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一個影片名,大概是講在倫敦出現了一個模仿開膛手傑克的殺人犯,一個年輕的警探和不服他的手下查案的故
不是電影 是英國的一部迷你劇
中文名: 白教堂血案 英文名稱: Whitechapel
你說的這是第一季一共三集
http://ke..com/view/2228396.htm
② 開膛手傑克的背景資料
開膛手傑克(Jack The Ripper)是1888年8月7日到11月9日間,於倫敦東區的白教堂(Whitechapel)一帶以殘忍手法連續殺害至少五名妓女的兇手代稱。犯案期間,兇手多次寫信至相關單位挑釁,卻始終未落入法網。其大膽的犯案手法,又經媒體一再渲染而引起當時英國社會的恐慌。至今他依然是歐美文化中最惡名昭彰的殺手之一。
雖然犯案期間距今已達百年之久,研究該案的書籍與相關研究也日漸增多。但因缺乏證據,兇手是誰卻是各說其詞、毫無交集,因而使案情更加撲朔迷離。可是開膛手傑克的身影卻透過媒體、搖滾樂、玩具等物品不斷出現在今日的大眾文化之中。
◆犯案過程
開膛手的犯案地點集中在倫敦東區(East End of London)白教堂(Whitechapel)附近。這里在當時是著名的移民集散地,遠從俄羅斯和東歐來的數萬移民定居在此。由於收入微薄,此處早已成為貧窮與犯罪的溫床,街頭上流落著無家可歸的流氓與拉客的娼妓。雖然蘇格蘭場於1829年就建立全市巡邏網,但薄弱的警力仍難以負擔每晚有數萬妓女出沒的東區治安。
白教堂連續兇殺案
疑似兇手寄發的第一份訊息"Dear Boss"1888年8月7日一具女屍被發現陳屍東區的白教堂,死者是中年妓女瑪莎·塔布連(Martha Tabram),身中三十九刀,其中九刀劃過咽喉。同年8月31日凌晨三點四十五分,另一位妓女瑪莉·安·尼古拉斯(Mary Ann Nichols)被發現死在白教堂附近的屯貨區(Bucks Row)里,時年43歲。她不但臉部被毆成瘀傷,部分門齒脫落,頸部還被割了兩刀。但最殘忍的是腹部被剖開,腸子被拖出來,女陰也遭利刃嚴重戳刺。
由於該教堂附近甚少發生兇殺案,這兩件案子和之前的幾件殺人案件受到社會大眾的注目,有些媒體甚至以「白教堂連續兇殺案」(the Whitechapel murders)稱之,認為是同一名兇手所為。這樣繪聲繪影的描述引起當地居民的恐慌,於是警方在此投入更多的便衣警探巡邏,當地居民也組織巡邏隊維持治安。如此使人們相信此類案件將不會重演。
開膛手傑克
沒想到8天後,也就是9月8日凌晨五點四十五分,一位居住在漢伯寧街(Hanbury Street)29號的老車夫於其廉價出租公寓的後方籬笆里發現一具女屍,死者是47歲的妓女安妮·查普曼(Annie Chapman)。她與前位死者同樣被割開喉嚨,並慘遭剖腹,腸子被甩到她的右肩上,部分子宮和腹部的肉被兇手割走。其頸部有明顯的勒痕,據說死前曾呼救,但未引起注意。由於這是兇手第一次在住宅附近犯案,時間還是接近清晨的5點以前,卻未發出任何引人注意的聲響,此案成為日後人稱開膛手的兇手所犯下最著名的案件。
9月27日,中央新聞社(Central News Agency)收到一封用紅墨水書寫,並蓋有指紋的信,署名「開膛手傑克」(Jack the Ripper)。信中以戲謔的態度表明自己就是殺死妓女的兇手,並聲稱被逮捕前還會繼續殺害更多妓女。由於這封信以「親愛的老闆」(Dear Boss)起頭,日後便以此稱呼兇手寄發的第一封信。
9月30日凌晨一點,一名馬車夫於住家附近發現伊麗莎白·史泰德(Elizabeth Stride)的屍體。不同於前兩位犧牲者,這位44歲的瑞典裔妓女雖被割喉,但未遭剖腹,而是死於左頸部動脈失血過多。由於犯罪手法不同,有人懷疑此案的兇手與前兩起開腸剖腹的兇案並無直接關系。
就在大批警力趕到伊麗莎白·史泰德陳屍處時,凌晨一點四十五分左右,46歲的妓女凱薩琳·艾道斯(Catherine Eddowes)被發現橫屍在主教廣場(Mitre Square)上。除了同樣被割喉剖腹,腸子甩到右胸外,她還被奪去部分子宮和腎臟。由於巡羅的員警聲稱一點半時這里並無異狀,因而研判死者是在一點半至一點四十五分之間被殺害,並被剖開腹部。兇手行凶手法之俐落,讓多數人認為他可能是專業的外科醫生。
凌晨三點,一位搜尋可疑嫌犯的警員在高斯頓街(Goulston Street)附近發現件沾滿血的衣物,經過鑒定是凱薩琳·艾道斯身穿圍裙的一部分。而在衣物掉落的附近高牆上,發現疑似兇手用粉筆寫下的一行文字:「猶太人不是甘於被怨恨的民族!」("The Juwes are not The men That Will be Blamed for nothing.",但另有刑警記得是"The Juwes are The men That Will not be Blamed for nothing.")。之後警察督察長湯瑪斯·阿諾德(Thomas Arnold )到現場巡視並觀看這句留言,因擔心該牆上塗鴉天亮後被路人看到,反而激起反猶太主義者的情緒,當場下令擦去。
最後一位受害者
隔天,也就是10月1日,中央新聞社又收到一封明信片,內文同樣以紅墨水寫成。信里,寫信者自稱是「調皮的傑克」(saucy Jacky),並提到他打算「隔天再干兩件事」——一般認為就是9月30日凌晨伊麗莎白·史泰德和凱薩琳·艾道斯這兩起命案。另外,寫信者提到打算割下死者的耳朵寄給警方,這與凱薩琳·艾道斯遺體外耳損毀的情形類似。最後,寫信者同樣留下「開膛手傑克」的屬名。而日後便以寫信者自稱的「調皮的傑克」("Saucy Jacky")稱呼該信件。
10月15日,一封寄給白教堂一帶的居民自發組成的白教堂警戒委員會(Whitechapel Vigilance Committee)信再度引起大家的注意。信里附半顆腎臟,並以黑色墨水書寫。寫信者聲稱「來自地獄」,並說這顆腎臟取自「某個女人」(一般認為就是凱薩琳·艾道斯)身上,其中半顆被他煎熟吃掉。不同於前面兩封信,這封信沒有任何署名,日後人們便以開頭的「來自地獄」("From Hell")為此信命名。比起前兩封信,一般認為此信由兇手親自書寫的可能性最大。
11月9日一位多塞街(Dorset Street)上的房東托他助手到瑪莉·珍·凱莉(Mary Jane Kelly)的房間收六個星期未繳的房租,卻從窗口發現這位25歲的年輕妓女慘死在床上:她全身赤裸,頸部有勒痕,胸部和腹部被剖開,臉部的耳鼻和乳房也被割掉,據信被兇手拿到旁邊的壁爐烤熟吃掉(但有人認為是被兇手割下帶走)。一位鄰居宣稱昨晚,即11月8日晚上八點半時仍看到凱莉活著(不過她對凱莉的長相描述不完全正確),另外有鄰居聲稱當天凌晨四點左右有聽到一聲凄慘的女性尖叫聲。但可以確定的是,屍體發現的前一天晚上10點,凱莉曾出現在酒吧里。
瑪莉·珍·凱莉命案後,開膛手傑克似乎消聲匿跡:倫敦未再出現類似的命案手法,媒體對命案的興趣也逐漸褪去。但警方動員大批人力卻遲遲無法偵破案件,飽受包括維多利亞女王在內的英國各界人士批評,進而導致警界高層的異動。1892年,警方宣布停止偵辦白教堂連續兇殺案。
◆開膛手書信
綜觀整個開膛手犯案期間,警方和報業收到千百封關於案情的信件。有些信出自全心全意提供訊息協助捉拿兇手的人士之手,但其中絕大多數被認為對案情毫無幫助而被忽略。
也許這數以百計的信中,較吸引人的是那些宣稱兇手親筆寫的信件。這些信中絕大部分被當作騙局。許多專家指出這些信里「沒有任何一封」是真的,但其中卻很可能包含兇手真跡。經過近代和現在的權威人士驗證,有三封信最引人注目:
·《「親愛的老闆」信》:日期是寫9月25日,郵戳日期是9月27日,收件者是中央新聞社(Central News Agency),9月29日被送往蘇格蘭場。剛開始這封信被認為是個騙局,但當愛道斯的遺體被發現有隻耳朵部分被割掉時,信中被應證的「割走女士們的耳朵」("clip the ladys ears off")引起人們的注意。警方於10月1日公布這封信,希望有人能認得信里的筆跡,但徒勞無功。「開膛手傑克」之名第一次出現在這封信中,並在信件被公布後獲得世界級的惡名,大部分的胡鬧信件都模仿該信的筆調。連續兇殺案結束後,警方宣稱該信是一名當地記者的騙局。
·《「調皮的傑克」明信片》:郵戳日期是1888年10月1日,收件者是中央新聞社(Central News Agency),內文筆跡類似《親愛的老闆信》。信中提到兩位受害者 (即史泰德和艾道斯)將死在彼此附近:「此時的兩件事」("double event this time.")。有爭議的是這封信在兇殺案公布前就寄出了,而且不像是具有此類犯罪知識的怪人所寫,雖然它在案發前24小時更早以前就被加上郵戳,且後面相當長的細節為當地居民與記者所知曉。之後警署宣稱已確認該信是由特定記者所寫,而這位記者也是《親愛的老闆信》的撰寫者。
③ 實在是忍不住了!好想知道叫什麼片名
開膛手傑克(1976)
英文名: Jack the Ripper
中文名: 開膛手傑克
導 演: ( Jesus Franco )
主 演: (克勞斯·金斯基 Klaus Kinski) ( Josephine Chaplin) ( Andreas Mannkopff) ( Herbert Fux) ( Lina Romay) ( Nikola Weisse)
上 映: 1979年10月12日 美國
類 型: 劇情 犯罪 恐怖
開膛手傑克劇情介紹
一部關於19世紀倫敦臭名昭著的開膛手傑克的電影,傑克白天是醫生,晚上卻四齣行動專門殘忍殺害妓女,專門用葡萄引女人上鉤,在倫敦城中人們為之色變,警察想法設法要抓到他犯罪的證據,於是連偵探的女友也假扮妓女來誘騙他,但結局卻出人意料之外。
===============================================================
中文名稱:開膛手傑克
英文名稱:Jack the Ripper
資源類型:DVDRip
發行時間:1988年
電影導演:David Wickes
電影演員:邁克爾·凱恩 Michael Caine
呂塞特·安東尼 Lysette Anthony
阿曼德·阿莎特 Armand Assante
地區:英國
語言:英語
劇情簡介:
1888年秋天,在10個星期中,"開膛手傑克"(Jack the Ripper)在倫敦以極為相似的手法犯下了5宗兇殘的謀殺案,引發了一片瘋狂的議論、謠傳以及恐慌……
④ 找一部關於「開膛殺手傑克」的電影
Jack The Ripper開膛手傑克,對嗎?
⑤ 開膛手傑克 jack the ripper
"開膛手傑克"可能是有史以來最著名的連環殺手,他在1888年的8 月 31 日至 11 月 9 日的3個月里用殘忍的手法連續殺害了5個妓女。並在倫敦造成了極大的恐慌。開膛手的案件像偵探小說一樣經典。不僅僅由於"開膛手傑克"的案件至今未破,也不僅僅由於百年以來無數的刑偵專家和刑偵愛好者對此案件不絕於耳的討論,更是因為這個案件的血腥程度無以復加。
"開膛手"絕對不是浪得虛名,第4 名死者被發現時腸臟都掛在胳膊上。最後一名更是死得面目全非,面孔被剁得再無法辨認,更重要是他曾多次親筆寫信到警署公然挑戰警方,甚至送上死者的耳朵、腎臟和作案用的刀具。有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說的是"開膛手傑克"選擇在倫敦的大霧天氣里作案,身披斗篷。不動聲色地殺死妓女之後,又在大霧中消失的無影無蹤。他毫無動機的殺害倫敦的妓女,似乎僅僅只是為了滿足他一次次升級的嗜血的欲求。
他最後一次作案之後就人間蒸發般地消失了,從此再也沒有任何關於他的消息和報道出現。這種消失絕對是每一個連環殺手的傳奇故事的必須元素。在此之後的百年間,他的的作案方法被無數的後世的罪犯分子模仿和學習,同時"開膛手傑克"這個名字也成了傳奇。
由於圖片太血腥就不傳了
強尼戴普就演過改編的片子,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⑥ 開膛手傑克的劇情簡介
1888年秋天,在10個星期中,「開膛手傑克」(Jack the Ripper)在倫敦以極為相似的手法犯下了5宗兇殘的謀殺案,引發了一片瘋狂的議論、謠傳以及恐慌……
一部關於19世紀倫敦臭名昭著的開膛手傑克的電影,不過這個版本換成了一個擅長拍攝恐怖片的導演,而且由性格巨星金斯基主演。傑克白天是醫生,晚上卻四齣行動專門殘忍殺害妓女,在倫敦城中人們為之色變,警察想方設法要抓到他犯罪的證據,於是連偵探的女友也假扮妓女來誘騙他,但結局卻出人意料之外。
⑦ 約翰尼德普演的關於開膛手傑克的一部電影
《來自地獄》
導演:阿爾伯特·休斯 Albert Hughes
阿倫·休斯 Allen Hughes
主演:強尼·德普 Johnny Depp
海瑟·格來漢姆 Heather Graham
艾恩·霍姆 Ian Holm
出品:福克斯影業公司 官方站點
--------------------------------------------------------------------------------
1888年倫敦東部的Whitechapel區,各色人種混雜其中,經常發生犯罪事件,妓女安的被綁架拉開了一系列恐怖事件的序幕,緊接著另一名妓女波麗也被殘忍地殺害,這群可憐的姑娘們陷入了深深的驚懼之中,她們發現自己已成為連環殺手的獵取目標,一個接一個……
這一系列罪案引起了一位探員弗雷德·艾伯林的注意。艾伯林不僅頭腦靈活,還具有一種超自然的感應力量,這種奇異的能力經常在他辦案中發揮重要作用,但遭受喪妻之痛的他不得不長期依賴鴉片來麻醉自己。艾伯林預感到將有慘劇發生,於是深入到這一黑暗地區進行調查,盡管當地居民對他懷著深深的排斥,艾伯林還是得到了妓女瑪麗和私人醫生威廉·戈爾的幫助。
艾伯林逐漸發現失蹤的安和她的孩子是一個重要線索,但她們的失蹤與殺手不斷製造的謀殺案之間究竟有什麼聯系呢?恐怖的陰雲依舊不散,妓女們人人自危。一起更令人震撼的陰謀似乎開始浮出水面,但同時艾伯林自身也受到了嚴重威脅。此時他的調查也變得更加與自己息息相關,因為他已與瑪麗墜入了愛河……
幕後:
視覺化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使漫畫成為了電影人的偏愛。而相對於今年炒得熱火朝天的《蜘蛛俠》,這部影片雖然同為根據漫畫改編的電影,多少顯得有些寂靜無聲。實際上,原作在美國也是部頗有影響的作品,甚至被稱為25年來美國最偉大的藝術作品之一。它的作者艾蘭·摩爾是漫畫界的領袖型人物,他的努力和成就不但使漫畫作為一種媒體得以復甦,而且使其作為文學藝術形式得到認可。不過他的作品也確實不屬於極其大眾化的流行之作,尤其是這一部更因其暴力恐怖的內容難以廣受歡迎,但仍然擁有相當一部份忠實書迷。
好萊塢每年都要槍斃掉不計其數的劇本,而其中能夠重見天日的卻少之又少。本片即屬於這樣的幸運兒,在被埋沒了幾年之後,總算有新線公司肯替它出頭。為了把這樣一部已經享有較高聲譽的漫畫再現於銀幕,公司也費了不少心思。
他們為影片選擇的是黑人導演休斯兄弟。盡管他們還比不上影壇的另外幾對兄弟幫科恩、沃卓斯基、法拉里有名,但他們的前面兩部低成本電影《政治威脅》、《死亡總統》還得到了不錯的反響。作為黑人,能夠打進電影製作圈在好萊塢也十分不易,而他們正是擅長於展現美國黑人絕望陰郁的生存環境。這部影片無疑是他們擺脫種族身份所帶來的局限,拓寬藝術表現面的好機會。
男主人公艾伯林這一角色,曾引起男明星們的普遍關注。傳言接手這部電影的包括拉爾夫·費因斯、丹尼爾·戴-劉易斯、裘德·洛、布拉德·彼特等。但最終落到了約翰尼·德普身上。對他來說,有人把本片視為《無頭騎士》續集。確實兩部電影的類型和他扮演的角色都十分相似。只是此片中的艾伯林沒有了《無頭騎士》里的那種古怪精靈和幽默感,而代之以沉重抑鬱和頹廢。有趣的是,盡管德普本人並非癮君子,但似乎好萊塢那些和毒品沾邊的角色總會找上他。如《恐懼與厭惡在拉斯維加斯》、《大毒梟》等。
⑧ 關於一個開膛手電筒影,想知道片名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經過改編的 你說的是英國未解之謎中的 開膛手傑克
他殘忍殺害多名婦女 強暴後分屍 但警方一直都沒有找到他的行蹤
他就是著名的殺妓惡魔
而電影名字就叫 開膛手傑克
那你看看 來自地獄是不是
無奈了 找不到
如此復雜的劇情
對不起了
分給我把
⑨ 1983年的倫敦貝克街的開膛手傑克資料
Jack The Ripper(也就是開膛手傑克)是1888年8月7日到11月9日間,於倫敦東區的白教堂(Whitechapel)一帶以殘忍手法連續殺害至少五名妓女的兇手代稱。
犯案期間,兇手多次寫信至相關單位挑釁,卻始終未落入法網。其大膽的犯案手法,又經媒體一再渲染而引起當時英國社會的恐慌。至今他依然是歐美文化中最惡名昭彰的殺手之一。
犯案地點
開膛手的犯案地點集中在倫敦東區(East End of London)白教堂(Whitechapel)附近。這里在當時是著名的移民集散地,遠從俄羅斯和東歐來的數萬移民定居在此。由於收入微薄,此處早已成為貧窮與犯罪的溫床,街頭上流落著無家可歸的流氓與拉客的娼妓。雖然蘇格蘭場於1829年就建立全市巡邏網,但薄弱的警力仍難以負擔每晚有數萬妓女出沒的東區治安。
犯罪手法
到了20世紀90年代,也就是白教堂連續殺人案發生了100年之後,人們對傑克的作案手法才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從而能推斷出傑克的很多特點:
A,他必須具有相當的解剖學知識。
B,考慮到當時的環境(室外,基本上沒有任何照明,不得不隨時警惕周圍的情況,極端緊張的時間),傑克肯定是一個熟練的用刀者。
C,所有的受害人都是從右到左被刀傷害,說明傑克很有可能是左撇子,或者兩手都能熟練用刀。(這個推測間接指明傑克很有可能是有經驗的醫生或者解剖學者)。
D,傑克有可能不是單獨作案。(這個推論被「皇家陰謀論」者廣泛接受,但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傑克有同夥)。
E,傑克必須是有一定體力的人。
最後一條成為「皇家陰謀論」的主要缺陷。皇家陰謀論的嫌疑犯威廉姆·吉爾(William Gull)被認為在案發當時已經七十多歲了。這樣的一個老人,無論他的解剖技術多好,體力也不允許他進行如此費力的謀殺。
白教堂連續兇殺案
疑似兇手寄發的第一份訊息"Dear Boss"1888年8月7日一具女屍被發現陳屍東區的白教堂,死者是中年妓女瑪莎·塔布連(Martha Tabram),身中三十九刀,其中九刀劃過咽喉。同年8月31日凌晨三點四十五分,另一位妓女瑪莉·安·尼古拉斯(Mary Ann Nichols)被發現死在白教堂附近的屯貨區(Bucks Row)里,時年43歲。她不但臉部被毆成瘀傷,部分門齒脫落,頸部還被割了兩刀。但最殘忍的是腹部被剖開,腸子被拖出來,女陰也遭利刃嚴重戳刺。
由於該教堂附近甚少發生兇殺案,這兩件案子和之前的幾件殺人案件受到社會大眾的注目,有些媒體甚至以「白教堂連續兇殺案」(the Whitechapel murders)稱之,認為是同一名兇手所為。這樣繪聲繪影的描述引起當地居民的恐慌,於是警方在此投入更多的便衣警探巡邏,當地居民也組織巡邏隊維持治安。如此使人們相信此類案件將不會重演。
開膛手傑克
沒想到8天後,也就是9月8日凌晨五點四十五分,一位居住在漢伯寧街(Hanbury Street)29號的老車夫於其廉價出租公寓的後方籬笆里發現一具女屍,死者是47歲的妓女安妮·查普曼(Annie Chapman)。她與前位死者同樣被割開喉嚨,並慘遭剖腹,腸子被甩到她的右肩上,部分子宮和腹部的肉被兇手割走。其頸部有明顯的勒痕,據說死前曾呼救,但未引起注意。由於這是兇手第一次在住宅附近犯案,時間還是接近清晨的5點以前,卻未發出任何引人注意的聲響,此案成為日後人稱開膛手的兇手所犯下最著名的案件。
9月27日,中央新聞社(Central News Agency)收到一封用紅墨水書寫,並蓋有指紋的信,署名「開膛手傑克」(Jack the Ripper)。信中以戲謔的態度表明自己就是殺死妓女的兇手,並聲稱被逮捕前還會繼續殺害更多妓女。由於這封信以「親愛的老闆」(Dear Boss)起頭,日後便以此稱呼兇手寄發的第一封信。
9月30日凌晨一點,一名馬車夫於住家附近發現伊麗莎白·史泰德(Elizabeth Stride)的屍體。不同於前兩位犧牲者,這位44歲的瑞典裔妓女雖被割喉,但未遭剖腹,而是死於左頸部動脈失血過多。由於犯罪手法不同,有人懷疑此案的兇手與前兩起開腸剖腹的兇案並無直接關系。
就在大批警力趕到伊麗莎白·史泰德陳屍處時,凌晨一點四十五分左右,46歲的妓女凱薩琳·艾道斯(Catherine Eddowes)被發現橫屍在主教廣場(Mitre Square)上。除了同樣被割喉剖腹,腸子甩到右胸外,她還被奪去部分子宮和腎臟。由於巡羅的員警聲稱一點半時這里並無異狀,因而研判死者是在一點半至一點四十五分之間被殺害,並被剖開腹部。兇手行凶手法之利落,讓多數人認為他可能是專業的外科醫生。
凌晨三點,一位搜尋可疑嫌犯的警員在高斯頓街(Goulston Street)附近發現件沾滿血的衣物,經過鑒定是凱薩琳·艾道斯身穿圍裙的一部分。而在衣物掉落的附近高牆上,發現疑似兇手用粉筆寫下的一行文字:「猶太人不是甘於被怨恨的民族!」("The Juwes are not The men That Will be Blamed for nothing")但另有刑警記得是"The Juwes are The men That Will not be Blamed for nothing"。之後警察督察長湯瑪斯·阿諾德(Thomas Arnold )到現場巡視並觀看這句留言,因擔心該牆上塗鴉天亮後被路人看到,反而激起反猶太主義者的情緒,當場下令擦去。
最後一位受害者
隔天,也就是10月1日,中央新聞社又收到一封明信片,內文同樣以紅墨水寫成。信里,寫信者自稱是「調皮的傑克」(saucy Jacky),並提到他打算「隔天再干兩件事」——一般認為就是9月30日凌晨伊麗莎白·史泰德和凱薩琳·艾道斯這兩起命案。另外,寫信者提到打算割下死者的耳朵寄給警方,這與凱薩琳·艾道斯遺體外耳損毀的情形類似。最後,寫信者同樣留下「開膛手傑克」的屬名。而日後便以寫信者自稱的「調皮的傑克」("Saucy Jacky")稱呼該信件。
10月15日,一封寄給白教堂一帶的居民自發組成的白教堂警戒委員會(Whitechapel Vigilance Committee)信再度引起大家的注意。信里附半顆腎臟,並以黑色墨水書寫。寫信者聲稱「來自地獄」,並說這顆腎臟取自「某個女人」(一般認為就是凱薩琳·艾道斯)身上,其中半顆被他煎熟吃掉。不同於前面兩封信,這封信沒有任何署名,日後人們便以開頭的「來自地獄」("From Hell")為此信命名。比起前兩封信,一般認為此信由兇手親自書寫的可能性最大。
11月9日一位多塞街(Dorset Street)上的房東托他助手到瑪莉·珍·凱莉(Mary Jane Kelly)的房間收六個星期未繳的房租,卻從窗口發現這位25歲的年輕妓女慘死在床上:她全身赤裸,頸部有勒痕,胸部和腹部被剖開,臉部的耳鼻和乳房也被割掉,據說被兇手拿到旁邊的壁爐烤熟吃掉(但有人認為是被兇手割下帶走)。一位鄰居宣稱昨晚,即11月8日晚上八點半時仍看到凱莉活著(不過她對凱莉的長相描述不完全正確),另外有鄰居聲稱當天凌晨四點左右有聽到一聲凄慘的女性尖叫聲。但可以確定的是,屍體發現的前一天晚上10點,凱莉曾出現在酒吧里。
瑪莉·珍·凱莉命案後,開膛手傑克似乎銷聲匿跡:倫敦未再出現類似的命案手法,媒體對命案的興趣也逐漸褪去。但警方動員大批人力卻遲遲無法偵破案件,飽受包括維多利亞女王在內的英國各界人士批評,進而導致警界高層的異動。1892年,警方宣布停止偵辦白教堂連續兇殺案。
受害者
已確定的受害者都是中下階層的妓女,且除了瑪莉·珍·凱莉外,皆年趨中年卻無固定居。受害者都在隱秘或半隱秘的地方被殺,死前大多呈現酒醉狀態。死者的遺體顯示受害者喉嚨被割開,死後腹部往往被剖開,部分受害者甚至外陰被兇手切下。現在很多人相信受害者開始就被扼死,以防她們求救。一些屍體的內臟被取出,而根據屍體上的傷口,凶器被認為是如手術刀般銳利的刀,因此推斷兇手有相當程度的外科和醫學技巧,其職業可能是醫生或屠夫。
·瑪莉·安·尼古拉斯
閨名瑪莉·安·沃克,綽號「波莉」。1845年8月26日出生,1888年8月31日星期五被殺。
·安妮·查普曼
閨名愛莉莎·安·史密斯,綽號「黑安妮」。1841年9月出生,1888年9月8日星期六被殺。
·伊麗莎白·史泰德
閨名伊麗莎白·古斯塔斯多特,綽號「長麗茲」。1843年11月27日生於瑞典,1888年9月30日星期日被殺。
·凱撒琳·艾道斯
曾化名「凱特·康微」和「瑪莉·安·凱莉」,皆出自於以習慣法婚姻結為連理的丈夫湯瑪斯·康微和約翰·凱利。1842年4月14日出生,1888年9月30日星期日被殺。
·瑪莉·珍·凱莉
到巴黎旅行後自稱「瑪莉·珍娜特·凱莉」,綽號「姜」。據稱1863年生於愛爾蘭蒙斯特的利麥立克或利麥立克郡一帶,1888年11月9日星期五被殺。
嫌疑犯
雖然開膛手傑克引起世人注目,但直到目前為止,並無明確的證據指出兇手是特定的幾個人物。相反的,隨著時間日漸久遠,研究者漸增,被大家認定的嫌疑犯越來越多,且身份遍及當時倫敦的各個階層;反倒是傳統上被認為嫌疑最重的幾個嫌犯,於更多資料發堀後逐漸被還清白。在此,將列舉出較具知名度的嫌疑犯。
下列是警方認為很可能是開膛手傑克的嫌疑犯(但請注意並沒有證據可供認定他們就是):
·馬塔古·約翰·杜立德(Montague John Druitt)(1857.8.15— 1888.12.1)
取得律師身份後,他自1881年至1888年11月21日起長期擔任某間私立學校老師以彰其職。另外,他也是有名的運動家和業余板球員。由於不明的原因,1888年11月19日最後一次現身於一所位於布萊克希斯(Blackheath)的學校,兩天後宣告失蹤。1888年12月31日他的遺體被發現漂浮在泰晤士河上,檢查結果顯示其屍駭由於口袋放入大石塊,曾沉入河底數星期之久,警方因此推斷他於沮喪的情況下投河自盡。由於他失蹤與死亡的時間距離第五起兇殺案不遠,且他死後兇殺案不再發生,讓當時許多調查員認為他就是開膛手。然而近年來的研究顯示,在凱莉兇案與他死亡之間,他曾在法庭上擔任合法代理人,且根據法庭紀錄,還曾為了座位的問題爭論許久。某些人認為這反駁了杜立德在凱莉案後精神崩潰的說法,而在麥維·麥克那登爵士(Sir Melville Macnaghten)的備忘錄,也就是最早認為杜立德有嫌疑的文件里,這位律師被誤認為一位醫生,由此進一步推論,福德瑞克·艾柏瑞(Frederick Abberline)偵探懷疑杜立德涉有重嫌。
·塞維林·安東尼諾維奇·克拉索威斯基(Severin Antoniovich Klosowski)
化名喬治·查普曼,但與受害者安妮·查普曼無任何關系。他生於波蘭克拉索威斯基,但來到英國後取名查普曼。當時他住在倫敦,是個有暴力傾向的男人,或許懂些醫學知識,後來因毒殺三名女子的確切罪行處以絞刑。他曾一度是福德瑞克·艾柏瑞認為最有可能是兇手的嫌疑犯。
·阿朗·柯明斯基(Aaron Kosminski)(1864或1865—1919)
倫敦猶太人社群成員,1891年2月曾送入精神療養院治療。他被麥維·麥克那登警長備忘錄列入嫌疑犯之一,理由是他有許多疑點,如長的像主教廣場附近「倫敦巡警看到的那名男子」(這個說法僅見於該文件中,有些研究者認為麥克那登真正的意思是指倫敦警方的目擊證人約瑟夫·勞溫岱,然而其他人卻想到另種解釋:並未有權威性的資料顯示那晚有任何人出現在廣場附近。)助理長官羅伯特·安德森(Robert Anderson)與唐納·斯文森探長(Donald Swanson)的評述都宣稱「只有眼力好的人才看的到兇手。」(雖然有多種說法,但這可能是指目擊證人以色列·史瓦茲)。然而,他們宣稱因為證人不願意提供不利於猶太人的證據,因此不可能起訴。斯文森在他報告版本的邊注里提到,那個男人就是柯明斯基,並補充說他兄弟的家就在白教堂倫敦警局旁,而其被雙手反綁送入精神病院里,不久便死了。最後兩個關於柯明斯基的細節不太正確,因為他活到1919年。他的精神錯亂症狀有幻聽、擔心被其他人吃掉的恐懼和拒絕梳洗。在院里他被描述成沒有傷害能力的人物,雖然有一次他對著院里的服務員揮動一張椅子。近年來多數研究者認為他會被列入嫌犯名單里,兇案當時的反猶太主義情節影響大於其症狀與案情的關聯性。
·麥可·奧斯卓(Michael Ostrog)(1833—1904?)
職業騙子,曾化名和易容過。他被一位新加入調查的警官列為嫌疑犯,時間是1889年,也就是「真作五案」的受害人遇害隔年,但研究者找不到證據指出他犯過比偷竊和詐騙更嚴重的案子。事實上,紀錄顯示開膛手犯案期間他正在法國監獄里服刑,而這似乎成為一項難以動搖的不在場證明。他生前最後一次被提及是在1904年。
·約翰·皮札(John Pizer)(1850—1897)
皮札是住在白教堂附近的波蘭裔猶太人,從事製鞋業,警員隡金特•威廉•辛格(Sergeant William Thick)曾將其帶回偵訊。辛格顯然相信皮扎認識「毛皮圍裙」,即一名以襲擊妓女著稱的當地男子,白教堂連續兇殺案剛發生時,許多居民曾相信「毛皮圍裙」就是兇手。但他的嫌疑終究被撇清,原因是一次觀看倫敦碼頭大火中,一群警官談論起這一系列兇殺案時,皮札宣稱辛格早認識他好幾年了,言下之意是他被辛格逮捕乃出於惡意且缺乏證據。
·法蘭西斯·塔布萊特「醫生」("Dr." Francis Tumblety)(大約1833年—1903年)
似乎是未受教育或自學的美國人,他靠裝成專業醫師跑遍全美國和加拿大,偶爾遠赴歐洲干同樣的勾當。自認到是位女性貶抑者,他常把死亡與其病患連在一塊,雖然不確定此為有意或無意之舉。1888年法蘭西斯人在英格蘭,11月7日被逮捕,理由是「被控有下流猥褻的行為」,顯然針對其對同性戀性行為的喜好。11月16日他被保釋出獄。等待受審期間,他反而在11月24日逃到鄉下准備前往法國。有人認為他出獄後能及時犯下瑪莉·珍·凱莉兇殺案(11月9日)而隨後即遭到逮補。由於在美國犯下多起惡名昭彰的詐騙,他被逮捕的消息讓某些人認為他就是開膛手。他究竟是名殺手,或只是名受不當懷疑的怪人仍有爭論。塔布萊特被認為有嫌疑,是在兇案發生多年以後某位倫敦警察寄給一名記者的一封信里所提到,但沒人知道這位警員有直接參與開膛手一案的調查工作。而主張蘇格蘭場於1888年派遣一名警官前往美國,試圖將塔布萊特帶回來與罪案有關的說法在近年來的研究中仍是個爭議。
相關著作與作品
• 《開膛手》(又譯為來自地獄)(From Hell),美國小說,電影於2003年上映,艾倫休斯、亞伯特休斯執導,強尼•戴普主演。
• 《開膛手傑克結案報告》(Portrait of a Killer Jack the Ripper Case Closed),作者為派翠西亞‧康薇爾,ISBN 9867896718
• 《名偵探柯南》電影版:《貝克街的亡靈》,日本動畫,2002年上映
• 《偵探學園Q》動畫版:第8至11話
• 《F~ファナティック》:美少女ADV 發售公司:PrincessSoft 腳本:小林且典 人設:成瀬ちさと
• 《毒伯爵該隱》:第四卷《赤羊的刻印》
• 《露露》:歌劇,由貝爾格作曲。最後一幕傑克登場,並且謀殺了露露。
• 《黑執事》:開膛手傑克篇
• 《噬魂師》:第一集
• 《迷你劇:白教堂血案 》:(Whitechapel),電視台: 英國ITV1 首播時間: 2009年02月02日
• 《來自地獄》(From Hell)上 映: 2001年09月08日,分 級: R(暴力、性)。
• 《開膛手傑克的百年孤寂》島田荘司著 郭清華譯
• 《替身天使》PART 18 給開膛手傑克的留言
• 《到底誰是魔鬼》: 導演:John Eyres
• 《房客》
「開膛手傑克」身份破解
傳說在19世紀,一個名為「開膛手傑克」的惡棍以開膛剖腹的殘酷手段,接連殺害倫敦東區的多名街頭妓女。由於當時的刑偵技術落後,此案一直撲朔迷離,而犯罪嫌疑人的名字卻多達數十人。英國歷史學家安德魯·庫克經過多年研究,日前在其新書《開膛手傑克:結案》中認為,傳說中的這名連環殺手純屬子虛烏有。
「開膛手」成百年懸案
據報道,1888年8月至9月間,位於倫敦東區的白教堂區接連有5名街頭妓女被殘忍殺害。這些受害人下腹部都被亂刀砍開,有的人甚至內臟被掏出,散落在作案現場。當時,倫敦媒體抓住歹徒作案的這一共性,為其起了一個「開膛手傑克」的綽號。據說,「開膛手傑克」十分囂張,甚至多次給警方發來恐嚇信。
根據多名受害人的死亡特徵,警方推斷這名兇手很可能是名左撇子,體力過人,能夠熟練用刀並且熟悉解剖知識。但是,由於當時刑偵技術低,英國警方始終沒能搞清這個殺人魔鬼的身份。
丘吉爾父親都曾是「嫌犯」
據悉,在多達數十個的犯罪嫌疑人中,最知名的有英國最暢銷兒童讀物《艾莉絲漫遊奇遇記》的作者劉易斯·卡羅爾、維多利亞女王的孫子艾伯特·維克多王子和英國首相丘吉爾的父親倫道夫·丘吉爾。2002年,美國女作家帕特里夏·康沃爾經過一年多的調查研究,寫就一部名為《疑案了結——一個殺手的肖像》的小說,初步斷定英國印象派畫家沃爾特·西克特就是那個名叫傑克的「開膛者」。
2006年,澳大利亞生物分子學家伊恩·芬德利宣布,她通過新的DNA檢測技術,分析出「開膛手」傑克竟是女兒身!英國國家檔案館至今還保存著19世紀「開膛手」傑克寫給警方的許多挑釁信。芬德利教授在檢查這些信件時,發現其中一封信的印章處粘著少許人體的干癟皮膚細胞和少許血跡。於是,芬德利將這封信帶回澳大利亞,用自己創造的基因分析方法分析後得出結論,這些細胞都是出自一名女人的身體。
為促銷記者假冒「開膛手」
然而,英國歷史學家安德魯·庫克博士經過多年研究,日前在其新書《開膛手傑克:結案》中認為,傳說中的「開膛手傑克」純屬子虛烏有。庫克認為,當年被害的5名妓女,連同後來被歸結為同一名兇手所害的另外6名妓女,其實系分別被不同的兇手殺害的。庫克指出,當年倫敦市白教堂區的王牌偵探托馬斯·阿諾德在退休演講中表示:「我不認為所有這些案子都是『開膛手傑克』一個人乾的。」而當時的助理法醫帕希·克拉克在檢驗了5名遇害妓女的屍體後,曾表示:「我認為可能是一名男子殺害了她們中的3人,可是不大可能殺害了其他人。」
庫克在新書中指出,當時剛剛創辦不久的英國八卦媒體《明星報》為了製造轟動效應,竟然毫無事實根據地報道稱,接二連三的恐怖謀殺案皆是出自一名名叫傑克的「開膛手」之手。名不見經傳的《明星報》一時間大賣特賣,就連該報記者弗雷德里克·貝斯特也一炮走紅。
然而曾經被《明星報》指稱的「首席嫌犯」——一名製鞋人——由於擁有眾多不在現場的證據,被警方無罪釋放後,《明星報》銷量直線下降。為了逆轉頹勢,記者貝斯特假冒連環殺手的名義,給倫敦警察局寄送了多達上百封的挑釁信,信的末尾都署有「開膛手傑克」的大名。
庫克博士在將這些迄今仍保存在英國國家檔案館的信件交給英國著名筆跡專家鑒定後確認,所有這些挑釁信皆出自弗雷德里克·貝斯特之手!庫克指出,正是由於當時公眾誤信了「開膛手傑克」的謠言,導致當年那些真正的兇手得以逃脫法律的嚴懲。
現在開膛手傑克的身份已經被破解,他是停屍房看管員,羅伯特·邁恩。
OK?應該沒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