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評價劉若英導演處女作《後來的我們》
這部電影也告訴我們珍惜眼前人。不要等老了再喊「時光時光慢些吧」。歲月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緩,成長過程中不斷伴隨著得到,失去,遺憾,幸福,不管眼前如何,盡量去呵護,讓愛和幸福長存。「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希望以後再聽到這首歌時,你可以笑著說,謝謝曾經的一切,讓我變得溫柔,變得堅強。影片中的親情,愛情,北漂生活。還需要親身經歷去沉澱和體會。喜歡的可以買張票看一看。體會一下作者想表達的情感。畢竟生活經歷不同,給出的答案也不一樣。
㈡ 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
後來-(電影《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里》宣傳曲) - 蘇運瑩
詞:施人誠
曲:玉城干春
梔子花 白花瓣
落在我藍色百褶裙上
愛你 你輕聲說
我低下頭聞見一陣芬芳
那個永恆的夜晚
十七歲仲夏
你吻我的那個夜晚
讓我往後的時光
每當有感嘆
總想起當天的星光
你都如何回憶我
帶著笑或是很沉默
這些年來有沒有人能讓你不寂寞
後來
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
可惜你早已遠去 消失在人海
後來
終於在眼淚中明白
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
在這相似的深夜裡
你是否一樣
也在靜靜追悔感傷
如果當時我們能不那麼倔強
現在也不那麼遺憾
你都如何回憶我
帶著笑或沉默
這些年來有沒有人能讓你不寂寞
後來
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
可惜你早已遠去 消失在人海
後來
終於在眼淚中明白
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
後來
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
可惜你早已遠去 消失在人海
後來
終於在眼淚中明白
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
永遠不會再重來
有一個男孩愛著那個女孩
-
㈢ 《後來的我們》用心愛過的人,都懂那種克制。
《後來的我們》,在還沒有上映之前就已經火遍了整個網路。一直也沒有去看,後來就特別關注了一些影評,各種懷念前任,一種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感傷,正應了電影裡面的一句台詞,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就是沒有了我們。
直到後期,豆瓣上的評分一降再降,最終降到5.9分。一些負面新聞鋪天蓋地,關於三觀的問題,有很多人提出來,大量文章都在吐槽影片三觀不正。電影裡面男主角有多渣,女主角有多婊。甚至不惜一切文字來指責劉若英的以情懷標榜,卻以三觀盡毀收場的種種不盡如人意,讓曾經藍色百褶裙沾染了世俗的顏色。
那些鋪天蓋地觀點,像一根根毒針似的直指人心,看似也很有道理。劉若英老師作為第一次做導演,電影該有的效果還是顯而易見的,溫情,剋制,文藝,適度……畫面感很強,不能說爛,我感覺除了有些地方比較矯情以外,真沒有大家說的那麼爛,凡是說爛的人,大多不太懂得愛到深處是克制這個道理。
林見清和方小曉是青春里每一對愛過的我們,錯過,隱忍,無可奈何……
最初聽劉若英的《後來》,是在高三時,對,我聽的比較晚。記得當時流行mp3,我和同桌共用一個耳機,我靠窗,她靠路,下課時,我們經常就這樣她右耳,我左耳,聽著歌,度過我們最後的青春。
mp3里永遠有一首《後來》回盪在耳邊,當時,並不太懂這首歌的含義,也沒有去細究歌詞的深意。只知道每次聽必聽《後來》。就像歌詞里寫的,永遠都不會再重來,有一個男孩,愛著那個女孩。
故事是這樣的,林見清和方小曉是在同一班火車上因一張丟失的火車票而邂逅,在林見清眼裡,這個真性情,不做作的女生就在那一刻便已經住進了他的心裡,方小曉打牌、喝酒、說臟話,不停的換男朋友,而每段感情都以失敗告終。
方小曉沒有念過大學,卻有一個看似不太現實的北漂夢,當她大聲喊出她的夢想,希望嫁個北京人,從此在北京紮根時,林見清看著她,意味深長。
每次失戀,林見清蝸居的所謂家,就變成了方小曉的避難所,她不顧形象,喝酒罵娘,和他一起在並不隔音的隔板間里一邊哭一起笑,一起暢談人生。
她依舊喝酒,依舊混沌人生,依舊覺得嫁個北京人難。兩個北漂一族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慢慢的走到了一起。
最艱難的日子,他們也沒有向生活低頭,方小曉撿了一個爛沙發,林見清說,太大,放不下。最終還是拗不過小曉,兩人甜蜜的搬回了隔斷房,小曉在上面蹦啊跳啊,以此種方式表達自己的喜悅。
愛情可以讓兩個人充滿了元氣,再難也是甜蜜的,過年時,林見清買了一部車,兩個人開車回老家過年,還帶了一堆北京特產,影片給了車後座滿滿當當的烤鴨一個特寫鏡頭。
卻在同學聚會上,林見清被同學背地裡嘲笑他裝大尾巴狼,明明沒錢還要打腫臉充胖子。
林見清忍著內心的痛苦,堅持到了最後,搶著結賬,仍然沒有撕破臉皮,也許他懂得,只有自己變得足夠強大,才會在眾人面前,抬起頭生活。
然而,現實終究是現實,愛情不過是水中花,鏡中月,不過是生活的裝飾品。他開始不務正業,賣光碟、懟客戶、打群架,被拘留,和方小曉吵架,冷戰,生活的困頓加劇了兩個人的矛盾,最終還是難逃分手。
在地鐵上,林見清看著方小曉,方小曉注視著林見清,誰也沒說再見,卻消失在了彼此的世界裡,沒了蹤影。
林見清在方小曉離開以後,並沒有頹廢,反而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空間,充分發揮了自己游戲創作的優勢,成功製作了一款游戲,賺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並買了大房子,當他打電話找方小曉復合時卻被拒,就這樣,他們錯過了最好彼此,林見清,結婚生子。
感觸最深的是,他領著自己的妻子下火車,他父親拉著他妻子的手,叫出了小曉的名字。但他父親很快就感受到,那不是小曉。
在後來林爸爸給小曉的信中可以感受得到。電影唯一讓我淚目的也是這封遲來的信。
林爸爸信內容:
吃什麼還是家裡好,那些外賣能好吃嗎?一直想給你寄點吃的,又不好問見清,這些年他好像突然長大了,我知道那都是因為你。
緣分這事,能不負對方就好,想不負此生真的很難,這些可能都得等到你們老了,才能體會得到。
做父母的,你們和誰在一起,有沒有成就都不重要,只希望你們能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
健健康康的,向我老了,眼睛瞎了,見清也總說我什麼都不懂,那年在火車站,我還以為我握住的是你的手。
卻發現那不是你,我就明白,就算你倆走不到一塊,我們也會是一家人,小曉,好好吃飯,累了就回來。
最讓我動容的是最後一段,好好吃飯,累了就回來。這也是我媽給我說過的一句話,媽媽怕我在外邊吃不好,每次回家,她總是想方設法做好吃的讓我吃,總怕我吃不好,吃不飽,每次離開時,總是會讓我帶這帶那的,而我卻總是以拿著不方便為由拒絕,後來想想,其實那不是簡簡單單的物品,而是一份牽掛,一份愛。
後來的後來,他們在飛機上相遇,這一點也是大家所詬病最深的,飛機臨時停飛,安排酒店,兩人就這樣差點被人當成小三,在房間里,含淚懷念曾經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先是在床上懷念,蹲著懷念,在車里懷念,笑著懷念,哭著懷念,擁抱著懷念……所有能與懷念掛鉤的方式他們嘗試了一個遍。
這其實也是對現任的一種不尊重,不管是以什麼方式緬懷過去,都不能跨越道德的那道坎,當林見清的孩子在電話那邊,指揮著他,看左邊,看右邊,看下邊,看衛生間,這些話不該是出自一個孩子之口,這背後其實是一個妻子對丈夫的不信任,以及對她自己不自信的表現,她的那種不安全感在她的心裡時刻作祟,讓她患得患失。而這一點,作為丈夫的他難道一點責任都沒有么?
也能看出來,他們除了再次相遇的意外,還有藏在彼此心裡也許深埋已久的遺憾情緒,在這個節點上都化作久別重逢的淚眼模糊。
記得電影里的插曲里有一句歌詞,我最大的遺憾是,你的遺憾與我有關。
我也經歷過感情上的挫折,我也曾經愛而不得,所以,我特別能理解那句話,喜歡就會放肆,但愛就是克制。沒有深愛過的人,不會懂得,那種沒有好好說句再見的遺憾,所以,當他們最後到了北京,和彼此說再見時,我明白,他們是真的在對一段感情說再見。再也回不去了,那個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人,終會遇到,只是,再也不是他,林見清。
如果真正愛過的話,那些遺憾也只有彼此能懂,而外人看到的不過是他們粉飾過的濃妝艷抹。對於那種遺憾又無能為力的時候,就會表現得非常克制,全程的剋制,是他們把自己的感情壓抑在自己的內心深處了。
後來,我們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
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
如果當時我們沒有分手,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
劉若英說過,有一些人,這一輩子都不會在一起,但是有一種感覺卻可以藏在心裡守一輩子。
在網上看到過觸動人心的幾個關於前任的故事。
某一天,這個女孩聽說前男友結婚的消息,而她卻做出了一個近乎瘋狂的舉動,開車飛奔他家樓下,他家門口還貼著喜字,三樓點著溫馨的燈光。
也許他此刻正和他的新娘你儂我儂,把話西窗燭,而她在他家樓下流著淚坐了一夜,直到天亮才離去。
她走時留下一句話:請善待我的青春。
那個曾和你嬉戲打鬧,呢喃細語的人,早已搖身一變,成為了別人的老公、別人的爸爸,永遠的錯過了彼此是什麼感受?或許就是:我忍著,哭著笑了,再也回不去。
還有一個令人淚目的故事,男孩知道前女友要結婚了,他開著車一路尾隨前女友的婚車隊伍送了很遠很遠。
他一邊開車一邊大哭,前女友發了一條簡訊給他,對不起,別送了,就到這里吧!
男孩停了下來,那一刻他痛徹心扉,那個他深愛的女孩,終於成為了別人的新娘,他最終還是錯過了她。
就像電影里演的一樣,一旦錯過了,就是一輩子。
最後以劉亮程的一段關於離開的話結局,願我們都能找到那個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人,善待現任,善待我們逝去的青春。
「大張旗鼓的離開其實都是試探,真正的離開是沒有告別的,從來扯著嗓門喊著要走的人,都是最後自己把摔了一地的玻璃碎片,悶頭彎腰一片一片拾了起來。而真正想離開的人,只是挑了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裹了件最常穿的大衣,出了門,然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所有的分開,都只會更久。晚安!
㈣ 《活著再見》亞男姐是誰演的
《活著再見》亞男姐是蓉卓。
蓉卓,9月7日出生於河南省洛陽市,中國內地女演員,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2008年7月16日,與陳寶國、蔣雯麗等合作出演的紀實系列劇《震撼世界的七日》播出,在劇中飾演遭遇地震之後倖存的導游趙小麗。
2017年,主演根據小春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穿越劇《不負如來不負卿》,在劇中飾演活潑開朗、勇敢無畏,多次參與時空穿梭技術的艾晴;2019年12月28日,蓉卓自編自導並主演的青春成長電影《藍色百褶裙》在全國公映。
《活著再見》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uvnKC9VdBXnkzxWcIlt9WA
㈤ 劉若英《後來》MV中講的是什麼故事,誰知道謝謝了
劉若英《後來》MV中講述的故事,具體如下:
第一個故事講的是巴黎的年輕導演Alex剛剛失去了女朋友,而且明天就要去服兵役,他在巴黎四處徘徊。他渴望浪漫際遇,所以當他在一個公寓的對講機里第一次聽到Mireille的聲音時就愛上了她。接著他又在塞納河邊看到了她。
最後他們在一個上流社會的聚會中相見了,坐在廚房的餐桌前進行了一次長時間的生疏的對話。他們發現自己無法抗拒貧窮,這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第二個故事講男孩用比較冷淡的表現方式表現著對女孩的愛,其實他的內心一直有女孩,而女孩也是步步逼近的愛著男孩,以致有點透不過氣。
一個捉秘藏的游戲,男孩的疏忽結束了女孩的生命。劉看到了女孩的屍體,看到了自己的屍體,其實在她心中覺得當初應該死的是她,她逼得男孩太緊了。男孩回過頭來沒有看到女孩,以為女孩藏了起來,於是就給女孩打電話。劉若英拿走了女孩的手機,找到了男孩,講述了一切。
(5)藍色百褶裙電影免費播放擴展閱讀
《後來》的創作背景:
《後來》是翻唱自日本組合Kiroro的《未來へ》,後由玉城千春作曲,作詞人施人誠為《後來》作詞,希望再辟一首經典之作。同時,《後來》也是一首寫給愛後悔的人唱的 。並且在歌曲和聲部分,邀請馬來西亞女歌手梁靜茹演唱。
歌中描述歷經多次失敗戀情,後來才明了因為年少輕狂,輕易放棄的一段感情,是多麼的可惜,事實上,不只劉若英,很多曾經結束戀情的人,聽到這歌也都很有感觸,也讓這首歌廣為傳唱。
這首歌的歌詞,正是描述從穿著藍色百褶裙制服的少女,一路成長為熟女,歷經多少失敗戀情,後來才對感情有所領悟。
㈥ 《後來的我們》: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就是沒有我們……
1.
劉若英很雞賊。
原本小說名字叫《過年,回家》,一聽就是個類似於《人在囧途》的公路電影。
結果她很聰明地將名字改成了現在這個。先不說高的離譜,背後另有隱情的票房和意料之中的評分,單從劇情角度出發,這分明是觀眾被騙眼淚最嚴重的一次。
很多人看這部電影,都是沖著名字來的,並且像我一樣,一定要去電影院親自確認一下,這個電影里講得故事,到底有沒有和自己碰巧重合的地方。
然後才發現,《後來的我們》大部分講的卻是「從前的我們」。
在色彩鮮艷的綠皮火車上,在二人一起跨年看煙花的東北春節,在被隔成N個隔斷的北京出租屋裡,前男友與前女友曾經的點點滴滴,都在電影的彩色旋律里慢慢鋪開。
這個故事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一樣,引起一股回憶熱潮的同時,還擁有高票房以及褒貶不一的評價,並且結局終究、註定都是一樣的雷同和相似,相愛的兩個人無論如何也不能在一起。
2.
我十幾歲時第一次聽《後來》,只感覺曲調平淡,歌詞不解。
幸好劉若英的聲線不夠高亢和華麗,這首歌才更容易模仿和傳唱。於是十幾年間的商場或電台里,從沒放棄過這首歌的播放。哪個80後不是唱著《後來》長大的?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現在劉若英給我們補上一課,當年沒有後來的年輕人唱了《後來》這首歌曲,現在有了《後來》的中年人看了講曾經故事的一部電影。
那時把《後來》的歌詞唱的滾瓜爛熟,寫在課桌和日記本里,在KTV里把它唱的像《死了都要愛》般撕心裂肺,一聽到那個悠揚舒緩的前奏便開始手舞足蹈,是因為《後來》已經不知不覺見證了一代人失敗地、不成形的、不像愛情的情感,更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年輕時,最喜歡那句「梔子花白花瓣,落在我藍色百褶裙上,愛你,你輕聲說,我低下頭聞見一陣芬芳。」不是因為親身經歷,而是非常嚮往那副場景。
現在依然不理解《後來》里押韻、整齊的句子,只是隨意唱起任意一句,便能聯想起許多自己或周圍人差強人意的人生經歷。對於普通人來說,這樣蠱惑人心的目的已經基本奏效。
3.
黑白與彩色交織的畫面,倒敘、插敘的表現方式,是這部電影最記憶猶新的地方。
故事發生在2008年的春節,那一年小曉和見清都22歲。
彩色世界裡,小曉奔放凜冽,喝酒、打牌、罵人。學歷不高,打扮誇張又庸俗,連一句完整的「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都說不明白,卻有著死磕北京的渺小理想。她想嫁個北京人,住大房子,當闊太太,卻一次次被現實欺騙和傷害,也依然小強一樣堅強不被打倒,數十年如一日地熱火朝天地奮斗。
她最在行的是賣貨,但更在行的是騙人。
她可以在出租屋隔斷里假裝性高潮聲音和動作,惹得周圍鄰居強烈的嫉妒和不滿;她可以在見清被拘留的春節,冒充成女友替見清擺平一直不放心他的老爸;可以在見清同學會後受委屈安慰他有錢沒錢都無所謂;可以在分手後再次假扮成女友陪他回家過年還不被任何人發現。
她長得顯小,個子小,夢想小,卻有著一顆成熟、執著的心。在遇見見清之後,她那紮根北京的夢想悄悄變成了,只要兩人一輩子在一起,哪怕受窮受苦也無所謂。可她還是騙了見清,也從來沒有告訴過他。
見清溫柔內斂,抽煙、打游戲、看蒼老師,典型的直男。他的夢想是讓更多人看到他的游戲,還有實現小曉的夢想。我猜他第一次在綠皮火車上遇見小曉時,感情就在她心裡紮根了。
見清最在行的是在虛幻世界裡做游戲程序,卻真實的要命
他窮得住在魚龍混雜的隔斷出租屋裡,也要在小曉無家可歸時收留她並且守身如玉;在小曉找到新男友時祝福她,卻從未阻止她繼續交新男友;在她失戀後戴上女士假發逗她開心,能因為別人說小曉長得像日本女優XX櫻而動手打人,是那個肯為了她「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人。
見清那麼愛小曉,卻一直沒搞懂小曉。他反復問小曉,我真的已經努力變成你想要的樣子了。卻得不到答案。
來自火星的男人,和來自金星的女人,思維方式總是格格不入,。見清認為小曉想要的只是北京戶口、大房子等極其物質的東西,而小曉最渴望的是被見清一直深愛的感覺,而不是頹廢、焦慮、急功近利的野心和飄忽不定的冷暴力。
第一次兩人租車回北京的路上,見清哭的那麼慘烈,小曉安慰他說沒事兒,沒事兒。他卻誤認為小曉也和他那一眾同學一樣,瞧不起他,嫌棄他窮。於是,在小曉真的和他分手的地鐵上,他追到了小曉,卻打死也不上車,他認為自己沒能力和小曉在一起,非要等奮斗到了大房子才能在一起。
見清不知道的是,那一刻他錯過了小曉,就是錯過了一輩子。
坐在路邊吃面的小曉,看見電視上的前男友被采訪,親眼見證了一個幼稚大男孩的蛻變,也幫他實現了夢想,只是,他的夢想不再是自己的夢想。
如果尹恩找不到凱莉,那麼他的世界都不再有色彩。
二人再見面時,是仍舊回家不順利的飛機。航班延誤的安置酒店裡,小曉和見清的回憶,說著辛酸的回憶,笑著曾經的自己,卻被見清兒子的視頻查崗掃了興。
田馥甄唱: 以為我會改變,變得更懂愛情,最後我們變成,愛了很久的朋友。
於是我們看到了十年後梳著偏分,坐頭等艙的高富帥版見清,和十年後打扮中規中矩,燙著卷發,經濟艙的出租屋小曉,兩人的世界再沒有顏色。
4.
曾經的他們,像螞蟻一樣漂在北京,分吃一碗泡麵也快樂,在出租屋裡做愛的尖叫聲要蓋過鄰居家才叫自豪,大冬天抱團取暖凍了半天,狠狠心打個車就好像自己擁有了全世界,樓下撿了個舊沙發,當做自己的孩子,後來那個沙發在另一次搬家時扔掉了,兩人最珍貴的東西,便消逝了。
講真,兩人賓館外面大段的互飆台詞,我是差點兒想哭,但還是忍住了。
台詞扎心又朗朗上口,可勉強的根本不切實際。
哪個分手後重逢的戀人會像過日子的兩口子一樣逼問對方這么多問題?哪個為愛痛苦過、後悔過的戀人會多年之後願意回憶起那段分不清誰對誰錯的往事?哪個局中人會真正說的清楚,當年不能在一起的真正原因?
重逢的鏡頭不是應該是不敢相認的擦身而過,或者四目相對的羞澀,再或者千言萬語在心中,只能化作一句好久不見的惆悵,又或者是微笑著互相隱瞞事實。
五月天唱: 也許你還記得,也許你都忘了,也不是那麼重要了,只期待,後來的你能快樂,那就是後來的我,最想的。
原因已經毫無意義,記憶也早已模糊不清,屬於他們的畫面,結尾那個不匆忙的擁抱和互相祝福的再見,才是最好的結局。
這電影的缺點一大堆,情節一般,故事老套,張力不夠。出彩的是,戲精周冬雨活像個周迅的翻版,雖然眼睛沒周迅那麼空靈有神,但穿透力和爆發力每次都能給人驚喜。井柏然照舊正常發揮,都說這部戲不如他之前的幾個電影出彩,不過奶茶調教演員的能力不錯,代入感十足。
全篇只有三個主角,見清、小曉和見清爸,可多數人都為見清老婆惋惜。
那個沒有名字和沒有正臉出場的女人,那個懷孕春節陪見清回家過年,被失明的父親認錯的女人,那個時刻擔心老公出軌,要讓兒子1080度無死角視頻查崗的女人,那個成日在老公耳邊嘮叨,而卻不知道老公心裡正想著別人的女人。
我以為電影看完都不會有淚目的時候,直到小曉最後坐在出租屋裡,讀著見清爸給她的寫信,畫面移動到見清爸那個破爛不堪的小餐館時,老眼昏花的父親眼睛已經看不清東西,幾乎要趴在紙上寫信時,我淚崩了,被見清老爸的親情感動,也為見清的成熟和永遠失去小曉而惋惜。
5.
小曉在車里哭著對見清說,I miss you ,見清說我也是。小曉說,我要說的是,我錯過你了,然後又是無聲地痛哭。也許知道這個結局,是對雙方最好的交代。
陳奕迅唱: 該說的,都說了,你懂得,就夠了。沒有句點,已很完美,何必誤會故事,沒說完。
後來的梅艷芳再見到趙文卓,早已沒有緣分,雖然她是他的初戀;
後來的謝娜和劉燁,雖曾經被稱為王子和灰姑娘的美好愛情,卻永不同台;
後來的林青霞和秦漢,在苦練十八年後依然分道揚鑣,各自成家生子,好像從沒有認識過一樣;
後來的王祖賢,孤身一人遠居加拿大,卻和齊秦的家人、朋友一直保持家人一樣互相探望;
後來的周迅,那個當年說要嫁給李大齊的飛蛾撲火般的女人,一夜之間就嫁給了美國的高聖遠。
後來的劉若英,像陳升手中斷了線的風箏一樣,越飛越高,可再見到他時,依然會下跪送上新作品和被陳升輕描淡寫的幾句話,牽引的淚崩失控。
後來的男孩長大了,娶了不太了解的女人做妻子,在寬敞的灶台前洗手做羹湯,看著孩子熟睡的樣子流淚,偶爾精神出軌,或者……
後來的女孩依舊折騰,旺了一個又一個前男友,在出租屋裡讀者已故的人寄來遲到的信箋,錯過了大房子和北京戶口,偶爾後悔當初,或者……。
6.
王小波說: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槌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槌的牛一樣。
後來的我們有很多種結局,但沒有一種與愛情有關;後來的我們,學會了長大,接受了相愛的人不在一起的事實,理解了幸福的故事不算故事這句話的含義,擁有了北京的大房子、戶口和事業,什麼都有了,卻再也沒有了我們。
後來的我,努力變成了你想要的樣子,可惜你早已不是從前的樣子。後來的我,最大的遺憾,是你的遺憾和我有關。後來的我,最大的悲哀是,是我沒有為你做任何事情的權利。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沒有了,只剩下曾經的我們。
㈦ 原來你還在這里電影中的插曲有哪些
1、主題曲《還在這里》
《還在這里》是青春愛情片《原來你還在這里》的主題曲,由劉亦菲、王錚亮獻唱,盧思浩作詞,王錚亮作曲 。
2、插曲《你是我的》
《你是我的》是由歌手王錚亮演唱的一首歌曲。
3、宣傳曲《後來》
《後來》是青春愛情大片《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里》宣傳曲,由華語樂壇鬼馬精靈蘇運瑩傾情獻唱。
還在這里
詞:盧思浩
曲:王錚亮
編曲:萬家銘
也曾說了再見,清空痕跡
以為能平息了回憶,也曾收拾行李
買了車票,以為從此不會想你
不會想你,也曾看過蟬鳴
聽過大雨,思念也被黑夜喚醒
也曾滿心歡喜,翻山越嶺
想要把所有告訴你,告訴你
At last you and me,反反復復
尋尋覓覓,你是否
你是否,從未忘記
At last you and me,兜兜轉轉
走走停停,原來你
原來你,還在這里
還在這里,還在這里
At last you and me,反反復復
尋尋覓覓,你是否
你是否,從未忘記
At last you and me,兜兜轉轉
走走停停,原來你
原來你,還在這里
還在這里,Oh 還在這里
Oh 還在這里
㈧ 我想找幾部關於日本戰敗後遺孤在中國的電影,記得小的時候有看到過很多部類似題材的影片
你找到第一個故事的片名了嗎?我也印象很深刻小時候看過的,找了很多次都沒找到,不是大地之子,剛仔細看過片子開頭人物設定不同不是這部沒有服毒自盡的部分。那個片子好像沒有很長,後面被領養的小女孩被照顧的很好,養母好像還有給准備木質的大浴桶之類的。
㈨ 《重案六組》演員的現狀:有人犯罪入獄,有人當紅卻消失6年
1967年,美劇《加里森敢死隊》在世界影史的作品上奠基了犯罪劇集片的類型的出現。
口碑,收視大賺,全球颳起了一陣犯罪類型片的風潮,但這股風沒在千禧年前的中國沒吹起來
李誠儒和王茜主演的《警壇風雲》開創了內地行政犯罪片的先河,但是沒人看,被遺忘了。
2001年,《警壇風雲》的「大案六組」變成了《重案六組》,這部劇集,終於火了。
年輕人在看完這部劇後,懷著崇高的信仰與正義的嚮往,在高考志願上填報了警察學院...
原本以為《重案六組》要成為類似於《老友記》那種連載數十季的劇集的時候,這部劇在拍了幾部續集後,突然就不拍了,李誠儒覺得很驚訝。
廣泛流傳的是,台里不允許再播出涉案的刑偵劇,就給停拍了,當時的報紙也是這么寫的。
當時的有報紙發刊說:以刑事案件為主的涉案劇必須退出黃金檔,言情劇和古裝劇可以出現在黃金時間段,其他禁止播出。
李誠儒卻對這件事一直耿耿於懷,那會他是「刑警專業戶」是個各大涉案刑偵劇的男主,但是這份文件幾乎斷送了他的主角生涯。
更重要的是,李誠儒說《重案六組》的策劃,某種程度上,這部劇是帶親手帶起來的。
文件出來後,國產刑事案件涉案劇出產緊縮,原本計劃2005年上線的《重案六組3》推遲。
李誠儒自己很長一段時間由於戲路的原因,沒地方拍戲,拍的都是些客串的配角。
多年後,刑偵類型再次登陸各大衛視節目的黃金時段,耿耿於懷李誠儒沒找到所謂的不允許攝制涉案劇的文件,連公開的講話都沒有。
他後來才知道這是有人放出來的假信息,廣電從來就沒有說過這話,也沒有所謂的文件。
2009年,徐慶東帶著《重案六組3》回來,並在原班人馬上注入了新的血液。
中國影視劇的天,早已經不再是涉案劇的天下了。2011年,咬著牙堅持下來拍下來的《重案六組4》被視為國產犯罪劇集片的「救世之作」。
遭到了《甄嬛傳》《宮》《步步驚心》等其他類型劇的合圍,低迷的收視率無法支持續集,劇集就此破產,10年過去,演員早已物是人非。
01 王茜 飾演 季潔
在《重案六組》里,有句這樣的話:「 鐵打的季潔,流水的主演 」。換了很多人,沒換王茜。
一方面,王茜的老公就是劇集導演徐慶東。
一方面,王茜是電視刑偵劇的收視率的保障。
那個什麼可沒有什麼四小花旦和歸國四子,更沒有涌現的流量和偶像藝人,在眾多演員中,王茜是具國民度好感的女演員。
1989年,21歲的王茜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讀了幾年後,1992年,她又考上了北京廣播學院的電視導演專業深造。
科班出身,但內地的機會太少,香港電影正處於黃金年代末期的癲狂,王茜隻身一人跑到香港, 考入香港城市電視台,跑了一年龍套。
1996年,王茜回到北京。浪潮之中,她等到了自己回內地後的第一部 電影《 緝毒英雄 》,靠這部電影,她獲得大眾電影 百花獎 最佳女配角提名。
在這部電影裡面,王茜第一次遇見了徐慶東,但那會只是工作關系,可徐慶東欣賞她。
2000年,拍《重案六組》的時候,徐慶東點名讓王茜來做主演,或是生活中的細節打動了王茜,
兩人因戲結緣生情,婚後生下了一個女兒。但是外界並不看好這對夫妻——
徐慶東比王茜大二十三歲,父女戀。
王茜卻用行動打臉質疑的聲音。
2002年,王茜拿下了金鷹節的最佳喜愛女主角。外界無數的導演向她拋出了橄欖枝,但是王茜都拒絕了,她回到了家庭,做起了全職太太。
巔峰期,兩年沒接戲,還是大導演戚健邀請她出生,並在徐慶東的支持和鼓勵下,王茜這才出演新的劇集作品,回到大眾視野中來。
2014年,隨著丈夫徐慶東的因病去世後,王茜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低迷,後來也拍了幾部不溫不火的電影和電視劇。
浮躁且夜夜笙歌的 娛樂 圈,王茜轉向幕後。今年的熱播劇《搖啊搖》正出自她的編劇之手,
離開演員身份後,她以另外的身份回來了。
02 李成儒 飾演 曾克強
李誠儒在拍《重案六組》前,是81版《西遊記》的場務,范疇片場統籌類的工作。
這份工作李成儒幹得很好,導演楊潔說 「 如果缺了李誠儒,就如同缺了我一個手 」,但人總是要吃飯的,後來劇組解散,1985年,李成儒下海經商。
李成儒的生意做得很成功,那會華誼兄弟的王中軍王中磊還在為幾十萬發愁的時候,李成儒早就已經開上了豪車,住著豪宅,穿著頂級西裝。
1991年左右的時候,李成儒做外匯,倉里有1300萬美金。折算匯率,億萬富翁,揮金如土。
但那會李成儒年輕,也沒吃過沒錢的虧,就始終往裡投錢,要賺更多的錢,用他自己的話說, 生活過的暈啊,膨脹了,結果全賠了。
幸運的是,賠完了,但是沒欠債,至少生活的錢還是有的,這時李成儒就問自己要什麼。
反思了一年,還是要做演員。
那會大學同學趙寶剛,也就是《編輯部的故事》《北京青年》的導演,是大院子弟,京圈裡的大佬,他在拍戲,李成儒就去客串。
後來,馮小剛拍《 大腕兒》點名要他李成儒。
但是演來演去,李成儒覺得都是在演生活中的自己,於是乾脆演個跨度大的。
2001年,他策劃並主演了《重案六組》,李成儒拿下了春燕獎電視劇優秀男主角。《重案六組》成就了他,但他也成就了《重案六組》。
片約不斷,但是一份莫須有的信,讓李成儒斷掉了主角的生涯,但也是好事,給了時間去塑造更多的角色,讓表演有更多可能性。
如今的李成儒又怕什麼呢? 歲月並沒有讓他變得世故和圓滑,從前是那樣,現在也是這樣。
他諷刺不會演戲,只靠一張臉的演員,他諷刺編輯,只會把鍋丟過審核的編劇。
上一次,差點就沒和陳凱歌吵起來。
這不,他現在又談論起喜劇,批判起了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說得對不對不重要,認同不太認同不重要,重要的是——
骨子裡那份特立獨行的北京老大爺的傲骨還在。
03:張潮 飾演 鄭一民
恢復高考的第二年,張潮就考進了北京電影學院,出色的表演,被第四代導演謝晉相中。
那會謝晉是中國最大牌的導演。1979年,還在上大學的張潮,就參演了謝晉的《啊!搖籃》,雖然是配角,但這可是謝晉的電影啊。
片源不斷,又演了《相思女子客店》《乾杯,女兵們》《祁連山的回聲》 ,畢業後又去了八一電影廠做起了職業演員,順風順水。
可尷尬的是,張潮演技不上不下,演員生涯卻遭遇到了瓶頸,戲是沒少接,但沒出圈點。
直到2000年的《重案六組》改變了他的人生命運,徐慶東也喜歡他,每次都拉著他。
張潮在《重案六組》一炮而紅,卻也隨著《重案六組》的落幕而落幕,
戲路走到了頭,演了幾部類似的「鄭一民」角色後,不溫不火,隨著年紀也回到了平凡生活。
04 董勇 飾演 江汗
1985年,董勇從中國戲曲學院畢業,畢業後被分配去 杭州京劇院,擔任劇院的演員。
這一做就是6年,無奈與商業化的浪潮下,1991年,董勇離開了杭州京劇院。
生意,工作,龍套,為了賺錢什麼都做過,但直到2000年,董勇迎來了事業的轉折點。
他出演了《重案六組》飾演江汗,又出演了《黑洞》飾演飾演刑警隊副隊長王明
那會眉清目秀,一個眼神就能帶走觀眾的董勇備受矚目,從此事業開始蒸蒸日上。
他是刑警專業戶,他是《紅蜘蛛Ⅱ》隊長林峰,《絕對控制》仲大峰,《昨日英雄》緝毒隊副隊長高峰,《千鈞一發》民警肖海亮...
但這些又沒完全限制住他的戲路。
參演電視劇《 親情樹 》,憑借《親情樹》彭大署一角獲得第24屆「飛天獎」優秀男演員提名 , 2005年又拿了 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董勇火了,這股火燒到了現在,他不缺戲,這些年,董勇一直保持著自己每年一部戲的節奏,
只是遺憾,提名跟拿獎真的差著太多。
05 王超 飾演 陶非
王超在出演《重案六組》的時候,其實已經是第三部曲了,當年徐慶東讓他過來,就是來撐起整部劇的演技門面,在來到劇組前,王超就火了。
他是體制內的演員,一直掛著空軍的文職。早在1994年,王超就憑借著出色的演技,斬獲了 全國話劇ྚ「曹禺戲劇文學獎。
在《重案組六組》弄下的濃重一筆並不算什麼。
只是老戲骨最尷尬還是發生了,
王超其實在《重案六組》後出演了——《垂直打擊》《白雲飄飄的年代》《武林外傳》《絕秘543》《血戰長空》《松花江上》不少正劇。
可是火的是戲,而不是人。
06 張博 飾演黃濤
你也許沒有聽過張博的名字,那是因為他隕落的實在是太快了,出道,手上一手好資源。
2000年,出演《重案六組》飾演刑警「黃濤」。2005年,與譚維維主演音樂劇《金沙》。
譚維維後來成為了他的女友,七年無果,譚維維跟他分手,命運走向了另一個轉折點。
2008年,張博遇見了另外一個女孩。
這個女孩,張博愛得很深,但是兩人在2009年底吵架,心情不好,
在酒吧上認識了一個朋友,然後就染上了毒。
「有時候王學兵、楊濤、趙捷他們會來我家,有時候我去他們家,最開始並沒有吸,而是聊天、談工作,接著就吸,然後就跟他們分享我的,有時候他們也自己帶。」
但那會張博還沒被發現,當紅的他在 2011年,出演了電視劇《梨花淚》中飾演男一號....
直至,2015年3月10日報,演員王學兵因涉毒被北京警方抓獲,同時被走的還有張博。
張博的戲路也在這一天,徹底走到了頭,如今早已沒戲可拍,被徹底地封殺。
07:蓉卓 飾演 司孟佳
蓉卓上戲畢業,2007年出演了自己的個人銀幕處女作《青春之歌》進入演藝圈。
跟她合作的童蕾和文章...那一年的蓉卓又憑借著在《紅梅花開》中的出色表演獲得了北京電視台年度影視盛典最佳女配角提名。
這部《重案六組》實際上也讓她拓寬了戲路,國民好感度陡增。
出道即巔峰,前途一片光明,但是2011年,她做了一個最錯誤的決定。
蓉卓出演了抗日神劇《鐵血使命》飾演冷月,這部影片讓她在業內的口碑暴跌...
沒緩過氣來,那年飾演的《斷喉弩》也不溫不火,尷尬的近況下,蓉卓又消失了6年,直到2017年這才隨著主演《不負如來不負卿》復出,
復出之後,蓉卓的演技有了增長,但此時的她卻早已經身不由己。
2019年,蓉卓最後一次出現在觀眾面前,是她自編自導了電影《藍色百褶裙 》。
電影的上線下線都挺悄然無息的,沒有引起太多的波動也沒有人太多的關注,似乎人們都忘了這個曾經被外界看作是影後級別的演員。
或許,這就是命。
如今的蓉卓,在微博里沒事的時候分享自己的生活,淡出了 娛樂 圈,活得輕松自在。
或許,這就是幸福。
其實現在仔細來看,《重案六組》的故事漏洞,其實還是挺多的,沒有大製作,也沒有什麼大演員,播出之後也經歷了不少的波折。
但是有的時候又不得不感嘆,即便是流水賬的標桿劇,又有誰能拍著胸脯說超越呢。
在《重案六組》里隱藏了太多的故事,物是人非,有人爆紅,也有人默默無聞。
如今時隔多年,回首,依舊微微一笑。
畢竟,他們是「犯罪的剋星,永遠的六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