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推薦一下反映國民黨正面抗日類的電影
台灣出品的電影有:《八百壯士》《千秋英烈》《筧橋英烈傳》《旗正飄飄》《梅花》
大陸出品的電影有:《血戰台兒庄》《血戰昆侖關》《七七事變》《喋血孤城》《大捷》。
電視劇:《忻口戰役》《逐日英雄》《我的團長我的團》《滇西1944》《人間正道是滄桑》《中國遠征軍》
建議先觀看台灣出品的影片,從更貼近史實方面講,也更符合題主的需求。
(1)忻口會戰電影免費看擴展閱讀
國軍抗日十大名將,有國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國軍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第5軍軍長杜聿明,新38師師長孫立人,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傅作義,第五軍200師師長戴安瀾,第74軍軍長王耀武,第132師師長趙登禹。日軍侵華期間,他們不畏生死,殺敵雪恥、百般血戰、鍛造鋼軍、血灑疆場、揚我國威、勇敢參加重大正面戰役,轉戰大江南北,以澎湃的衛國情操,靈便的戰術運用,為祖國立下赫赫戰果,讓後人膜拜。
2. 忻口會戰、太原會戰 是一個會戰嗎
太原會戰包括有:天鎮戰役、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娘子關戰役、太原保衛戰。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10月至11月,在抗日戰爭中,中國第2戰區部隊同日軍華北方面軍在山西省北部、東部和中部地區進行的大規模的戰略性防禦戰役。
南口張家口戰役後,日本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獨立混成第1旅團一部共1500餘人於1937年9月13日佔領山西大同,立即以一部向豐鎮(今屬內蒙古)進攻,主力向雁北地區進攻。日軍第5師團從河北宣化、新保安西下,連陷廣靈、靈丘、渾源等晉東北城鎮。9月下旬,日軍統帥部命板垣征四郎率第5師團及察哈爾派遣兵團主力共5萬餘人進攻山西內長城防線,企圖向太原城發展進攻。中國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指揮所部退守內長城的平型關、雁門關、神池一線。以第6集團軍總司令楊愛源為右地區總司令,指揮3個軍防守平型關東西一線;以第7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為左地區總司令,指揮4個軍防守雁門關東西一線;以第71、第72師為預備軍,位於繁峙;令第18集團軍(八路軍)朱德總司令以第115、第120、第129師分別馳援平型關、雁門關、五台山配合作戰。[1]
幾個一起
3. 哪裡八佰電影BD高清完整版在線觀看
你好,我是兔兔禿90,用網路網盤分享給你,點開就可以保存,鏈接永久有效^_^鏈接:
4. 影視大全在線觀看免費觀看
好看的電影視頻都要收費!
一般的電影都免費,所有視頻軟體都一個套路,但我在網上看電影從來不給錢,想看那部就看那部!
5. 有什麼網站可以看免費電影電視劇的
1、2345影視大全新版
2345影視大全新版有高清電影、電視劇、動漫、綜藝、新聞、娛樂、體育直播、游戲競技、財經資訊,匯聚優酷、土豆、愛奇藝、樂視、迅雷、PPTV、騰訊視頻、搜狐視頻等精彩視頻360度全覆蓋。支持在線觀看、離線播放、全屏播放、小屏播放、全網搜索、視頻拍攝、視頻上傳,還可通過微博、微信、朋友圈、分享給小夥伴們一起看。
2、320BD影視
320BD影視網站向用戶實現全面免費。是一個集電影、電視劇、動漫片、綜藝片等為一體的影視網站。支持點播和直播等多種獲取影片資源的方式,以最快速度提供最新的免費電影,在線電影,電視劇等優質服務。支持主流網路影音和QVOD格式的視頻、音頻文件,實現本地播放和在線點播。網路影音完善的產品性能、產品體驗及產品功能。
3、海鷗影視
海鷗影視app是一款新推出的手機免費影視神器,為用戶提供了豐富的影視資源,多條優質線路保證在線播放的流暢。海鷗影視app支持離線下載、支持投屏播放,為用戶看片追劇提供了極大方便。集合了全網最新的電視劇熱門電影,有多條雲播線路可供選擇,超清畫質流暢不卡。軟體已破解無需登錄,進去直接觀看。
4、獵影影視正式版
獵影影視正式版是一款資源多、可換源的手機影視神器,提供了較強大的免費影視功能,海量影視資源全都可以免費看,獵影影視正式版讓用戶可以免費暢享優質影視資源。資源豐富,院線大片、熱播劇集都有,簡潔的界面設計,各種功能一目瞭然,輕松上手使用,完全免費無廣告,清爽舒適的看片追劇體驗,無需注冊登錄,直接打開就能用。
5、影視貓
影視貓app是一款較好用的免費影視神器,由原來的影視升級而來,內含豐富的影視資源,提供了多條線路,保障資源的豐富度和播放的流暢性。內置超級強大影視庫,匯聚著各種VIP和影院熱門電影、影視、經典的、熱門的、冷門的應有盡有,緩沖速度超快,黑科技都是一個定律全部免費觀看,去除觀看視頻界面底部廣告,去除首頁無用布局綠化版。
6. 忻口會戰的忻口大會戰
忻口為晉北通往太原的門戶,是保衛太原的最後一道防線。為了保衛太原,國民黨第二戰區指揮部集中 6個集團軍,共31個師、13個旅,約28萬多人,由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任前敵總指揮,組織了忻口會戰。具體兵力部署為;以第九、十五、十七、十九軍及第十四集團軍等部組成中央兵團,由衛立煌副總司令指揮,負責守衛蔡家崗、靈山、南懷化、陽明堡一線陣地;以第十八集團軍(除一二零師)、第七十三師、第一零一師等部組成右翼兵團,由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朱德指揮,守衛五台山一線陣地;以第六十八、六十一、一二零師及獨立第七旅等組成左翼兵團,由第六集團軍總司令楊愛源指揮,防守黑峪村迄陽方口一線陣地;以第三十四軍、三十五軍和第六十六師等部為預備隊,由第七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指揮,在定襄、忻縣一帶策應各方。日軍參加忻口會戰的兵力共約 3個師團,7萬餘人,並配有350多門大炮,150多輛戰車和300架飛機。 10月 1日,日軍千餘人向陽明堡進攻,與中國第十九軍一部發生激戰,並侵入陽明堡。2日,在飛機、大炮配合下進攻崞縣。4日,日軍混成第十五旅團從崞縣以西迂迴,向原平鎮猛攻。此時,從平漢路石家莊調來的衛立煌部還沒有趕到,由五台山向忻口轉移的晉綏軍兩天後才能到達,形勢十分危急。為使主力部隊有充裕時間集結忻口與敵決戰,第二戰區司令部命令中國守軍死守崞縣、原平,以待後續部隊到達、5、6兩日,日寇集中炮火對崞縣中國守軍猛烈轟擊,陣地幾乎完全被炸。第十九軍第四零七團官兵傷亡極為慘重。7 日,圍攻崞縣的日軍增加到五、六千人。日軍以飛機20餘架、野重炮30餘門對縣城狂轟濫炸 6個小時,北城牆被毀,第四十一團傷亡殆盡,敵人乘機突入。東西城牆守軍奮勇夾擊,與敵人展開巷戰肉搏。入夜,中國守軍各級軍官親自率軍堵擊敵人,日軍有增無減,局勢無法挽回。8日,王靖國軍長不得不率余部突圍,崞縣陷落。原平鎮守軍為姜玉貞第一九六旅。為使主力能完成在忻口的集結,第二戰區長官部命令他「雖剩一兵一卒,也得在原平死守七天(從10月 1日起)」。在部隊由代縣向原平轉移的途中,日軍已經在背後追趕了。在距原平還有20里的地方,姜旅即與敵第十五混成旅接火,且戰且退。在原平鎮外,姜玉貞命令所部構築工事,死守鐵路和公路。日軍憑借優勢裝備,在飛機、重炮、戰車的配合下,向原平發起猛攻。姜玉貞親臨指揮,敵人多次進攻被打退,姜旅傷亡日益慘重,陣地逐漸縮小,日軍形成對原平的包圍態勢,最後,姜旅不得不退入城內。到第 7天,日軍從城東北角突入,佔領城的東半部,與姜旅隔街相抗。這時,姜玉貞又接到命令,命他再守 3天。他當即表示:「誓死抗戰,無令不離斯士。」10月 8日崞縣失守後,大量日軍圍援原平,城的西北部也被攻佔。此時姜旅的五千人,還只有二三百人 ,被圍困在城東北角 ,但將士們毫無懼色,在姜玉貞率領下與敵展開巷戰,短兵相接,逐院爭奪。一直堅持到10月10日子夜,完成了守城任務。之後,姜玉貞率余部突圍,不料,在城外被敵炮彈擊中,以身殉國。此次戰斗,姜玉貞旅與敵血戰10天,以劣勢之軍抗擊強寇,幾乎全部壯烈殉國。11日,日軍佔領原平。
崞縣、原平失陷後,忻口完全處在日軍直接攻擊之下。忻口位於同蒲路要地忻縣以北,右靠五台山脈,左依寧武山脈,兩山之間是一片河谷,河谷中有一座數十米高的土山,山上築有半永久性的防禦工事。10月12日,第二戰區司令部重新調整部署,調傅作義的預備兵團加入中央兵團作戰,與敵繼續在忻口一線作戰。13日,日軍調集五千餘兵力,在飛機、大炮和戰車掩護下向忻口中央陣地——南懷化猛攻,試圖實施中央突破。在日軍的猛烈進攻下,南懷化陣地幾乎被夷為平地。中國守軍雖身陷焦土,仍英勇殺敵,激戰至深夜,陣地13次易手,終於將突入南懷化之敵包圍殲滅。14日,日軍增兵數千,再次猛攻南懷化陣地,中國守軍與日寇展開更為激烈的戰斗。右翼中國守軍第十五軍與敵戰至傍晚,將日軍一部趕至靈山腳下;左翼第十師則將敵一部擊潰,收復了舊練庄等地,但南懷化主陣地陷於敵手,防線上出現破口,拉鋸戰愈加慘烈。
中國第二戰區司令部為了進一步擴大戰果,殲滅敵人,收復中央陣地,調第九軍、第二十一師等部約 5個旅兵力在中央兵團總指揮、第九軍軍長郝夢齡的指揮下,向日軍佔領的陣地發起反攻。中國軍隊從正面出擊,從三面圍攻敵人。在陣地前,郝夢齡軍長對士兵講話:「先前我們一個團守這一陣地,現在我們剩下一百多人,編成一個連,還是守這個陣地。就是剩下一個人也要守這個陣地。我們一天不死,抗日的責任就不算完。我出發前,已在家裡寫下遺囑,不打敗日寇決不生還。現在同你們一起堅守這塊陣地,決不先退。我若先退,你們不論是誰都可以槍斃我。你們不論是誰,只要後退一步,我立即槍斃他。大家敢陪我在此堅守陣地嗎?」全體士兵齊聲回答:「誓死堅守陣地!」他高興地說:「好,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然後揮筆疾書:「站在哪裡,死在哪裡」八個字,曉諭全軍將土。16日凌晨 2時,反擊開始。在郝夢齡的指揮下,中國軍隊連克幾個山頭,到5時許,天色微明,郝夢齡急於趕到第5旅的前沿陣地指揮作戰,官兵們告訴他,前面有一段路被敵人火力封鎖十分危險,勸他寫書面命令派人送去,郝軍長說:「瓦罐不離井口碎,大將難免陣前亡。」說罷毅然向前沿陣地奔去,在穿過離敵僅二百米的陣地時,不幸中彈壯烈犧牲,年僅39歲。同時犧牲的還有五十四師師長劉家祺,接著獨立第五旅旅長鄭連珍也陣亡殉國。郝夢齡軍長原率部駐扎貴陽,國難當頭,請纓北上。此前他對妻子說:「我是軍人,半生光打內戰,對國家毫無利益,日寇侵佔東北,人民無不義憤填膺。現在日寇要滅亡中國,我們國家已到生死存亡的最後關頭,我應該去抗戰,應該與敵人拼。」當他率部途經武漢與家人告別時,對兒女們說:「我愛你們,但是更愛我們國家。現在敵人天天在屠殺我們的同胞,大家都應該去殺敵人,如果國家亡了,你們也沒有好日子過了。」他不忍看到行前家人哭哭啼啼,便悄悄寫下遺書,讓孩子們日後拆閱。他寫道: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犧牲。萬一陣亡,你等要聽母親的教調,孝順汝祖母老大人。至於你等上學,我個人是沒錢。將來國家戰勝,你等可進遺族學校。……在忻口陣地前沿,他對軍官作戰前動員,他說:「此次戰爭,為民族存亡之戰爭,只有犧牲;如再退卻,到黃河邊,兵即無存,哪有長官?此謂我死國活,國活我死。」在決戰前夕他給妻子的信中說:「此次抗戰,乃民族、國家生存之最後關頭,抱定犧牲決心,不成功便成仁。為爭取最後勝利,使中華民族永存世界上,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犧牲。我既犧牲後,只要國家存在,諸子女教育當然不成問題……余犧牲亦有榮。為軍人者,為國家戰亡,死可謂得其所矣!」 郝夢齡以身殉國,實現了他為國家、民族而戰的夙願。郝夢齡犧牲後,國民政府為他舉行了國葬,追贈他為陸軍上將,以示褒揚。1938年 3月12日,毛澤東同志在延安追悼抗敵陣亡將土大會上稱贊郝夢齡等是中國人民「崇高偉大的模範」,證明「中華民族決不是一群綿羊,而是富於民族自尊心與人類正義心的偉大民族」。由於忻口中國守軍的勇敢作戰,日軍自10月13日開始進攻忻口中央陣地,到10月底,雙方激戰半月之久,日軍始終未能完全佔領這些地區。在正面守軍頑強抗擊敵人的同時,我左右兩翼兵團則在五台山及寧武山區對日軍後方不斷襲擾。10月14日,第十八集團軍一二零師與獨立第七旅配合,一舉收復寧武縣城。15日,該軍又在廣靈、靈丘一帶殲敵百餘人,並收復廣靈。19日,第十八集團軍一二九師一部夜襲日軍陽明堡飛機場,殲敵百餘人,炸毀飛機20多架,使猖狂的日軍在忻口會戰中損耗了空中優勢。我左右兩翼部隊對敵人的襲擾,尤其是第十八集團軍挺進敵後,開展游擊戰爭,迫使日軍以相當兵力回守後方,有利地支援了忻口正面的戰斗,正是這種有效的配合,在10月底之前,日軍雖多次發動進攻,但忻日陣地終未能被其攻破,而且中國軍隊還能數次發起反攻,殲滅敵人。
日軍在忻口附近受到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進展甚微,於是在10月中旬派兵沿正太路向太原進攻。駐守在正太路娘子關隘口的中國守軍是國民黨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黃紹竑所部。自10月11日開始,日軍與中國守軍在正太路及娘子關周圍地區進行戰斗。14日,中國守軍在娘子關附近得到孫連仲所部的增援,立即對進犯之敵進行反 ,當日即斃敵數百名。15日,又將侵入關溝之敵1500多人大部殲滅,並於次日拂曉發動全線進攻,與敵血戰肉搏,痛殲敵軍。但到19日,日軍援兵大量增加,並得到飛機、火炮的有力配合,中國軍隊雖繼續奮勇戰斗,終因力量懸殊,逐漸轉為劣勢。26日,娘子關遂被日軍攻陷。娘子關失守,忻口中國守軍處於腹背受敵的境況。11月 2日,第二戰區司令部不得已下令忻口守軍撤退,保衛太原。灑滿中國將士鮮血的忻口於當日被日軍佔領,戰事轉向太原。
忻口戰役從10月11日開始至11月2日結束,苦戰23天,經過南懷化之戰、紅溝大戰、大白水激戰等無數次大小戰斗,戰事形成對峙,日軍三易其帥而無濟於事,成為抗戰初期在華北戰場上最激烈的戰役,也是歷時最久,交戰雙方傷亡最大的一次戰役。抗日軍隊先後加入戰斗兵力計約16個師10萬餘人,死傷5萬餘人;日軍投入兵力約5萬餘人,死傷兩萬多人。這次會戰雖然中國方面失利,付出了重大犧牲,但是由於中國守軍英勇抵抗,從而消耗了大量敵軍,爭取了時間,破壞了日軍的河北平原會戰計劃,使平漢線中國軍隊得以南撤。忻口戰役以國共兩軍合作的典型戰例載入史冊。
7. 忻口會戰的太原保衛戰
日軍在忻口和娘子關得手以後,立即左右夾擊,逼近太原。在保衛太原的問題上,第二戰區司令部發生了分歧,副司令衛立煌認為太原孤城難守,會上一言不發,另一位副司令黃紹竑則迴避作戰,想保存實力,在閻錫山的堅持下,第二戰區司令部命令第35軍軍長傅作義為太原城防司令,負責保衛太原。同時命令衛立煌率忻口部隊向太原周圍地區轉移,協助傅作義固守太原。但從忻口退下的部隊秩序極為混亂,沒有來得及佔領太原城以北的陣地就被敵人追軍打敗,潰軍紛紛渡汾河西逃。晉東日軍自10月26日起,連續攻佔平定、陽泉、壽陽、榆次等地。11月7日,日軍先後到達太原城郊,太原城陷入日軍的重重包圍之中。 自11月 8日清晨開始,日軍在飛機大炮和裝甲車的配合下,從東、北兩面猛攻城垣,北城樓被擊中,火焰彌漫,太原城陷入一片火海之中,三丈高的城牆被炸得不足兩丈。到 9 時許,東北、西北兩處城角被敵密集炮火轟塌,隨後,東、北兩面城牆也被轟開十餘處破口,敵步兵在槍炮掩護下向城中猛沖、守衛在太原城內的中國軍隊,身陷焦土、誓死不退。一面拼殺攻城之敵,一面將城牆各口封鎖,並逐巷肉搏,殲滅入城之敵。但到入夜,日軍突然向城內空降兵力,內外夾擊,西、南兩城區中國守軍被敵擊潰。中國守軍因連日血戰,已寡不敵眾,城防司令傅作義淚流滿面,只好下令僅存的 2000 余將士由大南門突圍,向晉南轉移,太原於當日失守。
8. 忻口會戰
6個集團軍,共31個師、13個旅,約28萬多人,由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任前敵總指揮,組織了忻口會戰。具體兵力...19日,第十八集團軍一二九師一部夜襲日軍陽明堡飛機場,殲敵百餘人,炸毀飛機20多架,使猖狂的日軍在忻口會戰中損耗慘重
忻口、太原會戰是平津失陷、淞滬會戰開始之後,國民黨正面戰場第二戰區組織的一次以保衛太原為目的的大會戰,這次會戰從1937年 9月13日——11月 8日,歷時近兩個月。會戰中,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一五師主力和一二九師一部先後取得了平型關大捷和夜襲陽明堡戰斗的勝利,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會戰。但由於國民黨指揮無方,作戰不力,終於失去了忻口、太原。從此,華北屏障不復存在。華北正面戰場無戰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深入敵後,開辟根據地,開展游擊戰爭,逐漸成為華北抗戰的主體。
一、日寇進犯晉北
平津失陷後,華北日軍兵分三路:一路沿平漢路南犯,進窺河南;一路沿津浦路南下,進犯山東;一路則沿平綏路西犯,進犯晉、察、綏,並把戰略進攻的重點指向山西。山西地處黃土高原東部,太行、呂梁、恆山、中條四山環繞周圍,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素有「華北之鎖鑰」之稱,是華北天然堡壘。中國軍隊若能固守山西要地即可對侵入華北平原之敵側背造成嚴重威脅。日軍為確保對平津地區的佔領,解除側背之憂,圖謀進一步南侵,也力求控制山西。在這兩軍必爭之地,一場麈戰勢在必然。而省會太原扼正太路、同蒲路之交會點,為控山帶河之重鎮。北部有忻口為其屏障,外有娘子關、平型關、雁門關等內長城隘口連接環衛。中國軍隊如能守住這一戰略地帶,就可以確保山西,威脅平津日軍側背。
1937年 8月,日軍組編「華北方面軍」序列,以寺內壽一為司令官,並以主力第五師團擔任主攻太原的任務。此外,還專門成立了以東條英機為司令官的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配合第五師團的行動。 8月下旬日軍攻陷察哈爾省平綏路各據點後,日軍關東軍察哈爾派遣軍主力和第五師團隨即將兵鋒指向晉北的天鎮、陽高,叩山西門戶大同。 9月10日,日軍攻佔陽高和三千戶嶺,天鎮失去屏障,軍長李服膺棄城而退,打亂了閻錫山大同會戰的計劃,李服膺因此被槍決。日軍佔領天鎮等地後,即調集主力圍攻大同。閻錫山下令棄守大同,集中兵力在內長城一線設防。 9月12日,關東軍察哈爾派遣軍兵不血刃佔領了大同。9月13日,日寇分兵沿同蒲路南下直撲太原。
同時日軍第五師團在佔領察南要地陽原、蔚縣後,突破晉察省界,向山西重鎮廣靈進攻。中國軍隊被迫退守神池、雁門關等內長城一線,憑借天險阻止日軍第五師團由察省西侵。為確保山西天然堡壘,中國空軍 4個中隊北上支援作戰,並確定朱德第十八集團軍歸第二戰區指揮。9 月14日,日軍攻佔廣靈。15日中國第二戰區調整部署:右路軍總司令楊愛源,副總司令孫楚,下轄第三十三軍、第十七軍;左路軍總司令傅作義,下轄第六十一軍、第三十四軍、第三十五軍、第十九軍;預備軍為第七十一師、第七十二師。全軍在靈丘南方山地,經恆山、凌雲口、北樓口、狼峪、茹越口、廣武鎮、陽方口至利民堡一線佔領陣地,拒阻敵人,預備軍控制繁峙、代縣。
日軍在佔領廣靈後,立即分兵向靈丘、渾源追擊。雖然中國軍隊頑強抗擊,但17日日軍攻佔渾源,20日攻佔靈丘。中國守軍腹背受敵,難以持久,被迫向平型關一帶轉移。中國軍隊決定利用平型關的險要地形阻擊敵人。從9月21日—— 29日,中國正面守軍在平型關與日軍展開激烈戰斗,雙方損失都很大,但日軍攻勢更加猛烈,陣地數次易手,戰事呈膠著狀態。此時八路軍—一五師曾奉命增援靈丘,靈丘失陷後,—一五師於 9月25日在平型關取得伏擊日軍的巨大勝利,一日之內殲敵千餘人,繳獲輜重無數。平型關大捷,打破了「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這也是抗戰開始以來中國軍隊所取得的第一次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日鬥志。但是,9 月28日,日軍攻佔了茹越日,中國軍隊退守繁峙以西的鐵角嶺。日軍又跟蹤而來,經過血戰,鐵角嶺失守,繁峙也於當夜失陷。平型關中國守軍後路被斷,情勢危急。為免遭包圍,中國軍隊放棄平型關,向五台山的代縣、雁門關至陽方口之線轉移。日軍在佔領茹越日、鐵角嶺、平型關之後,會師於繁峙,於10月 1日聯合攻佔代縣,進攻綏遠的察哈爾派遣兵團另一部則於9月28日攻佔朔縣,30目越過陽方口,向晉北交通要點寧武進攻。至此,中國軍隊內長城防線又被敵突破,日軍逼近忻口。
二、忻口大會戰
忻口為晉北通往太原的門戶,是保衛太原的最後一道防線。為了保衛太原,國民黨第二戰區指揮部集中 6個集團軍,共31個師、13個旅,約28萬多人,由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任前敵總指揮,組織了忻口會戰。具體兵力部署為;以第九、十五、十七、十九軍及第十四集團軍等部組成中央兵團,由衛立煌副總司令指揮,負責守衛蔡家崗、靈山、南懷化、陽明堡一線陣地;以第十八集團軍(除一二零師)、第七十三師、第一零一師等部組成右翼兵團,由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朱德指揮,守衛五台山一線陣地;以第六十八、六十一、一二零師及獨立第七旅等組成左翼兵團,由第六集團軍總司令楊愛源指揮,防守黑峪村迄陽方口一線陣地;以第三十四軍、三十五軍和第六十六師等部為預備隊,由第七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指揮,在定襄、忻縣一帶策應各方。日軍參加忻口會戰的兵力共約 3個師團,7萬餘人,並配有350多門大炮,150多輛戰車和300架飛機。
10月 1日,日軍千餘人向陽明堡進攻,與中國第十九軍一部發生激戰,並侵入陽明堡。2日,在飛機、大炮配合下進攻崞縣。4日,日軍混成第十五旅團從崞縣以西迂迴,向原平鎮猛攻。此時,從平漢路石家莊調來的衛立煌部還沒有趕到,由五台山向忻口轉移的晉綏軍兩天後才能到達,形勢十分危急。為使主力部隊有充裕時間集結忻口與敵決戰,第二戰區司令部命令中國守軍死守崞縣、原平,以待後續部隊到達、5、6兩日,日寇集中炮火對崞縣中國守軍猛烈轟擊,陣地幾乎完全被炸。第十九軍第四零七團官兵傷亡極為慘重。7 日,圍攻崞縣的日軍增加到五、六千人。日軍以飛機20餘架、野重炮30餘門對縣城狂轟濫炸 6個小時,北城牆被毀,第四十一團傷亡殆盡,敵人乘機突入。東西城牆守軍奮勇夾擊,與敵人展開巷戰肉搏。入夜,中國守軍各級軍官親自率軍堵擊敵人,日軍有增無減,局勢無法挽回。8日,王靖國軍長不得不率余部突圍,崞縣陷落。
原平鎮守軍為姜玉貞第一九六旅。為使主力能完成在忻口的集結,第二戰區長官部命令他「雖剩一兵一卒,也得在原平死守七天(從10月 1日起)」。在部隊由代縣向原平轉移的途中,日軍已經在背後追趕了。在距原平還有20里的地方,姜旅即與敵第十五混成旅接火,且戰且退。在原平鎮外,姜玉貞命令所部構築工事,死守鐵路和公路。日軍憑借優勢裝備,在飛機、重炮、戰車的配合下,向原平發起猛攻。姜玉貞親臨指揮,敵人多次進攻被打退,姜旅傷亡日益慘重,陣地逐漸縮小,日軍形成對原平的包圍態勢,最後,姜旅不得不退入城內。到第 7天,日軍從城東北角突入,佔領城的東半部,與姜旅隔街相抗。這時,姜玉貞又接到命令,命他再守 3天。他當即表示:「誓死抗戰,無令不離斯士。」10月 8日崞縣失守後,大量日軍圍援原平,城的西北部也被攻佔。此時姜旅的五千人,還只有二、三百人 ,被圍困在城東北角 ,但將士們毫無懼色,在姜玉貞率領下與敵展開巷戰,短兵相接,逐院爭奪。一直堅持到10月10日子夜,完成了守城任務。之後,姜玉貞率余部突圍,不料,在城外被敵炮彈擊中,以身殉國。此次戰斗,姜玉貞旅與敵血戰10天,以劣勢之軍抗擊強寇,幾乎全部壯烈殉國。11日,日軍佔領原平。
崞縣、原平失陷後,忻口完全處在日軍直接攻擊之下。忻口位於同蒲路要地忻縣以北,右靠五台山脈,左依寧武山脈,兩山之間是一片河谷,河谷中有一座數十米高的土山,山上築有半永久性的防禦工事。10月12日,第二戰區司令部重新調整部署,調傅作義的預備兵團加入中央兵團作戰,與敵繼續在忻口一線作戰。13日,日軍調集五千餘兵力,在飛機、大炮和戰車掩護下向忻口中央陣地——南懷化猛攻,試圖實施中央突破。在日軍的猛烈進攻下,南懷化陣地幾乎被夷為平地。中國守軍雖身陷焦土,仍英勇殺敵,激戰至深夜,陣地13次易手,終於將突入南懷化之敵包圍殲滅。14日,日軍增兵數千,再次猛攻南懷化陣地,中國守軍與日寇展開更為激烈的戰斗。右翼中國守軍第十五軍與敵戰至傍晚,將日軍一部趕至靈山腳下;左翼第十師則將敵一部擊潰,收復了舊練庄等地,但南懷化主陣地陷於敵手,防線上出現破口,拉鋸戰愈加慘烈。
10月15日,中國第二戰區司令部為了進一步擴大戰果,殲滅敵人,收復中央陣地,調第九軍、第二十一師等部約 5個旅兵力在中央兵團總指揮、第九軍軍長郝夢齡的指揮下,向日軍佔領的陣地發起反攻。中國軍隊從正面出擊,從三面圍攻敵人。在陣地前,郝夢齡軍長對士兵講話:「先前我們一個團守這一陣地,現在我們剩下一百多人,編成一個連,還是守這個陣地。就是剩下一個人也要守這個陣地。我們一天不死,抗日的責任就不算完。我出發前,已在家裡寫下遺囑,不打敗日寇決不生還。現在同你們一起堅守這塊陣地,決不先退。我若先退,你們不論是誰都可以槍斃我。你們不論是誰,只要後退一步,我立即槍斃他。大家敢陪我在此堅守陣地嗎?」全體士兵齊聲回答:「誓死堅守陣地!」他高興地說:「好,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然後揮筆疾書:「站在哪裡,死在哪裡」八個字,曉諭全軍將土。16日凌晨 2時,反擊開始。在郝夢齡的指揮下,中國軍隊連克幾個山頭,到5時許,天色微明,郝夢齡急於趕到第5旅的前沿陣地指揮作戰,官兵們告訴他,前面有一段路被敵人火力封鎖十分危險,勸他寫書面命令派人送去,郝軍長說:「瓦罐不離井口碎,大將難免陣前亡。」說罷毅然向前沿陣地奔去,在穿過離敵僅二百米的陣地時,不幸中彈壯烈犧牲,年僅39歲。同時犧牲的還有五十四師師長劉家祺,接著獨立第五旅旅長鄭連珍也陣亡殉國。郝夢齡軍長原率部駐扎貴陽,國難當頭,請纓北上。此前他對妻子說:「我是軍人,半生光打內戰,對國家毫無利益,日寇侵佔東北,人民無不義憤填膺。現在日寇要滅亡中國,我們國家已到生死存亡的最後關頭,我應該去抗戰,應該與敵人拼。」當他率部途經武漢與家人告別時,對兒女們說:「我愛你們,但是更愛我們國家。現在敵人天天在屠殺我們的同胞,大家都應該去殺敵人,如果國家亡了,你們也沒有好日子過了。」他不忍看到行前家人哭哭啼啼,便悄悄寫下遺書,讓孩子們日後拆閱。他寫道:
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犧牲。萬一陣亡,你等要聽母親的教調,孝順汝祖母老大人。至於你等上學,我個人是沒錢。將來國家戰勝,你等可進遺族學校。……
在忻口陣地前沿,他對軍官作戰前動員,他說:「此次戰爭,為民族存亡之戰爭,只有犧牲;如再退卻,到黃河邊,兵即無存,哪有長官?此謂我死國活,國活我死。」
在決戰前夕他給妻子的信中說:「此次抗戰,乃民族、國家生存之最後關頭,抱定犧牲決心,不成功便成仁。為爭取最後勝利,使中華民族永存世界上,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犧牲。我既犧牲後,只要國家存在,諸子女教育當然不成問題……余犧牲亦有榮。為軍人者,為國家戰亡,死可謂得其所矣!」 10月16日郝夢齡以身殉國,實現了他為國家、民族而戰的夙願。郝夢齡犧牲後,國民政府為他舉行了國葬,追贈他為陸軍上將,以示褒揚。1938年 3月12日,毛澤東同志在延安追悼抗敵陣亡將土大會上稱贊郝夢齡等是中國人民「崇高偉大的模範」,證明「中華民族決不是一群綿羊,而是富於民族自尊心與人類正義心的偉大民族」。
由於忻口中國守軍的勇敢作戰,日軍自10月13日開始進攻忻口中央陣地,到10月底,雙方激戰半月之久,日軍始終未能完全佔領這些地區。
在正面守軍頑強抗擊敵人的同時,我左右兩翼兵團則在五台山及寧武山區對日軍後方不斷襲擾。10月14日,第十八集團軍一二零師與獨立第七旅配合,一舉收復寧武縣城。15日,該軍又在廣靈、靈丘一帶殲敵百餘人,並收復廣靈。19日,第十八集團軍一二九師一部夜襲日軍陽明堡飛機場,殲敵百餘人,炸毀飛機20多架,使猖狂的日軍在忻口會戰中損耗了空中優勢。我左右兩翼部隊對敵人的襲擾,尤其是第十八集團軍挺進敵後,開展游擊戰爭,迫使日軍以相當兵力回守後方,有利地支援了忻口正面的戰斗,正是這種有效的配合,在10月底之前,日軍雖多次發動進攻,但忻日陣地終未能被其攻破,而且中國軍隊還能數次發起反攻,殲滅敵人。
日軍在忻口附近受到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進展甚微,於是在10月中旬派兵沿正太路向太原進攻。駐守在正太路娘子關隘口的中國守軍是國民黨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黃紹竑所部。自10月11日開始,日軍與中國守軍在正太路及娘子關周圍地區進行戰斗。14日,中國守軍在娘子關附近得到孫連仲所部的增援,立即對進犯之敵進行反 ,當日即斃敵數百名。15日,又將侵入關溝之敵1500多人大部殲滅,並於次日拂曉發動全線進攻,與敵血戰肉搏,痛殲敵軍。但到19日,日軍援兵大量增加,並得到飛機、火炮的有力配合,中國軍隊雖繼續奮勇戰斗,終因力量懸殊,逐漸轉為劣勢。26日,娘子關遂被日軍攻陷。娘子關失守,忻口中國守軍處於腹背受敵的境況。11月 2日,第二戰區司令部不得已下令忻口守軍撤退,保衛太原。灑滿中國將上鮮血的忻日於當日被日軍佔領,戰事轉向太原。
三、太原保衛戰
日軍在忻口和娘子關得手以後,立即左右夾擊,逼近太原。在保衛太原的問題上,第二戰區司令部發生了分歧,副司令衛立煌認為太原孤城難守,會上一言不發,另一位副司令黃紹竑則迴避作戰,想保存實力,在閻錫山的堅持下,第二戰區司令部命令傅作義為太原城防司令,負責保衛太原。同時命令衛立煌率忻口部隊向太原周圍地區轉移,協助傅作義固守太原。但從忻口退下的部隊秩序極為混亂,沒有來得及佔領太原城以北的陣地就被敵人追軍打敗,潰軍紛紛渡汾河西逃。晉東日軍自10月26日起,連續攻佔平定、陽泉、壽陽、榆次等地。11月7日,日軍先後到達太原城郊,太原城陷入日軍的重重包圍之中。
自11月 8日清晨開始,日軍在飛機大炮和裝甲車的配合下,從東、北兩面猛攻城垣,北城樓被擊中,火焰彌漫,太原城陷入一片火海之中,三丈高的城牆被炸得不足兩丈。到 9 時許,東北、西北兩處城角被敵密集炮火轟塌,隨後,東、北兩面城牆也被轟開十餘處破口,敵步兵在槍炮掩護下向城中猛沖、守衛在太原城內的中國軍隊,身陷焦土、誓死不退。一面拼殺攻城之敵,一面將城牆各口封鎖,並逐巷肉搏,殲滅入城之敵。但到入夜,日軍突然向城內空降兵力,內外夾擊,西、南兩城區中國守軍被敵擊潰。中國守軍因連日血戰,已寡不敵眾,城防司令傅作義淚流滿面,只好下令僅存的 2000 余將士由大南門突圍,向晉南轉移,太原於當日失守。
忻口、太原會戰雖然以失敗而告終,但在這次會戰中,國民黨將士與八路軍密切配合,協同作戰,以傷亡10萬餘人的代價,殲滅日軍 2萬餘人,創華北戰場殲敵之最新紀錄。忻口太原會戰,也打亂了日本侵略者妄圖速戰速決迅速滅亡中國的陰謀,支援了平漢路中國守軍的作戰,為平漢路中國守軍集結、南撤贏得了時間。戰斗中涌現出郝夢齡、姜玉貞等壯烈殉國的英雄將領,所有這些,都極大地鼓舞了我抗日軍民同萬惡的日寇進行殊死戰斗的勇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