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題材
《暴君焚城錄》(1951)
《賓虛》(1959)
《斯巴達克斯》(1960)
《羅馬帝國之衰落》(1964)
《埃及艷後》(1999)
《角鬥士》(1999)
《聖詩復仇》(1999)
《巾幗鬥士》(2001)
《神鬼戰士》(2001)
《羅馬大帝》(2004)
《最後的軍團》(2007)
《百夫長》(2009)
《失落的第九軍團》(2011)
希臘城邦題材
《亞歷山大大帝》(2004)
《特洛伊》(2004)
《斯巴達300勇士》(2005)
春秋戰國題材
《秦頌》(1996)
《荊軻刺秦王》(1999)
《墨攻》(2006)
《麥田》(2009)
《孔子》(2010)
《大兵小將》(2010)
《戰國》(2011)
秦漢題材
《西楚霸王》(1994)
《鴻門宴》(2011)
《王的盛宴》(2011)
三國題材
《赤壁》(2007)
《見龍卸甲》(2008)
《關雲長》(2011)
十字軍題材
《第一騎士》(1995)
《聖戰騎士》(2001)
《天朝王國》(2005)
《聖殿騎士》(2007)
蒙古征服題材
《亞歷山大·奈夫斯基王子》(1938)
《蒙古王》(2005)
《蒼狼》(2007)
東亞題材
《黃山伐》(2003)
《英雄鄭成功》(1995)
《賽德克·巴萊》(2011)
《平壤城》(2011)
《百團大戰》(2015)
沙俄與波蘭
《洪流》(1974)
《劍與火》(1998)
《1612動亂時代》(2007)
《亞歷山大:王者爭霸》(2008)
《沙皇》(2009)
日本戰國題材
《影武者》(1980)
《亂》(1985)
《天與地》(1990)
英國戰爭題材
本題材包括諾曼征服、英國內戰、英法百年戰爭等
《克倫威爾》(1970)
《勇敢的心》(1994)
《聖女貞德》(1999)
《1066》(2010)
《羅賓漢》(2010)
南亞題材
《卧莫爾大帝》(1960)
《烈血暹士》(2000)
《納瑞宣國王》(2006)
《阿克巴大帝》(2008)
奧斯曼帝國
《伏洛竇耶夫斯基先生》(1969)
《勇敢的米哈伊爾》(1970)
《斯特凡大公》(1974)
《征服1453》(2012)
歐陸戰爭題材
《巴里林登》(1970)
《傭兵傳奇》(2006)
美國戰爭題材
本題材包括美國獨立戰爭,1815戰爭,美墨戰爭等
《大海賊》(1957)
《愛國者》(2000)
《阿拉莫之戰》(2004)
拿破崙戰爭
《拿破崙》(1927)
《拿破崙情史》(1954)
《拿破崙光榮史》(1960)
《戰爭與和平》(1968)
《滑鐵盧》(1970)
《塔杜斯先生》(1999)
《怒海爭鋒:極地遠征》(2002)
《我與拿破崙》(2005)
非洲戰爭
《祖魯戰爭》(1964)
《馴馬人莫蘭特》(1980)
《四根羽毛》(2002)
南北戰爭題材
《一個國家的誕生》(1915)
《亂世佳人》(1939)
《光榮戰役》(1989)
《蓋茨堡之役》(1993)
《眾神與將軍》(2001)
《冷山》(2002)
近代亞洲題材
《二百三高地》(1980)
《甲午風雲》(1982)
《日本海大海戰》(1983)
《鴉片戰爭》(1997)
《紅河谷》(1999)
《嘎達梅林》(2002)
《最後的武士》(2003)
《投名狀》(2007)
俄土戰爭題材
《蘇沃洛夫元帥》(1941)
《雪地激戰》(1954)
《英烈傳》(1968)
《土耳其式開局》(2002)
蘇俄國內戰爭
《無畏上將高爾察克》(2008)
《保衛察里津》(1942)
《第四十一》(1957)
《靜靜的頓河》(1957)
《日瓦戈醫生》(1965)
《紅軍與白軍》(1967)
《第一騎兵軍》(1984)
中國革命戰爭
《平原游擊隊》(1955)
《鐵道游擊隊》(1956)
《紅色娘子軍》(1961)
《地雷戰》(1962)
《地道戰》(1965)
《萬水千山》(1977)
《四渡赤水》(1983)
《秋收起義》(1993)
《我的長征》(2006)
《八月一日·》(2007)
一戰
《西線無戰事》(1930)
《魂斷藍橋》(1940)
《阿拉伯的勞倫斯》(1962)
《加里波第》(1981)
《愛情與戰爭》(1996)
《失落的戰場》(2001)
《空戰英豪》(2006)
《我的兒子傑克》(2007)
《紅男爵》(2008)
《帕斯尚爾戰役》(2008)
《60高地之下》(2010)
《戰馬》(2012)
西班牙內戰
《喪鍾為誰而鳴》(1943)
《土地與自由》(1995)
《無政府主義者的妻子》(2008)
《傷心小號曲》(2010)
《聖徒秘錄》 (2011)
東線戰場題材
《解放》(1970)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1972)
《鐵十字勛章》(1977)
《莫斯科保衛戰》(1985)
《決戰斯大林格勒》(1993)
《血戰1944》(2001)
《兵臨城下》(2002)
《德寇殲滅戰》(2006)
《布列斯特要塞》(2010)
西線戰場題材
《最長的一日》(1962)
《坦克大決戰》(1965)
《奪橋遺恨》(1977)
《大紅一師》(1980)
《拯救大兵瑞恩》(1998)
中國戰場題材
《血戰台兒庄》( 1985)
《血戰昆侖關》(1994)
《七七事變》(1995)
《太行山上》(2005)
《夜襲》(2007)
《喋血孤城》(2010)
亞太戰場題材
《硫磺島浴血戰》(1949)
《細細的紅線》(1998)
《風語者》(2004)
《硫磺島家書》(2006)
《太平洋的奇跡》(2011)
非地中海戰場
《撒哈拉》(1943)
《登陸安其奧》(1968)
《血戰阿拉曼》(2002)
《哥特防線》(2004)
《聖安娜奇跡》(2008)
空中戰場題材
《空軍大戰略》(1969)
《倫敦上空的鷹》(1969)
《虎!虎!虎!》(1970)
《筧橋英烈傳》(1977)
《珍珠港》(2001)
《烈日長虹》(2001)
《紅色機尾》(2012)
海上戰場題材
《效忠祖國》(1942)
《血戰大西洋》(1956)
《擊沉俾斯麥號》(1960)
《中途島之戰》(1970)
《男人們的大和》(2006)
潛艇戰題材
《從海底出擊》(1981)
《U-571》(2000)
《沒有出口的海》(2006)
《盛夏獵戶座》(2009)
戰俘題材
《戰地軍魂》(1953)
《桂河大橋》(1956)
《大逃亡》(1963)
《勝利大逃亡》(1981)
《極地重生》(2001)
集中營與暴行
《黑太陽731》(1988)
《辛德勒的名單》(1993)
《南京1937》(1996)
《731恐怖女體實驗》(1999)
《鋼琴家》(2002)
《偽鈔製造者》(2007)
《拉貝日記》(2009)
《南京,南京》(2009)
人物傳記題材
《山本五十六》(1968)
《巴頓將軍》(1970)
《白求恩大夫》(1990)
《希特勒:惡魔的崛起》(2003)
《不懼風暴》(2009)
歷史紀實題材
《二二六》(1989)
《帝國的陷落》(2003)
《東京審判》(2006)
《刺殺希特勒》(2008)
平民生活題材
《美麗人生》(1997)
《鬼子來了》(2000)
《百萬大逃亡》(2007)
《黃石的孩子》(2008)
《一九四二》(2012)
愛情題材
《亂世忠魂》(1953)
《雁南飛》(1957)
《英國病人》(1995)
《黃河絕戀》(1999)
《柯萊利上尉的曼陀林》(2001)
兒童題材
《伊萬的童年》(1962)
《太陽帝國》(1987)
《再見,孩子們》(1987)
《螢火蟲之墓》(1988)
《戰爭子午線》(1990)
科幻恐怖題材
《地獄男爵》(2003)
《潘神的迷宮》(2006)
《我們來自未來》(2010)
《美國隊長》(2011)
諜戰題材
《偵查員的功勛》(1947)
《影子部隊》(1969)
《攔截密碼戰》(2001)
《風聲》(2009)
《諜海風雲》(2010)
特戰小分隊
《納瓦隆大炮》(1961)
《血染雪山堡》(1968)
《猛鷹突擊兵團》(1976)
《無恥混蛋》(2009)
《英雄時代》(2011)
抵抗題材
《羅馬不設防》(1945)
《地雷戰》(1962)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1972)
《起義》(2001)
《抵抗軍》(2007)
喜劇題材
《大獨裁者》(1940)
《虎口脫險》(1969)
《第22條軍規》(1970)
《鐵皮鼓》(1979)
《舉起手來》(2005)
國內戰爭題材
《南征北戰》(1952)
《戰上海》(1959)
《開國大典》(1989)
《異域》(1990)
《大決戰三部曲》(1991)
《集結號》(2007)
朝鮮戰爭題材
《獨孤里橋之役》(1955)
《上甘嶺》(1956)
《戰友》(1958)
《豬排山》 (1959)
《英雄兒女》(1964)
《南部軍》(1990)
《太極旗飄揚》(2004)
《歡迎來到東莫村》(2005)
《向著炮火》(2010)
《高地戰》(2011)
《長津湖之戰》(2012)
中東戰爭題材
《出埃及記》(1960)
《贖罪日》(2000)
《波弗特》(2007)
《黎巴嫩》(2009)
越南戰爭題材
《現代啟示錄》(1977)
《全金屬外殼》(1986)
《野戰排》(1986)
《生於七月四日》(1989)
《殺戮奠邊府》(1992)
《天與地》(1993)
《我們曾經是戰士》(2002)
《郎在遠方》(2004)
《西貢戰役》(2006)
《烽火激戰1967》(2006)
《隧道之鼠》(2008)
獨立革命戰爭
《阿爾及爾之戰》(1967)
《小提琴革命曲》(2005)
《風吹稻浪》(2006)
《親密的敵人》(2007)
《切·格瓦拉》(2008)
南斯拉夫內戰
《拯救者》(1998)
《深入敵後》(2001)
《無主之地》(2001)
《亂世老少》2002
《塞爾維亞的維和軍》(2003)
《觸摸和平》(2007)
車臣戰爭題材
《高加索的俘虜》(1996)
《煉獄》(1998)
《風暴之門》(2006)
《亞歷山大》(2007)
伊拉克 阿富汗
《黑鷹墜落》(2001)
《鍋蓋頭》(2005)
《前進巴格達》(2005)
《伊拉克惡狼谷》(2006)
《哈迪塞鎮之戰》(2007)
《護送錢斯》(2009)
《雷斯特雷波》(2010)
美蘇冷戰題材
《奇愛博士》(1964)
《入侵阿富汗》(1988)
《十三天》(2000)
《第九突擊隊》(2005)
其他局部戰爭
《獵殺紅色十月》(1990)
《太陽之淚》(2003)
《戰爭之王》(2005)
《烽火的啟迪》(2005)
《空中決戰》(2005)
《瘋狗強尼》(2008)
《明日,戰爭爆發時》(2010)
『貳』 其它俄語詞彙:俄語電影名稱互譯
本文是俄羅斯我部門的我們為大家方便學習俄語於03月06日我整理《其它俄語詞彙:俄語電影名稱互譯》。 名稱
中文譯名
А зори здесь тихие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Без улик
沒有證據
Чёрная вуаль
黑色面紗
Катька и Щиз
卡季卡和什茲
Звезда
星檔讓祥
Москва слезам не верит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Ирония судьба
命運的捉弄
Место встречи изменить нельзя
不變的約地
Летят журавли
雁南飛
Летят журавли
雁南飛
Война и мир
戰爭與和平
Иди и смотри
去看看
Война
反恐戰線
Битва за Москву
莫斯科保衛戰
Русский ковчег
俄羅斯 方舟
Сибирский цирюльник
西伯利亞理發師
Вор
小偷
Сорок первый
第四十一
Падение Берлина
攻克柏林
Служебный роман
辦公室 的故事
Горячий снег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Невероятные приключения итальянцев в России
義大利人在俄羅斯的奇遇
Судьба человека
一個人的遭遇
Брат
兄弟
Брат2
兄弟2
Кукушка
布穀鳥
Бриллиантовая рука
鑽石胳膊
Звезда
星星
Сталкер
潛行者
Шерлок Холмс - Собака Баскервилей
福行搏爾摩斯探案集:巴斯克維爾的獵犬
Собачье сердце
狗心
|||
Осенний марафон
秋天的馬拉松
Чародеи
巫師
Человек-амфибия
兩棲人
Зеркало
鏡子
А зори здесь тихие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Сибириада
西伯利亞敘事曲
Жестокий романс
殘酷的羅曼史
Отец солдата
士兵的父親
Баллада о солдате
士兵之歌
Кукушка
布穀鳥
Иваново детство
伊萬的童年
Раба любви
愛情奴隸
Зимний вечер в Гаграх
冬天的風
Соломенная шляпка
草帽
Лиля навсегда/Lilya 4 ever
永遠的 微笑
|||
Анна Каренина
安娜.卡列尼滑頌娜
Кавказский пленник
高加索的俘虜
Детство Горького
我的童年
Операция Ы и другие приключения Шурика
Y計劃(舒立克歷險記續)
Кин-дза-дза
外星奇遇
Иван Васильевич меняет профессию
伊凡改行
Шерлок Холмс - Двадцатый век начинается
福爾摩斯探案集:二十世紀開始了
Король Лир
李爾王
Торпедоносцы
魚雷出擊
Свой среди чужих,чужой среди своих
敵中有我,我中有敵
Вий
死魂靈
Завещание профессора доуэля
杜威爾教授的遺囑
|||
Достояние республики
國家財產
Александр Невский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
Ночной дозор
守夜者
Даун хаус
down house
Водитель для Веры
薇拉的司機
Варвара-Краса, длинная коса
長辮子的瓦爾瓦拉
Белое солнце пустыни
沙漠白日
Любовь и голуби
愛情與鴿子
Руслан и Людмила
魯斯蘭和柳德米拉
В бой идут одни старики
毛頭老兵
Старая, старая сказка
古老的傳說
Особенности национальной рыбалки
民族 捕魚的特色
Особенности национальной охоты
民族狩獵的特色
Особенности национальной охоты в зимний период
冬季民族狩獵的特色
俄羅斯https://eluosi.liuxue86.com近期為大家准備了多個精彩的俄語專題,請訪問 《學習俄語詞彙》 、 《常用俄語詞彙》 、 《生活俄語詞彙》 、 《餐飲俄語詞彙》 、 《IT通訊俄語詞彙》 、 《政法俄語詞彙》 、 《工業俄語詞彙》 、 《汽車俄語詞彙》 、 《其它俄語詞彙》 。點擊粗體字訪問專題。
俄語國家水平考試是為測試母語為非俄語者的俄語水平而設立的國家級標准化考試,分為俄語最初級水平考試、俄語初級水平考試和俄語1~4級水平考試。它主要面向非俄語國家願意參加俄語考試的人員,其性質相當於雅思、托福考試和國內的漢語水平考試(HSK)。
『叄』 跪求在線觀看高加索的俘虜求百度雲高清資源鏈接
《高加索的俘虜》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3C5PoneKbbTbE5-9e3iiig
該片講述的是兩個俄國兵在特殊環境中吵念的互相了解,以及他們跟叛軍的逐漸溝通,不可避免的悲慘結局讓人思索戰爭的荒謬的故事。
『肆』 看看俄羅斯世界的電影五百字
俄國1908年始有電影,第一批藝術片出現於1916年,1919年列寧簽署電影國有化法令,這是蘇聯電影事業的開端。
國內戰爭年代占據蘇聯銀幕中心的是新聞紀錄片,主要反映紅軍的英勇戰斗和工農群眾的業績。
國內戰爭結束後蘇聯電影事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開始拍攝反映革命歷史和蘇聯現實的新影片。1925年,謝.米.愛森斯坦(1898~1948)導演了無聲影片《戰艦波將金》,歌頌1905年革命。影片在世界電影歷史上首次採用了蒙太奇的剪輯手法,被稱為里程碑式作品,在1927年巴黎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大獎。20世紀20年代後半期的優秀影片有根據高爾基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母親》、《土地》等。 20世紀30年代有聲電影的出現是電影史上的轉折點,蘇聯的一批作家開始創作電影劇本,作曲家開始為電影譜曲,戲劇演員轉而從影。20年代電影方面的革新主要在剪輯、節奏和群眾場面上,30年代則轉向劇情安排、人物性格塑造以及運用語言、音樂、歌唱、音響等表現手法。蘇聯第一批有聲影片中較好的有《迎展計劃》和首次搬上銀幕的古典戲劇名著《大雷雨》等。1934年由瓦西里耶夫兄弟導演的根據富爾曼諾夫的長篇小說改編的影片《夏伯陽》,被認為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優秀作品。繼該影片後出現了一系列較好的革命歷史影片,有《馬克辛三部曲》、《波羅的海代表》、《肖爾斯》、《我們來自喀琅施塔得》、《雅科夫.斯維爾德洛夫》等。
1937~1939年,列寧的形象連續出現在銀幕上,這是蘇聯電影藝術的一項重要成就。影片主要有《列寧在十月》、《列寧在1918》和《帶槍的人》等。
20世紀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蘇聯電影在主題、體裁和風格方面趨於多樣化。有描寫歷史活動家的大型史詩影片《彼得大帝》、《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有反映當代生活的《政治委員》、《燦爛的生活》等。此外,還拍攝了一些動畫片、喜劇片、紀錄片和科普片。 衛國戰爭年代用以鼓舞戰鬥士氣的電影小型片居多。四年間共拍攝了489部新聞紀錄片,67部小型片和34部大型片。著名的藝術片有《區委書記》、《她在保衛祖國》、《虹》、《卓婭》等。戰爭年代還創造了文獻紀錄電影形式,紀錄下了從德國法西斯入侵到他們徹底失敗的許多重大事件。這類影片有《莫斯科城下大敗德軍》、《斯大林格勒》、《柏林》等。
戰後初年的影片有《青年近衛軍》、《易北河會師》、《鄉村女教師》、《西伯利亞交響曲》等,反映衛國戰爭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回顧重要的歷史事件,表達勝利的喜悅和對未來的嚮往。傳記片在戰後的蘇聯電影片中佔有一定的比例。主要有《米丘林》、《巴甫洛夫》、《穆索爾斯基》和《塔拉斯.舍甫琴科》。戰前蘇聯已有彩色片,戰後進一步提高了色彩技術,並在完善立體聲、環幕電影和全景電影技術方面取得進展,1955年蘇聯拍攝了第一批寬銀幕影片,立體影片。
50年代中期以來,蘇聯拍攝了不少以衛國戰爭為題材的影片,這些影片的思想藝術傾向幾經變化。50年代著重表現下級官兵的戰壕生活;戰爭中人們的悲劇性命運和表現戰時普通人的道德心理。如丘赫拉伊導演的《士兵之歌》,邦達爾丘克根據肖洛霍夫同名小說自導自演的《一個人的遭遇》,卡拉托佐夫導演的《雁南飛》等。60年代以後逐漸轉向表現蘇聯官兵的英雄行為,並把激烈的戰斗和前線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影片著力表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在關鍵時刻人的心理和道德面貌,這也是70年代戰爭題材的影片的鮮明特性之一。這方面著名的影片有《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熱血》等。70年代戰爭片的另一特徵是展現戰爭全景,對反法西斯的歷史進程進行客觀的概述。奧澤羅夫導演的《解放》是全景式的5集史詩片,它從蘇、德兩軍統帥寫到普通戰士、從蘇軍開始反攻寫到德軍全軍覆滅,是一部反映二次世界大戰的文獻性故事片。類似的影片還有《圍困》(原著恰科夫斯基、導演葉爾紹夫)。80年代初問世的戰爭片,如《勝利》、《岸》(原著邦達列夫,導演阿洛夫、納烏莫夫)具有更加強烈的政治色彩。他們把過去的戰爭同當代蘇聯的對外政策聯系起來,涉及到諸如戰爭與和平、東西方緩和等重大國際政治問題。另外,根據肖洛霍夫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他們為祖國而戰》(導演邦達爾丘克)也取得很大成功。 表現當代生活的影片題材廣闊、形式多樣,道德題材影片有《湖畔》、《熱愛人》、《紅莓》、《稻草人》、《懷戀的冬夜》、《合法婚姻》等,70年代的故事片《紅莓》展現了一個刑滿釋放人員重新做人卻遭黑社會殺害的經歷,在蘇聯評論界引起了長時間的討論。根據舞台劇改編的電影《辦公室的故事》、《兩個人的車站》受到觀眾的歡迎。其中1964年舒克申自編自導的影片《有這樣一個青年》獲全蘇電影節嘉獎和第16屆威尼斯電影節「聖馬克金獅獎」。80年代初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曾獲奧斯卡金像獎。生產題材的影片有《最熱的一個月》、《獎金》等。
蘇聯的電影工作者注重將國內外的文學名著搬上銀幕。蘇聯銀幕上的文學名著優秀影片有科靜采夫導演的《哈姆雷特》、尤特凱維奇導演的《奧賽羅》、羅沙里導演的《苦難的歷程》、謝.阿.格拉西莫夫導演的《靜靜的頓河》、扎希爾導演的《安娜.卡列尼娜》、伊.亞.培利耶夫導演的《白痴》和《卡拉馬佐夫兄弟》、庫利讓諾夫導演的《罪與罰》等。
戈爾巴喬夫時期放寬了文化限制,電影界發生巨大變化,主要表現在:⑴出現反對斯大林的影片。1986年11月上映的喬治亞電影製片廠攝制、堅吉茲.阿布拉澤導演的影片《懺悔》和1987年12月上映的電視紀錄片《再揭露》。⑵重新審查過去發行的影片。蘇聯影協成立了一個專門委員會,調查近20年來禁止放映的影片25部,公映了克利莫夫導演的《垂死掙扎》等影片。在赫魯曉夫時期曾轟動一時,在勃列日涅夫時期被禁演的影片《晴朗的天空》,於1987年在中央電視台播映。1971年攝制的影片《途中考驗》(根據尤.格爾曼的小說《「祝賀新年」行動》改編,阿.格爾曼導演),1986年開禁。同時,蘇聯政府以個別情節「嚴重失實」為由,把《列寧在十月》、《列寧在1918》等其他9部電影列為禁片,不得在影院、電視台播映。⑶放寬進口電影的標准,過去被嚴格禁止的流亡西方的蘇聯導演安德列.塔爾科夫斯基的作品《鄉愁》和《犧牲》也在莫斯科上映。
除開禁了許多影片外,隨著國家對電影監控的取消,出產影片數量增加,且主要是描繪社會的陰暗面並充斥著暴力與色情。這類影片有《克萊采奏鳴曲》(1987,施維策爾導演),《小維拉》(1988, B.B.皮丘爾導演),《僕人》(1989,阿布德拉希托夫導演),《衰弱綜合症》(1989,穆拉托娃導演),《星空下的房子》(1991,C.A.索洛維約夫導演)以及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出產的影片《深坑》(1992,B.德霍維奇內導演),《太陽灼人》(1994,米哈爾科夫導演),《高加索的俘虜》(1996,C.博德羅夫導演)。
蘇聯有電影從業人員30萬人,電影製片廠39個,其中拍攝故事片的製片廠19個。蘇聯設有國家電影委員會,負責領導電影事業。1965年成立的蘇聯電影工作者協會是電影藝術工作者的專業聯合組織。蘇聯從1958年起以舉辦全蘇電影節的形式展映所有製片廠的影片。 蘇聯電影從《戰艦波將金》開始登上國際影壇,30年代以後經常參加戛納、卡洛維伐利、威尼斯等國際電影節,屢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蘇聯電影在134個國家上映,在世界影壇上享有盛譽。從1959年開始隔年舉行一次莫斯科電影節,放映來自五六十個國家的幾百部影片。80年代,蘇聯每年攝制故事片約150部,電視片約100多部,科普片約1000多部,動畫片約130部。
俄羅斯的電影產業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在莫斯科有「莫斯科電影製片廠」、「高爾基兒童與青年中心電影製片廠」、「聯盟木偶電影製片廠」、「中央科學電影製片廠」。在聖彼得堡的有「列寧電影製片廠」、「文獻和科普電影製片廠」、在葉卡捷琳堡和其他一些城市也有電影製片廠。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電影業陷入了困境。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的10多年間,俄羅斯電影業發展十分不均衡。1991年拍攝430部電影,而1996年產量僅為26部。近年來影片產量有所回升。進口影片,尤其是美國影片占據著俄羅斯的市場。以1995年為例,俄羅斯全年上映影片共286部,其中,美國電影就佔了111部。
近幾年來,俄羅斯大力加強對國產電影的扶植,通過了《電影法》,為發展「民族電影」鋪平了道路。從政府組織機構上也進行了調整:撤銷了主管電影的電影委員會,電影歸文化部管理;政府設專項電影基金;製片廠設備得到更新;電影院逐步改建,採用最新的放映設備;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改為一年一次,並且由政府撥款資助。俄羅斯電影正在逐漸走出困境。
近兩年最新拍攝的《戰爭》、《小狗與流浪兒》、《他妻子的日記》、《布穀鳥》、《情人》、《致艾麗斯的信》等影片基本代表當代俄羅斯電影的發展水準,反映俄羅斯現代社會和民俗風情。
《西伯利亞理發師》以1885~1905年沙皇俄國時期的社會生活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凄婉美麗的浪漫故事,受到俄羅斯各界觀眾的喜愛。該片導演尼.米哈爾科夫拍攝的《太陽灼人》獲1995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謝爾蓋.索洛維約夫(1944~)1968年畢業於莫斯科電影學院導演系。主要作品有:《童年過後一百天》(1973年,獲第2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救生員》(1979年,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溫柔年華》(2001年)以蘇聯解體前後15年的生活為背景,展示主人公的種種際遇。
近年來,俄羅斯私營電影公司發展迅速,私人資本投資於電影業,完全進行商業化運作,投拍了一批新影片。如《羅曼諾夫王朝》(1997年,潘菲羅夫導演)、《小偷》(1997年,巴維爾.朱赫萊導演)、《聾者之國》(1998年,瓦.塔達洛夫斯基導演)、《伏羅希洛夫的槍手》(1999年,斯.加沃羅辛導演)、《寶馬》(2003年,彼.布斯洛夫導演)等。
動作片的數量在增加。《兄弟》(2000年)的主人公達尼拉從部隊復員後來到聖彼得堡投奔自己的朋友──職業殺手,故事在俄美兩國展開,以當代為背景。這是俄羅斯第一部完全按照動作片模式拍攝的電影。
阿.羅果什金從1995年到2000年這五年中,連續拍了三部以俄羅斯民俗為背景的喜劇片──《民族狩獵的特點》(1995年)、《民族捕魚的特點》(1998年)、《冬日民族狩獵的特徵》(2000年)。
2003年,俄羅斯年輕導演安德烈.茲維亞金采夫的導演處女作《回歸》奪得第60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回歸》描寫的是一對兄弟如何面對10年未曾謀面的父親突然歸來的故事。這部影片的獲獎對俄羅斯電影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因為這是40年來俄羅斯電影首次獲此殊榮。此前,安德列.塔爾科夫斯基《伊萬的童年》和尼.米哈爾科夫的《庫倫》分別於1962年和1991年贏得威尼斯電影節大獎。
近年來,戰爭題材的影片不僅把鏡頭對准50年前的那場大戰,譬如阿.羅果什金的《布穀鳥》(2002年)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展示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影片中的三個主人公語言不通,最後卻能相互理解。 故事片《哨卡》(1998年,阿.羅果什金導演)、《戰爭》(2002年,阿.巴蘭巴諾夫導演)以最近的車臣戰爭為背景,直接反映了內戰給人民生活帶來的不幸。
歷史題材的《小牛犢》(2001年,亞.索庫洛夫導演)描述列寧逝世前一年的生活,對列寧的形象進行了全新的詮釋。
故事片《寡頭》(2002年,巴.魯金導演)反映俄羅斯近20年暴富起來的人及其為此付出的高昂代價。
總體而言,近年來隨著經濟情況的改善,俄羅斯電影的數量與質量在不斷提高,電影業正在逐步走出困境。
『伍』 我需要一個能下載或者能在線觀看俄語電影的網址,希望大家幫忙!或者你給我提幾個有名的俄語電影也行!
用電騾下載吧
http://www.emule.com.cn/ 中有很多資源的 選擇「俄語」一搜就出來了
『陸』 全球頂級高分戰爭電影_十大車臣戰爭電影
1.煉獄
《煉獄》是一部由Aleksandr Nevzorov執導,Alexandr Baranov、米特里·納吉爾夫、Sergey Rost等領銜主演的戰爭片。該片講述了俄軍一座野戰醫院慘遭車臣恐怖分子襲擊的故事。1995年格羅茲尼的戰爭,激烈的巷戰有如當年的斯大林格勒,俄車雙方死傷慘重,就連美國軍方也驚嘆"打不起這樣的城市戰」。
2.風暴之門
故事發生在車臣(Chechnya)叛亂時期,由陸軍上尉多洛寧(Doronin)帶領的戰斗連,被派到一個四面環繞巨岩的狹窄山區,他們的首要任務看似很簡單,即阻止一夥叛軍匪徒通過這個峽谷。本片從風格上彷彿是美版《兄弟連》和國產《亮劍》的組合。三個半小時的電影從俄軍官兵的個人角度將戰役從開始一直細化到結束。影片利用大量的閃回鏡頭交待人物的背景心理,而戰爭場面拍攝得宏大並且客觀真實。
3.亞力山娜
1999年,第二次車臣爆發,無論處於何種目的,然戰火所到之地,生靈塗炭,凄慘荒涼。年事已高的俄羅斯老婦人亞力山娜獨自踏上路程,從家鄉遠赴車臣的軍營探望7年未見的孫子丹尼斯。丹尼斯如今已榮升為陸軍軍官,祖孫倆情深意篤,卻無法迴避歲月和理念所產生出來的隔膜。亞力山娜獨自步出軍營,放眼望去,滿眼盡是破敗和凄涼……本片榮獲2008年Fajr電影節最佳表演獎。
4.戰爭倖存者
車臣戰爭期間,俄羅斯青年士兵基爾(Andrei Chadov飾)所在的小分隊遭遇敵人伏擊,基爾失去一條腿,而兩名戰友尼基什(Maksim Lagashkin飾)和伊格爾(Vladimir Yepifantsev飾)則為了掩護他獻出年輕的生命。回到家鄉的基爾開始籌劃與心上愛人塔提亞娜(Viktoriya Smirnova飾)的婚禮,但車臣戰爭的陰影卻始終籠在他的心頭,無法散去。更為詭異的是,尼基什和伊格爾的鬼魂跟上了他,只有他自己才能看見。
5.戰俘計劃
英國人約翰和他的未婚妻瑪嘉烈在車臣被恐怖分子虜獲,而艾雲是戰俘,他們跟眾人被囚禁在一起。其後約翰及艾雲被釋放,但是恐怖分子要約翰支付200萬英鎊贖金,否則奸殺他的未婚妻,約翰向英國及俄國領事館求助,但被拒絕,最後英國電視台願意資助約翰救出其未婚妻,但是要把過程全程拍攝,約翰最後得艾雲相助,闖入恐怖分子陣營救出瑪嘉烈和俄軍官,但是恐怖分子繼續追殺他們,幸得俄軍戰機協助才能脫險。
6.搜尋
講述1999年第二次車臣戰爭帶來了四個命運的交叉。一個小男孩親眼目睹父母被殺,又與姐姐失散,自己無力撫養襁褓中的弟弟,將其放在陌生人門外,逃離村莊加入難民潮。因為害怕沒有呆在聯合國所設的難民營,逃離後遇到Carole,負責歐洲人權事務。在她的照料下,男孩逐漸恢復往日的開朗。同時,男孩的姐姐Raïssa也在外流的人群中尋找他。另一方面,20歲年輕的俄羅斯小伙Kolia,被應征入伍,他將一步步走向戰爭。
7.高加索的俘虜
一個俄國新兵遭到車臣分裂分子的襲擊,只有他和另一個老兵存活,但被當地的村民姆拉特抓獲。姆拉特要拿他們兩人來交換自己那被俄軍關押的兒子。但是,俄軍指揮官不敢貿然行事,姆拉特讓只好新兵給他母親寫信,讓母親給俄軍的上級施加壓力達成目的。
8.爆破
俄羅斯低成本戰爭片,描述的是車臣戰爭的一場阻擊戰,跟美國大片不同,沒有太多高科技的玩意,戰斗其實也很簡單,直白,很原始,類似二戰,但感覺更貼近實戰,刻畫出俄羅斯的英雄小隊的普通人物。總體來講,煽情效果不如好萊塢,但貴在殘酷、真實和無畏。
9.嚴戒武裝指令
在孤兒院長大的亞歷山大的理想是進入空降部隊,但因為犯有前科於是和運氣一向不好的炮兵學生菲德,一起被編入步兵連隊,加入了車臣的戰斗中,在奔赴戰場的途中,遇到了敵人的埋伏,大部分的戰友失去了生命,亞歷山大勇敢的進行反擊,好友菲德死了,亞歷山大一不小心也成為了俘虜,他的命運會如何呢?
微博:戰爭電影館,推薦更多好看蘇俄戰爭電影!
『柒』 推薦幾部俄語電影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經典
辦公室的故事 搞笑
西伯利亞的理發師 很感人啊
命運的嘲弄 搞笑 俄羅斯新年必播影片
高加索的俘虜
『捌』 俄羅斯車臣戰爭電影
高加索的俘冊蔽虜態培?帆姿唯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3027/
『玖』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近十年最佳電影的名單
分類: 娛樂/明星 >> 電影
問題描述:
法國戛納,德國柏林,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近十年的最佳電影是哪些?
解析:
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四十五屆(1995年)
金熊獎L'Appat手到擒察鉛來(法)
導演獎 理查•林御沒慶克雷特Before Sunrise愛在黎明破曉前(美)
女演員獎 蕭芳芳 女人四十(香港地區)
男演員獎 保羅•紐曼Nobody's Fool大智若愚(美)
第四十六屆(1996年)
金熊獎Sense and Sensibility理智與情感(美)
導演獎 嚴浩 太陽有耳(香港地區)
導演獎 李察 隆克蘭Richard III理查三世(英、美)
男演員獎 西恩•潘Dead Man Walking死囚上路(美)
女演員獎 阿努克•格林斯堡 Mon homme浪得過火(法)
第四十七屆(1997年)
金熊獎The People vs. Larry Flynt性書大亨(美)
導演獎 艾利克•尤曼Port Djema狄耶瑪港口(法、意、希臘)
男演員獎 萊昂納多•狄卡普里奧Romeo + Juliet羅密歐與朱麗葉(美)
女演員獎 朱麗葉•比諾什The English Patient英國病人(美)
第四十八屆(1998年)
金熊獎Central Station中央車站(巴西)
導演獎 尼爾•喬丹The Butcher Boy悲歡歲月(愛爾蘭)
男演員獎 塞繆爾•傑克遜Jackie Brown危險關系(美)
女演員獎 費爾南達•蒙特內格羅 中央車站(巴西)
第四十九屆(1999年)
金熊獎 The Thin Red Line紅色警戒(美)
導演獎 史蒂芬•費爾斯The Hi-Lo Country非戀不可(英)
男演員獎 麥可•奎斯Nachtgestalten夜之形狀(德)
女演員獎 瑪利亞•雪瑞德、茱莉安科•艾勒Aimée & Jaguar艾美與雅格(德)
第五十屆(2000年)
金熊獎Magnolia木蘭花(美)
導演獎 米洛斯•福爾曼Man on the Moon月亮上的男人(美)
男演員獎 丹澤爾•華盛頓The Hurricane捍衛正義(美)
女演員獎 比比•安娜貝勞、娜佳•優The Legends of Rita打開心門向藍天(德國)
第五十一屆(2001年)
金熊獎Intimacy親密(法)
導演獎 林正盛 愛你愛我(台灣地區)
男演員獎 本尼西奧•德•托若Traffic毒品交易(美)
女演員獎 布萊頓•凱麗•福克斯 親密(法)
第五十二屆(2002年)
金熊獎Bloody Sunday血腥的星期天(愛、英)
金熊獎Spirited Away千與千尋(日)
導演獎 奧塔 伊奧塞利阿尼 Monday Morning星期一早晨(法)
男演員獎 雅克•甘伯林Safe Conct通行證(法)
女演員獎 哈里•貝瑞Monster's Ball死囚之舞(美)
第五十三屆(2003年)
金熊獎In This World塵世之間(英)
導演獎 帕特里斯•謝羅 His Brother他的兄弟(法)
男演員獎 薩姆•洛克威爾Confessions of a Dangerous Mind危險思想自白(美)
女演員獎 妮鎮握可•基德曼、梅麗爾•斯特里普、朱麗安•摩爾The Hours時時刻刻(美)
第五十四屆柏林國際電影節(2004年)
金熊獎Head-On勇往直前(德)
導演獎 金基德Samaritan Girl慾海慈航(韓)
男演員獎 丹尼爾•亨德勒Lost Embrace失去的擁抱(阿根廷)
女演員獎 查理茲•塞隆Monster女魔頭(美)
女演員獎 卡塔麗娜•桑蒂諾•莫雷諾Maria Full of Grace萬福瑪麗亞(美、哥倫比亞)
第五十五屆柏林國際電影節(2005年)
金熊獎U-Carmen eKhayelitsha卡雅利沙的卡門 (南非)
導演獎 馬克•羅斯曼Marc Rothemund,索菲•斯庫勒:希望與反抗Sophie Scholl-Die letzten Tage
男演員獎 盧•泰勒•普奇Lou Taylor Pucci,吸拇指的人Thumbsucker
女演員獎 朱麗婭•耶特斯Julia Jentsch,索菲•斯庫勒:希望與反抗Sophie Scholl-Die letzten Tage
-------------
戛納國際電影節
第四十八屆(1995年)
金棕櫚獎
Underground沒有天空的都市(法、德、匈)埃米爾•庫斯圖里卡
評審團大獎
Ulysses』 Gaze尤里西斯的凝視(法、意、希臘)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最佳導演獎
馬修•卡索維茨 Hate仇恨(法)
最佳男演員獎
強納森•普萊斯Carrington玻璃情人(英)
最佳女演員獎
海倫•米蘭 The Madness of King Gee瘋狂喬治王(英、美)
第四十九屆(1996年)
金棕櫚獎
Secrets & Lies秘密與謊言(英)麥克•李
評審團大獎
Breaking the Waves破浪(丹麥)拉爾斯•馮•特里厄
最佳導演獎
喬爾•科恩 Fargo冰血暴(美)
最佳男演員獎
丹尼•艾特爾 巴斯高•杜昆 The Eighth Day第八日(比)
最佳女演員獎
白蓮達•彼芙蓮 秘密與謊言(英)
第五十屆(1997年)
金棕櫚獎
Unagi鰻魚(日)今村昌平
A Taste of Cherry櫻桃的滋味(伊朗)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評審團大獎
The Sweet Hereafter意外的春天(加拿大)阿托姆•伊高揚
最佳導演獎
王家衛 Happy Together春光乍泄(香港地區)
最佳男演員獎
西恩•潘 She』s So Lovely戀戀風暴(美)
最佳女演員獎
嘉菲•布琪Nil by Mouth切勿吞咽(英)
第五十一屆(1998年)
金棕櫚獎
Eternity and a Day永恆的一日(希臘)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評審團大獎
Life Is Beautiful美麗人生(意)羅伯托•貝尼尼
最佳導演獎
約翰•鮑曼The General將軍(英)
最佳男演員獎
彼得•莫蘭My Name is Joe我的名字是喬(英)
最佳女演員獎
艾洛迪•布申茲、娜塔莎•雷尼耶 La Vie Revee des Anges兩極天使(法)
第五十二屆(1999年)
金棕櫚獎
Rosetta羅塞塔(比)尚-皮耶爾•達登內、呂克•達登內
評審團大獎
L』Humanite人,性本色(法)布魯諾•杜蒙
最佳導演獎
佩德羅•阿爾莫多瓦All About My Mother我的母親(西)
最佳男演員獎
艾曼紐•斯高頓 人,性本色(法)
最佳女演員獎
塞夫琳•卡尼爾 人,性本色(法)
埃米莉•德昆內 羅塞塔(比)
第五十三屆(2000年)
金棕櫚獎
Dancer In The Dark在黑暗中漫舞(丹、瑞、法、荷、美)拉爾斯•馮•特里厄
評審團大獎
Guizi Lai Le鬼子來了(中)姜文
最佳導演獎
楊德昌 A One and a Two 一 一(台灣地區、日本)
最佳男演員獎
梁朝偉 In The Mood For Love花樣年華(香港地區)
最佳女演員獎
比約克 在黑暗中漫舞(丹、瑞、法、荷、美)
第五十四屆(2001年)
金棕櫚獎
The Son』s Room兒子的房間(意)南尼•莫列提
評審團大獎
The Piano Teacher鋼琴教師(奧地利)邁克爾•漢內克
最佳導演獎
科恩兄弟 The Man Who Wasn』t There缺席的男人(美)
大衛•林奇Mulholland Drive穆荷蘭道(美)
最佳男演員獎
貝諾特•馬吉梅爾 鋼琴教師(奧地利)
最佳女演員獎
伊莎貝爾•於佩爾 鋼琴教師(奧地利)
第五十五屆(2002年)
金棕櫚獎
The Pianist鋼琴家(法)羅曼•波蘭斯基
評審團大獎
The Man Without a Past沒有過去的男人(芬)阿基•考里斯馬基
最佳導演獎
林權澤 Chihwaseon醉畫仙(韓)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Punch-Drunk Love糊塗的愛(美)
最佳男演員獎
奧利維耶•古爾梅Le Fils兒子(比)
最佳女演員獎
凱蒂•歐婷妮 沒有過去的男人(芬)
第五十六屆(2003年5月)
金棕櫚獎
Elephant大象(美)格斯•范•桑特
評審團大獎
Uzak烏扎克(土)努里•貝吉•塞蘭
最佳導演獎
格斯•范•桑特 大象(美)
最佳男演員獎
穆扎菲•奧德默、 *** •艾米 烏扎克(土)
最佳女演員獎
瑪麗•喬西•克羅茲 Les Invasions Barbares殘酷入侵(加)
第五十七屆(2004年)
金棕櫚獎
Fahrenheit 9/11華氏911(美)邁克爾•摩爾
評審團大獎
Old Boy老男孩(韓)朴贊旭
最佳導演獎
托尼•加列夫 Exils優異者(法)
最佳男演員獎
柳樂優彌 Nobody Knows無人知曉(日)
最佳女演員獎
張曼玉 Clean潔凈(法)
第五十八屆(2005年)
金棕櫚獎
L'Enfant孩子(法)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
評審團大獎
Broken flowers破碎之花(美)吉姆•賈木許
最佳導演獎
邁克爾•哈內克(Michael Heneke) 《躲避》(Cache) (法)
最佳男演員獎
湯米•李•瓊斯(Tommy Lee Jones) 《艾斯卡達的三次葬禮》(The Three Burials of Melquiades Estrada) (美)
最佳女演員獎
漢娜•拉斯洛(Hanna Laszlo) 《自由地帶》
---------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95
Antonia』s Line 安東尼婭家族(荷蘭)
The Star Maker 新天堂星探(義大利)
O Quatrilho 花好月圓(巴西)
Dust of Life 生活之塵(阿爾及利亞)
All Things Fair 教室別戀(丹麥、瑞典)
1996
Kolya 給我一個爸(捷克)
The Other Side of Sunday 寂寞的星期天(挪威)
Ridicule 荒謬無稽(法國)
A Chef in Love 戀愛中的廚師(喬治亞)
Prisoner of the Mountains 高加索的俘虜(俄國)
1997
Charakter 角色(荷蘭)
The Thief 小偷(俄國)
Secrets of the Heart 心裡的秘密(西班牙)
Four Days in September 九月的某四天(巴西)
Beyond Silence 走出寂靜(德國)
1998
Life Is Beautiful 美麗人生(義大利)
Tango 情慾飛舞(阿根廷)
Central Station 中央車站(巴西)
The Children of Heaven 天堂之子(伊朗)
The Grandfather 爺爺(西班牙)
1999
Todo sobre mi madre 我的母親(西班牙)
Under the Sun 太陽底下(瑞典)
Solomon and Gaenor 索羅門與加諾(英國)
Himalaya 喜馬拉雅(尼泊爾)
East-West 東方/西方(法國)
2000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卧虎藏龍(台灣地區)
Divided We Fall 分道不揚鑣(捷克)
Everybody Famous! 人人成名(比利時)
The Taste of Others 遇見百分百的巧合愛情(法國)
Amores perros 愛情是狗娘(墨西哥)
2001
No Man's Land 無主之地(波斯尼亞)
Lagaan: Once Upon a Time in India 印度往事(印度)
Son of the Bride 新娘的兒子(阿根廷)
Amelie 天使愛美麗(法國)
Elling 他傻瓜誰聰明(挪威)
2002
Nowhere in Africa 何處是我家(德國)
Zus & Zo 天堂旅館(荷蘭)
Hero 英雄(中國)
The Man Without a Past 沒有過去的男人(芬蘭)
The Crime of Father Amaro 阿馬羅神父的罪惡(墨西哥)
2003年
The Barbarian Invasion 野蠻的入侵(加拿大)
Zelary埃拉瑞(捷克)
Twin Sisters 烽火孿生淚(荷蘭)
The Twilight Samurai 黃昏清兵衛(日本)
Evil 罪惡(瑞典)
2004年
The Sea Inside 深海長眠(西班牙)
As It Is in Heaven 其實在天堂(瑞典)
The Chorus 放牛班的春天 (法國)
Der Untergang 帝國的毀滅 (德國)
Yesterday 昨日 (南非)
『拾』 俄羅斯車臣有關的電影
車臣反恐電影:
《爆破》
《反恐戰線》
《風暴之門》
《生死倒計時》
《我們的榮譽》
《殺手的反抗2》
《高加索的俘虜》
《格羅茲尼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