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急求最好看的災難片10部
給樓主推薦幾部自己看過的災難片 個人覺得不錯的~~像《後天》《完美風暴》 《活火熔城》這些很經典的樓上也推薦過的就不說了~~ 還有些是喪屍病毒累的 如果樓主不排斥的話這些也挺好看~~~
除了樓上推薦的那些還有
《星河戰隊》是科幻災難的 是跟蟲子有關系的~
《天崩地裂》是講火山噴發的 比較老的片子了~~
《致命拜訪》妮可基德曼主演的一部病毒類的災難片~ 其實場面倒不是很宏大但是個人覺得劇情不錯~~ 很喜歡妮可~~~
《異形》異形系列 挺不錯~越往後的特效越好~ 但是覺得還是前面幾部劇情好一些~~~
《生化危機》這是喪屍的 推薦第一部 後兩部覺得一般~
《珍珠港》這個應該是戰爭片了~哈 ~但是場面很震撼~~
《木乃伊》覺得還是第一部最好看 第二部也還可以 第三部就很什麼了~~
《火星人玩轉地球》科幻災難片~~ 還湊合~~小時候看的 最近才知道叫什麼名~~
《機械公敵》也翻譯叫 我 機器人 科幻片 ~~很不錯~~裡面還有變形金剛的男主角Shia LaBeouf的客串哈~~~那時候還不到二十吧~~很帥~~很陽光~~
《911》很不錯~~~ 場面挺好~~劇情也很感人~~~
《墨水心》其實這個不算災難片了~~ 算是魔幻類的吧~~不過可挺好看~ 木乃伊的男主角演的~~
暫時就想到這些了~~以後想到了在補充吧~~
② 全球十大經典災難片,你看過幾部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很多人過了一個難忘的春節,路上沒有了熱鬧的人群,也沒有了來往的車輛,全國人都在家隔離,後來疫情又蔓延至全球,現在國內的疫情已經基本穩定,但是國外其他國家的疫情還在不斷增長,除了感染人數,死亡人數也在不斷增加。有人說2020年天災頻發,像世界末日來臨一樣,在很多電影里其實也有對世界末日的想像,在電影里人類面臨世界末日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異常天氣,比如《後天》,還有的是因為人類戰爭,還有的就是外星人入侵,比如《環太平洋》,在全球十大災難類電影榜單里,本人看過比較著名的就是《2012》,還有就是《我是傳奇》,還有一部我覺得應該是中國的《流浪地球》。
這是一部災難片,也是中國科幻電影的里程碑之作。這部電影改編自劉慈欣的小說《三體》,導演是郭帆,這應該是他第一步科幻類電影,主演有吳京、李光潔,還有金牌配角吳孟達,上映之後火爆全國,吸引了大批粉絲去電影院觀看,最終收獲了40多億的票房,讓吳京一舉進入百億影帝行列。電影講述的是為了拯救地球,人來建造了上萬台行星發動機,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想要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重新尋找適合人類生存的宇宙環境。影片因為特效硬核,所以深受粉絲的喜愛,也給那些喜歡宣傳大製作卻爛大街的圈錢電影好好上了一課,讓大家看到只要是良心之作粉絲不會不買單。
世界末日並不是一個新穎的題材,但是很多電影喜歡藉助這個背景來講故事,終究還是脫離不了人的元素,更多的是展現極端情況下人們的行為。
③ 全球前10災難片排行榜是怎樣的
全球前10災難片排行榜:《2012》、《後天》、《天地大沖撞》 、《先知》、《泰坦尼克號》、《世界大戰》 、《地心毀滅》 、《龍卷風》、《新海神號》、《This Is It》
1、《全球風暴》:全球領袖在連場史無前例的自然災害襲擊地球後,人類決定攜手創建一個精密的人造衛星網路,控制地球氣候,確保人類安全。可是原本應該保衛地球的系統卻出了錯,開始攻擊地球,香港地陷、東京冰雹、孟買龍卷風、巴西冰封、迪拜海嘯等災難場景逐一出現,浩劫席捲全世界。科學家傑克·羅森(傑拉德·巴特勒飾)與麥克斯·羅森(吉姆·斯特吉斯飾)兩兄弟,分別在太空和地面接受重重挑戰,踏上步步驚心的救世之路。
2、《2012》:傑克遜·柯蒂斯(約翰·庫薩克飾)帶著孩子去黃石公園度假,卻發現曾有美好回憶的湖泊已經乾涸,而這個地區也成為了禁區。充滿疑惑的他在黃石附近的營地偶然認識了查理。查理告訴他由於自然環境和資源長期被人類掠奪性破壞,地球自身的平衡系統已經面臨崩潰,人類即將面臨空前的自然災害。查理說有些國家已經在聯合秘密研製並建造可以躲避這個災難的方舟。傑克遜以為他是個瘋子,就一笑而過走開了。
④ 介紹10部經典災難片
最經典的災難片:《龍卷風》
最昂貴的災難片:《泰坦尼克號》
最令人恐慌的災難片:《彗星撞地球》
最規范的災難片:《地火危城》
最具熱潮效應的災難片:《侏羅紀公園》
最改變世界的災難片:《大白鯊》主演:羅伊.謝
最賣座的主旋律災難片:《驚濤駭浪》
最多特技鏡頭的內地災難片:《極地營救》
⑤ 推薦幾部災難電影免費的
暴風—選擇:電影,歐美,災難,時間全部,720P,評分!
⑥ 十部最好看的災難電影
1.泰坦尼克號 Titanic (1997)
這部當年的大片感動了無數人,就是因為傑克和羅絲的愛情浪漫熱烈而美好,至死不渝,猶記得沉船以後兩個人漂浮在海上,傑克鼓勵羅絲要活下去,他說不後悔打賭贏來了這張船票,淚流滿面的人不在少數吧,看著傑克的面孔沉入海中,觀眾和羅絲一起經歷了生離死別,愛情總是這樣令人感動。
除了男女主之間的互動,印象深刻的還有在船沉前三等艙躺在床上安詳擁抱的兩位老人,母親在海水即將淹沒時,拍打兩個孩子入眠的場景,船上一直奏響的音樂,災難來臨時,從容赴死的船長和設計師,都讓我流淚滿面。
2.釜山行 (2016)
拍類型片這事,韓國甩出天朝幾條街,人家已經是好萊塢一流的水準了,雖然各種元素用的很主流,但這就是個主流的商業大片,而且韓國人的催淚絕對是純正的韓國特色,而且還保留了韓國電影的日常各種黑,算是部純正的韓國味兒的好萊塢大片。
在喪屍電影系列中,真心覺得是比較好看的一部,敘事風格和故事的展開很符合東方人的審美,確實是一部高水平的作品。
3.後天 The Day After Tomorrow (2004)
災難片的翹楚之作。最欣賞的一個細節是氣溫驟降被困在圖書館里的人靠燒書取暖時有意識的同一本書至少留一本。求生之際仍然能注意到文化傳承,這很了不起。影片場景很宏大,雪災的特效處理的很真實。 希望人類能好好呵護環境,不要讓電影里的特效變成明天地球的真實場景。
人與環境的問題,永遠是這個時代的最大的問題。地球給了我們生命,也可以毀掉我們,珍惜地球給我們的一切,愛護我們的環境,防止氣候變暖。這部片子很有教育意義。
4.獨立日 Independence Day (1996)
這種電影才是大片,大飛船,大空戰,大場面。從設定來說,我也認為本片是所有描寫外星入侵地球設定最合理的一部。 不過注意到一個細節,在外星人發現51區並發動進攻的時候,滿地的戰斗機沒有一架被擊中,從開始到最後都是些卡車,油罐,小兵被炸得滿天亂飛。
很經典的一部科幻災難片,災難片大導羅蘭·艾默里奇作品。特效不比十幾二十年後的今天差,作為娛樂的商業片非常成功!片中的總統演講是影史上最經典的幾篇演講之一,振奮人心——同時作為美國的愛國教育片也是極品。本片也為後來的外星人片作了榜樣。
5.2012 (2009)
特效真的做得很好,很震撼,非常好看的一部片子。看完這部片特地惡補了一下瑪雅文化,一時沉迷於瑪雅預言,現在想來也是可笑,當知道自己將迎來死亡的那一瞬間,真的是很無奈,我們既然無法阻擋死亡,何不珍惜眼前,我們面對死亡終日惶惶,何不活在當下。
災難片的經典之作之一。 記得當時因為這片子多少人信誓旦旦2012就是世界末日,甚至出現了很多邪教(估計導演也沒想到關於瑪雅預言的營銷會有這么大的影響吧)。為了討好中國票房把諾亞方舟整成了中國製造。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臨,所以務必過好活著的每一天
6.世界末日 Armageddon (1998)
恭喜美國人再一次拯救了世界啊!劇情是挺不靠譜的,不過效果還不錯,在這樣一片看不進去電影的年代這片幾乎沒什麼尿點就算是贏了。老布魯斯和小本真是帥爆了!!麗芙泰靳又是個大花瓶無演技無表情啊。隕石暴破那一瞬間多美麗!!
美國英雄拯救人類的套路,很假、很矯情,但最後還是挺感人。泰勒的一句台詞,「如果我有什麼優點,全都是來自你」,戳中淚點。
7.唐山大地震 (2010)
熱火朝天的氣象,熱火朝天的人們,一下子都沒了,只剩下哭天喊地,失去與疼痛的痛苦,溫暖的家一下子支離破碎,丈夫沒了,然而母親又必須對血脈抉擇,最後的不搬走,你爸爸和你姐姐回來該找不到家了看哭了我,相信也看哭了很多人。
不是單純陳述一段悲傷記憶,用悲傷催生更多人的眼淚。慶幸,看完它,我們的心裡更多的是悲傷過後的感動、堅強、親情和大愛。那樣的國難,除了傷痛,我們更應記住那悲傷過後的堅持與生命的感悟。
8.人類之子 Children of Men (2006)
在逃亡中,嬰兒出生在了一個難民營里。刀槍當前,保住人類最後的希望,成為蒂奧心中唯一的信念。
最終既沒有深挖也沒有流俗,見好就收的結局讓整部片子止步於不好不壞、見仁見智的呈現層面上。其中絕對難忘的必須是迷影以來看過最變態、最牛逼、最震撼、最密集的長鏡頭,在此加持下,也成為我心目中最具美感的末世寫實電影。設定非凡,炫技有餘。
9.勇往直前 Only the Brave (2017)
電影裡面是這樣描述火災的:當大火燒過的時候,就像一輛有100節車廂的火車從你身上壓過。你要把臉埋進冰冷的土裡,努力呼吸。只要能呼吸你就能活下來。 看電影的時候,他們被大火包圍了,我以為他們能挺到救援力量趕到,畢竟這是電影,最後皆大歡喜。
但是我忘記了這是真實事情改編,現實是殘酷的。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 再次向所有救火隊員致敬,英雄一路走好。
10.大炮之街 (1995)
影片《大炮之街》描述了一個怪異的「大炮之街」普通家庭一天的生活:早晨兒子到學校學習炮兵理論,父親到炮廠上班,母親到工廠製造炮彈,晚上回家以後聽的是敵情通報,而兒子睡夢中則夢想著成為將軍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
整個影片採用平淡敘事,故事脈絡簡單,對白也較少,在情節的設置上也沒有好萊塢式的高潮和懸念,但陰郁的基調和畫面沖擊性的色彩讓影片充滿了諷刺和悲劇的意蘊,表現了導演大友克洋對工業社會的反思以及對戰爭帶來的異化的深刻反思