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 瑪麗和馬克思 Mary and Max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瑪麗和馬克思》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瑪麗和馬克思》是一部2009年出品的澳大利亞粘土動畫,是聖丹斯電影節開幕大作,由亞當·艾略特執導,托妮·科萊特、菲利普·塞默·霍夫曼、艾瑞克·巴納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9年1月15日在美國聖丹斯電影節率先放映。電影是一部講述筆友之間20多年友情的動畫作品,同時這也是導演的半自傳式的影片。講述了兩個古怪筆友長達20年的友情,怪異卻純真。
Ⅱ 有哪些讓你流淚的電影
《Mary and Max》
Mary,一個住在墨爾本,老媽酗酒,老爸只關心自己的鳥類標本,因為額頭有塊胎記而被小朋友嘲笑戲弄的8歲小女孩。Max,一個住在紐約,因為是猶太人,從小被揍,留下童年陰影,只能通過狂吃來緩解緊張恐懼的44歲自閉症胖子。Mary內心自卑缺愛,沒有朋友陪伴,沒有父母關愛,Max已經儼然將自己封閉起來,生活中小小的刺激都會讓他受不了,需要不時去看心理醫生。兩個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溫暖的人成了筆友。Mary慢慢長大,父親去世,整容,母親去世,戀愛,結婚,讀大學,研究心理學,出書,懷孕,離婚,酗酒……Max卻依然一個人活在只有自己的世界裡,不敢戀愛,與周圍的世界格格不入。20年的時間,兩個從未謀面的人通過一封封信互相慰藉。
人都渴望被理解與信任,渴望善意,愛,友誼,都害怕被孤立,欺侮,與背叛。但生活總是不完滿的,家人未必懂得尊重,弱小者往往會受到欺負,善意不總能得到相同的回應,你或許並沒有強大的內心,會變得自卑又敏感,受傷的心靈不敢再打開心扉,無法融入正常的生活,一些事情總會觸動過去的傷疤,讓你不安,憤怒,痛苦,或者崩潰。我們在社會上謀生,工作,追求財富,地位與名望,所謂「美好的生活」或許只是幻影,華麗之下多得是殘缺的心。人人渴望愛,但不是人人都懂得如何愛別人,不是人人都知道如何愛自己。影片的情節及台詞設計非常棒,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另外,該動畫片里的道具,人物都是由黏土捏成的,真的,畫面非常萌萌噠。
Ⅲ 電影名字里有馬克瑪麗的有哪些
瑪麗和馬克思 Mary and Max (2009)
Ⅳ 有關心理的電影推薦
盤點有關心理學的電影推薦
1.《飛躍瘋人院》影片中主人公由於厭惡監獄里的強制勞動,裝作精神異常而被送進了精神病院,但是精神病醫院也遠不是避難所,雖然男主的到來改變了精神病院死氣沉沉的狀態,但他也因此成為護士們的眼中釘。醫院僅僅有條的作息表就像是穩固的秩序,而自由和秩序博弈時利益就站在兩邊,而權力掌握了所有資源,自由只是空空如也。影片無疑在暗示秩序和自由,挑戰者、和麻木的大眾。或許在看完這部影片很久,他帶給你的力量也是綿綿不息。
2.《超脫》這是一部並不應該推薦的豆瓣高分電影。電影以男主角亨利在學校的生活為點,展現了不同年齡、不同社會階層的不同人生。生命是生命本身的饋贈,唯有愛可以超脫。但是電影取名《超脫》,但內容並不讓人覺得輕松自在、如獲新生,反而在感到那一絲溫暖的同時,感受到更沉重的壓力。人與人所經歷的不同,所看到的不同,所以所感受到的也不同。作為個體,我們都渺小如塵埃。而如何對生活、對悲傷、對苦難、對孤獨進行超脫,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的功課。
3.《彗星來的那一夜》這是一部低沉本的科幻燒腦片。講述了六個人在聚會時互通平行世界的故事。平行世界本就帶著科幻、懸疑的色彩,再加上影片中對人性黑暗面的剖析,讓人在燒腦之餘還忍不住感慨,人性比平時世界復雜多了。撲朔迷離的人物關系讓人迷惑劇情的走向。
4.《消失的愛人》影片講述了一對恩愛的夫妻,突然有一天妻子消失了,種種線索表明,是丈夫殺害了妻子。當丈夫被推到風口浪尖時才發現,其實這一切都是妻子精心設計的騙局。這是一部燒腦片,也是一部值得深思的電影。他將人性和婚姻的黑暗面拿出來剖析。女主說的相互折磨、相互控制、這就是婚姻嗎?或許婚姻本就是一襲華美的袍,美麗華麗是面子,而千瘡百孔是里子。
5.《黑天鵝》影片講述了一個有關芭蕾舞的超自然故事。女主角是一個資深芭蕾舞演員,她發現自己被困在了與另一個舞者的競爭狀態,隨著演出的臨近,這種狀態越來越嚴重,她甚至區分不開這是幻覺還是現實。女主無疑是個完美主義,或者說很多藝術工作者都是完美主義,正因為心思細膩又追求完美,所以才容易陷入極端情緒,終其一生,女主都為了追求她完美的芭蕾舞工作。每個人心裡都有黑暗,邪惡,壓力,恐懼,慾望,利己,自私,妒忌,佔有欲;但也有善良、溫暖、溫柔、純潔、快樂、幸福。這大概就是每個人心中的黑天鵝和白天鵝吧。
"一個沒有性魅力的人,做什麼事都不會成功。"
6.《死亡實驗》影片以1971年美國的「斯坦福監獄實驗」為基礎,根據馬里奧·喬丹努的小說《黑盒子》改編。向世人展示了人們在權力分配下的行為舉動,以及在實驗過程中這些參與者心理上發生的與原人格迥異的超預設變化甚至扭曲,環境、人員、權力等,一切皆人為預設,參與者都清楚實驗的模擬性,然而,實驗的模擬還是朝著與現實幾乎一致的軌跡發展,以強凌弱。永遠不要去考驗人性,因為人性總是經不住考驗。
"沒有誰比誰更卑劣,沒有誰比誰更高尚,你永遠也無法預估,你會成為誰
Ⅳ mary and max經典台詞
God give us relatives.Thank God we can choose our friends.——Ethel Mumford
上帝賜予我們親人,感謝上帝我們得以選擇朋友.——伊索·蒙福德
Ⅵ 電影mary and max中max的最後一封信
Dear Mary,
Please find enclosed my entire Noblet collection as a sign that I forgive you.
When I received your book, the emotions inside my brain felt like they were in a tumble dryer, smashing into each other. The hurt felt like when I accidentally stapled my lips together. Ow!
The reason I forgive you is because you are not perfect. You are imperfect, and so am I. All humans are imperfect, even the man outside my apartment who litters.
When I was young, I wanted to be anybody but myself. Dr Bernard Hazelhof said if I was on a desert island then I would have to get used to my own company -just me and the coconuts. He said I would have to accept myself, my warts and all, and that we don't get to choose our warts. They are a part of us and we have to live with them. We can, however, choose our friends and I am glad I have chosen you.
Dr Bernard Hazelhof also said that everyone's lives are like a very long sidewalk. Some are well paved. Others, like mine, have cracks, banana skins and cigarette butts. Your sidewalk is like mine but probably not as many cracks. Hopefully, one day our sidewalks will meet and we can share a can of condensed milk. You are my best friend.You are my only friend.
Your American penpal,
Max Jerry Horowitz.
PS. I have recently found the perfect job with a survey company. All I have to do is eat things and tick boxes.
Ⅶ mary and max這部電影講的真的是真實的事情嗎
2009年是聖丹斯電影節成立25周年的紀念,作為已經成為高品質小成本獨立電影聚集地的聖丹斯電影節自然不會對自己的開幕影片掉以輕心。在2009年1月15日開幕的聖丹斯電影節上,亞當·艾略特的黏土動畫片《瑪麗和馬克思》被選為開幕影片。這是一部講述筆友之間20多年友情的影片,同時這也是導演的半自傳式的影片。故事的主角是兩個年齡和教育背景差異巨大的人,一個是8歲的小姑娘,一個是44歲的猶太小老頭。故事取材於導演本人的生活,在導演的生活中,他也有一個交往了20多年的筆友。
聖丹斯電影節的董事傑弗里·傑爾莫表示:「這是一部講述兩種人生、兩種生活的影。這兩個主角在生理上都有一點障礙,艾略特用黏土為我們描繪了兩幅肖像作品。影片中充滿了不期而遇的感動、笑料以及迫使我們思考的情節。《瑪麗和馬克思》這屆聖丹斯電影節的開幕影片,也是第一部動畫題材的開幕片。相信,觀眾在看到影片之後,會對艾略特的工作報以熱烈的掌聲的,因為他製作出了一部耐人尋味、意味雋永的影片。更令人感嘆的是,這樣一部影片是黏土動畫,並沒有依靠過多的電腦動畫技術,這是最讓人感到振奮和感動的。」
《瑪麗和馬克思》是這位聲名卓著的澳洲動畫片製作人的第二部來到聖丹斯參展的影片。2004年,他製作的《裸體哈維闖人生》在聖丹斯電影節上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並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同時本片和他的先前拍攝的自述三部曲《兄弟》、《表妹》和《叔叔》一起獲得了澳洲電影協會獎。這些影片在全球大大小小的電影節上展映,為艾略特帶來了一批忠實的擁躉者。「如果從製作這部電影開始算起,那麼到在聖丹斯首映,我們已經為它付出了5年時間。這已經不是十月懷胎,而是五年磨一劍了,我理應對它充滿信心。不過,要在聖丹斯的開幕上放映他,我心裡多少還是有點忐忑」,艾略特說,「在這樣一個高級別高品質的電影節上首映我的影片,是我多年以來的夢想,夢想成真的感覺真好」。
說到影片在聖丹斯可能的命運,傑弗里·傑爾莫說「這樣一部說這種『有點不正常』的友誼的影片肯定不會在聖丹斯受到冷遇」。影片的出品方ICON公司的CEO馬克·古德(Mark Gooder)對影片的前途絲毫不擔心,他說:「沒有什麼地方比聖丹斯更適合放映艾略特的影片了,他那無與倫比的才華以及對博愛和理解的渴望,肯定會打動所有的觀眾」。
·本片是澳大利亞出品的第二部以定格的方法拍攝成的動畫,第一部是《9.99美元》。
·從最初的構想到影片拍攝完畢,一共花了艾略特5年時間。真正進入黏土動畫的拍攝時間是57周。整個拍攝團隊只有50位工作人員,影片全長92分鍾。計算下來這些人平均每周可以製作出2分半鍾的動畫成品。按照6位工作人員一小組計算,他們平均每天創造4秒鍾的動畫成品。
·整部動畫片是由大約132480張獨立的畫面製作而成,劇組一共用了6台佳能數碼相機拍攝這些靜止的畫面。
·一共有10個動畫製作組和7個拍攝組同時工作。
·亞當·艾略特不僅是本片的編劇和導演,也是影片中所有形象的設計者。他表示是紐約攝影師戴安·阿伯斯(Diane Arbus)拍攝的與眾不同的黑白肖像照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並且影片中有一個角色就是按照阿伯斯的形象設計的。
·影片中的所有文字——那些出現在街角商店櫥窗里的文字、招牌上的文字、包裝上的文字、啤酒瓶上的文字、瑪麗和馬克思之間的書信上的文字——統統是亞當·艾略特親自書寫。
·劇組里的那些美工,發明了一種叫做「Square i」的工作方法。他們花費大把的時間去模擬拍攝的角度並研究透視效果,在他們確認無誤後,黏土動畫師和攝影師才會真正開始工作。
·影片的設置過程中一種使用了212個黏土人,這些黏土人由黏土、復合材料、木棍和金屬製作而成。每一個黏土人身上的各個關節都是可以活動的。攝制組特別為影片的兩個主角製作了十幾個拷貝。
·影片一共拍攝了133個場景。並且用兩種截然不同的顏色來代表紐約和澳洲,分別是灰色和褐色。對於黏土動畫而言,要拍攝這樣的場景無疑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從荒島到巧克力商店都要被精心製作。對於攝制組而言,最大的挑戰莫過於「捏造」出紐約的地平線了。同時這也是整個電影中耗時最多的場景。整個美工組的20人花了整整兩個月時間才完成它。
·影片一共製作了475個微縮的道具,從酒杯到打字機,都是工作人員一點一點用黏土捏出來的。特別是影片中出現的那台老式打字機,工作人員花了9周時間設計和製作。
·為了能讓主角面部活動起來,並且能做出各種表情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他們需要一張能動的嘴和能動的眉毛——在每一定格中,工作人員都會給人物換一張不同的嘴。全片一共用了1026張不同的嘴,每一張嘴都是一張由橡皮泥包裹著鋼絲的模型。為了讓馬克斯說話時動起來,劇組為他製作了30張嘴。
·影片使用了886隻含有電線製作的骨骼的由塑料做成的手。
·劇組製作了394個瞳孔,每一個瞳孔和一個小瓢蟲差不多大小。完全由技師手工製作,每個瞳孔製作出來之後,都被畫上了一個閃亮的小白點。
·劇組一共有2位服裝設師和147位裁縫,他們包辦了影片中所有服裝的設計和製作。瑪麗的結婚禮服是按照戴已故的安娜王妃的結婚禮服設計的。艾維(Ivy)的連體衣取材於攝影師安妮·蕾伯維茨(Annie Liebowitz)母親的連體衣。
·影片中一共使用了38個燈泡。這些燈泡也是由工作人員一個一個用黏土搓出來的。並且還在燈泡後面拉上了電線。
·808個Early Grey牌的泡茶袋在影片中出現,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幾乎劇組里的所有人——從導演到美工,從製片人到服裝服裝設計師——都參與了泡茶袋的製作
·要創造出數量巨大的人物、場景和道具必須依靠強有力的模具支持,所以劇組一共製造並使用了632個黏土模具。這些模具的涵蓋范圍之廣令人稱奇,從人物的眼球到地板上的縫隙都是他們的「功勞」。
·一共有73公斤的塑料被用來製作人物的嘴、手和原始的骨架。每一批塑料模具都需要被漆成同樣的顏色,並且按照相同的原料比例混合,以便有相同的質地、紋理、密度和熔點。
·12升潤滑劑在影片中被用作流體。從杯子里的水到眼淚再到叢林中流淌的小河都是由這些潤滑劑製造出來的。
·拍攝期間,整個劇組吃掉了260公斤西紅柿、280公斤咖啡豆,喝掉了2600升牛奶,並且消耗掉了7800塊松餅——其中有5236塊是被導演吃掉的。
·本片作為第24屆聖丹斯電影節開幕影片。
Ⅷ mary and max百度雲中英文字幕 有嗎
《mary and max》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I4FuxHkfpQbzh6zWkHRIVw
電影是一部講述筆友之間20多年友情的動畫作品,同時這也是導演的半自傳式的影片。講述了兩個古怪筆友長達20年的友情,怪異卻純真。
Ⅸ 跪求瑪麗和馬克思MaryandMax(2009)托妮·科萊特主演的免費的百度雲資源鏈接地址
《瑪麗和馬克思》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FpNHtItfvmEoWkXkYCpoiQ
該片講述了1976年,8歲的瑪麗·黛西·丁格爾(貝絲妮·惠特摩爾 Bethany Whitmore 配音)是澳大利亞墨爾本的一個小女孩,喜歡動畫片「諾布利特」、甜煉乳和巧克力。瑪麗的媽媽是個酒鬼,而在茶葉包裝廠工作的父親平日只喜歡製作鳥標本。孤獨的瑪麗沒有朋友,某一天心血來潮給美國紐約市的馬克思·傑瑞·霍羅威茨(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Philip Seymour Hoffman 配音)寫了一封信詢問美國小孩從哪裡來,並附上一根櫻桃巧克力棒。44歲的馬克思患有自閉症及肥胖,碰巧也喜歡看「諾布利特」動畫片及吃巧克力。二人的筆友關系從1976年維持到1994年,期間各自經歷了許多人生起伏,直到成年的瑪麗(托妮·科萊特 Toni Collette 配音)終於來到紐約看望馬克思。
Ⅹ 求Mary and Max電影無字幕的高清版本(學英語用)
高清封裝英文字幕版本,網盤地址見附件,20天有效。
可以用mmg工具,把封裝的軟字幕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