梵希說,「穿著你設計的衣服,我覺得好像有人在保護我。」
1957年,紀梵希以奧升冊黛麗·赫本為靈感,為她特別調制了香水「禁忌」。
紀梵希對赫本說:「這是送給你的香水。」
於是,三年內,這款香水真的只有赫本一人能夠使用。
三年後,赫本建議將它投放市場,並為其免費代言。
而這個香水,也成為了赫本一生中,使用的唯一一款。
「他們親如兄妹,不分彼此」,當時的巴黎時尚圈是這樣評價他們的。
赫本一生中經歷過多段婚姻,其中有好幾次遇到挫折。但唯一不變的,是紀梵希始終陪在她身邊,比任何一段婚姻都來得持久。
多年後,有人拍到兩人一起在塞納河畔散步。
他們像是一對久經滄桑的知己那樣,卻又保持著克制與尊重的距離。
「愛是想觸碰卻又收回手」,這份情誼不是愛情,卻超乎愛情。
就像赫本說的那樣:「有一些人是我深深愛過的,紀梵希是最正直的一個。」
赫本晚年身患癌症,行動不便,紀梵希安排私人飛機把她從美國送回瑞士的家中。
在赫本登上飛機的那一刻,迎接她的的是滿滿的鮮花。
她頓時被感動得落淚,「只有他,還始終記得我的喜好,把我當成小女孩來寵。」
誰能想到,這個身高198cm的男子,讓笑頃心中竟是如此溫柔細膩。
赫本問紀梵希坦陸:「為什麼你知道我需要這些?」
紀梵希對此的回答是:「因為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1993年,赫本這個人間天使,永遠地離開了世界。
在她彌留之際,留給紀梵希一件大衣說:「當你覺得孤獨,穿上這件大衣,就好像我緊緊擁抱著你」。
陪著她走完最後一程的抬棺人,除了丈夫和兒子,便是紀梵希。
赫本去世後,紀梵希一直保留著赫本試穿衣服的人體模特。那個沒有溫度的人形假模特,作為他對赫本最直接的靈魂寄託,能喚起紀梵希曾經許多珍貴的回憶。
紀梵希與赫本相伴42年。無論是說紀梵希成就了赫本,還是赫本輝煌了紀梵希,在時間的長河裡,這倆人留下的是美和永恆。
他們塑造了一個最長情的絕世告白。
在晚年的時候,紀梵希回憶道:奧黛麗的曲線輪廓與個人風格是如此的生動強烈、自樹一幟,關於她的一切回憶,我依然歷歷在目。對我而言,她是上帝賜給我的禮物,我們是最親密的朋友,也是最投合的工作夥伴。她舉止嫻雅、親切誠摯,我們總能找到僅屬於我們彼此之間的無窮樂趣,就如同分享著秘而不露的悄悄話。
這世上有一種感情,比婚姻更長久。
在漫長的歲月里,赫本與紀梵希的友誼一直未變。
因為懂得,所以珍惜,因為克制,所以永存。
每個女子都能成為奧黛麗赫本,如果她恰好遇見紀梵希
本文根據資料整理,特此紀念,為他們跨越了半個世紀的真情。
⑸ 奧黛麗赫本的電影有哪些(女神奧黛麗赫本11部經典電影)
在她逝世27年後,奧黛麗赫本仍然是最受歡迎的電影明星之一。
也是為數不多的獲得EGOT的人之一 (艾美獎,格萊美獎,奧斯卡獎和托尼獎)。
人人都認為奧黛麗·赫本高貴而優雅,她的美麗永恆不變;提及時尚,人人都會立刻想起她。是每個女人想成為的女神。
真正讓赫本能夠在死後依舊被廣為流傳的最重要原因,就只有一句話,
始於顏值,陷於演技,忠於人品。
赫本在二戰期間成長,因為父親信仰法西斯所以赫本很小時就與父親分開,在長達二十年的生活中,赫本都缺失了父愛,可即便這樣,赫本還是找到了父親並擔負了贍養他的責任(當父女重逢時,父親連一個擁抱都沒有主動給女兒)。赫本沒有怨恨沒有不甘只有對親情的包容。
她的原則是,不論別人做了什麼,我們都要做到自己應該做的。
今天給大家整理了11部她主演的經典電影,供大家欣賞。
《蒂凡尼的早餐》(1961年)
雖然這部電影並沒有為赫本贏得奧斯卡,但恐懼平窮的派對交際花霍莉·戈萊特仍然是她最具代表性的角色。
一邊看著櫥窗里的珠寶一邊吃著廉價早餐,多少女孩子夢想著上流社會以及美好的愛情願景,這個角色塑造的太成功了,除了赫本找不到第二人演繹。
《羅馬假日》(1953年)
奧黛麗赫本+格利高里·派克+羅馬=浪漫愛情。
這部電影成為好萊塢黑白電影的經典之作,奧黛麗·赫本也因該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喬裝打扮的安妮公主偷溜出來到羅馬大街上閑逛,遇見了精明的美國記者,羅馬的一日,他們一起吃冰淇淋,騎摩托車,到處閑逛參觀,一不小心墜入愛河,一天結束,時光雖然短暫,可是輕松愜意的時光讓他們體會愛情甜美。
如果說電影史上,一位女演員通過一部影片獲得了近乎於女神的地位,無可置疑的,只有奧黛麗·赫本和她的《羅馬假日》。而當年她所掀起的發型與衣著風潮,更是成為了這段傳奇的美麗延伸。
《龍鳳配》(1954年)
赫本很早就讀過薩穆爾·泰勒寫的喜劇《龍鳳配》,裡面的浪漫情節幾乎是每個女孩子夢想過的,也感動了當時年輕的赫本,強烈的希望自己可以演裡面的女主角,終於夢想實現,這部影片由比利·懷爾德執導。
赫本穿著紀梵希的華麗禮服,扮演了一個司機的女兒薩布麗娜,從小暗戀著花花公子戴維,而他的哥哥萊納斯深深為薩布麗娜的魅力所折服,向她表白。
《窈窕淑女》(1964年)
為了該角色,赫本做了最充分的准備,但影片中她的歌聲還是由瑪尼·尼克松(也曾在西城故事中為娜塔利·伍德配音)配唱。
茱莉·安德魯斯是這部影片的第一人選,曾在百老匯飾演過伊莉莎,但被拒絕,作為當時的舞台劇女演員,朱莉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在童話歌舞片《歡樂滿人間》的演繹中使她獲得了最佳女主角獎項。
即使唱歌都是配音,這部影片仍然是音樂界的最愛。
更不用提赫本渾然天成的演技令人折服,從賣花女到淑女的蛻變,劇中蹩腳的英文和各大上流人士的服裝,都值得現在的電影製作人學習其精細。
《謎中謎》(1963年)
超級巨星加里格蘭特和奧黛麗赫本的強強聯手對決戲讓人看得真的很過癮,無論是含情脈脈的愛情戲還是笑料不斷的搞笑喜劇片段,二人珠聯璧合,演技使得整個劇情精彩紛呈。
赫本憑借這部電影贏得英國奧斯卡影後的寶座,演繹的美國女子蕾吉努力尋找丈夫被殺的真相,本片懸念重重,劇情一波三折,卻被影評人譽為「上乘的輕松喜劇片」,非常值得重新觀看。
請略過02年的翻拍版本,缺乏原片的魅力。
《甜姐兒》(1957年)
《甜姐兒》原是百老匯一出音樂舞台劇,舞王弗雷德·阿斯泰爾這次同奧黛麗赫本合作出演這部電影,該片的舞蹈和音樂令人印象深刻,是赫本拍的第一部音樂片,演技和舞技都很出色,「甜姐兒」也一時成為赫本的代名詞。
該片是奧黛麗·赫本主演的電影片中少數她的歌聲未經配音替代的電影。
該片裡面赫本的經典造型:黑色緊身褲,黑色高領毛衣,黑鞋搭配白襪。影片上映之後黑衣黑褲白襪打扮成為歐洲國家的時尚。
《黃昏之戀》(1957年)
如導演比利懷爾德的另一部電影《龍鳳配》類似,赫本再一次扮演年輕女子,愛上年紀大的男子,這一次不用的是,加里庫珀飾演的是一位年紀大(真實年齡56歲)的放盪單身貴族法蘭肯,只玩情場游戲而不承諾,多虧了父親偵探的婚外情經驗,赫本飾演的艾蓮得以用自己的「浪盪生活」吸引法蘭肯。
電影結局苦樂參半,浪盪公子和痴情女子的錯位愛情令很多觀眾潸然淚下。
《雙姝怨》(1961年)
作為赫本唯一的一部同性戀題材作品,非常推薦大家觀看。
根據1934年莉莉安·海爾曼劇本拍攝,即使在1961年,仍然是一個非常禁忌的主題。
講述了卡倫(奧黛麗赫本)與瑪莎(雪莉·麥克雷恩)兩名女校長被學生惡意誹謗成同志的故事。
甜美的赫本與演技突出的雪莉共同演繹這個尖銳的社會題材電影,故事簡單,黑白影像,導演尖銳的指向美國的天主教保守派。
《盲女驚魂記》(1967年)
《盲女驚魂記》堪稱為赫本的演技巔峰作品,獲得了她的第五個也是最後一個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的提名,扮演的是孤身一人的盲女,為躲避兇殘狡猾的毒販,幾次經歷凶險之境,最後驚險逃脫,赫本大睜雙眼滿臉驚惶無助的神情給人以深刻印象。
《麗人行》(1967年)
赫本和阿爾伯特·芬尼飾演一對夫妻駕車環游法國,在旅途中回憶他們十二年來的婚姻生活,挽回了瀕臨破裂的夫妻關系。
電影主要探討了婚姻「七年之癢」的問題,完整且真實地為大家呈現出夫妻間難以避免的各種摩擦。
雖然導演斯坦利與赫本在《甜姐兒》與《謎中謎》兩部電影中相處融洽,但是該片的合作堪稱最佳。
整部電影就是赫本的夏季服裝秀,從條紋喇叭褲、嘻哈太陽鏡到華麗時尚的帽子,眾多60年代後期的時尚行頭,就算是到現在也是有人效仿的裝扮。
《修女傳》(1959年)
赫本經常說起此片是她最喜歡的電影,這也無疑是她最具戲劇性的電影之一。
該片獲得8項奧斯卡提名,其中也包括最佳女主角提名。
這是基於一個真實的修女的故事,赫本飾演的一個清新雋永、純潔可愛而又無法擺脫世俗叛逆和驕傲自滿的修女形象,令人贊嘆!
主要講述女主角嘉比兒的修女生涯及其後期對宗教信仰質疑的故事。
「每種信仰每種生存方式都自有其意義和違和之處。宗教何嘗又不是一種體制,只為適合的人准備。巫毒或神聖,痛苦或滿足,請跟隨你內心的方向。」
⑹ 赫本和紀梵希(叫奧黛麗.赫本和紀梵希)
1993年,奧黛麗.赫本的葬禮上,為她抬棺的,除了前三任丈夫和兒子等至親,還有一個人,那就是世界著名設計師紀梵希。
赫本與紀梵希,不是戀人,不是家人,卻成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紀梵希一生未娶,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呵護赫本,守望相護,一直到她生命的終結。
赫本說自己並非天生優雅,而是紀梵希成就了她。
紀梵希給予她的友情,如兄如父,沒有傷害,只有成長和豐盈。
這樣的溫暖伴隨了她的一生。
赫本拍攝電影《龍鳳配》時,只是初出茅廬、小有名氣的演員。導演通知她,她的衣服由巴黎最好的設計師紀梵希設計。
一想到穿上由知名設計師設計的衣服,她滿懷期待,飛往巴黎。
她沒想到的是,這位大名鼎鼎的服裝設計師,只有26歲,他才華橫溢,卻也有一絲清高孤傲。
他聽說好萊塢的赫本小姐前來拜訪,內心驚喜,他以為是著名演員凱瑟琳.赫本。
紀梵希剛成立工作室不久,他深知自己的事業剛剛起步,能與好萊塢的明星合作,是他夢寐以求的事情。
第一次見到赫本,他明顯有點失望,因為門外站著的,不是大名鼎鼎的好萊塢明星,而是一個看起來很普通的素顏女孩。
即便如此,他也不失優雅地掩蓋自己的失望,客氣地接待了赫本。
紀梵希說,自己沒有時間為她設計衣服,她可以另尋別的設計師。
赫本沒有生氣,也沒有耍性子走人,在她的世界裡,接受輕視也是一種智慧。
她請求他,能否挑選一些發表過的衣服。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她的執著與虔誠,打動了紀梵希。
赫本挑選了一件灰色羊毛套裝,沒想到,穿上這件衣服的赫本神采飛揚。
當她穿好走向紀梵希時,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連聲贊嘆,她簡直賦予了這套衣服靈魂,太不可思議了。
他發現自己設計的衣服,被這個瘦女孩賦予了無限生命和靈氣。
當赫本穿著這套衣服出現在電影里,也立刻吸引了觀眾的眼球,因為這套衣服,赫本集優雅、高貴與一體,讓觀眾感受到了她的人格魅力。
從此,兩個人的友誼拉開序幕。
她喜歡他的設計,哪怕剪裁再簡潔,也不失高貴與典雅,而低調簡約正是她的穿衣追求。
哪怕再簡潔的衣服,穿在赫本身上,都是令人贊嘆的結果,讓她在花枝招展的人群中,一眼被認出。
在眾多設計師中,她只相信紀梵希的品味。
他遇到了洞悉自己設計精髓的知音,要知道,一個設計散喚師的設計理念,代表著他靈魂深層的東西。
兩人的時尚觀出奇地一致。
紀梵希成了赫本的御用設計師,包攬了赫本螞判全部的服裝設計工作,包括婚紗。
赫本把這段友誼,視若珍寶,紀梵希亦是如此。
赫本說,他是我見過的最真誠的人,我很愛他。
這樣的話,如果從別的明星嘴裡說出來,恐怕會讓人猜忌有曖昧的成分,但出自赫本的口中,卻是那樣真誠和純粹。
為了感謝和回報這份純粹,紀梵希專門為她研製了一款香水,名為「禁忌」,這也是紀梵希的第一瓶香水。
香水中,少女般清新和浪漫的氣息,讓人很輕易就捕捉到,同樣經典優雅、高貴簡約的風格,與赫本的風格完全一致。
赫本欣喜不已,從此以後,再沒用過其他香水。
因為香水,她還和老公鬧出矛盾。
赫本和惠勒結婚後,十分珍惜和投入這份婚姻,她處處順著丈夫的意思,從不捨得對他說「不」。
但惠勒知道赫本為香水免費宣傳後,很生氣,所以,他背著赫本,偷偷讓經紀人處理這件事。
赫本知道後非常憤怒,當下解僱了經紀人。
她用這樣的行動證明,丈夫的做法觸犯了她的底線,她不允許任何人插手她和紀梵希的友誼。
由此可見,她把兩人的友情放到了比愛情更高的位置,不容任何人褻瀆,哪怕是自己的老公。
在事業上,赫本是紀梵希的靈感繆斯,他的事業蒸蒸日上,連美國總統的夫人傑奎琳都是她的忠實顧客,更不要說很多公爵王妃和社交名媛。
在《蒂凡尼的早餐》中,赫本穿著紀梵希設計的經典小黑裙優雅亮相,成為熒幕經典。
赫本說,他設計的衣服,給予電影角色中的她靈感與生命。
他們相互扶持沖物凱,彼此成就。
赫本的晚年,時常感到孤獨,紀梵希便經常陪她聊天。
他們經常漫步在塞納河畔,邊走邊聊,溫馨恬淡,臉上帶著都笑意,還有對彼此的欣賞。
60歲多歲赫本,患了癌症,她在洛杉磯治療,但由於病情嚴重,醫生宣布放棄。
臨終,她多想回到瑞士的家中,但渾身連著儀器、無比虛弱的她,已不能再長途跋涉。
畢竟,沒有哪家航空公司肯接受這樣一位重症病人。
此時,赫本無比的傷心和失落。
他說,別難過,他會安排一架私人飛機送她回家。
他一直懂她,這一次也不例外。
當赫本被抬上飛機時,她驚訝不已。
原來,紀梵希為了讓重病的赫本開心一些,讓人在機艙布滿了鮮花。
她激動的說不出話來,握住紀梵希的手,眼睛裡滿滿的喜悅和感動。
在真正愛你的人眼裡,你永遠都是他窮盡一生都想愛護的小女孩。
赫本結過三次婚,在愛情里受過很多傷,但紀梵希給予她的,永遠是溫暖和呵護。
在赫本生命的最後一刻,紀梵希告訴她,他把她視為生命的全部。
這句話讓赫本感動到落淚。
多年以後,提到赫本時,紀梵希說:她雖然已經去世,但我仍然能感覺到她與我同在。
從年輕到暮年,從青絲到白發,長達42年的時間,赫本和紀梵希一直惺惺相惜,彼此懂得,他們的靈魂永遠契合和相通。
兩人的感情穿越流年,超越了友情和愛情。
漫長的一生,我們可能閱人無數,但,把你視若珍寶的能有幾人?
人生最難的是懂得,赫本和紀梵希之所以被後人津津樂道,可能是因為,每個人的內心,都渴望遇見懂得的那個人。
#情感點評大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