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巴頓將軍》是怎樣一部電影
奧斯卡影片,但我看不下去。看戰爭片就看《拯救大兵瑞恩》《硫磺島來信》
⑵ 巴頓將軍簡介
巴頓將軍 小喬治·史密斯·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1885. 11.11~1945.12.21) 美國陸軍四星上將。生於加利福尼亞州南部雷克維尼亞德一軍人世家。1903年進入弗吉尼亞軍校。1904年進入西點軍校。在第一學年,巴頓因外語、數學成績較差,留級一年。1909年美國陸軍軍官學校(西點軍校)畢業後在騎兵部隊服役.1916年作為J.J. 潘興的副官參加對墨西哥的武裝干涉。 1917年隨美國遠征軍赴法參戰。 同年11月負責組建美軍第一個裝甲旅。1918年 9月指揮該旅參加聖米耶勒戰役。1919年回國後在坦克訓練中心工作。1932年畢業於陸軍參謀學院。1935年任夏威夷軍區情報處長。1940年7月任裝甲旅旅長。12月晉少將,任第2裝甲師師長。1942年任第1裝甲軍軍長。同年11月作為北非遠征軍西部特遣部隊司令,率部參加北非登陸戰役,佔領法屬摩洛哥。後負責組建美國第7集團軍。1943年3~4月任美第2軍軍長。4月晉中將。7~8月指揮美第7集團軍參加西西里島登陸戰役。1944年1月在英國就任美國第3集團軍司令。7月赴法國諾曼底,8月1日率部投入戰斗,突入布列塔尼半島和法國中部。爾後協同盟軍其他部隊在法萊斯戰役中重創德軍,並向洛林方向追擊逃敵。阿登戰役中,奉命率部馳援被圍困在巴斯托涅的美軍,擊退德軍進攻。1945年3~5月率軍突破齊格菲防線,強渡萊茵河,突入德國腹地,佔領捷克斯洛伐克西部,進抵捷奧邊境。德國投降後任巴伐利亞軍事長官。同年10月轉任第15集團軍司令,12月因車禍喪生。他作戰勇猛頑強,指揮果斷,富於進攻精神,善於發揮裝甲兵優勢實施快速機動和遠距離奔襲,被部下稱為「血膽老將」;與同樣滿嘴罵人字眼、在戰場上大膽潑辣的海軍五星上將哈爾西相比,巴頓實為貌似大膽真小心。巴頓所做的一項改革迄今仍影響美軍,即隨軍牧師主日講道時間不得超過15分鍾。 巴頓,1885年生於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軍人世家。他從小愛出風頭,立志要成為將軍。 1919年回國後,返回騎兵部隊任職,同時從事坦克研究工作。 1932年畢業於陸軍參謀學院。 1935年任夏威夷軍區情報處長。 1940年春夏,德國以坦克為主力兵種橫掃西歐後,美國開始重視裝甲兵建設。巴頓於 7月被起用為裝甲旅旅長,12月升任為新成立的第 2裝甲師師長,並晉升為少將。 1942年再升任第 1裝甲軍軍長。同年 11月,作為北非遠征軍西部特遣部隊司令,率部參加北非登陸戰役,佔領法屬摩洛哥。後負責組建美國第7集團軍。 1943年 3~4月,他參加整裝被隆美爾擊敗的第2軍,並接替弗雷登道爾任該軍軍長;4月晉升為中將。同年 7~8月,指揮美軍第 7集團軍參加西西里島登陸戰役,搶在蒙哥馬利之前拿下了該島首府墨西拿。 1944年 1月,到英國就任美國第 3集團軍司令。6月,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後,率第 3集團軍跟進,8月進入布列塔尼半島和法國中部,隨即協同盟軍在法萊斯戰役中重創德軍,並向洛林方向追擊。在當年 12月開始的阿登戰役中,他奉命率部馳援被圍困在巴斯托捏的美軍,打退了德軍。 1945年 3~5月,巴頓率部突破德國「齊格菲防線」,強渡萊茵河,突入德國腹地,進至捷克斯洛伐克和奧地利邊境。德國投降後,調任第 15集團軍司令兼巴伐利亞軍事行政長官。 巴頓作戰勇猛頑強,重視坦克作用,強調快速進攻,有「熱血鐵膽」、「血膽老將」之稱. 1945年 12月 21日死於車禍(有大量證據表明巴頓的車禍是美軍內部謀殺)。 1945年8月巴黎解放,巴頓軍中的法國軍團率先進入巴黎市區,做為了第一支到底巴黎的部隊,讓法國人自己解放自己,體現了巴頓的人性化的一面。
⑶ 巴頓將軍國語版,不要雙語的。不要MKV格式的
直接在網路雲盤或迅雷上找,格式可以自己轉,從網上下載視頻格式轉換工具
⑷ 有關於巴頓將軍的電影嗎
有啊,就叫巴頓將軍。
英文名: Patton
中文名: 巴頓將軍 | 巴頓
導 演: ( 富蘭克林·夏夫納 Franklin J. Schaffner )
主 演: (喬治·斯科特 George C. Scott) (卡爾·馬爾登 Karl Malden) ( Stephen Young) ( Michael Strong) ( Carey Loftin) ( Albert Dumortier)
上 映: 1970年02月04日
美國故事片《巴頓將軍》是一部以真人真事為依據的軍事傳記片,根據迪斯拉斯·法拉戈所著的《巴頓:磨難與勝利》和奧馬爾·N·布萊德雷所著的《一個士兵的故事》兩書內容所創作。這是近十幾年來,美國所拍攝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的重要影片之一,獲43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導演等7項獎。
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人物與情節基本上忠實於歷史。巴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毀譽參半的經歷,包括毆打士兵、發表不慎重的政治言論等都得到了如實的反映。該片屬戰爭題材,且不乏雷霆萬鈞的戰斗場面,如坦克大戰等,但同樣也用了許多筆墨描寫了人與戰爭的關系,將巴頓這個「暴戾的軍神」的個性寫活了,全片緊扣主人公,精細刻畫出他的性格、脾氣與內心矛盾,而沒讓他淹沒在一大堆裝甲和隆隆的履帶聲中。影片不但歌頌了巴頓將軍,而且也通過對巴頓這個人物的刻畫,肯定了美國在打敗德、意結束歐洲戰爭中的作用。
《巴頓將軍》在攝影上有一定的特色,它運用高級寬銀幕技術,使影片的畫面顯得相當漂亮,許多巨大場面拍攝清晰而集中,其中沙漠里的戰斗和巴頓將軍在隆冬越過法國的場面,格外令人贊嘆。導演還藉助於綜合的移動鏡頭完成了由點到面的空間展示,先用整體環境中的一個局部造成突出的效果——戰爭的殘酷性,然後再讓觀眾帶著這個由局部造成的強烈的印象,去領會場戰爭的規模。
由於美國官方的大力宣傳,《巴頓將軍》公映後獲得好評,連連獲獎。軍事題材影片過去是一向受冷落的,但在一九七O年度奧斯卡評選中《巴頓將軍》卻戰勝了由大名星主演、高成本的《愛情的故事》、《航空巷》等片,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美工、最佳剪輯與最佳音響七項大獎。
本屆頒獎典禮最「經典」的是在電影《巴頓將軍》中巴頓將軍的扮演者喬治·斯科特的拒領。當時,已為世人矚目的喬治·斯科特在頒獎典禮即將開幕之時,從千里之外的西班牙發來一紙電文,文字簡單,態度卻頗強硬:「我本人將不接受這一提名獎勵,藝術家們都應是朋友,不必捲入竟爭的提名、評獎的旋渦。」原來,他一方面對奧斯卡的評選方法不滿,另一方面對巴頓這個有爭議的人物持保留態度。
⑸ 跪求《巴頓將軍(1970) 》百度雲無刪減完整版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JUcx4J34S1tK9bilfQTslg
⑹ 電影<巴頓將軍>誰主演
《巴頓將軍》:兩部回憶錄描述出的傳奇英雄《巴頓將軍》
英文片名:《Patton: Lust for Glory》
出品時間:1970年
導演: 富蘭克林·J·沙夫納 (Franklin J. Schaffner)
編劇:弗朗西斯·科波拉
主演:喬治·C·斯科特
影片簡介:
《巴頓將軍》根據《巴頓:磨難與勝利》和《一個士兵的故事》兩部回憶錄改編,影片以傳記的形式描繪了巴頓將軍的傳奇經歷。
該編劇是當時年僅30歲的弗朗西斯·科波拉,他因本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並由此走向了更大的成功。導演福蘭克林·沙夫納在二戰期間曾以海軍中隊長的身份參加了巴頓指揮的西西里島登陸戰,這種特殊經歷使他在影片處理上顯得游刃有餘。
扮演巴頓的演員喬治·斯科特在片中的表演堪稱經典,他出神入化地塑造了這位桀驁不遜、威嚴傲慢的傳奇將軍。盡管奧斯卡將影帝桂冠授予了喬治·斯科特,可這位性格古怪的「銀幕巴頓」卻毫不買帳,不但拒絕到場領獎(他是奧斯卡歷史第一個拒絕領獎的人),還特別發表聲明以表達自己對奧斯卡的蔑視:「奧斯卡頒獎典禮是一場兩小時的肉食動物的表演……讓演員們彼此競爭,實乃墮落的表現。」
該片曾獲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在內的八項奧斯卡大獎。
⑺ 盤點免費觀看二戰電影戰爭片大全國語版,【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免費觀看二戰電影戰爭片大全國語版,免費高清資源在線觀看
劇名:小兵張嘎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⑻ 巴頓將軍電影
巴頓將軍01.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