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免費電影 > 免費越調電影李天保娶親全場

免費越調電影李天保娶親全場

發布時間:2022-12-12 03:33:34

⑴ 李天龍的人物生涯

1975年10月考入河南省越調劇團。中共黨員,國家一級演員,周口市文學藝術界代表,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戲劇家協會會員。
1979年曾在越調傳統喜劇《李天保娶親》主演李天保,該劇被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成彩色藝術片,在全國放映,受到觀眾的喜愛,得到專家的好評。並分別在舞台上飾演了《雙靈牌》中的高珍、《雙鎖櫃》中的王玉奇、《白奶奶醉酒》中的童桂成等小生、官生角色。在飾演小生的基礎上,得到了越調藝術大師申鳳梅的親授和指導,在須生行當方面有所發展。分別在《智收姜維》《諸葛亮弔孝》《諸葛亮出山》《斬關羽》等劇目中飾演諸葛亮。《明鏡記》中飾演李世民,在四部《王寶釧》中飾演薛平貴等舞台藝術形象。她的表演中所具備的小生的瀟灑、須生的飄逸,扮相灑脫、聲腔韻美,贏得了觀眾的稱贊。
1982年,在《諸葛亮弔孝》中所飾演的諸葛亮榮獲省首屆青年演員大賽一等獎,同年在晉京演出《明鏡記》中飾演李世民,得到首都觀眾的好評。主演的《李天保娶親》《雙靈牌》99年由河南電視台精品庫錄音、錄像,主演的《諸葛亮弔孝》由中央電視台精品庫錄音、錄像。2002年參加了中央電視台11套《名家名段》欄目的演出,演唱了《李天保娶親》《雙靈牌》《明鏡記》等劇目的精選唱段。《明鏡記》中飾演的李世民參加全國「紅梅杯」大賽榮獲一等獎。
2002年曾在「河南省藝術論文集」中發表《我跟申鳳梅老師學戲》的論文。2003年1月,撰寫的論文「怎樣用地方戲創造好角色」一文已在《新世紀第二屆全國地方戲劇種發展戰略研討會》上宣讀發表。2004年在「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河南省藝術論文集中發表了《戲劇演員要不斷吸取知識和生活素養》一文。她扮相俊美大方、瀟灑雋永,演唱聲情並茂、盪氣回腸,是深受觀眾喜愛的優秀越調演員。

⑵ 申鳳梅的人物經歷

1938年,申鳳梅入臨潁縣張盤鎮越調科班學藝。
1941年,申鳳梅去找大師兄李大勛。
1941年秋,申鳳梅隨南將羅劇團赴周口演出,在牛行街遇到毛愛蓮,並與毛愛蓮同台演出《周天榜私訪》和《賈秀英鬧書館》。
1942年初,申鳳梅與毛愛蓮赴漯河演出。因災荒先後流落南將羅劇團、臨潁縣李庄劇團、七里頭劇團。
1943年夏,申鳳梅流落到臨潁縣樊錫敏辦的樊城越調劇團。
1943年秋,申鳳梅在臨潁縣小閣庄與老演員金鳳樓(藝名「假寶貝」,又稱「螺絲轉嘴」)同台演出,並跟著金鳳樓學戲。
1945年農歷3月28日,申鳳梅在襄縣雙廟,樊城劇團和襄縣劇團對戲,被譽為「鐵嗓子大梅」。
1947年,申鳳梅被編入劉鄧大軍二縱隊勝利劇團。
1951年,申鳳梅轉入項城縣越調劇團。
1956年,在河南省首屆戲曲會演,申鳳梅與張秀卿合演《哭殿》,在劇中扮演長孫皇後;並在《收姜維》一劇中扮演諸葛亮,榮獲演出一等獎。
1958年,申鳳梅加入中國共產黨,10月在鄭州為毛澤東主席演出《收姜維》。
1962年5月,申鳳梅收田發根、黃蘭、徐廣芝為徒,田發根為申鳳梅的大弟子。
1963年,申鳳梅進京演出,4月1日拜京劇大師馬連良先生為師。李金枝在方城拜申鳳梅為師(原方城縣越調劇團演員,後調入南陽地區越調劇團)。
1965年,申鳳梅在鄭州演出《賣籮筐》,並到廣州演出現代戲《扒瓜園》,同年,該劇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成舞台藝術片。
1979年,收馬蘭為徒。
1980年春,北京電影製片廠把《諸葛亮弔孝》和《李天保娶親》拍攝成電影。擔任諸葛亮一角。收徒杜朝陽(襄城縣越調劇團演員,後調至周口越調劇團)。
1980年夏,申鳳梅丈夫李大勛病逝,料理完喪事後繼續投入新編歷史劇《明鏡記》的排演中。
1984年,收徒方玉蘭(鄭州市越調劇團演員)。
1987年,申鳳梅被選為中國共產黨十三大代表。
1988年,申鳳梅到了退休的年齡,被河南省越調劇團反聘。
1989年,申鳳梅在西華縣代項城縣越調劇團掛牌義演,資助項城劇團。
1990年,申鳳梅率《吵鬧親家》劇組進京演出,推薦中年演員陳靜擔
任主演。收徒楊艷麗(扶溝縣越調劇團演員)。
1991年,申鳳梅收申小梅(原名趙玉霞)為徒,申小梅是她的關門弟子。
1991年夏,申鳳梅赴河南九市災區義演。冬,赴山東曹縣演出。
1992年,申鳳梅率團赴上海演出,榮獲第四屆白玉蘭獎榮譽獎;被選為中共十四大代表。
1993年11月,申鳳梅在河北邢台演出時妹妹申秀梅在許昌逝世。
1994年,申鳳梅拍攝7部13集越調電視藝術系列片《諸葛亮》。
1995年春節,申鳳梅參加河南電視台主辦的春節戲曲晚會。
1995年5月,申鳳梅率團赴山西太原參加中國戲曲第三屆「金三角」交流演出,演出《七擒孟獲》。
1995年5月28日,申鳳梅應文化部邀請,最後一次率團進京演出。
1995年6月20日,申鳳梅隨劇團從北京回周口。
1995年7月10日,申鳳梅為配合河南省文化市場管理條例的宣傳,應邀到省電台灌制了越調清唱盒式磁帶,留下了她生前最後的錄音。
1995年7月20日凌晨零點五十分,申鳳梅在周口病逝。

⑶ 李金英的介紹

女,著名越調表演藝術家,河南越調電影《李天保娶親》中和申鳳梅、馬蘭、何全志、陳靜等合作,飾張愛蓮。在越調《汧國夫人》飾丑角。

⑷ 李金英的演藝經歷

李金英同志從事越調藝術表演近四十年,初攻閨門旦行,十七歲便擔任主要角色,先後在《紅珠女》中飾演紅珠女,《卧薪償膽》中飾演皇後,《劉三姐》中飾演劉三姐等角色。她還在現代戲《枯術逢春》飾演苦妹子,《全家福》中飾演王秀珠等角色,較好地展示了她的藝術才華。1961年,她在《李天保弔孝》中串演彩旦張愛蓮,一舉成功,從此主攻彩旦行當。1963年劇團晉京中南海懷仁堂演出,周恩來總理觀看《李天保弔孝》後誇贊她說:「張愛蓮演得不錯,渾身都是戲」。同時,《光明日報》發表劇評,對她的表演藝術予以高度評價。1979年,該劇更名《李天保娶親》,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為彩色藝術片,她在該片中主演張愛蓮。之後,她又相繼成功地在《白奶奶醉酒》、《雙鎖櫃》、《馬大哈找拐棍》等戲中塑造了白奶奶、神婆、劉麗翠等藝術形象,給觀眾留下了深刻難忘的印象。李金英的演唱潑辣大方,不拘一格,表演分寸得當,情感熾烈,能於細微之處發掘人物的奧妙所在,能生發出人意料的妙趣,活現人物的內心世界,戲味豐腴濃烈,頗有獨具風格之處。

⑸ 李天寶弔孝 劇情

明末清初,河南某地有一富戶,一心想高攀大富豪李家,於是他把大女兒鳳姐許配給李家公子李天保。誰料李家遇到天災人禍,幾年後,李天保父母雙亡,家業被焚,無奈寄居舅父趙義家裡。

李天保和張鳳姐都已長大,眼見約定婚期已到,張忠實嫌李天保貧窮,有意賴婚斷親,便謊稱鳳姐得暴病身亡。不料李天保聞此噩耗後,悲痛欲絕,立即要登張府之門,為鳳姐弔孝,張忠實措手不及,只得將為自己准備的棺木抬出,哄騙二女兒躺進去裝死,以瞞騙李天保。

縣太爺原以為在張忠實那裡可以大撈一筆,誰知張忠實一毛不拔,無利可圖,因而對張忠實又氣又恨,加上張愛蓮在一旁巧嘴利舌地鼓動,於是順水推舟,故意將張鳳姐斷給了李天保,並趁熱打鐵,命他二人當場拜堂成親,成全了張鳳姐與李天保的美滿姻緣。

(5)免費越調電影李天保娶親全場擴展閱讀:

《李天寶弔孝》是1980年上映的中國戲曲電影,由陳方千和段吉順導演,何全志、 馬蘭、 陳靜、 李金英 、厲小燕等主演。

1980年馬蘭曾在越調傳統喜劇《李天寶弔孝》中扮演李天寶,該劇被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成彩色藝術片,在全國播放,受到觀眾的喜愛,得到專家的好評。

2002參加了中央電視台11套《名家名段》欄目的演出,演唱了《李天寶弔孝》、《雙靈牌》、《明鏡記》等劇目的精選唱段。《明鏡記》中扮演的李世民參加全國「紅梅杯」大賽,榮獲一等獎。

⑹ 越調的流派藝術

越調自誕生地四外流傳時,「音隨地改」,形成了「上路」「下路」「南邊」等地域流派。
上路越調以南陽為中心,又稱豫西越調、南陽越調、大越調,是越調的母調。質朴、婉轉、細膩、典雅而又不失豪放、粗獷、大氣,有秦腔的元素,人們認為這是「南昆北弋東柳西梆」中的」西梆」——秦腔東漸的結果。南陽越調仍保留花腔,有假嗓甩腔,主弦為象鼻四弦,定E調。男演員較多。象鼻四弦音樂明亮而華麗,有勾音、墊指、靠弦等多種指法。四根弦的定弦為:第一、三弦定d2,第二、四弦定a2。
下路越調以許昌、漯河、周口為中心,又稱小越調。唱腔具有火爆、明快、高亢、豪放的特點。常用短桿墜子(經過特殊改造的墜胡)作為主奏樂器,有的劇團定F調。女演員較多。代表人物為大名鼎鼎的張秀卿、申鳳梅、毛愛蓮等等。
南邊越調以襄陽為中心,向十堰等地擴散,與南陽越調比較相似。人們也稱其為「湖北越調」,以區別於流行於河南境內的「河南越調」。
申鳳梅(申派):申鳳梅1927年農歷臘月二十二日出生於河南省臨潁縣馬庄村。申鳳梅一生的舞台實踐證明她是一位戲路寬廣、功夫全面的演員。她表演真實,動作穩健,吐字清楚,以聲帶情,行腔婉轉,聲音寬厚有力,質朴豪放,形成了獨特的申派藝術。她使一個程式簡單、表演粗糙的漢族民間小戲發展成為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劇種,將越調藝術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 代表劇目《孔明出山》《舌戰群儒》《華容放曹》《卧龍奔喪》《七擒孟獲》《收姜維》《失空斬》《明鏡記》《哭四門》《苦菜花》《李天寶弔孝》《朱元璋斬婿》《洪湖赤衛隊》《牧羊卷》《過街樓》《楊門女將》《扒瓜園》《雙靈牌》《哭殿》《吵鬧親家》《馬大哈找拐棍》《蝶戀花》《諸葛亮弔孝》毛愛蓮(毛派):1930年3月1日生,河南省舞陽縣人。 著名越調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9歲學戲,12歲登台演出,16歲自辦「興愛劇社」,19歲任周口市「紅光越劇團」團長,曾任許昌越調劇團團長。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文聯理事,河南省人大代表,許昌市人大常委,全國勞動模範。毛愛蓮中國著名越調表演藝術家,越調「婉約派」奠基人和越調「毛派」創始人,被譽為「越調皇後」,越調「常青樹」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文聯理事,河南省人大代表,許昌市人大常委,全國勞動模範。 1965年,她在《斗書場》中扮演大鳳娘代表中南地區赴京演出,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並一起合影留念。這是她一生中最大的光榮和幸福。毛愛蓮的風格似說似唱,悅耳動聽,她那風格獨特的嗓音,演唱起來雖不高亢,但卻清新優雅,耐人尋味,尤其是鼻腔共鳴的運用,更具獨到之處。毛老師的唱腔清純、俊麗、流暢、纖細,藝術評論家曾把其概括為甜、純、清、巧、情、快6個字。代表劇目:《抱琵琶》、《秦香蓮》、《借糧》、《招風樹》、《火焚綉樓》、《白奶奶醉酒》等。
陳靜(陳派):出生於1944年8月,漢族,河南省商丘縣人,1956年參加工作,國家一級演員,主攻刀馬、青衣、花彩旦行、兼演小生、官生行,曾任河南省戲劇家協會理事,省劇協副主席。陳靜同志在四十多年的藝術生涯中,主攻刀馬、青衣、花彩旦行、兼演小生、官生行。對戲曲藝術執著追求、精益求精,在舞台上樹立了無數個生動逼真,惟妙惟肖的藝術形象。在傳統戲《楊門女將》中飾穆桂英,在新編歷史劇《紅娘子》中飾紅娘子,劇中唱、念、做、打,耍刀舞劍踢出手,顯示了她扎實的基本功底。她在電影藝術片《李天保娶親》中飾演的張妻,嫌貧愛富、惜財如命;《諸葛亮弔孝》中飾演的小喬儀態萬方,雍容華貴;《智收姜維》中飾演的姜妻是非分明、伸張正義,把不同時代、不同環境的三位女性的鮮明個性刻化的恰到好處,栩栩如生。她還在《白奶奶醉酒》中飾白奶奶,在《李天保娶親》中飾張愛蓮。其表演油腔滑調,妙趣橫生,且憨態可掬,戲而不謔,展示了她花彩旦行的多才多藝。主演劇目:《楊門女將》、《紅娘子》、《李天保娶親》、《諸葛亮弔孝》、《智收姜維》、《白奶奶醉酒》、《杜鵑山》、《蝶戀花》、《苦菜花》、《吵鬧親家》。
袁秀蓮(袁派):1941年生,1957年考入襄城縣越調劇團。1960年隨團調入許昌地區越調劇團,曾任副團長、團長。系河南省戲劇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戲曲協會越調研究會常委。1988年被評為國家二級演員。被譽為越調藝術「三絕」。曾獲長影第四屆小百花獎。在幾次進京匯報、獻禮演出中,曾受到中央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在繼承老師劉秀榮(藝名雙辮)「貼近生活,情真意切,朴實流暢」特點,又吸收了申派剛健宏亮和毛派柔美純凈的特點。在「剛」與「柔」方面狠下功夫,有廣泛吸收其他劇種的演唱藝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高音激昂清脆嘹亮,低音渾厚淳樸甜美。代表劇目:《沙家浜》、《無佞府》、《秦香蓮》、《三勘蝴蝶夢》、《火焚綉樓》、《義卒烈女》、《果熟季節》、《李雙喜借糧》、《有禮有理》、《忠烈閣》等。
何全志(何派):河南商水縣人,1936年5月15日生。著名越調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文聯理事。自幼跟隨越調名藝人何金堂學戲,後拜李金山為師學銅錘花臉,又改學生行及其他行當,為以後適應塑造各類藝術形象打下了基礎。在表演上深得越調名藝人張秀卿的教益,後又長期與越調表演藝術家申鳳梅合作,深受其藝術影響。1963隨河南越調劇團赴北京演出了《李天保弔孝》、《智收姜維》,分別扮演張忠實和姜維,初露鋒芒,很受田漢,馬連良,李少春,袁世海等藝術家的賞識。1965年初在現代戲《扒瓜園》中飾宋大伯,參加中南戲劇匯演,並赴北京參加全國現代戲匯演,同年該片拍成彩色戲曲藝術片。1979年到1981年間,先後參加拍攝戲曲藝術片《李天保娶親》,《諸葛亮弔孝》,《智收姜維》,分別扮演張忠實,周瑜,姜維。1982年在新編歷史劇《明鏡記》中又成功塑造了魏徵的藝術形象。

⑺ 講述河南戲曲的電影有多少 順便說下電影名 謝謝、

《花木蘭》 豫劇, 河南豫劇院演出 , 常香玉主演,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6年拍攝。
《下鄉與趕腳》 曲劇兩個小戲 鄭州市曲劇團演出 海燕電影製片廠1958年拍攝
《穆桂英掛帥》 豫劇 河南省洛陽市豫劇團演出 馬金鳳主演 江南電影製片廠1958年拍攝
《穆桂英掛帥》 豫劇 河北省邯鄲專區東風劇團演出 胡小鳳主演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959年拍攝
《陳三兩》 曲劇 開封市曲劇團演出 張新芳主演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9年拍攝
《寇準背靴》 豫劇 淮北梆子(屬豫劇沙河調)88歲老藝人顧錫軒主演 安徽電影製片廠1961年拍攝
《朝陽溝》 豫劇 河南省豫劇院三團演出 魏雲、王善朴、高潔、楊華瑞、馬琳主演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3年拍攝
《傳槍記》 京劇 河南省京劇團演出 根據豫劇《傳家寶》改編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
《買牛、扒瓜園》 由曲劇《買牛》和越調《扒瓜園》兩個小戲組成河南省曲劇團、河南省周口專區越調劇團演出,北京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
《山村新曲》 越調 由《夫妻倆》和《賣蘿筐》兩個小戲組成 河南省許昌專區越調劇團演出 毛愛蓮主演珠江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
《人歡馬叫》 豫劇 許昌地區豫劇二團演出 常香玉、任宏恩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
《游鄉》 曲劇 河南省曲劇團演出 珠江電影製片廠1966年拍攝
《七品芝麻官 》 豫劇 河南省豫劇院二團、鶴壁市豫劇團聯合演出 牛得草、吳碧波主演 北京電影製片廠1979年拍攝
《卷席筒》 曲劇 鄭州市曲劇團演出 海連池、董秀娟、吳自力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79年拍攝
《包青天》 豫劇 商丘地區豫劇團、安陽市豫劇一團、開封市豫劇團聯合演出 張寶英、吳清平主演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馬影業公司1980年聯合拍攝
《李天保娶親》 越調 根據越調《李天保弔孝》改編 周口地區越調劇團演出 馬蘭、陳靜、何全志主演北京電影製片廠1980年拍攝
《諸葛亮弔孝》 越調 周口地區越調劇團演出 申鳳梅主演 北京電影製片廠1980年拍攝
《白奶奶醉酒》 越調 許昌地區越調劇團演出 毛愛蓮主演 長春電影製片廠1981年拍攝
《包公誤》 豫劇 河南省新鄭縣豫劇團、開封地區豫劇團聯合演出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1年拍攝
《智收姜維》 越調 舞台劇名《收姜維》 周口地區越調劇團演出 申鳳梅主演 珠江電影製片廠1981年拍攝
《背靴訪帥》 曲劇 舞台劇名《寇準背靴》 洛陽地區曲劇團演出 馬琪、周玉珍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2年拍攝
《風雪配》 曲劇 河南省曲劇團演出 王秀玲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2年拍攝
《洛陽橋》 豫劇 洛陽市豫劇團演出 曾廣蘭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82年拍攝
《桃園喜》 豫劇 舞台劇名《小白鞋說媒》 商丘地區豫劇團演出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2年拍攝
《程咬金照鏡子》 豫劇 珠江電影製片廠1983年拍攝
《樊梨花》 豫劇 開封市豫劇團、開封市實驗劇院聯合演出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3年拍攝
《風雨情緣》 豫劇 舞台劇名《大祭樁》 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出 王清芬、修正宇主演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984年拍攝
《三全其美》 豫劇 舞台劇名《金雞引鳳》 洛陽地區豫劇二團演出 李金枝主演 北京電影製片廠1984年拍攝
《花槍緣》 豫劇 舞台劇名《對花槍》 洛陽市豫劇團演出 馬金鳳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卷席筒續集》 曲劇 鄭州市曲劇團演出 海連池、董秀娟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巧配鴛鴦》 豫劇 鄭州市豫劇團演出 王希玲主演 湖北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倔公公犟媳婦》 豫劇 河南省豫劇三團演出 長春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文帝殺舅》 豫劇 湖北省老河口市豫劇團演出 天山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棒打薄情郎》 豫劇 河北省邯鄲地區東風劇團演出 北京電影製片廠、河北電影製片廠1986年聯合拍攝
《芙蓉女》 豫劇 舞台劇名《宇宙鋒》 河北邯鄲東風劇團演出 北京電影製片廠1986年拍攝
《七奶奶》豫劇 舞台劇名《花打朝》 洛陽市豫劇團演出 馬金鳳主演 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馬影業公司聯合拍攝
《抬花轎》 豫劇 舞台劇又名《香囊記》 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出 王清芬主演 浙江電影製片廠1986年拍攝
《武當仙袍》 豫劇 湖北省十堰市豫劇團演出 峨眉電影製片廠、河南電影製片廠1986年聯合拍攝
《丫環傳奇》 豫劇 河北邯鄲東風劇團演出 上海電影製片廠1986年拍攝
《倒霉大叔的婚事》 豫劇 許昌市豫劇團演出 任宏恩、艾立、湯玉英主演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河南電影製片廠1987年聯合拍攝
《鴛鴦戲水》 豫劇 鄭州市豫劇一團、二團演出 王希玲、小香玉主演 深圳影業公司1988年拍攝
《閻家灘》 曲劇 南陽市曲劇團演出 河南省電影公司、南陽市文化局1998年聯合攝制
《鄉村警官》 豫劇 李樹建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2002年拍攝
《幸運十點鍾》 豫劇 河南電影製片廠2003年拍攝
《我愛我爹》 豫劇 舞台劇名《老子兒子和弦子》 任宏恩 、王希玲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拍攝
《我愛我孫》 豫劇、東北二人轉 任宏恩、高秀敏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拍攝
《村官李天成》豫劇,賈文龍、汪荃珍主演,河南豫劇三團演出
《五世請纓》豫劇,王惠主演、河南省豫劇一團演出
《程嬰救孤》豫劇 根據《趙氏孤兒》改編 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出 李樹建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2010年拍攝
《三哭殿》豫劇,賈廷聚主演
《桃花庵》 豫劇 河北邯鄲東風劇團演出 苗文花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河北電影製片廠2010年聯合拍攝
《清風亭》 豫劇 舞台劇又名《清風亭上》 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出 李樹建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2011年拍攝

希望你滿意

⑻ 跪求馬蘭電影,【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馬蘭電影,在線觀看免費資源
劇名:李天保娶親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提取碼:27ux
劇名:你好李煥英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提取碼:aab1


⑼ 張秀蘭的為人處世

而後,十年浩劫中她下放煙廠工作。1980年初,在珠江電影製片廠為越調劇團拍攝電影《收姜維》的前夕,申鳳梅專程把她請回來參加拍攝,繼續與其配戲,飾演老趙雲。由於多年的操勞,使她患上了多種疾病,回團不久就退休了,但她仍把越調戲劇作為自己的生命依託,嘔心瀝血整理、挖掘越調傳統劇目,培育越調新秀。她常說:「戲就是命,戲為人而立,人為戲而活。」她把自己的演出經驗和技巧毫無保留的貢獻給劇團和後人。她從藝一生,肚子里盡是戲,為搶救越調藝術遺產,她主動為藝術部門提供幫助,買錄音帶把原來的老唱段和失傳的傳統戲曲錄制下來,讓我們作資料保存. 誰向她詢問,她就主動提供.著名越調戲劇編導閔彬就根據她提供的唱詞對李天保娶親、白奶奶醉酒等戲劇進行了加工修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年來,在她的輔導下,孫女瑩瑩憑著越調戲曲先後獲得了河南電視台「梨園春總擂主獎」、「中國戲曲小梅花獎」和首屆中華姓氏文化節「最佳才藝獎」等。為越調藝術爭得了榮譽。
張秀蘭為人處世剛正不阿,忠厚善良,對內倍施慈母之愛,對外廣增友善恩澤,扶危濟困當仁不讓。在家與子女、兒媳沒有紅過一次臉,她退休後義務向市民傳授太極劍法、拳術,不收受任何好處。別人有難總是傾心相助,多次主動接濟困難老藝人,遇到損害群眾利益的不平事,總愛挺身而出,抱打不平。眾人稱頌,有口皆碑。省越調劇團副團長董建功談到張秀蘭時曾感慨的說:「張老師一輩子認認真真演戲,正正派派做人,忠厚耿直,無私無畏,不俗不媚,崢崢傲骨,在文藝界真是難能可貴!」她病重住院期間,全團老少,紛紛前往探視,曾得其恩澤、教誨的忠男、義女們主動尋醫買葯,伺奉床前. 逝世後舉團悲痛,隆重弔唁;、親朋好友爭向護靈守孝,情溢於表;有感於張秀蘭的威望,區民政局福壽園的職工們主動把園內最顯著的位置——臨山傍水的第一排第一號墓地,留給了張秀蘭,並免費為她刻鑄了碑文。河南省越調劇團當年在悼文中,給了她很高的評價,稱之為德藝雙馨的傑出越調表演藝術家、為越調藝術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越調表演藝術家張秀蘭與世長辭! 時過一年,又值六月天.追憶往昔倍感惜憐.特寫小詩遙祭英靈,以表思念!
越 調藝 苑蘭 花 秀,
杜 鵑啼 血六 月 天.
藝 德人 品垂 青 史,
煌 煌藝 星曜 百 年!

閱讀全文

與免費越調電影李天保娶親全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自己去看電影怎麼拍視頻 瀏覽:293
夜宴這部電影好看嗎 瀏覽:90
華為怎麼買電影票 瀏覽:182
電影片段如何剪輯成原創 瀏覽:69
電影如何設置英語字幕 瀏覽:37
奇門遁甲電影2018免費觀看 瀏覽:770
有總裁這個角色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7
一部電影賣給優酷多少錢 瀏覽:3
抖音免費看的三部電影 瀏覽:923
尋夢環游記電影免費觀看hd 瀏覽:228
電影的英語怎麼組詞 瀏覽:794
頭號玩家電影院叫什麼 瀏覽:55
只有男子的城市是什麼電影 瀏覽:3
電影翻拍文學多少錢 瀏覽:645
兆鵬和冷秋月什麼電影 瀏覽:224
好看的90年代老電影 瀏覽:785
挪威的森林電影好看站 瀏覽:851
南瓜電影會員如何下載 瀏覽:501
三英雄電影有哪些人 瀏覽:755
賣原汁內褲被要求退貨是什麼電影 瀏覽: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