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談談你對觀看《大禹治水》優質課的反思或感想。(請寫400字以上)
《大禹治水》一文講述了大禹為了治理肆虐的洪水,為了老百姓的生活,吃盡千辛萬苦,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制服了洪水的事跡。是一篇思想極強的教材。在教學中,我抓住了「愛」的情感來組織學生學習。
一、以創設情景顯情。
用生動的話語,創設情景,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由於前不久學生剛看過一部電影《驚濤駭浪》,裡面中英勇的解放軍官兵與肆虐的洪水作斗爭的場面給學生留下了深深印象。於是,我用深情的話語重現當時的情景:「同學們,長江泛濫,兇猛的洪水淹沒了田地,沖毀房屋,人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勇敢的解放軍官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用自己生命制服了洪水……在古代也有這樣的洪水。有一個人為了拯救黎明百姓,決定治理兇猛的洪水,一干就是13年……他就是民族英雄大禹。」學生靜靜地聽,腦海中浮想那驚心動魄的場面,為大禹那種一心為民的精神所感染。
二、以指導朗讀導情。
第二段總體上講述大禹治水。「不辭辛勞」「忙得顧不上吃飯和睡覺」「每年到處奔波,一心治理洪水」都反映了大禹為了治理洪水付出艱苦的勞動。我指導學生通過反復地朗讀,真切體會這一點。
三過家門而不入,更是感人。當大禹聽見剛出世的兒子哇哇大哭,是匆匆走了;看到兒子揮小手要爸爸, 大禹深情地忘了一眼,又抓緊時間趕路;當兒子十多歲了,大禹只是告訴孩子,等治好洪水,一定回家。又腳不停布地向前走。我范讀,讓學生從包含深情的話語中感受當時感人的情景。再指導學生朗讀,學生也就容易動情,容易容進自己的感情。有一個學生朗讀第二次過家門時,真有催人淚下之感。在朗讀中學生感受到大禹為了老百姓,把親情舍在一邊。為了大家的利益,犧牲自己的利益。
三、以自悟來激情
讀完課文,大禹形象在學生的心中越來越豐滿,正是讓學生暢說自己情感時機。於是,我讓學生說說對大禹的感受。於是就有了以下的真情表白:大禹,你真是一個一心想著別人的人。大禹,你舍己為人,真是了不起!大禹寧願不和家人團聚,一定要治好洪水,真是感動!大禹不辭辛勞,三過家門不入,老百姓感謝你!……
從學生的話中,我們看到大禹的形象永遠留在孩子們的心中。
2. 求大禹治水的完整故事
當堯之時,水逆行,泛濫於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孟子·滕文公下》)遠古的時候,洪水肆虐,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這時,出了兩位治水英雄:鯀和他的兒子禹。他們治水的神話流傳在祖國遼闊的大地上。
鯀是一個聰明能幹、造福民眾的英雄,他不但創制了農具耒耜,馴服駕馭了耕牛,教導人民播種五穀,創建城郭,更帶領人民築堤防洪,戰勝洪水。當時洪水實在太大了,鯀填了九年,依然是「滔滔洪水,無所止極」。鯀為了制服洪水,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不待天帝允許,私自取了「息壤」去治水,救黎民百姓。息壤是天庭中一種生長不息的土壤,取一點投向大地,就能積成山、堆成堤。鯀的行為觸怒了天帝,被天帝殛殺於羽山之野。鯀死後屍體三年不腐,天帝命人剖開他的肚子,肚子里跳出一條虯龍,這就是鯀的兒子禹。大禹出生後,鯀的屍體化為一條黃龍,永遠沉入了羽淵。治水英雄鯀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禹繼承父親的遺志,決心治理滔天的洪水。大禹治水採用兩個辦法,一是填堵築堤,二是疏通引導。大禹讓黃龍幫助勘察地形,用尾巴劃開地面,讓洪水流向應當去的地方。黃龍長著兩只美麗的翅膀和強有力的尾巴。大禹又讓曾助鯀治水的玄龜,背著息壤,去填堵築堤。
大禹還與興風作浪的惡神進行了殊死的戰斗。狂暴的共工,製造洪水,直到今天的山東曲阜,中原大地一片汪洋。禹在會稽山(在今浙江紹興)大會諸神,定與共工決一死戰。首先擒殺了共工的主要助手相柳氏。相柳氏身為長蛇,有九個頭,食於九座山,所到之處立即變為溪澤。然後與共工進行猛烈的決戰,終於打敗共工,獲得勝利。
大禹治理黃河,是從青海的積石山開始疏導的。據說當時的石門山與呂梁山相接,堵住了黃河的去路。大禹疏導至此,遇到了障礙。於是他啟動自己的神力,把龍門山劈開為兩半,黃河水就順暢地從峭壁間流過,這就是今天河南洛陽的龍門。黃河穿過龍門往下流過幾百里,遇到了一座砥柱山,不能通過。大禹就開鑿砥柱山,使河水繞山分流,好像穿過三道門,這就是今天的三門峽。如今三門峽上游建有禹王廟,渡船的艄公常來燒香許願,祈求平安。
大禹治水,不僅時間漫長,而且十分艱苦,然而,他以無私忘我的精神,奮斗不息。走路太多,腳指甲都磨光了,得了「偏枯」病,走路十分艱難,但他卻走遍了中國的山河大地,常常是「晝不暇食,夜不暇寢」,吃飯睡覺都顧不上。在緊張治水的日子裡,好幾年都經過家門而不入。直忙到三十歲,大禹還沒成家。一天,他來到塗山附近,看見一隻美麗的九尾白狐,相傳她是幸福與權力的象徵。大禹於是愛上了塗山的一位姑娘,但沒來得及成婚,就又到南方去治水了。姑娘一直等著大禹,經常吟唱思念的歌……這就是南方民歌的起源。以後,大禹終於回來,娶了這位名叫女嬌的姑娘。但新婚後的大禹只在家待了四天,又出發去治水了。女嬌在家等呀等,常站在黃河之濱眺望,所以這里就有了「望夫石」。
經過多年的奮斗,大禹終於領導人民制服了洪水,治理了黃河,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大禹是我們中華民族共同的祖先,他的偉大精神,世世代代鑄造著中華民族的「民族魂」。
唐代大詩人李白游覽黃河時,遙想當年大禹治水的不朽業績,寫詩贊嘆道:「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波滔天,堯咨嗟。大禹理百川,兒啼不窺家,殺湍堙洪水,九州始桑麻。」
大禹的精神,為後世治黃的艱巨事業,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3. 神話故事大禹治水縮寫(200~400字)
大禹的父親鯀治水時堵塞河道,最終治理無方,洪水更加泛濫。大禹則一反父親的做法,採用疏通河道的方法,最終取得成功,留下了"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佳話。教育和做人都一樣,一味地"堵塞"不如適當地"疏通"。不過,除了這一點外,大禹治水還包含了教育以及個人成功另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
4. 小時候看了一部電影叫大禹治水。現在怎麼找不到了
《神州精魂》
導 演 盧珏 周少峰
類 型 劇情片
主 演
杜振清,李小燕,路捷,郭六登
老電影講大禹治水的,看看是不是,挺玄幻的,記得有天庭、鬥法之類的。
5. 求助早期的關於大禹治水的神話電影
神州精魂
6. 有木有006大禹治水電影天堂]種子下載,感謝哈
006大禹治水電影天堂]種子下載地址:
7. 《大禹治水》的原文和翻譯
原文:
禹乃遂與益、後稷奉帝命,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薄衣食,致孝於鬼神。卑宮室,致費於溝淢。
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准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命後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餘相給,以均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貢,及山川之便利。
翻譯:
禹接受了舜帝的命令,與益、後稷一起到任,命令諸侯百官發動那些被罰服勞役的罪人分治九州土地。他一路上穿山越嶺,樹立木樁作為標志,測定高山大川的狀貌。禹為父親鯀因治水無功而受罰感到難過,就不顧勞累,苦苦的思索,在外面生活了十三年,幾次從家門前路過都沒敢進去。
他節衣縮食,盡力孝敬鬼神。居室簡陋,把資財用於治理河川。他在地上行走乘車,在水中行走乘船,在泥沼中行走就乘木橇,在山路上路上行走就穿上帶鐵齒的鞋。他左手拿著准和繩,右手拿著規和矩,還裝載著測四時定方向的儀器,開發九州土地,疏導九條河道,修治九個大湖,測量九座大山。
他讓益給民眾分發稻種,可以種植在低窪潮濕的土地上。又讓後稷賑濟吃糧艱難的民眾,糧食匱乏時,就讓一些地區把余糧調濟給缺糧地區,以便使各諸侯國都能有糧食吃。禹一邊行進,一邊考察各地的物產情況,規定了應該向天子交納的貢賦,並考察了各地的山川地形,以便弄清諸侯朝貢時交通是否方便。
(7)大禹治水免費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大禹治水(鯀禹治水)是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傳說。他是黃帝的後代,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泛濫,鯀、禹父子二人受命於堯、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負責治水。
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斗爭,最終獲得了勝利。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禹是治理洪水的最高領導人,但他為天下萬民興利除害,躬親勞苦,手執工具,與下民一起櫛風沐雨,同洪水搏鬥。
大禹治水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起重要作用。在治水過程中,大禹依靠艱苦奮斗、因勢利導、科學治水、以人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取得了治水的成功。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為邦本、科學創新等為內涵的大禹治水精神。大禹治水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源頭和象徵。
禹會村遺址,禹會也稱禹墟,位於安徽省蚌埠市西郊塗山南麓的淮河東岸,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實地考察發展其是淮河流域目前發現最大的一處龍山文化遺址,總面積為50萬平方米。大禹生活的年代正是龍山文化時期。
塗山既有大會諸侯遺址,又有娶女首領為妻的塗山氏國遺址,並留有禹王宮、啟母石(亦即望夫石)、(生啟之地的)台桑、防風冢、禹墟等多處遺跡,山上禹王宮有數千年歷史,歷代文人名宦如狄仁傑、柳宗元、吳文魁、蘇軾、蘇轍、宋濂、鄧石如等,均來此游覽憑吊並留下大量詩文銘刻。
8. 有關大禹治水的一部電影
電影叫神州精魂
9. 大禹治水有電視劇嗎,
《大舜》
是由山東電影電視劇製作中心出品的古裝劇,由吳子牛執導,宗峰岩、趙文瑄等主演。
該劇以遠古帝王大舜傳奇曲折的一生為主線,講述了堯、舜、禹三代歷經磨難、治理水患,為民造福、成就偉業的故事 。
10. 找一部關於大禹治水的電視劇
電影: 大禹治水 1996
上映:1996-01-01
地區: 大陸類型: 劇情
導演: 肖朗主演: 周劍英 / 馬超英
時長:100分鍾
遠古時代,鯀治水九年未成,被堯帝處死。禹繼承父志,克服重重困難上塗山,以其堅定的信念和堅韌不拔的毅力,感動了蒙伯,蒙伯招婿出征,輔佐治水。十月「堵」治,築堤三丈,但滲漏堤倒,蒙伯蒙難。禹戴罪治水,途經家門,無顏見愛妻嬌女,思念中頓悟「疏」治良策,遂請命再戰。經過十年辛勞,禹一直堅守在治水工地,一次次又過家門不入,還帶著啟兒一同治水。最終劈山引水,泄洪入海,治水成功,百姓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