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馬超乃西涼戰神
馬超(176-222),字孟起,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馬超是東漢初年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起初隨父親馬騰在西涼為一方軍閥,後與韓遂一同進攻潼關,被曹操以離間計擊敗。此後馬超又起兵攻殺涼州刺史韋康,不久被韋康故吏楊阜擊敗,投奔張魯。劉備入蜀後馬超投奔劉備,並為劉備作前驅,進入成都。劉備稱漢中王後拜馬超為左將軍,假節;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又進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封斄鄉侯。公元222年,馬超病逝,終年47歲。
詳見:http://ke..com/view/4700.htm
Ⅱ 馬超為何叫西涼錦馬超
錦馬超的錦字,既形容馬超英姿勃發、儀表堂堂,更給人以衣著華麗、氣場十足的感覺,無論相貌、穿著、氣勢,都無可挑剔。馬超在很多人心目中,就是與趙雲並立的蜀漢兩大男神。
西涼,古稱:涼州,在今甘肅省置涼州刺史,涼州之名由此而來,因「地處西方,常寒涼也」,故名「西涼」。
三國時期,蜀國有五虎上將,其中名曰馬超者,武藝高強,長相俊美,人稱:錦馬超。史載:馬超,字孟起,隸扶風郡茂陵。
作為漢羌混血的馬超帶有明顯區別於漢人的相貌特徵,羌族曾廣泛分布於甘肅、陝西等省份,戰國時期曾建立著名的義渠國,秦漢時期不斷西遷。所以,羌族是中國本地原生民族。
(2)西涼馬超電影免費觀看擴展閱讀:
馬超為東漢光武手中雲將馬援十世之孫,猿臂善射,有萬夫不當之勇。潼關大戰,在陣前箭射曹營頭號猛將夏侯惇,幾乎致命,並大破曹軍,後曹操得到華山婁子伯獻計援助,離間了邊章韓遂,馬超懼憚退到劍關投了張魯,又攻打陽平關,箭射魏延,投了劉備,與關羽、張飛、趙雲、黃忠一同被封為「五虎將軍」。
主要成就:
軍事貢獻: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與劉璋經過三年的斗爭,收降西川不少將領,佔領西川不少領土,與張飛、諸葛亮、趙雲等逐步完成對成都的包圍。
同時馬超的加入,不僅使得劉備軍事力量得到進一步壯大,更對當時的劉璋造成了不小的恐慌,從而加速了劉璋軍的投降。
而後劉備與夏侯淵爭奪漢中,雖然劉備占據西川後實力大增,但在攻打漢中的時候仍然出現了兵力不足的情況。馬超與張飛屯兵下辯,而馬超在西涼一帶素有威望,策動氐族雷定七部萬餘人響應劉備, 為爭取漢中的劉備軍貢獻了不小的軍事力量。
Ⅲ 西涼馬超很牛逼,很厲害嗎
是的
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縣)人。東漢末年軍閥、三國時期蜀漢名將,伏波將軍馬援之後,衛尉馬騰長子。
少年成名,健勇善戰,多次拒絕曹操徵召。跟隨司隸校尉鍾繇攻打並州,拜為諫議大夫。馬騰入朝成為衛尉後,拜為偏將軍、都亭侯,接管馬騰軍隊。建安十六年(211年),聯合韓遂一同抵抗曹操,參加潼關之戰,為曹操離間計所敗。攻打隴上諸郡失敗,依附漢中太守張魯。劉備攻打劉璋時,率眾投降,合兵包圍成都。參加漢中之戰,上表尊封劉備為漢中王,遷左將軍。蜀漢建立後,拜為驃騎將軍、涼州牧,封為斄鄉侯。
章武二年(222年),病逝,終年四十七歲。景耀三年(260年),謚號威侯,一女嫁於安平王劉理。有劍術「出手法」
Ⅳ 馬超的西涼軍與董卓的西涼軍有什麼關系
馬超的西涼軍與董卓的西涼軍是西涼軍的兩支,一支是涼州軍閥董卓的部隊(涼州政府軍),董卓死後由部將李傕率領。另一支是馬騰、韓遂的部隊(涼州起義軍),後馬超繼任西涼軍首領。
西涼軍,出自《三國演義》,是漢末三國時期對涼州軍的稱呼。涼州地處漢、羌邊界,民風剽悍,悍不畏死。自古隴右精騎便橫行天下,史稱「涼州大馬,橫行天下」。(見《京師為張軌歌》,《詩紀》四十三作《涼州大馬歌》)。
秦始皇得之,便掃平六國,唐太宗得之,便虎視天下。後馬超憑借西涼軍的威猛,與曹操六戰渭水,殺的曹操割須棄袍,狼狽逃竄。可見西涼軍戰鬥力之強。
(4)西涼馬超電影免費觀看擴展閱讀:
相關歷史:
東漢延熹九年(166年),鮮卑人入塞,與叛亂的羌人聯合,對抗東漢政府。朝廷拜張奐為護匈奴中郎將,負責平定幽、並、涼三州叛亂。董卓在此時出任武威太守張奐的軍司馬,而後涼州軍閥董卓屯兵涼州。
東漢中平四年,四月時任涼州刺史耿鄙任信奸吏,導致狄道人王國、韓遂以及氐羌等民族造反,耿鄙為了平定韓遂等人的叛亂, 征調六郡兵馬討伐, 卻因軍隊內訌而被殺, 其中耿鄙的司馬邊章與馬騰、 韓遂在涼州起事,馬騰建府邸於涼州城內,也擁兵反叛,共推王國為主,攻掠三輔地區。
Ⅳ 為什麼都叫西涼馬超
古代說人往往加上籍貫~
比如說常山趙子龍~河北顏良~馬超是在的籍貫就在西涼故稱西涼馬超
董卓死後西涼實際上有四個大勢力
第一個呢就是馬騰~這位同志苗紅根正是大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代,鎮守西涼帶甲數萬,漢獻帝衣袋照中重量級明星遠遠不是當時連個格局地都沒有的劉備所能比擬的,再一個是韓遂,這個傢伙有意思宛如當年的黎元洪,漢末起義的時候被起義軍劫持稀里糊塗的被擁立為首領,武力值還可以和馬騰拜過把子~他和馬騰聯合起來就是西涼最大 的一股勢力。再次是董卓殘部,董卓死後手下幾個比說李漼郭汜之類的傢伙小有名氣卻又不能服眾,在西涼基本被馬騰和韓遂打的腸子都出來了,最後就是當地羌族,這是一個不穩定因素,羌人就是個游牧民族全民皆兵而又並不團結,誰得到了羌族的友誼實際上就得到了西涼的一半。馬騰是被曹操殺死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招馬騰入許都,作為漢室的死忠馬騰不可能違背中央的命令,換做劉備就難說了,而且馬韓二人早在官渡之戰的時候已經形式上歸順曹操了。下面要說馬超的實際控制區~~歧視就是武威一代,但是馬騰死後馬超為父報仇曾經打到過長安,直到潼關,這也是馬超一生最輝煌的成績了。再以後無論在張魯手下還是劉備手下都不得重用。三國演義里五虎上將這個稱謂完全是杜撰的,漢朝體制只有大將軍、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車騎將軍、驃騎將軍,很遺憾無論是西涼馬超還是常山趙雲都不在此列他們都是雜牌將軍。馬超守漢中守到死~趙雲在家閑到死~
不打仗也好~最起碼死的比較安靜一點
Ⅵ 僅僅占據西涼一個小地方的馬超為什麼敢和曹操抗衡
建安十六年,剛從赤壁之戰中走出失敗陰影的曹操已經按耐不住了,他摩拳擦掌的准備尋找下一個對手。此時天下的諸侯已經沒剩幾個了。除了在南方的孫劉二人之外,為數不多的諸侯就剩盤踞在西涼的馬超韓遂等人和益州的劉璋還有漢中的張魯。
曹操經過慎重考慮決定先進攻張魯。為何?赤壁之敗讓曹操充分的認識到了自己士兵不習水戰的弱點,河北之兵雖然在馬上作戰是一把好手,可是到了南方的山川沼澤之中則就是一群任人宰割的羔羊,此時只有暫時放下荊州。而且因為荊州的歸屬權,此時孫劉二人鬧得很不愉快,所以暫且讓劉備和孫權二人在荊州斗個你死我活去吧。西涼馬超又太遠,而且當時馬超的父親馬騰還在自己手上做人質諒他也不敢造次。所以他就把目標定在了川蜀大地上,但是自己和劉璋不接壤,所以只能先攻張魯。
而曹操一開始將目標定在張魯也並非沒有原因的。因為西涼地區太遠,那裡人煙稀少,土地荒蕪。佔領此地之後要花大力氣去建設,反而會得不償失,最主要的是這里的胡漢關系太過復雜。馬超本人又在羌人之中威望太高,可以說達到了一呼百應的地步,就算自己佔領了西涼之地,但是得到一個戰亂不止的西涼之地又有何用呢?最終也會和東漢朝廷一樣,被生生的拖垮財政。
也因此渭南之戰後,曹操沒有繼續進攻馬超,因為馬超主力已經盡失,暫時掀不起大的風浪了。可惜馬超目光太過短視,他在渭南之戰後並沒有休養生息恢復軍力,反而又在曹操背後搞事情。可是他的西涼精銳盡失,還怎麼可能是曹操的對手。他雖然初期的確佔了一些上風,可是部隊損失過大他已經難以壓服西涼諸部了。最終在楊皋的策劃下,很多是曹操舊部卻不得不投降馬超的人舉兵反叛,馬超雖然英勇無比,可惜渭南之戰前的他已經不復存在了,最終只能卷土涼州投奔張魯。而曹操本人對馬超恨之入骨,後來打敗張魯之後,馬超的兒子馬秋遭到處斬,而他的妻子董氏最終改嫁他人。此後馬超雖然在劉備帳下效力,卻一直得不到重用。因此歷史紛紛擾擾雖然精彩卻也是造化弄人,這其中究竟埋藏著多少遺憾我們也不得而知。
Ⅶ 馬超的西涼是現在哪裡
西涼,今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自西漢建武威郡以來名字換了多次,匈奴族統治河西走廊時稱姑臧,西漢佔領後建武威郡,東漢稱西涼,其疆域也時大時小,大時把大半甘肅都佔了,還擴延周圍幾省,史稱涼州。李廣後裔李暠,公元400年建立了西涼王朝,在敦煌稱「涼公」。405年遷都酒泉,逼近北涼。疆域在今中國甘肅西部及新疆部分。417年,武昭王李暠卒,子李歆嗣位。420年,李歆與北涼交戰被殺,其弟敦煌太守李恂在敦煌嗣位。次年北涼軍繼續圍攻敦煌,李恂戰敗,乞降不成後自殺。西涼就此被北涼攻滅。西涼太祖李暠被唐朝皇室尊為先祖,唐玄宗李隆基天寶二年(753年)追尊為興聖皇帝。因其統治地區古為涼州,故國號為「涼」,又位於涼州西部,故名「西涼」。
Ⅷ 西涼猛將馬超是怎麼死的
三國亂世,人才輩出,千里沙場戰馬嘶鳴,旌旗掩日刀槍揮映,像滾滾長江洗禮了英雄人物,淘汰了平庸之輩,拋下了冤魂屈鬼。
三國時期的劉備,既無天時,又無地利,最終保證他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原因就是他的手下有一大批精明能乾的謀臣武將。得人心者得天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名譽天下的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
無論如何,他們確實為劉備的政權立下赫赫戰功,各個能征善戰,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勇,但卻也各有各的特點。
馬超,征西將軍馬騰之子,外貌英俊,性格豪爽且武藝高強,是劉備手上的蜀國五虎上將之一。蜀漢英年早逝的五虎上將馬超是怎麼死的?馬超死亡之謎即將為你揭曉。
五虎上將之錦馬超
馬超,字孟起(176~222)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人。漢族。三國時期蜀漢五虎將之一。為戰國時期趙國名將趙奢(馬服君)及東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後,征西將軍馬騰之子。因衣著講究,舉止非凡,故人稱「錦馬超」。性格豪爽,有羌人之風。卻也為人高傲,有勇無謀。喜吹簫(「曲有誤.周郎顧」的周瑜用琴所彈的《長河吟》與「風起西涼地,將軍夜吹簫」的馬超用洞簫吹的《西風破》在當時是齊名於世的。)。曾先後效力於其父馬騰、張魯及蜀漢劉備。公元222年,病逝,追謚為威侯。
馬超之死
歷史對於馬超這位傳奇人物並未有太多著墨。自馬超降蜀,位列五虎將之後就似乎被劉備潛藏了起來。他並沒有得到劉備的重用。而對於馬超的死,所謂的史料上其實也是疑點重重。馬超生性勇猛,堪比呂布,是西涼地區羌族蠻人眼中的神,曹操見了他也會懼怕三分。這樣的一位英雄身體又怎會如此弱不禁風?因此對於馬超的死,這里要提出三個可能性。
1、水土不服。馬超生長在西北地區,自歸降蜀漢之後就長期駐守在西南一帶。自是身體健壯如牛,也難免有水土不服的情況發生。這樣馬超病逝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了。
2、憂郁至死。馬超的憂郁有很多原因。首先馬超一家上百口人被曹操無情殺害。因此馬超對曹操恨之入骨,但是家仇又沒有辦法去報,很無奈,心中郁結。其次,馬超生性傲慢。馬超歸順劉備,劉備待其不薄。但是馬超自恃名望,不尊重當時身為漢左將軍的劉備,直呼其名「玄德」,劉備不免氣惱。「某日,關張立備左右。孟起隨性,直呼玄德。關張大怒,欲殺之。」馬超從此不敢在劉備面前造次。為人處處小心,終日提心吊膽。卻也漸漸失去了一個虎將應有的威嚴,失去了氣勢。因此心中郁悶。其三,馬超歸順蜀漢之後,因為性格問題人緣不佳,沒有什麼朋友。而且曾經因朋友當其面說劉備壞話而被馬超告發,使朋友被殺,因此被同僚鄙夷,處處受到排擠。而且馬超曾經三易其主,並不是能死心塌地跟隨劉備的人。這一點與關羽張飛趙雲有著本質的區別。諸葛亮正是考慮到馬超這一不安定的因素,因此並沒有重用馬超。馬超戎馬一生,最終卻不能施展其才,因此心中不快。多重原因導致當年威震天下的「錦馬超」變成了沒牙的老虎,最後鬱郁而終。
3、慘遭暗殺。下面是摘自《偽晉春秋》的一段文字。「超幼年,其母濯長江之水,黃河之波於身,唯足未覆。及長成,剛勁鐵骨,刀槍步入,唯足不能。一日見備之妻孫氏美貌,遂生歹念。某夜,備與諸葛同眠,超乃入室,強行求歡。然,孫氏不從,恨恨而去。除一日,孫氏哭訴於備前。備憐超勇,未加責備。孫氏怒歸兄處。自此,備恨之。期年,超偶感風寒。密令子龍除之。子龍至榻前,把手言歡,窺其無備,青紅劍疾刺其足。超大呼:「子龍,今何故?」子龍曰:「箭在弦,不得不發耳。」是夜,超卒。備聞之,擊掌稱快。」野史的說服力或許沒有正史那麼強。但是其中也能反映出一定量的信息。畢竟任何事情都不是空穴來風的。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劉備對高傲自大的馬超還是不夠信任的。這也難怪馬超得不到蜀漢重用。試問哪個君主敢把自己的江山交給一個自己完全不能夠信任的虎狼之才呢?
因此馬超的悲劇也就不言而喻了。馬超,這個三國前期叱詫風雲,被羌人視為神的傳奇人物,在三國後期卻處處碰壁,鬱郁而終,並沒有戰死沙場,得到一個將軍最為榮耀的結局,成了最為悲劇的人物之一。「錦馬超」,三國時代的悲劇英雄!
Ⅸ 三國西涼馬超是怎麼死的
馬超是病逝的。
蜀漢章武二年(222年),馬超患了重病,上疏給劉備:「臣宗族門下二百口人,被曹操誅殺殆盡,只剩下隨從弟弟馬岱,當以我卑微的宗族讓他繼承,深深地託付給陛下您,其他的也沒什麼話了。」同年十二月(223年1月)馬超病逝,年僅47歲。
馬超(176年-223年1月),字孟起,扶風茂陵人(今陝西興平),漢末衛尉馬騰之子,東漢末年及蜀漢開國名將,漢末群雄之一。早年隨父征戰,馬騰入京後,馬超留駐割據三輔。潼關之戰被曹操擊敗後,又割據隴上諸郡。失敗後投靠張魯,又轉投劉備。劉備建立蜀漢後,馬超官至驃騎將軍、斄鄉侯、涼州牧。於章武二年十二月病逝(223年1月),終年47歲,追謚威侯。《三國演義》及民間文化中綽號「錦馬超」,因俊秀容貌與獅盔獸帶、白袍銀甲的非凡裝束而得名,有「不減呂布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