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免費電影 > 免費手機電影蘇芬戰爭

免費手機電影蘇芬戰爭

發布時間:2022-08-27 03:45:28

1. 一個女人和兩個士兵的電影

布穀鳥 蘇芬戰爭

2. 芬蘭電影《無名戰士》,這個電影主題講的是什麼洛卡最後是活下來了

洛卡最後活著。

這是一部芬蘭的史詩級電影,喜歡戰爭片的朋友,強烈推薦、不容錯過,強烈推薦親自看看,除了剛才我說「洛卡最後活著」,來回答題主問題以外,以下不會劇透。

電影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第二次蘇芬戰爭。背景是蘇聯在第一次蘇芬戰爭也就是冬季戰爭中,付出了20萬人的代價,才勉強擊敗全國動員起來才12萬軍隊的芬蘭。芬蘭趁著德國閃擊蘇聯,主動發起第二次戰爭,主要目的是拿回被佔領土。

雪夜伏擊

蘇芬戰爭結束後,芬蘭維持中立外交政策,盡量在東西方對立的冷戰中維持中立,再也不想捲入戰爭了。

3. 求 突出部之役:冬季戰爭 Battle of the Bulge: Winter War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 突出部之役:冬季戰爭》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vGS1XCQRB9K4H5U_vLLGAQ

提取碼:g6hu

《突出部之役:冬季戰爭》是史蒂文·盧克執導,湯姆·貝倫格主演的戰爭片,該片於2020年11月6日在北美上映。

4. 求 無名戰士 百度網盤免費資源下載鏈接,謝謝

網路網盤鏈接:

提取碼: v4wy

5. 有部電影有個朝鮮小女孩是阻擊手

1 白色死神" --西蒙..海亞 【芬蘭】 西蒙.海亞1939年~1940年的蘇芬戰爭中,他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里,就用芬蘭版的莫辛納甘狙擊步槍射殺了542名蘇軍,一舉成為世界上殺人最多的狙擊手。西蒙.海亞於2002年去世,享年92歲,他也是世界著名狙擊手中活得歲數最大的人。\r\n 2、伊萬西德.薩連科【前蘇聯】 出生於 1919年 9月 12日俄國的斯摩棱斯克 是原二戰時紅軍軍官,他是最頂尖的蘇軍狙擊手之一,他槍下有超過500的亡魂。\r\n 3、尼古拉.雅克里維奇.伊林,【前蘇聯】 個人戰績494人。\r\n 4、"德軍狙擊王剋星" --瓦西里.扎依采夫【前蘇聯 】\r\n 我們大家所熟悉的電影《兵臨城下》中的主人公瓦西里的原型--蘇軍戰斗英雄瓦西里.扎依采夫。\r\n 5、蒂亞斯.海岑諾爾【德國】 作為德國國防軍在二戰中狙擊手射殺記錄第一名的馬蒂亞斯·海岑諾爾,他的記錄為345次獵殺。他曾經表示,衡量一個狙擊手的成功之處不在於他射殺了多少人,而在於他能對敵人造成如何的影響。\r\n 6冷血殺手 ---查克·馬威尼【美國】(ChuckMawhinney)被認為是越南戰爭中美軍第一狙擊手,多達319人死在他的手裡。\r\n 7 狙擊女王"-- 柳德米拉.M.帕夫里琴科\r\n 蘇聯英雄柳德米拉.M.帕夫里琴科年輕時曾是一位十分漂亮的姑娘,--在敖德薩和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中一共擊斃了309名德軍,創造了巾幗不讓須眉的狙擊神話。她也是在射殺人數超過300人的25名著名狙擊手中的惟一一名女性。\r\n 8、 張桃芳【中國】 6從1953年1月到5月,張桃芳在3個多月的時間里,以436發子彈,斃傷214個敵人,這是志願軍狙擊手單人戰績的最高記錄。他因此而榮獲志願軍特等功臣、二級英雄稱號,並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一級國旗勛章。\r\n 9、白羽毛卡洛斯·海斯科克【美國】 美國最成功的狙擊手,因經常在叢林帽上插一根白羽毛而被人稱為"白羽毛卡洛斯·海斯科克"。他在越戰期間共消滅了93個目標,如果算上"未被確認死亡的",這一數字可能要超過300。他還曾令人難以置信地精準射殺過2500米外的一個目標。\r\n 10、狙擊之王科寧斯【德國】 作為柏林狙擊學校的校長,他技藝超群,射術精幹。但可惜沒有找到他射殺的具體材料,考慮科寧斯為德國培養出了眾多狙擊射手,從這方面來說暫排名第十位。

6. 找一部關於狙擊手的電影

最隱蔽的狙擊手!你能找出來幾張?超過3張,說明你也有狙擊手的潛力!

身為軍人,在戰場上要時刻保持警惕,狙擊手是最難防範的,當你無法及時察覺到的時候,很容易喪命!

右邊第二顆樹旁邊,你看到了嗎?

試試看,你找到了幾張呢?

7. 芬蘇戰爭的起因和經過

芬蘇戰爭即冬季戰爭。
戰爭的起因:
為了補償芬蘭的領土損失,前蘇聯表示願意把奧涅加湖西北2倍於芬蘭所割讓地區的土地交給芬蘭。然而,漢科半島卻是芬蘭防禦蘇聯的天然屏障,蘇聯此舉的動機令芬蘭感到懷疑。當時的芬蘭政府拒絕了蘇聯的提議,蘇聯軍隊製造了「曼尼拉事件」,宣稱芬蘭軍隊炮擊曼尼拉村造成蘇聯士兵的死亡,進而要求芬蘭政府賠禮道歉,並將軍隊後撤20到25公里,但被芬蘭政府拒絕。蘇聯以此為借口廢除《蘇芬互不侵犯條約》,11月30日,23個師共45萬軍隊攻入芬蘭邊界,迅速抵達曼納海姆防線。
戰爭經過:
蘇芬戰爭從1939年11月30日開始至1940年3月13日結束,歷時近3個半月,前後分2個階段,在整個戰爭期間,蘇聯紅軍憑借優勢兵力始終處於進攻態勢。其企圖是集中主要兵力在卡累利阿地峽實施進攻,在其他地區以部分兵力牽制芬蘭軍隊,粉碎芬蘭軍隊主力,在最短時間內迫使芬蘭議和,結束戰爭。劣勢的芬蘭軍隊始終處於防禦態勢。其企圖是在卡累利阿地峽集中主力扼守曼納海姆防線實施陣地戰,在其他地區以少量兵力利用有利地形實施機動戰和游擊戰,最大限度地遲滯蘇聯紅軍的進攻,等待西方的援助,爭取在有利條件下與蘇聯議和。
第一階段
這一階段從1939年11月30日開始至1940年1月31日結束,歷時62天。1939年11月30日,蘇聯紅軍在蘇芬邊界全線4個地區發起進攻。經過激戰,蘇聯紅軍除在戰線北端達成預定目的外,在其他地區均遭慘敗,被迫停止進攻,重新調整部署,增調兵力,准備再次進攻。
在卡累利阿地峽,蘇聯紅軍突破曼納海姆防線未逞。蘇聯紅軍弗謝沃洛德·費奧多洛維奇·雅科夫列夫第7集團軍轄7個步兵師、1個坦克軍和2個坦克旅,組成深遠的戰役布勢和縱深梯次的戰斗隊形,在卡累利阿地峽實施進攻,主要突擊指向維堡方向。進攻首先從地峽東段開始,企圖吸引芬蘭軍隊預備隊東調,隨後在地峽西段實施主要突擊。
芬蘭軍隊集中2個軍計5個師的兵力防守該地,首先以掩護兵力在保障地帶防守各個狹窄的接近地。晝間,芬蘭軍隊以近戰火力配合以有利條件下的陣前出擊殺傷敵有生力量,以各種反坦克兵器從近處摧毀蘇聯紅軍坦克;夜間派出滑雪小分隊襲擾蘇聯紅軍後方,突擊在雪地烤火露宿的蘇聯紅軍,把蘇聯紅軍打得疲憊不堪。
盡管蘇聯紅軍投入1個梯隊又1個梯隊,輪番進攻,但由於未弄清芬蘭軍隊的主要防禦地帶和保障地帶,未查明芬蘭軍隊的防禦工事和障礙物配系,再加協同不靈,指揮不善,到12月底,在付出重大代價以後只攻佔了芬蘭軍隊20~60公里縱深的保障地帶。這時蘇聯紅軍已無力突破芬蘭軍隊的主要防禦地帶,被迫就地停止進攻。雙方形成對峙,轉入襲擾戰。
在拉多加湖東北地區,蘇聯紅軍2個師大部被殲,被迫轉入防禦。蘇聯紅軍第8集團軍轄5個步兵師、1個坦克旅,分南北兩路實施進攻。其任務是從翼側牽制芬蘭軍隊兵力,配合第7集團軍的進攻。越過邊界後,蘇聯紅軍遭到芬蘭軍隊2個師節節阻擊和游擊隊夜間的襲擾,進展緩慢。6天後,北路集群前進了40公里。在托爾瓦湖地區,雙方發生激戰。結果,蘇聯紅軍傷亡5000餘人,補給無源,被迫轉入防禦,再也未敢進攻。南路集群前進40餘公里後,在基泰萊地區進行1個多月的攻防戰斗,到1940年1月1日,被芬蘭軍隊分割、包圍、補給中斷,2個師大部被殲,傷亡1.9萬餘人,其餘兵力龜縮後退,轉入防禦,直到戰爭結束。
在邊界中段,蘇聯紅軍2個師被殲,余皆退守。蘇聯紅軍瓦西里·伊萬諾維奇·崔可夫的第9集團軍轄4個步兵師,分南北兩路,向波的尼亞灣方向進攻,企圖將芬蘭從狹窄腰部地區切成兩段。南路集群沿兩條被深雪覆蓋的林間道路向奧盧港方向進攻。先頭師到達距邊界約40公里的索木斯薩耳米村以後,遭芬蘭軍隊小分隊依託路障,頑強阻擊。該師被迫沿道路展開成20餘公里的縱長隊形,從而為芬蘭軍隊實施分割、包圍提供了戰機。這時,芬蘭軍隊戰略預備隊1個師趕至戰場,在芬蘭軍隊第3軍亞爾馬·西拉斯沃的指揮下,到12月底首殲該師獲勝,隨後轉移兵力將企圖增援的蘇聯紅軍另1個師攔頭截尾,分割殲滅。索木斯薩耳米一戰,芬蘭軍隊共殲敵2.3萬餘人,創造了以少勝多的光輝戰例。蘇聯紅軍北路集群越過邊界後未遇抵抗,到1939年12月16日接近到波的尼亞鐵路東端終點站凱米湖,對芬蘭軍隊造成極大威脅。芬蘭軍隊從預備隊抽調1個營配合邊防部隊對蘇聯紅軍翼側進行了連續突擊。該路蘇聯紅軍因摸不清敵情,只好退守薩拉,在該地因受到芬蘭游擊隊不斷襲擾,一直未敢採取積極行動,直到戰爭結束。
在戰線北端,蘇聯紅軍奪占貝薩謀等地。蘇聯紅軍第14集團軍轄2個步兵師在北方艦隊配合下向巴倫支海岸方向進攻,未遇芬蘭抵抗,很快佔領了貝薩謀港和雷巴契半島,封鎖了芬蘭通往巴倫支海和挪威的通道,隨即就地轉入防禦。
1939年12月,蘇聯紅軍當局鑒於各線蘇聯紅軍損失慘重,決定停止進攻,重新擬訂作戰計劃,組織新的進攻。1940年1月7日,在卡累利阿地峽成立了西北方面軍,任命原基輔軍區司令謝苗·康斯坦丁諾維奇·鐵木辛哥任該方面軍司令,接替梅列茨科夫擔任前線總指揮。該方面軍下轄第7集團軍和新成立的第13集團軍。同時,向蘇芬邊界增調了24個步兵師、20個炮兵團和15個新建的航空兵團。從1940年1月起,該地蘇聯紅軍加強了偵察與訓練,演練了突破預有準備防線和摧毀堅固防禦工事的有效方法。
這時,芬蘭軍隊也調整了該地的兵力部署,將一線兵力由5個師增加到6個師,在縱深只保留1個師作為預備隊。
第二階段
這一階段從1940年2月1日開始至3月13日結束,歷時41天。在這一階段,蘇聯紅軍西北方面軍集中第7、第13集團軍,共21個步兵師、6個坦克旅的兵力,在卡累利阿地峽實施重點進攻,以2個集團軍的相鄰翼側向維堡方向實施主要突擊。經過1個多月的艱苦作戰,蘇聯紅軍突破了曼納海姆防線,攻佔了維堡,迫使芬蘭按照前蘇聯提出的條件簽訂了和約,結束了戰爭。
突破曼納海姆防線,攻佔維堡。1940年2月1日~10日,蘇聯紅軍出動飛機500多架,展開火炮440多門,對芬蘭軍隊陣地及其後方進行了猛烈的預先航空火力准備和炮火准備,在進攻前的24小時,共發射炮彈30多萬發,摧毀了主要方向上的芬蘭軍隊大部分火力點。
1940年2月12日凌晨,蘇聯紅軍恢復進攻。經過3天艱苦作戰,梅列茨科夫的第7集團軍在曼納海姆防線的主要防禦地帶打開了一個寬5公里、縱深5~6公里的突破口,並將快速集群投入交戰。芬蘭軍隊主動退守第2防禦地帶。
1940年2月18日,第7集團軍從行進間突破第2防禦地帶未逞2月,其右翼因第13集團軍進展緩慢而暴露。在這種情況下,蘇聯紅軍為了突破第2防禦地帶再次停止進攻,調整部署。芬蘭軍隊也趁機休整,將拉多加湖以北的部分兵力南調,加強卡累利阿地峽的防禦。
1940年2月28日,蘇聯紅軍恢復進攻,迅速逼近芬蘭軍隊後方防禦地帶。第7集團軍右翼兵團從東北包圍了維堡築壘地域,其左翼兵團4個師從冰封的海面上越過維堡灣,繞過維堡城,切斷了通往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公路,攻佔了維堡大部地區。1940年3月11日,蘇聯紅軍對維堡發起強攻,奪佔了該城。
到1940年3月5日,芬蘭軍隊已瀕於兵員枯竭、彈盡糧絕、外援無望的險境。英法兩國雖表示願意出兵援助芬蘭,德國卻威脅說如芬蘭接受英法援助,戰火將擴及整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瑞典、挪威迫於德國的壓力,拒絕英法軍隊過境。在這種情況下,芬蘭政府在瑞典的斡旋下於3月7日派代表至莫斯科與前蘇聯議和的矛盾並未了結,它使芬蘭喪失了1/l0即4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芬蘭軍隊總司令曼納海姆痛楚地說:「該條約給我國的戰略地位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我們喪失了本來可以保證我們阻止入侵軍隊前進的全部要地。新的國界使芬蘭暴露在侵略者面前,而漢科則像一支指向我國心臟的手槍。」

8. 看過一個二戰記錄片,叫二戰揭密。好象是美國拍的。裡面德國好厲害。真實的二戰德國有那麼厲害嗎

德國地處歐洲中部四面受敵,千年來戰爭不斷,軍事傳統很少有國家能比的上。德國士兵戰鬥力很強悍,這和德國的民族性格也有一定關系,德國人嚴謹、認真,戰斗時絕對服從命令且頭腦靈活,裝備相比較來說還是比較好的。希特勒上台後提出總體戰。國家的一切都服務於軍事,二戰爆發時准備比較充分。我覺得德國強悍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戰略戰術,德國的閃電戰理論標志著軍事上進入機械化時代,這一軍事理論直到海灣戰爭才被信息化所代替。二戰時德國在戰略戰術上至少領先別的國家半代。
具體德國有多厲害你看看二戰傷亡概況就知道了。

世界上各國認可的官方統計中:在第二戰中,全球軍民死亡人數超過5500萬,受傷人數超過1.3億,傷亡總數達1.9億人。其中,平民死亡人數約2730萬人。

盟軍軍隊中,蘇聯軍隊死亡人數890萬,中國軍隊死亡148萬,英國軍隊死亡人數38萬,美軍38萬。法西斯國家也受到重創:德國軍隊傷亡總數達1170萬人,士兵死亡人數達600萬;日本軍隊傷亡人數為216.1萬人。

各大戰場死傷數:

蘇德戰場:蘇聯紅軍共死亡880萬人。德軍以及7個仆從國軍隊共死亡572萬人。雙方死亡比例1.54:1

北非和西南歐戰場:盟軍共死亡90萬人(美軍25萬,英軍35萬,法軍20萬,其他國家10萬人),軸心國軍隊共死亡55萬人(德軍50萬,意軍5萬),雙方死亡比例 1.7:1

中國戰場:中國軍隊共死亡148萬人,日軍死亡44萬人,雙方死亡比例約3.36:1

太平洋戰場:日軍死亡138萬人,美軍死亡12萬人,英軍3萬,雙方死亡比例約9.2:1

遠東戰場:日軍死亡10萬人,蘇軍死亡1萬人,雙方死亡比例 10:

二戰傷亡概況
蘇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損失:
(1) 蘇芬戰爭(1939年11月至1940年3月):蘇軍死亡4.9萬,受傷15.9萬人次。
(2) 蘇德戰爭(1941年6月至1945年5月):蘇軍死亡681.7萬,被俘或失蹤445.6萬人,傷病1832萬人次。

附:蘇德戰爭雙方歷年損失數:
1941年:德軍損失85萬人。其中死亡30萬人、被俘或失蹤數千人。
蘇軍損失447萬人。其中死亡80萬人、被俘或失蹤234萬人。
1942年:德軍損失200萬人。其中死亡50萬人,失蹤或被俘約10萬人。
蘇軍損失737萬人。其中死亡174萬人、被俘或失蹤152萬人。
1943年:德軍損失290萬人。其中死亡70萬人,被俘或失蹤約20萬人。
蘇軍損失786萬人。其中死亡194萬人、失蹤或被俘37萬人。
1944年:德軍損失300萬人。其中死亡123萬人,被俘或失蹤約60萬人。
蘇軍損失688萬人。其中死亡160萬人、失蹤或被俘17萬人。
1945年:德軍損失約300萬人。其中死亡50多萬人,被俘或失蹤約70多萬人。
蘇軍損失301萬人。其中死亡73萬人、失蹤或被俘7萬人。
合計:德軍(含黨衛隊)在蘇德戰爭中損失累計近1200萬。其中死亡320多萬人、被俘160萬人(不含1945年5月9日後
蘇軍在蘇德戰爭中的損失累計為2959.3萬。其中死亡681.7萬人、被俘或失蹤445.6萬人、傷病累計1832萬人次。最終死亡人數為865.6萬(含死亡的俘虜)。以上數據包括內務部隊及邊防軍等,也包括與德國的盟軍作戰所遭受的人員損失,但不包括尚未到所在部隊報到的在途新兵,如包括新兵,則死亡人數約為737萬人,最終死亡人數為915.3萬人。
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亡人數總計為185萬人:(1)對美英等國作戰死亡129萬人(包括飛虎隊在中國戰場打死的日軍)。主要分布於菲律賓(52萬)、緬甸(18萬,包括中國遠征軍打死的1萬多日軍)、沖繩(10萬)等等。(2)在中國戰場死亡44萬多人(1937年7月-1945年10月,傷、亡、俘累計則為133萬。另外1931年9月-1937年7月間損失累計為17萬,其中死亡2.6萬)。(3)蘇日戰爭死亡8.3萬人(1945年8月9日-1945年8月21日)等等。
5. 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傷亡情況(不含俘虜):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傷亡人員總計為101.3萬。其中死亡40.5萬人(陣亡佔29.1萬人)、受傷累計60.8萬人次。美軍傷亡人員約70%分布於歐非戰場,其中僅西歐戰場(1944年6月-1945年5月)便有13.5萬人陣亡、45.1萬人(次)受傷。

羅斯國防部長伊萬諾夫向媒體公布了蘇聯二戰中人員傷亡的具體數據,這是迄今俄方公布的最為精確的相關數據。

據俄羅斯新聞網5月7日報道,伊萬諾夫在莫斯科近郊的一所療養院里與二戰老兵聚會時說,根據俄羅斯目前的官方統計,共有2660萬蘇聯公民在二戰中喪生;在二次大戰的各大戰場上,共有866.84萬名蘇聯官兵為國捐軀;二戰期間,蘇聯受傷人員為15205592人;患上各種疾病的人員為3047675人;而被凍傷的人員為90881人。此外,二戰中蘇聯失蹤人員為505.9萬人,455.9萬名蘇聯官兵被俘。

失蹤人員大部死亡,被俘者至少死250萬

閱讀全文

與免費手機電影蘇芬戰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好看的戰爭片經典電影 瀏覽:133
美國囧案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11
米迦勒埃普演過哪些電影 瀏覽:24
掃黑大決戰電影怎麼沒上映 瀏覽:837
事業單購買電影票怎麼記賬 瀏覽:18
ipad上傳電影怎麼打開 瀏覽:207
國產打真軍電影有哪些最露的 瀏覽:596
電影城爆米花怎麼銷售 瀏覽:726
星爺在拍什麼電影 瀏覽:410
有那些好看的虐童電影 瀏覽:508
電影流浪地球的陪配樂是什麼 瀏覽:308
大悅城開門前怎麼進電影院 瀏覽:365
電影下載怎麼到本地 瀏覽:561
什麼電影女人不能靠近男主角 瀏覽:256
像接種這種電影還有哪些 瀏覽:279
2017值得看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67
兩個男的怎麼做污污的電影 瀏覽:528
八百勇士電影觀看免費 瀏覽:274
手機下載的電影沒有字幕怎麼辦 瀏覽:863
航嘉顯示器x2772ck看電影怎麼樣 瀏覽: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