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封神榜主要內容
講述商紂王的殘暴無道,又荒淫無度,拜祭女媧娘娘廟時因為仰慕女蝸,向女媧娘娘表達愛意,引起女媧大怒,為了報復,於是冥冥中安排了妖狐前來顛覆商朝江山。紂王十分寵幸妲己,對她言聽計從。妲己說要吃比乾的玲瓏七竅心,紂王就將比乾的心挖出來,忠臣比干冤死。妲己要造酒池肉林,一具具年輕的生命就此慘死,甚至一旁規勸的姜皇後亦不能倖免遇難。
《封神榜(1990)》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FWoN1ar86WeYDABevxyQAA
提取碼:ui3x
紂王(達奇 飾)荒淫無度,竟在拜祭女媧娘娘廟時輕薄女媧娘娘金身,引起女媧大怒,於是冥冥中安排了妖狐前來顛覆紂王江山。妖狐殺死了被選送入宮的美女妲己(傅藝偉 飾),並上了她的身,從此商朝永無安寧。紂王十分寵幸妲己,對她言聽計從。
Ⅱ 新神榜:楊戩電影里抱琴的是
封神榜里魔家四將,在封神里他們4兄弟屬於紂王陣容的,封神戰役中身死上了封神台最後被封為四大天王,抱琴的那個是四大天王里的魔禮壽,原著中抱的是碧玉琵琶
Ⅲ 觀看《新神榜楊戩》觀後感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觀看《新神榜楊戩》觀後感(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新神榜:楊戩》相較於追光之前的動畫作品相比,在劇情方面提升很大,敘事節奏上也有所改善,片方終於靜下心好好講故事,去匹配他們技術上的長板。
個人感覺與封神榜的結合很好,闡教、截教的代表人物在電影中登場。封神之後兩派人物也走向了不同的兩個方向。
十二金仙中的代表人物「玉鼎真人」作為曾經的正派,在封神大戰結束之後回到金霞洞繼續修行,代表著傳統的一派,隨著時間的發展,思想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懼留孫借出的捆仙鎖,太上老君借出太極圖,以及玉鼎真人所說的是多方勢力達成的共識,並不像電影中僅僅展現的只有金霞洞一方的勢力,背後所隱藏的是代表傳統不支持變革的一派。他們借用楊戩一家的固有使命,將代表萬物循環更迭的「玄鳥」進行鎮壓,守住自己的權勢,讓本該遵循萬物守恆的定律,變成不惜一切固守傳統勢力,直接導致楊家一脈的使命發生巨大變化,給楊戩的命運帶來轉折,為傳統一方勢力走向毀滅做了鋪墊。
申公豹作為曾經截教的反派人物,在封神之戰中,正式因為他不斷的勸說各個截教的師兄弟加入到戰爭中,導致他們一個個走向了滅亡。在電影中,申公豹繼續沿用了這種設定,他攛掇巫山神女和沉香共同尋找寶蓮燈,幫助沉香劈山救母,這次的出發點除了為自己不公的遭遇,也為了打破現有的常規,雖不是完全的正派,但也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喜歡這版的申公豹。
魔家四將在封神之戰中是申公豹請出山對抗姜子牙的四員大將,但最終卻折於楊戩之手,封神中楊戩變身為魔禮壽的寵物「花狐貂」,才導致四人的失敗。電影中,導演用巨型花狐貂抓住了楊戩,也算是對封神榜的致敬。封神之後四人成為天庭的「四大天王」守護著傳統的一派,在電影中成為玉鼎真人的幫手,一同與曾經的盟友申公豹進行對戰,足見封神之後人性的轉變。
導演把兩代救母的故事巧妙的進行了融和,終於跳脫出以往傳說中因為仙人不能相戀,不同階級不能通婚的固有思維,對此進行徹底的改編。給出了一個新的設定,變為如何看透自己使命的本質,不僅要打破規則,同時要遵循萬物的自身循環,同生同存。
很喜歡導演對「玄鳥「」的設定。被鎮壓的「玄鳥」不在是傳統意義的妖魔,它有它的可怕,但同時它也有存在的意義。誰說鎮壓了它就能帶來平安,鎮壓之後人間一樣是戰爭不斷,天界也一樣發生了巨變,給人帶來深思,傳統的方式真的能繼續保護世界嗎?「玄鳥」的存在,是世間守恆的存在。玄鳥出並不代表毀滅,它更像是打破固有的存在,舊的秩序需要打破,每次它的突破雖會帶來災禍或戰爭,但一切結束之後,才會帶來新的秩序,維護更好的世間和平。萬物更迭有它自有的一套邏輯,誰說妖魔就不能夠出來,誰說妖魔就不能保護世間,憑什麼現在的所謂正道說的就一定是對的。用「玄鳥」的設定,來打破傳統的方式,真的讓人稱贊。
故事的結尾,也不在是傳統的大團圓,它是哀傷的,充滿遺憾的,當三聖母跟她母親一樣與玄鳥融為一體,守護世間萬物時,楊戩一家的使命才最終完整的展現在觀眾面前。我喜歡這種遺憾,遺憾才是真實的。
我不是很同意很多人說電影中的女性角色都是工具人的說法,正式因為有了楊家女性角色的犧牲才帶來了世間萬物的能量守恆,這種大愛和犧牲,是神聖的。
最後再說說主角楊戩,很多人說這部片子更像是沉香傳,楊戩彷彿工具人一般串起了這一切的故事。說實話我也有這種想法,但是再二刷之後,發現其實這一切都是楊戩人物成長的寫照。劇中的他一句自嘲,說盡了自己的無奈與成長「從梅山幕府到賞銀獵手,再到蓬萊逃犯,哥幾個跟著我混的越來越差了」幾個兄弟怎麼說呢:快意自在!就是這「自在」二字,說的太好了!他從曾經的二郎顯聖真君,應妹妹的捨身震山封閉了原神不願在理世事,再到沉香的出現,親情的牽絆和守護世間的責任,讓他重新覺醒,這次的是原來的他也不是原來的他,是全新的楊戩,是悠然自在,真正做自己的楊戩!
這個楊戩雖然還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是值得細細品味,希望追光後續的「新神榜」系列電影,繼續帶來新意和驚喜。
最近看了個電影,名字叫《新神榜:楊戩》
這個片子的對白里,幾乎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二郎神」這三個字。只有木二——楊戩。
是不是有點明白了?楊戩是個人,擁有人的喜怒哀樂,面對沉香會內疚,面對師父會困惑,面對巫山神女會質疑,面對猿猴的挑釁會忍耐,面對酗酒的申公豹會同病相憐的嘆氣。楊戩是個從神壇上走下來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帶著天兵天將行使職責的有職位的神。
楊戩和沉香之間的長輩與晚輩的關系也很含蓄。在沉香出現之前,楊戩只要照顧好哮天犬就好了,而得知沉香是自己的侄子這件事兒同時見到沉香做事狠辣後,楊戩有很深的內疚、心疼。看到沉香手裡的寶蓮燈心把手腕燒黑了那段,能看出這種長輩的心疼。
楊戩在電影里並不像《寶蓮燈》故事裡,二郎神代表天庭處處阻撓沉香,而是在尋找沉香的過程中,慢慢發現原來神女在找沉香、四大天王在找沉香、最終發現師父玉鼎真人也在找沉香。
各種勢力勢均力敵,而矛頭指的都是「劈山救母」放玄鳥的事兒。
所以最後楊戩終於擺脫了師父手裡棋子這個定位,做出了自己的人性判斷,站在沉香的立場上幫他劈山救母,把玄鳥給放出來了,同時也藉助玄鳥的力量恢復的天眼。可見……玄鳥未必像師父說的那樣是天地大劫之力。
最後,我覺得動畫電影是一個不同於其他電影的存在,不管是形象還是場景都是一遍一遍打磨出來的,既然故事裡有文化沉澱、角色有歷史神話的背景,很多時候既不能違反歷史上這個人物本身特性,又需要按照現代人的思維方式從新理解人物各種行為的出發點,才能抓住人物特點讓角色跑出自己的故事來。
當然我也就是根據我自己的歷史知識和看電影的理解,聊聊我的想法。
晚上七點看的追光動畫最新的電影《新神榜:楊戩》,因為過於期待,一整天看了很多遍豆瓣和貓眼的評論,果然又看到了熟悉的評價:特效不錯,但劇情太差,太差!
心裡有點擔心,但並沒有打消想看的念頭。坐下來以後,隨著影廳燈光漸暗,一顆心也慢慢沉了下去:開頭的二十分鍾,實在有點坐立難安,問號也越來越大,難道這次,劇情真的崩了?我也明白前面的劇情只是為了交代環境背景,樹立人物形象,引出主線故事,但怎麼看都有點過於俗套,缺乏新意(具體表現就是追逐賣葯小童的段落)。相比之下華麗的場景便顯得空洞,令人不安。
這種感覺直到沉香的出現才有所好轉,電影彷彿找到了一個平衡點,來分擔楊戩人設的薄弱,加深故事的懸念。而後便完全由楊戩追著沉香跑,沉香奔著寶蓮燈去,來推動故事的發展。當然也展現了很多絢麗宏大的場景,這里不得不說追光主創們的想像力,確實好,他們創造,並且展現出了一個多姿多彩的仙界。
而且最重要的',他們讓這個仙界落了地。中國的神話故事裡從來只有幾個名稱,沒說過這些地方是怎樣的,但在新神榜的世界裡,你可以看到神仙們居住的地點和生活日常。他們的生活里也需要交通,也需要工作(順風耳當小廝),也需要娛樂(賭博和聽戲看舞)。為了生活,落魄的二郎神,也需要當賞金獵人。仙界的神仙們不僅有元神,也有生活,所以這個世界是有血有肉,有表有里,令人願意相信和信服的。
飛天舞蹈絕美,隔紗對望好看,元神大戰超燃,華山跑酷很帥,但這些並沒有打消我對「劇情不好」的疑慮。直到楊戩落入太極圖中,我才真的放下了「劇情不好」這個擔心。隨後的段落是全片的高潮,不僅運用了大量的水墨特效,而且真正做到了劇情和畫面,都好看!
楊戩一落入太極圖里,就展開了各種場景的切換,同時展現他不同時期的經歷(帥出天際),基本概括了楊戩的一生:小時候隨師父學藝——學成後劈開桃山——參加周商大戰——列榜封神——楊嬋跳下華山,揮斧封山,傷了天眼(此時玄鳥之力已經很強)。
然後就是和師傅玉鼎真人的對話,也揭露了全片的主旨。先是玉鼎真人重復了一遍謊言:楊戩的母親和妹妹被封山下,都是為了天下蒼生。這句話其實並沒有錯,只是角度不同。
《新神榜:楊戩》,追光系列的畫面新高,劇本新低。兩個小時在電影院里簡直是大折大磨。這次的視覺效果有多麼驚艷有多麼富有想像力我不想多說了,追光這個公司做特效一直可以的,但是這個片子視效有多頂,劇本就有多爛。以下內容是對這部電影劇情的純吐槽影評。
首先是角色塑造,只能說電影對這幾個角色的塑造都很失敗。第一主角楊戩,整部電影里我根本不知道他想干什麼,也不知道他這樣做是為了什麼,也不知道最後是什麼讓他打開了他的天眼——整部電影就跟一個導游一樣,串聯起一場又一場戲,向觀眾展示一個又一個視覺奇觀,然後到影片結尾,天眼一開,燃的音樂一響,煽情的橋段再一放(MD怎麼哪都有煽情),電影結束了。沉香的角色塑造同樣雞肋,開頭的時候我還以為那是一個狠角色,到後面主角團說幾句就改邪歸正了,跟著主角團打boss去了,合理的鋪墊一點都沒看到,非常典型的「開關式人物轉變」。影片從頭到尾對主角的刻畫都是一盤散沙,流於表面的形式,僵硬又死板,更不用提什麼「人物弧光」了。
配角的塑造更是災難。先說反派,一般的電影里主角應該面對的是一個非常強大的、能夠撐起整部電影的反面力量,但是本片反其道而行之。本片的反派就是楊戩的師父,前半段還藏的挺好的,我還以為「魔族四兄弟」只是反派勢力的很小一部分,結果到最後還真就這么幾個人,再加上楊戩的師父。不是,我說大爺,咱都那麼有能耐了,就不能再多叫點人?也是,人再多幾個主角團哪能贏啊。這些反派被打敗的方式更是離譜,就是一個玄鳥從華山飛了出來,然後直接把這幾個人滅了。我當時坐在電影院里,小小的眼睛寫著大大的疑惑,心想真能這么簡單?結果電影告訴我,還真就那麼簡單。看得出來追光在這里想要搞出一些「權力陰謀」的味道,但是這樣過家家似的弱智的權謀,不搞也罷,沒有更好。
這部電影里最慘的還得是各種各樣的配角。純純工具人,超級大冤種,一點立體感都沒有。姥姥那個角色一開始還挺煞有其事的,整得特別神秘,楊戩還在那跟名偵探柯南似的一頓破案,讓我一度以為那人是個狠角色,結果後面被反派抓住之後就一直是一道靚麗的背景板;楊戩飛船上他的跟班一開始還露個臉,活躍活躍氣氛,楊戩被傳送到人間之後就沒影了,對劇情的推動力無限接近於零;申公豹一開始還可有雄心壯志了,在屋頂上一頓侃大山,結果沒演一會就領便當了,我都替他感到惋惜。我覺得要是這些角色能穿越到現實,編劇估計過不了多久。
除了人物塑造的缺陷,影片的情節推進也非常生硬。基本上每一個重要的信息,無論是背景信息的補充,還是引導劇情發展的新信息,都是通過角色(尤其是配角)的一通自我感動一般的長篇大論交代出來的。好像他們存在的唯一價值,就是讓編劇得以通過他們之口把觀眾需要的信息吐露出來。如此笨拙、生硬的伎倆竟然從影片開頭一直用到結尾,就連正反雙方馬上要大決戰了還在叭叭。這些角色發表演講的時候說得那叫一個慷慨激昂,我在影院看的時候那叫一個腳趾扣地。我理解各位都是神仙,但咱們能不能好好跟人家交流啊,就一定要把那一堆不合時宜的廢話說出來嗎?
歸根到底,這都是編劇自身水平不夠,把自己筆下的角色全當成了提線木偶,和展示奇觀的工具,而忽略了人物塑造和情節發展的機理。如此呈現出來的視覺奇觀固然宏大,但如此奇觀卻很難讓觀眾信服。近幾年國產動畫的技術水平大家有目共睹,現在國漫最缺的,是一個靠譜的編劇。
空降本周末上映的《新神榜:楊戩》(下文簡稱為《楊戩》),剛發出定檔消息就撩得我心癢難耐,作為一個還算忠實的「追光動畫」觀眾,我迫切地在周五時一睹為快了。
可以說,這部片子在製作技術層面一如既往地保持了高水準,設計、畫面、配樂和美術風格等都令人驚喜連連,並且它通過不斷的場景切換和元素堆砌,做到了讓觀眾的眼睛和注意力應接不暇,這點真的很厲害。
與此同時,《楊戩》的劇情相比起之前的作品也有了進步,至少不再生硬和擰巴了,只是還不夠流暢,敘事也抽象了些,依舊免不了被許多人吐槽。
看得出來,追光在努力改變一直以來「畫面強、故事弱」的狀態,好消息是這回確實有了點成效,壞消息是仍沒有本質性改善……現在更關鍵的問題是:喜歡追光動畫風格的人固然可以繼續享受,可那些有著更高期許的觀眾們,還能夠等待多久?
首先,我照例還是要狠狠吹一番《楊戩》漂亮的美術風格。
如果說《新神榜:哪吒重生》是「封神魔改版民國風未來賽博朋克」的話,那麼本片就是「封神輕奢版仙俠風蒸汽朋克」。
我印象最深刻的場面,就是影片開場後重點展示的蓬萊仙島,這座基於現代城市規劃創建的仙島,在進行了立體式的未來化改造後,又套上了一層神話古風的皮囊,實現了獨樹一幟的多類型設計的整合。
有些人可能覺得太「縫合怪」了些,但我很欣賞主創們這份貪婪的追求,以楊戩抓捕通緝犯的那場戲為例:從傳統的街角武打巷戰,到潮流的機械飛行器追逃,再到科幻的懸浮空島穿梭,很流暢,也很亮眼。
此外,方壺仙島、瀛洲仙島、玉泉山金霞洞等仙家洞府,也呈現了各不相同的古典氣派。
在此基礎上,影片又做了大量凡俗化的修改,例如瀛洲仙島充滿市井氣息的賭場,方壺仙島載歌載舞的樂坊等,以符合「封神大戰後天界神力受損,神仙們沒法再隨意飛行」的設定。
除了大景觀好看,《楊戩》在角色、妖獸、道具、動作戲等許多相對「細小」的層面上,也貢獻了許多別出心裁的成果。
「加油站」(混元氣補給站)里有「手之目」監工和「小精怪」奴隸,順風耳在賭場里成了一名跑堂小二,經過改造的瓊樓玉宇里再次跳起了凌空翻舞的天女散花,申公豹和沉香的配合作戰讓人眼花繚亂,巫山神女美麗又致命的攻擊,人界的清冷凋敝和爭戰不休,太極圖中的水墨3D風再現……
隨便一回想,我腦袋裡就冒出了一大堆好看的畫面、場景和人物——這是影片最值得誇贊的優點:幾乎每過10分鍾左右,影片就能跳出幾個新鮮的元素來,或新奇,或養眼,或炫酷,或唯美,真正做到了讓觀眾在「視覺與注意力」上目不暇接。
因此我可以說,《楊戩》在設計創作上是一部相當出色的冒險片。
下面就該談談存在不少問題的角色塑造和劇情編排了。
人物方面,配角們幾乎都塑造地很好,執著的沉香、堅定的婉君、放浪不羈的申公豹、食古不化的玉鼎真人等等,都足夠鮮活,即便是魔禮海的火爆、魔禮紅的板正、老姚的沉默、哮天的歡脫等,通過一言一行也能迅速落位,反倒是主角楊戩最沒個性。
從角色定位上來說,封華山、閉天眼後淪為賞銀捕手的楊戩,是那種又頹廢又閑適又內斂的浪子形象,需要有足夠重大的變故,才能一點點喚回他的認真和心火,可片中的楊戩卻始終處在一種被動前進的狀態,本就難以描繪的性格,變得更難讓人信服了。
配角只需把握好一點便能形象鮮明,而主角則要通過多層次的展現才能凸顯個性,如此一對比下,影片的人物呈現自然不夠理想。
再來說劇情,其實這次《楊戩》的故事相比之前追光動畫的作品,已經有了一些進步,結構完整,動機充分,沒有太多莫名其妙和匪夷所思,都算是可以理解的內容。
影片通過楊戩的委託和經歷,層層遞進地交代了故事背景和人物關系,再附以冒險片和偵破片的形式,一步步交代了不明確的疑點和真相,過程本身沒啥可指摘的。
問題在於,《楊戩》敘事方面的節奏與冒險進程的精彩不夠同步,後者讓觀眾應接不暇的同時,前者卻顯得小心翼翼,尤其到了中後段時還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卡殼與停頓,隨後這些裂縫不僅沒彌補還持續放大,時間一久,自然又令人產生了「劇情與畫面不匹配」的感覺。
同時,幾位主要角色的行為動機單個去看都蠻充足,疊加到一起就不夠完滿了,一不留神又犯了「果先於因」的老毛病。
話雖如此,我還是要誇獎《楊戩》故事的立意:世界本是循環往復,每當宇宙運行動力不足時,便會有新力量湧入重新洗牌,金霞洞是上一次楊戩劈桃山後的受益者,這一次便成了阻撓沉香劈華山的阻撓者,當楊戩明白一切後,他便幫助外甥完成了他們家族的使命,世界會因此大亂,也會在不破不立中再次新生。
在同類作品都在喊「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當今,《楊戩》用打敗假借天命謀私利之人的行為,完成了一場「順應天命」的儀式,也算是在奇幻類故事越來越同質化的環境下,唱了一段有些新意的曲子。
另外再小小地吐槽一下,從《新神榜:哪吒重生》中開始亮相的「元神」(法相天地)設定,雖然在《楊戩》中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打得卻不夠痛快……
照理說,申公豹的猛虎劍客、沉香的斗笠少年、四大天王的復刻神像等元神相繼亮相,已經夠讓我滿意的了,偏偏最後大決戰時,楊戩的「二郎真君」就只出現了幾個鏡頭,用開山斧借玄鳥之力,只一招,便擊敗了玉鼎真人和三位天王——理智告訴我這樣很真實,可如此反高潮的設計,情緒上我根本不過癮啊。
總得來說,《新神榜:楊戩》肯定值回票價,在此依然推薦一看。
我覺得這是追光目前為止最好的作品。有著我認為是追光最不違和的背景設定,講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有很多人說沒看懂,我說說自己對劇情的理解。
玄鳥之力會帶來天地大劫,每逢大劫後封神榜就會重排。楊戩母親鎮桃山壓玄鳥,闡教利用楊戩劈山,玄鳥出,引發上一次天地大劫(那次大劫之後神仙妖怪們都不能飛了),人間商周大戰,闡教藉助周而取得了神界的權力地位(闡教弟子們封神榜上排名靠前)。大戰後,諸神重新鎮玄鳥於華山之下(四大天王有參與——沉香申公豹去拿燈罩時,持劍的增長天王親口說的),楊嬋守山(沉香家在華山上),寶蓮燈是女媧賜給她的法寶(所以寶蓮燈只有楊家的血脈能催動,能鎮玄鳥,也能劈山)。玄鳥鎮得越久,力量越大,終有一日是守不住的。十二年前玄鳥欲破山而出,闡教要保住現有的地位,因此玉鼎真人派楊戩去助楊嬋鎮玄鳥,楊嬋犧牲自己封山(二人還不明真相)。如今沉香想劈山救母,闡教當然要阻止他。這就是故事脈絡。
細節都在台詞里!楊戩船上的聊天:「那場天災是什麼時候的事來著?」「太久,忘了。」「那一次天災後,神仙妖怪們都不會飛了,除了這長翅膀的。」太極圖中「還記得你劈山後發生了什麼嗎?」——楊戩閃回戰場(也就是闡教利用他劈山後,玄鳥出,商周大戰,他被師門派下山助周的場景)——那次玄鳥之力影響太大,神仙妖怪們不會飛了。像這樣的細節非常多。
婉羅和申公豹都不滿封神榜排名,利用沉香找寶蓮燈和劈山(寶蓮燈在十二年前鎮山時碎了),他們想放出玄鳥重排封神榜以獲得更大的權力地位,婉羅的理由還有一個:對女人地位不滿。我認為婉羅是知道木二郎就是楊戩的,她引來楊戩是為了讓他明白闡教鎮玄鳥的真相。申公豹被玉鼎真人所殺,婉羅趕到時,申公豹已重傷奄奄一息,婉羅對楊戩說是她給了申公豹一個痛快(實際上是補刀殺掉爭權的競爭對手)。
楊戩被困在太極圖中,知道師傅利用他劈桃山的真相後,借玄鳥之力沖開天眼、破了太極圖陣法。他對玉鼎真人說:「不要一錯再錯」,對沉香說:「我和你母親守護的是世間萬物,不是金霞洞(金霞洞寓意闡教目的)」。
玄鳥之力很強大,楊母鎮桃山壓玄鳥,早和玄鳥之力化為一體。只有血親才能劈開山(所以闡教要利用楊戩),桃山開卻不見母親,母親元神出來後安慰傷心流淚的兒子:她消散後與萬物融為一體,守護世間安寧,想她了就看看滿天星光、萬家燈火,那就是她。同理楊嬋沉香也一樣。楊戩讓沉香劈山是反抗自己親人鎮山的命運、反抗玉鼎真人一派的利用,雖然他很清楚沉香劈開山後要面對的會是什麼。
以上是我8.21二刷後對劇情的理解,一家之言。
Ⅳ 狄仁傑里的四大天王都叫什麼名字
四大天王分別是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和多聞天王。具體介紹如下:
1、持國天王
「持國」的意思是慈悲為懷,保護眾生。持國天王手捧琵琶,他的使命是要用音樂使眾生皈依佛教。
2、增長天王
「增長」的意思是傳令眾生,增長善根。增長天王手握寶劍,象徵著慧劍斬斷人間煩惱,同時保護佛法不受侵犯。
3、廣目天王
「廣目」的意思是觀察世界,護持人民。廣目天王臂纏金龍,他是龍族的首領。他的另一手上拿著寶珠,象徵內心的篤定。
4、多聞天王
「多聞」的意思是精通佛法,福德聞名。多聞天王左手握銀鼠,右手持寶傘。寶傘用以遮蔽世間,避免魔鬼侵害,護持人民的財富。
(4)魔家四將電影免費看擴展閱讀
四大天王創作背景
狄仁傑大破神都龍王案,獲御賜亢龍鐧,並掌管大理寺,使他成為武則天走向權力之路最大的威脅。武則天為了消滅眼中釘,命令尉遲真金集結實力強勁的「異人組」,妄圖奪取亢龍鐧。
在醫官沙陀忠的協助下,狄仁傑既要守護亢龍鐧,又要破獲神秘奇案,還要面對武則天的步步緊逼,大唐江山陷入了空前的危機之中。
四大天王起源
四大天王是起源於印度的佛教中的護法神,但到了中國,「四大天王」也成了道教里的四位大神。在小說《封神演義》里,「四大天王」被稱為「魔家四將」,分別為東方持國天王魔禮海、西方廣目天王魔禮壽、南方增長天王魔禮青、北方多聞天王魔禮紅。
Ⅳ 魔家四將是不是天庭後來的四大天王,他們屬於道教還是佛教
嚴格來說他們應該屬於截教,既不是道教也不是佛教,但是後來大家都把截教歸納到道教中了,就像原先電影中的茅山,所以大致上算是道教
Ⅵ 楊戩電影裡面的四兄弟是誰
四大天王是《封神榜》中鎮守佳夢關的魔家四兄弟,分別是有青雲劍的魔禮青,有混元傘的魔禮紅、有風火琵琶的魔禮海和有花狐貂的魔禮壽。
Ⅶ 封神英雄榜魔家四將扮演者
張海峰。
張海峰,1985年12月27日出生於中國浙江金華,內地男演員,第六屆(2019年)橫店影視文榮獎組委會獎優秀特約演員獲得者。
在《封神英雄榜》中飾演魔禮青,魔家四將之首的大哥,神通廣大,手持青雲劍,用一根虎頭槍,還有白玉金剛鐲。
為聞仲太師手下,奉命鎮守佳夢關,最終和三個弟弟一起陣亡於黃天化的攢心釘之下,戰死之後被封神,稱為增長天王,負責職風。
相關作品:
1、《回到明朝當王爺之楊凌傳》
《回到明朝當王爺之楊凌傳》是由慈文傳媒、東陽紫風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天貓、優酷聯合出品,蔣勁夫、袁冰妍、劉芮麟、柳岩等人主演的古代傳奇劇。
該劇講述了楊凌從一個普通秀才,成為了大明王朝的異姓王爺,實現了其跌宕起伏而又波瀾壯闊的傳奇人生的故事。
2、《拯救者》
《拯救者》是由劉濤、郝萬軍執導,王駿毅、唐熙、趙文琪主演的抗戰劇。
該劇根據程文圃的長篇小說《人偶》改編,講述了「皖南事變」時期,新四軍與日軍別動隊之間鬥智斗勇的故事。
Ⅷ 封神宇宙電影順序
第一階段:《哪吒》、《姜子牙》、《哪吒2》、《楊戩》、《姬發》、《封神演義1:鳳鳴岐山》。
第二階段:《哪吒3》、《楊戩2》、《姬發2》、《雷震子》、《封神演義2:武王伐紂》。
第三階段《土行孫與鄧嬋玉》、《姫發3:內亂》《姜子牙2》、《雷震子2》、《黃天化大戰魔家四將》、《姜子牙3》、《申公豹》《封神演義3:誅仙通天》。
第四階段《雷震子3》、《楊戩3:梅山七怪》、《封神演義4:牧野之戰》。
《哪吒之魔童降世》取得有史以來最好成績
電影《姜子牙》定檔2020年大年初一,也使得「封神電影宇宙」的開啟眉目漸展。在此之前,在異彩紛呈的2019年暑期檔中,作為該系列首部作品,《哪吒之魔童降世》獨領風騷,不僅取得中國動畫電影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而且位列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二。
而《姜子牙》首次被公之於眾,也是在《哪吒》片末的「彩蛋」中,一句對白「姜子牙,你可知罪」所引發的種種猜想,使人們驚喜地意識到這兩部同樣改編自《封神演義》的電影作品將在影像文本內部發生某種互文與關聯,並指向了一個更為宏大的未來願景——「封神電影宇宙」的構建。
以上內容參考光明網-中國電影需要一個怎樣的「封神宇宙」?
Ⅸ 《新神榜:楊戩》在哪看
截至2022年9月2日,《新神榜:楊戩》還未下檔,只能在電影院看。
2022年8月19日,由追光動畫出品,趙霽執導,王凱、李蘭陵、季冠霖配音的動畫電影《新神榜:楊戩》在全國上映。
在中國經典神話故事中,「楊戩」這一人物形象時常出現,在《封神演義》中他是威風凜凜、打敗魔家四將的無敵戰神,在《西遊記》中他是戰無不勝、能與齊天大聖孫悟空打得難解難分的二郎真君。但在《新神榜:楊戩》中,他卻成為一個天眼受損、逍遙閑適的「落魄神仙」。
故事發生在商周之戰一千五百年後,天界衰落,蒙冤落魄的楊戩以賞銀捕手為業謀生。一日,楊戩接受了一位神秘訪客的賞銀去追捕一位少年,意外發現少年竟是自己的親外甥沉香。沉香立志要尋回寶蓮燈,劈山救母,卻將釀成大禍。楊戩踏上追尋沉香並揭開塵封往事的旅程。
據悉,《新神榜:楊戩》於2019年初啟動開發創作,2019年下半年故事確定,開始進入前期美術探索和進一步的故事打磨。
在被問及為什麼會選擇楊戩作為「新神榜」系列的第二位主角,導演趙霽表示,人們都知道楊戩,但卻沒有深入地了解過他:「在中國經典神話故事中,楊戩這一人物時常出現,人們對他並不會感到陌生,但是楊戩往往以配角或反派的形象出現,鮮有專門描述他的藝術作品。
在過往的影視作品中,對他的形象刻畫十分固定,甚至有些『臉譜化』──一身正氣、剛正不阿、不近人情的天庭戰神,就像趙子龍一樣,是那種絕對正面的『中國式英雄』,但這一次我們想讓觀眾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他,讓高高在上的楊戩走下神壇,讓他也成為一個有情感羈絆的人。」
Ⅹ 被稱為(四大天王)的是誰
電影-劉德華,
唱歌-張學友,
跳舞-郭富城,
有型-黎 明,
古代的四大天王是誰:
佛教把整個宇宙劃分為「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有慾望的所有芸芸眾生、包括人類都生活於這有情慾界之中。而欲界中有六層天,稱之為「六欲天」。在有四萬二千由旬(一由旬即是軍隊行軍一天的路程,為古印度計算距離的數量單位)高的須彌山半山腰,就是六欲天的第一層天,名為「四天王天」的犍陀羅山,四大天王就居住在這里。這犍陀羅山有四個山峰,分別由四大天王把守著,他們在這里承擔著維護佛教道場安寧的責任。東為持國天王、南為增長天王、西為廣目天王、北為多聞天王。四天王和他們的軍隊、部屬、近侍、隨從、信眾們一起住在有七重寶城欄盾、七重羅網、七重諸寶鈴,還有無數眾鳥相和而鳴的宮殿中,執行著護國利生、勸善懲惡的使命,把眾生的善惡情況記錄在案並及時的匯報和反饋到各個方面。{四天王經}上說:「每月六齋日,四天王下四州,伺察眾生之善惡而報於帝釋」。
為什麼把古印度佛教中四大天王的形象塑成了中國古代的武將形象呢?這是佛教傳入中國後,佛教文化和中華文化相圓融的結果。
這四大天王塑像的原形,他們的出身並不是很高貴,而是屬於那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人物。四大天王原形的由來,源於古典小說「封神演義」,就是我們佳夢關的「魔家四將」。在周武王率兵起義,反對暴虐的無道君主——商紂王的正義戰爭中,這魔家四兄弟曾經率兵於佳夢關一線阻擋周武王東進的軍隊。經過數番爭斗,結果是被周武王的軍隊盡數殲滅,魔裏海、魔里青、魔里壽、魔里紅這四兄弟也亡命於周軍之手。戰爭結束後,這四個助桀為虐的「魔頭」,經姜子牙開封神榜時,就被任命為「四大天王」。高大勇猛、氣勢威嚴的天王塑像,就是根據他們的形象而來。
左邊第一尊,謂「東方持國天王」:因能護持國土、維護道場安寧而得名,專門守護東勝神州。身著白色、穿甲胄、持琵琶,表明他是用音樂來感化和勸導從生斷惡從善。樂司調。
左邊第二尊,謂「南方增長天王」:因能使他人增長善根而得名,專門守護南瞻部州。身著青色、突甲胄、持寶劍,表明他是用武力來懲惡護善。劍司風。
右邊第二尊,謂「西方廣目天王」:因能用凈眼觀察裟婆世界而得名,專門守護西牛賀州。身著紅色、穿甲胄,早期塑像多為手持一種名叫「絹索」、專門用來捕捉敵人的網,現在的基本上都塑成手持的是龍。但是不管怎麼塑都是表明他懲惡護善的辦法不是靠殺,而是把敵人捉起來後強迫他改邪歸正。凈眼、網、和龍,都司順。
右邊第二尊,謂「北方多聞天王」:因福德聞名四面八方而得名,專門守護北俱瀘州。身著綠色、穿七寶庄嚴甲胄、配長刀、右手持傘、左手持銀鼠,表明他是一邊引導眾生向善,一邊用武力來降魔伏怪。傘司雨。
這四大天王手中所持的兵器,其作用和意義合並起來為「風調雨順」。這表示著佛門「庄嚴國土,利樂有情」的偉大情懷和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慈悲心願。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由於四大天王的法力武功都非常高強,所以未來佛在給他們頒發兵器也是法器的時候就留了一手。給他們頒發的是無弦琴、無鞘劍、無須龍、無骨傘。以便他們既能夠維護佛教道場的安寧和保衛未來佛,又能被未來佛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