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歷史上著名的珍珠港事件,真的只是美國人的苦肉計嗎
在1941年12月7日凌晨,二戰中的日本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偷襲美國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戰爭正式爆發。此時距離二戰爆發已經過去了兩年多時間,美國人一直保持著一個中立的態度,但美國人在歐洲也是資助英國人和德國對抗;在亞洲則是通過對日本的石油禁運和經濟制裁來緩解日本人的瘋狂擴張。日本人正是需要擺脫這種不利局面,才策劃了震驚世界的珍珠港事件。至今珍珠港事件已經過去將近80周年,事後有些人認為這是美國人自導自演的苦肉計,事情真相真是如此嗎?
終上所述,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中,美國航母不在珍珠港是有其原因的。而這次事件被人認為是苦肉計的可能性並不大,因為這次事件給美國人帶來了太大的損失,不光是人員以及財產受到嚴重損失,事件發生後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戰略嚴重受損也是在很長時間後才能彌補回來。
B. 威尼斯的小艇資料(圖文)
名稱:Gondola
狹長輕舟「貢多拉」,俗稱「鳳尾船」,又叫「剛多拉」,「剛朵拉」(Gondola),它的歷史可以上溯至11世紀,船身纖巧、船底扁平,使它十分適合在狹窄又淺平的水道中行駛。
貢多拉船身採用不對稱設計,所以在航行中,船會向一邊傾。船首銅刻的圖形代表總督的帽子與威尼斯的6個行政區,另一側邊的橫杠代表朱德卡島,貢多拉是威尼斯的象徵。早期的貢多拉被漆上各種五顏六色的色彩,威尼斯貴族們喜歡乘坐雕刻精美,裝飾著綾羅綢緞的貢多拉互相鬥富。當時威尼斯政府為了杜絕人們炫耀財富的行徑,以及漫無止境的提高貢多拉的價位,在1562年規定貢多拉統一漆上黑色的船身,成為現在旅客所看到貢多拉麵貌。現在唯一可以讓這些船主發揮的空間,就只剩下船尾及兩弦的金色海馬,以及船上的鮮花裝飾。
小船的載重量可達1200公斤,持續時速可達三海里,而且只需一個人劃槳即可。難怪威尼斯船運史博物館長魯賓•德•塞爾文認為,從能量投入與速度的比率看,這種小船是「世界上效益最高的船隻」。
貢多拉的起源:
同美國的快帆船和阿拉伯的三角帆船一樣,被稱為貢多拉(gondola)的威尼斯小船,不僅是一種獨特的船,而且具有著神奇的色彩。可謂是威尼斯漂浮在水面上的城市象徵。
威尼斯小船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094年。當時,維托•法利埃公爵頒布了一項特許令,准許部分村民有權製造小船。
威尼斯小船的形狀歷經幾百年變遷,隨著威尼斯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得到不斷改進。它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在航海領域,應用達爾文進化論的歷史,體現了小船與其所在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之間的辯證關系。
威尼斯在建城以前,還是一個由若干零星村落組成的鬆散聯邦式部落。隨著人口增加,村民們開挖了許多運河。後來,隨著運河網逐漸擴大,河道越來越多,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迷宮般的水上交通網。20世紀的城市規劃師和建築師李•科巴西爾譽其為「完美無缺的心臟系統「。威尼斯城這種與眾不同的發展過程,在交通方面主要依靠畜力是不行的,必須有一種能夠在狹窄而又難以通過的運河上行駛的船,以盡可能快的速度,在越來越遠的距離內,運載日益增多的居民。於是,威尼斯小船便應運而生。
貢多拉的船夫:
海邊有許多「貢多拉」 遊船,水手們穿著得很整齊,頗有特色的黑色服裝,戴著飄著帶子帽子,脖子上不知是為了美,還是為了分不同的幫派,都系著各色的領帶。系同一領帶的水手都聚在一起,等待遊客租船游運河。 「貢多拉」水手是黑發碧眼的義大利小夥子,風流灑脫、口若懸河,又是天生好歌喉,此時正是良辰美景之際,他忍不住引吭高歌一曲義大利歌劇。
船歌是起源於貢多拉船工所唱的歌,廣泛流行於義大利。十九世紀成為一種人們所喜愛的浪漫抒情曲體裁。船歌的曲調淳樸流利,優游自在,通常為6/8拍子,強拍和弱拍有規則地交替和起伏,描寫船的搖曳晃動。法國作曲家奧芬巴赫的歌劇《霍夫曼的故事》第二幕中的船歌,是一首典型的威尼斯貢多拉船歌。在月光明朗的夜裡,詩人霍夫曼的朋友尼克勞斯和詩人的情人朱麗葉塔坐著貢多拉,徜徉在威尼斯的運河上,唱著這首二重唱,象微波盪漾一般上下起伏的曲調,緊密配合著一搖一擺的伴奏音型。全曲分三段,從「吹吧,微風」開始是第二段。第三段的曲調和歌詞,都是重復第一段。最後,朱麗葉塔和尼克勞斯唱著「啊」字,互相呼應。歌聲漸漸消失在晚風中。船歌除聲樂曲外,還有器樂曲。器樂曲中的船歌,是一種抒情小品,和聲樂曲的船歌一樣,具有歌唱性的抒情旋律和搖晃動盪的伴奏音型,也常常用6/8拍子寫成。門德爾松的鋼琴曲《無詞歌》中,有三首《威尼斯貢多拉歌曲》,其中第一首《g小調無詞歌》是1830年在威尼斯寫的。音樂清新流利,優美生動;婉轉如歌的曲調和搖曳起伏的節奏貫穿全曲,塑造了水面上輕舟盪漾的音樂形象。
輕舟穿行於設計美妙的橋梁,岸上人群熙熙攘攘,夕陽西下,霞光滿天,聖瑪利教堂上大小兩個圓頂在夕陽殘照中更加雄偉壯美,遠處宮殿巍峨,屋宇氣象,水上泛舟,天上浮雲,水中光影,仰視兩岸富商豪宅、花樣翻新,風格迥異、陽台鮮花爭奇斗艷。
威尼斯的貢多拉大賽:
每年在9月的第一個禮拜天,威尼斯的大運河上就會舉辦一項這樣的大賽,平常在大運河上悠閑擺渡的貢多拉船夫,一下子都換上了中古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傳統服裝,在大運河上比個高低。
義大利的貢多拉對許多人來說並不陌生,據悉在極盛時期,威尼斯的貢多拉數量還曾高達1萬艘以上。與水為鄰的威尼斯,從過去幾個世紀以來,就一直流傳著各式的賽船游戲,但是最主要的還是9月的這一場盛大的歷史性船賽。這一場歷史性船賽,從威尼斯王國時代就已經開始,一年舉辦1次,而且數百年來從未中斷。最初的緣起據說與軍事演練有關,之後才逐漸演變為社區榮耀的競賽,如果你在九月的第一個禮拜天來到威尼斯,運河上船隻摩頂放踵,交通大擁塞的情況就是你可以預期的盛況。
船賽當天,大運河上執行了交通管制的通告,從下午2:30~20:00限時通行。對於以船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威尼斯人,這自然是一件影響民生的重要大事。對於想要先佔好位置的人,更是要事先就有所警覺。因為,還不到比賽時間,運河邊就已經萬頭鑽動的擠滿了興奮莫名的觀眾。
貢多拉船賽的跑道就在威尼斯的交通臍帶━大運河上舉行,大運河全長4公里,船賽的行程不但是從頭劃到尾,劃到了尾端還要折回去,一路廝殺到佛斯卡里宮。而佛斯卡里宮從有船賽的歷史以來,就一直是比賽的終點站,臨時搭建起來的評審台也是頒發獎旗的地方。
貢多拉競賽分為團體組、男子組與女子組,近年來還恢復了中斷多年的婦女船賽,這也是整整一年裡,女性唯一有機會在貢多拉上掌舵的機會。比賽路線從火車站附近出發,在兩岸人山人海的鼓掌吶喊下,槳手們前俯後仰槳轉如梭,浩盪的船隻陣容,在觀眾熱切的情緒與不斷的鼓掌聲中,勝利者以朝天舉槳作為致意。
這場貢多拉比賽最吸引人的地放,自然是技藝神妙的貢多拉船夫,除了正式的比賽,就是以娛樂助興的表演船隊,遊行的船隻大小不一,從古代的櫓船到綵船、金碧耀眼的貴族船,船上更有打扮成文藝復興時期的公爵貴族,在華蓋的蔽蔭,由侍者操槳,在大運河上有模有樣的劃呀劃,將時光再劃回到過去。
C. 中國打得過第七艦隊了嗎
我們的強制隔離拒止能力,3500公里,比如解放台灣時,美國航母戰斗群,的剋星東風21D反艦導彈。還有東風26導彈3500……5000公里關島快遞,珍珠港檀香山在覆蓋范圍。你看看俄羅斯打喬治亞,美軍在哪裡?烏克蘭克里米亞,俄羅斯海軍陸戰隊佔領軍港時,美國在哪裡?美國能為台獨去死嗎?不可能的啊。美國佬要選票,白人為台獨死亡不可能的,我們不侵略,但是誰管閑事,不是1840年,帝國主義架起一門大炮,霸佔一個國家時代早就一去不復返了。我們第二艘航母已經下水海試,第三艘江南造船廠,2020可以下水形成戰鬥力。我們最少八艘到十艘。那時候美軍算個球毛。
D. 有關<<威尼斯的小艇>>這篇課文的相關資料
【有關威尼斯小艇的資料】
第一條威尼斯小艇——貢多拉如同畫舫,到後來,為了避免一些人炫耀自己的金錢,都把貢多拉統一改成黑色,呈月牙形。到了一些很重要的節日的時候,才能把普通的貢多拉改成花船。
義大利東北部城市,亞得里亞海威尼斯灣西北岸重要港口。人口34.3萬。主建於離岸4公里的海邊淺水灘上,平均水深1.5米。由鐵路、公路橋與陸地相連。由118個小島組成,並以 177條水道、401座橋梁聯成一體,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之稱。公元452年興建。八世紀為亞得里亞海貿易中心。十世紀曾建立城市共和國,中世紀為地中海最繁榮的貿易中心之一。新航路開通後,因歐洲商業中心漸移至大西洋沿岸而衰落。1866年並入義大利王國。工商業發達,有煉鋁、化學、煉焦、化肥、煉油、鋼鐵等工業。以生產珠寶玉石工藝品、玻璃器皿、花皮革製品、花邊、刺綉等著稱。陸上的馬爾蓋拉港是重要油港和客運港。馳名的旅遊中心,年有3百萬遊客。古老的聖馬可廣場是城市活動中心,廣場周圍聳立著大教堂、鍾樓等拜占庭
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物。離岸2公里處的線狀沙洲-利多是歐洲最著名的海濱浴場。
威尼斯是一個美麗的水上城市,它建築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風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她就好像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詩情畫意久久揮之不去。這個城市,有一度曾握有全歐最強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勢。威尼斯的歷史相傳開始於公元453年;當時威尼斯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積不到7.8平方公里,卻由118個小島組成,177條運河蛛網一樣密布其間,這些小島和運河由大約401座各式各樣的橋梁綴接相連。整個城市只靠一條長堤與義大利大陸半島連接。
這里建築的方法,是先在水底下的泥上打下大木樁,木樁一個挨一個,這就是地基,打牢了,鋪上木板,然後就蓋房子,這兒的房子無一不是這么建造的。所以有人說,威尼斯城上面是石頭,下面是森林。當年為建造威尼斯,義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完了。這樣的房子,也不用擔心水下的木頭爛了,它不會爛的,而且會越變越硬,愈久彌堅。此前考古者挖掘馬可•波羅的故居,挖出的木頭堅硬如鐵,出水後見了氧才朽。
威尼斯肥沃的沖積土質,就地而取材的石塊,加上用鄰近內陸的木頭做的小船往來其間;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們建起了威尼斯。這個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卻被一百多條蛛網般密布的運河割成一百多座小島,島與島之間只憑各式橋梁錯落連接,初來乍到很快便會迷失在這座「水城」中。好在有大運河呈S形貫穿整個城市。沿著這條號稱「威尼斯最長的街道」,可以飽覽威尼斯的精華而不用擔心迷路。沿岸的近200棟宮殿、豪宅和七座教堂,多半建於14至16世紀,有拜占庭風格、哥特風格、巴洛克風格、威尼斯式等等,所有的建築地基都淹沒在水中,看起來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藝術長廊。平日里大運河真的像一條熙熙攘攘的大街一樣,各式船隻往來穿梭其上,最別致的當然還是貢多拉。
威尼斯有毀於火中又重生的鳳凰歌劇院,徐志摩筆下憂傷的嘆息橋,偉大的文藝復興和拜占庭式建築,世界上最美的廣場之一—聖馬可廣場,有美得令人窒息的迴廊,大師安東尼奧尼電影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這兒拍攝;這兒是文藝復興的一個重鎮,產過歷史上最重要的畫派之一:威尼斯畫派;德國音樂大師理查德•瓦格納在這里與世長辭……這個城市昔日的光榮與夢想通過保存異常完好的建築延續到今天,她獨特的氣氛令遊人感到如受魔法,令凡是來過的威尼斯遊客都念念不舍,樂而忘返。
威尼斯及其瀉湖
英文全稱:Venice and its Lagoon
英文簡稱:Venice
編號:546-004
1987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III)(IV)(V)(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始建於5世紀、由118個小島構成的威尼斯,10世紀成為當時最主要的航運樞紐。總體上來說,它就是一幅非凡的建築傑作。
素有「亞得里亞海明珠」之稱的威尼斯(英文:venice 、義大利文:venezia) 四周環海,位於義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濱的威納托省(Veneto)。從地圖上看,威尼斯彷彿一顆鑲嵌在美妙長靴靴腰上的水晶,在亞得里亞海的波濤中熠熠生輝。
【威尼斯的歷史和地理】
威尼斯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它建築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這個面積只有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一度曾握有全歐最強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勢。威尼斯的歷史相傳開始於公元453年;當時這個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肥沃的沖積土質,就地而取材的石塊,加上用鄰近內陸的木頭做的小船往來其間;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們建起了威尼斯。威尼斯10世紀開始發展,14世紀前後,這里已經發展成為義大利最繁忙的港口城市,被譽為整個地中海最著名的集商業貿易旅遊於一身的水上都市;14~15世紀為威尼斯全盛時期,成為義大利最強大和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國」、地中海貿易中心之一。16世紀始,隨著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威尼斯逐漸衰落,1797年,威尼斯屈從於拿破崙的統治,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威尼斯共和國從此滅亡。1849年反奧地利的獨立戰爭取得勝利。直到1866年威尼斯地區和義大利才實現統一,從此成為義大利的一個地區。
E. 《威尼斯的小艇》最新教學設計
一、課文簡介
課文通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夫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為我們展示了威尼斯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風光。
課文從「我」的所見所感入手,首先交待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的交通工具,接著詳細介紹了小艇獨特的構造特點,然後講了船夫的高超駕駛技術,最後說了小艇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二、相關鏈接
1、馬克•吐溫:美國作家,原名薩繆爾•克里斯曼。馬克•吐溫是他的筆名,主要作品有《鍍金時代》《王子與貧兒》《哈里貝利•芬歷險記》等。
2、威尼斯義大利的一座古城,位於歐洲亞得里亞海濱,周圍被海洋環繞,由118個島嶼組成,只有西北角一條長堤與大陸相通,有「水城」、「百島城」之稱。全城有117條縱橫交錯的大小河道,靠400多座橋梁把他們連結起來。威尼斯風光秀美,古跡甚多,有120座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羅克式大教堂,120座鍾樓,64座修道院,40座宮殿,是馳名全球的旅遊勝地。威尼斯城熱鬧非凡,但城內沒有汽車和自行車,也不見紅綠交通燈,小艇就是「公共汽車」。威尼斯的小艇威尼斯水城同樣聞名於世。
二.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了解在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威尼斯的風土人情。
2. 給課文分段,能合並幾層意思歸納第二﹑四段的段意。
3. 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詞語。能寫出"倒退﹑散開﹑筆直﹑靜寂"等詞的反義詞。
4. 學習第四自然段的寫法,能圍繞重點句寫一段話。
5. 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自然段。
三. 教學重點:
1. 學習合並幾層意思歸納段意。
2. 認識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那裡的風土人情。
四. 教學難點:學習第四自然段的寫法,能圍繞重點句寫一段話。
五. 教學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2. 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上著名的水上城市是哪裡嗎?那你們知道哪座城市被人們稱為"橋城"﹑"百島城"嗎?一座城市擁有這么多的名字該是多麼有趣的事呀!今天,我要去那裡走走看看,你們願意隨老師一起前去參觀嗎? 那現在我們就出發吧!
2.投影顯示,介紹威尼斯: 威尼斯位於義大利東北部,是世界著名旅遊勝地。那裡有401座姿態各異的橋梁橫跨在117條水道上,連接著118個小島。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柏油路,市內沒有汽車和自行車,也沒有交通指揮燈,船是市內唯一的交通工具。
(板書:13 威尼斯的小艇 )
(二) 初讀課文,根據書後預習題自學:
1.讀准生字表中生字讀音,想一想:可以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生字?
2.看注釋或查字典理解下面詞語的意思。 英尺 船梢 簇擁 嘩笑 殘破 矗立 停泊 威尼斯 操縱自如
3.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把不懂的詞句畫出來。
4.想想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三) 檢查自學效果:
1. 指名讀准生字表的字音,判斷難點字的偏旁。
尼( 屍 ) 斯( 斤 ) 具( 八 ) 貨( 貝 ) 矗( 十 ) 殘( 歹 )
2. 巧用心,記住以下幾個字的字形。
艄:與"捎﹑梢﹑消﹑悄"換偏旁記憶。
殘:與"錢﹑淺﹑線" 換偏旁記憶。
矗:由三個"直"組成。
3. 查字典理解個別生字(縱﹑嘩﹑矗﹑殘)的意思。
嘩:喧嘩;喧鬧。
矗:直立;高聳。
殘:不完整;殘缺。
4. 齊讀書後讀寫詞語,理解部分詞義。
嘩笑:很多人說話並夾雜著笑聲。
矗立:高聳﹑直立。
簇擁:(許多人)緊緊圍著。
沉寂:十分寂靜。
殘破:殘缺破損。
停泊:(船隻)停留。
操縱自如:指掌握和控制不受阻礙,很靈活﹑熟練。
5. 指名讀課文,說說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6.自由正確朗讀課文。
(四) 作業:1.抄寫生字。
2.熟讀課文,根據課後閱讀思考自學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在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威 尼斯的風土人情。
2.給課文分段,能合並幾層意思歸納第二﹑四段的段意。
3.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 讀課文,理清思路:
1.指名分讀課文,其他同學想:課文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標出。
2.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的意思,想:這段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它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確:內容是--小艇是威尼斯的重要交通工具。作用--總起全文,點明中心 )
3.默讀思考: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威尼斯小艇的?
4.討論分段: 樣子 (明確: *﹤1﹥ *﹤2-3﹥ *﹤4﹥ *﹤5-6﹥ 板書 船夫技術好 作用 )
(二) 學習課文第二段:
1.默讀2-3自然段,思考:小艇是什麼樣的?用"~~"標出。
2.抓詞句,談體會:小艇給你留下什麼印象?(樣子奇特 內部舒適)
3.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用了怎樣的寫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4.指名分讀2-3自然段,說說這兩節各講了什麼?它們之間是什麼關系?
* 小艇的樣子奇特。
* 坐在船艙裡面感到很舒適。 並列關系 (投影顯示)
5.師:在一個結構段里,如果講了幾層意思,並且它們同樣重要,在總結段意時,就要把它們合並起來,誰來說說這段的段意?誰還能說得更簡單些?(投影顯示段意:小艇的樣子奇特,坐在船艙裡面感到很舒適。 )
6.總結:通過剛才的練習,同學們會發現合並幾層意思,並不等於幾層意思的相加,需要我們再進行歸納和整理,把多餘的詞語去掉,這樣就比較簡練了。
(三) 學習課文第三段:
1.指名讀課文,思考: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標出。
2.默讀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船夫駕駛技術特別好?用"( )"標出。
3.討論學習: (明確:課文先概括地寫出在"速度極快,來往船隻很多"的情況下,船夫"總能操縱自如"。然後列出三種情況做具體說明,寫出船夫的技術好。 )
4.自由讀課文,判斷這段是什麼段式?可以怎樣歸納段意?
(四) 自學課文第四段:
1.出示提示,默讀自學:(投影顯示)
* 課文寫了哪些人坐小艇?人們坐小艇干什麼?
* 想像還有哪些人坐小艇去干什麼?
* 課文最後為什麼要寫威尼斯夜晚景色,這與小艇有什麼關系?說明什麼?
2.集體討論,明確:
* 人們:商人﹑婦女﹑小孩﹑保姆﹑老人 去:做生意﹑郊遊﹑教堂﹑看戲﹑回家
* 關系:課文用威尼斯靜寂的夜晚結尾,進一步襯托小艇的作用,說明人們與小艇的關系密切,整個城市的喧鬧與靜寂是以小艇的動與不動為前提的。
3.歸納段意,想:小艇在哪些方面為人們起了重要作用?
(段意:威尼斯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離不開小艇。 )
(五) 總結全文:
1.快速瀏覽課文,
思考:為什麼說威尼斯的小艇"等於街頭的汽車"?
(板書:重要的交通工具 )
2.作者是怎樣把威尼斯的小艇寫具體的?
3.小結: 細心觀察,抓住特點是寫好一篇文章的關鍵。我們今後寫作文也要做到這些,才能把作文寫好。
(六)作業:
1.抄寫詞語並復習。
2.朗讀課文,背誦並抄寫第四自然段。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 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自然段。
2. 完成書後練習。
3. 學習第四自然段的寫法,能圍繞重點句寫一段話。
教學過程:
(一) 朗讀課文,檢查背誦:
1.指名分讀課文,回憶如何給課文分段,說出第二﹑四段的段意。 2. 齊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3.自由背第四自然段-->二人互背-->指名背-->齊背
4.完成按原文填空:
船夫的( )特別好。在河上行船的時候,( ),來往( ),他總能( ),毫不( )。在( )的時候,他( ),在( )的時候,他( )。我們看是( )的地方,( )能夠穿過去,而且( ),兩邊的( )飛一般地( )。我們的眼睛( ),不知( )。
5. 聽寫詞語.
(二) 完成書後練習:
1.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倒退---前進 筆直---彎曲 散開---聚集 靜寂---喧鬧
2.學習第四自然段的寫法,以"* * * 最講衛生"或"* * * 行動最敏捷"為重點句,練習寫一段話。
要求:圍繞重點句,從幾個方面寫具體。
例:在家裡穿衣服 「* * * 最講衛生」在學校 怎麼做 或 吃飯 在公共場所 洗澡 學習時 "* * * 行動最敏捷" 游戲時 勞動時 。
3.完成語訓的有關習題。
(三) 作業:
1.完成本課有關作業.
2.背誦第四自然段。
課後練習:
1.寫出下列字的讀音:
艄( ) 矗( ) 殘( ) 拐( )
2.判斷下列字的偏旁部首:
尼( ) 具( ) 矗( ) 殘( ) 斯( )
3.組詞:
尼( ) 嘶( ) 貨( ) 艄( ) 縣( ) 殘( )
泥( ) 斯( ) 華( ) 梢( ) 具( ) 線( )
4.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倒退--- 筆直--- 散開--- 靜寂---
5.填空並完成練習:
船夫的( )特別好。在河上行船的時候,( ),來往( ),他總能( ),毫不( )。在( )的時候,他( ),在( )的時候,他( )。我們看是( )的地方,( )能夠穿過去,而且( ),兩邊的( )飛一般地( )。我們的眼睛( ),不知( )。
* 用"===="標出這段話的重點句。
* 分層並說出層與層之間的關系。
F. 日本當年偷襲珍珠港都摧毀了美國哪些船
日軍突襲珍珠港,美軍共被癱瘓了8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8艘輔助性船隻,合計共30萬噸。
其中完全被摧毀或不再使用的有:亞利桑納號戰列艦、俄克拉何馬號戰列艦、猶他號戰列艦與2艘驅逐艦,其餘在花了一年多時間於港內打撈後,紛紛在太平洋戰爭中修復並投入使用。
——猶他號
G. 為什麼說日本偷襲珍珠港是戰術上的成功,戰略上的失誤
二戰後期,日本准備南下進攻東南亞了。美國和日本的矛盾日益加劇,於是在1941年12月7日,日軍成功實施了珍珠港突襲。從戰術上講基本上是成功的,雖說炸沉了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4艘戰列艦和2艘驅逐艦,炸毀了188架飛機;此外,受損的建築、船隻和飛機則更多。但太平洋艦隊的航母損失不大。可這卻是徹頭徹尾的戰略上的失誤。第一個方面讓自己陷入多線作戰,兵力分散。第二個方面是著急忙慌的把美國拉下水,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對手。
當然了,日本人之所以轟炸珍珠港,主要是為了進攻東南亞,獲取戰略資源。這個道理誰都知道,可我們也知道,這只是陸軍在與海軍的爭奪中失敗了而已,使得海軍勢力抬頭,左右了這一切。其實就算佔領了東南亞,有美國和英國在,日本能夠輕松的獲取這些資源?所以從另一個角度看,日本在那個時候早已在軍國主義的狂熱下迷失了自我。
H. 美國海軍驅逐艦的重量和體積有多大
海軍的航母得到大多數媒體的關注,他們構成了美國地面部隊的一小部分。驅逐艦的快速移動、武器裝備是國家海上戰斗的骨幹,在海軍的軍艦中構成很大比例。重量在9000噸左右,驅逐艦剛剛超過500英尺長,59英尺寬(150米×18米)的最高點。他們被部署在世界各地,是最先進的殺人機器之一。
那在驅逐艦上生活又是怎樣的感受呢?
你會暈船
好消息是你最終會習慣船舶運動產生的搖搖擺擺,甚至可以幫助你在晚上睡得更好。但無論你如何忍受,一旦船離港,它就在不斷地運動,你將會生病。因為船舶會時而傾斜、時而搖擺、時而偏航,有時還挺猛烈。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上,船的整個弓形可以消失在水下,45度的側向滾動也不是什麼令人驚訝的事情。在遇到風暴時,海洋可以如此粗暴,你不得不再次體驗整個磨難。無論水手在海上呆多長時間,風大浪急都會讓你覺得自己如同第一天在海洋上一樣,十分惡心。
雖然狩獵漫長而無聊,防空戰卻是一個快速而激動的幾分鍾,令人難以置信的恐怖。感測器可以檢測海拔數百英里遠的高空飛行。但大多數反艦巡航導彈擁抱海洋表面,經常在水面以上100英尺(30米)處尖叫。地球的曲率使得通過雷達的檢測限於約30英里(48公里)。導彈在海底最有可能的第一個線索是反艦巡航導彈報警的聲音。有許多類型的反艦導彈在飛行速度上是聲速的兩倍多,你會有大約一分鍾的時間來偵測、跟蹤和發射導彈。(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I. 威尼斯的小艇的資料
名稱:Gondola
狹長輕舟「貢多拉」,俗稱「鳳尾船」,又叫「剛多拉」,「剛朵拉」(Gondola),它的歷史可以上溯至11世紀,船身纖巧、船底扁平,使它十分適合在狹窄又淺平的水道中行駛。
貢多拉船身採用不對稱設計,所以在航行中,船會向一邊傾。船首銅刻的圖形代表總督的帽子與威尼斯的6個行政區,另一側邊的橫杠代表朱德卡島,貢多拉是威尼斯的象徵。早期的貢多拉被漆上各種五顏六色的色彩,威尼斯貴族們喜歡乘坐雕刻精美,裝飾著綾羅綢緞的貢多拉互相鬥富。當時威尼斯政府為了杜絕人們炫耀財富的行徑,以及漫無止境的提高貢多拉的價位,在1562年規定貢多拉統一漆上黑色的船身,成為現在旅客所看到貢多拉麵貌。現在唯一可以讓這些船主發揮的空間,就只剩下船尾及兩弦的金色海馬,以及船上的鮮花裝飾。
小船的載重量可達1200公斤,持續時速可達三海里,而且只需一個人劃槳即可。難怪威尼斯船運史博物館長魯賓•德•塞爾文認為,從能量投入與速度的比率看,這種小船是「世界上效益最高的船隻」。
貢多拉的起源:
同美國的快帆船和阿拉伯的三角帆船一樣,被稱為貢多拉(gondola)的威尼斯小船,不僅是一種獨特的船,而且具有著神奇的色彩。可謂是威尼斯漂浮在水面上的城市象徵。
威尼斯小船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094年。當時,維托•法利埃公爵頒布了一項特許令,准許部分村民有權製造小船。
威尼斯小船的形狀歷經幾百年變遷,隨著威尼斯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得到不斷改進。它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在航海領域,應用達爾文進化論的歷史,體現了小船與其所在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之間的辯證關系。
威尼斯在建城以前,還是一個由若干零星村落組成的鬆散聯邦式部落。隨著人口增加,村民們開挖了許多運河。後來,隨著運河網逐漸擴大,河道越來越多,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迷宮般的水上交通網。20世紀的城市規劃師和建築師李•科巴西爾譽其為「完美無缺的心臟系統「。威尼斯城這種與眾不同的發展過程,在交通方面主要依靠畜力是不行的,必須有一種能夠在狹窄而又難以通過的運河上行駛的船,以盡可能快的速度,在越來越遠的距離內,運載日益增多的居民。於是,威尼斯小船便應運而生。
貢多拉的船夫:
海邊有許多「貢多拉」 遊船,水手們穿著得很整齊,頗有特色的黑色服裝,戴著飄著帶子帽子,脖子上不知是為了美,還是為了分不同的幫派,都系著各色的領帶。系同一領帶的水手都聚在一起,等待遊客租船游運河。 「貢多拉」水手是黑發碧眼的義大利小夥子,風流灑脫、口若懸河,又是天生好歌喉,此時正是良辰美景之際,他忍不住引吭高歌一曲義大利歌劇。
船歌是起源於貢多拉船工所唱的歌,廣泛流行於義大利。十九世紀成為一種人們所喜愛的浪漫抒情曲體裁。船歌的曲調淳樸流利,優游自在,通常為6/8拍子,強拍和弱拍有規則地交替和起伏,描寫船的搖曳晃動。法國作曲家奧芬巴赫的歌劇《霍夫曼的故事》第二幕中的船歌,是一首典型的威尼斯貢多拉船歌。在月光明朗的夜裡,詩人霍夫曼的朋友尼克勞斯和詩人的情人朱麗葉塔坐著貢多拉,徜徉在威尼斯的運河上,唱著這首二重唱,象微波盪漾一般上下起伏的曲調,緊密配合著一搖一擺的伴奏音型。全曲分三段,從「吹吧,微風」開始是第二段。第三段的曲調和歌詞,都是重復第一段。最後,朱麗葉塔和尼克勞斯唱著「啊」字,互相呼應。歌聲漸漸消失在晚風中。船歌除聲樂曲外,還有器樂曲。器樂曲中的船歌,是一種抒情小品,和聲樂曲的船歌一樣,具有歌唱性的抒情旋律和搖晃動盪的伴奏音型,也常常用6/8拍子寫成。門德爾松的鋼琴曲《無詞歌》中,有三首《威尼斯貢多拉歌曲》,其中第一首《g小調無詞歌》是1830年在威尼斯寫的。音樂清新流利,優美生動;婉轉如歌的曲調和搖曳起伏的節奏貫穿全曲,塑造了水面上輕舟盪漾的音樂形象。
輕舟穿行於設計美妙的橋梁,岸上人群熙熙攘攘,夕陽西下,霞光滿天,聖瑪利教堂上大小兩個圓頂在夕陽殘照中更加雄偉壯美,遠處宮殿巍峨,屋宇氣象,水上泛舟,天上浮雲,水中光影,仰視兩岸富商豪宅、花樣翻新,風格迥異、陽台鮮花爭奇斗艷。
威尼斯的貢多拉大賽:
每年在9月的第一個禮拜天,威尼斯的大運河上就會舉辦一項這樣的大賽,平常在大運河上悠閑擺渡的貢多拉船夫,一下子都換上了中古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傳統服裝,在大運河上比個高低。
義大利的貢多拉對許多人來說並不陌生,據悉在極盛時期,威尼斯的貢多拉數量還曾高達1萬艘以上。與水為鄰的威尼斯,從過去幾個世紀以來,就一直流傳著各式的賽船游戲,但是最主要的還是9月的這一場盛大的歷史性船賽。這一場歷史性船賽,從威尼斯王國時代就已經開始,一年舉辦1次,而且數百年來從未中斷。最初的緣起據說與軍事演練有關,之後才逐漸演變為社區榮耀的競賽,如果你在九月的第一個禮拜天來到威尼斯,運河上船隻摩頂放踵,交通大擁塞的情況就是你可以預期的盛況。
船賽當天,大運河上執行了交通管制的通告,從下午2:30~20:00限時通行。對於以船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威尼斯人,這自然是一件影響民生的重要大事。對於想要先佔好位置的人,更是要事先就有所警覺。因為,還不到比賽時間,運河邊就已經萬頭鑽動的擠滿了興奮莫名的觀眾。
貢多拉船賽的跑道就在威尼斯的交通臍帶━大運河上舉行,大運河全長4公里,船賽的行程不但是從頭劃到尾,劃到了尾端還要折回去,一路廝殺到佛斯卡里宮。而佛斯卡里宮從有船賽的歷史以來,就一直是比賽的終點站,臨時搭建起來的評審台也是頒發獎旗的地方。
貢多拉競賽分為團體組、男子組與女子組,近年來還恢復了中斷多年的婦女船賽,這也是整整一年裡,女性唯一有機會在貢多拉上掌舵的機會。比賽路線從火車站附近出發,在兩岸人山人海的鼓掌吶喊下,槳手們前俯後仰槳轉如梭,浩盪的船隻陣容,在觀眾熱切的情緒與不斷的鼓掌聲中,勝利者以朝天舉槳作為致意。
這場貢多拉比賽最吸引人的地方,自然是技藝神妙的貢多拉船夫,除了正式的比賽,就是以娛樂助興的表演船隊,遊行的船隻大小不一,從古代的櫓船到綵船、金碧耀眼的貴族船,船上更有打扮成文藝復興時期的公爵貴族,在華蓋的蔽蔭下,由侍者操槳,在大運河上有模有樣的劃呀劃,將時光再劃回到過去。
J. 二戰美國海軍實力如何
美國強大的工業實力使其成為當之無愧的海軍第一強國(當然,他基本什麼都是第一)二戰期間美國造了一百多艘航空母艦,給了英國數十艘。經過珍珠港事件,美國海軍共被癱瘓了8艘戰艦、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8艘輔助性船隻,合計共30萬噸。其中完全被摧毀或不再使用的只有亞利桑納號戰艦、奧克拉荷馬號戰艦、作為靶艦的猶他號戰艦與2艘驅逐艦,其餘在花了一年多時間於港內打撈後,紛紛在太平洋戰爭中修復並投入使用。但其海軍實力其實並未損失多少,特別是航母均得到保存,並參加了後來的對日太平洋海戰,徹底擊垮日本海軍。其實力可見一斑。樓主肯定也看過很多關於二戰美日海戰的資料,其實力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