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看過平凡的世界嗎有沒有拍的電影
看過,還沒拍成電影。還是比較喜歡看書,拍成電影就沒這個效果了。
『貳』 想要路遙的電子版《平凡的世界》在手機上看,要完整的,而且要免費的,無毒的。謝謝!!!
親愛的樓主,您好,
您要的資源我有哦,
麻煩留下您的郵箱,
然後追問我,不然我看不到
我會在第一時間內把您要的東西發過去。
BY:樂寒
『叄』 求類似老電影《人生》 《平凡的世界》這樣舊時代農村題材的電影電視劇
《趟過男人河的女人》《籬笆,女人與狗》這都是很多年前我最喜歡看的。
『肆』 《平凡的世界》有沒有電視劇或電影
好像沒有。
有些好的文學作品看書就行了,拍出電影或電視劇就沒那麼好看了。
『伍』 什麼軟體可以免費看平凡的世界這本小說
建議用網路搜索,網路自帶的小說平道也能夠看,簽到就行,
『陸』 <平凡的世界>一共幾部
《平凡的世界》一共三部,一般每一部一本。
我也非常喜歡這本書,認真讀了好多遍了,每一次都叫我感動。特別是想到作者路遙為了寫作這部作品,耗費了他畢生的精力,不久就離我們而去,這樣傾注了心血的一部作品怎能不讓人感動而好好珍藏呢?
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於1991年完成,1992年他由於積勞成疾,英年早逝。《平凡的世界》曾獲得第三屆矛盾文學獎。對人生的執著追求,對他所熱愛的故鄉的鍾情,以及對他的現實主義寫作手法的自信,這一切構成了路遙小說基本的特徵。
路遙出身農村,他的寫作素材基本來自農村生活,所以小說通過塑造孫少平這樣一個人物,反映當時的時代特徵與社會背景,從而反映出當時的那個充滿戲劇性的時代.因為他正是生活在那個年代的人。
由於他始終認定自己「是一個農民血統的兒子」,是「既帶著『農村味』又帶著『城市味』的人」,他堅信「人生的最大的幸福也許在於創作的過程,而不在於那個結果」。所以他認為「只有在無比沉重的勞動中,人才活得更為充實」。他始終以深深糾纏的故鄉情結和生命的沉重感去感受生活,以陝北大地作為一個沉伏在他心裡的永恆的詩意象徵,每當他的創作進入低谷時,他都是一個人獨自去陝北故鄉的「毛烏素沙漠」,他在那裡審視自己,觀照社會。
+++++++++++++++++++++++++++++++++++++++++++++++++=
《平凡的世界》故事梗概
路 遙
《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1949-1992),陝西省清澗
縣人,生於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從小被過繼給伯父,他曾經務農,
並在農村小學做過一年的民辦教師,隨後又回到縣里做過許多臨時性
的工作。在這段時間里,他邊勞動、邊工作、邊學習,閱讀了許多古
今中外的文學名著,並嘗試著寫了一些習作。在1973年,路遙作
為「工農兵學員」進入了延安大學,畢業後,他先後來到陝西省文藝
創作研究室、中國作家協會陝西分會,相繼在《陝西文藝》編輯部和
《延河》編輯部任編輯。他創作的中篇小說《人生》榮獲第二屆全國
優秀中篇小說獎,後來還被作者本人改編成了電影劇本並搬上銀幕。
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於1991年榮獲國內最高文學獎——「茅盾
文學獎」,從而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壇上的文學地位。《平凡的世界》
中路遙把國家大事、政治形勢、家族矛盾、農民生活的艱辛、新一代
的感情糾葛,以及黃土高原古樸的道德風尚、生活習俗都真實而細膩
地描繪了出來,構成了一幅中國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農村生
活的全景式畫卷。既透露出作者對家鄉父老溫馨動人的情愫,又體現
了作者對生活、對社會,對歷史、對人生富於哲理性的深刻思考與理解,
讀來嚴峻悲壯、真切動人。
一個不起眼的小山村,位於橫斷山脈環抱的黃土高原。1975年
,由於國家政治生活的不正常,社會許多方面都處在一種非常動盪和
混亂的狀態中。在農村,農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困難。
孫少安是貧農出身的孫玉厚的大兒子,上學時考試總是班上第一,
學校的老師都說這個孩子將來准有出息。怎奈孫家家境貧寒,少安勉
強讀完高小便回到隊里參加了農業生產勞動,和父親一起挑起這副養
家糊口的沉重擔子。但少安絕不是平庸之輩,他有他的打算,也有他
的抱負,他要通過他健壯的體魄和機敏的心智使他家和全村父老擺脫
世代的貧困。鄉親們選他當了一隊的生產隊長,連村支書田福堂也不
敢小看這個後生一眼。 孫玉厚的大女兒蘭花嫁給了外村的王銀滿,這個好逸惡勞的二流子
女婿因倒騰耗子葯,眼下正被公社拉到工地上「勞教」呢,拖連得全家
都抬不起頭。二女兒蘭香和二兒子少平都在上學,家裡再窮也得省吃儉
用供孩子學點文化啊。每當提起這個話茬兒,孫玉厚總覺得對不住大兒
子少安。 田福堂的女兒名叫潤葉,比少安小一歲。兒時,兩個娃娃吃睡在一
起,彼此不分你我。稍大一點,又一同外出玩耍,經常脫得精光泡在河
里互相打鬧往對方身上糊泥巴。一來二去,兩人都長大了,又一起上了
小學,不但在一個班,而且是同桌,成了名副其實的「同桌的你」。讀
完高小,少安務農,潤葉則到縣里讀中學去了,畢業之後留在縣城當上
了一名小學教師,住在任縣革命委員會副主任的二爸田福軍家。但她一
直沒有忘記孩提時代的好友孫少安,對眼下正在縣城讀中學的孫少平格
外關照。 這天,潤葉托少平捎個口信,讓他哥抽空兒來一趟城裡。細心的少
平早已經猜出了個中的奧秘,他很喜歡潤葉姐,也非常希望她能成為自
己未來的嫂子。可少安卻有點犯難了,他清楚自己的家庭條件和自身的
社會地位,他不想委屈了所鍾愛的潤葉。一個是農民,一個是吃官飯的
「公家人」,這其間的距離太遙遠了!但少安還是硬著頭皮去了縣城。
潤葉告訴他,她二叔給她瞅了個人家,男方是縣革委會的另一位副主任
李登雲的兒子李向前,讓少安幫她拿拿主意。見少安反應木然,急得潤
葉哭出了聲。此後,潤葉幾次回村,明裡是給學校辦事,暗中是來會少
安。可春去秋來,少安依然故我,使潤葉陷入了極大的痛苦之中--她
在別人說合的婚姻和自由的愛情之間苦苦地掙扎著。田福堂自然發覺了
其中的隱秘,但他不想正面干涉,便使出一招,決定暗中制止事態的發
展。 少安從社員的切身利益出發,給每戶多分了點豬飼料。原先田福堂是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半依半就,裝著不知道。現在,他決定把此事當做
整治孫少安的炮彈打出去,便把此事告發到了公社。公社認為少安的作
法是在明目張膽地帶領社員走資本主義道路。於是立即召開全公社大會
,公開批判了孫少安,給孫家老小精神上帶來了巨大的政治壓力。 孫玉厚雖然不知道潤葉正單戀著自家的大小子,但也覺得少安該娶媳
婦了,就托弟弟孫玉亭和弟妹賀鳳英幫著物色一個。事也湊巧,賀鳳英
的娘家那邊有個遠門侄女還真就不要彩禮,一說合,女方對少安的條件
非常滿意,這下可樂壞了孫玉厚老兩口。少安最後審視了一下他同潤葉
的關系,仍然覺得不可能成為夫妻,於是便動身前往山西相親去了。一
個月後,少安領回來一個水靈靈的大姑娘,幾乎令雙水村所有的人都開
了眼界。及至第二年春節,少安便和這位名秀蓮的姑娘結了婚。孫玉厚
兩口子如釋重負,當然也了卻了田福堂的一塊心病。 少安的成婚使潤葉的內心如同洶涌的波濤一般翻騰了好久。她現在正
處於感情葬禮後的「忌日」。對於二媽徐愛雲和向前媽劉志英的輪番進
攻,她似乎還抵擋得住,但一想起她所敬重的二爸來,潤葉也不免犯難
了。原來,田福軍和「左」得要命的李登雲向來搞不到一塊兒,李登雲
在諸多問題上是憑著他的政治嗅覺壓著田福軍一頭。有人開導潤葉,如
果你能成為李登雲的兒媳,李登雲就不會再同你二爸作對了,這個縣城
也就成了李田兩家聯手後的一統天下。由於對愛情的絕望,加上對二爸
的熱愛,潤葉終於痛苦地答應嫁給向前。婚後,他們夫婦同室不同床,
打一開始便過著幾無感情的生活。
少安的弟弟少平在縣城學習,幾年既漫長又短暫的學習生活有愉快也
有痛楚,當然最大的收獲是拋棄了許多純屬「鄉巴佬」式的狹隘與偏見
,視野也拓寬了不少。本來,在同學中,與他處境相近的女生郝紅梅對
他很好,可郝紅梅出身地主家庭,一心想通過婚姻來改變自己的地位,
因而漸漸疏遠了少平,攀上了幹部子弟顧養民,感情上傷害了少平;而
共同的志趣,又使少平與田福軍的女兒、不同班的同學田曉霞建立了純
真的友情。
畢業前夕,郝紅梅因無錢購買紀念品贈送給同學,偷了供銷社的手絹
。別人將此事告訴了少平,給他提供了一個報復郝紅梅的機會。誰知少
平卻十分大度,他解囊替郝紅梅如數付清了手絹款,從而保全了她的聲
譽。
畢業了,同學們天各一方,少平回到了生養他的雙水村。恰逢雙水村
學校辦起了初中班,少平便和同他一塊兒畢業回村的田福堂的兒子田潤
生一起,被推薦當上民辦教師。這時的少安已經當上了父親,秀蓮為他
了一個大胖小子。
轉眼到了1978年初,少安聽安徽跑出來謀生的一個鐵匠說,他們
的家鄉搞了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的生活如今已得到很大的改善,便憑
直覺依葫畫瓢,把他所領導的生產隊也劃成了幾個農業作業組,搞起了
「小承包」。誰知沒有不透風的牆,此事立即引起了大隊、公社乃至縣
里一些領導的恐慌,最後,地區革委會做「終審判決」:堅決制止雙水
村的資本主義復辟傾向。 正月十五,農村鬧秧歌,田福軍也帶著妻子、女兒回到了鄉親們中間
。見到少安並沒有被壓垮,他很欣慰,便拍著少安的肩膀意味深長地鼓
勵道:「好好乾吧,我相信農村不久就會出現一個全新的局面。」
後來,少安又承包了公社快要倒閉的磚廠,賺了錢的他出資重修了雙
水村小學,在竣工的那天,縣鄉領導還親自參加了「落成典禮」。可是,
少安的妻子這時卻患上了肺癌,生活中的苦辣酸甜似乎都讓少安感受到
了。
少平在一次井下作業中受了傷。他也拒絕了金波妹妹的求婚。
這個世界依然平凡地運行著……
『柒』 《平凡的世界》電視劇好看嗎,值不值得一看,有多少集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共56集
從上高中開始,《平凡的世界》原著在這十幾年間我讀了不下六七遍,對它的崇敬與喜愛之情是勿庸致疑的。最近北京衛視在播電視劇版的《平》,昨天播到了14集,卻讓我看得如梗在喉,坐立不安,常常是看著看著就跳起來把電視關了,然後在房間里憤怒的來回踱步邊走邊罵,這種感覺好像是我本人受到奇恥大辱一樣難以平靜。
本人不是電視劇發燒友,因為見慣了中國電視劇的粗枝濫造,實在是不願意再為哪個電視劇燒腦了,所以除了偶爾陪父母看一眼電視劇,基本上我不追劇的。這個《平凡的世界》是例外,我得知北京衛視要播,是數著日子在電視前等的,可見《平》在我心中的地位! 本人先大言不慚一下,我雖是一介草民,但骨子裡還是個文藝青年,對於電視電影藝術有著自己的評價體系,並且要求還不低,所以,高標准嚴要求下的炮火轟給你,也不辱沒你的藝術靈魂。
下面,開炮!
首先,是《平》的對白問題。導演原意是想採用方言的形式來表達,想法不錯!陝西方言本身就很好聽也好懂,並且也符合原著的意志,這就是黃土坡坡上的故事,用方言再好不過。但是你看,《平》用的是什麼方言?我不是陝西人都聽得出來這方言不地道,更要命的是還普通話和方言夾雜,兩個人一會普通話一會兒方言,村裡的農民有的說普通話有的說方言,城裡的幹部開會用方言,私底下又說普通話……整個就是亂七八糟的一鍋粥。作為一部影視作品,連起碼的與觀眾交流的語言因素都不考慮,你是想讓觀眾怎麼接受你的作品?這樣陰陽怪氣對白方式根本無法讓人進入劇情,從頭到尾都被這鬧心的對白折騰著。請問你這是何用心?如果你是一個有情懷的導演,一定要用方言,可以,那麼你能不能好好的培訓演員們,能說一口地道標準的方言後再來拍?如果說不了,那你後期找專業配音也行啊!就你這種搞法,你自己真能過自己這關嗎?你是怎麼給自己台階下的?難道你這裡面還有什麼高深得常人無法理解的藝術深意在里頭?要我說你就是傻,直接用普通話不就完了,降低了操作難度但並不降低藝術難度,還能避免爭議,因為即使你方言說得再好,也不一定所有人都喜歡還是有人罵你,你用普通話誰能說你一個字不好?還有,我就是一普通觀眾,我都替你操心,廣電總局曾明確發文電視節目不能使用方言,雖說不是要求電視劇也一樣,但你這種半拉子方言你真不擔心過了不審嗎?你不嫌事啊?
再來說它的旁白。《平》作為一部大氣磅礴的作品,要想盡量展現它的思想,不使用旁白是不可能做到的。這裡面就有兩個問題,旁白說什麼?怎麼說?我看這14集後最大的感觸是:旁白一起來,我馬上就感受到了《舌尖上的中國》的氣息。《舌》作為一部已家喻戶曉的紀錄片,它的配音堪稱經典,但是你確定這種配音方式適合《平》的旁白?質朴的情節與畫面配上華麗大氣的旁白,這種反差給我的感覺完全是格格不入,旁白的響起不但不能對劇情有所帶入,反而讓我感覺到被帶出。成熟的旁白應該跟劇情渾然一體,響起的時候讓觀眾絲毫查覺不到它的響起,而《平》的旁白每次響起都在牛哄哄的撥開觀眾的注意力---我,旁白大仙來了!這樣的旁白,要還不如不要。還有,看看它的旁白都說了些什麼,我最大的感受是情節不夠,旁白來湊,記得旁白說少安淚流滿面就有兩次,我就不明白了,你直接來個特寫不就行了,要你旁白來說?特寫的淚流滿面的鏡頭不夠旁白直白嗎?不夠旁白有感染力嗎?作為一種影視藝術,我們要的是通過演員專業的表演與情節設定來感受劇中人物的情緒,像你這種一有情況就上旁白的做法,你以為你是在說書嗎?給點有技術含量的東西行不行?到目前14集為止,我還沒有留下關於旁白的哪怕是一次的漂亮印象。關於旁白我還想說的一點是,既然你台詞都用方言了,為甚旁白不用方言,我敢肯定這樣會使得效果協調很多。你搞兩個語言風格,這是遵循了哪位影視大師的哪一條藝術理念了?
以上關於語言與旁白兩點是對導演的藝術形式個人偏好問題的批判,對導演的藝術形式偏好進行批判是不高尚的,因為你不喜歡但人家導演喜歡啊,你憑什麼批判人家,就像有人就是喜歡牛糞拌著面條吃,吃得又香,你一定要批判人家那肯定是你的不對啊,但問題如果是他吃著牛糞拌面條跑去把縣博物館拆了,那你說我們是不是能把他一家子都拉出來好好教育一下?下面,我們來批判本劇更無知一面:編劇。
人物刪減,金波沒了。讀過原著的人知道,金家與孫家那是至交,兩家好多事情都有交集,少平一直還睡在金家,孫家的大大小小的難關好多時候都靠金家支援,金波一刪,理所當家金俊海夫婦就沒了,孫家的許多精彩故事就只能跟著刪。但可笑的是,因為用潤生頂替金波的戲份,所以少平硬是給安排到田福堂家去睡,因為刪了金波家,金波媽媽為少安家做鞋子戲份安排給了潤生媽,這不科學啊,按說,如果兩家都到了那個交情,那他田福堂何苦這么不待見少安呢?我說編劇你也是蠢,即然都刪了金波了,那這一條線的所有情節就都全刪了啊,何必留這些自相矛盾的線索,你整這些沒用的不就是為了說明孫家窮,沒吃沒穿嗎,來點專業的,給孫家的破窯洞和吃穿用度一些特寫鏡頭,有多窮拍得多窮,多有說服力?還有,金波的角色在原著中怎麼說都算二線主角,少平的整個青春期都少不了這位好友的影響,少了金波,少平如何感恩他們一起騎自行車幾十里去學校的不離不棄的友情?少了金波,少平如何感恩金波失去深愛的新疆姑娘而自己還擁有親愛的曉霞的愛情?
同樣是人物刪減,少平媽媽也沒有了。編劇認為少平媽這個角色分量太輕,所以直接連個打醬油的角色都不給安排,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對於這么一個破敗的家,其實加上少平媽這個角色,會無形中增加這個家的凄慘感,因為沒有什麼情節設置會比一個蒼老,弱小,但又堅持的母親用充滿慈愛的眼神看著自己的破敗的家和可憐的孩子更有感染力,更能把觀眾帶進那個爛包的家庭中的了。還有,最後孫家的子弟都取得了那個時代極為不易的成功,這種成功如果沒有了母親的喜悅與自豪,成功拿來給誰分享?它又拿什麼來感動觀眾?我橫想豎想,不知道加上少平媽能增加什麼技術難度,所以我想問尊敬的編劇,你腦子里的藝術細胞是怎麼排列的?同樣是母親,你刪潤葉媽也比刪少平媽強啊!
接著說編劇不著調的地方,田福軍這么一個頂天立地,有原則,重情義的真漢子,竟然被設計成為了讓全縣百姓能吃飽飯,為了爭取李登雲的支持從而實施自己的政治路線,而不得不犧牲潤葉的感情這種所謂「大義凜然」的悲壯形象來。你用小孩子的心思去想,情感邏輯好像完全成立,但我們是成年人了好不好,田福軍他是一心為民,務實正派的幹部,是為了真理能向頂頭上司拍桌子的人,他能墮落到為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去拉籠其它幹部?更何況是靠葬送自己的親侄女潤葉去作交換?那個年代像田福軍這樣的黨員,他只會是以理服人,據理力爭,如何屑於使用這個沒有原則的手段去拉籠李登雲。再看另一佐證,就是他對曉霞的情感的態度,他得知曉霞喜歡少平時,是很理解與支持女兒的,希望女兒能夠勇敢的追尋自己的幸福,並拿當年自己的愛情故事講給曉霞聽,可見田福軍是一個熱烈信仰愛情的人,怎麼到潤葉這里就輕輕鬆鬆改變了信念,視潤葉的愛情如籌碼,這是不符合人之常情的。我一想起田福軍那句「少安,潤葉,我這輩子註定要對不起你們了」,我就有一口穢物要吐了的感覺,你這得是多麼扭曲的高尚人格啊?!所以,這是一個嚴重失敗的人物設計,我想,對於田福軍的人格設計連編劇自己都沒整明白他自己是怎麼想的。
編劇不著調的地方很多,大都是因為人物的性格設計不夠鮮明所致,每個人物的性格基本都是一種含糊的狀態。《平》的人物設計因為有了原著的背景,所以好像給角色設計什麼情節都可以,只要不過分離譜就行,還一切都顯得理所當然的樣子,編劇水平的低劣就在於此。一部影視作品人物的豐滿必須由每個情節來體現,可問題編劇改編了原著情節,而新的情節又不經過仔細推敲,那你還怎麼刻畫人物呢,你所表現出來的人物形象還是原著中的人物本身嗎?隨便舉幾個例子:少安跟秀蓮都結婚了,並且結拜了兄妹,至此他少安就該好好經營他的家業才對,但偏偏還要再設計一個讓少安追潤葉坐著的公共汽車的情節,編劇你能不能上進點,少安是鐵骨柔情,但他不是一個戀愛狂啊,你在他結婚後又來這么一出,是想幹嘛,搞都市愛情劇的路子嗎?實在要搞,那你能不能全部搞完了再安排少安結婚?你這樣編劇我們少安到底是個什麼人格的人?反正我是看傻了。接著說侯玉英,臨放假的時候交給少平一封信,然後站在一旁等,誰能幫我分析分析,這是哪個年代的表白方式?不管是現在還是過去,不管是誰,要麼當面表白,要麼給了信跑開,這是最基本的人之黨情吧,你哪見過給了信又站在旁邊大大方方等的,要是這,你直接開口表白不得了?我來告訴你為什麼要這樣設計情節,因為原著中侯玉英確實是寫的信,腦殘的編劇尊重原著所以也用了寫信的方式,但原著中侯玉英給少平信後是害羞地跑了的,為什麼劇中她要站在原地等呢,因為少平讀完信後,她要跟少平抱一下,這還要讓曉霞看到,讓曉霞對少平生出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為後面劇情作鋪墊,看,多麼高明的編排,多麼輕巧的設計,但誰能告訴我,候玉英的角色鮮活了沒有?她在想什麼?……類似胡編的情節有好多,我不一一列舉,我相信忠實《平》迷看到這些比我還要抓狂。
目前,這部劇還只播到14集,我都已經無法忍受,我真無法想像它後面還會瞎編成什麼樣,我也不確定我還能不能這么自虐的看下去。誠然,我也理解這部劇的翻拍難度,時代的進步人們觀念的改變,讓現在的人很難再對那個年代的價值觀有共鳴,改變故事情節以適應當下也是在情理之中,但我一定要批判的是編劇導演與創作人員的世界觀的淺薄,在歷史進步的大潮中,作為文化人的他們並沒有什麼深刻的思考,他們本身的境界也沒有得到什麼沉澱,以至四十年前明顯屬於精神鴉片的思想,他們仍不覺察,並且還在無意識但又無恥違心的宣揚,比如,毛主席去逝,孫家老老少少痛哭感恩那一段,你們摸著良心說,這種盲從的領袖崇拜思想它是人類的進步思想嗎?是人類正確的價值觀嗎?這里絕不是斗膽否認毛主席的功績,只是想說,影視作品是藝術品的一種,你藝術家的情懷真的還是這么迂腐陳穈嗎?你沒有更簡潔而震撼的方式來表達對毛主席的緬懷嗎?所以,其實我跳起來罵的並不是這部電視劇本身,我罵的是它背後的創作團體:編劇幼稚是無才,表達方式混亂是無能,實力不夠而去毀名著是無德,如此無才無能又無德的創作人員的存在,本身就是當今影視圈作品普遍低劣而又各種丑聞頻出的原因的最好說明!
從現在起,我再不會去為討論這部劇而浪費一個腦細胞,我只懇請娛樂圈的這些社會精英們別再玷污名著了。路遙先生當年花整整六年時間完成這部作品,三年實地考察調研收集材料,三年日夜伏案幾易其稿,成書不久積勞成疾英年辭世,他為這部巨著所傾注的心血豈是你等利祿之徒幾個月就能糊弄過去的,可恥,可悲!如果還稍有敬畏之心,能完完全全照拍原著也就罷了,就像《三國演義》一樣按部就班的拍也算功德一件,你們卻不知天高地厚在胡編亂改,請問你們藝術家有良知嗎?
也許,經典只能存在書本里,不適合搬上銀幕,這並不是因為眾口難調,是因為每部著作的背後它的主人都是用生命在灌溉它並且無欲無求,而現在的電視電影人呢?生態環境就註定了他們的功利之心,都是世俗人,我能相信你拿什麼去澆灌你的作品?
『捌』 求<平凡的世界>免費下載
http://www.ex51.com/bbsread.php?aid=5630
時代書城:
http://www.mypcera.com/book/xian/da/luyao/world/
E書下載:
http://book.httpcn.com/show.asp?id=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